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管理
水稻栽种之后,大约经过三四个月的生长发育,才能开镰收割。在这一百多天的时间里,农民们要耘田、清除杂草、灌溉排涝、施肥治虫,只有各环节做得细致入微,不出纰漏,才能得到秋天的丰硕收获。
1、耘田除草
秧苗栽下二十天后,人们开始耘田除草工作。
新晃稻区耘田,一般要进行两到三次,目的是疏松土壤、除去杂草,促进水稻的生长。耘田方法有弯腰耘、立耘和用薅秧耙耘田三种。弯腰耘是弯腰如插秧状,双手在每棵稻的根部来回扒三、四下,拔去杂草、浮根,务使稻根周围泥平、草净,将扒下的杂草缠成团,塞进泥中。立耘则以脚代手,一脚站地,一脚在稻棵间穿梭,并将杂草踩在泥中。立耘时,耘者手中往往驻一拐杖,以保持身体平衡。薅秧耙耘田在山区,今仍可以见到。薅秧耙有四齿的,也有五齿的,均为铁质平齿,镶入高3寸、宽4寸、厚2寸的木块上,木块中间开一圆孔,装上一条丈多长的木柄或竹柄,农人手握木柄或竹柄,在田里秧行间一推一拉地进行薅秧。
立秋以后,水稻已经长得既高又茂盛,杂草在底下不易生长,耘田就在立秋前结束。而这时,稗草已经孕穗,容易辨认,因此,立秋后农民们还要下田拔一次稗草,拔起绕成团,随即踩入泥中,有的也把稗草丢到田埂上,让烈日将其暴晒枯死。
2、灌溉排涝
水是种植水稻的首要条件,没有了水,稻田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如果遇到洪涝灾害,一年的辛苦也会白搭。因此,新晃稻区人民对灌溉排涝工作非常重视。
水车是稻田最重要的汲水工具。民国时期,新晃稻区的河渠沿岸,摆满了众多的水车,它们日夜转动,把河水提到岸上的稻田中。从耕田栽秧到稻谷成熟前夕,必须保障水车的正常转动,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如果某一个水车发生了故障,共有的那些农户就得集中起来一起修理好。
而那些高坎田,就得使用戽斗。戽斗是一种木制篾箍椭圆形状的农具,两头连着绳子,使用时,两人各抓一头,配合用力,把低处的水灌进戽斗,提到高处的稻田。这种农活非常辛苦,往往灌满几分的水田,人已累得腰酸背痛。
稻谷生长期也是降雨密集的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稻农们都提前疏浚好排洪沟,避免洪灾来临时措手不及,一旦出现险情,立即把水排往他处。但如果发生特大灾情,稻农们只能看着水稻被淹,望水兴叹了。
3、施肥治虫
施肥:过去新晃农民种田,基肥主要靠红花草、萝卜菜、塘泥、人畜粪便等;追肥主要是人畜粪便、菜枯、草皮肥和各种植物的嫩枝叶等。化肥是解放后,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才逐渐普及的。
基肥,放基肥是在春耕前或春耕时期进行。红花草、萝卜菜是绿肥,在水稻即将成熟时撒种,水稻收割后开始生长,到春天红花草已经爬满田垌,萝卜菜也开出了白色的花。耕田时把红花草、萝卜菜压在泥土下面,几天后就自然腐烂。这是一种很肥的生物肥料,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而且几乎不费成本。塘泥和大粪(必须要经过堆沤发酵)也是犁田时倒入,让其均匀地摊沤在田中,增加水田的肥力。
追肥,追肥是在田间管理期间进行,与耘田穿插操作。草皮肥、大粪和菜枯的施放比较简单,或单独或搅拌在一起均匀地撒在田里即可。鲜草肥施放就比较辛苦了。要把艾草等比较容易腐烂的灌木和苦楝、马桑等树木的嫩枝割来,直接放到稻行里,并用脚压在泥下让其腐烂。追肥工作中,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从事那么繁重的劳动,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治虫治病:新晃在稻作生产季节,气候炎热湿润,利于水稻生长,也极易发生水稻病虫害。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旧农村,农民缺乏防病治虫的方法和药物,只能用些原始的方法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同时祈求超自然的力量,把扑灭病虫害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治虫,过去主要治螟虫和蝗虫。
治螟虫一是预防。在春耕前掘稻根,烧螟虫蛹。主要是在上一年螟虫危害特别猖獗的田块中进行,将掘起的稻根集中起来,点上火,烧为灰烬,寄居在稻根中的虫蛹就可扑灭;二是治理。在水稻移栽后,一旦发生螟虫危害,就全家出动,把发生虫害的稻叶摘下来,集中烧毁。
治蝗虫,往往也需要全家老少一齐上阵,用手捉取,把虫捏死,有的甚至拿来煎或炸着当下酒菜吃;或者在水稻田中泼洒石灰粉或草木灰。但这些方法都很难有效遏制虫害的发生和大面积扩散。
治病,主要针对矮缩病、黄枯病等。一旦发现病情,只能采取搁田、换水方法以控制病情。一般先搁田三天,控干水田中的水分,然后勤灌、浅灌,每天在田中换水,让田中的水保持清新。这些做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田间管理期间,是水稻重要的生长期,如果发生涝、旱、虫灾等情况,容易导致一年的希望付之东流。因此,每年的农历六月,稻区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稻神祭祀活动,祭稻神、驱田鬼、舞草龙等,祈求稻神保佑水稻茁壮成长、秋天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