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地名由来、传说 潮州市潮安县地名网

潮州市 潮州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湘桥区。东晋咸和六年(331)设海阳县。隋开皇十年(590)设义安县,翌年置潮州,因临大海,潮流往复,遂以潮名州。1991年建潮州市(地级),辖湘桥区、潮安县和饶平县。

揭阳市 揭阳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榕城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始建揭阳县,属南海郡。以县西北秦戍五岭之一 的揭阳岭得名。1991年建揭阳市(地级),辖榕城区、揭东县、揭西县、惠来县和普宁市。

汕头市 汕头市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金园区。清康熙八年(1669)改鮀浦水寨为汕头汛。始有汕头之称。因市区原处韩江三角洲之沙堤上,常设栅薄捕鱼,栅薄古称汕,故名沙汕头。后简称之为汕头。民国10年(1921)与澄海县分治,置汕头市政厅。民国19 年(1930)正式建市。1991年调整潮汕地区行政区域,分设潮州、揭阳3市,汕头市(地级)辖金园、龙湖、升平、达濠、河浦等5区和潮阳、澄海、南澳3县(市)。

汕尾市 汕尾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因地处海滩沙坝尾部而得名。清雍正八年(1730)设汕尾巡司,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县丞驻此,称汕尾镇。民国16年(1927)曾设汕尾市。1950年又置汕尾镇。1988年建汕尾市(地级),辖城区、海丰县、陆丰市和陆河县。

枫溪各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枫溪,

相传创于南宋,原为海阳县怀德乡一个辖村,因有溪流贯村中,岸上多植枫树,故名枫溪,村以溪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域内已有人居住,北宋元丰年间(1028—1085)和清代属海阳县。枫溪宫前,一处文物古迹有“吴殿邦”对联手迹:枫老山门古,溪深谷泽长。

白塔村,

在潮汕公路西侧,东隔潮汕公路便是古板头翁厝村,西邻詹厝,北接田龙及石路村,南面便是槐山岗官料桥村。村创于明代曾名官廖,俗写官料。传说古为官方驿道,设有篷棚(村民称寮)供避风雨,故名(因“料”与“寮”谐音)。清光绪间已称白塔(时间可能更早),传说境内两侧有古庙-白塔,以此名村。曾于1954年与田龙、詹厝建白龙岗乡,1973年拆出至今。原村中有苏、杨、蔡、曾、章、颜、王、陈、唐等姓,现仅苏姓。

高厦村,

含高田、厦厝2个自然村。在潮汕公路两侧,东与全福、英塘为一路之隔,西、北两面为山边、槐山岗,南为山边。明朝先民陈凝基从福建莆田县来此定居,原由高田、厦厝两自然村组成,后各取一字,命名高厦。。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游击队秘密据点。

高田,

一名“龙藏村”,位于高厦片村北部,村中单姓黄,祖先出自江夏肖山,后迁入福建莆田兴化,该村黄氏即于明代从兴化迁来。

厦厝,

位于高厦片村南部,村中单姓陈,为明代由陈凝基自福建莆田迁来,高厦村址设于村东。

池湖,

位于枫溪广场潮汕路段东侧,初名锦湖,明代《郭志》即有池湖之名,创村当在嘉靖丁末(1547)年之前。全村原有陈、谢、杨、柯、洪、庄、李、郭、郑、马10姓,现村陈、谢、杨、柯、洪5姓,为多姓聚居,谢姓人口最多。陈姓祖由庵埠内文里东郊迁来,杨姓来自庵埠外文里乡石鼓祠,柯姓来自登塘镇白水村,洪姓来自揭阳玉湖。

安南庙,

位于池湖村东北,村紧傍护堤公路,传此处有一古庙,后庙址移至南堤顶,解放后因缮修堤防拆除,多为潮之往来安南(今越南)等地商贾旅人登船前祭神之处,故名。创村时以庙名村,传创村已400多年。古有许、姚、黄三姓,初为许姓人,后姚氏从今东凤的横沙迁来,黄氏则为堤外上埔村的长房分居至此,现仅存黄、姚两姓。

四望坪(或作躲军坪、度军坪),

又含三洲寮(或作钻仔寮),原是凤凰山区的两个小山村,在现赤凤镇辖内。主村四望坪因处于可望四周山水的高山之上得名,曾称思茅坪,何姓,先辈何玉渡于清嘉庆年间(嘉庆元年为1796)从梅县雁洋乡高坑村迁来。三洲寮为李姓,先辈于清代中期从大埔三洲迁来,初时搭寮而居,故称三洲寮。

蔡陇村,,

夹于潮汕、护堤两公路间,北为池湖,南为古板头,由蔡陇、宫上两自然村组成。

陇上,

在蔡陇村西部。村内有大陇、陇上两个角落。清以前旧志作蔡西陇,明《郭志》已有其名,全村蔡姓,传自今之古巷镇福庆村迁来,建村于沙陇之上,故名蔡陇,创村人蔡养熙。古巷福庆祖先原为福建莆田桃李园人,故溯祖为福建莆田。后村中有第五房迁往揭阳锡坑,第四房迁往现枫溪区东田的上东埔创村定居。

宫上,

位于蔡陇片村南郊,全村单姓陈,来自福建莆田。因过去蔡陇、宫上两村共祀一庙,陈姓居庙上方,潮语惯称庙为宫,故蔡陇人称对方为宫上,约定俗成而沿为村名。

堤头村,

在护堤公路西侧,过公路便是韩江南堤,隔堤与东北角城西的古美村相望,西与古板头村、南与云步村为邻。相传明代创村,因此处是南堤起点,故名堤头。村中有:杨、林、邱、谢、郭、李、陈、董八姓,先祖多属因来修南堤后,自愿至此定居,1948年,八姓合建祠堂一座,名“八德公祠”,八德公祠的对联是:

八面玲瓏呈瑞氣,

德星毓绣繞祥雲。

云步,

云步村主村落,宋末创村,因村中有一古庙名“云里古庙”,取“云里信步”之意,故名云步。元代在此建著名“法光寺”。现村中尚有陆、黄、陈、杨、郭、蔡、唐、刘、卢、王、张、林、彭、翁14姓,以陆姓最多。据记载,陆姓为宋末名相陆秀夫之后,其它姓氏部分来此做生意开铺号后落脚,如张姓来自江东元巷。

(PS.我记得一部分人也称“云步“为“长铺“)

