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之歌》听课报告
王慧聪
很早就听说窦桂梅老师的大名,平时我也读了她一些书籍,不禁被她那种对生活对教育那种满腔的热爱,那种不懈的追求,那种火热的激情深深折服。本想利用这次听课机会一睹名师的气度,然而遗憾的是,当满怀激动与期待的时刻,听到的却是“窦桂梅老师因为有事,不能亲自上课了。”顿时,莫大的失望涌上心头。所幸,窦桂梅老师特安排了清华附小三位骨干老师,语文学科带头人为我们上了三节实实在在的家常课。王艳老师的《小公鸡》,张华毓老师的《夜莺之歌》,苗玉春老师的《和时间赛跑》。听过之后,我才发现,尽管她们不像窦桂梅老师那样名震四海,但他们各自授课的内在气韵着实让人钦佩。她们把窦老师的主题教学和勇于超越的精神加以内化,别出心裁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上出了属于自己的课堂特色。这种授课气质不能不让人折服!
下面,我仅就张华毓老师的《夜莺之歌》汇报如下:
授课过程
一、《夜莺之歌》教材简析。
《夜莺之歌》原是人教版老教材六年级的课文,现编入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策第四单元第一课,更名为《夜莺的歌声》。
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当时,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人民奋起保卫祖国。这篇课文讲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男孩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学鸟鸣的方法,为游击队传递消息,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充分表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流程
张华毓老师讲的是第二课时。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
1、理清思路,长文短教。
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共37个自然段,故事性比较强。一上课,张老师巧妙设置情境,配乐激情导入:“那是一场……的战争……”引读。学生自然而然地紧跟着读:“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其实这是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然后以“听,夜莺的歌声……”巧妙过渡,引出问题:迅速浏览课文,看文中几次出现“夜莺之歌”,并用笔标画出来。接下来,指名学生说五次出现“夜莺之歌”的句子,以及所在的自然段。学生有找不完全饿或者不准确的,张老师就巧妙引导直至五次句子找得准确为止。这样,一篇长长的课文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理清了脉络,学习起来轻松自如,很好地达到了长文短教的效果。
2、剖析人物形象。
抓住五次描写“夜莺之歌”的句子,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理解感悟小夜莺的机智勇敢,镇定自若,尽职尽责。
第一次以德国军官和小夜莺的对话及德国军官的神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镇定自若。
第二次抓住小夜莺的动作,体会小夜莺的天真可爱,机智勇敢。
第三第四次在一起讲,主要朗读游击队员的对话,体会侧面烘托小夜莺的尽职尽责。
第五次出现“夜莺之歌”句子是,战斗结束了,战斗胜利了。略讲。
3、总结本文的主要写法。
其实,在剖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张老师已经在无形中渗透作家写法的指导。比如说,张老师过渡或提问时说:“作家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作家说得多精彩呀”等暗隐着写作的指导。而在最后一环节,张老师大屏幕显示五次出现“夜莺之歌”的句子,并分别在句子后面附带小标题:歌声入林,歌声诱敌,歌声联络,歌声歼敌,歌声又起,并以问题“为什么作家把夜莺的歌声穿插故事中?明明没有这些句子,我们照样能读懂故事呀。”引导学生从写法上理解掌握“夜莺之歌”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最后以你想说“这是一首______的歌”填空的形式,升华主题,以一首优美的小诗“啊,夜莺的歌声,你是我的希望”结束本节课。
听后札记:
听过张老师的课,静思回顾,我有两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是:
为什么当看到一篇文章我怎么研读文本时,同样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并在课堂上也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我的教学重点也突出了,然而难点突破却略嫌牵强呢?而张老师的课却是那样灵动的,饱满的,立体的。我想这是该与张老师本人激情的朗读有关吧。
精彩的朗读源于过硬的基本功。
张老师一走进课堂就激情四溢,俨然一位演员真实而传神的演绎震撼着在场的一千多名教师,尤其在讲第三第四次出现“夜莺之歌”的句段时游击队员的对话。这一环节把握得极为精彩!
