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学林:新城镇化应如何进行?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于3月16日正式公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一部引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产生怎样的作用?这部规划有哪些亮点?有关部门和专家给出了解读。首先,顶层设计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其次,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最大亮点;第三,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第四,量力而行扎实推进;第五,强调生态文明注重城镇化质量。

人民网财经记者贾兴鹏更加明确地梳理出十大关键词,让读者快速读懂《规划》内涵。这“十大关键词”分别是:以人为核心、1亿人进城、积分落户、农民工参政、主攻中小城市、住房信息联网、扩大社保覆盖面、培育中西部城市群、完善交通、生态文明。

我国著名策划家何学林认为,《规划》是一个纲领性的指导文件,由于中国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新城镇化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各地应在《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推动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城镇化具体应该怎么高?何学林有自己特到的见解和方法。他曾以公开信的形式向全国两会代表和660位市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所述为何学林公开信的主要内容。

一、如何彻底解决中国房价过高问题?

中国的房价过高,上涨速度过快,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置不当可能引发中国经济危机,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多年来的房地产调控越来越像过去的反腐倡廉,越调控房价涨得越高,房地产调控已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问题了,所以本届两会只字未提房地产调控。不提房地产调控不等于房价过高问题不需要解决了,更不是已经解决了,而是意味着要到房地产调控之外去寻求解决之道。笔者认为,要想彻底解决中国房价过高的问题,必须跳出就房地产而论房地产的狭隘圈子,站到新城镇化的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出谋划策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这一老大难的问题。

笔者早有预言,中国的金融危机不是不会到来,而是尚未到来,是滞后到来,如果房地产调控不当,势必也将由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而引发。希望不被不幸而言中。这就是笔者写作《新城镇化与中国城市整体大策划》一书的目的,也是本文的目的。



(一)新城镇化要科学地造新城

中国30年来城市化的最大败笔就是“摊大饼”,即在原有的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开始毁旧城,造新城,一圈一圈一环一环地向外延伸和重复这样的过程,结果原有城市的文化名胜古迹被破坏殆尽,几千年的文明被毁于一旦,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复存在,拔地而起的都是一些同质化的建筑,这是其一;其二,人们总是生活在最拥挤的地方,买的房子也始终是最贵的,例如北京今天四环边上的房价与10年前天安门广场旁边的房价是一样的。以上是在一个个城市里“摊大饼”,“摊大饼”的另一种表现是在整个中国的城市中“摊大饼”: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由中国的中心城市向外“摊大饼”。这就好比是一筐苹果,其中有个别苹果开始有点烂了,我们将烂的先吃了,过几天原来好的又有些加入了烂苹果的行列,于是我们还是继续先吃那些烂的苹果,结果我们吃的一筐苹果都是烂苹果。其实一筐苹果中烂苹果只是少数个别,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换一种做法,先挑好苹果来吃,烂苹果就让它们烂在那里,最终我们吃到的全是好苹果的美味,烂掉的只不过少数。最后来处理那些烂苹果,没准还能生产苹果汁呢?这是两种思路,两种做法,两种结果。过去三十年的城市化好比我们吃的都是烂苹果。人们总是生活在挤压之中,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生活成本高,幸福指数低。

新城镇化一定要走出中国30年来城镇化的老路,不能再让老百姓“吃烂苹果”了,要让老百姓都“吃好苹果”,要在新的空地上造新城,而不要再在老城里大兴土木了,在远离老城,在城乡之间造新城,将农民迁居新城。

如果过去中国30年城市化采取这种造新城的思路,那么,老城区的文明得以保存,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新时代的文明得以展现,人口得以疏散,人口密度得以降低,房价也不会那么高,交通也不会那么拥堵了……换一种思路,完全是另外一种结果。

(二)新城镇化要科学地造小城镇

城镇化不是城市化,不是沿用过去的老路去造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而主要是造新的小城镇,在城乡之间,比如在北京周边一小时至半小时车程的地方造100座小城镇——卫星城,这样就可以把大量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不会再给“首堵”北京添堵了。同时,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有合理的距离,大量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又可以使小城镇的人口密度控制在合理的密度,小城镇也不会拥堵。总之,新城镇化的关键词是造新的小城镇。

(三)新城镇化要科学地造美丽之城

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到底该如何做?怎样才能达到?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用新城镇化来体现。换句话说,我们造的小城镇不再是高楼大厦林立了,而是在绿树花草掩映下的绿色小城镇,而且是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的花园之都,因此,是一个个美丽的小城镇。

