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较罕见姓氏搜集三 100大罕见姓氏

[邴](Bǐng)

姓源出有三:

1、始于春秋,以封地名为姓,是晋大夫邴豫的后代。据《通志》载,邴是春秋时的一个城邑,故城址在今河南成武县东。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就在邴,他的后代遂用祖先的封地“邴”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也有的省文去掉邑字旁,以“丙”为姓,称丙氏。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故邴也作丙,邴、丙姓同源。

2、出自春秋时期,以封地为姓,是齐大夫邴鸀的后代。据《通志》载,邴,又名祊,是春秋时祭祀泰山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费县东。齐大夫邴鸀的封地就在那里。他的子孙后代,就以邴为姓,称邴氏。在古代,邴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鲁国(后改鲁郡,亦称鲁国郡)。

3、出自赐姓,汉代名将都御李陵之后。南北朝时,李广的后代归顺魏国,魏帝在邴殿接见了他们,赐姓丙氏,因而姓丙。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所以李广的后代也称邴氏。

得姓始祖:邴豫。邴姓出自春秋时代的齐国,发祥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是一个以地为姓的姓氏。最初的“邴”是齐国的一个地名。根据《谷梁传》上记载:“郑伯使苑来归邴。”根据考证,当初的邴地,就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南地带,至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另外,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邴”亦作“丙”,晋国大夫邴豫食采于邴这个,子孙以地为姓,称为邴姓。齐国亦有邴邑,而有邴氏。望族居于鲁国郡,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滋县西。故邴姓后人尊邴豫为邴姓的得姓始祖。

[博姓](bó)

无考。

博立仁 笔名博涛,男,蒙古族作家。

博文伟 浙江肖山人。旅游学院教授。

博戊寅 河南新安人。眼科医生。

[伯姓](bó)

伯姓起源有三:

一、系出嬴姓,起源于夏朝初年,始祖为伯益。伯益本是黄帝后裔。舜时任东夷部族首领,曾佐禹治水,立有大功。各得位后,曾想让位给伯益。伯益推辞不受,躲避到箕山之阳。后来,禹的儿子启得天下,建立夏朝,杀死了伯益。伯益起初在舜的属下作官,以调驯鸟兽出名,受赐姓“嬴”。故伯益也是嬴姓祖先,其后代中有嬴政,即秦始皇。伯字本意有管理一方的长官之意。益为东夷首领,故称伯益。《风俗通》载:伯姓出自“嬴姓,伯益之后”。

二、系出姜姓夷。起源于西周初年。武王伐纣时,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曾经扣马拒谏,请求停止武力伐纣。武王不听,一举攻灭殷商,建立周朝。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食野菜树果,终被饿死。伯夷是孤竹国君的长子,其后以行次为姓得伯姓。

三、系出荀姓,起源于春秋时期。始祖为荀林父。荀林父字伯,世称荀伯。其孙荀阁,以其祖父功高,遂用其祖父之字“伯”为姓,称伯阁,世代子孙乃成伯姓。

[番姓](bō)

番姓寻源

番,音鄱。起源于青海西倾山,为黄帝部落联盟东支,是一个很古老的部落,源远流长。一支顺甘肃嶓冢、陕西磻溪、河南潘水迁至河北番吾、潘县一带。因被商人所迫,分向东北、向西、向南三支迁移。南支迁山东蒲台、薄姑、博山、蕃县一带。一部再南迁藩篱、番县、鄱阳、番禺等地,分别融入吴、扬越、南越,为百越一支。最后大多成为汉族,为番姓。

[布](bù)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赵国大夫布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战国时期的赵国有大夫布子,为西北羌族人,他极善相马。

第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末期晋国子卿姑布,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记》记载,赵简子(赵鞅,公元前?~前458年,春秋末年晋国正卿)为晋国把政时期,手下有个名人叫姑布的子卿,善相。姑布的后裔以祖上之字“姑布”为姓氏,称姑布氏,后省文简化为布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西汉动平的姑布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籍《汉书》中记载,汉朝时期有姑布子,望出东平。

