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二教学质量讲座三 党员义务权利讲座
编者按:本人对“教学质量讲座”分为八个系列:一教育教学质量,二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三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四中小学教学质量,五学校教学质量,六高中教学质量,七初中教学质量,八小学教学质量……,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本文《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二(教学质量讲座系列三之专题2》分为四个版块:一是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大连市义务教育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二是湛江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湛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三是连云港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监控及质量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四是当阳市教育局关于当阳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致谢各位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大连市义务教育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辽宁省)大连市教育局 大教[2007]29号 2007年4月4日各区市县教育局,开发区教育卫生局:
现将《大连市义务教育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案(试行)》发给你们,请按照本方案中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
附件:大连市义务教育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案(试行)为了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要求,建立中小学学生学习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并实施监测与评估,科学把握学生学习质量水平,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持久地深入,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6]56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㈠大连市义务教育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的目的是:通过监测与评估,科学、客观的评价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各地区、各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政决策提供依据,为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支持与服务。
㈡实施义务教育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的意义1、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把握教学质量的发展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2、通过监测与评估,引导学校干部、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把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学校创新发展的能力,提高学校科学决策的水平,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和教学质量。3、通过发布学习质量监测报告和及时的反馈与反思,促进教师进一步了解、研究学生,尊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建立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成效。4、通过发布学习质量监测的评估报告、学科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引导全社会逐步形成主流的、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进一步改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建立科学的、适合大连地区实际的义务教育学习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一支具有科学评估学习质量能力的骨干队伍,为中小学教学工作提供业务指导;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各界提供义务教育质量报告;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提供质量监测服务。
三、依据原则
㈠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适宜大连地区学生学科学习质量评估标准。
㈡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方面的各自不同特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切实可行的评核方法与评核工具。
㈢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不仅要注重评估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2、导向性原则。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有关文件为指导,将有关精神与要求贯穿于学习质量监测评估的全过程,通过监测与评估把这些精神落实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中。
3、实效性原则。制定科学的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标准,研制有效的方法与工具,对学生学习质量现状的成因、影响学习质量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做出科学分析;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控机制,形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决策,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4、激励性原则。把评估作为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动力,坚持目标(标准)参照,注重对学校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提高,使基础不同、条件不同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经验。
5、可行性原则。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研制方法、技术和工具,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四、基本内容
学习质量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思想道德:道德知识、行为规范、公民意识等。
2、文化知识:语文、数学、外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
3、体育健康: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卫生等。
4、审美表现:音乐、美术等。
5、个性发展:意志品格、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
上述内容仅仅是一般性的指标框架,在具体操作中,将对上述指标进一步分解为明确可测的评价标准。
五、实施方式
㈠为获取对全市学生学习质量的分年度的整体评价,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学校的学生,对其学业成就水平、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等进行测量、问卷和访谈调查,并辅以实地考察、文献调查等多种方法,以求得最终判断。同时还应设计可行的科学方法调查中小学生的道德和个性品质的发展水平。
㈡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的主要方式有:
1、学生学业成就水平测试。围绕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以及《大连市初中、小学学科学习质量评估标准(试行)》的要求,采取单科与综合测验结合、口试与笔试及其他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所应达到的水平情况进行测查。
2、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学业水平测试相结合,用问卷及访谈法调查来自学生、教师与学校方面的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表现,从中分析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问卷调查包括:
⑴教师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教师的教育背景、专业研修情况、学科教育教学具体方式及相关因素。
⑵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教学内容的感知、学习动力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情况。
⑶学校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校的自然特征与学校教育资源条件与管理情况。
㈢随着教育统计测量方法的普及和评价技术的提高,要建立并逐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促进学习质量监测技术更趋科学化。
六、组织管理
㈠全市范围内的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由市教育局牵头,会同市教育学院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区级范围内的监测与评估由各区市县教育局牵头,会同当地教学研究部门组织实施。
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建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学研究、评价测量和项目规划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机构,具体研究与规划监测体系的网络建设和运作程序。
七、实施步骤
