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挪威的森林’那么著名? 挪威的森林
小说《挪威的森林》
这本小说我个人谈不上喜欢、当然也谈不上讨厌。对于那种表述日本战后的年轻人无趣生活的“日常写真”我也不是太有兴趣,总得来说,他们的彼时的生活,和我在大学中的生活没有显而易见的差距。所谓空虚和无聊,只不过是因人而异的差距而已。这本小说一直在详细刻画日本的电车、城市交通、书店、学校附近的环境等等,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我”的私人性质。这种做法本身是很聪明的,只不过,倘若要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永恒的爱情故事,这三个人身上的社会性还是太重。“我”是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蹩脚小男生,对女性的幻想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的,一个是生理的。悲催的结果是,一个女孩子能满足“我”心理上的需求,另一个是生理的,怎么办?这是一个两难,这个两难被村上春树很简单地消解掉了。最直接、最蹩脚的消解爱情的难题的方法就是,生离和死别。村上春树写死掉一个女主角,便消解了一切难题。
小说的时间背景在1960年代,正好是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上大学的年纪,村上写这个小说是在1987年,正好又是战后这一代人的中年。村山在不常写的后记里说这是自己私人化的小说,所以,按照我粗浅的理解来看,这几乎可以等同为是村上的一个“青春回忆录”。回忆是最不靠谱的东西,所以我个人对小说中的那种带有唯美倾向的心里描绘和妙笔生花的言辞堆砌多了一个心眼。尤其是这种漂亮到极致的文字中的回忆,更是让人心生疑虑。或许这就叫做选择性失明。
小说里的“我”是一个纠结在爱情中的人,而那两个,一个叫绿子、一个叫直子的姑娘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来到世上的人,性关系也好、性接触也好,看上去更像是公事而不是使然。也就是说,小说中的性,冲动得猛烈,消失得飞快。这个小说也是这样,情绪来得急躁、走得匆忙。很多铺垫、酝酿、预热都没有做,性冲动地就来了那么一下,也许有人就喜欢这种猛烈急躁的小说,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它欠缺了很多。
男主角一直在小说中呓语、念想和回忆。这种带有自传性质的文字,带不来任何意义。缺乏意义并不是当代小说的独创,但是缺少解读性,却是这本小说的一个遗憾。如果要说《挪威的森林》写的是空虚、寂寞、谬思和无趣的话,村上春树做的很好。因为这种面上百花齐放,花花绿绿、轰轰烈烈,可是内心空无一物的故事正好暗合了小说语言优美主题空洞的形式与内容。有人说,生如夏花,青春就是如此;那么夏天一过,岂不就是败偌秋草?你说,像烟花和樱花般绽放和燃烧,那么除非你在20几岁的当口自杀死掉,否则还是要到30岁捱日子。所以,我对村上春树在小说中表露出来的,看上去像是永远停留在20岁的人生观表示sorry,毕竟20岁不过是一个阶段,怀念是好的,但要看怀念什么;回忆是美的,但要看什么做为依托。当然,Hand-Job和Blow-Job也是一种寄托和依赖。
你说小说很美好,我赞同;你说小说很好,我靠墙想一想,50%同意;你要是说小说很美,我表示保留自己的看法。人们对20岁的回忆往往是对性冲动和感觉的追念,毕竟没钱、没家、没女人的生活连“我”都不愿意过。这种感觉是一种玄妙而美好的东西——它未必是“美”的。在小说中,村上春树就用了那么一种感伤、令人难以捉摸的笔调写了这种“感觉”。以这个个例来看,回忆不靠谱,没所谓;只要感觉到了,全世界范围内都能培育出拥趸来。身边的朋友之所以喜欢村上春树,还不是因为人人皆空虚,事事尽寂寞的缘故?所以,这种回忆,说不定还有些臆造,不过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呼应,算得上美好,但难以算得上美。
对于流行小说,我的这种要求、期望比较不合理,因为这小说本没有要展示什么过人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它只是村上春树的一种私人的回忆和写作。不过,这种私人的回忆一旦被落实成了文字,也就演变成了大众消费的对象。很难说《挪威的森林》是个坏小说,可是站在我的角度,它难以称得上是一本“好”小说——即使它的阅读体验很好。
