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万没想到,曾经冠盖满京华的自己最终会在惠州遇到自己的知己,而且又是以这样凄美的方式!
苏轼是幸运的,因为他虽然遭到人生的大不幸,却从未缺少过知己,只是他没想到过这一个知己竟然是用生命去捍卫他的词,他的尊严。
公事之余,苏轼依然吟咏不绝,他不知道自己的窗下,每夜都有一个年青女子凝神谛听,口羞于言而心向往之。
这个女子的名字已经湮没无闻了。苏轼在这首词的小序里也只是告诉世人她是温都监的女儿,长的美,十六岁了还不肯嫁人。
他应该是知道她的名字的。然而有宋一代,最讲求男女之大防,即使旷达如苏轼,也不敢越雷池。抑或苏轼觉得自己不过是犯官之身,实在当不起美人的深情,总之,我们无法知道那个落寞坚决然而美好的女子的名字了。
听到自己一直仰慕的诗人到惠州的消息,女孩子欣喜若狂,她每夜徘徊于诗人的窗下,只为听到诗人吟咏新作。

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女孩子当时的心情了,那应该是一种比现代追星族更执著的对美的追求吧。
诗人终于觉察到了。一天他推开窗子,女孩子惊惶地逾墙逃掉了。在月色如银的南方夜晚,诗人望着女子匆匆消失的背影,心头浮起了一丝人生的生趣,也涌出一种微妙的怅然。
诗人终于知道她是谁了。然而他只能对她说“我一定为你找一位象东家王昌一样的女婿。”大概也只能这样回报你的知己之情吧,诗人这样想。
世事是这样的变幻无常,诗人在几个月后再一次被贬,被贬到蟾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
言犹在耳,诗人已渡海而去。听不到诗人川音的吟诵,女子病倒了,抑郁而终。她被葬在了沙滩之侧,在那里每夜可以听到潮声。即使此身不在,灵魂也可以夜夜遥望海那边的诗人。
苏轼终于又回惠州了。风物依旧,伊人何处!
终于在又一个月色如银的夜晚,一股久藏于心的情感喷薄而出,一首脍炙人口冠绝古今的《卜算子》横空出世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滴晶莹的泪,从苏轼的笔梢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