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 五禽戏口诀

老年病不用愁了,给自己“活血化淤”吧

有人常说:西医对人体已经了解到细胞的水平,瞄准到分子的精度,比如说,治疗病毒引起疾病的时候,甚至让药物像是巡航导弹一样,自动瞄准病毒的靶心。而中医就很玄,寒热、湿燥、散闭、气血……让普通人云山雾罩的。

但是,检验医学的水平高低却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疗效。前不久,一位美国病人被介绍到我这里来用中医治疗,他得的病是上至总统下至平民都容易得的冠心病。由于血管内有严重的阻堵塞,使得血液流通不畅,这可不是小病,虽然平时症状不太明显,但一旦堵塞得太厉害了,就会引起中风、偏瘫,甚至会出人命。

美国的医生们立刻给这位患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不是有一段血管里堵塞得太严重了吗?就像一个隧道已被塌方堵得严严实实,那就索性动用高科技医学手术,从病人腿上取出一段血管,接在堵塞部分的前后端,让血液从这个新搭建的通道中通过,绕开堵塞严重的那段老路。

然而,这位来找我看病的美国患者在做完心脏手术后,虽然有五六年的好转,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血管淤阻的“老毛病”,再做搭桥已经很危险,没有办法,只好万里迢迢到中国请求中医的帮助。

我仔细为他进行“望闻问切”后,知道他的这种冠心病属于血淤气郁类型,搭桥手术固然是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患者体质没有改变,血液仍然有可能再度发生淤阻,而中医可以用活血化的另一种方法来治疗。

这位金发碧眼的老外患者满脸灿烂的笑容,一派温文尔雅的绅士做派。为了印证我的诊断,我通过翻译对他说,他还有一些没告诉我的症状,比如,非常容易出汗,还没怎么运动就可能全身汗湿;失眠多梦,吃安眠药也没有用;急躁易怒,遇到什么事情压不住火,还有中国人所说的‘小心眼’毛病……

这位老外边听我说,边竖起大拇指,连连说“right!(太对了)great!(太神了)”。我给他开了专门治疗这种症状的血府逐淤汤,让他先吃7服药。

一周之后,这位老外来复诊,他兴冲冲地对我说,每天出汗的症状消失了,失眠的老毛病也好了一大半,尤其是心悸、心慌的冠心病症状有了明显好转。他兴冲冲地拿出一本英文版的《道德经》,对我说“the doorway whence issued all secret essences”,翻译想了一下才翻译道:你掌握了一个很独家的秘密,行外的人很难知道。略一思索,我知道这位老外引用的是《道德经》上的一句名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实,中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玄奥”。这位患者的病症,就写在清代著名中医大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而我开的这张方子也就是王清任所创立的。他在血府逐淤汤条目下,列出了头痛、胸痛、天亮出汗、心里热、急躁、夜睡梦多、不眠、心跳心慌、夜不安等明晰症状,并在书中斩钉截铁地说“心跳心慌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淤,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

从古至今,从老年人到中年人,从中国人到外国人,气郁血淤一直是各类疾病中最普遍的病因之一,特别是重大病症中,血淤这个致病因素广泛存在,严重的血淤定会首先影响精气神中的“神”。但血淤又不是单独存在,比如,气郁会导致血行不畅,气虚会致使运血无力;寒病会使血脉凝滞,热病会煎熬血液使其黏滞;湿邪也会堵塞脉络血管……造成人体“精气神”不同程度的缺损。所以,王清任在这张传世名方中,并没有见治淤,除了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五味药活血化淤外,还用生地、当归清热养血,桔梗、枳壳、柴胡理气解郁,最后用甘草调和诸药。袪和养血同施,活血和行气相伍,寒热同治,升降兼顾,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绞痛等常见病症的名方

中国人无疑是最幸福的,因为这张珍贵的中医名方血府逐淤汤已经被制成血府逐淤丸、血府逐淤胶囊、血府逐淤口服液,非常方便患者服用。不过,这个中成药需要有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它给你的吃药安全性又加了一把保险锁。

