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国清传—第一章1-5 韦国清子女

第一章:走出壮乡-壮家长子001

英雄的历史,即是他所代表的群体的历史。英雄使群体获得了个性特征,群体则使英雄获得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本书就是一部英雄的历史。它既是一部个人传记,又是一部个人与群体、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史。

韦国清,他生命的第一页:壮乡山村一个满怀深仇大恨的孤儿;他生命的最后一页: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集团的一位卓越成员。他的一生,是峥嵘的一生,又是平淡的一生,也是伟人和凡人都值得阅读的一生。

一棵从磐石下顶出的幼苗,怀着参天之势。

1954年12月下旬的一个清晨,两台汽车一大一小驶出南宁市区,在通往桂西北的山路上缓缓而行。韦国清坐在小吉普车的前排,一座座挺秀的山峰,一道道清澈的河水,迎面而来。这里的山,如笋独秀,如角触天。这里的水,飘逸如丝,平静如镜。坎坷的山路上,不时遇到行人牵着比板凳稍高的小马。村头的池塘边,或立或卧着粗大的水牛。从北方的雪地里走出来的警卫员看到这景色,以为到了异国他邦,小声耳语道:“是不是到了越南?”到过越南的老警卫说:“什么?越南还远着哪!”只有韦国清看到这景色,心中倍感亲切。

渡过红水河不远,就到了东兰县城。当年离开家乡的情景,一幕幕地浮现出韦国清的脑海。

东兰县这块土地,在历史上曾经是培育壮族英雄的摇篮,也是孕育右江地区土地革命的母腹。这里是中国革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1929年前后,全县约十二万人,经过几年的残酷战争,人口骤减一半以上。先后有五千余名壮、汉等各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其中一半人牺牲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战场上。

从县城往南约三十八华里的地方,有五座峻秀的山峰,东向半环而立,布局如虎爪之五趾,俗称虎爪峰。山上木秀竹茂,葱茏苍翠。南侧的拉力峰最高,为五峰之首。五峰之间,一掌半坡半平之地,散落着几间茅屋。屋前屋后,有几块水田。当地壮语称这里为弄英屯,意即野猫出没的地方。高大的巴侧山斜卧在东方,从前面关注着虎爪峰和弄英屯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一股清泉自巴侧山西侧而下,久旱不涸,这是大自然对弄英屯的恩赐。弄英屯后面也有一眼泉水,可供人畜饮用。

这里就是韦国清的家。1913年9月2日,韦国清就出生在这虎爪峰下的茅屋之中。

韦国清一行在县城住了两天,而后弃车步行,艰难地走在坎坷的山间小路上。路上,韦国清对喘着粗气的北方警卫员陈崇文说:“小陈啊,你们家乡没有这个路,这个山。”走到离家五、六里的劳丘屯山坡上,韦国清想起去年回乡,弟弟邦宏和邦武就站在这里等他,见面后两个弟弟泪流满面,说不出一句话。韦国清安慰他们说:“见了面要高兴,不要哭。”1953年3月,韦国清赴越南途中第一次回家乡,因为越南战事紧张,家乡道路难走,只在离家不远的新烟村小学里住了两个晚上,就离开了。弟弟邦宏和邦武赶到新烟小学,与哥哥见了阔别后的第一面。韦国清对弟弟说:“敌人那样折磨我们,你们能活下来不容易。我也没有想到我能活着回来。”那次韦国清交给他的保健医生李志学几十元钱,买了一口猪,杀了招待大家。

总算到家了!申酉时分,大家总算走到了弄英屯。生我者父母,比肩者兄弟。一到弄英屯,几十年中很少萌发的亲情,一时在韦国清心中波澜起伏。他走到屋后,站在一棵高大的黄皮果树下,望着父亲、祖父和其他亲人的坟茔,童年的往事一件一件地跃然眼前,他依稀听到亲人们唤起他的乳名:“日宽!”

……

弄英屯原来只住着韦庭繁、韦庭盛两家。他俩是堂兄弟,祖籍在东兰县城,后来迁到了山里。在弄英屯,他们两家共同祭扫的祖坟有十个。估计韦家住在这里已有好几代了,弄英屯真正的拓荒者,当是庭繁与庭盛的祖父或曾祖父。从庭繁、庭盛开始,韦氏才分为两个家庭,称上面家和下面家。

庭繁、庭盛两人素有助危扶困之心。韦庭盛没有结过婚,胞兄早逝,嫂嫂改嫁时,他便将两个幼小的侄儿宗长和宗义留下来自己抚养。宗长、宗义长大后,庭盛又为他们俩娶妻成家。宗义为革命牺牲后,庭盛又抚养宗义的儿子邦贵。另外,庭盛还收养了一个年幼的孤儿,名叫黄绍康,待之如同亲生。抚养黄绍康长大后,庭盛又为他另盖房屋,使他成立门户。这样,弄英屯就有了三户人家。韦庭繁家赡养了一个无依靠的老先生,名叫陆三奇。陆先生谙传统文化,懂拳脚功夫,通阴阳风水,平时戴一副小圆墨镜,为山里人测房选墓,讲解命运,传授武术。庭繁喜好陆先生的学问,也敬重他的为人,两人亲如兄弟。陆三奇死后,庭繁买了一副上好的棺材,为他治丧送葬。