第四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据山西清徐县孟封镇布常伟老人讲述,布氏源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现有布氏数百人,原为希氏,后改为布氏。以布常伟家族为主系不出五服有三十五人,据族谱记载可追至上清末三代,其族谱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秦朝末期的时候,中国北方战乱频频,很多家族人等为避兵灾逃难到岭南地区,其中很多人迁徙到今广东省佛山地区。这些先人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遂以“鸡”、“田”、“老”、“布”为姓,寓意为丰衣足食、生活无忧。这样,形成了广东地区的布氏一族。

第五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的西域龟兹国王名叫布失毕,其后有布氏。土族中的索卜人,土语称“苏胡”,后取其尾音的汉字谐音“布”或“卜”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①满族布达喇氏,世居松花江,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②虎尔哈女真族布尔察氏,满语为“规避”,属以地为氏,世居阿里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俄罗斯)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③满族布尔尼氏,世居尼马察,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④满族布吉尔根氏,世居额尔敏(今吉林浑江)、乌鲁特,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⑤满族布尼氏、布尔尼氏,世居佛讷赫村(今吉林敦化)、尼马察(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⑥满族布赛氏,世居叶赫、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嫩江)、辉发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⑦满族布希氏,满语“去毛的狍皮、鹿皮”,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金旧姓“蒲鲜”,以姓为氏,属东真国国主蒲鲜万奴后裔,世居叶赫,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①蒙古族布鲁特氏,世居科尔沁,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②蒙古族布尔哈齐氏,世居乌鲁特,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③蒙古族功格喇布氏,世居克什克腾,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布尔哈齐特氏,世居察哈尔,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布库尔氏,满语“帽沿”,世居待考,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步](bù)

步姓载《百家姓》,但现代属于较罕见汉族姓氏,晋、冀、鲁、辽、津、陕等地有分布。

来源有二,除极少一部分由鲜卑族步鹿根氏改为步姓,主要是源于姬姓。具体情况是:

由封邑名命姓。《通志?二七?以邑为氏》、《元和姓纂?十一暮》、《左传》等姓氏古籍均有大致相同的记载:步氏,姬姓。晋公族郄氏之后。步扬侯食采于步,遂以为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隙豹,字叔虎,他有三个儿子:称、芮、义。隙义生扬,扬被封于步邑(今山西省临汾市南),人称步扬,其支庶子孙遂以祖上封邑命姓,乃成步姓。显然是黄帝后裔,因为晋国是姬姓诸侯国。

步姓名人有:孔子弟子步叔乘;三国时蜀汉有步騭;唐代有步非姻;明代有肇庆同知步从信、嘉靖进士步元迁,等。

步姓郡望:平阳郡(今山西省汾县西南)。

[才](cái)

一个分布较广但人口不多的新姓氏,来源不详。以下为一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的第四子朱棣,40岁以“靖难”名义兴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成为明朝史上第三位皇帝。他的侄儿建文帝有三个儿子,在战乱中逃出皇宫,为了避免叔父追杀隐姓埋名,朱家走失三位皇子,因此将“朱”字去掉三笔,上面一撇、一横、右边一捺,得到姓氏“才”。此后三兄弟分别向中国的三个方向逃去,分别是北方、东南和中原地区。今天才姓分布以东北、河南、台湾、福建居多,这样的分布大概遵循以上的规律,大概是唯一的证据了。这种说法认为“朱”去三笔改成“才”,比朱棣莫名其妙因为其人有才华而赐“方”姓为“才”感觉合理的多。

[菜](cài)

中国姓氏有很多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姓的,如:桃、杏、松、柳、菊、荷、树、竹、柏、麦、芋、桑、藕、果、楝、桂、豆、菜、栗、梨等。

此姓源流无考。

菜谦益 教授,山东掖县人。天津市政府作物专业顾问团顾问及天津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彩姓](cǎi)