巷下,

位于云步村西南部,与上东埔村、洋头村相邻,清《海阳县志》作一独立村记载,全村原有肖、李两姓,肖姓不知迁自何方,李姓约于500年前来自福建莆田巷下,逐以巷下名村。

四甲,

位于云步村最北端,与堤头村为邻,古代虽没将其列为独立村,但近代习惯将其作一自然村。原有王、李、刘、邱、陈五姓,以王姓为多数,他姓仅数户。王姓原从英塘村迁来,考村名起源据《海阳县志》登云都的“云步”条名之下,言云步“古分八甲,今村四甲”,该村可能为云步的第“四甲”沿化为名。

上东埔村,

《海阳县志》将上、下东埔合称东埔,今才有上、下之分。村位于云步村东南,毗邻巷下,据传原称上东都,后因音近讹而称今名,村内习惯称一村。全村蔡姓,创村于明嘉靖八年(1529),由蔡东兴从蔡陇迁来,

下东埔村,

于2000年4月10日从东田片村分拆出为独立村田头村,位于下东埔村东,地处东田片村中心地带,村内惯称三村,村头(最东)有一“龙头古庙”。创村于明代,村中原有刘、洪、余、黄等姓。刘姓为刘延钟从磷溪 溪口迁来,“太史第”一支则从彭厝沟迁来;洪姓由洪可成、洪可珍从浮洋洪巷迁来,洪姓另一支则由洪克直自梅县地区迁来。

田头何村,

近护堤公路处,以前也称田头村,与田头村同名,因全村何姓,为别于前,习惯称“田头何”,

古板头村,

俗称橄榄头,含谢厝、翁厝、上林、下林4个自然村。潮汕公路东侧,隔路与白塔村相望,北为蔡陇村,东为堤头村,南为全福村。。宋代创村,因村中有古老橄榄树,得名橄榄头村。明代以后出现古板桥之后(为橄榄头的谐音),故以桥名村

翁厝,

位于古板头最北端邻蔡陇村处,创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村中原有周、高、翁、陈4姓,后周、高、陈先后他迁,现单姓翁,翁氏祖先系洪武军队南征后,翁姓人在潮落户。

下林,

位于古板头南端,与谢厝村、上林村几成东西一线排列而居西侧。创村约500年,原村中有林、洪、周等姓,现单姓林,林姓来自福建。

谢厝,

由于居上、下林之间,故又有中乡之称。创村约500年,原村中有王、谢、赖等姓,谢姓人口占村中大多数,赖、李仅数户。谢姓来自福建莆田,赖姓来自南陇,因到韩江附近沟渠捕鱼为生,而后于此落户,清末村中尚武,人才辈出,有武举2人,秀才18人。

上林,

位于古板头最东,与下林村相对称,由于原地势较高缺水,故又有“上头山”之称。村中现有林、王、蔡3姓,以林姓人口占大多数,林姓 由林吉生 自下林村迁来,时间约400年前;王姓自该片村谢厝村迁来;蔡姓来自蔡陇。

东边,

位于全福片村最东部,临云步及四甲,明末创村,村中有刘、舒、吴多个姓氏。

全福陈厝,

与全福林厝同称全福,也称田打(潮音拍),外地为区别,称此为田打陈。位于全福片村中部,为陈姓聚居地,为明代自今浮洋的厦里美村移入。

全福林厝,

与全福陈厝同称全福,又称田打,外地为区别,称田打林。位于全福片村西部,原有林、陈、许多个姓氏,现仅一姓林,为明代 林月丰 自今浮洋的仙庭移入。

英塘村,

在潮汕公路东侧,南北分别是洋头村和全福村,东南遥望云步,西南隔公路与高厦村相对。明初(约1400)王纯叟从福建莆

洋头村,

含郑厝、廖厝、洪厝3个自然角落。潮汕公路东侧,为枫溪区最南端村落之一,东北为东田、云步,西面隔公路与西边村相望,北为英塘,南与潮安县浮洋镇乌洋村相邻。

村中有洪、廖、郑三姓,洪姓据传自元代由洪翁从福建莆田迁来(一说是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廖姓于明代来此,创始人为廖东稳;郑姓于明代由郑奕殷从西边村东迁于此定居。因村西南地势低洼,韩江若海潮顶托,内涝难排,村前顿成汪洋,唯村周围地高无涝,故称洋头(有一说村名由来与地处乌洋山前‘头’)

詹厝村,

原名詹厝潭,后简称詹厝。在安揭公路南侧,东南邻白塔,东北界田龙,西南接李厝,北关引韩第五支渠傍村西而南流,清末与田龙,李厝同称福全岗,故又称福全岗詹。

据《詹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詹延黑公从饶平县来此定居,原名詹厝潭。”1956年因与白塔、田龙两村合并,建白龙岗乡,被简称为詹厝

李厝村,

含上李、中李、下李3个自然村。在安揭公路南侧。西面遥望古巷镇的枫洋乡,南对山边山,与槐山岗村为邻,东北为詹厝村,北关引韩第五支渠从村旁流过。明洪武六年(1373)先民李云轩从揭阳官硕蛟南村来此定居,因村民全姓李,以李姓名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前,曾与詹厝、田龙等称福全岗(考明《郭志》即有福全之名),原称呼为“福全岗李厝”,后简称今名。1947-1949年地下党、游击队曾于此设秘密活动点。

槐山岗村,

含槐梓沟、官料桥两个自然村。在山边山北麓,南面紧连山边山(旧志作槐梓山),北为李厝、白塔,西与凤塘的浮岗村相邻,由槐梓沟、官料桥两个自然村组成。槐梓沟(小溪流名)自东向西流经村中,故名槐梓沟。

明洪武年间(1368-1398)蔡氏先祖自银湖(今龙湖镇)放鸭群至此定居,时村外有一沟,岸植槐,梓林带,故村因此得名。1954年与山边、福全岗、李厝合并成立槐山岗乡政府(取3个村名一字命乡名),1977年夏拆出成3个大队至今,槐梓沟保留原名槐山岗。

槐梓沟,为槐山岗主村落,位于上边山北麓,因其村中有一小溪自东而西经过,溪岸周围遍布槐树、梓树,便以此为名(当地惯称较小溪流为沟),名山(现山边山旧志作槐梓山)、名村。村中原有蔡、陈、周、詹、党五姓,现仅存一姓蔡。据传该村蔡姓祖先自宋元更替时,从福建建龙府建阳县随宋帝君臣逃难来潮,后居现在龙湖镇银湖乡,至明洪武年间,创村始祖因放养鸭母流徙至此,见此间溪涧田园可以驻足,遂申报府县许可,标划地界、溪界,定溪地税,于此创村立业。

