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17:李广难封
[画外音]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四十四年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将领,像卫青、霍去病,他们可以说是绝代双骄,他们的战功成就了他们的一世英名,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但同时还有一个人,打了一辈子仗却终其一生未得封侯,这个人就是李广。李广从文帝朝一直打到汉武帝时期,几乎打了半个世纪,最后却自刎于疆场。那么李广为什么自杀呢?他又为什么终其一生不得封侯呢?
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匈作战,这个在历史上称之为“漠北决战”。这场战役汉武帝是举全国之力,他派了两个人,一个是卫青,一个是霍去病,各带五万军队,动员了十万精锐的骑兵。卫青这次出征他的前将军,也就是先锋官就是李广,李广担任卫青的前将军。但是卫青在决战的前夕抓到了一个俘虏,而且从俘虏的嘴里边了解到匈奴的单于的具体位置,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情报。因为在汉匈作战中间,最大的一个困惑就是在茫茫戈壁,在浩瀚的草原之上,你不知道哪个地方有匈奴的骑兵。所以在那个冷兵器时代,你要能找到单于的位置,这个仗就基本上可以说是打赢了。但是在卫青了解到匈奴单于的具体位置以后,卫青突然下一道军令,把担任前将军的李广调走,调到右路军去和右将军赵食其汇合走右路,这个右路要转一个大圈,路很远,路上又没有水草。这是卫青下的死命令,李广不得不服从。他把李广调走以后,他安排了自己的一个亲信叫公孙敖。我们如果听过前面几集就知道,公孙敖可是卫青的恩人,当年公孙敖在卫青刚入宫被窦太主抓起来要杀的时候,就是公孙敖带人把卫青给救出来的。所以卫青在调走李广以后,把公孙敖调过去做前将军。然后卫青进军,和匈奴单于正面发生冲撞,卫青这一仗打得很漂亮,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漠北决战。
但是漠北决战的胜利却发生了一件意外,就是原来的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由于没有向导迷失了道路,误了和大将军卫青汇合的期限,按照汉代的军法规定,误期当斩,那是死罪。所以卫青跟李广重新汇合以后,卫青就派人去向李广了解迷失道路的情况,准备好向汉武帝报告。李广拒绝回答,李广不愿意去回答。卫青看李广拒绝回答,就下令让李广到大帐中间去做笔录,录口供。李广非常悲愤,他自己说了一段很沉痛的话,他说我一生打了七十余仗,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而且我只有这一次机会,是和匈奴的单于直接对阵,但是大将军把我调到右路,又迷失了道路,这是天意吗?我的将士没有错,错都在我自己。说完以后李广就抽刀自刎,自杀了。李广自杀的这一年是汉武帝的元狩四年,他从汉文帝十四年从军,到他自杀这一年一共是四十七年,他从军打了四十七年将近半个世纪的仗,最后因为紧急把他调走,让他迷失道路而自杀了。所以李广死以后,李广的全军将士无不落泪,而且,百姓中间无论是了解的不了解的,听说李广自杀以后都哭了,都流泪了,这就是在汉匈战争史上非常不幸的一位将军。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传着一句话叫“李广难封”,“李广难封”这句话出自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阁序》写得非常有名,其中有一句就叫做“李广难封”,所以人们都一直为李广不能封侯而感到非常惋惜。
[画外音]李广自杀了,他封侯的机会随着他的自杀也荡然无存了。李广惨烈而悲壮的自尽,让人们看到了他内心极度的绝望和愤怒,叱咤疆场一生的老将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下场?李广纵横疆场几十年,他的骁勇善射威震匈奴各部,被匈奴人誉为“飞将军”。那么一位有勇有谋、敢打硬仗、敢打恶仗的飞将军,为什么没有封侯呢?他难道不具备封侯的条件吗?
