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二帝疑案答疑》 清十二帝疑案背景音乐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一) 阎崇年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8日 10:36

主讲人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日出东方的王朝,她曾经雄姿勃发、屹立于世。是她缔造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尊严;这是一个苍凉日落的王朝,她曾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是她留给一个国家最深的伤痛与屈辱;当296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逐一地成为过眼的烟云,当12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命运沉浮渐次地成为远去的背影,我们回望曾经的这样一次历史之旅,却依然会诧异于仍有如此众多的疑团与玄机未曾得解;我们重温曾经的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却依然会无奈于12位皇帝面孔的模糊与人生的粗略。

那么,在大清王朝最初的年代里,在努尔哈赤的沈阳故宫里,究竟上演过一幕怎样的宫廷争夺,在那些错综复杂、血刃相见的仇杀之后,为何清王朝不仅没有走向分裂,反倒日渐强大呢?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为我们答疑清朝296年的兴衰历史,解惑清朝12位皇帝的人生命运。精彩内容,尽在《百家讲坛》!

(全文)

观众通过电话、信件和网上提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清太祖朝发生了一些家族性的事件,譬如说父杀子、夫杀妇,子杀母,兄杀弟,叔杀侄等等,这些事情有没有,如果说有,那么你讲过,说努尔哈赤,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这能算人合吗?所以今天我就想就这个问题讲一下清朝初期的宫廷斗争。

分三个问题,第一五个女人与五个男人,第二,清初宫廷的五大事件,第三,宫廷斗争的历史经验。

一,五个女人与五个男人,清朝初期,特别是努尔哈赤时期,同宫廷斗争有关的女人有多少,努尔哈赤的妻子到底有多少?搞不清楚,从文献记载来说,他有十六个妻子,《清史稿·后妃传》说是有十四个妻子。我们查了一下,实际上根据文献的记载,他有十六个妻子,这十六个女人,同宫廷斗争密切相关的有五位:一,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佟佳氏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夫妻,佟佳氏是努尔哈赤的结发妻子,努尔哈赤他19岁分家,这个时候就和佟佳氏结婚,时间是万历五年,1577年。结婚以后就生了一个女儿叫东果格格,后来嫁给开国五大臣之一何和礼,之后就生了长子叫褚英,随后又生了第二个儿子,叫代善,代善出生的时间是万历11年,1583年,比他大哥小3岁。佟佳氏自己没有卷入宫廷斗争,但是他的这两个儿子完全卷到宫廷斗争里头了,因为佟佳氏死得早,哪年死的没有明确记载,估计是在生了代善之后不久就故去了。

二,富察氏,名衮代。富察氏原来结过婚,嫁给努尔哈赤的堂兄叫威准。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阿兰泰珠,老二叫充善,老三叫昂阿拉,生了第三个儿子之后,威准就死了,于是富察氏就嫁给了努尔哈赤。哪年嫁的?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有一条,富察氏衮代生他第三个儿子的时候,是万历十三年,嫁给努尔哈赤之后,生了个儿子叫莽古尔泰,是万历十五年,所以,推断她可能是在万历十四年嫁给了努尔哈赤。这件事情清朝的所有官书,讳莫如深。富察氏嫁给努尔哈赤之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莽古尔泰,一个叫德格类,还生了一个女儿叫莽古济格格,这个莽古尔泰和莽古济格格牵扯到宫廷斗争,所以富察氏衮代总共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同努尔哈赤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三、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叶赫那拉氏有一段故事,努尔哈赤起兵之前有一段时间是落难。落难的时候就逃到了叶赫部,叶赫部的贝勒叫杨吉砮看着努尔哈赤这个人不平凡,很器重他,说我有一个小的女儿长大之后可以嫁给你。努尔哈赤说,你有更大的女儿为什么不把她嫁给我,为什么把这小女儿嫁给我,他说我告诉你,我这小女儿是非常贤惠,长得又不错,我把她长大之后嫁给你,努尔哈赤就同意了,后来这个杨吉砮就派了人把努尔哈赤送回了他的老家。这个杨吉砮,后来被明朝的辽东总兵叫李成梁设了一个计,叫“市圈计”给杀了,就是诱使他进行贸易,入了市之后门都关了,完了借茬儿就把杨吉砮杀了。杨吉砮被杀了之后,他这个儿子叫纳林布禄,纳林布禄和建州一直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曾经有九部联军打建州,结果九部联军战败了,他这个头儿就是布斋,被建州的额亦都给杀了。有的书记载说杀了之后,就把叶赫这贝勒一刀劈成两半,一半留在建州,留在努尔哈赤那儿,那一半你可以拉回叶赫,所以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杨吉砮死了,他的儿子纳林布禄,就把他的这个妹妹送给努尔哈赤出嫁,这年孟古哲哲是14岁,嫁了之后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就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皇太极。又过了十年,就是皇太极10岁的时候,叶赫那拉氏病重,就想要见她的母亲,努尔哈赤就派人通知纳林布禄说想见她母亲,叶赫贝勒不同意,因为两部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叶赫那拉氏就含着悲痛离开了人世。叶赫那拉氏自己没有卷入这场宫廷斗争,但是她的儿子成为这场宫廷斗争的核心人物之一。

四,乌拉那拉氏,阿巴亥。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她的父亲是乌拉贝勒满泰,那个时候有一个习俗,灭了一个部,就要娶这个部的女儿到他这儿来,所以他几个重要的婚姻,多是政治联姻。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是12岁,后来生了三个儿子,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阿巴亥和她三个儿子,都卷入了后金的宫廷斗争。

五,德因泽,德因泽《清史稿·后妃传》没有她的名字,因为她没有生育儿女,所以也不知道她姓什么。但是有一件事情,一件非常复杂的宫廷斗争直接牵扯到德因泽,德因泽因为在那场宫廷斗争当中表现突出,后来就升格了。升了吃饭的时候可以和努尔哈赤同桌吃饭,但是也因为于此,后来因为阿巴亥殉葬的时候,逼着德因泽也殉葬了,就是德因泽最后跟努尔哈赤殉葬了。这五个女人都同清初的宫廷斗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再说五个男人。五个男人第一是褚英。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刚才我们说了,他的母亲是佟佳氏,哈哈纳扎青。在这个之前发生了一个事情,就是努尔哈赤和他的同胞弟弟舒尔哈齐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努尔哈赤对他这个弟弟,就是舒尔哈齐进行了惩罚,他弟弟不服气,很不高兴,就搬了一个地方叫黑扯木。努尔哈赤又很生气,就把他给软禁起来了,到万历三十九年,就是1611年,舒尔哈齐就死了。明朝人说是被努尔哈赤害死的,所以有一篇文章叫做《清太祖推刃胞弟舒尔哈齐》,“推”,推动的“推”,“刃”就是刀子那“刃”,用刀子推的刃,就是把他弟弟杀了。舒尔哈齐死了之后,舒尔哈齐带的军队、部民进行了重新分配,一部分就分配给他的儿子叫阿敏,另一部分,就其他人分了。舒阿哈齐死的前后,努尔哈赤杀了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舒尔哈齐死了之后,褚英就逐渐长大了,就让他带兵,让他适当的时候主持一部分军政。

二,代善。代善是褚英的胞弟,比褚英小3岁,褚英死了之后,就让代善来主持一部分军政,所以代善也卷到这场宫廷斗争里头。

三,阿敏。阿敏是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死了之后,阿敏就归莽古尔泰的母亲就是富察氏衮代来抚养,他也卷到这场宫廷斗争里头。

四,莽古尔泰。就是富察氏衮代生的这个儿子,他也卷到这场斗争里头。

五,皇太极。因为褚英死了之后,代善是大贝勒,阿敏是二贝勒,莽古尔泰是三贝勒,皇太极是四贝勒,所以这场宫廷斗争必然牵扯围绕这四大贝勒展开,怎么展开?就是发生了五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第二个问题,清初宫廷的五大事件。清初宫廷斗争,就是努尔哈赤位下的宫廷斗争,主要的有五个回合,五大事件。