官僚桥,位于槐山岗村东面,村中一姓蔡,由槐梓沟分开为自然村落。《海阳县志》大和

都图说有地名曰:官廖桥,未列入村名中。或曰:有津梁为白塔乡(又名官廖)南行要道,以村名桥,后蔡姓在此创村,又以桥名村。又村中旧有“官廖古庙”,故村名又称“官僚桥”。

山边村,

含山边、中段(《潮州市地名志》作东段)、高美3个自然村。

北面靠山与槐山岗村紧连,东接高厦,南为凤塘镇的塘边等村。1954年合为槐山岗乡政府,

1961年曾单独置山边大队。南宋年间(约1260),因金兵入侵,先祖 谢仕广 从浙江会稽县南迁,

见这里:

平原突起一山峰,南陵北穴熏气冲:

伊然犹如牛眠地,牧童吹笛乐其中。

遂创村于此,取名山边。

山边,位于片村东北,槐梓山西南麓,紧邻槐梓沟,因村落建于山坡,故称山边,槐梓山也因此而称山边山。为山边片村主村落。村中原有谢、陈、詹、林等姓,后随着谢姓人口增多,陈、詹、林等姓先后他迁,全村以谢姓为主。

中段,

因处于山边与高美中间而称为中段,姓谢,由山边村分出。

高美,

位于片村南面,西与凤塘的双冈村为邻,北紧接韦厝。《海阳县志》作沟美。全村谢姓,系明代由山边村第八代孙移居于此。

人家前,

在前进片村东,为前进片村主村,全村姓黄,明末(约1600)创村,先民黄光衡因避乱从福建莆田来海阳县谋生,在当时阮、廖、王等人家前面荒埔架搭茅棚以栖身,后逐步建房,被称人家前,沿用至今。

石路,

东北紧傍人家前村,西、南分别与田龙、白塔村为邻,创村时间约在明朝后期,传至今16代。村名据传是因必经村东北人家前村一段石板路而得名。

西边村,

在潮汕公路西南侧,为枫溪区最南端村落之一,西与潮安县凤塘镇湖美村接壤,南与浮洋镇乌洋村相邻,北接高厦村,东隔潮汕公路与洋头村相望。明中期创村,时居住陈、郑、袁、黄4姓,陈氏来自凤塘乡,陈氏五房之祖为凤塘陈姓九世祖,明钦差巡按、北京行部户曹主事、工部主政陈铿。袁氏祖为宋兵部尚书袁琛,入潮后家揭阳,后人才入潮城。袁琛墓在云步村界内。郑、黄来此年代不详。时还未有村名。至明末(约1600),郑奕殷东迁洋头村,因其故里在洋头之西面,称其故里为西边,沿用为村名。

枫一村,

明弘治年间(1448-1505),先民佘梅江从澄海来此放养鸭群,后在此定居,以佘姓名村。全村以佘姓最多,还有邱、卢、吴等姓。

枫二村,

包括徐厝桥、埔美(尾)两村,东与池湖村相连,北与湘桥区的田东、西塘、云梯接壤;在枫溪村里主要与怀德社区居委会相交,多为工农混居,三利溪、安丰路穿越村中,安揭公路从村中掠过。村中有吴、刘、陆、章等姓,以吴姓为多。吴氏明代又称“五含”,自漳属云霄迁来。明代建筑清代重建的吴氏大宗祠(现为枫溪小学)内保存有吴殿邦墨迹石刻,枫溪寨(方型寨)为吴氏人聚居地。日本侵略枫溪的罪证—日本炮楼,就位于村铺美路段。

长美一村,

即原美光大队,1983年废大队建乡时用今名。位于长美西北部,与古巷镇的孚中村、福庆村为邻,东南为长美二村,主姓邱。

长美二村,

即原十月大队,1983年废大队建乡时用今名。位于长美东南部,东与枫溪,西与潮安县枫洋、古巷,南与湖厦,北与长美一村及古巷镇孚中村毗邻。安丰公路横贯村中,穿市井将村分为两片,西溪旧道由东北蜿蜒至村东。主姓邱。

湖厦村,

西与古巷镇枫洋乡相邻,曾属长美大队,1983年建村时用今名,内有长美社区居委会居民,为工农混居地区。明末(约1600)先民苏北温从凤塘鹤陇来此创村,因地势低洼,常遭西山溪水泛滥之灾,堤围屡被冲垮,田野一片水茫茫似湖,故名湖厦。原有张、林、洪、郭、高、苏六姓,现单姓苏。

元朝的《古潮州春城路》

一行辗转出西湖 ,

顺着城基过谢庐*1,

芳香十里春城路*2 ,

映日荷花入画图 。

注: *1:谢少苍 家族“府第”。 *2:南春路尾与下寺交界处有一春城楼(潮州府志载),往南护堤到云步市刚好十里,韩堤上有“十里长亭”,江边有一码头,云步市是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之地。云步有一建于元朝的“法光寺”(2004年重建,现已将竣工),比“开元寺”名列其次(潮州府志载)。

从春城楼到云步市古称春城路,路西侧多池塘,种的是莲藕,菱角,当荷花盛开季节到来之时,映日荷花、芳香四溢,是古潮州的一大优美风景线。

太平路及东平路、西平路

潮州城里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长街,以前叫做“大街”。现在地道的潮州城人在口头上还是叫这条路为大街。

1926年,军阀洪兆麟在潮州城开辟马路,于大街北端近上水门街口左近,掘出一块石碑。碑约一人高,近三尺宽,碑阳镌刻“太平”两个大字,碑的左下侧,镌刻“致和元年”四个小字。致和是元朝泰定帝的年号,是年为公元1328年。太平碑是六百多年前之物。

洪兆麟获得此碑,乃于大街北端筑一三级圆台,树碑其上,称为百花台。太平碑背北面南,正前方就是大街。洪兆麟遂将大街易名为太平路。原大街左右两侧也各有一条纵贯南北的长街称为东堤和西街,至此也易名为东平路和西平路。