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李广从军的时候是汉文帝十四年,他从军以后,就因为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那个野兽格斗,表现得非常勇猛。汉文帝当时就有一个评价:“惜乎,子不遇时”。太可惜了,你生不逢时,假如你生活在高皇帝的时候,封个万户侯何足道哉?这是汉文帝对他的评价,这说明李广很有才啊。到了汉景帝时期,李广担任上谷太守,在上谷太守的任上,李广是天天跟匈奴作战,天天打。打到最后,汉景帝手下有一个官叫典属国,这个官就是主管中央政府和当时的一些附属国的关系的一个官,这个官员叫做公孙昆邪,这个公孙昆邪就给汉景帝说了非常有名的一番话:“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说李广的才气是没有人可比的,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这个才能天天跟匈奴打,早晚有一天要失手的。汉景帝听说以后就把李广调开了。所以我们从文帝和景帝朝的表现来看,李广应当说是个有才干的人。我们下面具体看一看李广到底有什么才,他这些才够不够一个封侯的条件。第一点的才能,李广的智勇神射之才。我们中国有一部很有名的小说叫《水浒传》,《水浒传》中间有一个神射手叫小李广花荣,那个花荣就是个神射手,所以他的绰号叫小李广,可见李广在中国古代就是神射手的代名词。《史记》的《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有射虎入石的一个故事,说李广看见草丛中间一个老虎,一箭射过去,那是个石头,结果他一箭把那个箭头射到石头里面去了。当后来告诉他是一块石头,再让他射他射不进去了,射虎入石啊。
我们举一个战例,李广在上郡太守任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就是汉武帝派了一个他很宠幸的宦官来做监军,这个宦官有一天带了几十个骑兵外出,刚好遇见了三个匈奴人,这个宦官不知深浅,他觉得我带了几十个人,你们只有三个人,他就下令和这三个人对射。没想到这三个人,把这个宦官带的几十个汉军的骑从全部杀死光,而且把这个宦官本人也给射伤了。这个宦官后来就逃回来了,逃回来以后向李广报告,李广一听就知道这三个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所以李广二话没说,带着一百个骑兵就追上去了。这三个匈奴人没有骑马,李广追得很快,追上去以后,李广让一百个骑兵两翼包抄,他亲自射箭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一审问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抓住这个射雕手以后李广就准备回来。就在这个关口,突然前面冒出来几千匈奴骑兵,而李广就只带了一百个骑从。在这么个紧急关口,李广手下的人全吓蒙了,一百对数千,这些人都想逃。李广说我们这一百个人要是逃的话,后面追着射,我们就成了一个活靶子。我们这个地方离大军的军营有几十里地,逃不到军营全被人家杀光,不能逃。他就下令不但不逃,要迎上去,迎上去走到离数千匈奴骑兵二里地的地方,下马不走了,而且让士兵把那个马鞍子要卸下来。这一下子士兵们不干了,士兵们吓死了,一个个面如土色,就跟李广说,万一对方冲过来,我们连往上举马鞍子的工夫都没有,李广说卸下来。这个时候呢,双方对峙中间,因为对方看见汉军就一百个人迎了上来,还把马鞍子卸了,感到非常反常,所以就认为这一百个人就是那个钓鱼的鱼饵,说不定周围有大量的伏兵,所以就双方对峙着谁也不敢打。匈奴有一个骑白马的将领出来,叫李广一箭给射死了,双方就这样一直对峙到晚上。到了晚上以后夜色朦胧,风声呼啸,匈奴的几千骑兵害怕汉军的埋伏,他们就撤离了。李广也不敢走,待到天亮带着一百个骑兵回来了。所以说李广啊,他这个神射,这如果不是智勇双全加上神射,不可能的。这是李广的一个方面的才能。李广还有一个方面很奇特的才能,带兵简易之才,就是李广带兵跟别人不一样,比如说他的士兵行进的时候,其他的军队都是排成建制啊,就是按我们现在说的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李广的军队走起来是一窝蜂,部队没有建制,大家随便走。然后到了休息的地方以后呢,也不按建制休息,谁想跟谁在一块儿就在一块儿,而且晚上他的部队是不打更、不站岗、不巡逻。而且他大帐中间也没有那么多文书。所以李广带兵的方法,和中国古代、古今中外所有的将领带兵都不一样,他带兵特别简单。这种带兵之法我有一个说法,这叫才将带兵,有才的将领,他不是那种常规将领的带兵之法。而且李广就带这样的兵,别人都带不了他能带得住。李广手下的兵士跟着李广打仗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就是不需要很严格的组织,所以士兵们平时很轻松,打起仗来遇到紧急情况愿意为李广出力,所以李广应当说是一个很有才的将领。
[画外音]无论是李广的骁勇还是他的善射,李广的军事才能都堪称一流。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位有才能的将领为什么没有封侯呢?李广曾先后几次率精兵参加反击匈奴的作战,应该说杀敌有功,晋爵封侯的机遇很多,那么为什么李广还是没有封侯呢?