第一,褚英事件。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努尔哈赤刚起兵的时候孩子都小,他主要靠五大臣,叫“开国五大臣”,叫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和扈尔汉,这五大臣可以说是开国的时候是英勇猛将,后金国家的栋梁和重臣。他的儿子逐渐长大了,就出现了四大贝勒,我刚才说了,就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这是他的儿子和侄子,那为什么这四大贝勒没有褚英呢?开始努尔哈赤很重视褚英,让他带兵打仗,一些重要的军政事务就由褚英来主持。褚英究竟年轻,不善于处理同五大臣,和他兄弟之间的关系,他们都对他有意见。于是这五大臣和他几个兄弟分头地上告,在努尔哈赤面前说他的坏话。努尔哈赤调查了一下,调查果然他是有很多的毛病,努尔哈赤就把他的兵权部分解除了。他就不高兴,不高兴呢,他就溢于言表,这个时候他应该自审、自查,我到底有什么问题,赶紧地调整,没有。后来就把他软禁起来了,软禁起来呢,他就焚香祷告,来诅咒五大臣和那几个兄弟,他说,说父亲百年之后,一旦我掌了权我就要杀死他们,并且剥夺他们的财产。这话传出去了,传出去以后,五大臣和他几个兄弟就又到努尔哈赤(面前)告他,圈他的时候是万历四十一年,圈了两年就是万历四十三年,就是1615年,努尔哈赤经过两年多的反复地考虑,最后下决心要把褚英处死,这个时间就是万历四十三年的8月22日。这当然是一件大事情了,但是清朝所有的官书都没有记载这件事情,就说褚英卒死了,没有说被努尔哈赤处死了,几百年一直不知道是努尔哈赤下令处死的。

清朝入关前有一部档案叫做《无圈点老档》,就是老满文写的档案,这部档案在原来皇宫的满本堂,就是盛满文的那个库里头保存着,乾隆的时候呢,这个书已经破旧了,重新裱糊,又重抄了几部,在重抄几部的时候,就把努尔哈赤下令,把褚英处死的这一段记载叫做删画,画个圈删掉了,所以后来史书没有记载这事情,这个重要的满文档案后来就辗转到了台湾。1962年,在台中市雾峰北沟一个故宫博物院的地库发现了,这个地方我专门去看了一下,我到台中去看了那个地库。到1969年,把这部书影印了,公诸于世,就是人们可以看了,看到了被圈画那块儿就是努尔哈赤下令把长子褚英处死,这件事情才大白于天下。

下面我说第二个事件,就是大妃事件,大妃事件发生在天命五年,就是1620年,这件事情的缘起,就是小福晋德因泽上告,告努尔哈赤,揭发说有一件事情,就是大妃的问题,什么问题呢?讲了四条:第一条说这个大妃经常派人送吃的给大贝勒代善,说代善受而食,接受并且吃了。又派人送给四贝勒皇太极,四贝勒接受了没有吃,这是一,二,大妃经常派人到大贝勒家来进行往来,是不是有其他的密谋。三,大妃经常在夜里头出入后宫,可能到大贝勒家去了。四,在汗这个地方举行会议或者聚会的时候,大妃是精心打扮,来来往往,而且和大贝勒是眉来眼去,揭发了四条。这四条都很厉害呀,努尔哈赤派人,努尔哈赤派扈尔汉、派额尔德尼等四个大臣调查。调查完了以后回报了,说这个事情属实,努尔哈赤怎么处理呀?家丑不可外扬,你杀了儿子也不行,杀了夫人也不行,杀了之后就传出去了,这种暧昧关系不能外扬,努尔哈赤说,说大妃是窃藏金银,违反了家规,叫“离弃”,今天话来说叫离婚,这个大妃是谁?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富察氏衮代,另一种说法呢,就是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到现在为止,清史界的学者还是争论不休。

三,代善事件。代善这人呢,天命五年这一年很背运了,三月份大妃事件牵扯他,九月份事件就直接指向他。代善他这个后妻生了儿子,对他前妻的儿子很不好,前妻有儿子叫硕讬很不好,分财产分人口的时候,好的都分给了后妻生的儿子,不好的就分给他前妻生的儿子。所以他前妻这儿子硕讬就很不高兴,很不高兴呢,就有人告发,一个人叫莫洛浑告发,说硕讬很不满意,他准备叛逃,投降明朝,这是当时的大事情了,后来就问代善,代善说好像也有这回事,好像听说有这回事,这是一。又告发第二件事情,说这个硕讬和他父亲的那个妾通奸,这当然也是一件大事情了。努尔哈赤这个人还比较明察,就是派人调查,调查第一个问题,先调查通奸的事,调查通奸的事呢,有一个人叫喀勒珠他说有,我知道有,努尔哈赤说再查,他看见了没有了,你是不是亲眼看见的,喀勒珠有点含糊,后来又查,是代善后妻指使这个喀勒珠来揭发这个事的。第二个事就是叛逃,叛逃呢,就问那个所谓的同伙叫莫洛浑夫妇,有这事没有?莫洛浑夫妇说有,就又审硕讬,硕讬是一口咬定,绝无此事,纯系捏造,这事情不能结案,就先把硕讬给关起来,关起来这时候代善就提出来,代善说,说我这个儿子犯了这么大的罪,要杀了他,一定要杀了他。努尔哈赤说不行,第一这事情没调查清楚,第二就是调查清楚了,他是你的亲生儿子,怎么能你提出来让我杀呢?说不可以,代善连续三次、四次、五次提出要杀这个儿子,努尔哈赤还是不同意。不同意后来这个事情调查清楚了,就是所谓通奸的事情没有,因为在场的有好几个妇女,好几对都在场,都证明没有这件事情,所谓叛逃这个事情也不能证实,他自己又不承认,所以努尔哈赤下令把硕讬释放。释放以后代善还不高兴,代善提出来,说我要亲自把我前妻这个儿子杀了,努尔哈赤这时候就火了,说硕讬虽然是你前妻的儿子,究竟是你亲生的儿子,两件事情都不能得到证实,你还要亲手杀了他,那怎么可以呀?像你这样心胸狭窄的人,怎么可以做一国之君呢?你说你都是因为听了你后妻挑拨离间的话,才做出这么愚蠢的糊涂的事情,就痛斥了代善一番,代善呢,觉得在兄弟面前在父亲面前都没有面子,不久代善亲手把他那后妻杀了。

第四,阿巴亥事件。就是努尔哈赤病重之后,就是天命十一年,1626年7月病重,病重之后呢,他就离开沈阳,这时候他宫殿在沈阳,离开沈阳要到一个汤泉去洗浴。那时候认为汤泉可以消毒,结果呢,又是夏天,疮就化脓发炎病重,努尔哈赤赶紧招大妃去,到汤泉去,大妃急急忙忙就去。在路上,到一个叫做叆鸡堡的地方,离沈阳四十里地,努尔哈赤就死了。死了之后,这个时候大贝勒是代善,二贝勒是阿敏,三贝勒是莽古尔泰,四贝勒是皇太极,皇太极和几个兄弟就说,说父汗生前有言,说他很喜欢你,你对他也很好,让你到阴间去陪侍着父亲,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就说,说我12岁嫁给先帝已经25年了,这一年她37岁,我还有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多尔衮才15岁,多铎还小,多铎8岁,而且多铎身体还不好,我怎么忍心离开我三个儿子呢?(皇太极)后来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就逼迫着大妃阿巴亥殉葬了。

第五,就是阿敏和莽古尔泰事件。皇太极继承大位之后,后来就修理了他这个二贝勒阿敏,和三大贝勒莽古尔泰。到天命六年,莽古尔泰历史记了,四个字,“以暴疾卒”,就是暴病死了,有一种说法是被皇太极害死了,同样阿敏也是被皇太极修理死了,这就是清朝初期宫廷斗争的五大事件。

这五大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的复杂的局面又应当吸取一些什么样的历史教训。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 清十二帝疑案背景音乐
现在讲第三个问题,就是清宫斗争的历史经验,很多人问我,说你说努尔哈赤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天合,主要指天时;地合,主要指地利;己合呢,我说主要指心理和生理的平衡;那人合呢,你说努尔哈赤人合,这么复杂的宫廷斗争,父亲把儿子杀了,丈夫把妻子杀了,儿子把母亲杀了,弟弟把哥哥杀了,叔叔又把侄子杀了,怎么还能算人合呀?这是一幅非常残酷的、非常黑暗的历史画面,你怎么还说是人合呀?我分五个问题来说。

第一,斗争实现人合。这个“合”字什么意思,人合的“合”字什么意思,“合”字与“分”字是相对的。“合”主要有两重意思:一就是和合、协合,《诗经·小雅·常棣》说妻子和合,如鼓瑟琴,就讲和合;第二重意思,是聚合,整合,《左传》记载说“宋襄公欲合诸侯”,《论语·宪问》也说,说“桓公九合诸侯”,就讲了聚合和整合。凡是人和事,都是处在一个对立统一当中,统一的时候,这个合就是和合、协合,矛盾的时候就通过斗争来整合,整合之后,为了实现和合。