新城镇化要建造的是数以万计、十万计的这样的美丽小城镇,当这样的美丽的小城镇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那么,新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而当新城镇化完成之时,也必然是“美丽中国”建成之时。这就像美妙的歌声里唱的那样:“我们的祖国似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笑开颜……”生活在“美丽中国”里的中国人民快乐指数、幸福指数也会节节攀升。

(四)新城镇化要科学地造生态小城镇

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也可以用新城镇化来实现。新城镇化建造的小城镇是在绿树花草掩映下的生态之城,是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的生态之城,低密度的、小高层的、甚至是别墅式的、高绿化率的、有的是依原有地形地貌山势水势而建造的原生态的小城镇,而不是占用大量耕地来造小城镇。

新城镇化要建造的是数以万计、十万计的这样的生态的小城镇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那么,新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建设“生态中国”的过程,而当新城镇化完成之时,也必然是“生态中国”建成之时。

(五)新城镇化要科学地造宜居的小城镇

这样的小城镇一定是宜居的小城镇。

这样的宜居小城镇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城里人向往的地方。城里的有钱人通常都是住在郊区的别墅里的,就是因为那里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满目苍翠,人口稀少。假如我们的新城镇化建成的是这样的宜居的一座座小城镇的话,我们相信,不仅农民愿意去那里居住,现在居住在大城市里的受挤压的城里人也会自愿移居到这样的小城镇。

(六)新城镇化可以彻底解决交通拥堵、房价过高等老大难的问题

假如建成了无数这样的宜居小城镇,多数农民不会再往大中城市里挤,这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10亿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往大中城市里挤,原来住在大城市里的居民不堪挤压会纷纷搬出大城市,搬到宜居小城镇去居住。这样一来,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会大大降低,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根本改善。

往大中城市挤的人少了,买房的人少了,房价自然就会降低。为什么房地产越调控房价还是一个劲地往上涨?为什么迄今为止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房价?因为迄今为止的所有房地产调控都是在限制需求,而没有从根本上增加低价位高品质的房地产供给!大量宜居小城镇的建造可以提供高品质的低价房,那里的房价只有大城市中心的十分之一,而居住品质却比大城市还高,你还有必要往大城市里挤吗?

这样一来,现有的房价会被迅速拉低,大量买不起房的人都可以居者有其屋,生活压力立马得到释放,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等等难得到根本改善。

(七)新城镇化要发展现代农业,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城镇化要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民进城如果没有工作,那么城镇化就是一句空话。如果大城市的人到小城镇无法就业,那么要真正分流大城市的人到小城镇安居乐业也无法实现。因此,城镇化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城镇化不是要让农民脱离土地,成为无业游民,而是要转型升级,生产有机疏菜、有机粮食、有机水果等等,供应给大中城市居民,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让农民成为现代农场主或成为现代农场主的工人,这也就是城镇化为什么要近在农村建小城镇,而不是直接将农民送进现有的大中城市的原因。同时小城镇还要着重发展绿色、生态、低碳、环保、节能型产业,这样的产业和宜居生态小城镇当然就能够吸引城里人到小城镇落户了。

城镇化会产生新的城市人口,新的城市人口会产生新的消费需求,新的消费需求会产生新的产业,这种新的产业首当其冲是农业的现代化,产生新的农场主和农场工人,其次是工业和服务业,产生新的产业工人,城镇化是一个产业发展和需求升级互动的过程。城镇化产生新需求,新需求带动新产业。需要强调的是,就像城镇化不能重复过去的城市化一样,产业化也不能重复过去的工业化的老路,即粗放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食品不安全的老路,而是要产业转型升级,着重发展绿色、生态、低碳、环保、集约、节能型产业。

中国有近10亿农民需要城镇化,10亿人由农民而成为城市居民,这本身会产生十分巨大的新需求,这种需求会带动产业的大发展。“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

“城镇化与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同时城镇化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八)新城镇化要对每一个小城镇进行主题定位与整体大策划

新城镇化建造的小城镇是美丽的小城镇、生态的小城镇、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小城镇、现代农业的小城镇,但是,如何避免造出千篇一律的小城镇、产业同构的小城镇、没有特色的小城镇、缺失主题的小城镇?怎样避免过去城市化造成“千城一面”、“产业同构”、“主题缺失”、“特色危机”的城市“病”呢?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农家乐”或“新农村”呢? 这就需要对每一个小城镇进行主题定位与整体大策划,从而使每一个美丽的小城镇都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主题、各有各的主题文化、各有各的主题产业、各有各的主题公共艺术、各有各的旅游景点景区等等,从而可以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这样的美丽的小城镇遍地开花,遍布华夏大地,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否则,几乎一模一样的美丽的、生态的小城镇遍地开花,遍布华夏大地,那是重复建设,势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样的“美丽中国”也并不是真正的美。千篇一律的美构成的整体就不叫美了,各有各的个性的美才是一个美丽的大中华!

