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士》教学设计 不要接近崂山道士

作者: 李作龙(初中语文 资阳市初中语文502班 ) 评论数/浏览数: 3 / 191 发表日期: 2012-11-03 08:14:13

|合格

一、教学目标

《崂山道士》教学设计 不要接近崂山道士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著作。

掌握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

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相互讨论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

通过学生复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2、难点

领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胜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过《聊斋志异》或看过电视剧《聊斋》吗?(学生举手回答)有谁愿意给大家讲述其中的一个故事?(指名学生回答)

“鬼狐成性格,笑骂成文章”。《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像一幕幕诗剧,一幅幅水彩画,经常让研究中国文学的汉学家感到惊奇。它不仅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骄傲,还是世界文学当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与《红楼梦》共同造就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劳山道士》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感受它神奇梦幻的文学魅力。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蒲松龄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出身于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得一“候选儒学训导”的虚衔。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蒲松龄一生热衷于科举,孜孜以求出将入相,光宗耀祖,但现实却是屡试不第,备尝酸辛,一直被摈斥于仕官门外,“潦倒于荒山僻隘之乡”。但他的知名度却大得惊人,数百年来,不用说读书人中皆知他的伟名,就是目不识丁的野老村妇以及引车卖浆者流,哪个不知聊斋故事?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世代耕读之家,蒲姓虽然在当地是一个望族,但蒲松龄的祖上几代都没有做过官。毕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蒲松龄自幼就跟着科举失意弃儒经商的父亲读书,他在兄弟四个当中最受父亲钟爱。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踌躇满志的蒲松龄对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人生理想充满了信心,然而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却屡试不第。

蒲松龄30岁的时候,应他的朋友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孙蕙的邀请,南下江苏,做了一年的幕宾。因蒲松龄与孙蕙有同乡、同学之谊,二人相处融洽,彼此也没有什么顾忌,孙蕙出外视察灾情、河工,或者到府城所在的扬州,蒲松龄时常相随,使他亲眼目睹了宝应一带严重的水灾和老百姓的悲惨遭遇及达官贵人不顾人民死活,依旧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窥见了县府官吏怒如虎狼的凶残面目和贪赃受贿的丑恶嘴脸。这更增加了他对清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故而他只在此待了一年就懑懑返乡,此后的蒲松龄便在家搜集整理自己写的小说。1678年,39岁的蒲松龄再赴济南去应乡试,又一次落榜后,他怀着郁郁的心情用一年时间把自己写的400多篇小说整理完毕,定名为《聊斋志异》。

为了生计,40岁的蒲松龄应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儿子毕际有(清顺治二年拔贡,曾任江南扬州府通州知府)之邀,开始设馆于王村东一里的西铺毕家教书,这一住就是30年。在这里,蒲松龄结识了清初诗坛盟主、新城显宦王士祯,得到了王士祯的赏识鼓励和支持,两人成为了文学上的知己。在毕家,蒲松龄不仅在此阅读了大量过去难以读到的书,而且在“小说难登大雅之堂”的世俗偏见面前,毕际有不歧视写狐鬼花妖小说的蒲松龄,而且还给予极大的支持和赞赏。毕家的绰然堂、石隐园,为蒲松龄提供了驰聘幻想,与友人谈论奇闻异事和结撰狐鬼花妖故事的良好场所。蒲松龄撤帐归家时,正值古稀之年。这时的蒲松龄家道已臻小康之境,加之四个儿子的劝归,蒲松龄以年老体弱为由,谢绝了毕家的挽留,归卧蓬窗,安度晚年。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终年76岁。在一首诗中,蒲松龄这样写道:

落拓名场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

腐儒也得宾朋贺,归对妻孥梦亦羞

这可谓他对自己一生经历与心境的一个概括吧。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2、指导学生积累生词

A、重点字的读音

行(hang) 笈(ji ) 观(guan) 稽(qi) 重(chong)

樵(qiao) 赉(lai) 给(ji) 盎(ang) 挹(yi)