不过,有人一定希望我能够推荐一种更加平稳而有效、自己就能对症到药店里购买的“活血化淤”妙药,那我就给你推荐来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千古名药——桂枝茯苓丸(胶囊)。这个药的药效比血府逐淤汤更为平缓,是活血化淤的代表良方,堪称家庭必备的活血化淤首选中成药(血淤的具体常见症状请参见后文)。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虽然玄奥,但并不玄虚。西医的诸多专业术语,什么窦性心率、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蛋白……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同样犹如听天书一样吗?其实,中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难懂,那位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美国患者,在被我用血府逐淤汤治愈之后,不自主地喜爱上了中医,现在已经读完英文版的《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正在按照简单的中医思维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多吃容易导致血淤的高脂肪食物,而改吃清淡少盐的素食和鱼类;下班后不再沉耽于看电视、玩游戏,而是和孩子一起到户外跳绳、慢跑、滑旱冰、打篮球,让全身的“精气神”鼓荡起来。其实,中西医在深层来说是相通相容的,早在2400年前,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说:“为使医学探究和讨论的题目简化,首先需要把普通人感到困惑的病痛单一化。”而这,也就是我写作这本中医养生图书的最大心愿。

天赐良药,唾手可得

药王传下来的“六字真言”养生法

为什么古人讲医文相通呢?因为,美妙的文字读了后也能治病养生,比如,王维的那首《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就道出了“静”养生的道理。

生活在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希望能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啊!

在中医养生方面,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具有“弹琴复长啸”意境的美妙方式,渴望用某种音律来调治人们众多身心疾患,在多年深入研习古医典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大医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一书中已经提出:出声念(或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就可以好好地保养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三焦”。

比如,您有肝火旺、脂肪肝等亚健康状态或疾病,那么,只需您像古代侠客一样发出“嘘”的长啸(出声、默念都行,您可以根据身边环境自己选择是否出声),那么,肝系统上的疾病就会得到有效的调理;同样,如果有心系统疾病、脾系统疾病、肺系统疾病、肾系统疾病、三焦系统疾病,可以分别发出呵、呼、呬、吹、嘻来保养。

六字诀根据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配合五脏属性,以中国传统五音的发音口型,配以呼吸和意念,先吸入天地之清气,再呼去脏腑之毒气,其作用就是通淤导滞、散毒解结。

练此法时间不需太长,就会使得你精充、气足、神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经对全国170多位名老中医的养生方法做过调查,发现名老中医最常用到的养生方法是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而其中最简单易行的,就是上面介绍的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的练法非常简单,首先平心静气,全身放松,让呼吸自然平稳。注意,吸气的时候和平日一样,但在呼气的时候就要发声吐字(不方便发声的时候,可以默念,也有效果)。在第一轮6次呼吸中念“呵”字,再在下面第二轮的6次呼吸中念第二个字“呼”,依次呼吸下去,六六三十六次,这就是一个“小周天”(相当于一个疗程),每天早晚各练三遍。

不过,这里要特别提醒您,千万别单练一个字,因为六字诀是对全身“精气神”的综合调理,单念一个字就会挂一漏万,没多少效果,大致来说,吹字养精,嘘、呼、呬字养气,呵、嘻字养神。

请记住,如果你的某个脏器有病(比如心脏病),可以在正常练习的基础上,把相对应的字(如心脏病对应“呵”字)加练两、三倍。

有些老年朋友可能会觉得“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和“肝、心、脾、肺、肾、三焦”五脏六腑难以对应记忆,那么,请让我告诉您一个最好的办法:

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中医认为:肝属春天之木,心属夏天之火,脾属长夏(或四季)之土,肺属秋天之金,肾属冬天之水;最后,三焦作为六腑中最大的腑,属命门之相火。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到了,草木葱葱,鸟语花香,“嘘”——,千万别惊扰了草木中快乐的鸟儿。

春天之后就是炎热如火的夏天,如果每个人都是笑呵“呵”的,那么人心就清凉了。

夏天之后的长夏(夏至—处暑),气候热而多雨,化生为土,土生万物,秋天快到了,就要远离暑热,可以松口气了,怎不让人大“呼”一声呢!