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封侯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我们谈一谈李广的两次封侯的机遇。李广有两次封侯的机遇,第一次是汉景帝时期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李广参战了,当时他是太尉周亚夫手下的一个将军,而且他夺了对方的军旗。我们知道在古代作战的时候,夺得对方军旗是立了大功的,夺了军旗是可以立功受赏的,但是这一次李广接受了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的将军印。我们前面讲过,汉景帝和他弟弟梁孝王之间是有矛盾的,实际上汉景帝对他弟弟戒备森严,而李广这次刚好是犯了大忌,他接受了梁孝王的将军印。他作为中央政府的将军接受了地方诸侯王的将军印,惹得汉景帝非常不满,回来以后汉景帝就没有赏他,这是第一次机遇错过了。这次机遇当然李广有责任,李广的责任看来就是,他不懂得汉景帝和他弟弟之间矛盾的这种关系,接受了梁王的封赏。第二次就是我们刚刚讲过的漠北之战,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他本来是前将军,是先锋官,他有可能在和单于接触的时候立功受奖的,但这一次他又错过了。而这一次的错过是卫青把李广调走,实际上并不是卫青的主张,把李广调走是汉武帝的主意。汉武帝在这次出征的时候,原来没有打算让李广去,李广这次主动请缨要求出战的,因为李广这个时候年龄已经六十多岁了。汉武帝之所以这次没有让他去,主要有这么三个原因,第一年龄比较大,再一个,汉武帝认为李广这个人“数奇”,所谓“数奇”,“数”就是命数,“奇”不是一个偶数,“数奇”就是命不好,认为李广这个人命不好,所以不想让他去。李广是坚决要求去,坚决要求又犯了一个忌讳,因为在封建专制体制之下,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上面决定的,上面可以给,下面不可以要,李广要,其实又犯了忌讳。汉武帝这次表面上说让他作为前将军,实际上已经告诫卫青,一旦遇到匈奴的单于要把他调走,不能让他做前将军。实际上卫青是接受了汉武帝的指示,但是这个事情李广本身并不知道。卫青把李广调走以后任命了他的亲信公孙敖,这个事情李广知道,而卫青跟公孙敖之间的这种生死之交李广是很清楚的,所以李广对这件事情愤愤不平、非常气愤,这样李广又一次失去了封侯的机会。那么这两次封侯机会的失去,应当说李广难封的第一个原因,是汉景帝和汉武帝对李广的排斥和压抑,这是导致李广终生未得封侯的重要原因。
[画外音]李广两次封侯的机会都被他小小的疏漏给错过了,但是在最后一次机会里,汉武帝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汉武帝的干预,让李广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认为李广的命不好呢?这是他调开李广的借口,还是李广真的如此呢?
