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闻一多诗集《红烛》与《死水》 死水微澜

浅谈闻一多诗集《红烛》与《死水》

中文摘要]作为爱国诗人和民主战士的闻一多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集《红烛》与《死水》更体现了高超的诗歌创作技能。相比《红烛》的多情感伤、浪漫秀丽,《死水》更显沉郁理性、节制压抑、历史沉重以及凝练。然而这样的转变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致的,不但关系到当时闻一多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与闻一多自身关注的文学方面的转变有着巨大的联系。

关键词闻一多,《红烛》,《死水》,对比

朱自清于1935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首次提出:闻一多“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1]的确,留学在外的闻一多时常的思念自己的故乡,因而在他的《红烛》中时时表现出对国家的思念和热爱,无论是雨夜篇还是孤雁篇,无不透露出一种对国家深深的想念之情和离开故乡的伤感之情。因而《红烛》在表现时,显得更加的多情感伤,也更加的细腻、赋予深深的思念之情。但是《死水》却与之大不相同,相比《红烛》那种温婉细腻,《死水》则更加的深沉和充满情感的节制,以一种更为内敛的方式表达出诗人心中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愤怒。总的来说,《死水》中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已失去了《红烛》的热烈,在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时,闻一多的人道主义同情深藏在客观描写的文字中,或戏剧性的表现,而诗人自己却不动声色。从《红烛》到《死水》,我们看见的不仅是闻一多对诗歌创作的变化,更是其本身情感上和生活上的变化。

一、诗集《红烛》的主要内容与情感表现

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就是《红烛》,当时是经郭沫若介绍,于1923年9月出版,而那时他留学美国刚一年。《红烛》主要是仿照郭沫若《女神》的体例,按内容的性质分为五篇:李白篇、雨夜篇、青春篇、孤雁篇、红豆篇。其中,闻一多将李白篇放在了卷首,以示其钟爱,在这个篇章中分为了《李白之死》、《剑匣》、《西岸》三首长诗;雨夜篇共二十一首诗,诗人主要写他在风雨坏境下的悲酸和逃避,以浓厚的热情和感伤的调子,表现对真、善、美的痴情向往。而青春篇则是表现青春的觉醒和成熟,是在唱苏生的歌,因而从雨夜篇到青春篇,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然后是孤雁篇,诗人主要描写的是去国的悲哀和赴美后对祖国的怀念;而最后的则是红豆篇,都是写给妻子的相思话。因此从这五篇不难看出,《红烛》这部诗集大多都是描写诗人远在他乡时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情感上的成熟和动荡。

从总的情调看,《红烛》与五四精神是合拍的,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倾向,在当时诗坛上是多少有些接近《女神》的一本新诗集。然而从作品看,诗中显露出不平凡的才气、对生活的敏锐感觉、真挚的激情、清新的构思、丰富的意象、秀丽的风格,以及娴熟的语言能力。《红烛》没有一首诗是从理论、概念出发,而往往是暗示或者“提示”了某种东西;在当时的“为艺术而艺术”与“为人生而艺术”的两派斗争中,闻一多站在“为艺术而艺术”一边,而《红烛》的唯美主义表现在诗人似乎忘掉人世间,这与当时的白话诗集很不相同。而蓝棣之教授也认为:“我们说《红烛》反映了五四精神,也主要是因为诗人的血泪、自叙和忏悔中渗透了时代的气氛。”[2]

然而要真正了解闻一多在创作《红烛》时的情感表现与艺术特征,还需具体分析《红烛》的诗篇,我则以《死》和《太阳吟》作为代表来探讨《红烛》所要表现的精神。首先,在诗歌《死》中,诗人一开始就陈述自己充满失败和亏欠的一生——“我的生命底生命,我一生底失败,一生底亏欠”。[3]而此时出现的“你”——即理想中的异性,犹如甘泉,诗人渴望在这样一个理想的异性身上去“寻找”、“追偿”。因而,闻一多是因美而死,是想为理想而献身,这也是“五四”时代的闻一多一再涌起的意念,这也显示了诗人对美与爱的崇拜、珍惜和对不幸命运的控诉、抗议。

