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红军主力师 红军三大主力

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是我军的灵魂,在人民军队的序列中,红军时期延续下来的部、分队依然是我军的中坚,截至到1955年仍然有十个红军师是我军的核心骨干。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红军主力师 红军三大主力

1、 第1军第1师

第1师的前身是30年7月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31年3月改称红3军,34年9月恢复红2军团番号,36年7月编入红2方面军仍为红2军团。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39年4月旅机关大部及一部分部队随张宗逊旅长赴冀中组建120师张、张纵队,同年9月与独2旅合并改称第120师358旅(张358旅),42年12月兼晋绥军区第3军分区,43年6月免兼晋绥军区第3军分区调赴陕甘宁,45年7月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为第358旅,46年11月编入晋绥军区第1纵队仍为第358旅,47年2月随所在纵队调入西北野战兵团仍为第1纵队358旅,同年7月底改称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1师。该师是随贺老总转战南北的洪湖红军师,抗战期间伏击日寇于雁门关、转战冀中、晋绥,保卫陕甘宁。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西华池、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榆林、沙家店、延清、宜川、黄龙山麓、西府陇东、澄郃、荔北、西北冬季、春季攻势、陕中、扶眉、陇东追击战等战役战斗。部队战斗作风勇猛顽强,战斗经验丰富,能攻能守,长于进攻,战斗力超强,是一野头等主力师,是第一野战军的杰出代表。

2、 第1军第7师

第7师的前身是30年7月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31年3月改称红3军,34年9月恢复红2军团番号,36年7月编入红2方面军仍为红2军团。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39年4月旅机关大部及一部分部队随张宗逊旅长赴冀中开辟新区。留在晋西北的旅机关之一部及直属队等组建新的358旅(彭358旅),同年9月改称第120师独立第2旅,40年春兼晋西北军区第2军分区,42年9月改称第120师独2旅兼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45年7月免兼第2军分区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为独立第2旅。11月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南纵队(又称许、孙纵队)仍称独2旅,年底南纵队番号撤销。46年11月编入新组建的晋绥军区第3纵队还为独立第2旅,47年8月随所在纵队调入西北野战军仍为第3纵队独立第2旅,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7师,52年6月编入第1军仍为第7师。该师与第1师是孪生兄弟也是随贺老总转战的南北的洪湖红军师,是坚持晋绥抗战的老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榆林、沙家店、岔口、延清、宜川、收复延安、洛川、澄郃、荔北、西北冬季、春季攻势、陕中、扶眉、陇东追击战、兰州等战役战斗。在兰州战役中,该师率先攻入兰州城西关,抢占黄河铁桥切断了敌军之退路。该师部队军政素质优良,作风顽强,攻防兼备且有很强的突击力,颇能攻坚,在西北及朝鲜战场都有上佳表现,部队战斗力很强,是一野头等主力师。

3、 第4军第11师

第11师的前身是27年11月中旬由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改编的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同年12月改编为中国革命军第7军,28年7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30年4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第1师,31年1月中旬与红15军第1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0师,33年7月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第4军,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同年12月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第385旅,40年底兼陇东军分区,45年8月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385旅,46年4月与警3旅合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3旅,47年2月编入陕甘宁野战集团军为警备第3旅,47年3月16日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3旅,47年9月21日编入新组建的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仍为警备第3旅,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11师。该师是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的部队,始终承担保卫陕甘宁保卫党中央的任务,解放战争中在兰州战役中立了大功。

4、 第13军第37师

第37师的前身是红1军第3师7团,31年1月改编为红4军独立团,2月改编为红军教导第2师,3月改编为红4军12师,10月改编为红25军73师,33年7月扩编为红31军,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40年5月兼太岳军区,41年8月免兼太岳军区编入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仍为第386旅,43年春兼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45年9月免兼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编入晋冀鲁豫军区太岳纵队仍为第386旅,10月下旬随所在纵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0旅,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该师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鄂豫皖红军师,抗日战争中是随陈赓大将征战山西的386旅,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上党、临浮、晋西南、汾孝、挺进豫西、洛阳、淮海、渡江、广东、滇南等重要战役。在临浮战役中与兄弟部队配合全歼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在洛阳战役中与华野8师配合经顽强奋战突破洛阳城防,为全歼蒋军青年军第205师作出重要贡献。该师部队战斗作风硬朗,战斗经验丰富,敢打大仗、恶战,进攻、防御、野战、攻坚兼备,对村落攻防作战颇有心得,战斗力强猛,是二野头等主力师,是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5、 第21军第61师

第61师的前身是35年2月3日再建的红28军,37年9月改称鄂豫皖工农抗日联军,38年春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2师第4旅,43年9月兼淮南军区津浦路东军分区,44年6月免兼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45年12月21日随所在师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2纵队第4旅,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4旅,47年2月改称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4师,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61师。该师是我军唯一一支没有经过长征,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师,是新四军的十一个甲等旅之一,抗战期间抗击日寇于淮南,解放战争中参加过著名的宿迁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淮海战役。部队作风过硬,能攻能守,战斗力很强,是三野头等主力师。在登步岛登陆战斗中,该师陷入敌人重围,在给蒋军重大杀伤后,仍能带着俘虏从容撤回桃花岛,显示了该师强大的战斗力,粉碎了蒋军制造“金门第二”的美梦。该师是坚持三年游击战的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代表。