韦庭繁家几代单传,他年过五十,才得一独生子,取名宗典。在壮族之乡,韦庭繁是看重传统汉学的。他读过儒家经典,待人宽厚,治家严谨。宗典自幼受父亲熏陶,农作之余,悉心读书习武,养成体民情、重道义的品行。

一个重传统伦理的人家,自然把生儿教子、传宗接代看成一件大事。老年得子的韦庭繁更加关心着后继有人、子孙兴旺的问题。宗典十七岁,庭繁就为他娶了下免村覃按书的小女儿为妻。覃氏婚后随夫姓,改名韦乜宽。贤淑勤快的覃氏女,让韦庭繁一家大添光彩,第一胎便顺产一男儿,使韦家两代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喜悦。随着一阵强劲的婴啼声划破夜空,弄英屯茅屋里的灯火更亮了。

按礼,小孙子属于邦字辈。韦庭繁寻思着,要把自己为人的准则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孙辈的名字叫响,以便给家庭带来运气。他想到了“宽、宏、宁、定”四个字,便为长孙取名邦宽,乳名日宽。这“宽”字,不仅确立了宽厚的为人准则,也寄托着宽裕的生活希望。

邦宽生得一脸福相,眉目含英,面色红润,生着两个小酒窝,邻近的阿婆、阿嫂们都很喜欢他。可是一到人世间,便遇上命运为他安排的第一道难关。辛劳而又缺乏营养的母亲,生下他以后一直缺奶,常常把他抱到邻村,请婶子韦乜烈喂奶。他三岁到六岁间,弟弟邦宏、邦宁和妹妹的花相继出生,更加上沉重的社会压迫与剥削,家里的生活就渐渐地为难了。幼小的邦宽,也一步一步地在家中取得了长子、大哥的地位。

幼儿从学会走路开始,便会注意到户外的环境,并受到环境的陶冶。不同的是,山里的孩子在注意环境的同时,就在学习改造环境了。邦宽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大人们观察山民的各种劳动,并学着自己去做,好象知道自己不久就要承担起大人们所承担的一切。苍翠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勤劳勇敢的山民也特别地垂青于他,帮他唤醒了聪明、早熟的灵性。

第一章:走出壮乡-壮家长子002

弄英屯周围人烟稀少,青山叠翠。山上古木参天,老藤交错,泉溪汇流,禽兽如梭。五座山峰从左右和后面紧逼着房舍,将整个屯子压缩得很狭窄。邦宽在大人们的指点下,认识了很多野生植物与动物。樟树、榕树、椿树、毛竹等是最常见的,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家屋后的那棵高大的黄皮果树,他一直到晚年还记得小时侯在树下打果子吃的情景。动物中常见的有猴子、野猫、獐子、豪猪、黄猄、竹鼠和老虎。艰苦成勤劳,险峻出勇敢。有时候老虎在沟边路旁引颈长啸,当地人却见惯不惊,依旧劳作。

韦庭繁家约有八亩薄田、四亩旱地,亩产一、二百斤。丰年尚需以红薯、南瓜补充,欠收年岁只有靠借贷助度春荒。不及牛背的邦宽,即开始上山放牛,或割草砍柴。他与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品尝着同样的苦辛,也同他们分享着同样的欢乐。直到晚年,他还记得小时候插秧时可以吃到红烧肉,过年还可以吃到扣肉、豆腐丸子和猪肉绿豆粽子。香甜之甚,还因为其中包含着自己劳动的果实。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幸福的,即使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也不例外。因为皮肉之苦一旦缓解,贪玩的本性就会抹去对痛苦的记忆。玩陀螺是壮乡青少年最喜爱的娱乐活动,春节期间尤为风行。邦宽也喜欢玩陀螺,而且每次都表现出他顽强的性格,不战胜对手决不罢休。

太阳缓缓移过西山,林荫下走出几个龀龄童子。他们每人扛着一捆柴,腰里系着一把砍刀。“宽哥,我们今天已经打了三捆柴了,回到家该好好玩了吧?”邦宽手里拿着一根粗壮的树枝说:“你们看见了吧,这是一根很好的料,可以做几个好陀螺呢!我今天回去就做,作好后你们一人一个。”邦宽的好胜心和成功欲,不只在于玩陀螺,他的兴趣还在于亲手制作各种各样的陀螺,他战胜对手的信心,就是从使用自制的陀螺开始的。