电影《挪威的森林》
陈英雄的这部电影饱受批评,尤其是小说爱好者的批评,其实这并不能说明这部电影很烂,只是它没有达到那些小说迷的预期而已。不过我个人对这部电影却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我对小说没什么好感,对电影也就没有太高的预期,然后这部电影它肯定不是烂片,其次电影的确还原出了小说中那种无聊、寂寞和荒诞的感觉。演员的选择也很漂亮,和我心中的那种对三个主角的预期还是比较相符合的。
表面上看,电影只是选取了小说中的几个情节来拍摄,有人就说这是因为电影的篇幅使然。并不完全如此。篇幅是一个方面,只是作为电影《挪威的森林》,它没有必要展示出小说中所有的内容,选取一些片段,把那种年轻人的生活以及观念、状态展示出来就足够了。小说也就是这么做的。至于很多人耿耿于怀的那些“我”的心理活动,其实这最不是什么问题。如果要图省事,陈英雄搞一大堆旁白就完事了,可是他偏偏选择了用一种奇特的镜头语汇来表达。我个人比较赞赏这种选择。因为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用影像讲故事,是一个导演的工作和天职。
很多人觉得电影无趣、无聊,其实小说也是一样无趣和无聊。起码我在看这个小说的时候,80%的时间是在看文字,看那些妙笔生花的文字;剩下的20%在等待死亡的发生和性场面的描写。虽然小说本身乏善可称,但是林少华的译本的文字还是很漂亮的。看电影也是一样,80%的时间是在看镜头和画面,剩下的20%,我是在看水原希子的长相和片中那些明显做了修饰、夸张和美化的人物的衣着。倒不是说这部电影有这么不堪,但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地方可供选择。小说,也就是同理可证了。
和小说不同,电影抽掉了很多社会性细节的设定,陈英雄把电影完全带到了一个为所欲为的地步。换而言之,这部电影里的故事成为了一种标准和结构,或者说成为了一种模式。那种在两个女性之间摇摆不定的男人,对肉体刺激无法抵御的男人,或者说那种寻求身体出轨、精神保守的男人形象,已经超越了情节,成为了电影的灵魂。陈英雄想表现的,无非就是小说中的一种感受——明亮的、青春的感受,所以他选择使用了大反差、高亮度和搞饱和度的影像来讲述这个故事,来刻画和描绘那种只在回忆中存在的世界,并竭力还原出一种梦境的感受。影片的摄影泾渭分明,愉快的时候色彩明快,大光比、高反差的场景比比皆是,表现的是青春、爱情和回忆的美好——但不是“美”本身;阴翳的时候,色彩饱和度降低、辅以低反差的的色调,表现出了那种青年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混沌。
影片中的“我”在和直子分别之后偶然收到直子来信的情节是镜头语汇最漂亮的一个桥段,跟拍和摄影机的旋转,成为了主角心情的外化的工具。当然,摄影是这部电影的强处,广角镜头的使用和色彩的掌握是陈英雄的拿手好戏。陈英雄本人就是一个靠着镜头语汇独步世界影坛的导演,能拍出这样的镜头,不足为奇。
很多人站在文学的立场上对电影提出了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倘若要在看了一部电影之后得到的全是文学性的享受,那只能说明这个导演更适合去写小说。换而言之,对电影语汇的不理解和不熟知,造成了欣赏电影的障碍,而由此产生的批评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不公正的。所以,我更愿意把电影《挪威的森林》当做一部原创电影来看,而不仅仅是把它当做小说改编电影来看。
歌曲《挪威的森林》(“披头士”)
披头士的名曲Norwegian Wood出自那张著名的Rubber Soul。封面上的四个人面目变形,显得有些狰狞和恐怖,这种超现实的封面多多少少预示着后期的那种迷幻摇滚的来袭。Beatles的录音师马丁解释过这个封面的由来,只不过制作封面是一回事,解读封面是另一回事。
NorwegianWood,应该翻译成“挪威小木屋”,因为这里的Norwegian Wood是一个女孩的闺房。歌里面唱的内容大致是一个男孩泡一个女孩,很顺利就泡到了手。然后高高兴兴去了她家——“挪威小木屋”。然后喝酒、聊天,聊到2点,没有上床,直接睡觉去了。而且男主角还没有在床上睡觉,只是在浴室里将就了一夜。到了第二天,他早上醒来,发现女孩已经不在了,那个女孩如同小鸟一样飞走了(This bird has flown)。于是,男孩一把火烧掉了Norwegian Wood,并反问道,这不是很好么?