(一)组成以市、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等多个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的研究、实施队伍,依据本方案制定监测与评估工作的实施细则。
(二)建立各学科学业质量评核常摸。
(三)依据监测与评估细则中确定的实施内容和程序,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
1、抽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城区、城镇、农村(小学分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三类不同学校类型,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抽取一定数量的小学和中学,每所学校1-2个教学班,学生的数量不低于每类学校学生数的5%。
2、制定影响学习质量诸因素的调查问卷和学业水平测试问卷。
3、进行调查问卷和学科测试的试测,根据试测结果修改学科试题和调查问卷。
4、进行问卷调查和学业水平测试。
5、评阅试题,登记、录入和统计分数,录入与统计调查问卷。
6、撰写学科试题评价报告。
7、深入学校,实地调查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并就影响质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8、个案研究。根据年度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细则的重点,在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一个或几个问题,对一些学校、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寻找影响教育质量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
(四)建立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年度报告制度。通过进行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问卷调查,以及对学校教学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结合文件文献研究,最后形成学习质量报告。质量报告分为两类,即面向教育界内部的学科试题评价报告、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报告和向社会公布的学习质量年度报告。经过若干年对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学习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建立并完善以推进我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全市中小学生学习质量为宗旨,以年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报告为成果呈现形式的工作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要确实加强对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的管理,要提高广大干部和教师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习质量监测与评估制度意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对年度评估的任何结论,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分为二地看待成绩与问题,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常态下的学习质量监测、评估环境,坚决制止各种应试现象和加重教师、学生负担的错误做法,提高监测、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版块二:湛江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湛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广东省)湛江市教育局 湛教[2007]135号 2007年9月14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
根据我局2007年3月印发的《湛江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方案》,现将《湛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贯彻湛江市2007年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附件:湛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实施办法
一、监测评价的目标
1.通过规范、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正确评价我市各层面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利于各层面学校发现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2.促进教师的发展。通过监测评价,使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扬优纠偏,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学科教学。
3.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监测评价,促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能。
4.促进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不同层面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监测评价,及时地跟踪和评价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和效果,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并把教学过程的监测与升学考试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既评价教学过程又评价教学结果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监测评价的组织
1.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以县(市、区)为单位各分为A、B、C三个层面的学校。三个层面的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确认一次,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在每单数年份的9月20日前根据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情况,按学校数3∶4∶3的比例将所辖的小学和初中学校分别划分为A、B、C三个层面,按附表要求做好电子版报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电子邮箱:zhjjysh@21cn.com。
2.监测评价采用定期和不定期形式。定期监测每学期一次。不定期监测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可安排一次。
3.小学每次定期监测科目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信息技术等学科中抽考一科;初中每次定期监测科目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抽考三科。
小学每次不定期监测抽考一科,初中每次不定期监测抽考两科。
4.小学每次定期监测在每个县(市、区)三个层面的学校中分别抽考两所学校的两个班(每个县(市、区)共6所学校12个班);初中每次定期监测每科在每个县(市、区)三个层面的学校中分别抽考两所学校的两个班(每个县(市、区)共6所学校,三科共36个班)。小学和初中每次不定期监测每科分别抽考一个层面的两所学校各两个班。
5.定期监测前两周由市教育局发出调研监测通知,考试前两天由市教育局确定被抽考的学校。不定期调研监测前两天由市教育局教研室确定被抽考的学校,并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考试当天由市教育局教研室和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人员将试卷带到被抽考的学校,每学科随机抽出两个班,并组织人员进行监考。考试按单人、单桌进行,每室两名监考员。考试完毕即密封试卷带回市教育局。
6.市教育局组织评卷、登分、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考试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发布考试成绩、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报告。
7.调研监测由市教育局教研室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命题,并制成试卷。
8.调研监测不收取学校和学生任何费用,所需费用由我局安排专款解决。
三、监测评价结果的运用
1、所抽学校监测评价的结果代表各县(市、区)不同层面学校的教学水平。
2、市教育局将监测评价结果通报至各县(市、区)教育局。
要求各县(市、区)按照市《实施办法》的要求,认真配合市教育局教研室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并按此办法实施县(市、区)对镇、镇对辖区内学校进行监测评价,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版块三:连云港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监控及质量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 连教〔2009〕45号 2009年8月24日
各县、区教育局,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直属中小学:
为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管理,充分调动各县区、各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保证“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水平,提高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现将《连云港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监控及质量评估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遵照执行。
