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史:元朝各民族官民服飾

元朝各民族官民服飾

元朝地域遼闊,種族混雜,各種文化交相輝映,既有農耕文化,也有草原文化,既有中土文化,又有西亞伊斯蘭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這就造成了元朝服飾的多樣化。



元代服裝,以長袍為主。男子的公服多從漢族習俗,“製以羅,大袖,盤領,右衽”。其職位級別,在服裝的顏色及紋樣上表示。公服之冠,皆用襆頭,製以漆紗,展其雙腳。

婦女梳髻,髻上插有發飾,耳垂掛有耳飾,身穿窄袖短襦,下穿曳地長裙,在腰的左側,還垂有一條綬帶,帶上打有一結。

也就是說,元朝官服,基本依照漢族服裝,"襆頭,製以漆紗,展其雙腳"就是我們常說的烏紗帽.



元代蒙古族男子,戴一種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圓兩種樣式,頂中裝飾有珠寶。

元朝皇帝的服飾,基本都是戴這種藤篾做的瓦楞帽.



元代婦女服飾,襦裙半臂



圖為戴花冠、穿襦裙、半臂的侍女



元代蒙古發式,多做髡發。一般是將頭頂部分的頭發全部剃光,隻在兩鬢或前額部分留少量餘發作為裝飾,有的在耳邊披散著鬢發,也有將左右兩綹頭發修剪整理成各種形狀,然後下垂至肩。



元代蒙古發式,多做髡發。一般是將頭頂部分的頭發全部剃光,隻在兩鬢或前額部分留少量餘發作為裝飾,有的在耳邊披散著鬢發,也有將左右兩綹頭發修剪整理成各種形狀,然後下垂至肩。



元代平民百姓服飾 元代漢族平民百姓多用巾裹頭,無一定格式。



元代公服之冠,皆用襆頭,製以漆紗,展其雙腳。男子的公服多從漢族習俗,“製以羅,大袖,盤領,右衽”。其職位級別,在服裝的顏色及紋樣上表示。但官服質料有較明顯的變化。



元代公服之冠,皆用襆頭,製以漆紗,展其雙腳。男子的公服多從漢族習俗,“製以羅,大袖,盤領,右衽”。其職位級別,在服裝的顏色及紋樣上表示。但官服質料有較明顯的變化。



元代蒙古族男子,戴一種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圓兩種樣式,頂中裝飾有珠寶。



元代蒙古族服飾,戴鈸笠、翻領袍,身後者戴折簷暖帽,穿窄袖袍,半臂、戴雲肩、束玉胯帶,穿絡縫靴.



元代公服之冠,皆用襆頭,製以漆紗,展其雙腳。





元代漢族女子,仍穿襦裙或背子,本圖為紮巾、穿襦裙、披帛的婦女。



元代漢族平民百姓多用巾裹頭,無一定格式。元代漢族女子,仍穿襦裙或背子。

值得一提的是,元朝皇帝的兗冕,和中國曆朝曆代是一樣的。  元朝除保持其固有的衣冠製度外,還采用漢朝的朝祭服飾,如冕服、朝服、公服等,大體參酌漢、唐、宋的服飾製度,元代皇帝冕服有袞冕、袞龍服、裳、中單。袞冕,用漆紗製成,冕上覆綖,青表朱裏。綖的四周環繞雲龍。冠口以珍珠縈繞。綖的前後各有十二旒,綖的左右係黈纊二,冠的周圍,珠雲龍網結,綖上橫天河帶,左右至地。這實際上是參照了先秦的典章製度,對古代君王冕冠加以適當改造。袞龍服,是用青羅製成的,飾有日、月、星等圖案。這和唐、宋袞服比較起來,略有簡化。皇太子的袞冕,用白珠九旒,紅絲組為纓,青擴充耳,犀簪導。青衣朱裳,五章在衣,四章在裳。白紗中單。瑜玉雙佩。白襪朱?。這和宋代皇太子袞服相近,都為“白珠九旒”,宋代的“青衣紅裳”,元代改為“青衣朱裳”。

元代官吏穿禮服時,一律戴漆紗展角襆頭。這點與宋代官吏裝束一樣。可以說,他們頭飾似宋,服飾似金。 從皇帝到百官都穿質孫衣。它是元代內庭大宴的服飾。冬夏的服裝各不相同。天子質孫、衣,冬服有十幾種,穿衣戴帽各有一套。例如:穿納石失(金錦)、怯綿裏(剪茸),要戴金錦暖帽;穿大紅、桃紅、紫藍、綠寶裏(服上有襴者),要戴七寶重頂冠;穿紅、黃、粉皮服,要戴紅金答子暖帽,等等。夏服也有十幾種,也是衣冠配套。例如穿答納都納石失(在金錦上綴大珠),要戴寶頂金鳳鈸笠;穿速不都納石失(在金錦上綴小珠),要戴珠子卷雲冠,等等。