举一个例子,譬如说褚英事件。看起来是很残酷的,也的确是很残酷的,但是努尔哈赤把褚英杀了,把褚英的财产、牲口、人口、财富分给其他的兄弟们。这个事情之后,努尔哈赤的集团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就是褚英事件之后建立了八旗制度,接着就建立了后金政权,这是建州事业一个大的飞跃。天命五年,就是1620年连着发生两个大的事情:第一,三月份就是大妃事件;第二,九月份就是代善事件,这当然都是大事件了。但是这个事件之后,八旗贵族之间重新进行了整合,产生了一股力量,第二年就是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率着军队打到了辽河流域,先攻占沈阳,接着攻占辽阳,明朝在辽东地区二百年的统治宣告结束。有人提一个问题,就是说,满洲为什么能够兴起,清朝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而且入主中原,定都燕京?我说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他这个领导集团,是不断地整合,不断地加强自己内部的团结,大家注意,就是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死后,两次大的权力交替,他们内部小的摩擦斗争都有,但是没有出现大的分裂,如果出现大的分裂,清朝就不可能入主中原,也不可能定都北京。

第二,激活内原动力。我解释一下,内是内部,原动力,就是清朝要崛起,满洲要兴起,它内部要有一个活跃的一个动力,内部活跃了,动力强了,就带动了整个力量发展。清朝之所以崛起,能够统一中国,满洲之所以兴起,能够入主中原,其中一个原因呢,就是它不断地激活内部的原有的动力,它整个八旗军队要有动力,八旗动力的基础,它是内部要有动力,特别它是四大贝勒,后来是八大贝勒,这个之间的内部的原活动力,要不停地激活,使它永远保持朝气,永远生气勃勃。怎么得到的?原因之一,就是宫廷斗争的结果。褚英事件对它内部的活力是一次激发,大妃事件是它内部活力一次激发,代善事件又是它内部活力的一次激发,阿巴亥事件是它内部力量重新整合,又激发它内部的活力,就是事物的发展,就是它内部的核心的力量要不停地更新,不停地激活,才有可能带动整个的八旗军队,带领整个的满洲蒙古和东北的汉人,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来对付当时的明朝,以及后来的李自成的军队,并且取得胜利。

第三,优胜劣汰。当时他怎么来优胜劣汰,他没有竞选,就是通过宫廷斗争来实现优胜劣汰。第一个回合,就是褚英事件,褚英被淘汰了。第二个回合大妃事件,莽古尔泰受到沉重打击。第三个回合就是代善事件,代善在这个事件里头,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威信扫地,你还能跟其他兄弟再来竞争那大位吗?不可能了。第四个回合就是阿巴亥事件,结果大妃阿巴亥殉葬了,她的那三个儿子失去了母亲的呵护,多尔衮和多铎本来有继承大位的可能,在这件事情之后,就没有可能了。到最后就剩了一个就是皇太极,皇太极通过二十年,从褚英的事情发生,到莽古尔泰的事情的结束,前后二十年的时间,不停地选择,最后选择了皇太极。皇太极继承大位之后,改元“天聪”,进一步巩固并且发展了努尔哈赤的事业,为后来的顺治和多尔衮迁都北京,统一中原奠下了基础。

第四,同明后期比。大家知道,明朝后期发生了三个大的案子,宫廷里头,一个叫做梃击案,一个叫做红丸案,一个叫做移宫案,这三个案子都是围绕着皇位继承问题,但是明朝,你这三个案子的皇位继承有一条不能改变,就是嫡长制不能改变。清朝的宫廷斗争,它不是围绕嫡长制,是围绕选优,结果选优,明朝的宫廷斗争不是选优,是维护嫡长制,所以越斗争,统治阶级的内部越削弱,统治核心统治集团,最高层是越削弱。相反,努尔哈赤时期,宫廷斗争每斗争一次统治集团的核心就是凝固一次,加强一次。

第五,同清后期比。清朝后期,中期以后吧,它皇位继承制度做了很大的变化,雍正提出秘密立储,皇帝一个人决定写个谕旨,拿个盒封起来搁到正大光明匾后头,到慈禧就更改了,是太后懿旨谁做皇帝,没有竞争,不是选优啊,特别是慈禧不是选优,是任人唯亲,选光绪,他是我的侄子,又是我的外甥,她是这个标准,不是通过斗争优胜劣汰。所以,清朝中期之后,其他问题咱们不说,就是皇帝的选择上,没有优胜劣汰,所以,它的势力越来越弱,必然逐渐走向衰败,原因很多,这是原因之一。所以,总体来我们看,清朝太祖时期的宫廷斗争,我举了这几个回合,几个重大的事件,可以看出来,这些斗争有残酷一面,有黑暗的一面,但是也有积极一面,就是通过这些宫廷的斗争,再加上战场上的政治上的斗争相配合,使得后金统治集团,使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统治集团内部不断地整合,不断地激发活力,不断地选优劣汰,不断地强大自己的势力,最后,到了顺治的时候,清军入关,定鼎北京,统一中原。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二) 阎崇年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26日

主讲人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日出东方的王朝,她曾经雄姿勃发、屹立于世。是她缔造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尊严;这是一个苍凉日落的王朝,她曾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是她留给一个国家最深的伤痛与屈辱;当296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逐一地成为过眼的烟云,当12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命运沉浮渐次地成为远去的背影,我们回望曾经的这样一次历史之旅,却依然会诧异于仍有如此众多的疑团与玄机未曾得解;我们重温曾经的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却依然会无奈于12位皇帝面孔的模糊与人生的粗略。

明朝末年的著名将领洪承畴,一贯以骁勇善战、宁死不屈而著称,且在刚刚战败之时,明崇祯皇帝以为其战死,举行全国的悼念,但万万没有想到洪承畴却恰恰投降了清朝,让崇祯帝感到极为尴尬。那么,洪承畴究竟为何投降了清朝?当时发生了什么?在历史上一直有清庄妃诱降洪承畴的传说,这样的传说究竟是否可信?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为我们答疑清朝最初的这一段隐秘历史,解惑洪承畴的人生命运。精彩内容,尽在《百家讲坛》!

(全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见面很高兴,最近很多很多的热心的观众给我打电话写信,还有在网上提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庄妃,是不是劝降了洪承畴,我想今天就这个问题来进行解说。具体说来,我想讲四个问题:第一,庄妃劝降洪承畴的戏说。第二,洪承畴何许人也。第三,庄妃劝降洪承畴不可信。第四,皇太极怎样劝降了洪承畴。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庄妃劝降洪承畴的戏说。这几年,电视剧、小说,炒得沸沸扬扬,一致都说洪承畴是庄妃劝降的,而且写的是绘声绘色,非常具体。有一本书叫《大清后妃》讲得非常具体,我想把有一段材料给大家读一下,大家听一听是怎么戏说庄妃劝降洪承畴的。有一本书这么说:“大明经略洪承畴,被俘后,以绝食誓言宁死不降之志,大玉儿夜入囚所劝降,洪承畴不予理会,仍昏昏欲睡。俄尔,忽见房内灯火辉煌,一阵香气扑向鼻内,洪承畴定神一看,那美人正睡在他的被窝里,大玉儿身许言劝,打出皇后底牌,终于降服了洪承畴”。就是庄妃不仅仅是在那儿劝,良言相劝,以情相劝,而且以身相劝,洪承畴醒来被窝旁边躺着的是庄妃,就说庄妃用色和情劝降了洪承畴,很生动。电视剧这么演,小说这么写,野史笔记也这么写,这里面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洪承畴是不是被庄妃劝降的,我想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先要了解一下洪承畴是怎么回事。

所以我讲第二个问题,洪承畴何许人也。洪承畴历史上有他的传记,正史也有他的传记,洪承畴字亭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大家注意,万历四十四年就是1616年,也是天命元年,就是努尔哈赤在这一年建立后金,黄衣称朕,同明朝要分庭抗礼。恰恰在这一年,洪承畴中进士了,这也就意味着洪承畴的一生要同清朝结下不解之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想稍微把话扯远一点,就是当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主要有三股政治势力:第一,明朝。第二,农民军。第三,清朝。在这三股政治势力相互斗争当中,洪承畴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什么样的历史活剧?