附件:连云港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监控及质量评估方案(试行)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教学行为的规范化、教学常规的制度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全面提升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价体系,特制定本评估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教育行为,鼓励教育创新,以发现、研究、解决学校实施新课程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组织各级教研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深入中小学,走进课堂,总结经验,与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提高教师、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二、评估目的
1.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改变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学水平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具有激励、导向、管理、评价功能的教学评估、指导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教学评估的价值、意义和操作技术,使教学评估指导成为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自觉行为。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课改纵深发展
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引导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3.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鼓励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4.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实施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的管理、指导的力度,促进学科之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三、评估原则
1.过程监控和结果分析并举原则
在评估中强调对学校过程管理的监控,结合各项指标内容评估结果的分析,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诊断与分析,通过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引导学校注重过程管理,抓好管理细节,树立经营理念,整体提升质量。
2.随机抽查与定期视导结合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以县(区)为主,各县(区)要定期对本区域内中小学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市教育局在县(区)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抽查与定期视导相结合的办法对部分中小学进行评估。
3.自评自查与他评互查渗透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采取统筹规划、分级实施、自评自查与他评互查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建立市、县(区)、校三级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制定有利于促进县(区)、学校、教师不断发展,便于运作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和程序,使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4.定量刻划与定性描述互补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采取定量刻划与定性描述相互补充的评价方法,通过不同等级标准的具体内容,实现同一指标下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差异性,通过定量刻划,体现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发展性;通过定性描述,体现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结果的指导性与人文性。
5.规范办学与鼓励创新并重原则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方法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实际的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各中小学和一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同时,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的评估结果,鼓励学校特色办学和教育创新。
四、评估内容与结果认定
1.过程性评估
过程性评估主要包括课程实施、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校本研修4个部分,课程实施部分重点评估学校国家课程的设置及课时安排情况、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研发及开设情况、课程资源的建设与使用情况;教学常规管理部分重点评估省市规范办学行为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的执行情况、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各年级教学管理措施及检查落实情况;课堂教学部分重点评估校级领导上课情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情况、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教学理念;校本研修部分重点评估听课评课情况、教研组活动情况、集体备课情况、课题研究情况、试题命制情况、专业发展情况。
2.效益性评估
效益性评估主要包括学业水平达标情况、教学效益提升情况两个部分。学业水平达标情况重点评估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优秀率、有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两个方面;教学效益提升情况重点评估在原有基础上教学效益的纵向提升情况。
3.发展性评估
发展性评估主要包括学校自主发展规划及实施情况、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及发展成效两个部分。学校自主发展规划及实施情况重点评估学校自主发展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与实效性和学校自主发展规划实施成效两个方面;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及发展成效重点评估学生特长发展培养计划及成效,体育、艺术等特色活动开展情况,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及成效三个方面。
过程性评估满分为100分,效益性评估满分为100分,发展性评估满分为60分,总分为260分。在评估中根据各项评估要点,学校先进行自评,然后进行县(区)级、市级复评。评估分为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3个等级,具体分值为:达标(208分以上)、基本达标(207~156分)、不达标(156分以下)。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评估结果,要结合教学评估工作,找出教学管理、教师发展、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反思分析问题的原因,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五、实施办法
1.校级评估
校级评估每个学年至少进行一次,根据评估细则查找学校存在问题,并提出学校下一步整改与努力的方向,撰写自我评估报告,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汇报。
2.县(区)级评估
县(区)级评估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从过程性评估、效益性评估、发展性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主要采取听取汇报、随机听课、随机抽测、查阅资料、教师访谈、学生问卷等方式进行评估,对学校作出综合评价,并作出评估结果与教学建议。通过座谈交流、对话等方式肯定成绩,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对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
3.市级评估
市级评估重点对不同地域,不同办学水平的小学、初中进行抽样评估,根据县(区)提供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名单,采取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评估组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不同地域、不同自评等级的中小学若干所,农村学校不少于二分之一。
六、加强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的管理
1.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各级教育部门要把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建立有效的、适合本区域需要的评估机制。
2.建立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市、县(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对当年评估结果达标,近几年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提高较快的学校予以表彰;对自评结果与上级评估差距较大或弄虚作假的学校要提出批评。
3.成立评估组织领导机构
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涉及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评估,业务性很强,此项工作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义务教育阶段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领导小组,统筹谋划、指导评估工作,保证评估活动的正常开展。
4.建立各级评估实施方案
各县(区)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尽快部署学校开展自评工作。同时,认真分析、反思评估结果,研究本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制定、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效益、特色办学等方面的规划和目标,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各县(区)义务教育均衡持续发展。
附表:连云港市义务教育阶段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细则