彩 ①唐韵:姓。 ②中国姓氏集:河南省沈丘县彩庄,民权县程庄有此姓。 根据中华姓氏大词典记载山西绛县,安徽淮南,河南民权,浙江等均有彩姓活动记载。

虽有人认为彩姓可能源于采姓,但现尚无史料可查证。

[仓](Cāng)

一、姓氏源流

仓(Cāng 仓)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仓舒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八个儿子,都是治世能臣,世称“八恺”,其中长子名仓舒(亦作苍舒),他的后代也以祖字为姓,称为仓(苍)氏,形成仓(苍)姓一支。故仓、苍氏同源,源出一宗。另外,古代“仓”与“苍”通,所以传说中上古造字的仓颉,也作苍颉。

2、出自周代仓库官之后,以官职名为氏。周代时,有仓人、仓吏,其后代以祖上身居仓官职为荣,遂以仓字为姓,称为仓氏。又,汉文帝时有库大夫,其后人分别以仓、库为氏。

得姓始祖:仓舒。仓氏起源湖南,据《风俗通》记载,高阳才子仓舒,仓姓本于此。《通志氏族略》记载,八恺仓之以后,汉有江夏太守仓英,望出武陵。由此可知,仓氏是传自三千多年前颛顼帝的后代著名才子仓舒。“八恺”仓舒为八人之中的老大,所享的寿祚很长,一直到禹舜君临天下,还曾祯举之使主后土,以撰百事,他的后世子孙即以仓为姓,称为仓氏。故仓姓的得姓祖就是仓舒。

二、迁徙分布

仓氏起源湖南,祖宗仓舒。据《风俗通》记载,高阳才子仓舒,仓姓本于此。《通志氏族略》记载,八恺仓之以后。汉有江夏太守仓英,望出武陵。由此可知,仓氏是传自三千多年前颛顼帝的后代著名才子仓舒。“八恺”,仓舒为八人之中的老大,所享的寿祚很长,一直到禹舜君临天下,还曾祯举之使主后土,以撰百事,他的后世子孙即以仓为姓,亦称仓氏,形成了仓姓的主要来源。仓姓族人历经沧桑,事过境迁,特别是更朝换代,天灾战乱,相传子孙,难以聚居,便散神州各地。一支到江南苏州阊门吴村里,衍传数世,明代以前无史稽查,值元、明交革之际,兵灾流离,盐阜境内人烟稀少,满目凄凉,到处田荒灶废,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诏示,从江南苏州等人烟密集的地方迁往苏北盐阜地区来创标开荒屯垦。仓氏祖辈居苏州一支太祖仓宏程,为维护社会势力,束甲从戎,屡战获胜,官居前部首将。洪武三年(1370年)冬,于姑苏混乱巷战中以身捐躯,时年半甲,其遗女孀——太祖母吴氏,妊娠在腹,迫于迁民潮流,翌年杏月丢弃家屋,随邻一道过江北上,至盐城落户,不久生一子,太祖母能文会诗,为子命名道明,其意:一、期望后人前途光明。二、寓颂当朝有道。仓明道列播迁盐为开宗始祖,年交弱冠时,太祖母斟酌在盐经商缺资,下乡屯田无本,开场制盐劳力不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春,子随母意,移居龙冈,创立基业(余略)。仓姓望居武陵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省常德市西)。

三、历史名人

仓 舒:相传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八个儿子,都是治世能臣,世称“八恺”,其中长子名仓舒(亦作苍舒),其后人以仓为氏,舜举荐他掌管后土,是为仓氏的始祖。“八恺”,谓八个温顺的人、才德之士。分别是仓舒先生、颓敳先生、梼戭先生、大临先生、龙降先生、庭坚先生、仲容先生、叔达先生。都是黄帝王朝第三任君王姬颛顼先生的子孙。