李广未得封侯有没有他命运的关系?古人老是认为,李广未得封侯是命运的关系,比如说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诗就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就说李广不封,没有封侯是因为他命不好。是不是这回事情?汉武帝说的“数奇”有没有道理?李广确实有过一些不太好的记录,比如说龙城之战,他和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四个人一块儿出征,每个人一万人马,公孙贺是无功而返,公孙敖是损兵七千,李广是全军覆灭被俘了,只有卫青是直捣龙城杀敌七百,人数不多但是立功了。这是李广的第一次作战中间一个不太好的记录。再一个是元朔六年他跟着卫青出征,又一次没有立功,所以李广确实在战功的记录上有一些不良记录。但这是不是他的命不好呢?是不是命运造成的呢?我觉得这里面有命运的成分,还有更重要的是人为的因素,李广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就是他自己有一些失当的地方,我觉得李广自身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他的封侯。首先是恃才而骄,李广是个很有才的人,但是正因为他有才,所以李广在作战的时候有时候表现得有一些骄傲。比如我们前面讲过,汉景帝时期他在边郡太守任上,天天跟匈奴打,天天打,后来还是那个公孙邪昆说了一番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这样汉景帝把他调开了。再一个,李广有时候过于冒险,比如我们前面讲他带一百个骑兵去追三个匈奴射雕手,那件事情上固然说表现了李广的智勇神射,但是反过来讲,你作为全军的统帅,发现了对方是三个射雕手,你有必要亲自去追吗?而且你不和军中其他人商量,你带着人就去追,后面的大部队不知道自己的统帅跑到哪儿去了,连接应都无法接应啊。这是你这么一套把匈奴人给迷惑住了,你把人家忽悠了,万一你忽悠不了人家呢?万一这几千匈奴骑兵跟你赌一把,他就用几千人和你这一百个人打你一下,你怎么办?万一对方识破了你的计谋,你怎么办?那么李广可就惨了,那就是再一次被俘的命运在等待着他,所以过于冒险啊,对一个统帅来说是个致命伤。
第三个影响他封侯的不利因素是他的适应能力。李广的名声是在什么时候出来的呢?是汉文帝朝跟汉景帝朝李广已经是名将了,但是文帝朝跟景帝朝打的是防御战,武帝打的是进攻战,汉武帝是发动了对匈奴的全面的进攻。汉文帝、汉景帝朝是一个被动的防御,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由阵地战变成运动战,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我个人觉得,好像李广对这个转变有一点不太适应。其实你看卫青,你看霍去病,他们跟匈奴作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叫长途奔袭、运动歼敌,就是在长途的奔跑之中找一个机会消灭匈奴的军队。而这种打法李广似乎不太适应,李广长期适应的是阵地战、防御战。而且从年龄上来说,当汉武帝决定发动这个进攻战的时候,李广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比起十八岁的霍去病,比起二十多岁的卫青,李广这个年龄和他们相比,敢打、敢拼、敢闯、敢深入这个“敢”字精神要相对弱一点,李广和卫青跟霍去病相比的话,他少了一点冲劲儿、闯劲儿。所以李广在运动歼敌、长途奔袭的这个过程中间,李广表现得并不出色,其实李广表现出色的是文帝朝跟景帝朝的防御战,这也是影响李广封侯的重要因素。
[画外音]不管是时运不济还是自身弱点,李广封侯的夙愿始终没有实现。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他为什么要选择死亡呢?如果李广不选择死亡,说不定他后来还有封侯的机会,西汉时期的法律规定,打败仗的人是可以拿钱来赎命的,那么李广为什么不选择这一条路呢?
那么李广在误期以后,其实面临两种选择。和他一起误期的还有一个右将军赵食其啊,那个赵食其选择一个什么呢?赵食其选择的是拿钱赎罪,交了钱卖了命,废为庶人。那么李广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其实李广在前面也有被敌人俘虏以后回来判为死罪,然后他交钱把自己买回来了,为什么这一次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李广不再拿钱买命而选择了自杀,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李广非常看重他一生中间最后这一次漠北决战,因为这一仗打的时候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李广知道自己从军作战的机会不多了,他非常看重这一次战斗。