《太阳吟》则是一首热烈奔放、激情澎湃的诗篇,但它不是直抒胸臆。闻一多的思乡情怀,是由太阳触动的:早晨醒来,阳光刺眼,看见太阳的的奔波不息而想自己的无家可归,而诗人正是把太阳当作亲切的老乡来倾诉乡愁。但是,闻一多不光只是由太阳触动了乡愁,更从太阳看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看到在热情的另一面的智慧的光芒。在《太阳吟》中,诗人反复吟唱“太阳啊”,将太阳说成是“刺得我心痛的太阳”、“火一样烧着的太阳”、六龙骖驾的太阳”、“神速的金乌”、“楼角新升的太阳”、“我家乡来的太阳”、“奔波不息的太阳”、“自强不息的太阳”、“生命之火底太阳”、“慈光普照的太阳”等。[4]可见闻一多内心情感的丰富和澎湃,诗人巧妙的运用了太阳这一平凡却充满生命力量的意象,将自己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闻一多对于“家乡”的定义,不仅仅是拘泥于自己那个小家,而是关注中国这个“大家”。对于“家乡”,闻一多曾在给吴景超的信中有过一段著名的解释:“我想你读完这两首诗,当不致误会。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可见,闻一多在思想上有着很高的觉悟,这在《红烛》中也常有显现。然而随着诗人思绪的逐渐展开,理性成分逐渐增强,抽象意义的中国整体的“家”也就浮现出来了,并最终成为其诗歌主体的成分和归宿,不仅《太阳吟》如此,《孤雁》、《忆菊》等又何尝不是这样。

浅谈闻一多诗集《红烛》与《死水》 死水微澜

二、诗集《死水》饱含的爱国情感与对现实的愤怒

《死水》是闻一多的第二本诗集,初版于1928年1月。大致而言,诗集《死水》包含了关于个人情感的、爱国主义的和同情下层人民生活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对于个人情感的克制和压抑在《死水》留下很深的痕迹。《死水》中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已失去了《红烛》的热烈,在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时,闻一多的人道主义同情则深藏在客观描写的文字中,或戏剧性的表现,而诗人自己则是不动声色。

诗集《死水》更加侧重与对当时中国现实黑暗世界的描写和控诉,表现出的是一种强烈的不满与愤慨,甚至带有一种绝望与憎恨之情,然而绝望中却也艰难的体现着闻一多心中的希望!它不再像《红烛》那样的柔软与稚嫩,而是更加的刚强和成熟,深沉与压抑。在诗集《死水》中的同名诗篇《死水》,则将闻一多的情感变化和爱国之情表现的十分明显:诗人把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现实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表达了对丑恶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诗的最后一节,表明他一方面对死水,也就是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断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没有真的绝望,并非心如死灰,而是痛恨这沟死水,要让它死亡,“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这是闻一多的愤激之言。然而,在绝望中饱含着希望,在冷峻里灌注着一腔爱国主义的热情之火,也正是这首诗的思想特色。

再看《发现》这首诗,诗歌一开头就是:“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5]诗人在诗歌开端就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切入主题,可见内心的愤怒已经不可抑制的喷涌而出。闻一多以最直接的方式将内心所想呼喊出来,认为眼前的黑暗的中国不是他想要看见的中国,更不是应有的中国。作为爱国诗人的他,根本无法忍受这样的一个世界。而《发现》是闻一多的一首写回国时的失望情绪的诗,他赴美留学三年,饱受种族歧视,热切思念祖国,但是回国后的所见所闻,又让他极其失望,于是便以这种方式将失望情绪强烈地表达出来。蓝棣之教授将其归为两个层面上的“发现”:一、当时的政治现实不是中华;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6]而无论是哪一种发现,对于一个思念祖国已久、好不容易回来的游子来说,都是一种很残酷的现实。

最后再看《口供》一诗,《口供》是《死水》中第一首诗歌,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起到序诗的作用。诗歌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实是闻一多对现代诗人的一种形象定位,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对现代诗人的满心期待。失望中产生绝望,绝望中重生希望,这就是闻一多的人生。

