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 有关欲速则不达的素材
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 。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万不可焦躁,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会好,甚至大失所望,万不可急于求成。
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欲速则不达”是南先生一直着重强调的。
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有一个小孩,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挣扎。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没想到,蝴蝶挣脱蛹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痛苦地死去。[2]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将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与之相悖。历史上的很多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以十六字真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2]
《小港渡者》中言道: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出,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其意思是: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这个时候,偏西的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二里路。趁便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我听了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哭着,没有马上站起来。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我醒悟似地想到那摆渡的人说的话接近哲理。天底下有很多人和事都因为急躁而失败,天黑了还找不到归宿,大概就像这样吧。
在生活中,欲速则不达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赶着去和客户谈业务,匆匆忙忙的,过马路时没有注意看车,结果被撞伤了,住了两个月的医院才把伤养好——欲速则不达。 再比如,赶着交了作业出去玩, 心思完全不在题目上,结果把题目算错了,老师检查后发现错了好多题,生气了,不让出去,重做——欲速则不达。 再比如, 想要提高成绩,于是天天不分白天黑夜学习,结果累出病了,耽误了大量的课程不说,由于健康不佳,学习的效果下降,成绩反而更差了——欲速则不达。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中可以看到:本来想早的,反而晚了;本来想快的,反而慢了;本来想提高的,反而降低了——预计的结果和实际的后果完全相反。
但是,也许上述失败的例子都是巧合? 比如,如果马路上车不多,也许就不会被车撞了,所以这只不过是个意外;如果题目不是很难,应该不会做错的,所以这是个巧合;如果在不分昼夜的学习的同时多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的话,就不会生病了,这也不过是个失误罢了。
真是这样吗? 大家都有类似失败的经历。回想一下自己失败的教训,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 在整个失败的过程中,我们只想到前进,没有想到后退;只想到快一点,再快一点,没有想到慢一点,再慢一点;只想到提高再提高,没有想到降低再降低。 这正如我骑车的经历,在一味求快,一味求速的心理支配下,其结果恰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正是对这一事实最简洁有力的描述。
但是,“欲速则不达”只是一个描述,必须要对其进行一步的思考,并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欲速则不达”?其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反者道之动
还是接着上面的说,所谓的欲速则不达,其根本点在于:只想到快,没想到慢;只想加速,没有想到减速。我们知道,所谓提高和降低,前进和后退,快和慢,多和少,大和小,等等这些概念都是相对的。所以对于这个事实,抽象一点说就是: 片面地追求相对双方面中的一方面,没有考虑相对的两方面的另一个方面,如此造成了最终的失败。
但是有人会问,是不是只考虑相对的一方面,不考虑相对的另一方面,就一定会失败呢?这也未必吧
为了得到最有说服力的答案,可以采用物理里的思想实验的方法。从个别的例子开始,抽象到一些普遍的道理。这里,我举个跑步的例子,因为大家都跑过步,都有跑步的经验和体会。
比如说,你五百米的最佳成绩是四分钟,现在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跑完一千米。该怎么办呢? 大家都有体会,这个体会就是,相较于跑五百米,跑一千米时力量的分配要更加的平均,绝对不能在前五百米里就把体力消耗光。 当然,如何计划分配体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跑完一千米,这将涉及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其本身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但是这个复杂的过程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 在跑一千米的全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不但要想着加速,也要想着减速;不但要想着相对往前,也要想着相对后退。 这样想的结果是,无论是对于第一个五百米还是第二个五百米,或是一千米中的任意一个五百米,你都不可能实现四分钟的最佳成绩,但是对于全部的一千米而言,你却可能实现最短时间。
对于体育比赛如此,对于现实生活同样如此。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人想要获得胜利,实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考虑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体力和精力,以期获得最大的效率。这一步思考是每一个劳动者必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它贯穿所有劳动过程的始终——这就是劳动的真正内涵所在,是实践的真正价值。