第一,明朝。洪承畴中了进士之后,万历、泰昌、天启这三朝洪承畴都没有受到重用,到了崇祯朝,洪承畴开始受到重用。为什么崇祯朝洪承畴受到重用?因为崇祯初期,西北农民军蜂起,崇祯知道洪承畴知道军事,就派他做三边总督,去同农民军作战,农民军的闯王高迎祥在同洪承畴作战当中,被洪承畴打死,高迎祥的部下李自成就接过闯王的旗帜也成闯王,他率着军队进入四川,洪承畴统帅军队同他作战,李自成不敌,就是败走陕西,洪承畴派他的部下叫曹变蛟统帅军队,李自成大败,李自成以十八骑遁走商洛,就是李自成最惨的时候仅仅有十八个骑兵,仅有十八个人骑着马,败走到商洛地区,从此农民军处于一种低潮的阶段。

第二,农民军。刚才说到了李自成这时候处于一种低潮,但是后来李自成又是一个高潮,他率着军队打到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当时不叫景山,明朝时候不叫景山,所以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就是正好处于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两次高潮之间,这个时期,这个时候,是崇德三年。

第三,清朝。清朝这个时候,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大家知道,天聪元年就是1627年,皇太极正式登上皇位,皇太极继承他父亲,做了大汗的位置,这年改元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跟他父亲在头一年,率领军队打宁远,结果兵败宁远。同年,努尔哈赤死了,皇太极对这件事情不服气,不服输。他就在天聪元年,就是,1627年带着军队继续来进攻,他的目的:第一,想雪宁远兵败之耻;第二,想取得新的军事胜利,来巩固他刚得到的这个汗位;第三,想掳掠一点粮食,来缓解后金这个时期的因为灾荒造成的粮食危机。皇太极带了军队先打锦州不克,又打宁远还不克,回过头来再打锦州,仍然不克,前后二十五天,大小打了二十五仗,败了。所以皇太极非常气愤,他说:“昔高祖皇帝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宁远锦州都打不下来,怎么张大金的国威呀?撤兵。皇太极不甘心,他就总结失败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没有红衣大炮,他就加紧研究红衣大炮。到了天聪五年,红衣大炮研制成功了,皇太极统帅军队,带了红衣大炮打大凌河城,把大凌河城打下来了。打下来以后大家感觉是好事情。不然,打了大凌河城,城毁了,没得到城,把祖大寿招降了,招降了之后,祖大寿又叛逃了,又逃到明朝了。俘虏了大约有一万人,这一万人你还得管他吃饭,后金这时候闹灾荒,自己的粮食都没得吃,怎么管这一万多人吃饭?所以后金将领内部,贝勒内部发牢骚,说这一仗虽然打胜了,但是有什么意义呀?于是就调整策略,就是带着军队入关,攻破长城入关,皇太极时期先后五次军队入关打到中原,掳掠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粮食等等。缓和后金经济的危机,并且也使很多的军官、贝勒增加了财富。这也不是办法呀,打完了跑回来,你在关内一城一地都占不住,有人又有意见了,说你这样也不行呀,就是掳掠,你达不到迁都燕京,入主中原的目的。那怎么办呢?说还要打,一城一地的打,就是关外主要有四个城,最主要锦州、松山、宁远等四个城,要把锦州打下来,把宁远打下来,才可以进攻山海关,攻破山海关,才可以入主中原。所以皇太极就调整策略,就是先打锦州,锦州硬打又打不下来,就把锦州给包围起来。包围起来,锦州城里的人没有粮食吃,人没有粮食,马没有草料,这个时候锦州城的守将,就是原来投降皇太极,又叛归明朝那个祖大寿。锦州城里到个什么程度?兵士死了以后吃他那个肉,把弱马杀了吃马肉;没有烧的,死的马的骨头,死的人的骨头做柴火用,就到这个地步。祖大寿就告急,告到崇祯皇帝那里,崇祯皇帝就派洪承畴做经略,率领八个总兵,十三万步兵和骑兵,筹措了一年的军队粮食和马的草料,来解救祖大寿的锦州之围。洪承畴的军队就到了宁远,宁远再往北就到了松山,后金军队初打的时候就失利。这时候皇太极从沈阳紧急赶到松山前线,我前面讲过了,皇太极鼻子流血,用木头碗接着,一面打了马一面接着血到前线去,结果这一仗皇太极打胜了,洪承畴带着他的军队,一万多军队就逃到了松山城里面,守城。那吴三桂很惨,吴三桂几乎是一个人逃跑,跑回宁远非常狼狈,十三万军队,战死五万多人,尸体枕藉,海边淹死人的尸漂在海滩上,就是近海的地方,像死的雁一样漂了一片。但是有一个人,后金军队围困松山,洪承畴内部一个将领,就把城门打开了,皇太极率军队清军就打到城里,就把洪承畴抓住了,抓住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东协总兵曹变蛟,还有辽东总兵王廷臣,皇太极下令,把辽东巡抚邱民仰杀了,把东协总兵曹变蛟杀了,把辽东总兵王廷臣杀了,给祖大寿看一看,你不投降不投降,不投降我抓来就杀了你。下令不杀洪承畴,把洪承畴带回到沈阳,就劝他投降,洪承畴是非常坚决不投降,皇太极就绞尽脑汁,就想劝洪承畴投降,这里面就出现了劝降这一幕的历史剧。

那洪承畴怎么降的,是不是庄妃劝降,我说庄妃劝降洪承畴纯属戏说,历史没有这么回事,松山城破了之后,明军的败报报到北京,举城震惊,洪承畴当时是明朝的最重要的军事统帅,报说洪承畴是殉国了,洪承畴殉国这个消息到了朝廷里头,崇祯帝很感愤,说第一给他建一个小祭奠他,第二设十六坛来祭奠他,十六坛一品官死了之后,设九坛,洪承畴设十六坛,一坛一坛的祭,祭到第九坛的时候,又得到军报了,说洪承畴投降了,没死,崇祯帝原来准备第16坛的时候他亲自去祭奠,崇祯是非常尴尬呀下令不再祭了,那个庙刚开始盖,下令停了,这件事情这个庙有一本书是刘献廷写的,书名叫《广阳杂记》记了这件事情,北京正阳门东月城有观音大士庙,其观音庙,崇祯中敕建,以祀经略洪承畴,后知洪生降,改祠大士焉,就说前门,北京前门东月城,有一个庙,我们小时候还见过有这个庙,在东月城下面有一个庙,当时是崇祯下令是祭奠这个洪承畴的,那洪承畴到底怎么降的,是不是庄妃劝降的,我说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庄妃劝降,那你理由是什么呢?

第一,文献没有记载。这么重大的事情,满文文献、汉文文献,朝鲜文文献,没有记载,经典没有记载,档案也没有记载,可以说,没有一条文献根据。第二,违反后宫制度。后宫是有制度的,一个皇帝的爱妃你怎么可以一个人出了宫,到一个俘虏将领的囚所,敌对方的将领的囚所,一个人,宫廷制度是不允许的。第三,安全没有保障,庄妃已经有了儿子了,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太极的儿子很少,个个视为珍宝。庄妃离开了皇宫,离开了儿子,单独一个人,也没有警卫,到洪承畴的囚所,洪承畴当时下决心我绝食,我要死,要殉大明皇朝。如果一个爱妃单独到那儿去,出了闪失,责任何等重大呀,皇太极怎么会做这种愚蠢的事情?第四,身许更属荒谬。皇太极是大清国的一国之君,庄妃是他的爱妃,而且还给他生了黄九子福临,他怎么会派他自己的爱妃到敌国的一个将领囚室里面,用色情来换取洪承畴的投降?洪承畴在皇太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俘虏,我说庄妃身许洪承畴,劝说洪承畴投降,这不仅是戏说,而且是胡说。第五,双方语言不通。洪承畴说汉语,庄妃是蒙古族人,说蒙古语,到了皇太极的宫里头,学了满语,就是庄妃会说满语,也会说蒙古语,就是不会说汉语,当时关外的汉人不能进到后宫里边,她没有机会同汉人进行交谈,所以庄妃会说满语,会说蒙古语不会说汉语,那么庄妃到了洪承畴这儿,两个人语言不通,又不能有翻译第三者,有翻译第三者又不能发生那种感情的事情。所以,从语言来说,他们没法交流,不可能用色情和身许来劝说洪承畴投降,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庄妃劝说洪承畴投降,历史上没有这件事情,纯属戏说。

第四,皇太极如何劝说洪承畴投降。明朝的将领是很有骨气的,一般的不轻易投降,在努尔哈赤打下辽阳之后,俘虏了一个人叫张铨誓死不投降。软的、硬的方法劝降,就是不投降,最后是绝食而尽。死之前,还望南祭拜,忠于大明王朝。后来又活捉过一个人叫张春,弓长“张”,春天的“春”,皇太极用软的办法劝说不投降,开始绝食,后来他想也不能绝食,也可能有一天明朝军队又重新占领了沈阳。后来就把他送在一个庙里头,送到庙里头还穿着明朝的衣服,不剃发,在一个庙里头十年,最后老死,所以皇太极是很赞赏这些事情的,说明朝的文武官员因为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所以他们都很讲气节,他要清朝的官员要学习一些儒家的知识,还谈不到经典,也要有自己的节气。

