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老师要求开始学习《浏阳河》。起初我是不情愿的。第一我对这首歌本就没有什么概念;第二,这是四级里最难的曲目,老师也太看得起我了吧?不过,既然是一定要学习的曲目,只能好好研究一下了。
古筝曲《浏阳河》改编自湖南民歌。因此保留一定的民歌性。同时改编后还增加了器乐性。在网上听了古筝演奏版本之后发现,真是太好听了。尤其是林玲老师的版本,实在动听,可惜始终下不到mp3版本的。于是,决定苦练。
练习到曲子四分之一时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导致练习中断。学习是不进则退的过程,所以四月份重新开始练习。而刚好这时我的老师结婚去了,不到这边上课,于是我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一个人独自摸索地学习:
1. 琶音:这是《浏阳河》难点之一。开篇的一段引子基本都是琶音,虽然段落不长,却精准地描绘了(浏阳河畔)太阳初升的景象。
我是直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学琶音的,好在之前有做分解和弦练习,直接弹浏阳河琶音的时候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但也完全达不到高手的境界,只能蒙蒙外行人。
2. 双手合奏小快板:左右手不同旋律,右手主旋律,左手伴奏。学习《纺织忙》时是我第一次接触双手合奏,但好在左手的伴奏没有变化,难度有限。《浏阳河》是上升了一个级别的。左右手都是变化不断,同时要求较快的速度。另外,还有两处逆指。此为难点之二。
练习这个段落的时候,我是把古筝放到床边的。因为常常练得手腕发抖,胸口郁结,只好倒在床上吐血,待缓过气来,还得接着练,这是耗费气力最多的段落。真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
3. 倒琶音:据说这是《浏阳河》在技巧上最有贡献的地方,用倒琶音来表现歌声水声交织的景象。右手弹主旋律,左手使用倒琶音来表现水流之声。
在引子处我才学了琶音,现在又学倒琶音,真是崩溃。而且我不大了解左右手是如何配合的。直到听王中山讲解这一段,才搞懂了演奏方法,原来是用右手的大指接中指的。而且听了他示范这一段,明白原来还可以这样弹奏流水段的,水声时高时低,时快时慢,更具形象性。
4. 主旋律段:从指法上来说,这部分不难,在我初学的时候也并没觉得有难度。之前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林玲版本,但是听了很多版本对比之后,发现差别所在。主要是在这部分,林玲演奏得更富深情,而不是只表现其歌唱性。在结尾主旋律重现时,速度似乎更慢、音似乎更沉,深情、淳朴的民风、宁静恬美…展现出来。所以,想弹奏出这样的境界,在我看来,似乎更困难。
写在后面:因为最近一直有朋友问为什么还不更新博客,而刚好昨日温习《浏阳河》,所以把旧作发上来,算是对学习的记录和总结吧。只是,这首《浏阳河》已经退步得可以,还得重新来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