军阀盘踞时期的太平路并不太平。就在洪兆麟驻潮期间,有一次因欠饷而发生乱兵上街抢劫。太平路与竹木门街**汇的南侧,有一家百货商店,店名“潮一”,因关门不及,与乱兵推拒,有一店员当场被击毙。东平路,福盛烟丝店也同时遭劫。又在另一次乱兵抢劫时,太平路羊玉巷口有一间庄吉昌的旧衣店,因店门已关闭,被乱兵把招牌从左向右看,店号昌吉庄,以为是银庄,也遭抢劫。

洪兆麟所筑的百花台,在潮州解放前夜,被镇衙锣鼓馆连夜拆毁,太平碑不知所终。太平路的路名则定下来了。

(PS.现在的百花台职业中学,名称就是由此而来。太平路就是现在牌坊街所在地)

东平路 长1400米,宽3-6米。以水平路为界,北段称上东平路,南段称下东平路。昔时属韩江堤岸,称东堤,明洪武三年(1370年),潮州指挥俞良辅筑石砖城,被围进城里成为一条内街,称为东街,解放后改称今名。

西平路 长1495米,宽4米。旧称西街,以开元路为界,以北称上西平路,以南称下西平路。司巷一段,旧有“岳伯”、“省郎”两牌坊,称“岳伯亭街”。下西平路北端昔有分巡道行署衙门,其后面小巷称道后巷。

青龙庙

青龙庙在府城的南大堤上,首当韩江之冲。神明一贯灵验,经常化为蛇状的灵物蜿蜒盘曲在神龛上,显现于香案之间。因其色青,所以称为青龙;时隐时现。当地人说,如果见到了,就会大吉大利。不论士大夫或是商人,经过潮州时,都前片拜祭;过后必然有好报应。潮人如果看见青龙出现,就认为是神龙降临,虔城地奉侍,不敢有所怠慢。并将神龙供奉于庙中,让人求愿。

建庙的时代已不可考证。相传神是蜀汉时的永昌太守王伉。诸葛亮征蛮的时候,守城的王伉为抵御贼寇献身而成为神。明时有个云南人到潮州做官,他把神像也带到此地供奉,称为安济圣王。并建了庙,用来镇水灾,祈求获得安宁。这就是相传若治理有功,人民就会祀奉他的情况吧!

潮州竹竿山

名字的由来,民间有个传说。唐朝大文豪韩愈被贬到潮州之后,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顿成泽国。他马上成立“防洪抗灾领导小组”,又亲自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韩愈心急如焚,心想这山洪如果不堵住,百姓难免受害惨重。于是他骑马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随即吩咐手下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久受洪水之苦的百姓,见新来的刺史为他们办实事,都十分感动,纷纷赶来筑堤。岂料一到城北,只见那些插下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走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做“竹竿山”。

环城路 文革期间划段为“解放东路、解放西路、解放南路、解放北路”,因为它们环绕古城东、西、南、北侧,1981年地名普查时统称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和环城北路

韩山

韩山在潮州城的东面,旧称双旌山。山顶有三个峰,形似笔架,故又称笔架山。韩昌黎在潮州当刺史时,常到此山游览,因此又称韩山。后来在山上建了一祠。宋代陈尧佐、刘允、杨万里都写有关于韩山的诗。祠左面有侍郎亭;亭左面有陆忠正祠,是纪念宋代丞相陆秀夫的。中峰北面有巨石,叫双旌石;左峰的山麓(广济桥的东面)有一个宁波寺。康熙十九年庚申,知府林杭学把昌黎祠、文昌阁及曲水流觞亭翻新;二十年辛酉,重建陆忠正祠,又修建了玉皇殿,但现在又荒废了。书院在山麓,即旧称韩山书院的,现在是师范。

中山路 别看中山路只有674米,6—7米宽,却牵扯了很多大人物的故事。

虹桥头(即虹桥中学门口)一带曾称刘厝埔,相传清末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家人曾经住在此地,因而得名。

西平路口旧称九板桥头,因桥得名,桥废名存。同仁里至九板桥头一段,曾为清城守营都司署所在地,故称城守头。

中山路东端官诰巷头附近原有武庙,是潮州总镇署衙门旧址,故此段称为镇内或镇前。民国十一年(1922年),军阀洪兆麟建将军楼于城守营旧址(今老干部活动中心),楼前置假山园林,以其字湘臣取名湘园,后整修马路称湘湖路。其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路。

昌黎路

此路是潮人为纪念唐时在潮为官的韩愈而兴建的。此路长340米,宽约10米,它位于昔时府衙前,称府巷。东段称东府巷,西段称西府巷。东端与太平路相交处原有“韩昌黎伯”坊,上书“昌黎旧治”,1922年辟为马路时,命名为昌黎路。

(PS.潮州电影院及学宫位于昌黎路)

文星路

此路南连昌黎路,北接中山路,南端西侧有明朝年间重建的海阳县儒学官(俗称学宫),人谓“一路文星”,意为缅怀老师,盼文运亨通,因此称文星一路。原来在路首竖有“文星一路”石碑,后来简称为文星路。

义安路

明初名“仙街”或“新街”,因路北正对昔时府治大门,又称府前街。1923年拓建马路时,为纪念潮州昔时“义安郡”的美誉,遂改名为“义安路”。

南春路

长1207米,宽10米。旧名南门街,明洪武三年(1370年),筑石砖城,开七门,出南城门过南濠吊桥就是街首,街头向西南延伸与春城楼,1927年开辟马路,取南门到春城楼首字改称南春路。

西马路

长761米,宽6米,从太平路百货大楼至仙街头一段,因旧时开元寺范围较大,路在开元寺后,称开元后巷,简称后巷,与太平路相接,称后巷头。中段与西平路相交处,原有一小庙,石匾门额题“名胜境”,故此路段也称名胜境。由此到西门一段称西门街。民国期间经整修,为通向西门主道路,统称西马路。

北马路

旧称赞善街或北门直街。明嘉靖《潮州府志·卷八·杂志》载:“自北门抵观音阁,赞善街向南延伸至玄武庙(今真武宫)。”民国11年(1922年),辟中山路横穿赞善街后,赞善街遂止于中山路,南段改称“真武宫巷”,北段改称北马路。1947年秋,北门商户集资,对北马路裁弯取直,1974年又进行全面整修,现为北门主要商业街。

开元路

长668米,因开元寺而得名。文革时曾改称群众路

开元镇国禅寺

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义井巷

因巷正对义井而得名(昔名佛道巷)

潮州开元路不远处的东畔有一口古井,人称为“义井”井对面的胡同,便称为“义井巷”。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南宋皇室南逃。帝昰死后,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拥立赵昺为皇帝。次年,元兵进一步南侵,帝昺继续逃走。当他们一行来到潮州的时候,由于当时兵荒马乱,城中居民门户紧闭,帝昺一行口渴难忍。当他们走到城南时,见路旁有一口井,井水清澈。可是,到处找不到汲水用具,真是望水莫及。宋帝昺长叹一声:“难道井水也来欺负朕么?”