劳动与游戏树起了邦宽在同伴中的威信,使他渐渐成为同族的长子、同辈的大哥。在邦宽的同伴中,除了自己的弟妹和族兄弟邦贵外,还有附近几个屯里的孩子。皮相屯的韦顺规、韦日能,纳召屯的覃建元、覃日六、覃的英,巴龙屯的黄美芳,廷怀屯的陆秀清,屯更屯的黄的秋、黄日荣、黄茂芳,还有弄而峒的陆日年等,都常与邦宽在一起为伴。尤其是顺规和建元,与邦宽最要好,经常形影不离。大家称他宽哥。在小姑娘的心目中,宽哥的长相比谁都强,人品也格外讨人喜欢。他聪明而且肯吃苦,温和而且坚强,是山屯少儿心里自然的“领袖”。

韦庭繁有两件心事,头一件是抱孙子。当邦宽出息成山区人见人爱的俏哥之后,第二件就是给长孙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在邦宽十一、二岁的时候,家里就为他订了亲事。女方就是纳召屯的姑娘覃的英,比邦宽大两岁。姑娘确实不负祖心。不仅人生得俊俏,而且聪明善良、勤快能干。的英父亲早逝,但家资富裕,家中缺少男力。按当地风俗,农忙时,邦宽常到她家帮着干活。不料,善者偏遇恶人欺。与纳召屯一坡之隔的皮相屯,有一个名叫韦福任的,一贯蛮横乡里,粗暴弱小,动不动就想对妨碍他的人下毒手。韦福任看中了邦宽的未婚妻,欲强娶入门,被的英与家人拒绝。为排除障碍,韦福任几次谋于途中杀害邦宽。邦宽的好友顺规、建元听到风声,便通知邦宽小心堤防,并于途中为伴,韦福任未能得手。由此,韦福任便对邦宽一家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潜下祸根。

邦宽做为家中的长孙、长子和大哥,始终是全家人的中心。不过,无论是对他寄于厚望的祖父,还是把他引上革命道路的父亲;无论是为他的吃穿而操劳的祖母,还是几乎把全部的爱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母亲,都未曾想到、也永远不可能知道,他们所生、所养,抱在怀中,拖于膝下,念在心中的小日宽将要经历的非同常人的命运。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站在他们坟前的邦宽,已经改名韦国清,他走过了漫长的峥嵘岁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级将领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军事总顾问,他的名字已经为中越两国的领导集团所熟悉,然而,他的弟弟和新烟村的同乡们见到他,只知道韦邦宽是带着十几个警卫人员的大官,对他的经历和职务却一概不知。直到他两年后回广西担任了省长,乡亲们和壮族人民才渐渐明白,出生在东兰县新烟村弄英屯的韦国清是他们共同的骄傲,是全体壮族人民真正的长子。

韦国清这次回家,为乡亲们带来一件特殊的礼物。他从广西军区带了一部电影放映机,带了两部苏联影片,一部叫《钢铁战士》,一部叫《丰收》。在县城放了两场,在新烟村放了两场。乡亲们翻山越岭,背着老人孩子,从周围几十里路赶来,这是大山里一件空前的盛事。乡亲们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不可思议电影的希奇,不可思议洋人的新鲜,一个全新的世界出现在古老的山林中,乡亲们的惊奇与兴奋不可言状,只是在影片放完后,一遍又一遍地叫着要求重放。韦国清交代放映人员:“满足群众要求,要看几遍就放几遍。”这真是再好不过的礼物。家乡把韦国清引回到过去,韦国清则把乡亲们引向未来,让大家大开了眼界。当时还有土匪活动,韦国清的警卫们全副武装。放映场周围也有民兵和公安人员站岗。电影虽然新奇,不过孩子们的眼睛却不时地被吸引在韦国清的警卫们身上,他们对那些不曾见过的冲锋枪、驳壳枪和轻机枪更感兴趣。

韦国清住在老二邦宏家中。此时,老三邦宁被国民党抓丁早已失踪他乡。妹妹的花被人拐卖下落不明。老四邦定已参加人民解放军。小弟邦武住在新烟。只有邦宏住在弄英屯。山民们生活十分困难,邦宏住的茅草屋里,麻床破被,连桌凳都没有。窗户无纸,风雪飞入。韦国清与警卫邓华有、陈崇文住楼上。楼顶蛛网纵横,烟串如穗;楼板缝长隙宽,高低不平。邓华有想找一块木板为首长支床,转了几圈也没找到。韦国清说:“不用找了,就住地下。长征时那有这个?抗战时也没有。”小邓与小陈只好用干草铺在地板上,铺一块床单,顶上支起一块自越南带回的降落伞挡灰。从南宁来时只为首长带一床被子,邓、陈便裹着棉衣睡在草上。寒气彻骨,邓华有一夜未合眼。天亮后,他找来一个瓦盆,买来木炭,生着一盆火,给首长取暖。

第二天,韦国清叫邓华有:“明天就是元旦,我要请几个弟弟全家,在一起吃餐饭。你准备吧。”1955年元旦,两个弟弟和弟媳、孩子们都坐在一起吃饭。鸡鱼肉菜,弟弟们从未这样吃过。韦国清对邦宏说:“妹现在在哪里?能不能找一找?总是在东兰这一片吧。”去年回乡,听说小弟随母改嫁后取名陆秀雄,韦国清说:“还是改过来吧,叫韦邦武吧。”