從冬夏裝束服色上看,冬季的濃重,夏季的淺淡,講究整體配合,要求聖潔不凡。 百官的質孫衣,冬服9種,夏服14種。 元代統治者每年要舉行13次大朝會。每逢此時,帝王、大臣、親信穿同一色的質孫衣在大殿前用金杯按爵位、親疏、輩分頻頻祝酒,氣氛熱烈,場麵壯觀。忽必烈在萬壽日則穿上金光耀眼華麗無比的長袍,賜給2000名貴族和武官同樣顏色和款式的衣服,賜給親近貴族的禮服裝飾著閃閃發光的寶石和珍珠。他還要選出很多男爵,賞給他們每人13套衣服,每套一種顏色,服上都嵌有珠寶。可見,當時的帝王為了籠絡官吏是何等的揮金如土。

蒙古族長期以來,夏戴笠,冬戴帽。

蒙古族的衣冠以頭戴帽笠為主,穿質孫服,或稱隻孫、濟遜。漢譯作一色衣,形製是上衣下裳相連,衣式緊窄、下裳較短,腰間打許多褶?,稱為襞積,肩背間貫有大珠,這本來是便於騎馬的戎服,明代皇帝外出乘馬時所穿的“曳撒”,就是把質孫服衣身放鬆加長改製的服裝。

元代冠服製度於英宗時厘定,但因元代官製、三公不常設,丞相人數不定,官員因事而設,事完官職就告結束,所以衣製並不確定。一品服是右衽,戴舒腳襆頭,紫羅服,上有大獨科花(即大團花),直徑五寸,束玉帶;二品紫羅服,小獨科花,徑三寸,束花犀帶;三品紫羅服,散答花(即寫生散排花紋),徑二寸,束荔枝金帶;四、五品紫羅服,小雜花,徑一寸半,束烏犀帶;六、七品緋羅服,徑一寸半小雜花,束烏犀帶;八、九品明綠色無紋羅服,束烏犀帶。

元代皇室的帽子鑲寶石。《南村輟耕錄》卷七回回石條說,大德年間,有商人賣官府一塊重一兩三錢的紅剌(寶石叫作剌子,又叫回回石頭),價值中統鈔十四萬錠。紅剌即紅寶石,紅寶石有四種,即刺、避者達、昔剌泥、古木蘭。綠寶石有三種,即助把避、助木剌、撒卜泥。貓睛石有貓睛、走水石兩種。綠鬆石稱作甸子,回回甸子稱你舍卜的,河西甸子稱乞裏馬泥,襄陽變色的稱荊州石。還有一種名叫鴉鶻的寶石,有紅亞姑、馬思艮底、青亞姑、你蘭、屋撲你蘭、黃亞姑、白亞姑等七種。元代蒙古族征服歐亞廣大地區,寶石來源除購買之外,還來自掠奪和貢獻。綠寶石中的祖母綠和貓兒眼、紅藍寶石,一直到明清時期都很貴重,明朝時祖母綠折價四百換,即一兩重的祖母綠可以折換四百兩黃金,南明一位皇後做一頂珠寶鳳冠,需費兩萬兩銀子。