第一部分 过程性评估指标(100分)
指标
评估要点
分值
得分
自评
复评
A1
课程
实施
25分
B1
国家
课程
的设
置及
课时
安排
情况
10分
C1.根据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和省课程计划制定出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2分
C2.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
6分
C3.建立课程实施评价机制,定期评价年度课程实施方案落实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完善,保证课程的全面、有效实施。
2分
B2
地方
课程
与
校本
课程
研发
及
开设
情况
10分
C4.根据当地资源、学生需求和学校特色,制定学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2分
C5.组织有关人员研发校本课程,制定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实施目标,挖掘地方及校本资源,设计专题活动方案。
2分
C6. 围绕主题开展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专题活动;地方和学校课程1~2年级3课时,3~6年级2课时,7年级3课时,8~9年级2课时。
4分
C7.建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机制,定期评价年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完善,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全面、有效实施。
2分
B3
课程资源的建设与使用情况
5分
C8.学校充分利用各类功能的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和实践基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图书资料、实验器材、文体器材、计算机和多媒体设施等能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
2分
C9.开放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和体育、艺术教育场所,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分
C10.重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
1分
A2
教学
常规
管理
25分
B4
省市规范办学行为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
5分
C1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省市文件精神,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文件,认识规范办学的重要意义。
1分
C12.学校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全体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行为,认真对照文件查找存在问题,并制定学校规范办学整改措施。
2分
C13.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全体教师认真落实学校规范办学整改措施,做到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2分
B5
《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的执行情况
10分
C1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常规管理要求,对教师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结合本校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要求。
3分
C15.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及全体教师要严格按照常规管理要求,在备、教、改、辅、考、评、研、行八个方面认真落实。
4分
C16.学校制定评估、奖惩制度,对执行常规管理要求好的教师给予表扬与鼓励;对执行常规管理不足的教师给予批评与指导。
3分
B6
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各年级教学管理措施及检查落实情况
10分
C17.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制,制定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管理体制科学,能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2分
C18.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研究、制定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活动计划,并组织、指导具体落实。
2分
C19.学校有专人管理图书、仪器、设备,并能够充分利用。有计划地对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有教学研究、计划制度、教师评估、学校评估等反映教学工作的有关资料。
3分
C20.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以内。
3分
A3
课堂
教学
30分
B7
校级领导上课情况
2分
C21.校长每周上课不少于2节,分管校长要担任本专业学科,每周上课不少于4节。
2分
B8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情况
10分
C22.学校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学校普遍推广,并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的好评。
10分
B9
课堂教学整体质量
15分
C2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能充分利用教材和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并做好充分的教学预设。
5分
C24.教学方式的选择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努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体验感悟、合作学习的空间。
5分
C25.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和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并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5分
B10
教学理念
3分
C26.建立新的课程观,重视教材内容的整合、开发和利用;转变教学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新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分
A4
校本
研修
情况
20分
B11
听课
评课
情况
4分
C27.每学期校级领导听课40节以上,中层领导听课30节以上,教师听课20节以上。
2分
C28.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点名听课与推门听课相结合,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本着互相学习的态度参加评课,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2分
B12
教研组活动
情况
3分
C29.成立学科教研组,有教研组长选拔、培养和使用的具体措施。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
1分
C30.保证每一位教师每周不少于3小时的教研活动时间;建立教师自我反思、参与教研活动的检查制度,为每个教师创造平等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和自我改进教学的能力。
2分
B13
集体
备课
情况
6分
C31.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各备课组要详细制定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备课组活动计划。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两节课。
2分
C32.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评定等第,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2分
C33.集体备课效果明显,改革备课的管理模式,轻“形式”重“实质”;实现备课的资源共享,变“教案”为“学案”;创新备课的操作模式,减“负担”增“效益”。
2分
B14
课题研究情况
3分
C34.学校成立以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为网络的教科研组织。课题研究制度完善,有多种层次的研究课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的研究活动。
2分
学校围绕课题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1分
B15
试题命制情况
2分
C35.加强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的命题研究,不出偏题、怪题或不符合课程基本要求的题目,发挥考试结果对改进教学的反馈、指导作用。
2分
B16
专业发展情况
2分
C36.有健全的教师发展计划和制度,重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规划。
2分
第二部分 效益性评估指标(100分)
指标
评估要点
分值
得分
自评
复评
A1
学业
水平
达标
情况
60分
B1
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优秀率和有效率
35分
C1.学科教学实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小学低中年级达100%,小学高年级达97%,初中达95%,达到各学科学业评估指标的基本要求。
25分
C2.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优秀率有一定的比例,小学低中年级达50%,小学高年级达40%,初中达30%。
10分
B2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
25分
C3.学生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符合相关规定。
10分
C4.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学生能够认真工整地书写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会唱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独立完成美术教材中的作业,具备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