邦宏是乡干部。韦国清详细了解了村里的生产情况,鼓励邦宏做好工作。他看到乡亲们困难,对邦宏和村干部们说:“现在解放不久,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今后要过好日子,就要克服困难。不克服困难就难以生存,我就是靠克服困难才活下来的。一次战斗中负重伤,手术没有麻药,治疗七个月伤口长不好,如果不克服困难,这次负伤也难救活。”韦国清边说边解开衣裤让弟弟看他的伤口。伤口又大又深,弟弟看了很害怕,连声说:“革命的胜利真不容易!”韦国清说:“都是革命。我出去了几十年,在外面打仗是革命,你们在家种地也是革命。没有人种地,全国人民吃什么?大家一定要搞好团结,要人人讲团结,要听党的话。”

韦国清见大弟邦宏咳的厉害,对他说:“你身体不好,不要再抽烟了。”

在大哥面前,两个弟弟什么要求也没有提。但却深深体验到在大哥身边的亲切与温暖。

第一章:走出壮乡-宽哥劝学003

在新烟小学,韦国清看到了从教室里走出来的儿童,想起了小时侯读书时的情景。恰在这时,对面走来一个人,满面笑容,望着自己却不说话。“黄茂芳!”韦国清惊喜地叫到。两个人紧紧握手,互致问候。“我们是老同学啊!”韦国清说。“不,你还是我的先生呢。”黄茂芳认真地补充了一句。“那是因为我爷爷先教了我两年。”黄茂芳接着说:“记得你小时侯给我说过,你爷爷是真正的观音菩萨,是世上最善良、最疼爱你的人。”

是啊,在韦国清的亲人中,祖父给他留下的记忆最多,也最深刻,因为祖父是他的第一个启蒙教师,又是当年最后一个离开他的亲人。

在乡里,韦庭繁是以严于家教闻名的。儿子宗典,小时侯就在他的督导下,读了多年的旧书,包括国学启蒙和儒家经典。不仅识了字,而且懂得了一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韦庭繁似乎预感到长孙将来会有大出息,所以,对邦宽的教育抓得特别紧。

竹木遮掩的小屋里,传出一阵阵诵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邦宽至晚从六岁起,就由爷爷教他识字了。

“爷爷,‘善’我不懂。”

“‘善’就是见人有难处,我去帮他。”

“什么近、远?为什么狗不叫?”

“不是狗不叫!‘性相近,习相远’,是讲人的心本来差别不大,都是好心。后来,有的学好,有的学坏,差别就大了,所以叫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是讲小孩一天不读书,就会变懒、变笨、变坏。”

“‘贵以专’我搞不懂。”

“这个最要紧!要学好大本事,最要紧的是不分心,要一心一意地读书,搞不懂决不能松心。贵以专才会有出息。”

“贵以专”三个字,邦宽记得很认真。他是个听话的孩子,爷爷说要紧,他便照着去做,牢记不忘。正是这三个字,成为他少年聪明的源泉,成为他后来一生中为人做事的根本,也是他之所以善于担当重任、善于解决新问题的性格依据。

“该讲故事了!”邦宽合上书,兴奋地望着爷爷。邦宽最喜欢听爷爷讲故事,韦庭繁也把讲故事看作教育儿孙的功课。《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太平天国的故事,常常使邦宽听得入迷,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成为他崇拜的偶像。父亲宗典小时侯就常听爷爷讲这些故事,养成疾恶如仇的性格。在邦宽的心目中,父亲就象爷爷故事里讲的英雄。邦宽想,听故事比学《三字经》更管用。他在生活中处处受到英雄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天爷爷给他讲太平天国洪秀全、冯云山组织农民举行起义的故事,并教给他“天父为王事事公,客家本地总相同”的祖传民谣。从这首民谣中,邦宽渐渐懂得了民族平等与天下太平的道理。

爷爷的启蒙教育持续了一年多。大约在七岁的时候,家里就送邦宽到七、八里外的弄往屯去读私塾。

韦国清还记得私塾先生的第一堂课。一开头,先生就诵了几句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然后说:“光阴好比河水东流入海,永远不会再回来。你们今天不努力读书,将来后悔就晚了。”

弄往屯的私塾先生程礼科,本地人,汉族。当时,他带有十几个学生。程先生为人正直,是位循礼守道的忠厚长者。每个学生每月交给他七、八筒米做学费,逢年过节再给先生送些礼物,这便因学生的家境而有别了。但先生待学生并不分贫富贵贱,倒是富裕人家的孩子因贪玩不用功常常挨先生的板子。