秋天降临,草木由繁华走向萧索,秋霜渐起,隐约冒出“呬呬”冷气。

冬天到了,雪花瓣瓣,北风劲“吹”,万物休养生息,人也到了养肾的大好时机。

走完了一年四季,回到人生的命门,才知道人生应该永远处于笑嘻“嘻”的欢喜之境。

这样,您只需要在脑子里让自己依次走过四季——“春、夏、长夏、秋、冬”,最后回归“命门”,就能够很轻松地记住,你需要发出或默念的六字真言依次是:

“嘘(春天)、呵(夏天)、呼(长夏)、呬(si,秋天)、吹(冬天)、嘻(命门)”

通过练“六字真言”养生法,我们就可以给自己的体内注入源源不断的真气。不需仰天长啸,只要呼气的时候发音念出或默念六个字就可以把五脏六腑全部养护。

唐代著名的“药王”孙思邈,活到了101岁,就因为他一生喜练六字诀,他还把自己习练“养生六字真言”的方法编写成以下歌诀:

春嘘明目木扶肝,

夏日呵心乡自闲,,

秋呬定收金肺润,

冬吹益肾坎中安,

嘻理三焦除烦热,

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耳内,

方知功效胜灵丹。

向动物学养生,得健康之大道

大医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是最受全国名老中医们喜欢的养生方法之一,这些年,我接触到的很多中医老前辈,发现他们大多都有练习五禽戏养生的习惯。

五禽戏,是我见到的最有乐趣的快乐养生之术,我敢保证:只要你一学就能上瘾!因为五禽戏动作简单有效,一学就上瘾。每次,我教身体不好的中老年朋友们练习五禽戏养生法的时候,大家都是笑呵呵地在练,似乎不是在学养生法,而是在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想一想看,只要坚持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神态、动作就能不花钱、不吃药,把身体弄好,谁心里不愿意去做呢?五禽戏,华佗是这么说的:“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先说虎戏养生补精法:无论你是否有病,身上都是需要有一种“威猛如虎”的阳气的。我在诊所中,最希望看到病人的笑容和面对疾病时的不惧。而这种性情,对于人体的养生和疾病,甚至比药物还重要。

虎式养生补精法精解: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1)自然站立,两手五指伸开,模拟老虎的利爪(大概那种姿势就可以了,不必苛求精细),(2)然后,两只手像虎爪一样向前伸出“扑食”,同时,身体也随着“利爪”的动作前扑,双脚可以不动,只是双手和上身前倾,做出扑食的动作。

这个动作每天坚持做几次,就能够“养肾补精”,增强腰部内力,像腰肌劳损、精气亏虚、肌肉无力、老慢支、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都会慢慢地好起来。

“鹿戏护肝补气法”:鹿为灵动十足的动物,身上表现出的每一个动作实际上都蕴藏着养生的大奥秘。

鹿戏护肝补气法精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鹿身上获取鹿回头的养生妙义呢?具体的做法很简单,(1)自然站立,两手五指伸开,模拟小鹿的鹿角状(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弯曲,其余三指伸直张开,张开的三个手指头犹如鹿角;大概是这种姿势就可以了,不必苛求精细),(2)然后,想象“鹿回头”的轻灵姿势,先向左转身回头,再向右转身回头;在回头的时候,用腰部转动的力量带动举起的双手(鹿角)。

每天练习此法20次,就能够“护肝补气”,不仅减去腰部和肚腩的赘肉,让人身轻气爽,更能提高免疫力,对慢性泄泻、便秘、前列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效果特别好。

“熊戏大补胃气法”:熊给人的感觉是虽然笨拙缓慢,但内藏雄厚内力。

熊戏的动作很有趣,你可以想象,一只大熊吃饱喝足后,用肉乎乎的熊爪抚摸着肉乎乎的大肚子,看似憨厚的动作,却是在腹部自画“太极圆圈”,同时,整个上半身也随着腹部太极圈的节奏划动更大的“太极圆圈”……

熊戏大补胃气法精解:

熊日用而不知这个养生之理,但我们人类却不可忽视这种博大精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熊身上获取“太极内功”的养生妙义呢?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自然站立,两手握空拳作熊爪(大概像这种姿势就可以了,不必苛求精细),然后,两手在腹部划圆圈(类似太极圈),整个上半身随着双手画出小圈而划大圆圈(太极图),这样,全身的脏腑都能享受到太极按摩了。这个动作在我的从医经验中,对脾胃有特别明显的调理作用,能够“大补胃气”,对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高血压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猿戏调理颈肩法”:猿猴生来灵活好动,一刻也闲不住,敏捷是它们的生命特征,想一想看,如果我们让自己的身心都敏捷起来,那现代人常犯的颈椎病、腰腿疼及内分泌失调症还会有吗?