张老师首先指名学生读对话,该生声音很大,张老师就说:“如果像你这么大声说话,游击队员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时有学生笑了。这名学生很快意识到不该那样读,接着就小声地读了一遍。张老师相机引导问他为什么第二遍声音小,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文本情境中。紧接着,老师开始范读,还未读完,台下已经是掌声四起。那时的张老师俨然一位游击队员。然后学生评价老师读书。有学生说老师读得快,读得短促,有学生说老师读得有感情。这时,老师就解释:“为什么我读得有感情?因为我读书注意语音,语速。语气的变化。我要生动地把当时的场面展现出来。”这种本来是对学生的要求说成是自我的要求目标,更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朗读,并让学生受到了朗读情感的熏陶感染!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然后配乐指名朗读展示,此时学生的精彩朗读赢得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读完后,解析游击队员的话确定情报信息是32个鬼子,两挺机关枪,让学生明白理解这是作家从侧面来表现小夜莺的尽职尽责的。
这样的课堂绝非是一场现场表演秀,绝非一朝一夕的磨砺。我想,这是来自张老师那过硬的基本功。而这样的基本功若非平时积淀,不断地思索,不断地总结,何以赢得今天的满堂彩呢?
朗读不忘咬文嚼字,咬文嚼字需要艺术。
整节课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貌似激情,实则乏味的读,少不了通过传统经典的“咬文嚼字”来揣摩人物形象的。
张老师在讲第一次出现“夜莺之歌”的句子时,以德国军官和小夜莺的对话展开教学的,主要抓住描写德国军官和小夜莺的语言和神态的重点词语,如阴沉,冷笑,轻蔑的微笑,不慌不忙等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一遍遍读。特别是在剖析德国军官的凶狠时,表演德国军官的冷笑,学生反复演练,老师现场表演,自然而然的吧学生带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带进了那片小树林,带进了德国军官的面前。又通过转换句式对比读“怎么就剩下我一个?”反问句转化为陈述句。师生分角色读,入情入境,再现当时真实的战争场面。
整节课,张老师没有居高临下,说什么“应该读什么语气”“那个词应该重读”“哪个词应该读慢些或者快些”,而是以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让朗读不再是浅层次的东西,而是深入到文本所蕴藏的内涵中。
第二点思考是:
课堂上遭遇预设之外的尴尬,怎样才能巧妙应对呢?
张华毓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实实在在的家常课。课堂上也出现了像我们平时遇到的学生可气又可笑的回答,也有表达不准确的,没读好句子,没读完句子,或者多读字词,多读句子的现象,甚至电脑出现故障。然而张老师却没有丝毫的慌乱,而是游刃有余,表现出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在讲第一次出现“夜莺之歌”时,张老师让学生默读思考“为什么歌声越来越有劲?并在旁做简单批注。”没想到一名学生直接回答说歌声是为了吸引游击队。这个答案如果用我们经常说的话评价“这个学生掉沟里了,断章取义!”而张老师用很特别的语气反问“是吸引游击队吗?你要把游击队吸引过来了,游击队此时将会面临什么情况呢?”学生一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赶快说“是为了吸引德国兵,要把德国兵引到游击队埋伏圈里”张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坐下,而是继续让他读这句话,并强调一定要把德国兵吸引到游击队埋伏圈。学生读,并没读出预期的效果。这时,张老师激情过渡“吸引德国兵是战胜德军的前提”。再次指名,师生配合着读,就这样一遍遍的读。不仅仅是为了读而读,而通过一遍遍的读让学生入情入境,理解了文本。
还有,在最后总结写法时,张老师引导学生说“夜莺之歌”是文章的“线索”,要学生说出“线索”一词,有学生说“中心”“题眼”“主旨”“主题”“主要内容”等,而张老师有条不紊,不厌其烦地巧妙暗示,“‘夜莺之歌’仿佛是一条线,把故事情节,吧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连起来,让人物显得更生动,更形象,我们把这根线叫做——”最终学生说出了“线索”。一节课这应该尴尬不止一次,而张老师坦然视之,幽默对之,应对自如,这种不完美中的完美彰显着张老师课堂的教育智慧。
三位老师的三节课独具匠心,如窗外三月的春风,清新怡人,为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许我们没有名师深厚的文学底蕴,没有名家浓郁的文化素养,但我们可以做我们“力所能及”“脑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我们真正做到不备好课不上课,自身不正不正人,我们可以多读书,多于名师对话,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多提供给我们的孩子更多的阅读空间,多关注“西南大旱”这样的新闻大事……我们超越不了教材,我们可以深究教材,吃透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我们超越不了课堂,至少我们可以学习巧妙地驾驭课堂;我们超越不了窦桂梅,我们可以超越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