三、诗集《红烛》与《死水》的对比

通过前面对诗集《红烛》与《死水》的一些简单的分析,不难发现诗集《红烛》相对与《死水》来说,是“多情的、感伤的、浪漫的、秀丽的、丰富的,犹如二月花,是一本带有浓重感伤色彩的浪漫主义诗集”。而诗集《死水》则更倾向于“沉郁的、节制的、压抑的、理性的、历史的、沉重的、凝练的,犹如三月秋,是一本带有象征主义或印象主义色彩的‘近代诗’”。[7]然而从《红烛》到《死水》,闻一多也从喜爱并学习李商隐的诗风与汲取英国诗人济慈的诗歌精华转为学习英国哈代、豪斯曼与法国波德莱尔的艺术风格;从原先的倾向于李白的浪漫主义手法转为赞扬杜甫的写实精神,并且在诗集《死水》中也体现了这种写社会现实黑暗与个人强烈愤慨与不满情绪的诗篇。而从诗歌总体的色彩上看,则更是由以美与爱为中心的红色转向了偏重于创造“死亡”的黑色。然而这一切的转变,不单单是闻一多对艺术追求上的转变,更是闻一多面对现实生活后,其情感与思想发生了转变而产生了诗集总体风格的变化。然而,无论是诗集《红烛》还是《死水》,对于中国现当代诗歌都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在诗歌发展的历程上也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正如乔木所说:“我相信他是对于现代中国诗的开展,已有并将有最大贡献的少数大匠之一。要在中国现代中国诗人中找出能像他这样联结着中国古代诗、西洋诗和中国现代各派诗的人,并不是很容易的。他在诗坛的地位是这样独特,以至抱有各种不同见解的人,都不踌躇的承认他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是不为过的,因而闻一多无论是作为爱国诗人还是民主战士,他的名字都将会永存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并长期的闪烁着智慧与理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吴满珍、李秋芸:《最近30年闻一多诗歌研究综论》,载《江汉论坛》,2009年第8期。
2. 闻一多著《现代文学经典文库——红烛·死水》,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3.蓝棣之著《现代诗名著名篇解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林植汉:《论闻一多诗歌的主题系统》,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5.罗晓静:《论闻一多诗歌的情感性与个人性》,载《孝感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李乐平:《论闻一多的爱国诗创作》,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转引自吴满珍、李秋芸:《最近30年闻一多诗歌研究综论》,载《江汉论坛》,2009年第8期。

[2] 蓝棣之:《现代诗名著名篇解读》,第2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 闻一多:《发现》,见《现代文学经典文库——红烛·死水》,第75页,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4] 闻一多:《发现》,见《现代文学经典文库——红烛·死水》,第137页,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5] 闻一多:《发现》,见《现代文学经典文库——红烛·死水》,第227页,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6] 蓝棣之:《现代诗名著名篇解读》,第3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7] 蓝棣之:《现代诗名著名篇解读》,第2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6453.html

更多阅读

黄宗之:浅谈王传利长篇小说《陋巷》

读罢《陋巷》话故乡——浅谈王传利长篇小说《陋巷》(长篇小说《陋巷》,王传利著,九州出版社,2014年)2014年底,趁着圣诞至新年我一家去中加州海滨度假之际,我于旅途之中的闲暇读完了王传利送给我的长篇小说《陋巷》。

闻一多:伏羲女娲与葫芦

闻一多:伏羲与葫芦一、洪水造人故事中的葫芦在中国西南部(包括湘西贵州广西云南西康)诸少数民族中,乃至在域外,东及台湾,西及越南与印度中部,都流传着一种兄妹配偶型的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下简称为洪水造人故事),其母题最典型的形式

闻一多中学 闻一多中学郑细林照片

闻一多中学闻一多中学坐落在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故乡——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闻氏宗祠旧址。学校办学历史悠久。1902年创办时为私塾“绵葛轩小学”,1946年与省立第二高级中学合并

浅谈沈从文作品《萧萧》中的人性美肖广凤 沈从文的萧萧

浅谈沈从文作品《萧萧》中的人性美沈从文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之一。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创作旨在“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声明:《浅谈闻一多诗集《红烛》与《死水》 死水微澜》为网友帅高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