说来也怪,话音未落,但见井水蓦然上涨,涌至井面。帝呙大喜,以手掬水痛饮,感慨地说:“井也知君臣之义!”并封为“义井”。

从此,“义井”和“义井巷”的名字便叫开了,并留传至今。

石牌巷

因巷中有“石牌古庙”而得名,

庵巷

因“六通庵”而得名。

辜厝巷和郑厝巷

因潮州先贤辜朝荐(明末太帝寺少卿,为辅助郑成功七公之一)和郑崇(明永乐大理寺平事)的府第所在而得名(郑厝巷因面对四目井,故又名四目井巷)。

(ps.潮州太平路南段郑厝巷对面,有一古井,叫“四目井”据载为宋时卢陵人彭延年所建。

当年,彭延年由大理寺少卿谪知潮州时,正值交趾南天国王侬智高反叛,兵迫潮州城下。当时,潮州城被团团围困,缺粮断水。为稳定民心,鼓舞士气,彭延年特命在全城内打了36眼井供人民汲用。不久,彭延年破敌,射杀敌首,平定反叛,升为大理寺卿。这四目井就是当年彭延年所打的 36眼井之一。

相传,当年井内有4条金丝鲤鱼,每条长约1尺半。每当中午时分,鱼儿游戏井中,十分诱人。后来,有一个地方无赖之徒,偷偷地钓去一条,并迫不及待地煮了吃。第二天,这个人就死去了。

消息传开,人人都以为红鲤鱼是圣物,再也没有人敢偷钓了。)

家伙巷和甲第巷

据考证和传说因巷中曾存放附近道台的兵器(潮人俗称家伙)和原为校场地而得名(校场因潮语与甲第谐音),但对此史籍并无明确记载。

(PS.又有一个说法是说跟林大钦有关,我没找到相关记载。)

“浮洋”和“浮岗”

潮州市浮洋镇的“浮洋”和凤塘镇“浮岗”村的来历

在宋朝治平四年(1067年)九月,潮州发生大地震,海阳县地震泉涌,房屋倒塌,城郭顷倒。原一些沼泽升为高地。浮洋和浮岗就此产生。

----------------

“长尾”和“割尾”

枫溪“长美”和城西“古美”的来历:

三利溪流过潮州城西南15里的地方多沟渠池塘,有块长长椭圆形的2平方里的绿洲,人们叫它作“长尾”为了文雅,称为:“长美”。

韩江在300多年前,有一次崩堤,崩安南庙“孝子坟”时“岸西乡”尾被洪水割去一大半,剩下现“潮安造船场旁边那个村,人们叫它”割尾“,为了文雅,称为:“古美”。不会被割的称“拍索上埔”。

枫溪“田寮” 与“客仔寮”

古潮州**体是从北方和中原经福建莆田迁入,

这里是潮水往复地带,刚来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在沼泽高地找地方搭个寮住下来,自然村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田龙”又名:“田寮”,

就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在田头找地方搭个寮住下来,这里就是现在枫溪区田龙管理区,以前一度叫“藏龙”。

浮洋镇“新安”村,又名:“客仔寮”,“客仔寮”住着客人的后裔,这里就是现在的浮洋镇的新安村。

枫溪“古板头”一名的由来

古板头有三个自然村,1:翁厝、2:上林(又叫上头山)、3:谢厝和下林。三个自然村的点连起来成一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的中点建一座龙女庙,叫姐宫,即龙王第三女儿,因为在建庙的前几年老是干旱,听说建龙女庙定址是请虱母仙来看的,虱母仙原是元末农民起义军主力陈友谅的军师何野云,陈友谅在长江与朱元璋一战中箭身亡,自此何野云当了和尚从浙江来到潮汕一带为民搞建筑看风水,世人称虱母仙。三个自然村形状象一粒橄榄的头部,潮州人叫“橄榄头”,为了文雅,称“古板头”。

乌洋、羊头和羊尾下,

浮洋镇的乌洋村、枫溪区英塘村和洋头村有它们的来历:

这三个村的地理象一只黑山羊,各有各的位置,顾名思义,

乌羊主姓陈、林。羊头(洋头)主姓洪、廖、郑。英塘主姓王。

英塘:原名“羊尾下”,意思是:能生殖千子万孙的地方,其实是风水宝地。后来也证实在几个村中,英塘繁衍后代特别快、素质高、富裕。但就是名字不好听,后来出了个贤人“王延康”,在原来明朝初年虱母仙为乡里造的风水地:造“七星伴月”大门楼两旁加写了一副对联,英才合沓兴槐里,塘水流连荫梓庭。“羊尾下”村,自次改名英塘村。

据说:名字改后,虽好听,但繁衍后代的数量急剧下降,还有在大门楼内,原来有七块大石和一口大井,叫“七星伴月”,大井能够供全村人饮水之用,这口井里有块浮雕龙石,到正午时,日照井底:活龙活现,就是再干旱,泉水还是源源不断。“七星伴月”,旧址还在,有兴趣者可以前往观赏。

PS:

流传最广的还是“仙佛造桥”的故事:说是韩愈到潮州后想在溪上建一座桥以造福两岸百姓,但水深流急难于施工。便请他的侄孙、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和活佛广济和尚来帮忙,广济和尚负责西段,八仙负责东段。于是仙、佛各显神通。

广济和尚到了桑埔山,一念咒,满山石头霎时变成一群羊,被他赶往潮州城。八仙则到凤凰山,把山上石头变为一群猪,也赶往府城来,别人都走得快,铁拐李腿脚不便走得慢,半路上碰到一个孝妇在坟前啼哭,这晦气一冲,法力失灵了,那群猪随即倒下,变成现在的猪山。广济和尚到潮州时,发现羊少了二只,急忙回头去找,找到后刚要赶来,不料遇到一个贪心的财主,硬说羊是他的,拖到自己的田里。羊不肯走,财主抽了一鞭,二只羊变成两座山,把财主的几百亩田都压在山下。这就是现在的“乌洋山”。