猿戏养生的动作趣味性十足,首先,像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样东瞧西望“侦察”周围环境,两只猴爪提到胸前(甚至一直猴爪“手搭凉棚”),左瞧瞧,右望望,当发现前方的树上有“仙桃”,就喜出望外,迅速出手“摘果”,这就是猿戏的动作内容。

猿戏调治内分泌失调法精解: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自然站立,两手五指撮拢(想象与猴子们越神似越好),上提到脖颈,做这个动作的同时,顺势肩要上耸,缩脖子。(2)头开始左转,然后右转,就仿佛猿猴在东张西望一样。

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可以有效地治疗当代人常犯的颈椎病,无论对于中老年人还是上班族,都能让有病的脖颈重归健康。(3)然后,想象身边有株树,树上好多有棵仙桃,您正在伸出右手去摘。这个动作能够“调理心神”,对现在普遍治不好的内分泌失调病,如失眠多梦、精神忧郁、神经衰弱、心悸心慌等见效特别快。

“鸟戏”调肺理气法:鸟儿双翅轻扇,翱翔蓝天,老是让人感到“超凡脱俗”这几个字,它能这样,全凭它的充沛肺气和一双翅膀,翅膀的扇动使其能驾驶自然界中的六气,更重要的还是在振奋自身的气机。

“鸟戏”调肺理气法精解:

具体的做法就是(1)自然站立,两手模拟鸟儿的翅膀(双手的五指并拢、伸开即可),(2)然后,像鸟的翅膀一样,沿身体两侧“飞”(抬)起来,(3)到了头顶,再落下来到腿侧,然后再“飞”上去……宛如鸟儿的翅膀,一升一降、自由翱翔。

五禽戏 五禽戏口诀
还可以像丹顶鹤一样,一只脚抬起,而另一只则站立,双手抬起的时候,一只脚也抬起;双手落下的时候,那只脚也落下,这样,手部的“双翅飞翔”和脚部的“金鸡独立”同步,如此养生的效果会更加突出。这个动作不仅能够“调肺理气”,更能引血下行,让全身经络通畅,这样对多年的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糖尿病等病调理效果特别快。

只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模仿五种动物的神韵、姿态,你就可以尽情享受“五禽戏”打通经络给你带来的快乐和自由了,你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把虎、鹿、熊、猿、鸟的“精气神”融合到你的体内,让你神清气爽、五脏特别舒泰。

特别要提醒您的是,所做的动作姿势不要求特别精确,只要大致相似就可以了,重要的是你在练习的时候,要体会到其中的神韵,这才是关键所在。

为了让朋友们更快明白练五禽戏后的神奇,我常向大家讲武林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居然要在群敌当前的险境中,只用半个时辰教会年轻的张无忌一套新创的太极剑。

张无忌不记招式,只细看剑招中“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张三丰一路剑法使完,便问张无忌:“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

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罢。”张无忌低头默想。

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

张三丰微笑道:“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

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收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又缓缓踱了半个圈子,抬起头来,

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干干净净的了。”

张无忌终于由此悟得太极剑的精髓: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

治病要用心才能治本,练五禽戏时更应注意神似而非形似。

静坐就是不生病的智慧

老中医一般都是高寿,那大家一定非常好奇:作为中医名家,每天给别人治病,那么,他们自己是怎么保健养生的呢?

“刘渡舟”是中医圈内最为如雷贯耳的名字之一,正如同“张艺谋”三个字对于中国电影圈的影响。一生救人无数的刘渡舟先生,曾在自己七十六岁的时候向我讲授了自己的养生秘诀:“垂垂老矣,然尚能饭,能讲学看病,能完成任务。得力之处,自思每日打坐一个小时,从不间断,持之以恒。”

他是这样向身边的人具体介绍他自己亲身尝试的养生方法的:

