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81728t0110394047d9c4aad5.jpg)
——对一个企业而言,失格比失败更加可怕。
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摔跤,只有爬起来的人才能继续前行。近年来,中国企业也时有摔跤,比如制造有毒食品、毒玩具等。为了有效、系统地帮助中国企业从失败中崛起,本刊8月专题将围绕商业理性回归,对国内外失败案例进行一番梳理。因此,特在此推出相匹配的调查问卷,以充分了解广大企业读者对失败的看法和对失败反省的需求。
在2011年6月22日至2011年7月7日期间,共收到有效答卷1432份。此次受访对象中,董事长/行政总裁/总裁及副职/企业主/企业合伙人占8.4%,总经理/副总经理占18.7%,部门经理/主管占43.2%,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员点9.9%。 一、道德、价值观缺失是导致中国企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在调查中,77.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企业的失败应该归咎于商业道德的丧失。除此之外,认为“急功近利,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观缺失”是制成中国企业失败原因的受该者,也分别达到了74.1%和62%(见表一)。由此可见,道德、价值观方面的缺失是导致中国企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表1)中国企业的失败应归咎于哪些原因? 二、企业可以失败,但决不能失格 对于失败,多数的受访者都表现了较为成熟的看法,有55.4%的受访者表示“失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的一种试错经历,只要掌握得当,可以从中受益很多”(见表二)。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不少受访者表示,如果企业的失败原因纯粹属于经营层面的问,那么这样的失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因为违反道德准则而最终失败,则是无可原谅的。“可以犯错误,但不能害人”,一位受访者用朴素的话语道出一真理。 (表2)您如何看待企业的失败? 三、中国企业正在意识到商业道德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因为商业道德缺失导致企业失败的案例不断地被曝光,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在调查中,62.6%被调查者认为这样的失败案例会“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声誉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认为会“毁坏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受访者也达到了44.3%(见表三)。 (表3)这些失败案例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四、中国企业并未停止对于商业道德的追求 在现阶段的中国市场,企业是否有追求商业道德的动力?面对这个问题,83.2%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见表四)。这样的结果说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身体里依然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表4)在现阶段的中国市场上企业追求商业道德是否可能? 五、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有助于中国企业回归商业道德 在调查中,面对“为何中国企业近年来频繁爆出食品安全和企业之间交恶”这一问题,56.3%的受访者选择了“政府和市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助长了企业投机心理”这一选项(见表五)。 相应的,在被问及什么是“中国企业回归商业道德的动力”时,有57.6%的被调查者表示,严格的立法执法环境是其中的关键(见表六)。可见,在多数人的眼中,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执法力度,是保证中国企业回归商业道德的最重要手段。 (表5)为什么中国企业近年来会频繁爆出食品安全或企业之间交恶的问题? (表6)中国企业回归商业道德的动力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