仓 颉:仓颉又叫苍颉,是个传奇人物,传说他是黄帝时的史官。所以他的家乡叫史官乡,他的名字和造字功劳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在许多书籍中,仓颉大概是个对整理古代文字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或者说他是许许多多文字创造者的化身。传说仓颉是从天上下来的神人,他的品德高过大圣贤,长着四只眼睛、神光四射,仓颉生而能书,也有传说他见了鸟兽在地上留下的爪蹄痕迹,心有所悟,而创造出中国的象形文字。我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画文字,殷商时代的甲古文遗存至今的尚有三千五百多字,甲古文记载了当时人们的种种社会活动。文字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的门槛,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自然要感谢颂扬文字的创造者,于是出现了造字神话和造字神仓颉这个传说人物,仓颉被神话为天神下凡。他有超过凡人的一对眼睛,这样就是他具有远远超过常人的特异功能,能看得更多、更清,因而才能创造非凡的业绩。
中国较罕见姓氏搜集(三) 100大罕见姓氏

仓 振:三国时官魏国敦煌太守,曾帮助瑶族百姓学习文化,并在驿道两旁种植松树、榕树,为后世人所称颂。

仓 慈:三国时期淮南人,字孝仁,初为郡吏、长安令,后官敦煌太守。为官清俭,抑强扶弱,吏、民对他又畏又爱。出任敦煌太守时,百姓对他是清官还是贪官议论纷纷。一日,贫民王老汉状告当地一霸张财主,强买他的土地,强纳他女儿小兰为妾,小兰不堪受辱而跳河,至今下落不明。张财主在堂上百般抵赖,退堂后还指使同僚对仓慈行贿。仓慈为查明真相,微服私访,得知当地财主一贯欺压百姓,歧视胡人,强买、强卖,小兰原先已与胡人二虎相爱,张财主横刀夺爱,逼得小兰无奈投河的事实。第二次升堂,仓慈巧妙地惩治了张财主,把他行贿的钱用于二虎和被二虎所救的小兰的婚礼上,并且颁布了均田赋、保护工商的新法令,大快人心,使敦煌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武陵郡:汉置武陵郡,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治所先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南),后移临沅(今常德西)。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改常德县。

2、堂号

创文堂:出自上古时黄帝史官仓颉,据说仓颉出生时很奇特神圣,有四目能观鸟兽之迹,遂按鸟兽之形态而创造象形文字,以取代能结绳记事的旧法。“仓颉造字”一说久而流传,仓姓人家遂以创文为堂号,一直沿用至今。

[苟姓](Gǒu)

一、姓氏源流

苟(Gǒu)姓源出有六:

1、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均有苟氏。据《国语》云:“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又《元和姓纂·苟姓》亦云:“《国语》黄帝之后。”按拘、苟并从句得声。传说黄帝有后人居于河内(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的地区的),因其地多生长苟杞,因以之为姓,称为苟氏。

2、出自芈姓,以封邑名为氏。楚国有苟邑(今址不详),有公族大夫食采于苟邑,其后人以邑名苟为姓,称为苟氏。

3、出自姬姓,为晋国公族荀氏所改。春秋时,晋国有公族大夫荀氏,因避难改姓称为苟氏。

4、出自敬姓,后晋时为避帝讳所简改。后晋时,敬姓为了避讳后晋高祖石敬瑭,将敬姓一拆为二,成了苟姓和文姓,所以此支苟姓、文姓和敬姓是一个祖先。

5、出自勾姓,为避帝讳所改。据《路史》载,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氏,有的加草头为苟姓,遂又形成了另一支苟氏。

6、出自北魏时他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若干氏,后改为苟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若干氏,入中原后,从汉俗改为苟氏。

二、迁徙分布

据《广韵·厚韵》里载:苟姓,出河内(楚汉之际置郡。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西河(三国曹魏时期置郡,在今山西省汾阳地区)三望。

三、郡望

据《广韵·厚韵》里载:“苟姓,出河内、河南、西河三望。”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废府,改河内县为沁阳。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自治区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东)。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河南省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省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苟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干城之将;