15分
A2
教学
效益
提升
情况
40分
B3
在原有基础上教学效益的纵向提升情况
40分
C5.学校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实行常态编班,不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就近入学率达到有关要求,严控辍学率。
20分
C6.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过去相比有所提升。学校受到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社会、家长对学校评价好、满意度较高。
20分
第三部分 发展性评估指标(60分)
指标
评估要点
分值
得分
自评
复评
A1
学校
自主
发展
规划
及
实施
情况
30分
B1
学校自主发展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与实效性
10分
C1.学校制定了自主发展规划的方案,自主发展目标明确,方案内容具体详实,得到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教师的认同。
5分
C2.学校自主发展规划方案科学分析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学校发展具备的优势资源;方案制定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与实效性。
5分
B2
学校自主发展规划实施有成效
20分
C3.学校成立自主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与后勤保障机制,能够按照方案预定的步骤实施。
10分
C4.学校自主发展规划方案得到顺利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成果得到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赞扬。
10分
A2
学校
特色
项目
建设
及
发展
成效
30分
B3
学生特长发展培养计划及成效
10分
C5.学校重视学生特长发展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学校配备优质师资,并且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
4分
C6.学生特长发展培养取得一定的成效,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一个重要途径。
6分
B4
体育、艺术等特色活动开展情况
10分
C7.学校重视体育、艺术等特色活动的开展,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4分
C8.学校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等特色活动,参与活动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明显,在一定的区域内产生较大的影响。
6分
B5
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及成效
10分
C9.学校积极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活动,在学生自觉自愿的情况下组织学习指导、专题培训、技能训练等活动。
4分
C10.学科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学科竞赛各种奖项比较多,得到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6分
版块四:当阳市教育局关于当阳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
(湖北省)当阳市教育局 当教发[2011]7号 2011年5月15日
各中心学校、局属各教育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当阳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当政发【2010】16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2011年底、2012年底分别接受省、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时,达到良好等次,争创优秀等次。我们制定了《当阳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当阳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依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当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现就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于当阳实际,借鉴外地有益经验,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以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以构建中小学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机制为目标,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人人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目标任务
1、注重实效,落实德育首要地位。
思想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中小学德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求真、向善、逐美的品质。一要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德育课的质量和水平。开好各项专题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加强学科德育渗透。二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努力做到学生人人知晓,自觉遵守,养成习惯。深入开展以“三会”教育(会说话、会走路、会讲卫生)为重点内容的“文明伴我成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完善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以礼仪为重点的文明校园建设,把习惯养成教育当成惠及学生一生的教育。三要开展班主任创先争优活动。定期评选一批市级优秀班主任,树立班主任工作典型,推广班主任工作经验,形成争当班主任、当好班主任的氛围,促进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四要建设一批校园文化先进学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创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制定校训、校旗、校歌,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先进学校创建活动,努力在中小学形成使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环境,形成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形成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
2、整体推进,全面创建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要把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针对突出问题,制定本地本校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政策措施。市、镇、校三级每年开展一次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比武活动。要切实保障教学改革的经费投入。对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地方、学校和教师进行必要的表彰奖励,营造浓厚的教学改革氛围,为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提供组织保障。三年内实现每一所学校形成本校成熟的推行“高效课堂”的策略体系,每一个学科形成符合本学科特点课堂教学模式,每一名教师形成自己成功的教学风格。
3、把握关键,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要以建立现代学校教学制度为核心,坚持把教学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激发每一位教师的改革活力。要充分尊重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创造性特点,鼓励教师在遵循基本教学规范、执行好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为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献身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环境。要继续推进“城乡教师援助工程”,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交流的配套政策,解决城乡教师交流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使城乡教师援助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为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提供人才保障。
4、健全机制,完善教学质量评估。
要进一步完善“当阳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估(W值)方案”,制定并实施“当阳市小学教学质量评估细则”,鼓励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出探索。要建立市、镇、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基层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方面取得的新经验、新做法。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评价不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和奖惩教师,要把日常备课、上课、作业及参加各类活动等过程性工作纳入教师的综合考核。
5、创新技术,推进“班班通”建设。
信息技术运用下的网络环境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要高度重视技术应用对转变全市基础教育教学形态的重大意义,在全市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力争两年内完成全市所有中小学教学班“班班通”工程建设任务。扎实做好“班班通”应用于高效课堂建设的研究,通过转变技术方式,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丰富教学内涵,创造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全市基础教育的教学品位,为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6、改进方式,构建新型教研制度。