八仙少了一群猪,广济和尚少了两只羊,石桥建到中间便合不拢。铁拐李急得直跺脚,结果把东岸一个桥墩踩低了一角。正在此时,只见何仙姑把手中的宝莲花抛下江中,花瓣散开来变成十八条梭船,对岸的广济和尚也把禅杖抛下江,变成长绳把梭船连成一道浮桥。

因为是仙佛合力建造的,所以这条桥就有二个名字:湘子桥和广济桥。

(本资料摘自潮州日报)

韩江,北源汀江,出福建长汀县上坪七星岽,南源梅江出广东紫金县白山岽,在大埔县三河汇合,南流至汕头、澄海市附近入海,全长约470公里。上中游多峡谷,下游为三角洲平原,分北溪、东溪、西溪流经澄海、汕头入海。由于水深流急,自古在梅州以下可通航,是水运的交通要道。韩江早在唐朝时就有鳄鱼在此繁衍生殖为患,故韩江的名称也随着鳄鱼的存亡而变更。现把已发现的韩江古今20个名称辑录如下

一、员水。据《中国古今地各大辞典》:韩江条“上源曰汀水,亦曰鄞江。出福建长汀县北观音岭,南流经上杭县东而南,纳永定县水,入广东大埔县境。经县西三河司东北,纳大靖溪,又纳梅江(即清溪水),三水既会,水势始盛,曲折南流……分流入海,即古员水。”《辞源》也载,韩江“即古员水。”

二、恶溪。因昔时产鳄鱼而得名。韩愈《鳄鱼文》一开始就有“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昌黎文集·泷吏》载“下此三千里,有川始名潮,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三、恶溪水。亦因江中鳄鱼故名。宋黄裳《新定九域志·古迹》潮州条下有“恶溪水”之称。

四、恶水。亦因江中有鳄鱼故名。也是恶溪水之简称。《辞源·韩江》“韩愈谢上表,所称过海口,下恶水。涛泷壮猛,难计程期,即此。”

五、鳄溪。亦因江中有鳄鱼而故名。潘载和《潮州府志略》载:“意溪,旧名恶溪,又名鳄溪,在县东五里,韩愈驱鳄即于此处,实即韩江之一段。”《潮州志·丛谈志·鳄鱼》“意溪其水险恶,一名恶溪,以产鳄又曰鳄溪。”

六、鳄水。亦因江中鳄鱼故名。林大川《韩江记·镇平会馆》有“领凤城襟鳄水山辉川媚于斯萃海岳精华”之联句。

七、鳄波。据林大川《韩江记·大佛殿》载:“林一铭题‘鳄波塔影’一额,鳄波谓鳄溪。”

八、意溪。恶溪之转谓。据清顺治《潮州府志·韩江小记》载:“鳄溪一名恶溪,亦名意溪。”

九、溢溪。意溪的别称。据光绪《海阳县志·杂录》载:“意溪”即溢溪,见梁梦剑(修东堤堤记》。

十、蔡家围,鳄溪的俗称。据郑昌时《韩江闻见录》载:鳄溪俗呼蔡家围。”又韩江竹枝词“龙湫宝塔水云隈,一曲琵琶向晚催,绝爱洲前春涨活,蔡家围外载花来。”(笔者按:蔡家围实为意溪镇内一处地名,作为韩江别称似不那么恰切。)

十一、湫水。因龙湫水而得名。据《旧唐书·韩愈传》载:“初,愈至潮阳(指潮州),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郑昌时《韩江闻见录》载潮州八景诗,“龙湫听涛”其中有:“当年宝塔镇龙湫,此日龙湫水自流”之句。

十二、凤水。因一源于凤凰水而得名。“城之东有溪,其水自循梅汀赣而下,日鳄渚……曰凤水者,以凤凰山一水缘溪而出”(引自《永乐大典》潮字号《图经志·州治形胜》);“郡治东南数十里有洲……洲外为韩江;一日凤水”。(引自林大春《凤凰台记》)。

十三、凤凰溪。得名与凤水同。据清周硕勋《潮州府志·山川》载:“凤水城北,发源于凤凰山,汇于鳄溪,一名凤凰溪、意溪;一名恶溪、鳄溪”。

十四、鳄渚。因韩愈在此驱鳄而得名。郑昌时《韩江闻见录》鹦鹉碑歌有“波澜鳄渚添淋漓”之句。据《永乐大典》潮字号《图经志·州治形胜》载:“城之东有溪,其水自循梅汀赣而下,曰鳄渚者,以韩公驱鳄于此而得名也”。(笔者按: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鳄渚指韩江别称似不恰切。自古曾作为意溪的别称。)

十五、韩江。因潮人纪念韩愈刺潮祭鳄而得名。始于何时不详。笔者认为韩江得名应与韩祠韩山同时改称的。明郭春震《潮州府志·地理志》载:“韩江,在城东源于汀赣会于三河合产溪、九河、凤水、过凤栖峡及于意溪至于韩江。(江即鳄溪,昔鳄为民害,唐韩愈作文驱之,州人德韩故以名)”。

十六、韩溪。意与韩江同。清周硕勋《潮州府志》载:“明广西副使周宗礼(海阳人)《筑南堤新涵沟碑》:澄邑凡七都……南北有二堤,为三都,保障韩溪水东注,夹堤左右,堤内曰数万计”。

十七、韩水。韩江别称,林大川《韩江记·上谕》有“韩水韩山外……”之称。

十八、韩川。韩江别称。林大川《韩江记·胡卧云》有“秋风吹梦到韩川”之句。

十九、湘江。因韩湘子得名。据林大川《韩江记·湘江》载:“湘江即韩江,以湘子得名。”

二十、东江。因地处潮城之东而得名。《永乐大典·潮州学校》载:“……按旧图经云,州学自宋以来,凡六迁。初建于夫子庙,于治城南址,庆历间,立学于东江之湄”。(《四库全书》第562册579页)《韩江水利》:“韩江亦宜曰东江,不曰东江者,不与惠州争也。”意谓韩江有一名称叫东江,因避免与惠州的东江相混,故后不称之.

