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图颂》与《十牛图颂》 郭俺 十牛图

宋·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



宋·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

道成编辑

2013年10月12日

一、宋·普明禅师《牧牛图颂》

禅门十牛图,喻示禅宗修心的十个阶段。熟悉佛教禅修者都知道,唐代的禅师——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很喜欢用“牧牛”比喻“治心”。

《景德传灯录》记马祖问石巩:汝在此何务?答曰:牧牛!同书记长庆懒安称自己在沩山三十多年不学沩山禅,但牧一头水牯牛。这些牧牛公案后来逐渐形成图卷,并由许多禅师依据图卷作成偈颂,从而成为图文并茂的禅门心法著作。

禅门十牛图,脍炙人口,历代禅师依图唱和的偈颂甚多,其中尤以宋太白山普明禅师,和宋梁山廓庵僧远和尚所作十牛图颂最为著名。

普明的牧牛图颂所绘之牛由黑变白,分成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十个阶段,其着眼点在于调心证道,以人牛不见、心法双亡为最高境界,修行方法上主循序渐进、历阶而升,带有神秀一系“渐修”的特色。

【未牧第一】

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梦庵格禅师和

野性颠狂声乱哮,归途不识路岐遥;那知脚下泥深浅,只管颠驰混踏苗。

【初调第二】

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梦庵格禅师和

潜通一窍鼻初穿,穿了才堪痛下鞭;左右拘挛时不放,一条芒索紧相牵。

【受制第三】

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梦庵格禅师和

从今不敢复狂驰,信手牵来也肯随;几度披蓑陇亩里,栉风沭雨那曾疲。

【回首第四】

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梦庵格禅师和

要骑背上便低头,拽头来性亦柔;只恐有时还倔强,垂杨阴里尚拘留。

【驯伏第五】

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日幕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

梦庵格禅师和

月下风前山水边,随从到处竟恬然;相看彼此无回互,收卷绳头不用牵。

【无碍第六】

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梦庵格禅师和

人牛相伴已相如,鞭索全抛浑不拘;抿耳攒蹄安稳卧,悠扬笛韵乐无余。

【任运第七】

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梦庵格禅师和

尽日终年在此中,春回大地草初茸;随时饮啖随他去,管带无劳任睡浓。

【相忘第八】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梦庵格禅师和

白牛谁道雪山中,此日看来一色同;牛也萧闲人也散,任他南北与西东。

【独照第九】

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障间;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梦庵格禅师和

牛既忘兮心自闲,闲闲来往在山间;灰头土面浑无事,枯木岩前尚有关。

【双泯第十】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梦庵格禅师和
《牧牛图颂》与《十牛图颂》 郭俺 十牛图

绝无人影与牛踪,阶级何为凿太空;究竟本来无一物,依然万象自丛丛。

禅悟——领悟人生的真谛

人心很容易受引诱,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迷失。禅修是从未调的心出发,逐步训练,最后放下训练,让自性自然地流露,自由自在地生活。

心的训练是禅悟的工具。但工具不是人生的目的,在完成心的效能训练之后,必须放下它,用自性的智慧生活,请注意,这是回归到用自性般若来生活,而不是回归到贪执五蕴或禅的训练中过生活。

放下是在完成心的训练之后,泯除了我相,泯除了世俗和永恒的对立,泯除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隔。当下即是遍一切法界,十方三世都在当下之中。

人的心灵世界,既是波涛汹涌,因着七情六欲在推波助澜,又是纷扰不安,因为它不断攀援和执著。于是,要让心灵安定下来,开展自在、充实和喜悦的生活,并不容易,除非能在种种情境中把事理看清楚。“看清楚”便是开悟。

一般人的心是很不稳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迷失。人抱着我执或自我中心的意识,一心追寻占有,既得不到清闲,也失去生活的快乐。结果,带来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扰和烦恼。

禅的训练就是要帮助个人,从这些纷繁的障碍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看清生活,看清自我的本质。然后,发现深度心灵世界的真我。这个过程无论对于生活、工作和生命究竟意义的领会,都是无上的价值。

这项自我开悟的过程,能带来新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因为透过这个课程,能找到自己的皈依处,也发现永恒的慧命。

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可解说禅悟的历程。普明禅师用了十幅画和十首诗,图文并茂,道出开悟的历程。从不安焦躁的心,到调伏和发挥心的效能,再谈慧命的完全开悟。

未牧(一颗烦躁不安的心)

当一个人还没有修习禅定前,充满着不合理的抱负和欲望,引起心理上的烦恼和焦虑,在思考上往往受先入为主的成见所羁束,而起种种分辨与执著。这时不但缺乏生活的创造力,同时也容易被妄想所欺瞒,而变得浮躁不安,不能自制和自治。不能自我控制的人,身心就像蛮牛一样,可能到处闯祸;自以为是的恣情纵欲,看来像是自由,事实上却违背生活的常轨,失去安乐的生活。