6、 第39军第116师

第116师的前身是红15军团,37年8月22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40年4月编入八路军第2纵队, 40年6月随纵队编入八路军第4纵队为第4旅,41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第10旅,41年9月与3师9旅对调番号改称新四军第3师第10旅,10月与淮海军区合并为10旅兼淮海军区,42年11月改称新四军第3师第10旅兼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45年8月10日免兼淮海军分区,45年11月改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第10旅,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10旅,同年9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第5师,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第5师,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第116师。该师是红25军、红26军发展起来的红军师,是新四军的十一个甲等旅之一,是四野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新四军3师的28团、29团是该师的主力团,部队突击力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能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击力亦很顽强,是四野头等主力师,亦是全军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师之一。抗美援朝的云山战斗是该师的经典之作,被日本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其教材(《作战理论入门》),奉为包围之典范。该师是红15军团的旗帜。

7、 第43军第127师

第127师的前身是由参加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分部队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30年6月改称红1军团红4军,33年6月改编为红军1团红2师,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39年1月扩编为苏鲁支队,同年3月改称苏鲁豫支队,40年8月16日编入八路军第5纵队为第1支队,同年10月下旬改称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仍归第5纵队指挥,41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45年11月赴东北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第7旅,46年2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7旅,到东北后始终归东总直接指挥。46年10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为第16师,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6师,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第127师。该师是著名的“朱毛”红军师,是我军最老的核心主力部队。战斗作风勇猛骁悍,执行命令坚决,连续作战能力强,战斗士气旺盛,敢打大仗、恶仗、血仗,作战经验丰富,技、战术水平高且全面,进攻、防御、攻坚、野战俱佳,尤其擅长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的头号主力,参加了五次反围剿,长征途中是中央红军的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突破乌江,抢夺泸定桥,袭取天险腊子口。抗战期间,首战平型关是主要突击部队,后开辟苏鲁豫,南下支援新四军,成为新四军主力机动部队,是新四军的十一个甲等旅之一。挺进东北后,与112师携手共创歼灭战范例“秀水河子战斗”,四平保卫战单独断后掩护全军安全撤出战斗。该师所属部队中有红4团、红2团两大老红军主力团,故实力强大,是四野头等主力师,也是全军战斗力最强的几个主力师之一。是井冈山红军的杰出代表。

8、 第47军第139师

第139师的前身是33年8月12日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团,36年7月编入红2方面军,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9旅(红6军团机关及直属队改编为359旅机关及直属队),39年8月调入留守兵团仍为第359旅,40年底兼绥德警备司令部,45年5月以该旅留在延安的部队组建八路军南下第2支队,1945年10月中旬恢复第359旅番号,直属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59旅,1947年1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1947年8月18日编入新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为第28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第28师,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第139师。该师是著名的359旅,是红6军团发展起来的红军师。部队战斗作风英勇顽强,攻防兼备,有野战条件下防御作战的成功经验,战斗力很强是军第一主力师,也是四野主力师。是南泥湾精神的代表。

9、 第65军第193师

第l93师的前身是1930年6月由红4军第3纵队扩编的红1军团的红12军,1932年10月改编为红22军,1933年6月改编为红1军团第1师,1935年9月底撤销番号,同年12月初恢复红1军团第1师番号,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同年10月扩编为八路军独立第1师,11月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945年10月改编为晋察冀军区冀察纵队野战第6旅;1946年3月改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第4旅;1948年11月编入华北野战军第8纵队为第22旅;1949年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第193师。该师是井冈山红军师,所属部队均为老团队,实力都很强,其中晋察冀军区第3团、第40团更强一些,是大功团为师主力团。在清风店战役中该师不顾长途机动的疲劳,迅速投入战斗,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师部队战斗作风勇猛,机动能力强,战斗经验丰富,战斗力超强,是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头等主力师。晋察冀军区首长认为该师的前身2纵4旅是晋察冀军区最强的主力旅。是著名的红1师。

10、 第67军第199师

第199师的前身是著名的红1师之一部,37年秋红1师改编为115师独立团,37年11月改编为晋察冀军区1分区,38年春分区邓华政委率以分区机关之一部及分区3团改编的邓华支队挺进平西。38年5月与120师宋时轮支队合编为第4纵队挺进冀东,为第4纵队11支队,同年10月返回平西,后称平西分区,晋察冀军区第11分区,45年秋11分区部队改编为郭天民纵队7旅,分区机关为旅机关,46年3月改称为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第5旅,49年2月改称67军199师。该师是红1师的孪生兄弟,是坚持平西抗战的老部队,所属部队中三个团实力都很强,其中晋察冀军区第7团(红军团)、第20团为师主力团。该师部队战斗力超强,是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头等主力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995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 兰州军区领导名单

司令员 刘粤军上将(1954年生,山东荣成人。1989年6月任陆军师参谋长;1992年12月任陆军副师长;1993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主任(副师职);1994年4月任陆军123师师长;1998年10月任陆军集团军参谋长;1999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 解放军五大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末期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晋绥野战军和晋绥军区野战纵队是为适应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的需要而成立的。1945年8

声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红军主力师 红军三大主力》为网友天神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