一座座各具主题、独具特色的、宜居和适合创业的美丽小城镇以合理的密度遍布中华大地,构成一幅真正美丽中国的风景画,“现代化城市”“千城一面”、“产业同构”、“主题缺失”、“特色危机”的城市“病”可以得到根本医治,房价过高的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才能真正形成。

二、新城镇化怎样避免极大的风险性?

中国城市已经“病”得不轻:千城一面,产业同构,功能重复,特色危机,主题缺失,交通拥堵,房价太高,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难上加难,这是过去30年城市化造成的“后遗症”。新城镇化如果沿用过去的老路,继续在现有的城市里大兴土木,“开膛破肚”,兴建高楼大厦的话,势必引起房价飞涨,城市“病”“病入膏肓”,导致城市功能瘫痪,进而引发经济的危机。新城镇化如方法不当可能引发中国经济崩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今天尚未过去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就是由美国的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的。

早在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初露端倪,中国以4万亿投资“救市”,笔者曾经在大年三十夜奋笔疾书,上书当时的温家宝总理,提出一系列应对之策,并指出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不啻是“最大商机”,如应对得当,中国可借此机会更快更早地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而且中国完全不必用4万亿“救市”;否则,4万亿投资“救市”,势必导致通货膨胀,而更为严重的是“滞胀”,即经济的停滞和通货膨胀并行不悖,不幸而被言中(详见笔者《金融危机孕育最大商业机会》一书)。今天,通货膨胀早已成为现实,人们已经见惯不怪;新的议论的热点是中国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什么叫“下行”呢?就是向下走、增长速度下滑的意思——“滞胀”已露端倪。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增长的动力从何而来?投资、出口、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依靠投资来拉动,即实行积极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如4万亿投资“救市”那般——的空间已极为有限了;依靠出口拉动,面对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出口增长乏力,出口拉动,很难拉动;依靠内需,反腐倡廉从严,内需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一般意义上的内需很难有持续的稳定的大的增长了。在这种情况下,李克强总理提出新城镇化,并将它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内需动力源,上升到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这在战略上绝对是高瞻远瞩的,绝对够高度,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城镇化牵一发而动全身,行业相关度极高,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的事情往往是上面国家领导人播下的是“龙种”,到下面社会上就成为“跳蚤”了。上面的“正”经,往往会被下面人念“歪”。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镇化方法不当可能引发中国经济的危机,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另一方面,方法得当它又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从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动力源,在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城镇化是一件法宝。

那么,如何防止“正”经被念“歪”?如何防止播下的“龙种”长出“跳蚤”来?,怎样让城镇化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营,使之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内需动力源,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举措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同时避免引发中国经济危机,拉低房价,疏缓城市交通压力,医治千城一面、产业同构、功能重复、特色危机、主题缺失的城市“病”,破解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等城市难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按照上述《新城镇化大策划》提出的新城镇化八条(新八条)方案实施,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三、案例:东莞应该如何进行新城镇化建设和重新定位?

中国是“世界工厂”,东莞是“世界工厂”的缩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升级,东莞首当其冲,东莞从制造“世界工厂”向创造“世界品牌”升级势在必行,将东莞的城市主题定位上升到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定位为“世界品牌,东莞创造”,率先抢占中国梦落地的支高点,使东莞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先行先试之地。

东莞由28个美丽的小城镇组成,是宜居宜业之地,东莞山美水美人更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新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不可多得的样板地,理所应当使之成为新城镇化的先行先试之地,因此,东莞的城市主题定位还可以抢占新城镇化的支点,上升为“世界品牌,东莞创造——美丽东莞欢迎您”。

在传播“世界品牌,东莞制造——美丽东莞欢迎您”的大主题下,同时传播“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创造世界品牌的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美丽的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宏大主题与亲民化的生活主题相结合,事业主题、创业主题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阳刚与阴柔相结合,就会使东莞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完美,起到“阴阳平衡”的作用。

东莞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祖居地,一直开风气之先;中国梦和新城镇化揭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大幕,像深圳、珠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一样,东莞作为中国梦和新城镇化的试验田,再次引领风气之先。