洪承畴被俘虏之后,押到沈阳,他不投降,皇太极先派了范文程去劝,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裔这个时候已经很有地位了,到了洪承畴的囚所,洪承畴是拍案大骂,说你背叛了大明,投降了清朝,你没有资格同我说话,范文程也不气,慢慢跟他讲古今的道理,就是这种例子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我看大明气数已尽,应该归顺清朝,洪承畴还是态度强烈,非常抵制不投降,据历史记载,这个时候是房子上掉了一块尘土,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看这个灰尘落在自己衣服上,就把这个掸掉了。范文程看到这个情节,马上就返回到皇宫就见了皇太极,他跟皇太极说,他说洪承畴已经是快死的人了,房梁上掉下一块土,他掸掉了,他对自己的衣服尚且这么爱惜,可见他对他的生命会更爱惜,这个人想求生,不想死,可以劝降。皇太极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亲自到了洪承畴的囚所,《清史稿·洪承畴传》记载是这样的:“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上大悦”。就是皇太极到了洪承畴的囚所,没有讲大篇的道理劝他投降,因为天比较冷,把自己穿来那个貂皮的衣服脱下来给洪承畴披上,完了说你觉得很冷吧,把衣服给他穿上,洪承畴看了一会儿,就想真是难得呀!明朝的崇祯皇帝不会这样子,很受感动,就决定投降。这个事情说明洪承畴投降的关键是皇太极的劝降,而不是庄妃的劝降。皇太极的出现,洪承畴做了个比较,就是把皇太极和崇祯帝做了个比较,他认为皇太极可以算是真命天子,将来会有一番作为和事业,他决定投降,我认为,洪承畴的投降原因很复杂,不会一两句话劝动,他在囚所里头,要冥思苦想,把他这一生的经历全面地回顾。农民军的情况,洪承畴知道,因为交过仗,他认为农民军将来不可能统一天下,明朝他也了解,他做过三边总督,也了解,明朝的腐败他也了解,他认为明朝的腐败之势不可挽回,清朝的情况他打过仗,在囚所呆过又到了沈阳,应当也有一些了解,他判断清朝有可能继续发展,进入中原,在这种政治的权衡之下,洪承畴做了决定就投降清朝,不是靠着庄妃眉来眼去,就说服洪承畴投降了,不可能是这样的,也不会这么简单。

但是有一点请大家注意,就是著名的清史学家孟森先生他看了清史稿洪承畴传这段记载他说了一句话,他说这是好事者附会之词,他认为皇太极这么去劝这个事情可能是没有,后来一些文人加上去的,为了说明皇太极的圣明,这个事情我们今天不做考证了,我主要是说明洪承畴的投降,主要不是庄妃去劝说的,庄妃劝说洪承畴投降的事情子虚乌有。

洪承畴降清剃了发意义重大,为什么皇太极这么看重洪承畴?历史上有大书特书,并且说他亲自去,劝降意义我认为:第一,就是祖大寿当时还在锦州没有投降,祖大寿的三个弟弟都在洪承畴的军中,皇太极下令也不要杀祖大寿的几个弟弟,后来放祖大寿弟弟到了锦州去劝祖大寿投降,祖大寿投降了,祖大寿是明朝在关外当时最杰出的将领,祖大寿投降了,就标明明朝在辽东整个军事力量的瓦解,和将领人心的瓦解。还有吴三桂是洪承畴的部下,洪承畴是总督吴三桂是总兵,宁远总兵,留着洪承畴,进一步地劝说吴三桂投降,因为下一步要解决是宁远,宁远的守将是吴三桂,后来,果然吴三桂也投降了。就是招降了洪承畴,可以瓦解明朝一部分重要的高级将领,特别是关外地区的高级将领,这一点后来证明是做到了。第二洪承畴投降之后皇太极的时候并没有重用他,洪承畴受重用是顺治入关、多尔衮对他加以重用,让他做了大学士,做了总督,做了左督御史。洪承畴在清军入关以后,定鼎中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洪承畴做了总督,又做了经略,定江南,掠湖广,占云贵,主要是洪承畴统帅的,南宁几个王的投降,洪承畴统帅军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洪承畴在清军入关之后,定鼎中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也证明了皇太极当时千方百计要劝降洪承畴,他的决策是对的。第三,史书说:“清初诸大政,皆定自太祖、太宗朝,是为承畴事成之”。

清朝的大计是清太祖、清太宗定的,把这个事情变成现实是洪承畴,因为皇太极有入主中原这个宏伟的志愿,把这个实现了,是洪承畴,我说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所夸大,说到这里,我们再做一个比较,就是皇太极和崇祯皇帝做比较,崇祯皇帝把自己的督师,蓟辽督师,国之长城,著名英雄袁崇焕视同敌人,处以磔刑,自毁长城。皇太极把原来是自己的敌人,千方百计地劝说让你投降,化成自己的力量,然后再用洪承畴等这些降人再攻打明朝,一个是把自己的人,变成敌人,杀了;一个是把自己的敌人降服了,变成自己的力量,洪承畴成了明朝的掘墓人,就这点来说皇太极比崇祯皇帝高明。所以我说,皇太极的胜利和崇祯帝的失败不是由天定,而是由人定,崇祯的错误,就是不能用人,忠臣给杀了,自己修的长城自己毁了。皇太极是把原来的敌人拉过来,投降了,为我用,替我大清打江山,就这一点来说皇太极比崇祯皇帝高明,也说明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明朝的灭亡,我说不是由天而是由人,明朝后期的皇帝在处理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错误。所以我们要了解清史,必须了解明史,常说明清不分家,清承明制,所以大家不仅要关心清史,还要关心明史。这样对清史有一个总体地了解,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三) 阎崇年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5日

主讲人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日出东方的王朝,她曾经雄姿勃发、屹立于世。是她缔造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尊严;这是一个苍凉日落的王朝,她曾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是她留给一个国家最深的伤痛与屈辱;当296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逐一地成为过眼的烟云,当12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命运沉浮渐次地成为远去的背影,我们回望曾经的这样一次历史之旅,却依然会诧异于仍有如此众多的疑团与玄机未曾得解;我们重温曾经的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却依然会无奈于12位皇帝面孔的模糊与人生的粗略。

在清朝历史上,12位皇帝有着不同的提法,每一位都有着众多的名字。他们究竟应该怎样称呼?他们为何有着如此之多的名字,他们的称号、他们的名字从何而来,又有着怎样的规矩和避讳?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为我们答疑清朝12位皇帝的姓名之谜,解惑其中众多的禁忌。精彩内容,尽在《百家讲坛》!

(全文)

清朝十二个皇帝,大家在影视剧当中,发现这十二个皇帝有不同的提法。他有名字,有庙号,有谥号,有年号,还有称大行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么样?所以我想一个一个说一下。先说“庙号”,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宣统以外,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庙号是什么意思?辞海里庙号有一个解释,它这么说:“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就是说庙号起源于殷代,一直到清朝,庙号的特点是皇帝死了之后才有,皇帝死之后他要进太庙,或者家庙,奉先殿。庙里头有一个神主,一个木牌位来祭祀他,这里头要给他一个称号,叫做庙号。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庙号“太祖”,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庙号“太宗”,第三个皇帝顺治庙号“世祖”,第四个皇帝康熙庙号“圣祖”,第五个皇帝雍正庙号“世宗”,第六个皇帝乾隆庙号“高宗”,第七个皇帝嘉庆庙号“仁宗”,第八个皇帝道光庙号“宣宗”,第九个皇帝咸丰庙号“文宗”,第十个皇帝,同治庙号“穆宗”,第十一个皇帝光绪庙号“德宗”,在清朝如果把皇帝的庙号说错了,那是要犯弥天大罪。譬如说努尔哈赤他庙号是太祖,如果说错了,那算最大的不敬,宣统因为他退位之后是民国了,所以他就没有庙号,这是一。

二,谥号。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宣统,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谥号,什么叫谥号?辞海对谥号有一个解释,说:“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就是皇帝死了之后要给他一个评价,给他一个称号,叫做谥号。谥号是有严格规定的,太祖努尔哈赤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第二太宗皇太极谥号“文皇帝”,第三,顺治谥号“章皇帝”,第四,康熙谥号“仁皇帝”,第五,雍正谥号“宪皇帝”,第六,乾隆谥号“纯皇帝”,第七,嘉庆谥号“睿皇帝”,第八,道光谥号“成皇帝”,第九,咸丰谥号“显皇帝”,第十,同治谥号“毅皇帝”,第十一,光绪谥号“景皇帝”,十二,宣统没有谥号,这个谥号在当时称谓上是不能错的,必须严格规定,我说这都是简称,全称很长的。你譬如说清太祖努尔哈赤,他的全称29个字,全称是这样的,是“太祖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二十九个字,这二十九个字在当时来说,写他的册文、他的生日和祭日,在庙上祭祀的时候,书写一个字不能错,如果错了,官员或者受到惩罚或者革职,甚至于论斩,这二十九个字是清朝所有皇帝里头字数最多的,其他有的二十七个字等等。那这二十九个字不好记,努尔哈赤最关键是五个字,就是“太祖高皇帝”,实际上属于他的就是三个字因为“皇帝”那两个字每人都有,单独属于努尔哈赤的“太祖高”,就是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这是他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的特点,这个“高”字很重要,孝慈高皇后她有“高”,就说她是高皇帝的皇后,这是皇帝的谥号。