元天子質孫服,冬服十一等,有金錦暖帽、七寶重頂冠、紅金答子暖帽、白金答子暖帽、銀鼠暖帽等。夏服十五等,有寶頂金鳳鈸笠、珠子卷雲冠、珠緣邊鈸笠、白藤寶貝帽、金鳳頂笠、金鳳頂漆紗冠、黃雅庫特寶貝帶後簷帽、七寶漆紗帶後簷帽等。都是鑲珠嵌寶的貴重冠帽。冬服所用紫貂、銀鼠、白狐、玄狐、獵猁皮毛和金錦等,材料也極珍貴。據虞集《道園學古錄》所記,金錦係鏤皮敷金為織文者。指的為羊皮金,即將金子捶成金箔,膠貼於羊皮上,然後切鏤織成金錦。但據實物分析,實際上多數係將金箔貼於紙上鏤成細條,用以織錦,這種用法,宋代稱為“銷金”。金世宗時,因忌諱銷字,改稱“明金”。也有將金鏤撚卷於絲線外層,撚成撚金線織錦的,稱為撚金錦。元代稱金錦為“納石矢”。納石矢也作衣服或棚帳等用。南薰殿舊藏元世祖忽必烈像,穿白衣,戴銀鼠暖帽,照例這種帽應與銀鼠袍、銀鼠比肩配套來穿,是帝皇大朝會質孫冬服中最重要的服裝。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述,元朝每年要舉行大朝會13次,有爵位的達官貴族約12000人,參加集會時分節令同穿一色金錦質孫服,按時集中大殿前,按爵位或親疏輩分飲宴。皇帝身上珠玉裝飾,特別華美。又說在按節令出行大獵時,出動獵犬萬隻,管理人員二萬人分成兩隊,一隊紅衣,一隊藍衣。另有打捕鷹人一萬,攜帶雄猛貴重的獵鷹“海東青”500隻,還有經過馴服的獅豹參加。皇帝出行打獵時,坐於內用金錦、貂皮、銀鼠皮裝飾,外用豹皮覆蓋的大木樓內,由四隻大象抬著木樓前進,前後左右另有萬人護衛。《黑韃事略》講到,凡其主打圍,必大會眾人,在一二百裏的大範圍挑土為坑,插木為表,係掛毳索,掛起氈羽,風吹時氈羽飛起,野獸就不敢往外逃奔,然後合圍追擊。元代統治者穿的袍子,為交領窄袖,腰間打成細褶,用紅紫線橫向縫納固定,使穿時腰間緊束,便於騎射。這種袍元代稱作“辮線襖”。此種款式到明代稱為曳撒,仍作為出外騎乘之服。元代官員,常在袍外套一種半袖的裘皮衣服,比馬褂略長,稱作“比肩”,男女均穿,可能是清代端罩的前身。元代還有一種比甲,是沒有領袖,前短後長,前後兩片用袢係結的衣服,民間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穿用。

元代皇帝和皇帝親屬穿纏身大龍紋的龍袍,當時民間街市也有這種龍袍出賣,元世祖發現後,立即下令禁止民間私自織繡這種龍袍。在《元史》刑法誌和輿服誌中,說龍是指五爪兩角,這就使龍和蟒有了區分的標準,蟒是四爪或三爪。據《元典章》記載,凡皇帝戴過的帽子樣式,別人就不許再做再戴。否則,製作工人就要處死。大德元年,皇帝做了一個黑羔細花兒斜皮帽,責令監司官承直傳話,如果有人再做就是死罪。大德十一年,皇帝做了一個金翅雕樣皮帽頂兒,傳令別人不許再做。至大元年,工匠給驗馬做的皮帽樣子和皇帝的皮帽相同,也下令不許戴,縫帽子的也要治罪。民間還禁止穿赭黃、柳芳綠、紅白閃色、迎霜色(褐色)、雞頭紫、梔子紅、胭脂紅等顏色。帽笠不許飾金玉,靴不得製花樣。因此,民間服飾隻好向灰褐色係發展,《南村輟耕錄》卷十一寫像秘訣中,記述了服飾顏色,羅列的褐色名目,就有磚褐、荊褐、艾褐、鷹背褐、銀褐、珠子褐、藕絲褐、露褐、茶褐、麝香褐、檀褐、山穀褐、枯竹褐、湖水褐、蔥白褐、棠梨褐、秋茶褐、鼠白褐、丁香褐等等名稱,說明褐色在當時是很重要的服裝色彩。

金代披戴的雲肩,到元代製作得更加華美了。舞人宮女的雲肩尤為講究。半臂在元代也很流行,男女都穿。元朝末年,後妃貴族常以高麗婦女為侍女,高麗式的衣服、鞋帽成為一時流行的款式。有爵命的蒙古族婦女,頭戴一種很有特色的故故冠,這種冠是用樺木皮或竹子、鐵絲之類的材料作為骨架,從頭頂伸出一個高約二三尺的柱子,柱子頂端擴大成平頂帽形,然後再用紅絹、金錦或青氈包裱,上麵再加飾翠花、珍珠。地位高的人更在冠頂插野雞毛,使之飛動。戴這樣高的故故冠坐車時需將野雞毛拔下,交給侍女拿著。後妃們騎大象時也戴插有野雞毛的故故冠,穿寬長曳地的大袖衣,形如漢族的鶴?。窮人的故故冠則用黑色粗毛布包裹。故故冠也有罟罟、固姑、鷓鴣、罟罛等名稱。丘處機《長春真人西遊記》說此種帽子“其末如鵝鴨,故名故故”,忌諱別人觸摸,出入廬帳時必須側身低頭。除故故冠外,也戴皮帽。並以黃粉塗額作化妝。