弄往屯路远,又要爬山过水,邦宽便与住在附近的孩子相约同行。屯更屯紧靠弄英屯,又是邦宽去弄往屯的必经之地。住在这里的黄茂芳是邦宽的同窗,每天清晨都等邦宽一同上学,很快他们便成了要好的伙伴。邦宽与茂芳每天带午饭去上学,下午放学,傍晚才能回到家里。茂芳家富裕些,常带大米饭,而邦宽家田少米缺,多是带玉米稀饭,有时是红薯。

邦宽吃的虽不及人,但读书特别用功。私塾教学仍以旧书为内容,邦宽年纪虽小,但有爷爷为他打的基础,人又聪明,好记性,对先生布置的课文,能背诵如流,深受先生喜爱和同学敬重。茂芳比邦宽大七岁,但贪玩、脑子笨,对书无兴趣。每次背诵课文,他都不能善始善终,常被先生在掌上打板子。一提到读书,邦宽与茂芳的年龄便倒了过来。邦宽常象兄长劝导小弟一样,要茂芳少贪玩些,读书要肯吃苦,要专心。茂芳从心底里尊重他,遇到问题,也情愿向这位不打板子的小先生请教。可是秉性的改变很难,一年多了,邦宽已经读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开始读《大学》和《中庸》。而茂芳还是读《三字经》与《千字文》,总过不了启蒙关。

从弄英到弄往,山荒林密,几个孩子走在僻幽的小路上,听任草丛树林里禽兽出没,不曾停步。但心里总不免有些畏惧。每次上路时,他们都要以游戏定输赢,谁输了谁就第一个上路,走在最前面。邦宽每次都能赢,但遇到胆小的朋友输了,他还是主动地走在最前面。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传统的教育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动摇。僻远的广西东兰,到二十年代初,也开始推行教育改革,兴办小学堂,私塾随着也被禁停了。1922年,邦宽和茂芳一起自弄往转到巴朋屯上小学堂。巴朋小学堂离弄英屯四、五华里,有二十多个学生,一个老师。小学堂给孩子们教语文、算术等新知识,邦宽耳目一新,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他的成绩依然领先。不过巴朋离家近了,虽依旧带午饭上学,但放学回家较早,爷爷又不能允许他中断对旧书的学习,因而每天晚上他要按照爷爷的要求和布置读《四书》。两种学习任务他都要完成。后来他回忆说:“假如当时只读小学堂的功课,我的成绩会更好。”茂芳终因小学堂的功课太深,而停止了上学。

巴朋小学堂的老师名叫程义学,汉族。他是一个有新思想的读书人,对农民子弟很有感情,一心为了山区子弟的开化,对无力缴学费的学生也很照顾。后来在苏维埃时期他仍然当老师,还支持自己的儿子程维德参加红军。

黄茂芳问韦国清:“小学堂程义学先生的儿子好象叫程维德,是不是跟你一起参加红军的?没有见回来。”“是程维德,开始与我在一个班,还是我的入团介绍人。后来分开,在去江西的路上还见过一面。他在58团,后来听说1930年12月打湖南武冈时牺牲了。去江西的路上,牺牲了不少战友。” 韦国清停止了说话,黄茂芳也低下了头。一时,韦顺规和覃建元的面孔出现在韦国清的眼前。

在巴朋小学堂时,邦宽结识的朋友越来越多,陀螺比赛成为小朋友的盛会。在比赛中,能与邦宽争冠军的,只有顺规和建元。1926年春节,在拉力屯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陀螺比赛,附近村屯的男女长幼都来观看。比赛持续了半个月,最后是韦邦宽与韦顺规进行决赛。两个人大战三天,最后韦邦宽夺取第一名。

邦宽在巴朋小学最难忘的,是听程义学老师讲《论说文海》,使他接受了许多关于爱国反帝、批评时弊、主张社会改革的思想。不幸的是,在他读书期间,家里不断遇到灾难性的打击,上学时断时续,三年后终因家破亲亡而辍学。

俗话说,亲不过母子。邦宽自来到人世间,幼小心灵遭受的第一个沉重的打击,便是母亲的病逝。母亲对邦宽的爱与邦宽对母亲的爱,都超过了对所有的亲人。母亲覃氏未嫁前开朗活泼,能歌善舞。自嫁到弄英屯开始,便成为韦家生活的主要支撑。从田间的劳作,到家务的操持,她全要尽力用心。她进门十年,为韦家生了三男一女。这样的付出,已经接近于妇女所能承受的极限。然而,她上有二老,下有四小,中有夫君,自己的生活需要便排到了最后。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两种生产的消耗,疾病便必然地成为她生命的严重障碍。在这个家里,唯一能给她带来轻松和快乐的,就是她的小日宽。邦宽手勤眼快,读书之余,常帮母亲分担劳务。更重要的是,邦宽成为与母亲对话的主要对象。语言的交流对一个山村妇女来说,是缓解疲劳和疏理郁结的重要条件。只有邦宽能给母亲说几句体贴的话,也只有邦宽能给母亲输送一点新的信息。高兴时,母亲也给邦宽唱山歌听。在精神上,可以说母亲对儿子的依赖超过了对丈夫的依赖。对邦宽来说,比起严厉的爷爷和沉默的父亲,母亲的怀抱使他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温暖,而且这种幸福和温暖在离开母亲之后,就再也寻找不到了。