箸(zhu) 霓裳(ni chang) 饯(jian)杳(yao) 谙(an)

汝(ru) 诩(xu) 逡巡(qun xun) 踣(bo)

B、重点词语的理解

⑴叩而语(叩:恭敬的问) ⑵阴有归志(阴:私下里,暗地里)

⑶乃尔寂饮(乃:却)(尔:如此) ⑷其声清越(清越:清澈高扬)

⑸烈如萧管(烈:响亮) ⑹其饯我于月宫可乎(其:表希望)

⑺今阅两三月(阅:经历,经过) ⑻示谙此苦(谙:熟悉)

⑼我固谓不能作苦(固:本来) ⑽归家洁特(特:遵守戒律)

⑾俄顷,月明辉(顷:很快) ⑿乃于案上取壶酒(于:从)

⒀且嘱尽醉(且:并且) ⒁壶酒何能遍给(何:怎么)

⒂已而歌曰(已:过了一会儿) ⒃何术之求(何:什么)

⒄须眉毕见(见:通“现”,显现) ⒅门人然独来(然:通“燃”,点燃)

⒆请师之(师:拜……为师)

3、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学生听准字音并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点拨】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王生的人到劳山拜师学道,由于不愿吃苦,最终学无所成,到处碰壁的故事。主人公是王生。

(2)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订正读音及朗读节奏。

4、梳理结构

这个故事生动神奇,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复述这个故事,好吗?

【学生活动】学生复述课文并相互补充、评价。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在文中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2)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理清文章的线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每个段落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可以分为几部分?主要线索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活动】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点拨】本文可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线索如下:

三部分 主要内容 文章线索

故事的开端(1) 慕道上劳山 求师学法

(2) 过月余思归

故事的发展(3) 看奇法念息 看师演法

(4) 不堪苦辞行 师父教法

故事的结局(5) 抵家法失灵 演法失灵

(2)这个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试说说情节的曲折离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学生从文中找出能展现情节曲折离奇的句段,并简述理由。

【点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①情节的曲折离奇首先表现——奇思妙想的法术。在“剪纸化月”、“酒饮不尽“、“箸化嫦娥”、“移席月中”“穿墙之术”的奇思妙想上,这些超现实情节的大量运用,不仅使情节更趋复杂,而且给全文蒙上了一层神秘浪漫的色彩。

②情节的曲折离奇还表现在——跌宕起伏的写法。不仅王生学道的整个过程几经曲折,跌宕起伏,而且局部的单个情节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变得扑朔迷离。

(3)文章最后一段写王生演法失灵,极为精彩。这样的结果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全班交流。

【点拨】可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①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讽刺那些不劳而获、不学无术的人,其结果必然空无喜一场、自取其辱。

②具有一种隐喻意义。做任何事都应不畏艰辛,一步一个脚印,梦想不付出艰辛,不劳而获,一步登天,最终只能处处碰壁,头破血流。

(4)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在小组内内讨论交流,并将讨论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点拨】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某种成就;梦想不劳而获,一味投机取巧,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到处碰壁。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聊斋志异》是一个作家的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到了康熙54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时,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斋窗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穷秀才——蒲松龄出将入相、飞黄腾达的梦想终于成为泡影,而用中国优秀的文化哺育起来的《聊斋志异》光芒四射,历史是公正的!希望同学们课余用心去赏读这部神奇梦幻的小说

板书: 崂山道士

故事的开端(1) 慕道上劳山 求师学法

(2) 过月余思归

故事的发展(3) 看奇法念息 看师演法

(4) 不堪苦辞行 师父教法

故事的结局(5) 抵家法失灵 演法失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2078.html

更多阅读

浙美版七年级《走进美术》教学设计 走进美术教学设计

浙美版七年级《走进美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复习课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复习课)蠡县万安中学于媛媛学习目标: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背诵课文,能熟练填空2、文言基础: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3、能力目标:能与同类文言文进行比较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虽遭贬谪但随

声明:《《崂山道士》教学设计 不要接近崂山道士》为网友离清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