三,年号。在过去没有公元纪年,那怎么来纪年呢?从殷代开始用干支纪年,譬如说甲午年,戊戌年,辛酉年,己巳年等等。干支纪年有一个缺陷,就是六十年一轮回,当代人可能只碰到一个甲午,顶多碰到两个甲午,120年,人类历史长河,中国历史长河有文字记载几千年,那若干个甲子怎么办?所以后来又想了个办法,就叫做帝王纪年,每个帝王他要有年号来纪年。那清朝皇帝年号纪年,太祖年号“天命”,太宗皇太极的年号“天聪”和“崇德”,底下就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就是我上次讲过的,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就是十二个。但是有一条,就是皇太极两个年号,先叫“天聪”,后叫“崇德”,所以清朝十二个皇帝,有十三个年号。过去把一个年号叫一朝,这样清朝十二个皇帝就出现了十三朝,所以《清宫十三朝演义》就是说的十三朝,但是年号是十三,皇帝是十二个。清朝的年号,因为康熙它是年号,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都是年号,可是我们现在就一说康熙就不是年号,就变成这个人了。严格说起来康熙是年号,玄烨是他的名字,那康熙这皇帝怎么办?严格说起来应该说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但是已经习惯了,约定俗成,一说康熙也可以代表年号,也可以代表这皇帝了。既然大家约定俗成了,也就只好这样了。

再说大行皇帝,大家看电视剧经常提到大行皇帝,怎么回事?就是这个皇帝死了,入土之前,新的皇帝还没有举行登极大典,这个时候已经死了这个皇帝怎么称呼?他死了,有个称呼叫“大行皇帝”,活着的时候,皇帝如果电视剧上出现大行皇帝,那在当时肯定是要杀头了,他正活着做皇帝,你说他死了,你当然要杀头了。所以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和大行皇帝,这些称谓在当时是绝对不可以随便叫的,是有一定规矩的,这是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湖北十郾市有一个中学生叫胡淯程,他给我来封信,他说我看清史的记载,每个皇帝的谥号都有两个字,一个是“天”字,一个是“运”字,他在信上都排列出来了,很有意思,我念一下大家听一听。太祖承天广运,太宗应天兴国,这是一个例外,世祖体天隆运,圣祖合天弘运,世宗敬天昌运,高宗法天隆运,仁宗受天兴运,宣宗效天符运,文宗协天翊运,穆宗继天开运,德宗同天崇运,都带一个“天”一个“运”,就是皇太极例外,有“天”缺一个“运”字,因为当时还不太规范。为什么?天很重要,清朝很重视天,努尔哈赤年号叫“天命”,重视天。《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共有83875个字,其中“天”字出现312次,就说明重视天,他的运气从哪儿来?他们认为从天而来,奉天承运,所以每一个皇帝谥号里面都带某天某运,这是清朝谥号的一个特点。

二,皇帝名讳。清朝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但是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就是天命、天聪、顺治,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这三朝名字没有避讳。努尔哈赤朝在考进士的时候,“努尔哈赤”分着写都不避讳,太宗皇太极时期,“皇太极”这三个字考试的时候,写都不用避讳。顺治的名字叫“福临”,写的时候也不避讳,但是有一条,《实录》、《玉牒》等官书出现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这个名字的时候,上面盖一个黄签,上面贴一个黄签,把它盖住,就是表示避讳的意思,字并不改。这个原因,就是清朝初期主要是满洲文化,汉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别严格强调皇帝名字的避讳,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就实行皇帝的名讳,就是牵扯到皇帝名字的时候,要避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譬如说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烨”,就是这个“玄”字在康熙年间,凡是写“玄”字不可以这样写,你要考进士答卷,“玄”字这么写肯定名落孙山,怎么写呢?最后这笔讳缺,避讳不写,这一点不写,“玄”字这还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玄”字,麻烦在哪儿呢?就是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火”字偏旁,“玉”字偏旁,“弓”字,“金”字,“氵”,“丝”字等等,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一律都要避讳,最后这一点,叫讳缺,缺这笔,如果不缺,那么您这进士肯定就考不中,这是“玄”字。玄烨还有个“烨”字怎么办,康熙名字玄烨这个“烨”,左边一个“火”字,右面一个中华的“华”字,繁体字的,写“玄”字的时候最后这笔讳缺,缺了,“烨”字最后这一笔、这一竖不能写。所以在清朝康熙和康熙以后,凡是写“玄”“烨”的时候,必须把“玄”字这点讳,把“烨”字最后这笔讳了,这叫皇帝名讳,这是康熙。那雍正呢?大家知道雍正的名字叫“胤禛”,就是这个“胤”,赵匡胤这个“胤”,雍正朝“胤”字不可以这么写,康熙朝可以,雍正朝不可以,那怎么写呢?把最后那一笔讳了,最后这一笔不写,他“胤”“禛”两个字,还有“禛”字呢?“胤禛”正式写的时候,“胤”最后这笔讳缺,“禛”最后这点讳缺,不能写。这是在雍正朝,雍正朝之前的刻的书写的字都不要改,因为往前改那就没完了,就是从雍正登上皇位那天开始,“胤”“禛”这两个字就要避讳了。那有人问了为什么雍正叫“胤禛”,他那几个兄弟都不叫“胤”呢?允禟,允祉,允禵,允禩,都是“允”呢?雍正时候做一个规定,这个“胤”字只许雍正用,他几个兄弟凡是这个“胤”字都改了,都改成“允”,这不就避讳了吗,这是雍正朝。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历”,就是这个“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这样写的。我小时候有一个学校,叫“弘达学院”,发达的“达”,它就没这个点,我当时就不明白,这个字怎么没这个点,那时侯很小,后来大了就明白了,它把这个讳给避了,避讳,“历”字也换一个写法,这是康、雍、乾这三朝皇帝的避讳,就是缺末笔。

第三个阶段就是嘉道,嘉庆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绵宁”,在这个时候,乾隆做了一个规定,他按汉族的排辈,大家知道孔子的后裔不是排辈吗!孟子的后代不也排辈吗,乾隆说爱新觉罗的后代要排辈,他就给排了,从乾隆以后“永、绵、奕、载”,“溥、毓、恒、启”是后加的,凡是乾隆儿子辈都得带“永”字,孙子辈都得带“绵”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问题就来了,那乾隆的儿子是“永”字辈,乾隆的继位人就是嘉庆,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永”字是经常写的,经常用,那天下所有的“永”字避讳起来这事情就比较复杂,乾隆想了个办法把这个“永”字改了,改成“颙琰”,这个字不常用,避讳起来就简单一点。但是在写的时候,还要避讳末一笔,“琰”字也要换一个写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讳的“永”字就相对来说简化了一点,这是嘉庆。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属于“绵”字辈,“永、绵、奕、载”,“绵”字辈,皇帝又说了“绵”是老百姓衣服里头必须用的字,经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绵”字都避讳的话,就比较复杂,说改一下,皇帝把这个字变通一下,变成一个不常用的字,音相近,“旻寕”这样相近。这样,天下所有的“绵”字都可以不避了,那“旻”字你写的时候也不能这样写,皇帝再要做文章、出书、考试碰到这个“旻”字的时候,这一点不写,这一点敬避,“寕”字呢,也要做一个变通,变成一横一竖,它原来是宝盖头下面一个“心”字,到这个时候,“心”字改成了一横一撇,这样来敬避一下,这是第三个时期,嘉道时期。

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咸丰大家知道叫“奕詝”,“永、绵、奕、载”,“奕詝”,这个时候又简化了,皇帝的名字是两个字,奕詝,第一个字不避讳了,就避讳第二个字,就避讳这个“詝”字,“詝”字怎么避讳呢?就缺末笔,最后这一笔不写了,讳缺,叫避讳,把它缺这一笔,就写成奕詝就可以了,这是比原来又简化了一点。咸丰之后就是同治,同治的名字叫载淳。我们讲了叫“永、绵、奕、载”。载淳,还是第一个字不避讳,只避讳第二个字,第二个字,载淳的“淳”跟“亨”字读那个音,换一个写法,载淳的“淳”这么写,这么来表示避讳。再底下就是光绪,“永、绵、奕、载”嘛,光绪是“载”字辈,光绪的载湉,也有叫载湉的,“载”字不避讳,就避讳最后这个字,这个字怎么避讳呢?就是避讳最后一笔。“口”字不封口,这要是考举人,考进士,牵扯到这个字,如果多写了一笔,肯定这进士、举人都考不上,这是光绪。宣统,宣统叫溥仪,还是第一个字不避讳,第二个字避讳。“儀”字,第二个字怎么避讳呢,叫讳缺末笔,最后这一撇不写。这是清朝皇帝名字避讳分作这么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这三朝,名字不避讳只是在《玉牒》《实录》等重要场合,上面贴上一个黄签,第二个时期就是康、雍、乾的避讳。第三个时期是嘉、道,改一个字,讳笔。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皇帝名字两个字,第一个字不避,第二个字缺最后一笔。