《黄帝内经》首篇叫“上古天真论”,其中记载了中医学的养生防病方法。它首先提出:古人百岁不衰,今人半百而衰,是古今时势之异呢?还是人失调摄之法呢?因为上古之人,其知养生者,能法阴阳而知四时调神之理,又能和术数而知七损八益之法,节饮食以养后天之本,慎起居以节先天之精,他们做到了积精全神,神与形俱,故能形神健旺,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知养生之法,不知养性,而以妄为常;不知保精,而以淫欲竭其阴精;不能淡泊,不知持满,务求快心于当时,遂至戕生于异日。这就勿怪乎其人早衰而多病也。

儒、释、道三教皆有养生之法,而皆主张静坐。教人患心摒念,放下尘怀,从“恬淡虚无”四字入手,少一点妄念,便多添一点正气,久而久之,则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静坐又称“打坐”。一开始坐时,你会发现思想是很杂乱的。要想名利财色皆为身外之物,而人生苦短,如露如电,应做如是观。把一团烈火的心冷下来,给心松绑,心得自在,不被物欲所扰,则神清气爽,而真气从之。就可以做到《内经》讲的“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大道真是至简啊,一个简简单单的静坐,就能做到《黄帝内经》中所讲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国传统养生方式的打坐,和风靡世界的时尚运动——瑜伽一样,都主张静坐,而我发现,在诸多的养生保健法中,静坐是中老年人最好的运动方式之一。

古人言:“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指静坐)。”而对中医养生来说,静坐绝对不是“不运动”,而是高级运动的特殊形式。

说到此有人还是不明白,说了半天,:简简单单的静坐,怎么就能够“真气从之”呢?怎么就能够让我不生病呢?

让我举个例子您就会明白:我们都有过登山游玩的经历。爬山,其实挺耗体力的。我时常开玩笑地和患者朋友讲:“如果爬山不是一种游乐,而是有人让我们马上冲到山顶上去送封信,那么,爬山绝对是件特别累人的差事!不过,如果是心里放松地去爬山,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同样要流汗,但感觉完全不同,效果也更不一样。为了工作的爬山,心中充满的是紧张、责任、沉重、单调、毫无乐趣可言。而和家人在周末爬山,心中则充满的是轻松和舒展。

看似同样的爬山,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情、效果。而对于健康养生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很多的疾病,是由于“心累”造成的,这种心累,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刘渡舟老先生所说的“名利财色”这些“身外之物”,如果生理上和心理上摆不平的话,都会构成“物欲所扰”。而这种扰乱,则会潜移默化地积淀为身体的不适或疾病。

那么,如何“给心松绑,心得自在”呢?刘渡舟老先生从《黄帝内经》中找到了静坐养生的方法:回到家里,只需要安静地盘腿而坐。两三分钟或者十几分钟都可以(不要求非得像刘老先生一样静坐一个小时,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时间安排,以感觉良好为原则)。还可以放上自己喜欢听的轻柔的音乐,享受天籁之音的空灵之美。接着,轻轻闭上双眼,轻轻的呼吸,不去想什么工作、生活、感情等俗事,仿佛来到一个世外桃源。久而久之,您就会像刘渡舟老先生所说的一样“神清气爽,而真气从之”。

或许会有人说:你能不能把静坐的方法说得更具体点,还有,静坐到底能改善和调理身体的哪些症状呢?

别急,当代已经100岁的著名老中医、甘肃中医学院教授李少波老先生,专门编创了适合普通人养生祛病的“真气运行法”,五天见小效,十天见中效,两月见大效,只要您坚持去练,轻松达到“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的养生目标。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在椅子上或床上闭目端坐,耳听呼吸,从容自然。闭目后要内视心窝部(好像用眼睛“看着”心窝部),注意要让意念(即注意力)随着呼气而趋向心窝部,而吸气的时候顺其自然就行了,别加任何意念。早晚各一次,每次20~30分钟。通常练习三五天后,就会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后就会感觉心窝部有温热感,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第一步练习能使心火下降,脾阳振奋,让食欲不振、脾胃虚寒的人增加食欲,胃口大开。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这也就是中医养生常说的“气沉丹田”。丹田是指小腹部位,做完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的动作后,再呼气的时候如果心窝部发热,就让意念(即注意力)随着呼气而趋向小腹(丹田)部位,吸气时还要顺其自然,不加意念。照此法去练,一般人10天左右,呼气时就会感觉一股热流送入丹田,这就是气沉丹田了。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钟。

第二步的练习能使您的脾胃功能得到很好地增强,消除慢性消化系统的疾病.