在帮宽去弄往屯读私塾的第二年,严霜到底是厚厚地压在了这棵稚嫩的幼苗顶上。

那一天下小雨,我放学回家就去山上放牛。母亲病倒在床上,问:“日宽回来没有?”奶奶就到门口等我。母亲等我回到家以后,才断了气。

这是七十多岁的韦国清对自己幼年的回忆。

不幸的母亲就这样耗尽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在临终前,见不到宽儿就咽不下最后一口气。而离开母亲时的情景,也是韦国清晚年最清楚的一段记忆。可见是母子连心,终身难忘。

自从母亲去后,邦宽放了学要用更多的时间搞家务、放牛,忙时还要缺课。但毕竟还有祖母照顾。三年后,祖母又病逝,继母生了弟弟帮定和邦伍。家境日下,邦宽的学业就难以为继了。而且,更大的灾难还在等待着他。

第一章:走出壮乡-恨长仇深004

韦国清回家乡,一到县城就在县长等负责同志的陪同下,祭扫了韦拔群烈士的陵墓。韦国清站在韦拔群墓前默哀,他想到,父亲和自己都是随着韦拔群出来闹革命的,是韦拔群把成千上万的壮族兄弟和桂西北各族人民引上了革命道路,并且把人民革命和共产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广西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地方。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里兴起的。在起义军的队伍中,就有不少壮族兄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广西壮乡又走出一位农民领袖,他就是壮族英雄韦拔群。拔群是东兰县武篆区东里屯人,1894年2月6日出生。他被农民兄弟们尊称为拔哥,随着农民运动的发展,拔哥很快成为壮乡农民心中的希望。时势召唤英雄。韦国清的父亲韦宗典,就是随着拔哥揭杆而起的骨干之一。

韦宗典与父亲不同,他平素沉默寡言,温厚平和,从来不打骂孩子,对治家教子也不在意。然而,他却热心于救助危困,关注着百姓疾苦,愿为正义而献身。他练得一身过硬的拳脚功夫,并通过给邻近村屯的青年传授武术,在周围集聚了不少有志之士,组织起一个数十人的武术队,在附近的一个叫拉力岩的大山洞内活动。1922年春,一个拳友找到韦宗典说,西边,二十多里的武篆东里屯,有一个叫韦萃的,人称韦拔群。此人在当地领导抗税斗争,常在北帝岩一带活动。韦宗典听到这件事很兴奋,一天,他把拳友集中在拉力岩,对大家说:“捐税是吊在我们颈上的石头。外边一亩税是一毫,我们板梅乡是三毫三。一年的收成都被他们拿走了。现在武篆那边搞抗税,我们也应该行动起来。”在韦宗典的领导下,板梅乡的抗税斗争开展起来了。除了群众拒缴苛捐重税外,豪绅地主收租子也不敢摆威风了。1923年春,韦拔群决定将“改造东兰同志会”改组为“东兰公民会”,并筹备组织农民自卫武装。他了解到韦宗典和板梅乡抗税斗争的情况后认为,韦宗典的武术队是组织农民进行斗争的一支骨干力量,也是“东兰公民会”发展壮大的理想对象。7月初,农民自卫军一打东兰县城后,急需扩大力量。韦拔群找来十九岁的同胞弟弟韦菁,要他代表自己去见韦宗典,并详细交代了争取韦宗典参加“东兰公民会”和武术队参加农民自卫军的方法。不久,韦菁在拉力岩约见了韦宗典。二人交谈后,韦宗典极为振奋,尤其对攻打东兰县城的壮举激动不已。从此,韦菁便成为韦宗典的好友。月底,韦宗典便带着韦宗义、黄茂盛、韦福林、韦永赖、鄢发恩、鄢发举等武术队的拳友,参加了二打东兰城的战斗。战后,韦宗典与韦拔群见了面。拔群以宗典为骨干分子,指示他在东院区板梅乡秘密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宗典担任乡屯农协和农军负责人,经常召集积极分子参加的秘密会议,贯彻拔哥的指示,反对土豪劣绅。

10月,韦拔群指挥几个县的千余农军,三打东兰县城。这次战斗取得胜利,赶跑了县知事,占领全城,宣布废除苛捐杂税。广西当局十分惊慌,立即派兵镇压,并下令宣布取缔农民协会,通缉韦拔群、陈伯民等农民运动领导。1924年,各县民团与土豪劣绅勾结谋划,开始了对农民运动的镇压和对农运积极分子的捕杀。韦宗典继续领导积极分子,坚持秘密活动。到年底,韦宗典被捕入狱。