皇帝的名讳在当时来说造成很多的不便,当时有人因为疏忽了,忘了避讳,有的遭到申斥,有的遭到革职,考试的,落榜,甚至有论斩之罪。但是从学术研究角度也有好处,你譬如说康熙皇帝叫“玄烨”,这个“玄”字,康熙前天命、天聪、顺治都不避讳,第一次出现避讳是康熙朝,所以先出现避讳“玄”字。这个书最早出版那就是康熙朝,不会早于康熙。你譬如说有个叫《康熙顺天府志》,那这部书是什么时候的?时间不一样,有人说是明朝的,有人说是清朝的,清朝的,还有人说是光绪的,怎么来断定这个书的时代。原因很多了,其中一个就是凡是玄烨那个“玄”都避讳,所有带“玄”字偏旁全都避讳,全书一共避讳70处,那就可以断定这个书不是明朝的书,是清朝的书。清朝的书,不是努尔哈赤时期,不是皇太极时期,也不是顺治时期,最早就是康熙时期,这是它的上限,那它的下限呢?下限也可能是光绪,因为从康熙之后,到宣统之前凡是“玄”字都必须避,都必须避讳。那这书上还有啊,它收录材料最晚的时间是康熙二十四年,这样,上限是康熙元年,下限是康熙二十四年,就大体上可以确定这一部《顺天府志》是康熙元年,到康熙二十四年之间的书,是康熙朝的《顺天府志》,如果没有这个名讳,皇帝的名讳这个书的时间断代上就会有更多的困难,所以学者们利用皇帝的名讳来有助于学术研究。另外对历史的了解很有用,譬如说皇宫的后门,明朝叫做“玄武门”,“玄”字和康熙玄烨的“玄”犯了避讳,所以康熙朝就改成神武门,我们现在都知道,故宫的后门是神武门,是康熙时候改的。譬如说北京现在有个叫做广安门,明朝没有,明朝叫广宁门,道光皇帝名字叫绵宁,这个“宁”字犯了道光皇帝名讳了,所以道光朝改“广宁门”为“广安门”,那就可以断定“广宁门”改“广安门”,时间应当在道光朝。

所以了解皇帝的名讳,对研究历史、对研究版本、研究文物都是有用的,最主要的就是在影视剧当中这些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名字不能混用。你比如说孝庄,孝庄文皇后,“文”就是她丈夫是谁?是文皇帝,文皇帝清朝只有一个,就是皇太极,孝庄“孝”字,女的都带个“孝”字,“庄”就是庄妃,她自己,就是两个字就断定她的身份,和她和谁是夫妻关系,底下我还要谈到这个问题,所以皇帝的称谓和

皇帝的名讳是我们看书,是我们了解文物,看影视剧,都是很基本的普通的常识,在这里给大家做一点简 单地介绍。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四) 阎崇年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2日

主讲人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日出东方的王朝,她曾经雄姿勃发、屹立于世。是她缔造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尊严;这是一个苍凉日落的王朝,她曾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是她留给一个国家最深的伤痛与屈辱;当296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逐一地成为过眼的烟云,当12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命运沉浮渐次地成为远去的背影,我们回望曾经的这样一次历史之旅,却依然会诧异于仍有如此众多的疑团与玄机未曾得解;我们重温曾经的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却依然会无奈于12位皇帝面孔的模糊与人生的粗略。

那么,作为一个同样有着七情六欲的人,十二位皇帝的家庭生活究竟如何?他们神秘的后宫从未向世人开启,那里究竟有着多少妃子和宫女,有着多少皇子皇孙?那里究竟又有着怎样一种制度和等级?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走进清朝12位皇帝的神秘后宫,再现紫禁城里那个鲜为人知的所在。《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全文)

今天先讲皇帝后妃。清朝皇帝的后妃,在入关之前,它属于草昧,没有严格的制度。努尔哈赤的时候,他的妻子叫“福晋”,“福晋”是满语,那“福晋”怎么来的呢?有人查了一下,是从蒙古语这么借来的。那“福晋”本来是什么意思?有一种说法就是汉语的夫人,译成了蒙古文或者满文就叫“福晋”。这是一种说法,还有别的说法。所以努尔哈赤的时候,他不分皇后、皇妃,就是“大福晋”,“继福晋”,这么来排顺序。努尔哈赤16个福晋,他就这么排,没有严格的后妃制度。皇太极的时候,到崇德元年,定了“一后四妃”的后宫制度,那他才定了“一后四妃”,“一后四妃”之外的那些夫人怎么排顺序?也还没有严格的规定。顺治入关之后,吸取了明朝的后妃的制度,比较明确了一点,但是,一直到康熙朝才把皇帝后妃的制度确立下来,一直到乾隆朝逐渐地完善。

后妃等级很复杂,秦始皇据说是后宫佳丽三千,怎么排等级?汉唐的时候,后妃的等级大体上排二十四级,明朝简化了,排成十二级,清朝就又简化了,大概分这么几级:一,皇后;二,皇贵妃;三,妃;四,嫔;五,贵人;六,常在;七,答应,还有一些没有名堂的,比如学生也算,实际上是更复杂一点。它有规定,皇后居中宫,统摄六宫,就是后宫事情归皇后总管,下面就是皇贵妃,妃和嫔。清朝的后妃分别居住在东六宫和西六宫,这东六宫和西六宫今天仍然存在,大概顺序是这样子,东六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六宫: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都各有太监、宫女来服侍,分别居住。那皇后、妃子,伺候她们的人,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宫女,一种是太监。

宫女,明朝的时候很多。康熙他说他问过故明的太监,原来在明朝皇宫做太监的,清朝时候还在做太监。康熙说:明朝皇宫太监一万人,宫女十万人,因为供应饭食照顾不到,日有饿死者。现在一般的学术界认为这个太监说的数字可能大了一点,可能估计过多了一点,但是说明了一个问题,明朝皇宫的宫女和太监是非常多的,大家看故宫地方很大,如果一万个太监,十万个宫女,里面住的房子大概很拥挤。清朝宫女减少了,减少到多少人呢?到康熙、乾隆的时候,大体上三千多人。有一个说法,叫做“够不够三千六”,大体上三千多个宫女,后来逐渐减少。光绪的时候,人就比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这些宫女在伺候皇后、贵妃等等都有严格地规定,有配额。皇太后宫,宫女12人,皇后宫,宫女10人,皇贵妃,宫女10人,妃嫔,宫女8人,依次递降。

宫女怎么来源?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选秀女,就是选八旗优秀的女子到皇宫,一般地来说,14、15、16这么一个年龄,先造册、上报,两种。一般的八旗子女是三年选一次秀女,内务府所辖的是一年选一次秀女。被选的秀女就到神武门外,开始要家长陪着,陪着也很不方便。后来提了很多的意见,后来皇帝恩赐每一个秀女,给一两银子好雇车,拉到神武门外,经过初步地检查,就算是面试吧,选了合格的,再进入神武门里。再经过层层检查,最后由皇帝选定。宫女的出路有几种,一种是皇帝看上的,就选在皇帝的身边做答应、做常在、做贵人等等,任皇帝的喜欢和不喜欢来决定她的命运。另一部分就是皇帝指配给他的子孙或者亲王的子孙,给他们做妻或者妾。还有一部分就在宫里做服务。按照当时的规定,宫女岁数太大了,到了一定的年龄,可以允许出宫,这个制度执行得也不是很严格。

皇帝死了怎么办,皇帝死了她有儿子,她自己是皇太后这个还可以,其他的呢?就是太妃,太嫔,就加了一个“太”字,这些人怎么安置?主要住在几个地方,一个是宁寿宫,寿康宫,慈宁宫等,主要住在这几个宫殿里头,集中居住。

皇太后、皇太妃,皇太嫔大体住在一个院里头,跟着皇太后,大家知道,太妃和太嫔有时候是很小的,有的太妃和太嫔十几岁就守寡了,所以她们住在慈宁宫,俗称叫做“寡妇院”,十几岁做太妃一直熬到死,是很难熬的。而且还规定,就是太妃、太嫔和底下继位的皇帝不能随便见面,什么情况下可以见面呢?就是太妃、太嫔、答应、常在等等,和新的皇帝必须双方年龄,都各过50岁才可以见面,一方面过50岁不行,你皇帝可以过50、51岁,那个太妃可能才16岁,也不能见面。这慈宁宫我去参观过,现在不开放。慈宁宫里还有个慈宁宫花园,没有假山,路是既平又直,因为太后、太妃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你忽高忽低,一会儿过桥,一会儿爬山,她就容易摔倒,体力也弱,所以她的花园很平坦路也是直的。这里面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佛堂多,里头有大佛堂,小佛堂,亭台楼阁也都设了佛堂。整天是香烟缭绕,经声朗朗,宫女们颂经烧香来消磨时间,以度残年。开始的时候,到乾隆的时候,国富民强,乾隆母亲过六十岁大寿的时候,献九九寿礼,每一样九种,每一样九种,都是最珍贵的国宝,歌舞升平,后来不行了,后来一个一个卖国条约,一次一次赔款,政府的财力不行了,到光绪后期国库拮据,财政困难。慈宁宫内一片悲凉。赏的银子不够,有的太妃、太嫔生活很困难,在里面做点针线活,让太监偷偷地拿到宫外卖点零花钱,补贴生活,可见这个时候后宫之困难,后宫里面最高地位就是皇后,皇帝死了以后,新皇帝的母亲是皇太后,这是她们后宫地位最高的,那么皇后、皇太后都有徽号,皇帝不是有庙号,有谥号吗?皇后、皇太后也都有徽号,这徽号字数也很长。