那么这个关于实践的核心意义、真正价值的思考的最本质内容是什么呢,它就是: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前进中要想到后退; 快时要想到慢;往外时要想到向内,等等等等。 其实,这个道理在我们的老祖宗——老子那里有一个极为精辟的理论总结,这个总结就是: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精辟的总结出了所有的劳动过程、实践过程的最核心本质,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根本原因。 正如在跑一千米的每一个五百米,每一个一百米,甚至每一个一米,每一个一厘米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必然考虑相对的两方面:前进与倒退。在这里,我们思考的起点当然是前进——这自然是为了真正的进步;然而,我们在这里思考“倒退“,其目的决不是为了真正的后退,不是为了逃跑,而是通过思考如何合理分配体力,合理分配能量,以实现最有效地前进。在前进中“倒退“,这个”倒退“就不是简单的”倒退”,而是前进中的休整,是战略性的撤退;包含了后退的前进,这个前进就不是简单的前进,不是盲目的蛮干,不是,而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行为,这是胜利的最有力保障。 这里,前进与后退构成一对矛盾, 只思考前进,只一味想要进步而忽视矛盾的另一个方面,人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只有兼而有之,合理把握这个前进与后退组成的根本矛盾,每个人的发展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对于每个人如此,对于社会的发展亦如此。反者道之动,其内在的逻辑就是“负负得正”。所谓“负负”,意为现实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对立面,在这个由相互矛盾的双方组成的统一体中,每一方既是它自己,又不它自己,每一方都要通过否定自己以达到最终的目标——矛盾统一体的和谐与平衡,这个时时刻刻变化着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的矛盾体,就是“正”,也就是我们追寻的目标。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社会的发展才能平稳,才能持续,才能和谐。
反者道之动——生产力的发展
实际上,西方的伟大哲人黑格尔也得到了和老子相同的结论, 只不过,黑格尔得到这个结论依赖的路径是西方哲学知识论,认识论的传统,而老子则是在东方哲学实践论传统上通过思考得到的这个结论。 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可以很详尽的阐述绝对理性是如何通过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把握了矛盾(这个是东方哲学欠缺的),但是他回答不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理性的来源是什么?它从何处产生?它为什么能把握这个矛盾? 天才的马克思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给予解答:理性能把握矛盾,其根源在于实践,在于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人”。人的劳动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劳动,正在于人的劳动是主动的,有其目的所在,这目的,正是为了创造人类的历史。动物世界是没有所谓“历史“的,因为动物的发展被自然进化所主宰。自然进化犹如一列火车,载着动物们向前奔跑,在每一个车站卸下不同的货物——一种动物进化的种类。火车对于动物而言,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外,因此火车时刻表或者说火车(自然进化)的历史,对于动物而言丝毫没有意义——动物世界没有历史。 人则不同,人能开创自己的历史,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自己的未来,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时间性,有历史性。这正是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内涵。马克思把劳动归结为生产力的提升,这是个伟大的创见,可惜,他没有超越西方知识论传统的局限。 依照西方知识论的传统,生产力当然就是知识,是技术知识加西式的“科学管理知识”,想要发展生产力,唯一的方法是积累知识,接受知识。如果从东方哲学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就是每一个人对“反者道之动”的把握和领会,是对“负负得正”这一逻辑的体悟。这一体悟不是乱悟,它必须建立在了解矛盾双方变化的真实状况之上。这正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也是军人思考如何打赢;棋手思考如何取胜;生意人思考如何抢占市场先机;医生思考如何对抗疾病;技师思考如何修理机器, 等等这一切思考中的核心。换句话说,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接受知识;更加重要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学习与体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敞开心胸,在实践中去体验与感受这一过程,并将自己完全融入这个矛盾体,最终与之合一,做到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才是生产力的真正提升!这才是生产力的伟大进步!
生产力不是物,不是工具,而是每个人的思想,每个人的灵魂。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把握,是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生产力是真正的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只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提高人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推动人类的发展!
