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播广义:信息流动的过程。狭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3 信息分为社会信息(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和自然信息两类。
4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政治家拉斯韦尔 宣传理论与传播研究,五W模式传播三大社会功能、
心理学家卢因 把关人场论等
社会学家 拉扎斯菲尔德 调查研究法 经验性传播学研究。“工具制作者”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传播学的鼻祖 威尔伯 施拉姆
5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阶段
符号、信号时代;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6人类传播发展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1)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随着随着人类发展而不断进步,不打打破时空界限,不断创新。a加速发展趋势b传播方式是叠加的
(2)传播与人类社会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
(3)传播是经济与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7. 符号:用来指称或代其他事物的象征物,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8.信号象征符的区别:
(一)信号具有的特征:a,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
b 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二)象征符则与其具有不同的性质,a 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b 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c 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d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他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9.象征性社会互动的现象理解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将象征性社会互动称为符号互动,也可称为意义互动,它是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基本概念。
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而言,是他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的反应的预想,对受传者而言是他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因此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能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因此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象征性社会互动的核心问题:以象征符为媒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a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b 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c 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的三个主概念。
10.人类传播基本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11.人类传播过程的几种传播模式:
一 线性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谁 传播者 |
说什么 讯息 |
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 |
对谁说 受传者 |
有什么效果 效果 |
拉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的意义和评价:
优点: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么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为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提供了借鉴。
缺陷:这个模式不太完全,a忽略了反馈,把传播理解为单向的构成,把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的角色固定化了b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成为孤立而不是系统的过程。
2.香农和韦弗模式
(图略)
香农和韦弗模式的意义和评价
他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为传播过程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启发,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这一模式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技术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认识。他为文理结合的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缺点:单向传播,缺乏反馈。
二 循环互动的传播模式
1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书中提出了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与直线模式的区别:a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题,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b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个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且相互交替。
缺陷:a首先,他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b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模式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三,系统论的传播模式
1.赖利夫妇模式
评价: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式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第一,从事传播的双方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个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第二,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三,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四,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运行的。
从这个模式可以看出,社会传播系统的各个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的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出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缺点:忽视心理因素。
2.马莱兹克 1963年 德国 《大众传播心理学》提出的系统模式。
他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相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
受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的下结论。而必须对设计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缺点:并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的大小进行分析。
12线性、循环互动、系统论传播模式有何异同?从线性模式、循环互动到社会系统传播模式说明传播学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传播模式经历了线性模式、循环互动模式、社会系统模式三个发展阶段,前两者都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的认识。而后者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线性模式把传播视为单向流通的过程,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典型的线性模式代表,线性模式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要素,但却忽略了反馈的概念。第二,循环互动模式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反馈的概念,把传播看成了是一个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但是忽略了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三、系统传播模式在前两者的传播基础上,进一步把传播放入了一个宏观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并视之为整个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三种过程的比较可以看出,传播学的发展,是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发展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渐摆脱简单化的过程。
13人内传播的定义:也称为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
14人际传播的定义: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15 米勒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他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米勒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变化的。“主我”是形式“客我”内容,“客我”可以促进“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也可以促进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1969年《象征互动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人事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对象。自我互动在本质上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具有独自的特点。
这个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他告诉我们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而且于自己本身进行传播即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他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与发展。
“镜中我理论”1909年库利 《社会组织》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实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包括三个方面:关于他人如何人“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我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16 群体的定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社会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7群体传播的定义: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的过程。
18集合行为:指的是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形式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现象发生的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除发行时间、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19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即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的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在人们面临突然或灾难性事件时,用常规方法很难应付局面,反应一般基于本能进行,而最简单省力的反应莫过于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于是便出现了互相模仿。
匿名性是因为集合行为使很多人淹没在人群之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和姓名,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作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
20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1信息环境:又称拟态环境,象征现实,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具体而言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48《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a环境监视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a环境监视b解释与规定c社会化功能d提供娱乐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一般社会功能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a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c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2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20c20s李普曼《自由与新闻》
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他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李普曼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这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刺激引发的行为拟态环境,还是作用于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大众传播的现实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较早指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的传播学者是日本的藤竹晓。
23.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者间接起着制约作用和控制作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