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认购证----历史的见证 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
股票认购证是股票的一种衍生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我国建立资本市场过程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产物。当年许多人为了能买到股票认购证,深夜开始排队等候。
1991年,深圳、上海等地由于股票的发行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股票市场上有限的几种股票,其股价不断攀升,创造出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人们认定买股票可以赚大钱,于是只要有新股发行就会出现抢购现象,同时也出现许多以权谋私等丑恶现象。1991年l0月,上海证券公司在上海江湾体育场公开向市民出售众诚实业有限公司股票,消息一经公布,成千上万的市民拥向股票出售点。由于证券公司事先未能预料到市民购买股票心情之迫切,思想准备不足,现场缺乏管理,秩序严重混乱,最终导致人员伤亡事故,证券公司不得不临时决定暂停发行。血的教训使有关部门不得不冷静地思考,经过一番讨论研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决定在发行新股时,采用摇号抽签的方法,首先发行股票认购证,每张认购证都有编号,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经过公开摇号抽签,中签者可以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
上海市1992年第一次发行的股票认购证每张30元,共发行了约二百多万张,收人
6000万元,除去销售成本等各项开支,所剩5000万元全部捐给了社会福利事业。采用这
种方法,市民可以购买,不会出现人挤人的混乱场面。但事情总是有利有弊,虽然没再出现
疯狂抢购的现像,但中签的股票认购证却成为黑市的炒作对象,非法交易借以谋利,最高被炒至两千多元一张。
1992至1993年,全国各地在发行新股时,普遍采用发行股票认购证的方法。随着新股发行方式的不断改进,股票认购证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认购证抽签表型,此种股票认购证多数为无限量发行,每张认购证的价格为两元。认购证记载有股东姓名、股东账号、身份证号码、经办人、证券商名称、发售点、财务代理点等内容。认购证有单号、十号、佰号、仟号、万号等不同的品种。第二种是存单型,此种股票认购证是一种专项定期定额存单,需在指定银行存人认购证规定数额的存款,存款额为100至1000元不等,存期一般为6个月,多购多存。此种存单型认购证一般为三联单式,中间为存单联,一侧为存根联,另一侧为客户联。票面记载有存款额、存入日期、利率、期限、发售单位等内容。第三种是全额预缴型。每张认购证可申购1000股,购买一张认购证,需将1000股的全部股款预交。认购证票面记载有姓名、身份证号码、日期、发售单位、托管证券商等内容。
以上三种类型的认购证,从199l至1995年全国各地共发行二百多种,其中认购证抽签表品种最多,存世量较大,一般都在几十万张、几百万张甚至上千万张,市场价格在0.1元至几元不等。其次为存单型,品种不多,存世量一般在几千张至几万张不等,市场价格在几元至上百元不等。由于存单型认购证多为三联式设计,存根联、存单联、副联在使用时被分开,因此收集完整齐全的三联认购证有一定难度。全额预缴型认购证品种很少,存世量也很少,收集难度很大,市场价格较高,一般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个别品种只在书中见过,收集不到实物。
股票认购证设计风格统一,绝大多数采用证券纸或钱币纸印制,并且防伪手段十分先进,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文摘自《股票收藏》)
更多阅读
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收藏品 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
珍藏已很少的《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发行的!它促成了多少中国的金融新大户!又有多少人与它擦肩而过从而报憾终身!此证当年的国家发行价30元一张,在还没有开号之前一张还卖到几百元!已很少的写有名址的《1992年上海股票
对历史的轻佻与侮慢—评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作者:虞云国
号称“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先生推出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8月版),向公众开讲中国史,这一册涵盖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古代史。作者自序引用了国学大师钱穆《国史大纲》卷首语:“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
白起项羽坑杀战俘——最终得到了历史的惩罚 白起vs项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句话点出了华夏五千年历史的焦点,而一次次的分合带来的最直接的事物就是无数次的战争的出现,其中一些著名的战争直到今日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伴随的战争出现的也就是战争中对待战俘的问题,但凡有点熟悉中国历史
评析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
娓娓道来的“历史老师”——评析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2015年1月30日 10:01 中国纪检监察报【字体】 大 中 小陈治治拿到习骅所著的《中国历史的教训》,一口气读完,花了不到半天时间。掩卷遐思,三句话在脑海里不断盘桓。第一句话,一切
从《画龙点睛》看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 胭脂是真实还是虚构
对于新编历史剧,围绕“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方面的探讨,近几十年来始终不绝于耳。“搬前朝之事,以示今人”是历史剧创作的主流渠道,说通俗一点便是“戏是写给今人看的”。要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及思想意识,又要兼顾戏剧创作的规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