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和做的 一直咳嗽不停怎么办

现在信息传播已经相当发达,哪怕一个足不出户的乡村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而知晓天下。因此对一个人来说,所谓“开放”,不一定要环游世界,关键是视野要开阔。

比如,这次我们研修班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我们当然通过教授的授课,知道了许多教育理念,通过考察也实地感受了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但其实仔细一想,这些“理念”这些“特点”,我们在国内就知道了。报纸、杂志、电视、网络,还有各种专家培训,这么多的渠道都把美国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传递给我们。

所以,那天翻译代我们问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的问题:“中美基础教育有什么不同?”她话音刚落,我就想,这个问题完全是多余的。现在几乎每一位中国教师,都可以对中美基础教育的不同说得头头是道:中国重共性,美国重个性;中国以强化记忆为主,美国以鼓励创造为主;中国重书本知识,美国重动手能力;中国以教师教为主,美国以学生学为主……这些东西,哪里需要到美国来当面请教才知道呢?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否认身临其境实地考察的必要性。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在美国的课堂里,亲眼看看孩子们是如何主动积极地学习,老师又是怎样围绕孩子转,那种气息,那种氛围,那种现场感,是国内无法感受到的。尤其是美国基础教育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大环境,更是我们在中国无法体验的。到了这里,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只有美国这样的土壤,才能有美国这样的教育。

但是,经过二三十年各种形式的中外交流,仅就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而言,即使没来过美国的中国教师也已经非常熟悉了。想想从上世纪八十年起,什么“发现法”“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最优化”“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全纳教育”……因此至少是在理论上,中国的基础教育称得上是领先的。还不仅仅是“理论”,也有实践——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尊重个性、学生为主体,综合社会实践、小老师上讲台……这些做法就是拿到美国来,也很新潮呢!

这样说来,中美基础教育应该没有什么差别呀!但为什么却实实在在存在着差别呢?这差别又在哪里呢?在我看来,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别,在于美国不但说而且也做,中国则往往只说不做。

就拿“以学生中心”的理念来说,我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念够领先了吧,甚至可以说超前。呢!大概是十多年前,国家开始新课程改革,于是“新课改”成了中国基础教育最响亮最时髦的词儿。当时为了“转变观念”,有关部门还出版了一本名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的书,该书在谈到课堂上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时这样说道:“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看看,这些话拿到今天的美国课堂上,肯定也是新观念,可我们十多年前就有了。但近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的课堂如何呢?基本上不还是教师独统天下吗?

因此,我越来越认为,就基础教育而言,中美差异主要不是什么观念,而是行动。甚至可以说,在理念层面,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者已经达成共识:要尊重学生,要围绕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要因材施教,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激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但虽然基于同样的理念,中美各自的课堂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况。

美国的课堂上,学生活泼、自由、积极、舒展、无拘无束,老师围着学生转。

那天我在安纳波利斯中学观摩一堂写作课,看到四个学生围一桌,大家神情放松,老师讲解的时候他们都看着老师,讨论时都积极发言。翻译告诉我们,这是一堂写作课写作课,主要是写读书笔记,然后分享交流,彼此提意见,再改进写作。具体说,就是看了一本书之后,将自己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将自己和书中某一人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都一一写出来,并且要用结构图的方式列出写出提纲。

美国老师告诉我们,他们的课堂都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这体现在学生的座位编排上。我们没有看到一间教室的学生座位是像中国大多数学校的教室里那样学生坐得整整齐齐,便问美国老师这样的座位是怎么考虑的。她回答说,并不是刻意这样安排的,也没有任何人规定必须这样做,学校也允许老师有其他的桌位安排,但老师们都觉得这样坐最适合学生交流合作,所以自然就这样了。

美国老师反复给我们强调,他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设计课堂都以这些为重点,把学生的能力兴趣作为要点考虑。他们的课堂程序一般是,先让学生热身五分钟,就是让学生自学,自己读书,思考,然后老师讲10分钟左右,接下来就是学生参与讨论,老师也一起讨论,课堂结束前又是学生自己总结,包括自我评价和考核。

