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为其主 各为其主谁说

洛阳成语典故

各为其主



各为其主 各为其主谁说
成语释义: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有司奏综导爽反,宣王(司马懿)曰:“各为其主也。宥之,以为尚书郎。”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十二月,魏明帝曹睿以宗室、故大司马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次年正月,司马懿也自河内郡汲县应召至洛阳。三年正月,曹睿病死,年始八岁的曹芳继位。

魏少帝曹芳继位后,曹爽和司马懿“辅政”。曹爽是远支宗室,没有什么功劳,而司马懿久经沙场,功高位显。没几年,曹爽就骄纵起来。曹爽与司马懿争权越发激烈。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魏少帝往谒明帝高平陵。曹爽也跟随前去。司马懿一看,机会来了,就让郭太后下诏关闭城门。司马懿父子紧急调集军队,占领储存兵器的武库。司马懿亲自率军出屯洛水浮桥。

得知司马懿动手夺权,曹爽把车驾留在伊水南岸住宿,砍伐树木以为鹿角,调发附近屯田兵数千人充当警卫。

司马懿此时手中军力不足,就施展招诱之计,令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往说曹爽速归认罪,又派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告诉曹爽只免其官位。司马懿还指洛水为誓,表示不食言。

曹爽犹豫了,曹爽的战友和手下人急了。与曹爽关系比较密切的大司农桓范,连夜出城投奔曹爽,并且出主意,劝曹爽带着天子去许昌,然后调发四方勤王将士,同懿对抗。主簿杨综也劝说:“你手握兵权,你把它交出去准备到东市被杀吗?”可是曹爽不听,他说,司马公只不过想要夺权,我如果放权,还能当个“富家翁”。

结果,曹爽没当成“富家翁”。很快,司马懿便给他等加上谋反罪名,曹爽及他的一众战友,包括桓范,皆夷三族。

后来,有人把杨综的事情翻了出来,说杨综诱导曹爽不交兵权是劝曹爽反。司马懿说:各为其主,不再追究,还任命杨综为尚书郎。司马懿所以这样做,是令曹爽的旧部知道:他并非把曾经忠于曹爽的人都当敌人看待,而只是惩办那些首要分子。这是司马懿笼络人心、减少和各个击破敌对力量的手段。

“各为其主”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

(记者 孟国庆 整理 朱慧卿 制图)

各为其主   文 /箫碧

——观《薜仁贵》

小时候看电视最喜欢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有一回,被父亲听见了,父亲很严肃地回答:“这里没有好人坏人,大家只是各为其主。”那时正读初中,懵懂中不是很理解父亲的话,如今回想,才觉得父亲的确识见不凡,他,摆脱了狭窄的民族观与历史观。

今晚,我独看电视剧《薜仁贵》,W回来了,同看,见到了一员陌生的大将,也来问我:“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我用父亲的话回答了他。

薜仁贵是本剧中要宣扬歌颂的英雄人物,他文韬武略,是位将才。虽然他有他自己的弱点,例如无论张士贵对他有过多少逼害,他却总被张表面的甜言蜜语所蒙骗,对他始终心怀感激;他自己文武全才,对于无能的或者普通的长官的命令,哪怕明知是刁难,只要不伤害他人,他一概埋头照做……从某个角度来看,他似乎很笨、很没有个性、很不懂把握机会、很不懂为自己争权谋益,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却有以下的优秀品质:忠诚、谦恭、服从、肯干、无私、有容人之量,有克己之心。这正是成就大事者共有的高贵品格。对于这样一位英雄,我无疑是敬仰的。

但剧中的铁世文呢?

导演把他当作一个反面人物来刻画:残忍、凶狠、有犯上作乱之心,更有挟天子以号令天下的行为,如此看来,他似乎是个坏人了。所以,导演让一个长相凶诈的人来扮演,目的是更增添观众对他的痛恨。然而,历史是公正的,事实就摆在人们的面前,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终于弄清楚了一个情况。

当时的唐朝其实是个侵略者,渤辽国则是如宋王朝一样的一个软弱国家,渤辽国每年要给唐朝交纳税币,向唐称臣;宋王室后来也要向辽国、西夏、金国交纳岁币,这情况没什么不同。

渤辽国要交岁币,这相当于今天的交税,税从何来,自然是从百姓处来。既要应付交付唐朝的岁币,又要运转自己的王国,税自然重。这样,百姓的生活好过吗?

要祖祖辈辈在苛捐杂税中劳苦度日,还是浴血奋战,以自己的鲜血来换取子孙的幸福?