我以庄妃为例,庄妃的徽号,孝庄的谥号很长,是这样的:“孝庄 仁宣 诚宪恭懿 至德纯徽 翊天 启圣 文皇后”。一共17个字,很难记呀,但是有两个字是属于孝庄的,孝庄这个“孝”字是所有的皇后谥号都带的“孝”字,这是共同的,不是她个人的。孝庄那个“庄”是她个人的,她做庄妃是这个“庄”,做皇后是“庄”,太后还是这个“庄”,这是她终生的。最后,是“文皇后”,那个“文”字,那“文”字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她的丈夫是文皇帝,文皇帝是谁,就是皇太极,就是她是皇太极的妻子。第一个字,定她的身份,最后那个“文”字是定她和谁是夫妻关系。所以大家不要记那么多字,就记两个字问题就解决了,其他的皇后都是这样的,刚才我说过皇帝的谥号是死后封的,皇后的这个谥号也是死后封的,活着时候不封,所以孝庄她死之后,才封了她这个谥号。所以电视剧就不能说孝庄活着时候,她自己不知道她谥号是什么,所以电视剧说我孝庄如何如何,那不可以的,你活着你还不知道呢。这个努尔哈赤活的时候,说我太祖高皇帝,那是不可以的,您还不知道,努尔哈赤29个字是历代加到最后,加到29个字,打了大的胜仗了给努尔哈赤加两个字,国家有大的典礼了,再给他加两个字,最后是加到29个字,所以努尔哈赤活着时候没有29个字,“武皇帝”、“高皇帝”的称号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这个是我们看电视剧、看戏、看书一个历史,清史的一个常识大家知道一下。

下面讲皇帝子女,先说他的“子”,再说他的“女”。清朝皇帝的“子”分“宗室”和“觉罗”,什么叫“宗室”?什么叫“觉罗”?是努尔哈赤的父亲,以下就是努尔哈赤的兄弟,跟他的子孙,叫“宗室”,他们系黄带,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以下,子孙叫“觉罗”,系着红带子,这个是不能混的。在清朝,系黄带子就是黄带子,系红带子就是红带子,不能混淆,个别有例外,这是“宗室”和“觉罗”。“宗室”它也分级,这个爵位分级,分十二级,头四级就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是四级,每一级都是等级森严的。后面五、六、七、八还是四级,后面四等就是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八分”就是八份。当年在关外打仗的时候,努尔哈赤打仗的时候,打胜了之后,把那些东西分八份,一个旗一份,不入,那你不够八份,你就别参加。后来就变成一个固定名词,“入八分”,不入八分,就是八份,这是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就是奉国将军,奉恩将军,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也是四个,合一块是十二等。皇帝的皇子一般是15岁,大体上15岁就成年了,就是指婚,结婚,分府,亲王就是亲王府,郡王就是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分府,就搬出皇宫住了。但是有例外,个别的也可以住在皇宫。

比如乾隆,乾隆就住在重华宫,里面那个“漱芳斋”布置很好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清朝的皇子和明朝不一样,明朝皇子封了亲王等等,是一律不许留在京城,都要到外地,叫“封藩”,清朝的王一律住在北京,在北京开府,这是个很大的不同。明朝的王不能领兵,因为明朝皇帝经常闹政变,闹宫廷政变,永乐就闹宫廷政变,所以他这个王不许带兵,不许离开驻地,出城都要请示皇帝许可才可以。

清朝的王不是这样,叫“出将入相”,还可以做军机大臣,做议政王,做摄政王,那明朝没有,那么清朝这么多的王,我算了一下,清朝的皇帝的儿子是113个,这么封下去也不得了,所以他想了个办法,叫做“递降”,亲王的儿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贝勒,贝勒儿子是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因为当时他考虑到大清王朝亿万斯年,要万岁,一万年,这一万年,他这个王就不得了,所以要往下降,降到最后,叫闲散宗室,就没有爵位了,这是一般情况。有的例外,叫做世袭罔替,八个不降。这八个,就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郎,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还有敬谨亲王尼堪,还有两个郡王,一个是克勤郡王岳讬,还有一个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就是六个亲王,两个郡王当年开国的时候,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们就是世袭罔替,就是亲王有一个人继承,还是亲王,一直到清朝末年,始终是亲王,这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俗称“铁帽子王”,这么来的。另外四个亲王世袭罔替,一个是怡亲王允祥,就是帮助雍正取得皇位那个,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这四个亲王世袭罔替,所以清朝世袭罔替的王,前面是六个亲王,两个郡王,后面是四个亲王,一共是12个王,世袭罔替,就是他们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亲王,其他的不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继承亲王,只有一个。清朝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宗室才可以做亲王,宗室里头做亲王也是很不容易的。我看报纸登了一篇文章,说某一个人是慈禧的娘家的后裔,他一上班别人就说“亲王驾到”,他下班要走,也喊一声“亲王再见”,这当然是玩笑话了,不可以,那拉氏也不能做王,也不能做亲王。慈禧的父亲惠征仅仅是个“承恩公”,公、侯、伯、子、男,那个“公”,慈禧的弟弟桂祥、照祥后来承袭一个“公”,所以清朝的王是很严格的,但是开国的时候例外,你比如说“三顺王”: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那是开国时期,属于例外,正常封王,就必须是宗室,“觉罗”都不可以。

清朝的王,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明朝特别是永乐之后,他对王有非常严格地限制,主要怕他们搞宫廷政变,夺权,清朝把这方面好的经验,把这方面对他们有益的经验也吸取了,但是清朝的王和明朝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外领兵,清朝王对外统兵,对内干政。清朝以摄政王开始,入关之后,多尔衮是摄政王,以摄政王告终,最后还是摄政王。清朝的亲王做议政王,做摄政王,做大学士,做大将军统兵,它意思是发挥满洲宗室王的作用,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过于重用爱新觉罗的亲王,没有在爱新觉罗家族之外广泛地搜集人才,重用人才,特别是后来清朝的军机大臣,满人比较多,这是清朝后来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朝的诸王管理得比较严格,太胡作非为,不能说没有,比较少,规矩很大,举一个例子,乾隆的时候,山西的巡抚叫喀宁阿,给一个王,过年上个奏折表示祝贺,附带了送的鱼,数尾鱼,就是几条鱼,到北京之后,不敢收,就报告了乾隆皇帝了,乾隆皇帝对这个山西巡抚是大加申斥,就是几条鱼呀,就受到申斥,所以清朝对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管教的应当说是比较严的。

再说说皇女,公主,皇帝的女儿称“公主”,但是入关前不是这样的,入关前,不叫公主,是叫“格格”,入关后,因为清承明制,皇帝女儿就称“公主”。清朝十二个皇帝,公主一共是82位,说到清朝公主的时候,有人提了个问题问,说电视剧里说康熙的女儿公主下嫁给噶尔丹,问我有这回事没有?我说没有,康熙的女儿不可能下嫁给噶尔丹。电视剧还说,本来想让他这个公主下嫁给李光地,后来又改了主意了,嫁给了噶尔丹了,这个也不是。清朝的公主不下嫁给汉人,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皇太极的一个女儿下嫁给他了,这是一个例外,底下我还说到。满汉不通婚,皇帝的女儿更不能跟汉族通婚,所以皇帝的亲生女儿下嫁给汉族,除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以外没有别的例子。清朝的公主分等级的,皇后生的女儿,称“固伦公主”,其他妃、嫔等等生的女儿称“和硕公主”,“固伦公主”的待遇相当于亲王,“和硕公主”的待遇相当于郡王,亲王不得了,亲王年俸银,白银一万两,郡王五千两。这个公主在皇宫里面不像我们百姓想像这样,她母亲对皇子就比较亲,对公主就比较疏远S械氖樗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0727.html

更多阅读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 清十二帝疑案背景音乐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一) 阎崇年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8日 10:36主讲人简介: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

声明:《《清十二帝疑案答疑》 清十二帝疑案背景音乐》为网友暖意序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