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杀令》丘处机:一言止杀,功德无量
姜春康
二狗说,他听说山东迄今投资最大的奇幻史诗大片《止杀令》上映了,他立马钻到影院去看,看完却沉默许久,丢下一句“一言止杀,功德无量”而去。
浆糊我深知二狗肯定是被《止杀令》震撼了——这部电影根据宋末元初全真教道士丘处机以70多岁高龄,历时两年多西行三万九千里面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劝说其终止西征班师东归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浆糊看后,也深深共鸣了,并感慨了三点。
一,丘处机,不就是十九岁出家昆嵛山,师从王重阳的长春真人吗?昆嵛山不就在烟台吗?昆嵛山可是道教名山,是“全真教”的发祥地,是革命老根据地,同样不就是《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故事的发生地吗?因此说,与其说看《止杀令》,不如说在看一部和自己所在家乡的人有关的电影。虽然时间空间相隔,却非常亲切。
二,丘处机说服成吉思汗“止杀东归”,在历史课本上只有两三句话的描述,在《止杀令》中却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丘处机长途跋涉三万五千里去面见成吉思汗,路上种种苦难,和唐僧取经以及孔子周游列国何其相似!中国道家“无为而治”、“上天喜生恶杀”的思想发挥了无比大的作用,让“一言止杀”变成了现实,更变成了令人歌颂的历史。从某方面说,这不仅是读史,更是在品味一种境界,这也难怪《止杀令》光剧本就被翻译成6国语言,更有专家认为,对中国观众而言,丘处机更多是金庸笔下的著名角色,但在欧洲人民心目中,因为丘处机“一言止杀”,让成吉思汗放弃了进一步西征,扩张版图,这才有了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呢!这,也正让这段历史变得生动而精彩。
三,丘处机的真实和勇敢震撼心灵。他应成吉思汗之诏前往西域雪山,应其“有长生之药否”之问时,他竟答以“有养生之道,无长生之药。”这是何等的淡定!何等的超然!更关键的是,他勇敢“趁热打铁”,称“敬天爱民之本”“清心寡欲为要”,并以戒杀、清心寡欲等养生之理劝喻太祖。这种冒着“杀头”危险的直言,也恰恰是俗人与高人的区别。这样的脱俗,注定让丘处机的地位和境界让人敬仰。所以说,后来乾隆皇帝就为丘处机写的对联中有“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的美誉,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止杀令》是电影,也是历史;一言止杀,是历史,也是境界,是勇敢,更是功德无量。
《止杀令》:两个巴掌拍响的佳话
姜春康
看完《止杀令》,谈完丘处机,我像谈谈另一个重要角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止杀令》横跨南北六省实景拍摄,再现了震惊世界的成吉思汗大军西征之旅,而丘处机“一言止杀”规劝成吉思汗班师东归的千古之谜,也首次被展现于大银幕,冲着这个“首次”就很值得观赏。毫无疑问,该片一经放映就备受电影节观众的追捧,和成吉思汗作为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显赫名声密不可分。有诗云:“混沌草原闻鹫鸣,翱翔天际世皆惊.纵横捭阖平欧亚,大略雄才傲杰英。”意思为,12世纪的蒙古草原部落明争暗斗,连年厮杀,混乱一片,犹如盘古开天辟地,铁木真打破了草原的混沌状态,如雄鹰般笑傲大草原,统一了大草原,创立了名垂史册的蒙古大帝国。从某方面说,《止杀令》是乘着成吉思汗的翅膀,“飞”遍各大影院。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丘处机一言止杀,的确功德无量。可大家别忘记了,正是因为成吉思汗的“配合”,才让这一历史佳话远播。要知道,帝王的口是“金口”,帝王的话是“圣旨”,不能更改,不能违抗,若其听不进去,发起脾气来,进言者不仅有杀头之危,一切更是枉然。在这点上,总有相似的历史。就如同说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唐太宗和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之所以成为一对“黄金搭档”,显然与他们两人一个是英明君主,一个是著名贤臣是分不开的。所以说,丘处机的“一言止杀”值得称赞,而成吉思汗的同意“止杀”一样值得歌颂。
每年,全世界讲“杀”的电影每年不下百部,但讲述“止杀”的电影却廖廖。这,似乎让《止杀令》显得很另类。其实,另类的不是电影拍摄手法和场面,而恰恰是“首次”讲述“止杀”,呈现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配合”的历史佳话。毕竟,历史似乎都是那么偶然,当年蒙古铁骑横扫欧亚,成吉思汗若不以求长生之名在中亚见到了昆嵛真人丘处机,何来的“一言止杀”?何来的闪烁着中国传统文明精华的道教文化思想,能传播到了中世纪的欧亚大陆?
成吉思汗的故事之于全球观众,都相当吸引力,有魅力。《止杀令》选了个好题材,讲述了两个巴掌拍响历史佳话的故事:一个西行论道,劝告了蒙古统治者“止戈为武”,给中原百姓带来和平安定环境;一个虚心听劝,消化“少杀戮,减嗜欲,敬天爱民”思想,英雄放下了屠刀,铁汉焕发出了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