良吏之文。

——李文郑撰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卫国人苟变,为吏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卫君不再任用他,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伋)当时在卫国,对卫君说:“苟变的才能可以率领五百乘战车。圣人对于官吏,应取他的长处、舍他的短处。您现在处于战国时代,正该选拔人才,却因两个鸡蛋舍弃了干城之将。这事千万不可让邻国听说。”卫君采纳了子思的建议。下联典指北宋开封人苟日新,以文学知名。当时,安岳县迁移新县城,他任主簿,辛苦经营,有开拓之功,为一时良吏。

〖苟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干城之将不可弃;

楯鼻其上得为文。

——佚名撰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苟变,为吏时尝食人二鸡蛋,卫君弃之不用,子思进谏:“不可以二卵弃干城将。”下联典指北魏·苟济尝云:“当于鼻上磨墨作檄。”

附录:【苟姓典故、趣事】

〖一问三不知的由来〗

出处:据《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苟文子认为对敌情不了解,主张不可轻进,他说:“君子之谋也,始衷(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人之,不亦难乎?”

典故: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郑国君王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

齐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因而更加强大,构成对齐国的威胁,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愿意冒雨过河。郑国的向导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齐军早日到达。如果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 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战马见了的舀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伯,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他们的军队排列得非常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部将们也赞成他的看法,主张撤兵。苟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文出来的。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掠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间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 陈成子听了使者的活,知道这是苟瑶编造出来的说言,十分生气他说:“欺压别人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像苟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齐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严肃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苟寅自知失言,后悔地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计么总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不碰壁呢?”几天后晋军撤兵,陈成子也率军回国。

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据《青溪暇笔》里解释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由此可见,所谓“三不知”,即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至于“一问三不知”,是人们长期依此演变来的。

[操](Cāo)

一、寻根溯祖

1、鄱阳郡操姓:操姓人相传为曹操后裔。(存疑)据操氏族谱谱序记载,曹魏末年,魏帝曹奂年幼,朝政为司马氏把持。司马昭兄弟为篡夺曹魏皇权,肆无忌惮地迫害曹操子孙。公元266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政权后,更加疯狂地杀害曹魏皇族。曹操谪孙曹休举家逃往鄱阳郡新义(今江西省波阳县),为避免被司马氏政权斩尽杀绝,遂以曹操之名为姓,改曹姓操,延续至今。在整部《谯国操氏族谱》中,绝对不见操女嫁曹氏,也不见操郎娶曹女者,盖因曹、操原本为一家的缘故。 操氏的《谯国操氏族谱》在唐代初年编撰,沿下历代均有重修。谯国,为曹操出生地,故址在今安徽亳州附近。

2、重庆长寿操姓:明朝正德年传下来的族谱记载,操公讳节祖籍山西牟道县,先人明永乐年迁燕,节公膺五经魁,在朝为官,后因戍边有功,正德九年,柱奉谕赐祭不留停候、继授车骑将军、终任两湖总兵官。其子洁清亦同朝为官,封晋赠太傅、太师、太保,形部侍郎,父子当朝,班班可考。因奸宦陷害,节公弃官入蜀定居“小歌山”(长寿境内)数百余载。相传节公临终遗嘱曰:我操姓始祖乃周武王姬发之后代、昭考公第十三子之第二十七代子孙,因先祖在当时社会地位崇高,孔子出的《漪兰操》一书,他独解奇妙,世人恭称其为琴操家,他的后人始以操为姓。

二、历代名人

1、隋朝操天成。据二十四史中的隋史记载,操天成又名操师乞,江西波阳人。隋末,公元616年,揭竿起义,攻陷豫章郡,自号元兴王,建元始兴。 他的名字已被收录于《中国历代帝王辞典》,彪炳青史,为操氏赢得永远的荣誉。