前两步通过呼吸、意念的配合,推动体内的真气,使真气从心窝集中到丹田,这在中医里称之为“炼精化气”。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当丹田发热之后,就要开始意守丹田了,也就是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小腹(丹田)部位,而不再去想什么呼气时要往下送的动作了.

还是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四十分钟乃至一个小时。通常练此法后40天左右,您就能使丹田积足真气,感觉小腹发热明显,特别舒服。练习到这个阶段,您就明显能够睡得香、精力充沛、性功能也大大增强,心脏不舒适的多种情况都会有所好转。此法还能有效调理诸多肝脏方面的慢性疾病。

第三步练习在中医里被称为“练气化神”,是打通全身经络的前奏。我们很多患者朋友都反映:练到这一步时,身体的好转很明显,自觉每天都离不开“真气运行法”了。

不久前,我去兰州参加“真气运行法”创立人、甘肃省名中医李少波先生“百岁大寿”及“中医真气运行国际研讨会”,亲眼看到老人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学者谈笑风生。而来自各个国家的“真气运行法“练习者,也现身说法,讲述了练习真气运行法调理自身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鼻炎、支气管炎、胃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几十种常见疾病的真实案例,场面真是感人至极。

用太极法治病,四两拨千斤,性命双修

经常有患者问我,从古至今的养生方法成千上万,散步、慢跑、健身、锻炼经络、瑜伽……如果只允许选择一种养生方法,您会推荐哪一种呢?

其实,在养生的“八万六千法门”中,和您最有缘分、让您坚持修炼的只有几种,就像你一生中最真挚的朋友只有那么几个一样的道理。如果硬让我做“唯一”的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对中国人来说,最妙的养生运动是练太极拳,因为她是“身心并练、性命双修”的养生法,既简单又有效,而且极富文化韵味,会让你身心都快乐、健康。

有人会说,听说太极拳的招式很多,这么多动作,太复杂难学了吧?别急,今天我教您最为精简易练的“八式太极拳”,加上起势、收势总共才10个动作。全套太极拳只需三分钟就能习练完毕,普通读者只需两三天就能够学会掌握。

太极拳的每个招式都可以单独练习进行养生保健。也就是说,你学任何一个太极拳的招式,就相当于学到一则养生妙法,单独反复练习就能起到养生卓效。而全套的太极拳会通过“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方式,很快能让您全身气血畅通,精神大好,而很多经久不愈的身体顽疾因为气血一通,往往就会像秋风扫落叶一般随风而逝。

一升一降“调阴阳”(起式、收式)

起式的动作非常简单,双手缓慢平举,好像吊车一样升腾起来,此所谓“升”;然后,双手和身体轻轻下沉,此所谓“降”也。一升一降,就是太极拳的起式。

而收式则是双手由升到降,恢复平常的站立姿势就可以了。

为什么《易经》上说“太极生两仪”?因为就在一升一降间,肝火会平,元气会升,人会真切地感受到真气浇灌身体的快感。

前后推掌“通气血”(第一式:卷肱式)

一掌向前推出,而另一掌则向后收回;然后,另一掌再向前推出,其他一掌则向后收回。主要的动作就这么简单。

有人会问:这一式的标准叫法是“卷肱式”,这是什么意思呢?卷是弯曲、肱是胳膊,卷肱就是弯曲胳膊。“卷肱式”的主要动作是“前后推掌”,但为了让推掌的内力更大、更强,就要采取弯曲胳膊(卷肱)的方式,弯完胳膊之后,再把掌推出。犹如要跳得很远,先要后退以便助跑一样。

这个招式您别看简单,练久了您就会感觉到什么是《黄帝内经》上所说的“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神形俱修”的真义。

左右推掌祛“三高”(第二式:搂膝拗步)

这一式动作稍微复杂一些,但为了方便您一目了然地掌握,我建议您先将其“精简”为左右推掌。只要明了这个基本动作,就容易把复杂的其他动作顺畅地做出来,不信,请往下看。

太极拳源于技击,虽然动作看似柔缓,但每招都暗藏攻防之法。本招“搂膝拗步”在向左或向右推掌(攻击)的同时,下方的另一只手则要搂开(拨开)对方向我攻击的拳脚,此为防守也。推掌攻击的手在身体上方,而搂开敌方的手则在身体下方的“膝盖之上”位置,所以,把这个动作称为“搂膝”。手掌的动作(上推掌、下搂膝)学会了,那么,脚步的动作(拗步)也就顺势做出来了,基本不需要再学。初学的朋友们,可以只做“左右推掌”的基本动作就可以了,以免贪多嚼不烂。