初调(初步的训练与约束)

人一旦开始修持,就像牧一头鲁莽的野牛一样,必须先用绳子把它拴住,才能训练驯服。以前的农村社会,小牛长到一岁多,就要为它穿鼻,然后牵它到田里训练耕作。修持也是一样,芒绳代表戒律(生活的规范),有了戒律,“心”才不致紊乱。它既能预防走失方向,同时也是维系个人不断成长茁壮的支柱。

《佛遗教戒经》中说:“应以戒为师”。戒律就是生活的好习惯;有好的思考习惯,头脑才清楚;有好的情绪习惯,待人接物才不会乱,有好的工作习惯,事业才会成功。初调自己的心性,并不是简单的事,因为早已习惯于放逸和贪求,心总是不可驾驭地往外奔驰,因此对于初调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决心和毅力。

受制(学会自我控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的训练,原来情不自禁的心,已经渐渐缓和下来,好习惯已经养成,尘劳渐渐减少,偶尔也产生平静感,而品味到一种自在的滋味。这时修持者必须专注努力,毫不放松,就像牧者手里牵着牛,勤劳不懈怠地,一心要把牛牧好。无论你是要养成好习惯,或者要戒除恶习,在引诱出现或心情不好时,很容易故态复萌。因此,谨慎坚持,不能放松。

许多研究指出,人之所以故态复萌,功亏一篑,往往不是习惯没有养成,而是心理有了不安、空虚和焦虑时,最容易引发,不可不慎。

回首(反省与觉照)

经过几番调适,野牛一般的心,终于像浪子回头一样,偶尔想念自己的老家,开始自我反省。这时修持者发现自己的努力得到初步的证验,心中不免流露欢喜,但这不是终究的答案,还必须做修持和努力。在这个阶段里,偶尔可以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心里开始稳定下来,杂念与妄想渐渐消除。但还是戒慎恐惧,丝毫不能大意。但是只要你能保持下去,心力就会活泼清醒起来。

为了维持心灵的安定,保持良好的自省,必须注意“慎独”,经常保持自律和觉照。

驯伏(调伏与平衡)

经过几番周折和努力,蛮牛一般的野性消失了,这时已经不易被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假相所系缚,开始使用平直心和清净心体验、看待世事。自性之光渐渐的展现,用不着再去牵引,而能安心的工作,悠闲的生活,任其在翠绿的杨荫下徜徉。在这个阶段里,妄想没有了,偶有细细的杂念已无大碍,而最重要的是,修持者已发现内在的真我,渐渐获得心灵的自由,展开创意的人生。

驯伏自己,就能使心灵得到更多的自由;解除自我中心的敌意和对立,一种安详自在之感,流露在生活之中。

无碍(心灵的自由)

当一个人能调伏自己的妄想,捐弃成见,而又发现了真我,世事已被看得清楚,能从日常生活中开悟。开悟是主观的,每一个人对相同的事各有不同的意义;不过,当一个人能在生活周遭中发现意义,则无论顺逆、好坏、得失、美丑,都对他构成价值,而予以接纳。就主观的“我”而言,产生了喜悦,就客体的事态而言,“我”又是对它了了分明。由于自己是那样的超拔,心胸扩大得像是无尽的“虚空”,事事物物对他不构成障碍。古德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春宵”,正是无碍这个阶段的写照。

任运(过实现的生活)

现在修持已经到了自然、无碍的地步,原来所用以驯牛的训练,已无用武之地。就好像牧者已把牛调服了,开始悠闲起来,任凭自己优游任运,而不会有违失。这时生命开展了它的创意,活泼了起来。创造力和知识是不同的,创造力是一种任运的认知能力,它没有成规可循。因此,当一个人学习了许多知识之后,超越它,把它放在一边,创造力才真正发挥出来。这个阶段,代表自性的我开始悠闲地坐在树下,代表自我的牛,则自在地在河边任运。心灵生活有了转变,活泼的自性和自我渐渐相融起来,心灵世界不再有矛盾和冲突。

相妄(清净的心智)

一旦修持者能自然任运,自性也能很自然地显露出来,只须自然地生活,就能领受种种喜乐。这时已达到禅宗第六祖慧能所谓“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主观的“自我”和纯净的“自性”共存,一种逍遥自若的情怀油然而生,所有的尘劳也都无所执著,生活变得更自在。这时理性的我和感情的我融合为一个真我,它们不再疏离,人格完全统整起来,原来凡俗、执著、有我相的我已经脱落,一种无我的心,使自己真正悠闲和光明亮丽。

独照(开悟与见性)