教研部门要坚持以教学指导为中心工作,增强课程意识,正确把握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和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方向,密切关注教师的日常教学,关注指导、服务的方法和效果。要主动改进工作方式,与教师和学校形成新型合作关系,探索建立区域协作教研共同体,试行教研员蹲点联校制度,每一名教研员至少联系不同类型的三所学校。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履行课程与教学管理职能,帮助学校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的常规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教学研究的学术中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心、咨询和指导的服务中心,为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提供智力保障。学校要不断总结本校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所取得的经验,改进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形成全体教师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长效机制。
7、多元并重,深化评价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进一步推进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改革,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建立综合性的、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完善与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相配套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方案和小升初招生方案,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与方向。落实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不断完善“小升初”按居住地就近入学招生政策,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进一步完善当阳一中招生计划分配全市各初中的办法,妥善解决中小学生“择校”问题。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小升初比例达到100%。逐步完善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学籍网络管理平台,学生学籍注册、转学、休复学等基于网络实施,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情况可通过网上查询认证。
8、突出个性,创建体艺特色学校。
认真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冬季长跑活动、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特色体育活动、高中阶段学生军训等形式,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练,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坚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大力推进体育艺术“二加一”项目,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创建活动,通过3-5年的努力,创建一批特点突出、参与面广、水平较高、设施完备的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基本实现“一校一特”,推动我市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上新台阶,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9、挖掘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形成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要充分利用本校师资、设备和本地人文历史等社会资源,创造性开发各种校本课程。教育局实行校本课程审批备案制度,确保每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能够满足课程设置需要,能够适应学生日益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10、严格管理,建立办学行为监控制度。
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挤占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等非考试科目课时,切实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得以任何名义在校内举办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规范执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辅资料征订的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和问责机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市教育局将对各地各校规范办学行为进行动态监控并适时通报,严肃查处违规学校,为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提供环境保障。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地各学校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的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中心学校校长和中小学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对教学质量负主要责任,其他成员分工负责。要将质量提升的责任分解到部门,将目标、措施明确到每一个干部,落实到每一名教师,做到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2、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学校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全面贯彻方针,多措并举,整体推进。一要加强课程管理,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二要研究本地本学校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三要创新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
3、强化考核,完善制度。各地各学校要对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定期考核,加强过程管理,保证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达成。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一地一校的文化特色。
4、规范管理,建立档案。要制定本地本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工作网络,明确工作步骤。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必须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有机结合,避免政出多门,另搞一套。要根据工作网络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特别是过程管理档案要翔实全面。
更多阅读
安徽省卫生厅第512号建议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 安徽省卫生厅信息中心
索引号:OA023013401201308042内容分类:人大建议发布机构:安徽省卫生厅发文日期:2013-8-6名 称:第512号建议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文 号:关键词:第512号建议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村卫生室是三级医疗卫生服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4年第13号:关于加强成品油消费税抵扣管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成品油消费税抵扣管理的公告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为进一步加强成品油消费税抵扣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消费税税款抵扣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省成品油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现就我省成品油消费税纳税人
青岛人社局《关于规范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意见》2015 1号 青岛劳动局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规范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意见青人社发(2015)1号各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资产经营公司(企业集团)、市直企业,有关单位:为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
关于加强岱山论坛监管的情况说明? 岱山蓬莱论坛
一、岱山论坛基本情况岱山论坛创办于2005年,由县市场局正式工作人员王恩私人出资创建,主要为广大社会公众交流的网络平台,并就相关的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建议、见解,现开设有“我爱岱山”、“曝光台”、“灌水聊天”、“吃在岱山”、“
法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作者:李林 来源:学习时报社会管理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政府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需要采取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道德的、纪律和行业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