何学林:新城镇化应如何进行?
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虎门销烟是其标志性事件;东莞是实现中国梦的开篇之地,在东莞设立“中国梦门”,与虎门相对应。

各式各样的科技孵化园区已经遍地开花,遍布大江南北;作为品牌中国的先行先试之地,在东莞首先创立全国第一个品牌孵化园区,拉开中国品牌打造的大幕。

建设世界寻梦圆,将中国梦和新城镇化相结合,在东莞落地生根,使之成为东莞作为中国梦和新城镇化先行先试之地的标志,标志着中国梦和新城镇化从东莞启航。

笔者认为,对东莞的策划要先做一个包括城市主题定位与品牌策划、主题文化策划、主题产业策划、主题公共艺术与标识系统策划、主题旅游景点景区策划、主题营销策划、主题招商引资策划在内的大策划,然后再进行营销。

那么,应该怎样对东莞进行城市主题定位呢?东莞的城市主题定位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笔者认为,对东莞的城市主题定位完全可以抢占时代的制高点,把东莞的城市主题定位上升到实现中国梦和新城镇化先行者的高度来进行定位。

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中国必须要从制造业大国转型升级为品牌大国,走品牌强国之路;东莞素有“世界工厂”之美称,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全世界最大的工厂在东莞,世界上的很多品牌都在东莞加工,但是,如果我们把东莞的城市主题定位上升到实现中国梦的高度,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再考虑到定位要具有引领未来和切合实际的特点,要具有独一无二性,那么我们就不能将东莞的城市主题仅仅定位于“全球制造”或“世界工厂”这样的层面,因为整个中国就是一个“世界工厂”,这不是主题定位,这不到位,因为这不具有独一无二性,而必须上升到“世界品牌,东莞创造”的高度上来给东莞定位了。笔者给东莞做了一个非常到位的独一无二的主题定位:“世界品牌,东莞创造”,而这样的定位也是完全符合东莞的实际的,同时又具有引领未来的作用。东莞现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飞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尼、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京瓷、柯尼卡美能达、电产三协、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我国香港的伟易达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入住并定为总部,投资者来自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南韩、北韩、也门、越南、老挝、泰国、肯尼亚、英国、美国、瑞士、利比亚、芬兰、蒙古等20多个国家,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品牌的加工厂,同时东莞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也要向着创造世界品牌转型升级,要成为品牌中国的先行先试城市,所以笔者给东莞提出的城市主题定位是“世界品牌,东莞创造”。

笔者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把东莞的定位提高到创造世界品牌的高度,从而东莞不再是制造各种产品的世界加工厂,而是世界品牌的发源地。东莞是世界品牌之都,它现在已经是世界品牌的生产基地,将来还要使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大批的世界品牌将会在东莞创造。这就是“世界品牌,东莞创造”的内涵,这个定位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引领着东莞未来的发展。

假如我们的广告片传播的是“世界品牌,东莞创造”这样的城市主题定位,演绎的是世界品牌在东莞创造的现实和东莞将为实现中国梦而创造更多的中国的世界品牌这样的高度的宏伟画卷,那么,这样的广告片密集投放之后,人们对东莞只会肃然起敬, 竖起大母指赞叹不已,对这样的广告片也会是感到震撼,拍案叫绝。正面传播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去调侃“性都”、“血汗工厂”等恶名?负面传播难道不是不攻自破,嘎然而止了吗?

“世界品牌,东莞创造”,把东莞的城市主题定位上升到“品牌强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这还只是一方面,这是从产业角度进行的定位。另一方面,我们从城市建设角度对东莞进行定位,那么,东莞的城市主题定位完全可以上升到新城镇化和美丽中国的高度。

李克强总理提出新城镇化,是作为最大的拉动内需、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中国梦的手段和强有力的保障提出来的。这是非常正确的治国大略。但是,新城镇化究竟怎么搞?这是一篇新的大文章,同样也需要大创意和大策划。笔者对此做了策划:新城镇化不是在现有的城市的基础上开堂破肚。新城镇化是远离旧城、在城乡之间造小城镇。而且这种小城镇是经过精心策划设计的、是有主题、有特色、美丽的、生态的、宜居的、新的小城镇,非常惬意的生活创业型城市,就业、就医、就学易,交通畅通,食品安全,房价很低。而且这种新城镇建成后,还会使现有城市人口分流,现在城市的交通压力也会得到缓解,房价也会随之下降,使房地产调控真正可以落地。笔者新城镇化的策划真正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交通拥堵问题、房价过高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问题等等。在这样的小城镇里,有很多是从农村转移来的现代农民,他们还可以在原有土地上从事现代农业,种绿色有机的蔬菜和粮食,他们种的蔬菜和粮食远可供应大中城市,又可以就近供应给小城镇。这样,不但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问题,而且他们从事绿色食品种植又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由此可见,这种小城镇的建设可以使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得到实现。