这个动作能够很快疏通全身的经络,让人元气、上下贯通,是治心血管疾病的太极抱球补肾精最好办法之一。

太极抱球补肾精

先双手环抱“太极球”,然后“合久必分”,两只手顺势分开摆动,其动作如同野马分鬃一样飘逸。

调节五脏六腑,用此法最好,这个方法特别是能够大补您的肾精,坚持练习能够让您每天精力百倍。

云手一推“心无碍”

云手,就是两只手轮流做着向外拨打的动作,您自己不妨试着比划一下,要记得把柔中带刚、行云流水的感觉加进去。

当练习久了后,当手和脚的动作慢慢开始“行云流水”的时候,您脾胃就不会发生任何问题,这是保证您后天之本永远基业长青的好方法,如此,您就能“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达到佛家所言的健康最高境界。

金鸡独立加蹬脚,大道至简身心舒

“金鸡独立”就是一腿站立,而另一条腿抬起。“蹬脚”就是瞪脚,简单得不用解释。

别小看这两个简单至极的动作,却对养生颇多功效,能够修阴壮阳、把好气血引到身体的病灶上去,特别能够补养人体肺气,增强免疫力,对一切能最快改善人身上的亚健康状态。

身心双修“在当下”(第八式:十字手)

“十字手”,顾名思义就是两手交叉如十字。在武学中的含义是交叉手以静待动,应敌变化。练此法时,求的是健康至境——平心安神。

练完“十字手”之后,您一定要顺手把“收势”做了,这样才对身体有一个圆满的效率。

说了这么多太极养生祛病的道理,生活中,有人还会追着问我,舒大夫,您能不能把每个动作、招式的养生具体功效、能调理什么疾病、都告诉我们呢?其实,以上的所有动作都是诸病通治的,都是保养人的精气神的,都是对对五脏六腑的全面调理,正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所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

揽雀尾——除病迎新求真意

揽雀尾的意思是做手揽孔雀尾的动作。

这个动作是想像把体内的“疾病”先引进,后推出。如此一来一回,前后三次。

第二次迎来送往,则是有意识地将体内顽疾往“侧方”迎引,然后再送出。这就好比在技击上,打人并不直接打,而要先让对方靠近自己,这样自己打出去的劲力,相当于“自己之力+对方之力”。太极拳借力打力、借力祛病的道理,就在于此。

第三次迎来送往,则是有意识地将疾病往“正面”迎引,然后再送出。一收一送,体内的凛然正气就似排山倒海。

我建议初学此法的患者朋友,单做第一个迎来送往的动作就可以了。单练这个招式就能补肾养精,让人精力倍增。

要记住,您在学习养生的时候,没必要刻意追求动作的标准、精确,只需要求得一点真意,然后举一反三就可以了。您看,《求医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发生也练太极拳来养生保健,大家肯定都想不到,他的太极拳打得却连”简单的姿势也学不像”,看看他自己本人是怎么说的吧。

本人三生有幸,几年前偶遇太极恩师李宝良先生,老师弟子众多,很多师兄太极拳打得是“游龙戏凤”,潇洒飘逸。而我的拳法套路打得总是“熊头狗面”,浑混不清。老师平日当众对我也颇有微词,说我太笨,简单的姿势也学不像。

但与老师私下交流心得时,老师对我却大加肯定,说我已经悟到了太极拳的心法意趣。至于形体姿势,若愿意打得漂亮些,则赏心悦目,更为理想,若只是寻求太极意境,姿势倒不很重要,照样可以哑巴吃蜜,乐在其中。

“把一天养好”,就相当于养好了一年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一位编导找到我,商讨做中医养生节目的事宜。他说,我们想做一期“养生和四季”的专题节目,让人们学会在春、夏、秋、冬分别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我告诉他,《黄帝内经》里有专门讲述四季养生大法的篇章,要求人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还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具体方法。我还告诉他,不仅要坚持四季养生,还要四季养生的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中。