韩江自古以来,沿用的名称有员水、恶溪、恶溪水、恶水、鳄溪、鳄水、鳄波、意溪、溢溪、蔡家围、湫水、凤水、凤凰溪、鳄渚、韩江、韩水、韩溪、韩川、湘江、东江等20个。其中的员水是古韩江的本名;恶溪、恶水、恶溪水、鳄溪、鳄水、鳄波、鳄渚、意溪、溢溪、蔡家围十名,是因当时韩江有鳄鱼而得名,或因此而转称的;凤水、凤凰溪皆因韩江有一水源于凤凰山;韩江、韩溪、韩水、韩川都是后人纪念韩愈治潮祭鳄而改名的;湫水因龙湫水而得名;湘江即相传韩湘子辅建湘子桥而得名;东江因地处潮州城之东而得名。韩江沿用的20个名称中,有的原专指韩江的一段,有的泛指整条韩江。韩江诸多名称,现常用的只有韩江一名。其中的意溪一名已成为特指潮州城东一个镇的专用地名,鳄渚、蔡家围又是意溪的别称。

“陈桥”一名由来

离卢氏宗祠约150米,在现在的陈桥19队,有一条大约5米宽的水利沟,沟边有个土地庙。这就是“陈桥”。

这里离“潮汕平原”最早的人是“陈桥人”的发源地——“陈桥贝丘”约一里路。

在古时候,这里住着最早来创祖开基姓陈的一户人家。沟两边周围有自家的房子和田地,为了方便,自建一小桥,自枫溪西塘一带的人要上潮州府城,经大园、莲墩、云里、必经此桥,才能进城。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叫“陈桥”,

后来才有卢姓(陈桥卢)、周姓(后人家周)、十亩卢、新埔卢、新埔林等。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姓陈的家族搬走了几百年。

但直至现在,整个村庄还叫“陈桥”。

往往一些人误认为:陈桥,最早是指,老潮汕铁路经过的新埔村粉碎瓷土水对边、大榕树旁那个火车桥,其实不然。

(PS.其他资料:

陈桥村位于四联村西头,古时住过陈、吴、詹、庄几姓,后来几姓皆流徙他乡。当时陈家有一座桥,称“陈桥”“ ,因此村庄也取名“陈桥”。现在陈桥有卢、林两姓。卢姓先祖发源于范阳,后迁居福建,再从福建迁澄海冠山(关陇)。明代初年,先辈卢玉峰从澄海冠山迁来陈桥定居,及后子孙蕃衍,部分人迁往十亩、新埔居住。林姓的先辈发源于福建,明代初年才从福建迁来陈桥定居。

陈桥村卢、林两姓,绵延几百年。

十亩村位于四联村的正中南面,祖先自明代时从陈桥村搬来十亩定居。因村中有一个鱼池十亩地,因此村名也就称为“十亩’。十亩村单一姓氏,皆姓卢。

新埔村位于四联村东头,古时住有郭姓、邱姓,后来迁居。现住卢、林、丁三姓。卢姓的祖先系明代时由陈桥村经十亩村再分居而来;林姓从福建迁来,丁姓系清代才从磷溪镇仙田村搬来。因为新埔的村庄建在一个土丘(埔)上,故名“新埔”。

花园村

潮州西门外有花园村,传说即明朝潮州西郊的蔚园,为潮剧《荔镜记》中五娘之父黄九郎所居。屋舍今已不存,惟旧址尚存一古井,人称“五娘井”。相传五娘常于此井汲水浇花。还有“五娘墩”,也传说是五娘眺望园林和田野景色之所。西郊还有一地段名曰“楼下”,相传系五娘绣楼原址附近地界。

现有林、谢、王、吴、陈、李等姓氏,当地人习惯称头乡、中乡、尾乡。

PS.五娘墩已经被推平建成住宅小区(新嘉华庭)、五娘井倒还在、住旁边的村民还经常在那里打水用。希望伟大的ZF和开发商别把手伸向那里,给我们留点东西怀念。

潮州城西,后沟村,来历。

后沟村古时候原是:一个大埔和一条大水沟,后沟村后来也是因此而得名。附近是现在的“潮州体育馆”和“新乡村”。传说后沟村最早原是:潮州北门李嘉诚祖坟守坟人住的地方。(李嘉诚的祖上是居住在潮州北门面线巷)。后来由于在别处有一块风水地比后沟埔这里更好,祖坟移到别处,但守坟人的家属还继续住在这里,子孙一直繁衍至今。

潮州龙湖(塘湖)和龙湖寨的来历

龙湖寨是潮州一处古聚落,位于韩江下游的西溪与古彩塘溪(已湮没)的叉口处,其地可谓人杰地灵,是古潮州的重要商埠,又是人材辈出的“风水宝地”。龙湖又称塘湖,因村西、南、北皆池塘(古彩塘溪遗迹),故名。

龙湖寨这名字挺好听的,有什么来历吗?古时候的龙湖叫塘湖,因为先前塘湖乡是海滨沼泽地带,先民挖取西面的土铺垫地基,挖出了许多池塘,于是塘湖主成了这里最早的名字。明朝时期,为了防御倭寇,这里的居民合力建起了寨墙,整个寨墙沿着韩江带状分布,貌长如龙。后来依寨子的形状,居民们给它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就是现在的名字——龙湖寨”。

龙湖创乡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龙湖寨北城门边的这块石碑清楚地告诉我们龙湖的来历。

初创乡年代应为南宋绍兴二年以前(《海阳县志》有绍兴二年建地藏院的记载),经数百年龙湖先民的建设,至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筑寨自卫,自此,龙湖寨就形成了“三街六巷”的聚落规划格局,寨中汇聚有数百座宗祠、府第、商宅、宫庙等建筑物。至今较完整地保存尚有一百多座,是研究潮州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大型民居聚落。

历史上的龙湖寨水陆交通便利,对它后来成为繁荣的商埠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创乡之初,龙湖寨东有韩江西溪,西临尚未湮没的古彩塘溪,陆路又是通往府城的要道,周围十里沃土。恰处于韩江的出海口,古时陆路交通不便,大宗货物运输多通过水运,由于龙湖具备水陆交通的特殊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历史上潮州的物资集散地之一,16世纪以后,海运业逐步有所发展,潮州后来兴起的小港口如东港、西港、溪东、南陇、东里及沙汕头,共同组成了当时联运的港口群,其中的西港即是龙湖东南方的西溪出口处,故龙湖历史上一直是潮州商业贸易十分活跃的墟市。目前从龙湖寨遗存的民居聚落规模,尚可想象出当年望族聚居、富商云集的盛况,其规模是一处正在发育的城市雏形,是可耕可贾的理想人居环境。