东莞的地形和建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一个由28个镇组成的城市,镇与镇之间的距离适中,都不超过一小时车程,非常适合作为新城镇化的样板。笔者认为,可以把东莞的每个镇重新进行精心的策划、规划、设计、改造,将它们打造成新型、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花园式的宜居小城镇,在镇与镇之间的大片山地上依山势地形还可以修建一些低密度的、花园式的别墅和厂房,把整个东莞连成一片,成为一个由无数个美丽的小城镇组成的美丽的大东莞。笔者认为,东莞完全可以成为新城镇化的一个样板城市,就像改革开放使深圳、珠海成为特区和窗口一样。东莞的经济非常发达,世界大企业和世界品牌云集东莞,东莞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适合投资就为的创业型城市,如果再把它变成美丽东莞、宜居东莞,东莞就会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所以,笔者从城市建设和新城镇化角度给东莞提出的副定位是“美丽东莞欢迎您”。产业定位和城市建设定位结合在一起,笔者给东莞的定位是:“世界品牌,东莞制造——美丽东莞欢迎您”。

“美丽东莞欢迎你”这句话看起来很朴实,似乎没有多少新意或创意,却包含着深刻的内容。这里的“美丽东莞”实际上指的是新城镇化。笔者把新城镇化的内涵体现在了东莞的定位上。

环境美,人美,经济又非常发达,宜居又宜创业,有高品质的生活又有事业,还有那么多世界大企业在东莞设总部,世界大品牌在东莞创造诞生,这样的城市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样的城市定位于“世界品牌,东莞制造——美丽东莞欢迎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假如广告片将这样的城市主题定位做成广告片的主题,并将这一振聋发聩的主题和如此丰富深刻的内涵传播出去,东莞可以在中国梦、新城镇化和美丽中国的时代大潮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中国名城,甚至成为世界名城,怎么还会出现担心负面之声传播呢?即使有负面传播,也很容易被强大的正能量所压倒,被强大的正面传播所覆盖;即使有负面传播,人们也会对其嗤之以鼻,把它归为低级趣味。

当然,给东莞做完了主题定位之后,还要继续研究其主题文化、主题产业、主题旅游、主题公共艺术,这些都做完了之后才能去营销她,传播她。传播也并不等于打广告,传播包括公关营销和硬广告,在今天“做广告找死,不做广告等死”的恶劣营销环境下,打广告实属下下策。

在传播“世界品牌,东莞制造——美丽东莞欢迎您”的大主题下,同时传播“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创造世界品牌的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美丽的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宏大主题与亲民化的生活主题相结合,事业主题、创业主题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阳刚与阴柔相结合,就会使东莞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完美,起到“阴阳平衡”的作用。(韩辉整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0967.html

更多阅读

牙科诊所装修设计如何进行? 牙科诊所装修效果图

牙科诊所装修设计如何进行?——简介牙科诊所装修的档次和格调,应根据诊所定位决定。总的要求应突出诊室的专业特征和文化氛围,营造轻松、舒适的治疗环境,有利于口腔医疗服务控制交叉感染。牙科诊所装修设计如何进行?——工具/原料卷尺(7.

关于入户盗窃但未窃得财物应如何定性? 男子就诊盗窃财物

关于入户盗窃但未窃得财物应如何定性问题的研究意见有关部门就入户盗窃但未窃得财物应如何定性问题征求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意见。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经研究认为:对入户盗窃但未实际窃得任何财物的;应当以盗窃未遂论处。【解读】一

如果厦门发生地震海啸我们应如何应对? 海啸应对

如果厦门发生地震海啸我们应如何应对?当日本深陷地震、海啸、核泄漏的泥淖之中,国内却一夜间掀起抢购碘盐风潮,前天晚上在厦门麦德隆商场,就亲眼目睹见有商家为争买盐而吵架,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国人面对危机表现出来的恐慌与日本人民面

杭州加班工资应如何计算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2016

加班工资应如何计算编者按:实务中,经常有企业或员工咨询:加班加点工资应如何计算?一、法律规定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加班工资支付标准为: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

声明:《何学林:新城镇化应如何进行?》为网友逝然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