如何落实呢,“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才是最好的,你如果喜欢我在书里提出的“精气神养生法”,那么坚持使用。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个好方法,这是黑龙江省80多岁的著名老中医郑侨先生独创的。

春天气温,“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所以晚上9时要睡觉,早5时起床。

夏天气热,“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睡眠改为晚9时半,早起床仍为5时。

秋天气凉,“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晚9时入睡,而早起时间为5时半。

冬天气寒,“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晚8时半睡眠,早6时起床。

老人家行医济世六十多年,真正做到了“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所以,每次当我有机会作养生讲座的时候,我都会把这位老中医的养生秘诀向大家介绍。

还有一次,我在给一个国学班的讲课中,碰到了几位能够把养生心法运用到“拈花微笑”境界的企业老总。

那次我讲《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要下课前我把我认为最经典的段落作为讲课的结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台下很多身价过亿的企业老总都不由自主地微微点头。因为这段话不仅可以用到人的身体上,对于企业的健康乃至于社会的健康也都用得上。

在接下来的互动讨论环节,这批拥有哈佛大学MBA等学位的商业精英,不自觉地把数字化思维用到了养生里面。

这时,一位证券公司的董事长举手发言:“诸位,我有个惊人的发现,每天养生十分钟,相当于春夏秋冬某个季节的养生。”

他说:“像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已经人到中年。就算活到八九十岁,也就平均剩下40年的时间。请注意:每天睡觉时间八个多小时,占了全天时间的1/3。那么,我们每个人其实只有25年左右的生命‘净资产’,说得浪漫一点,也就剩下100个春夏秋冬。

如果从现在开始养生,把‘每一天’当成你未来生命的全部。那么,一天除去睡觉的时间,就有16个小时,合计近1000分钟。

我建议,来算一算,一天的1000分钟,和一生剩下的100个春夏秋冬,岂不是每10分钟,就对应着你生命岁月的一个季节?

我建议不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辈子’来养生,各位再忙碌,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各抽出十分钟来养生,不就相当于春夏秋冬四季都养了吗!”

另一位老总也站了起来,他用幻灯片把一张美国总统布什跑步的大照片放映出来,“诸位,请看看这位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是怎样养生的?”他说,美国总统布什因工作繁忙,便经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隙跑步。

比如说,在出国访问途中,他就在“空军一号”专机会议室里的一台跑步机上跑……各位朋友,我们这些商务人士,总抱怨自己的时间紧张,没时间养生,所以就有很多英年早逝的悲剧,我们一定要警醒啊!”

看到这些忙碌的商界精英对养生有了发自内心的认识,我特别高兴。于是,我对国学班的学员说道,从布什总统的健身经历中,我联想到了一个禅宗故事,和养生有着本质的契合。

有个人失足掉下了悬崖,万幸的是他抓住了一根爬藤。然而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他看到一只老鼠正在啃咬他抓住的爬藤,而此时他已经精疲力竭,脚下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相信这样的人生绝境,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在商海竞争中切身遭遇过。这时,这个人该怎么办呢?恐惧、放弃都是没有用的,他想起了禅宗‘活在当下’四个字,因为,每一刹那的当下,就是人生的一个缩影,如果诸多刹那间充满恐惧、疾病,那么,生命就多灾多难。于是,他放下心来,腾出一只手去摘悬崖上长的野果子,不去过分把心放在那个啮咬悬系生命爬藤的老鼠上……至于这个人的结果如何,是吃了野草莓,把那一刹那延展成甜美、平和的生命结局,还是有了力气而抓住另一根坚固的爬藤而脱身,这已经并不重要了!

话题回到今天的养生,如果我们能像“活在当下”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每一刹那都视为生命最绚丽的部分,那么,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生活,何尝不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1867.html

更多阅读

五禽戏 五禽戏口诀

老年病不用愁了,给自己“活血化淤”吧有人常说:西医对人体已经了解到细胞的水平,瞄准到分子的精度,比如说,治疗病毒引起疾病的时候,甚至让药物像是巡航导弹一样,自动瞄准病毒的靶心。而中医就很玄,寒热、湿燥、散闭、气血……让普通人云山雾

声明:《五禽戏 五禽戏口诀》为网友早班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