那中国的课堂呢?基本上还是下面的学生坐得整整齐齐,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这样便于老师讲,学生听。除了中间有时候教师会提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外,基本上还是老师一讲到底,甚至常常拖堂,明明下课了,老师还在喋喋不休地强调这个“关键”那个“重点”,唯恐有所遗漏。

其实这些老师不是不明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之类的新理念,如果是写总结,或者写论文,大他们都会把新课改的理念说得头头是道:“学生主体”呀“以人为本”呀“师生互动”呀等等。可惜这些理念总是停留在纸上。

说的和做的 一直咳嗽不停怎么办

说中国的教师“只说不做”也不特别准确,其实我们不少课堂也很精彩的。但这样的课堂大多是公开课,或课堂大赛,或者是为迎接检查、接受督导、通过验收等特殊时候所精心准备的展示课。每当这时,课堂总是学生快乐的天堂。教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活动,而且这些“活动”还不单一,讨论、辩论、表演、小组合作,学生上讲台……这样的课往往高潮迭起,美不胜收。但可惜这是公开课,为了准备这一堂体现新课改的课,老师不和学生不知准备了多久。然而平时每一天的课并不是这样的,如果天天这样上,还不把教师和学生累死啊?

所以,同样是做,美国是常态,中国是特例。如果你凭着这些“要什么有什么”的公开课来判定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那你不是装傻就是真傻。

有人会说,不对吧,我们不是有洋思吗?不是有杜郎口吗?不是有这样那样的课改成绩突出的学校吗?难道他们没做?难道他们不是常态?

我承认,包括洋思、杜郎口在内的一些学校,还有北京、上海等课程改革搞得很成功的学校,多年来在尊重学生方面的确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这是他们取得突出教学成果的重要原因。但是第一,与中国所有学校相比,洋思、杜郎口等学校毕竟是少数甚至个别,并不普遍,不占主流,因此也不具备中国基础教育日常课堂的代表性。第二,有些学校的课堂改革,看起来很热闹,但背后都有着教师的操纵;换句话说,学生的发言无论看起来多么活跃,都没有超出教师暗中设定的思维圈子。这种尊重学生是假尊重。第三,还有一些学校的课堂改革,其主要甚至唯一的指向还是应试成绩。应试能力当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但如果学生只是考试成绩好,这离我们所期待的学生心灵飞翔、思想燃烧、大胆质疑、富于创造的全面素质还是相差很远的。

岂止是课堂改革知行脱节,中国教育在其他方面几乎都是这样。不是不知道什么才是素质教育,而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果真要细细剖析这“种种原因”,将是一篇大文章),上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到各位校长,下到每一个教师,都不愿真正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不愿真正在行动上把学生看做教育的中心与目的。订规划、写文章、立课题、做汇报、制展板、搞宣传,各种新理念说得天花乱坠——这样“特色”,那样“创新”,什么“人文关怀”,什么“学生为本”……真是高屋建瓴,分条析理,色彩缤纷,眼花缭乱……其理念简直比发达国家还先进,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超前,但实际上行动上并非如此,“分数才是硬道理”,该干嘛还干嘛。因此,多年来,所谓“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叶公好龙,莫过于此。

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观念更新了,也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了。我只是想提醒各位亲爱的教育同行——其实也是自勉,无论我们知道了多少理论,如果不化为行动,这些理论都是没用的。这里的“行动”,不是昙花一现的表演,而是自然而然的生活。如果我们哪怕把我们认可的百分之一的教育理论落到了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像呼吸一样自由,像潮汐一样自然,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才算成功了。那时候,“素质教育”也就没必要叫“素质教育”了,它就叫——“教育”。

2013年10月26日傍晚,从费城至新泽西的车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5063.html

更多阅读

73岁 与84岁 之说的来历 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

73(岁)与84(岁)之说 的来历毛主席晚年谈论他的健康时说:“73(岁),84(岁),阎王不请,自己到。”他老人家恰恰是84虚岁逝世的。民间也有73岁,84岁是老人的两个门槛之说。以后,每逢清明扫墓到墓地,我总要下意识地看看逝者碑刻上的年龄,按照统计学来观察,

声明:《说的和做的 一直咳嗽不停怎么办》为网友酒醉人心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