邦宽对农民运动开始了解甚少。父亲的活动在他看来是非常重要和神秘的。父亲在农军和农协担任什么职务?做些什么事情?邦宽从来不敢开口去问。直到父亲被捕,爷爷忙着四处张罗,设法营救,他才知道父亲做着同官绅地主们对立的事情。后来,爷爷卖掉五亩田,缴纳罚金小洋六百,才把父亲保释出来。

韦拔群和陈伯民在到处被通缉的情况下,秘密离开广西,于1925年1月进入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这时的广州,充满着革命大本营的热烈气氛,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讲习所,韦拔群认识了毛泽东,不仅接触到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的理论,而且学习了进行武装斗争的基本知识。5月,韦拔群被委任为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返回广西东兰县,公开恢复、发展各级农协、农军。这时候,韦宗典出狱不到三个月,又一次坚定地参加了农民自卫军的工作,并担任板梅乡农民协会的秘书(当时的领导职务)。9月15日,韦拔群在武篆区北帝岩(后改称列宁岩)开办了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学习的有右江地区的二百七十六名农运积极分子,韦宗典及其族兄韦宗义都被选送参加了此届讲习所。

宗典和宗义在北帝岩农讲所,算是大开了眼界。韦拔群参照广州农讲所的办法,开设“中国农民问题”、“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等理论课程,并进行军事训练。宗典第一次明白了农民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懂得了斗争策略的重要性,义气变成了觉悟,发展农运的决心更坚定了。他与宗义兄的武术,在训练中也找到了用武之地。宗典真正地感觉到了自己生命价值的崇高。

正在农讲所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土豪劣绅及其走狗的破坏又潮水般地卷来。土豪劣绅们懂得农讲所对农民意味着什么,因而恨之入骨。原来农民运动是秘密的,他们便公开宣布取缔。如今农运进入公开发展的阶段,他们又采取了搞阴谋、放暗箭的办法。他们指派走狗到农讲所附近打家劫舍,然后大肆造谣,嫁祸农讲所,诬告农讲所是“匪巢”,学员是“匪徒”,韦拔群是“匪首”。此状一告便准。东兰县长黄守先立即率警团、并勾结一个团的正规军,于12月向农讲所、农协、农军展开疯狂进攻,很快由武篆区各村屯波及全县,“扫荡”、“进剿”长达半年以上,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东兰农民惨案”。

农讲所只办了三个月,便提前结束,学员返回各地,组织农民展开斗争。血腥与恐怖笼罩着东兰全境。巴朋小学堂已不能正常开课,邦宽听说东兰县城的墙上贴着大布告,上面有广西省主席黄绍竑的签名,布告说共产党杀人放火,当局要对东兰、凤山的农军进行清剿。宗典12月底回到家,立即组织青年农军进行斗争,并掩护群众转移到山上躲避。邦宽从学校回来,随着农民自卫军和群众上山,住在潮湿的山洞里。情况紧张的时候,在山洞里一住就是许多天。

第一章:走出壮乡-恨长仇深005

农民的生命系于土地之上,即使有再大的危险,也不能有违农时。1926年开春后,自卫军的任务日益繁重,他们既要保护群众的安全,又要保卫春耕春种。有时候白天警戒,掩护生产;晚上则组织群众上山,防止民团夜袭。地主武装的进攻,使邦宽开始明白了农民自卫军的重要。在他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开始高大起来,同时也萌发出对父亲的莫名的担心。农民自卫军成了孩子们的信任与向往,邦宽与他的好朋友韦顺规、覃建元等在一起关心着大人们的事情,并主动担负起为自卫军放哨的任务。比他们年龄稍大的山妹子,屯更屯的黄的秋和韦奶新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孩子们的心里,并没有大人们那样多的苦痛和惶恐,反倒是比平时多了几分斗争的激情和兴奋。

在东兰县负责进剿农民自卫军的,是新烟人、陆哨总团团长韦鼎伯。进剿东院区则由本区的民团负责执行。他们通过秘密探察掌握情况,而后派兵埋伏,捕杀农军干部和骨干。土豪劣绅对农民自卫军的刻骨仇恨,正是通过这些民团表现出来的。

1926年7月,炎热的天气笼罩着整个山区。民团的魔爪再一次向自卫军伸来。一天,韦氏三兄弟宗典、宗义、宗长同十几个自卫军战士,挎着马刀前去新烟开会,行至丘劳屯附近的小路上,遭东院区民团四十余人伏击。事后才知道,是敌人以假情报诱骗他们出来的。三兄弟以其素日练就的武功与敌人展开搏斗,掩护同行的农军弟兄们突围。在搏斗中,宗典负伤,宗义、宗长也因寡不敌众,三兄弟全部被抓。民团头子韦一文要将三兄弟解往县城领赏,宗典则于押解途中激烈反抗,宁死不往。心残手毒的韦一文便令团丁将宗典压倒在地上,亲手用刺刀割断宗典的喉管,宗典壮烈牺牲。宗长于新烟被关押时逃生,返回家中。宗义与在其他村屯被俘的五名农军骨干,一起被送往县城,全部惨遭杀害。宗长于家中悲痛不欲独生,不久即饮恨而死。