清咸丰八年(1858),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潮州辟为通商口岸,因潮州民众强烈反对,加上南海滨线逐渐南移,咸丰十一年(1861),中英双方改汕头为通商口岸,汕头港和樟林港从此随之崛起,西港和潮州其它港口一样,其海运口岸的功能逐渐退化。龙湖逐渐成为内陆镇。

“牛在仔教犁”乡的由来。

潮州城西郊“吉利乡”,原名“牛在仔教犁”。古时候潮州民间流传着一顺口溜:陈头、许尾、中间张,“牛在仔教犁 吉利乡”。潮州城西郊,吉利乡村,原是潮州牛墟,牛墟旁有一片可以试验“牛”耕作能力田地,“牛”的价钱未成交之前,都要到这里来试一试。“牛在仔教犁”乡因此而得名。

“访问岭”的由来,韩愈来潮州任太守时,当时是和张千李万从高厝塘(当时还没有庄厝、许厝)上岸,步上(风柜岭),风柜岭下有一个村庄“风岭村”,就是现在的“枫溪林场瓷厂”,他们先到旁边的“七圣夫人宫”上香,然后到“风岭村”去向老百姓了解这里的风俗人文,和人民的贫富疾苦,然后步行到金山顶潮州府衙。现在的“凤山村”,就是到了明朝时才从风柜岭下的“风岭村”迁移来的。为何要迁移呢?,因为村里有人得罪了山贼,一夜之间,整个村庄被火烧得净光,大部分人迁到现在的“凤山村”。

后人把(风柜岭)称做“访问岭”, 也有老人称其为:风围岭

意溪中学与“万头猪场”

意溪中学的前身是意溪书院,即原意溪初级中学。文革期间改为育红中学,同时开设高中部。原址是在现在的意溪渡口附近,后因发展扩大于1970年前后搬至现在的新址。新址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大养特养其猪”时所建的“万头猪场”改建而来的。这就是很多人至今仍称意溪中学为“猪场”的原因。

枫溪堤头管理区一名的来历

堤头村,在枫溪区管委会驻地东南3千米,护堤公路西侧,过公路便是韩江南堤,隔堤与东北角城西的古美村相望,西与古板头村、南与云步村为邻。相传明代创村,因此处是南堤起点,故名堤头。

据《潮州二千年》一书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年)潮州地震,(1412年)北门决堤,(1487年)北门决溃,(1492年)潮州大水灾,飓风暴雨,大水冲决北堤淹没庄稼,冲决北堤,潮州顷塌200余丈。(1492年)北门决溃,城里水深1丈多。(1508年)潮州大地震,(1509年)台风海溢淹死多人。。。。。。。。

前些年,南堤也屡屡决口,潮地苦于水患,韩江虚岸屡溃,民不聊生,盗贼蜂起。杨琠审度治河之计,于正德七年(1512年)上《请留公项筑堤疏》,提议湘子桥过往盐船税收,作修筑韩江经费,获准,号召:揭阳、庵埠、彩塘、金石、沙溪、凤塘、浮洋等民众筑堤至南桂郡、登云都。(当时官府告示,修堤后愿留下来的,分给土地,你们把决堤后的沙子挖走,堆成沙堆,直至看到表土可以耕种为止,三年不用向官府缴租),于是有:杨、林、谢、邱、李、郭、陈、董、八姓子孙在南堤决口修好的堤边定居下来,成为一个长方形的自然村,人们称为“堤头”。现存文物有:保存完好的宏伟建筑:“八德公祠”一座。

(至于堤头的宝贵文史资料在《明,潮州府南门外堤头村杨氏族谱中有祥载)

付录:

潮州杨氏先祖:杨琠(1464—1516)字景瑞,号谨庵,生于明

梅林湖

潮汕最大的天然湖,位于桑浦山东南方,归潮安县庵埠镇辖。其得名原因在《潮汕百科全书》中有二说:其一,梅林湖本是陆地,有梅姓林姓胡姓三个乡村,此处后在一次大地震中下陷为湖,遂以三姓为湖名,其中胡姓改从水旁;其二,梅林二姓的乡村沉为湖,故湖名梅林。可见,梅林湖是因姓氏而得名,与上述“梅”字含义又有所不同。

磷溪镇

磷溪镇位于潮州市东南,距市区5公里,东为七屏山,与铁铺镇、官塘镇及澄海隆都镇交界;西与潮州市桥东相连;西南濒韩江东溪,与江东镇相望;东北为青岚山区,与饶平县接壤,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73.48平方公里,全镇辖31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约7万6千人。

地方文史工作者:因为(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溪口,溪口当时地处麒麟山下、北溪水头,取山和水之名为“麟溪”,原是写“麒麟”的“麟”,后来提倡简化,写成“磷”字。

凤凰山、凤凰镇

据《南粤志》记载,原来凤凰叫做翔凤山,到了唐朝时候,人们发现在原大山镇那边,有一个双髻梁,而从“翔凤”来说是单纯一只飞翔的凤,在那边发现一只凰,结果地名就变成凤凰。是根据堪舆学、风水学的理论,山形像一只凤一只凰,所以叫凤凰。

★1477年,即明成化十三年建饶平县,凤凰村归属饶平县。

★1958年11月,凤凰镇由饶平县划归潮安县管辖。

★2002年,原凤凰镇、原大山镇撒并组建而成现在的凤凰镇,凤凰镇成为为潮安县面积最大的镇。

潮州市 潮州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湘桥区。东晋咸和六年(331)设海阳县。隋开皇十年(590)设义安县,翌年置潮州,因临大海,潮流往复,遂以潮名州。1991年建潮州市(地级),辖湘桥区、潮安县和饶平县。

潮安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638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艺术电影”:命名、由来、现状与趋势

中国“艺术电影”:命名、由来、现状与趋势陈旭光【内容提要】新时期以来,“艺术电影”的流脉从以第四代导演为主体的艺术潮流,到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新时期电影艺术的高潮和高潮后的萎缩与分化以及“后五代”导演对艺术与商业的融合

压岁钱的由来与传说 安吉白茶的由来传说

每逢除夕,全家团聚欢乐时,长辈总少不了要给儿孙一些“压岁钱”,祈望孩子们过个“四方无事”的太平年。古时的压岁钱是一种特制的铜钱,其形状是“孔方圆钱”。但文字内容却很是讲究,格调独特,每枚钱币都赋予求吉呈祥、消灾造福之意。最早的

声明:《潮州地名由来、传说 潮州市潮安县地名网》为网友望她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