2、操姓曾是望族。据操氏家谱初卷记载,北宋的苏轼,明朝的刘基、宗正等历史名人,均为其族谱作过谱序。

3、近代操氏著名人物:安徽怀宁人操震球,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我国实践教育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先驱。陶行知先生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作朋友,对稻寂麦黍稷下工夫”就是送给他的。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教育系,晚年曾在张劲夫力劝下出任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4、当代较为知名的操姓后人:操学诚,现任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毕业于安徽桐城高中;操婧,>杂志编辑主任,2001年任《时尚中国时装》编辑部主任,国内最优秀的时装编辑之一;操凤琴,著名记者(参考消息报社);操声国,青年山水画家。

三、迁徙分布

操姓现在分布很广。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江西、河南、陕西、 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地区等均有操姓后人。非准确统计全国约有操姓10万余人。操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安徽潜山、怀宁, 河南鹿邑县玄武镇操庄行政村(约2000余人),浙江嵊州市长乐镇(约有2000余人)、金华、开化县,湖北武汉新洲(约有1000多人)、鄂州、应城、蕲春、随州,江西进贤县文峰览溪,陕西汉中西乡县三花石,重庆长寿(约有4~5千人)。

[草](Cǎo)

中国姓氏有很多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姓的,如:桃、杏、松、柳、菊、荷、树、竹、柏、麦、芋、桑、藕、果、楝、桂、豆、菜、栗、梨等。

此姓源流无考。

草茂昌 四川射洪县人,单位:县中医院。

[槽](Cáo)

槽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平凉地区。

[漕](Cáo)

①姓考: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漕,后以邑为氏。

②通志氏族略;汉有侠士漕仲叔,西河人。

③千家姓:西河族。

江西省萍乡漕源洞还流传着一个悲惨的故事:传说在商朝黄飞虎造反时,这里战事不断,有一年山下的漕姓上百号百姓躲藏在洞内,由于被人抽掉洞内梯子,洞内的人出不去而被活活饿死。后人为纪念这些亡灵,将该洞取名为漕源洞。

[岑姓](cén)

1,北方岑姓,是出现于周代初期的一个姓氏,算起来已经有了3000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岑姓姓源,是见诸秦相吕不韦所著的那一部自称“有能增减一字者即以千金赏之”的《吕氏春秋》:“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另外,《通志氏族略》也指出:“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 这两段考据文字,内容上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认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后者认为是周武王所封。这一点差别,目前虽然无从弄清楚,好在不管是何人所封,得姓的年代都差不多,所以不妨认为无关宏旨,不必在这上面多加推敲。 3000年前,周朝的开国天子把同父异母的兄弟之子渠封为岑,子孙以国为氏,就产生了“岑”这个古老的姓氏。当时的岑邑,根据考证,是在今陕西省的韩城县境内,可见得后世北方姓岑的汉人,最初都是发源于这个地方。

2,南方岑姓,根据《姓氏考略》所记载的:“两越娌人多岑姓”,则南方,是有很多姓岑的外族(百越)的。现在,广西省苍梧县的西南有一县名为岑溪,贵州有一个叫做岑巩的地方,可能跟当地的众多岑姓,不无关系。

在历史上,北方岑姓曾经是一个光彩而神气的姓氏,尤其是汉、唐两代,棘阳的岑家人材辈出,出将入相,显赫万分,他们的子弟备受朝廷的重视,岑家也俨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汉代的棘里,就是现在河南省新野县的东北。 棘阳岑家的崭露头角,是开始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之时,而头一个把这个家族引领上青云之途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大将岑彭。自岑彭之后,岑氏就扶摇直上,历经南北朝和唐朝,前后差不多1000年间,所享声誉始终不衰。

前清时代起,最南方的广西省岑姓崛起,又出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营法”大战法军的“开花炮”,把来势汹汹的法军大败于临洮,其他各省闻风纷纷起而响应的抗法名将岑毓英。中法之役后,他曾高官厚禄,当到清廷的太子太傅,显赫不可一世。

[茶姓](读chá,也有读作tǘ的)

现今云南大姓。

【来源】有七。

①炎帝葬于茶陵(今湖南茶陵东50里),因氏,见《姓源》;

②茶氏系殷时旧姓,出自子姓,茶即屠阝,即郃阳屠阝城(今陕西合阳),居者以地方名为姓氏;