元明之際通俗讀物《碎金》記載,元代服飾名目繁多,男服有深衣、襖子、褡護、貂鼠皮裘、羅衫、布衫、汗衫、錦襖、披襖、團襖、夾襖、氈衫、油衣、遭褶、胯褶、板褶、腰線、辮線、開?、出袖、曳撒、衲夾、合缽。圍腰的有玉帶、犀帶、金帶、角帶、係腰、欒帶、絨絛。頭上戴的有帽子、笠兒、涼巾、暖巾、暖帽。佩服的有昭文袋、鈔袋、鏡袋、手帕、汗巾、手巾……。腳穿的有朝靴、花靴、旱靴、釘靴、蠟靴、球頭直尖靴、?靴、靿靴、?(菊)柱根拓嘴氈襪、皮襪、布襪、水襪……,絲鞋、棕鞋、拓鞋、紮?、麻鞋、搭膊、纏帶、護膝、腿繃、繳腳等等。

婦女衣服,南有霞帔、墜子、大衣、長裙、褙子、襖子、衫子、背心、褑子、膊兒、裙子、裹肚、襯衣。北有項牌、香串、團衫、大係腰、長襖兒、鶴袖襖兒、胸帶。

元代皇帝冕服有袞冕、袞龍服、裳、中單。袞冕,用漆紗製成,冕上覆綖,青表朱裏。綖的四周環繞雲龍。冠口以珍珠縈繞。綖的前後各有十二旒,綖的左右係黈纊二,冠的周圍,珠雲龍網結,綖上橫天河帶,左右至地。這實際上是參照了先秦的典章製度,對古代君王冕冠加以適當改造。袞龍服,是用青羅製成的,飾有日、月、星等圖案。這和唐、宋袞服比較起來,略有簡化。裳,是用緋羅製成的,其狀如裙,飾有紋繡,共16行,每行繡有藻、粉米等圖形。中單,是祭服、朝服的內衣,以白紗製成,大紅邊飾。皇帝的衣料,色彩鮮明,除了華麗的納石失(在紗、羅、綾上加金的織金錦),還有外來的細毛織物速失、紫貂、銀貂、白狐、玄狐等皮毛。元代絲織多為縷金織物,這是前所未有的一大特點。

皇太子的袞冕,用白珠九旒,紅絲組為纓,青擴充耳,犀簪導。青衣朱裳,五章在衣,四章在裳。白紗中單。瑜玉雙佩。白襪朱?。這和宋代皇太子袞服相近,都為“白珠九旒”,宋代的“青衣紅裳”,元代改為“青衣朱裳”。 元代貴族滿身紅紫細軟,以裝飾寶石為榮。據說,大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一塊嵌在皇冠頂上重一兩二錢的紅寶石,估價中統(元世祖忽必烈年號)鈔14萬錠。特別名貴的皇冠鈸笠冠上加金嵌玉,並飾有稀有的大粒珍珠。這是以往皇冠上未見過的。



服饰史:元朝各民族官民服飾


審核員真是有毛病啊!我才發了一半就被轉移到這裏,害得我另一半不知道發到哪裏去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7106.html

更多阅读

360:1 如何从官网下载安装新版360安全卫士

360:[1]如何从官网下载安装新版360安全卫士——简介前言:360安全卫士更新升级了,木马防火墙、网盾及安全保镖合三为一,安全防护体系功能大幅增强。那么,如何从官网下载安装新版360安全卫士呢?360:[1]如何从官网下载安装新版360安全卫士

姜宗福:《我的官样年华》转自网络

姜宗福:《我的官样年华》(转自网络)41岁的姜宗福曾经挂职担任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曾经炮轰张艺谋“印象”系列演出和高房价,由此成为网络名人。今年5月初,姜宗福离开临湘,就任岳阳的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院长助理。他说自己确实不适合官场,尽

骂史:聊聊取类比象

《骂史:聊聊取类比象》  作为中医学术里用得较多的词,主要是为了解决很多大数据无法细分的问题,比如,五行,黄帝内经里确实提了不少相应对的物事,但一概都不是绝对的,用阴阳说的语境:阴阳可无穷尽推导,也可以有限推导。视乎医患之间的状态。

中华各民族简介——鄂伦春族 中华上下五千年简介

鄂伦春族概况历史:“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人口:鄂伦春族现有人口约0.7万人。分布: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

中国各地各民族春节有趣习俗

中国各地各民族春节有趣习俗[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发布日期:2014-02-01]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一

声明:《服饰史:元朝各民族官民服飾》为网友你和梦想我都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