这首歌,很明显地带有了虚无主义的特色,求而不得之后就是一种自虐倾向的自轻自贱。这是Rubber Soul成形的年代里——小说故事发生的年代里的一种弥散于青年之间的情绪。如同“我”和那两个女孩子之间的关系:心灵上能给予慰藉的是个性冷淡,肉体上能带来安慰的又太过于活泼和好动,让人缺少皈依感。这不是爱无能,但也还是爱情肌无力。换而言之,那个时候的青年人不知道要在爱情中寻找什么,所以就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而且还不能让身体饥渴。在小说中,村上春树写了“我”的几次ONS,他写的是“不上床就无事可做”。当然,《非常勿扰》看多了,也对现在的男男女女的爱情观有所了解,其实没有比《挪威的森林》高明到哪里去——或者说更市侩、更实际、更经济。再说,那个生活服务类栏目也就是一个show而已,真正的主角是主持人。芒果台开窍得更早,一群主持人加一个嘉宾的玩。
歌曲《挪威的森林》写的是迷失、小说和电影一样也是。只不过小说中的“我”有一大堆心理活动,让人觉得这种迷失是在追寻之后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迷失”,而电影中的迷失展示的直接且生猛。每上一次床,就有一次迷失,于是肉体和心灵的割裂便愈发地明显——这也是绿子和直子两个角色所代表的一对无法分离却又偏偏分离的元素。这不是二元论和简单化小说的意义,因为在村上春树的描绘中,对于肉体的表述和爱情的表达本身就是割裂和独立的,难以品味到动人心魄的力量。肉体也就是肉体,爱情也就是爱情,井水与河水的关系。
至于那种小说里处处弥漫的悲观、冷漠和无能为力的感觉,就好像是This bird has flown一样,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代价。如果那些人不死掉,那么还能怎么样呢?所以,让那些男男女女死掉是最好的解脱、最好的创作途径和方法,也是小资们最爱看的内容。“御宇多年求不得”,永远是人生的痛。退而求其,固然令人扼腕叹息,可是作为第二选择的绿子,面对此番情景,或者是知道了“我”心中直子的存在,又会情何以堪,作何感想?都说爱情要尊重对方,才能开花结果,可是尊重对方往往连第二选择也会“This bird has flown”。那也只好一把火把自己也给烧掉。
——这是一个不公正的爱情、也是一个不道德的故事。可是小说也好,电影也好,妙就妙在给不道德的人找来了哈姆雷特式的性格和意义。于是不道德变成了人文,而人文意义和那种纠结的乡愁与性冷淡又给出了一个绝好的出轨、寻找第二选择的接口和理由。于是乎,不道德变成了道德,而观赏小说的人也便如同窥到了私处一般兴奋——因为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还是喜欢道德优越感的。
既然人都死掉了或者只是“This bird has flown”,那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美、更打动人的呢?之所以说,得不到永远是最好的。在这点上,张爱玲一定心知肚明。
歌曲《挪威的森林》(“伍佰”)
问题: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挪威的森林”)?跟歌词有什么关联么?
问:「挪威的森林」这首歌,是不是看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本书之后才完成的?
伍佰:是的。读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写歌,只是单纯的阅读。但是当时刚好在写「爱情的尽头」那张专辑,读完这本书,心里很感动,于是写了这首「挪威的森林」。这歌其实跟书没有什么关联,只是书的内容让我很感动,因而产生了一些联想。书中提到女主角直子所住的医院,是在森林中的一个安静的角落。当我合上这本书,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还一直停留在脑海里。这让我想到,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在他心中都会有一片你没有办法到达的森林。这样的联想促使我写了这首歌。那歌名该会是什么?玉山的森林?阳明山的森林?还是内湖的森林?……我还是喜欢用「挪威的森林」,没有为什么,就是喜欢。
更多阅读
为什么win7的账户不能改密码? win7账户密码忘记了
为什么win7的账户不能改密码?——简介前一阶段,因为要使用屏幕保护回复后使用密码,免得让别人能看到我的电脑内容,突然发现自己的administrator账户不能改密码,顿时郁闷了,经过一点时间的摸索,找到了解决方案,其实也很简单:为什么win7的账户
为什么我的电脑桌面图标有阴影?如何修复呢! 电脑桌面图标出现阴影
为什么我的电脑桌面图标有阴影?如何修复呢!——简介电脑桌面上的图标有阴影怎么办,怎么解决电脑桌面的图标阴影呢!桌面图标有阴影这也是使用电脑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小故障,有时候是我们操作不当、或者电脑中了病读,修复桌面图标阴影的方法也
为什么我的电脑会很卡? 为什么电脑很卡
为什么我的电脑会很卡?——简介电脑很卡基本都是磁盘的问题,所以检查电脑很卡的问题首先要我们检测系统,首先我推荐的是360安全卫士,打开360安全卫士,点击更多功能,添加鲁大师应用程序。为什么我的电脑会很卡?——工具/原料360安全卫士《
为什么巴西的热带雨林不适合人类居住? 巴西热带雨林破坏
为什么巴西的热带雨林不适合人类居住?学生甲:南美洲的原始热带雨林气候闷热、潮湿、还有那些怪异的生物,这些条件制约着人类在那居住。学生乙:热带雨林很湿,人体皮肤不适合长期在高湿气环境中。
为什么万有引力常数G那么难测量? 地心引力常数
为什么万有引力常数G那么难测量?马海飞(http://blog.sina.com.cn/gfis2015年5月22日)物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万有引力常数G是最难测量的物理常数之一。不但测量精度差,而且不同测量得到的结果也不太一致。这是为什么?找不到答案。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