韦氏三兄弟死得惨烈。弄英周围的村屯陷入沉重的悲哀之中。尤其是宗典的死,使自卫军心理上遭受到巨大的打击。宗典牺牲前,当地青壮年参加自卫军的活动十分踊跃,连宗长那样老实本分的农民都毫无顾忌。宗典牺牲后,参加自卫军活动的人就明显地减少了。对于家庭,宗典的死则意味着毁灭。全家人顷刻间被抛入老年丧子、幼年丧父、壮年丧夫的深渊。宗典被害当晚,临屯的村民协助韦庭藩、韦庭胜将宗典的遗体抬回家,安放在谷仓下。这时,韦庭藩想到的头一件事便是邦宽、邦宏和邦宁三个孙子的安全,他立即托人送他们上山,在洞中躲避。宗典的续妻程氏带着女儿的花、四子邦定,在山妹韦奶新的陪同下看守尸体,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待三个孩子醒过来,面前的尸体已经不见了。韦庭藩将给自己准备的棺木搬出来,为儿子入了殓,并将棺材移至屋旁的竹林下,用茅草覆盖,但没有正式下葬。因当时新烟有一个会看罗盘的亲戚给韦庭藩讲,将来再做坟埋葬比较好。韦庭藩就是这样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他生前的最后一件大事,同时体验着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一人生的最大不幸。

在恐怖潮湿的山洞里,邦宽忍受着难耐的煎熬。六年前,他无奈地送走了母亲,母亲的死留给他的是无限的遗恨。今天,他又不平地失去了父亲,父亲的死留给他的则是无比的忾仇。邦宽在山洞中整整熬了一个星期,并且在山上眼看着家里的房子被团丁烧毁。待他下山进屯后,才知道家里的田也被没收了。无以为生,他跟邦贵有时候住在庭胜公家里,有时候则白天放哨,晚上上山。后来,在亲友的帮助下,于焦土残烬之上盖起了三间茅草屋。庭藩老汉便坚持住在家里,只让儿媳带着孙子、孙女们上山躲避。

10月,天气开始转冷,晚稻已经长高了,夜里上山也需要带被子了。一天晚上,邦宽兄弟正准备上山,便听到屋外来了不少人。爷爷立即催促他们离开,从屋后爬出去上山。邦宽与弟弟刚爬到半山,便看到家中的茅屋火光大起。夜空被照亮了,邦宽的心里却顿时一片漆黑。

后来才知道,这件事是混入农民自卫军中的坏人所为。皮相屯一向横行乡里的韦福任,摇身一变,也成了农民自卫军的积极分子,而且参加了北帝岩的农讲所。在土豪劣绅向农军全面进剿的严重关头,他却利用手中所握武装而图一己之快。自从强夺邦宽的未婚妻不成,韦福任一直怀恨在心。一日,他听说逃难的群众路过弄英屯时,韦庭藩说:“你们走其他屯的路也成,都过这里,民团知道了,我家的人是保不住的。”儿子牺牲后,庭藩本能地把孙子的安全看成头等大事,这样的话本为情理之言。而韦福任听到后则忿然说:“这个老头多嘴,要杀掉!”这天下午,他召集几个农军青年说:“今晚跟我去执行任务,都要听我的吩咐。”几个人跟他走到弄英屯后,他才指着韦庭藩的茅屋说:“今晚干掉这一家,把屋子包围起来,不要放走一个人!”然后,韦福任前去敲门。韦庭藩点亮桐油灯,刚打开门,韦福任便朝他开了一枪。随后便命人将屋子烧掉。

韦国清传—第一章(1-5) 韦国清子女
韦庭藩的死,给弄英屯的这个家庭划了一个句号。这个家,是一个书香子孙,文明门庭的家;也是一个慎己善人,勤劳俭用的家。这个家是韦庭藩一手创建起来的,也随着韦庭藩的结束而结束。不过,当一棵公孙树倒下的时候,它结出的金色的种子却会随风逐水,走得很远很远,将那绿色的神话传遍天涯海角,唤醒人间现实的希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1713.html

更多阅读

约翰福音第一章1节太初有道上 约翰福音第一章解释

主题:太初有道经文: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各位弟兄姊妹愿你们平安。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叫“太初有道”,太初有道这个题目听起来就很玄,这个道到底是什么?我们中国人也讲道,这两个道是不是一个道。我们知

1944复活的郑和舰队第一章1 复活的郑和舰队2

1黑色的植物散发出刺鼻的腐败气味,连水也被染成了黑色,一切都散发着死亡的气息。一艘小船在笼罩着白雾的沼泽中缓缓行进,年轻的考古学家唐风和年轻的女地质学家林玉两人紧张地注视着四周,“真是触目惊心!想不到这里竟然也受到大海啸的冲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之一:名词解释1-5章

名词解释:第一章1、孔德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2、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

声明:《韦国清传—第一章1-5 韦国清子女》为网友上进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