调服妄想和烦恼之后,把万缘放下,并非真正学佛的目的,真的目的应该是成就大乘法器。现在牛被驯服了,能服侍它的主人了,牛与主人合而为一,我们看到的是主人悠闲地生活和工作。这时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道,无时无刻不是开悟见性。《信心铭》上说:“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这时修持者又回到尘世,但他生活变得惬意、自由,成为一个生活的胜任者,一点也不落入俗套。

这时过的是实现的生活;他的心是开阔的,理事是无的,乃至事事都无了。这时慈悲喜舍的心开始流露出来。

双泯(涅槃解脱)

修持者到独照阶段还是不够,因为他还脱离不了道。于是在独照的时候,普明禅师指出“归来犹有一重关”。这一重关是什么呢?就是要修证到连遵循的道也不用了,这时一个人成为真正的无心道人,超凡入圣,也许这就是《显宗记》上所说:“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诃般若(大智慧)”。双泯图就是一个圆,代表大圆镜智,它是无可名状的,这正像寒山所说的“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这时,修行泯除了世俗和本体的对立,超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隔、参入、无相的本体世界。

禅的开悟过程,原则上由浅入深,由勉力而趋于自然,但每个人的差异甚大,因此这十个禅悟阶段并非一成不变。唯无论个人根性如何,学禅必须明了这些修持过程,因为它能给我们用功的步骤和要领。

禅悟的训练,是用一套工具,包括生活的戒律(规范)、禅定、理事的观照等工具,从未调的自己出发,逐步训练,但最后却放下这些工具,让自性自然地流露,自在的生活。

心的训练、戒律、禅定和观照,是禅悟的工具。但工具不是人生的目的,在完成心的效能训练之后,必须放下它,用自性的智慧生活,请注意!这是回归到用自性般若来生活,而不是回归到贪执在五蕴、不安和焦虑的心。

放下是在心受到训练之后,才把工具放下;如果一开始就把戒、规范、禅定的功课放下,那就是放纵自己的野性。这样永远得不到清醒与开悟。

禅悟即是从生活中修持,所开展出来的佛性。佛性是超越现象、时空和一切有为法的存在。套个通俗的说法,它就是你的慧命。

禅者常常把烦恼、罣碍、不安等心情称作“前念”,因为它总是比理性思考和清醒的知见先出现,而把后者称为“后念”,所以《六祖坛经》上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

前念是有执著、有分别和自我中心的妄心,如果我们被这些拖着走,就会陷入痛苦、疯狂和烦恼。反之,如果用后念的般若自性去生活;泯除种种烦恼和我执,就能流露出智慧和纯净的慧命,它就是永恒的真我。

修持者在开展慧性,过实现的生活中,得到喜悦和自在;同时也参悟到那个永恒的慧命,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二、宋·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

禅宗用图画、文字将开悟的过程和在各个阶段的体验表现出来,系统地描绘出由修行而开悟而入世的心路历程,这就是著名的牧牛图及其图颂。从诗学渊源上看,寒山禅诗、汾阳颂古是其滥觞。〔参《禅宗诗歌境界》之《临济宗禅诗》章。〕

《十牛图》用十幅图画描绘牧牛的过程,有图、颂(诗)、文(著语),表示了从寻牛觅心到归家稳坐的过程,以阐示修行的方法与顺序。〔《十牛图颂》一卷,全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收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1246.html

更多阅读

郑晓东与张卫健好友情《十大奇冤》大秀魔术 贵州 郑晓东

郑晓东与张卫健香港鬼才导演王晶的年度大戏《十大奇冤》正于浙江横店地区如火如荼的拍摄中,该剧集合王晶御用男主角张卫健与“晶弟子”郑晓东联袂出演。这部电视剧说的是大内御医李鹤龄因师弟杨傲嫁祸被判为死囚,幸得逃脱。李鹤龄在

《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 十八岁出门远行 豆瓣

《十八岁出门远行》  描述了一个青春少年的远行,深刻地展现了青春的憧憬与社会现实的激烈交锋。文中父亲对“我”说:“你已经十八岁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于是“我”就开始了这次十八岁的旅行。“我”在柏油马路上走

禅宗珍稀牧牛图——附南怀瑾《牧牛图颂》讲解 禅宗的牧牛图

牧牛图著者:普明禅师(生卒年不详),一说为北宋禅师,住持于龙泉寺。怎么来认识我们这些烦恼呢?过去禅宗的祖师把我们的烦恼比喻成牛——牧牛、放牛,所以有《牧牛图》的十个颂。小童子放牛这个境界,就犹如我们认识烦恼的境界。赏析:禅宗很

声明:《《牧牛图颂》与《十牛图颂》 郭俺 十牛图》为网友永不脱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