而这一次战斗是汉武帝不派他,他主动请缨要过来了一个前将军,所以他把他人生一个目标、一个愿望,也就是封侯的这个愿望和目标,都押在了这一次对匈作战之上。而刚好这一次得到的情报,又是正面知道了匈奴单于的具体位置,所以李广把这个战斗看得非常重,他觉得这是自己实现人生目标的惟一的机会、最后的机会。但是,卫青把他调走了,卫青作为大将军,卫青的地位、卫青的威望、卫青的身份、卫青的战功、卫青的年龄,这都是李广无法相比的。如果李广不选择自杀,拿钱买了命,将来再跟随大将军出征还会有机会吗?因为据李广看来,如果卫青这一次能够挟自己的私怨,调开他安排自己的亲信,那么今后还会这样做。李广自己隐隐感到,我就是拿钱买命也没有价值了,所以李广最后选择死,是他绝望的一种表现,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李广的男儿血性啊。李广是一个有血性的好男儿,好男儿应当是有血性战死疆场的,马革裹尸这是李广的梦想,但是这样的梦想他无法实现。所以,当卫青下令李广调到右路军这一路的时候,李广按照礼节他应该给卫青有一个告别,结果李广是愤愤而别,跟卫青连招呼都不打就到右路军部去了,这是很失礼的。李广是一个很率真的人,他不善于掩饰自己内心的愤怒,他觉得卫青是挟了私怨,所以他这个时候不再顾及上下级的关系,愤然离开,这个时候李广觉得自己宁可死,我也不能受辱。所以李广死的时候,他说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我不能面对那个刀笔小吏啊,你找来一些小秘书,要录我的口供怎么样迷失的道路,这个耻辱李广是不能受的。李广在受辱和自杀之间,他宁可选择自杀来保持自己的尊严,所以李广只能选择死亡而不可能选择受辱。如果我们把李广这个人物和司马迁的身世来比较的话,李广这个人,我们之所以今天读起《史记·李将军列传》还能够潸然落泪,就是因为司马迁对李广这样的悲剧人物倾注了更多的感情,他不但是用历史的笔法写了这个人的一生,而且是用各种文学手法写了李广的很多轶闻,写了李广的性格、写了李广的才气、写了李广的命运、写了李广的不幸、写了李广的抗争,所以我们今天读起来《史记·李将军列传》,才能够那么深深地被打动。
[画外音]李广率真的个性让他没有选择屈辱地活,而是悲壮的死。李广的死引起了无数后人的同情,就连司马迁都给他单独列传,用相当多的笔墨和深情来描述李广的生平事迹。那么李广之死难道真的是他自身的弱点造成的吗?谁该为李广之死负责呢?
李广自杀以后,那么多人对他很同情,全军将士无不落泪,当时的老百姓知道了以后都哭了。而且我们从后来的中国古代的诗文记载来看,所有的人提到李广之死都是感到悲痛欲绝,都非常同情李广。我们可以说,是汉武帝和卫青两个人联手杀死了李广,如果我们要追究李广之死的话,卫青是执行者,汉武帝是谋划者;卫青是表面上的人,汉武帝是卫青身后的隐形杀手,是杀死了这位抗匈名将的主谋,在这一点上,汉武帝跟卫青都有永远不能够洗刷的责任。我们读《史记》、读李广传、读卫青传,会有一个明显的对比,李广无功但是有盛誉,人们对李广赞扬了很多。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最后太史公曰中间,写了非常有名的八个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是因为桃树、李树的果实那么甜美,所以人们来采摘桃子、李子就踩出路来了,这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是我们读卫将军列传看不到这样的赞扬,卫青是有功而无誉,李广是无功而盛誉。尽管李广难封有李广自身的责任,但是人们从来不去追究李广的责任,对李广非常同情。为什么?本来李广难封是个事实,那么多文人探讨这个问题,大家只有同情的,很少有人指责的,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两个人晋升的台阶不同,李广是行伍出身啊,从一个普通的士兵一直做到将军,卫青是依靠着外戚的身份做了将军,在这一点上,人们明显同情李广这样的将军。还有李广作为一个将军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做到官兵一致的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中间记载这样的事情,说遇到没有水的地方,如果士兵们不喝足了水,李广绝不喝第一口水;遇到断粮的时候,士兵们不吃饱,李广绝不吃饭,他是一个能够和士卒同甘共苦的将军,所以李广的官声非常好。这么一个将军最后却被逼上了绝路,被汉武帝和卫青逼得最后自杀而死,所以人们同情李广也是人之常情。汉武帝时期,不但在军事上出现了像卫青、霍去病、李广这么多的名将,而且在汉武帝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在政治上治国很有名的人物,因此我们下面要讲的就是武帝时期治国的人才,请看下集《公孙丞相》,谢谢大家。
(根据视频记录修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