③齐太公之后有茶氏;

④唐时竟陵人陆羽,嗜茶,著《茶经》三篇,被奉为茶神,其后代有姓茶者;

⑤宋时三佛齐国有茶氏;

⑥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有姓茶者,系彝族,因此现今彝族有此姓;一说为,原云南大姓蒙氏避难,子孙改姓茶、字、左等姓;

⑦白、羌、哈尼、僳僳等民族也有茶姓。

[察姓](chá)

1,汉族姓氏。察守秋 湖南省东安县人。现任国家环境保护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

2,满族姓氏。

[镡姓](chán,tán)

单一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巴国镡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史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镡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具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性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则来取宿,旦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乎君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后汉书》记载的这段与巴人起源有关的历史传说,实际上出自战国时期成书的史书《世本》。而在《世本》中记载的先秦时期各地贵族的谱系,则又有更早的历史文献和口碑渊源。

据此,镡氏一族起源于古巴国镡地(镡封县,今云南文山州,一说今重庆嘉陵江镡家坝)。镡氏分有两支:一支读音为chán,为古巴人原读音;另一支读音为tán,为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定读音;其实都是一族人,均分布在今云南、四川、重庆一带。

据说,古巴国镡地原为巴国人制剑之处所,还盛产井盐。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皆以制作、磨砺青铜剑扬名。汉朝以后,青铜剑逐渐被钢铁剑所替代,并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刃,前有剑尖,中有剑首,首有浅棱脊,脊末有颈,颈端设环处称“镡”,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镡”即剑格,亦称护手,后泛指剑身与剑柄之间作为护手的挡锋部件。而刀的挡锋部件即护手则称为“锷”,今许多字典解释“锷”为刀、剑的“刃”,谬误。

[畅姓](chàng)

畅姓出自姜姓。据《风俗通义》、《陈留风俗传》所载,畅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齐之公族一支为别他族,改称畅姓,并尊吕望为其始祖。

[苌姓](cháng)

(1)以人名为氏,周敬王时大夫苌弘的后人,以苌为氏。

(2)蜀地夷侯有苌氏。

今安徽泗县,河南省荥阳市、内黄、封丘,四川等地有分布。

[朝姓](cháo)

得姓始祖:王子朝。从历史文献上考证,在中国古代,晁、鼌(鼂)、朝三字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经常被通用。依照典籍《风俗通》上的记载,晁氏是卫国大夫史晁之后。而在史籍《史记?晁错传?索隐》上记载说:“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史籍《通志?氏族略》一书则指出,这个家族的始祖,是周景王的儿子王子朝,或是卫国大夫史晁(又作史鼌)。据典籍《鼠璞》上的记载,晁氏是由朝氏而改的。这样推算起来,朝氏、晁氏的得姓至少已经有两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追本求源,他们都是周文王姬姓后裔。故朝氏后人奉王子朝为得姓始祖。

[抄姓]](chāo)

抄姓始于元朝,出于蒙古族。元太祖时有部将抄思,征战有功,受封万户,卒于大名,其后代裔孙遂以抄字为姓氏。抄姓是个稀有姓氏,今河北邯郸市及河南焦作市皆有抄姓,桐城县有抄家庄。

[超姓](chāo)

源流待考。

超克松 上海市人。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原校长。

超世铸 四川绵竹人。现好职于全总文工团。

超霞 辽宁建昌人,蒙古族。内蒙古凉城县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764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第一所欧美流行音乐学校大探秘一 欧美流行音乐打包下载

中国第一所欧美流行音乐学校大探秘(一)——初识学校2007年9月26日,我从武汉到北京办理我的研究生学位相关事宜,受我非常敬重的贺冰新老师邀请,特地拜访了贺老师开办的“贺冰新欧美流行音乐学校”,收获不小喔!一方面,贺老师将她在英国学习的

声明:《中国较罕见姓氏搜集三 100大罕见姓氏》为网友沉泊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