这就是弱国要考虑的问题了

铁世文要向唐宣战,其实正是对压迫的反抗,他其实是渤辽的民族英雄。在宋朝,宗泽李纲岳飞也是主战的,但他们同时也是宋王室忠心耿耿的臣子。当宋皇帝意欲求和时,他们同样也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坚持请战,不允则郁郁而终甚至被贬官被杀戮;第二条路:违抗王令,坚持作战,却惹犯上作乱之名,要么与朝廷对抗到底如铁世文,要么被朝廷下令捕杀。宋王室的官员都选择了第一条路:听君令,所以即使先前被冤判,若干年后便会被平反追封,加官晋爵,惠泽子孙;但在历史的今天,当然便也落得个愚忠之名;可是如果他们当时若是对抗朝廷,更不服朝廷昏庸,要篡夺君权,又会如何?那自然又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要么成为新一代王朝的君王,要么成为历史上的反贼。行路难呵!

铁世文选择了第二条路,这也是曹操走过的路,挟天子以令诸候。所不同的,曹操面对的是国内的争霸,铁世文则要对外求取独立,比起曹操之战更具历史意义。铁世文表面上仍然尊重渤辽王,却以自己的意志为意志,违反渤辽王求和的命令而带兵反抗唐朝的压迫。渤辽王无强大兵权,只得委屈服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渤辽王其实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而铁世文确是位有胆识骨气的民族英雄。

但是,单纯为了战争而战,是愚蠢的。战而空死,不如不战。要战,就要积极备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有胜利可能的战争,才有意义。否则,时机若未成熟,则不如学勾践暂时忍辱负重。当然,最首要的,是要夺取民心,争取支持!

倘若铁世文有心要反唐独立,他应当更重视天时、地利、人和。本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唐王室要求渤辽人称臣,每年交岁币,本来就是霸权主义,铁世文若对渤辽子民宣扬爱国独立的思想,要全民上下一心,保家卫国,推翻别国的压迫。那么,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作战力必然加倍。但他忽视了人民的力量,与其他将领也无法达成共识,忽视了交流而片面地运用武力威胁,导致军心焕散。军心焕散,则达不到“人和”,这是他的致命弱点;同时,作战还要讲究地利,唐师远道而来,辽军以逸待劳,即使敌众我寡,本来也可以出其制胜,但他对第一仗欠重视,驻守的将领不过是碌碌之辈,有勇无谋,只知蛮战,如此一来,有利也变成无利了,况且士兵训练也缺乏作战目标,一旦将死,群龙无首,便如鸟兽哄然散。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仗吃了亏,士气上首先便处于不利。

对薜家军的胜利,作为一千年后的局外人,仍然欣赏其帅的过人谋略;而对铁世文这支本来可以是正义之师的军队,其匹夫之勇,实在可哀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9043.html

更多阅读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意思

昨夜新取的菜名“绿肥红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让我感触颇多,“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那个年代似乎又回到了眼前。青涩年纪的我,爱极了李清照这位擅长书法、工于绘画、精通音律、娴于棋艺的婉约派女才子和她的词作,经常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到底说了什么? 八仙饭店之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极端自私自利的典型俗语,已经被批判和否定多少年了,然而,它的真正话义人们理解了吗?一句俗言,只有透射社会普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所容忍的人情世故人性善恶,才会广泛长久的流行,才具有流行生命力。人不

清朝皇帝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 清朝各代皇帝是谁

清朝皇帝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2009-05-18 00:05:36)标签:历史恭亲王清朝皇帝弓马咸丰洪烛文化 分类:散文清朝的皇帝们■ 洪烛清代的皇帝,大多喜欢狩猎。跟成吉思汗一样,努尔哈赤也是靠“弯弓射大雕”而白手起家的——传说他最初创业的本

“冲冠一怒为红颜”被误读了三百多年 冲冠一怒为红颜是谁

文/梁迎春“冲冠一怒为红颜”,少时读这句话顿感热血沸腾,似乎听到了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厮杀声,那种赤膊上阵四面楚歌的场面,只为了一位绝代歌妓陈圆圆。明军、大顺军、清军似乎乱作一团,冲冠一怒为红颜大有一种揭竿而起的气势。可当我结

主耶稣说成了! 主耶稣曾对我说

黄以勒经文:约翰福音十九章30节 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 神了。今天我们要思想的题目,是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所说的第六句话「成了」。这是一句震动天地,为天下万民打开永生之路,宣告着成功和胜利

声明:《各为其主 各为其主谁说》为网友爱笑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