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纠结
——《呼风唤雨的世纪》文本解读
雪梅
面对面,首先大叫一声“好!”《呼风唤雨的世纪》真是一篇让人血脉贲张的文章,徜徉在文字间,不知不觉豪情万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舍我其谁?人类当真不愧是万物之灵长!
带给读者这样巨大冲击力的是二十世纪人类的科学技术,使读者了解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是作者路甬祥出色的文字。所以,不妨跟着作者的笔触
在文本中听“风”话“雨”
走进来,我们先吸收正能量。课文题目就不同凡响,“呼风唤雨”,在词典中我们可以查到它的解释:“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是啊,过去能够呼风唤雨的非仙即道,现在呼风唤雨的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类,怎能不为之自豪?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一个判断句独立成段,不容辩驳地宣布:“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直接点题,开门见山。第二自然段两个设问句又紧扣“呼风唤雨”联袂而来,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当然是人类。”“靠的是科学技术。”这么厚重的铺垫,这么张扬的造势,核心力量来自于哪儿呢?通读全文,找到几个重复出现的词语:“发现和发明”、“奇迹”、“美好”。想来使生活更“美好”是“发现和发明”的源动力吧,而“发现和发明”又为人类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奇迹”。
“山雨欲来风满楼”,行文至此,造势已达极致,在读者的期待中,第三、四自然段裹挟着“风声雨声”呼啸而至。使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依赖自然”、顺从自然写到突破自然、驾驭自然,对比鲜明。第三段末尾引用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承上启下,充满诗意地将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花团锦簇般的变化,在第四段集中呈现给读者。强有力地证明着“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证明着“呼风唤雨”一词所言非虚。
结尾处引用一句名言佐证着观点,总结了百年,并展望着明天:“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这句话中饱含着对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听风听雨,我们静待花开,因为“随风潜入夜”的“好雨”定会“润物细无声”。
然而,沐浴在这样强势的“风雨”中,我越来越纠结,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想
和作者唱反调儿
“呼风唤雨”——这个词不止一点点危险。每一项新发现发明在问世之初都会蒙蔽世人的眼睛,当我们因它的好处和效益闭塞视听时,它的副作用就会慢慢弥散,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成为人类的心腹大患。比如:汽车和尾气污染、原子弹和战争重创、工业发展和“北京雾霾天气”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警示着人类“呼风唤雨”的负面效应。
时至今年,本文作者路甬祥已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这篇文章的“年龄”也至少十多岁了。当年的生态危机一定没有这样严重,老科学家路甬祥不会想到如今,山还是那座山,但是成了秃山;河还是那条河,已然不复清澈。当北京市民戏言自己是“人肉吸尘器”时,当戏言如此沉重时,面对贯穿文本始末的“利用自然、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思想、做法和号召,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思考怎样“善待自然、保护自然、服务自然”?
一篇作品问世后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局限性,对此,编者,你怎么看?所以解读文本,一定要
与编者交交心
值得欣幸的是,编者认识到了这点,因此在教学用书上强调:“呼风唤雨”可以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事实证明,人类是不能够随意支配自然的,那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我们只能依据客观条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自然。课文是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这段话应该引起教师重视,编者的意图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但热爱要建立在全面了解科学技术的好处和危害之上。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听风是雨”,要与时俱进,紧抓住时代的手,才不会“跑偏”,不会“南辕北辙”。
编者的心像慈母的情,无处不在,耐人寻味。比如课文中间穿插的两处提示语:“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由此得知,剖析文本用词的准确应该是一个值得用力的点,使学生懂得炼字炼词的重要和必需。我还能举出许多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这句话则将师生的触角引向更广袤的天地。文后的小练笔则将学生的视野锁定在可感可知,有情有意的生活,以变化为线索的调查和习作,将续写对科学的穿心透骨的热爱。
对话文本、作者、编者,我不再纠结:钟情于“文字”,我欣赏;立足于“热爱”,我骄傲;晒出与作者的分歧,我思考;展望高科技,我畅想崭新的发明发现;着眼身边的变化,我抒写美好的今天
——用这一系列的活动串起本课的教学,会“风调雨顺”吧?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