对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人来说,最不容易接受这个劝导。然而无数事实证明,“欲速则不达”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我们放眼看看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是知道这个道理,而最终大多数人是违背而行的。当然“欲速则不达”不只是在于某些客观上的原因,对于一个时代所产生的一定的文化也有区别。比如,如果一个时代要求是一种快餐的文化,就象当今的主流,那么这“欲速成则不达”只能靠边而站,相反,如果以一种永久的文化去创造的话,那么这“欲速则不达”是有人去接受的。为什么现今社会的潮流不喜欢这种古老的方式呢?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人们过于追求眼前利益,二则为享受生活变成了每个人追求的根本因素。就象对于创作来说,好象只要是凑文字就行,其中的内容是什么,那是无关要紧的。如果有人去埋怨,那根本顶不了事,在写的时候,人家已经做出一切牺牲的准备。自然对于你那一套愤怒之言和慷慨言论是不屑一顾的。他(她)们认为,只有有人去接受,那才是真理。那么现代的社会是不是也有一点趋向这方面的倾向了呢?
平时我们看到一些人急于求成的时候,总是以这句话来相告。但叫一个人去接受这句话的时候,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的人只把你所说的当做耳边风,行事依然是我行我素,因为他们并没有快“速”的生活方式是件坏事情。
不管是平常做事情或是创作艺术,急于求成的大多只能在瞬间而逝。有人则认为,在这瞬间所得到的荣耀就已经足够。
时代的变迁可以改变一切,当然追求速成的人大多会在一段时间后被后来者所遗弃。为什么不能好好地用心去写一些真正有竟义的东西呢?而性来性去无非只是那么一回事,难道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性的东西之外,没有其它更有意义的事情可做了吗?每每想到这些,内心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时代在倒退,社会在沉没,好象所有的一切都随波逐流。
其实,一些历史上的名人很多也用过求速成的方法,但在追求过程中,又转向了下苦功夫。象宋朝的朱夫子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于是他坚信“欲速成则不达”这句话,之后下苦功夫,方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有一句十六字真言:“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为什么当今的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呢?更多人信奉的是:“随主流而不求本质。”象王阳明,陆象山,顾亭林等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之人,却都知道“欲速则不达”,且会依此行事。仅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要感到惭愧!我并非有意宣扬古人高出今人,但事实是,今人确实不如古人。
瞬间的成就可以使人获得短暂的名利,但如果谈起永恒,无非只是皮毛之举。
更多阅读
造成网络不稳定的原因 网络不稳定原因
造成网络不稳定的原因——简介经常上网的朋友可能会遇到网络不稳定的情况,网络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有时网速正常,有时网速又很慢,打不开网页甚至断网,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网络不稳定呢?造成网络不稳定的原
qq空间无法登录或者登录了进不去的解决办法 网速慢的解决办法
我们时常会遇到QQ空间登录不上或者登录上了却进不去的问题,也不找到是网络问题,插件问题或者是其他问题,本文为您总结几点经验。1、如果在QQ面板上打不开,建议重启电脑或重新下载QQ2、空间里的装饰太多也会倒置空间很难打开3、清
股票不公平的高溢价发行把资金抽离资本市场,中国股市投资价值为 股票发行的溢价计入
中国股市是不公平的,上市公司对普通投资者以几十倍速的高溢价发行股票,对原始股东个人的股份则不溢价, 1元钱一股。原始个人股东花相同的钱可以获得几十倍于其他股东的股份。这使得他们牢牢地控制着上市公司,占用公司几乎全部的资源,并获
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_vicky
标 题: 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5月10日11:16:31 星期天),转信,仅作学习参考用。[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定强奸之司法解释的法理和潜在实践后果。论文论证了这一解释有悖于法理、人情,违背
不一样的周立波段子30则 周立波段子
不一样的周立波段子30则1:电话,打一次没有接,就不要再打第二次;短信,发两次没有回,就不要再发第三次。没有这么卑微的等待,如果你重要,迟早会回过来的。没有必要为不懂得珍惜你的人犯贱,如果一个人开始怠慢你,请选择离开。保持一份自信,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