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属产地]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成的蜜。我国各地均产。过滤后供用。
[药性歌诀] 石蜜甘平,入药炼熟,益气补中,润燥解毒。
[属性归经] 甘,平。属金。还归脾、大肠经。
[功效主治] 补中缓急、润燥、解毒、润肺止咳、滑肠通便。主治:中虚脘腹疼痛、肺虚燥咳、肠燥津亏便秘,亦可治疗疮疡、烫伤、目疾等病;并可用于炮制中药、乌头类毒药之解毒。
[歌诀译解] 石蜜味甘,性平。入药用必须炼熟。有益气补脾胃和润燥解毒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津液不足的肠燥便秘,以及肺燥干咳。一般补养药用蜜作丸,能加强它的补益作用。治咳药用蜜炙,可以增加润肺止咳功能;并可缓和毒性药物,起到解毒作用。
[药解应用] 本品味甘,归于肺、大肠经,甘能补虚润养,肺主气、宣降,大肠主传导糟粕,故具有滋润补肺、润肺止咳、滑肠通便之功,主治肺虚燥咳、肠燥便秘。配人参、生地等,治肺虚燥咳、干咳咯血,如琼玉膏。单用30-60g冲服或配当归、黑芝麻、何首乌等,治肠燥便秘。《本草纲目》:张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蜜煎导法,而成千古神方也。
本品味甘、还归脾经,甘能补虚、和缓急迫,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之功,主治中虚脘腹疼痛。配芍药、甘草等,治脾虚脘腹疼痛。亦可用于滋补丸剂、膏剂之赋形、某些中药炮制采用蜜炙。《药品化义》:蜂蜜采百花之精,味甘主补,滋养五脏,体滑主利,泽润三焦。
本品还具有解毒之功,用于乌头类药物之解毒。《金匮要略》治历节病不可屈伸疼痛的乌头汤,以蜜先行另煎乌头,即是为了解乌头的毒性。
用于年老津枯、久病体虚及温热病后津伤肠燥致便秘,可单用本品内服30-60g,冲或制成栓剂使用,也可配伍养血润燥滑肠的黑芝麻、当归、火麻仁等药同用。用于肺燥干咳及虚劳久嗽、咽干等证,常用的润肺化痰止咳药款冬花、紫菀、百部、枇杷叶多以蜜制,以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若肺脾两虚,久咳不止甚则咳血、咯血等,常与人参、生地、茯苓同用。用治寒疝腹痛,手足厥冷,脉沉紧者,可用乌头煎液与本品兑服。若脾胃虚寒,脘腹疼痛,本品常与陈皮、白芍、甘草同用。近年来,本品用于溃疡病、慢性肝炎有一定疗效。某些补益药物,如甘草、黄芪蜜炙后可增强补益之功。此外,本品外涂疮肿、烫伤有解毒保护疮面的作用;尚可缓解附子、乌头等药物的毒性;凡滋补丸药,用蜜制丸者多,皆取本品有补养、矫味、防腐、粘合及缓和药性等作用。
[用法用量]一般用量15-30g。本品为胶质类,不入煎剂,当冲服或入丸膏剂,随方适量。外敷疮疡不敛、水火烫伤等,取适量敷患处。
[使用注意] 凡湿热积滞、胸脘痞闷、湿阻中满、湿热痰滞、便溏或泄泻者宜慎用。
1、《本草经疏》云:“蜂蜜,呕家、酒家、中满蛊胀、湿热脚气不宜用”。本品味甘质滋腻,确能助湿滞气,令人中满,故痰湿内蕴所致中满痞胀、呕吐纳呆及痰浊咳喘等症均忌服。
2、蜂蜜质润,《本草经疏》云;“其性寒滑,能作泄”,故便溏或肠滑泄泻者忌用。
3、《本草衍义.卷十七》云:“蜂蜜,虽无毒,多食亦生诸风”。《本草纲目.卷三十九.蜂蜜》转引刘完素语曰:多食亦生湿热;引朱震亨语曰:“东南卑湿,多食则害生于脾”,故不宜恣意过食,夏日潮湿或居住湿地,以及内有实热者均不宜食,以免损伤脾胃、蕴热助火、变生它疾。
4、若服用本品引起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予对症治疗。
5、《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云:“食生葱即啖蜜,变作下痢;食烧葱并啖蜜,壅气而死”。故蜂蜜不宜与葱同食。
6、采自有毒植物的花蜜,可引起中毒,尤其毒蜜多产生在6-7月间,故食此时生产的蜂蜜当细审,谨防中毒。可先以少量入口中品尝,看有无苦、麻、涩等异味,若有,切勿口服。
[现代研究] 出自《本经》。
[附] 石蜜是野蜂蜜,现多用蜂蜜,性味功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