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我们探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目的就是给新生科学的指导,使他们尽快地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学的良好开端,适应大学生活,为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新生不适应的具体表现
一是环境不适应。一方面,他们告别了原先熟悉的高中校园,远离父母亲朋好友,开始过集体住校生活,面对全新的老师、同学和环境,要独立处理生活中一切事务。而许多新生从小形成的万事依赖家长的心理得不到延续,自己开始独立生活时,就出现了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经过紧张高考进入大学后,学业任务和竞争压力由直接转为间接,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科学安排时间,每天变得无所事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休闲娱乐上。
二是心理不适应。有的新生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看着昔日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纷纷进入较好的院校或较好的专业,失落感强烈,心理上易产生严重的不平衡甚至会产生弃学念头。有的在心理上需要一个调适过程,才能完成一名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有的农村学生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没有特长,一经挫折和轻微的打击就会较长时间处在焦虑的心境中不能自拔,从而心理失衡。
三是学习的不适应。大学里多是上大课,没有固定教室,教学模式由高中时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或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服从了父母或师长的意见。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有较大出入,学习兴趣骤降。
入学之初,新生会出现种种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关键是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深入宿舍,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新生“不适应症”现象在高校比较普遍。有的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有的学生学习目标迷失;还有的学生存在着心理调适不当、人际交往困惑等问题;个别新生甚至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愈加突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所以,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入学教育,帮助学生缩短适应期。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良好的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良性循环的开始,现在每所大学都开展入学教育,但普遍时间较短、内容单一、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应该对现有新生入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以期新生们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三、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
(一)大学入学教育应该系统化
1.科学安排教育时间。集中入学教育时间可以安排在开学前,但教育的主体内容包括报告会、专题讲座和分内容分小班教育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应该贯穿第一学期甚至延续到整个大学生活。
2.合理安排入学教育人员。在入学教育的实施者上,不应该只是院领导、辅导员唱“独角戏”,可吸收从事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高年级佼佼者、优秀校友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
3.教育内容、方法、形式的多样化。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新形势下新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使入学教育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教育内容要全面系统,如环境适应教育、角色转换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健康知识教育等。再次,教育方法要科学有效,尊重新生特点和教育规律。最后,教育形式要灵活多样,通过开学典礼、院系领导和新生座谈会、主题班团会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生动的入学教育。
4.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大学新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也是心理断乳期。因此,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多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关心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学校在开学初应及时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与学生家长就学校的情况及时沟通并建立经常性联系。同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
(二)要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指导学生确定新的学习目标
入学教育中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特别是资深教授的积极性,加强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一方面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特色、地位作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培养方式、就业前景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学习。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向学生介绍大学的教学方法、考核制度、学习要求,提醒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应向学生详细宣讲学籍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奖惩条例。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各种文献资料,学会自我解惑,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大学阶段新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实际上是学生确立新的人生目标的重要内容。要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克服不切实际的想法。指导新生在考虑个人奋斗目标时,力求符合社会实际。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大学校园生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活中也仍然充满着竞争。引导新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重新客观的认识评价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要以“天之骄子”而自居自傲,更不能高喊60分万岁而自暴自弃。要做到珍惜学习机会,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方法,顺利完成学业,使自己早日成为合格的有用之才。
(三)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
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个体性倾向。当代大学生就人生价值观方面的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显然难以用传统的“非好即坏”或“非坏即好”的两极标准进行评判。它既有积极合理的因素,又有可能向不好的方面发展的因素。如果不加合理引导,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向消极方面转化。同时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判断,会因为看了一部有关英雄的电影或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说明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强的可塑性。许多学生认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只是感性的,对党只有一种好感,并没有从理性上考虑入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先锋战士。他们希望通过学校组织的党课,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因此,要坚持在新生中及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新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适于自己的成才目标。可以邀请名人或杰出校友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标杆”,辅导员则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班集体建设在入学教育中十分重要。集体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培养其团队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德育教育,提倡的是相互的友爱。班主任应在新生进校前,通过学生档案等材料对教育对象充分了解。班主任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多到教室和寝室,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帮助班级组建班委会、团支部,并对其工作给予关心和指导,使班委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和谐、互助互爱的班风,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新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充满乐趣,一些不适应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以至消失。
(四)环境教育
1.社会环境
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出生到老年,个体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会影响,不断进行社会化,在每个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社会化的要求和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时期。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关注新生成长,帮助其进行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主要是让新生明确社会角色意识,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
怎样让学生尽快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呢?笔者提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由社会共同培养人才,大大提高了人的社会适应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大学对职业生涯教育不够,学生对此也认识不足。身为大学生,必须意识到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自己成为社会人是不可或缺的。而作为大学,导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让学生成为社会人是势在必行的。此外,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间接参与社会实践,包括由高年级学生中的志愿者和社会实践积极分子专门为新生组织社会实践报告会等。
2.“软环境”建设
用良好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影响感染学生,提高入学教育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在大学改革和发展中,如果说硬环境是一所学校的躯干的话,那么,软环境则是她的大脑和灵魂,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软实力。笔者认为这个软实力包涵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和校园文化等。世界著名大学耶鲁大学,非常强调社区感,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模仿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模式实行“住宿学院制”。每个学院由来自不同院系和不同专业的400-450名学生组成,配有院长和若干住院教授。学生在其中居住、进餐、社交,从事多种多样的学术和课外活动。学校希望借此使学生所受到的不仅局限于课堂知识,而且注重在起居社交时学到人生的道理,并从中获得终身的友谊。耶鲁大学莱温教授坚信,耶鲁大学的住宿学院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的环境创造出的特有文化氛围对于培养领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泡菜理论”所启示的,“软环境”不但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还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因此我们不但要着力营造学校“软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还要充分发挥好大学文化氛围对新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新生一入校,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加强适应性教育,科学塑造大学新生群体是十分重要的。这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
要及时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查工作。建立危机干预制度,并建立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25%-30% 的在校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6%-8%的在校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有心理疾病,而大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引发的惨剧更令人触目惊心。有关人士认为,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因此,许多学校都不约而同加大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力图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要高度重视新生心理状况,扎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可能的基础上,为每一个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有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贫困生、孤儿、单亲家庭的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了解其心理动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