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 宁古塔余秋雨阅读答案

  宁古塔流人文化(摘要)

宁古塔作为流放地是从清初开始的。我们以清初江南科场案为开端,带大家走进流人所成就的宁古塔文化中。

  顺治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57年八月,三年一度的江南乡试结束了。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如果能够金榜题名,考中举人,他们以及家族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很快,发榜的日子到了,结果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就在那些中举的学子们大举庆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这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工科给事中阴应节上疏,参奏主考方犹与中试的举人方章钺“联宗有素,乃乘机滋弊”,也就是说他们是同宗,有作弊的嫌疑。这件事令顺治皇帝非常气愤。因为不久前,在顺天举行的乡试中,刚刚发生了主考官收取贿赂的事情。

  方章钺的父亲方拱乾当时任詹事府少詹事,再三向顺治皇帝声明,与方犹不是同宗,更不可能乘机作弊,但盛怒之下的顺治帝并不相信。于是第二年三月,他亲自命题复试这些江南举人,而且每名举子身后,都有两名武士持刀而立,戒备森严。复试的结果,十四人被革去举人入狱。

  这就是清初著名的南闱科场案,据《清世祖实录》记载,涉及此案的主考官方犹、钱开宗以及其他十八位考官都定为死罪,妻子被贬为奴,家产籍没入官。方章钺、吴兆骞等八名举人及家眷数百余人被流放宁古塔。年已六旬的方拱乾,受儿子方章钺的牵连,和已是学士的长子方孝标等兄弟四人一同被流放。据记载,因这次科场案被流放的人达到数百人。

  从这以后,因科场案、文字狱和各地反清斗争等引发的各种大案,使大批“犯人”被逐出山海关,经宁远、过辽河,流放到东北牡丹江边的宁古塔。于是,一部宁古塔的百年流放史就这样被掀开了。

  顺治十六年三月初三,因“南闱科场案”遭到流放的吴兆骞等八名举子以及家属数百人自京师启程,开始了宁古塔流放之路。

  方拱乾以及家人数十口遭到流放,方氏故里安徽桐城是文化名城,地杰人灵,水波平静的龙眠河傍龙眠山而过。桐城以文化、以名人而显,曾出过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二人不仅官位显赫,才学与人品都为人称道,演绎出不少历史佳话。方家是桐城望族,明清两代,出了很多高官,时人有“江东华胄推第一,方氏簪缨盛无匹”之谓。方拱乾少负文誉,工诗文,是后来文坛桐城派鼻祖方苞的从曾祖。其族人中的方以智,便是以学识、忠义闻名当世的“明末四公子”之一。明崇祯时,方拱乾为少詹事,充东宫讲官。明亡后,顺治十一年,被清廷起用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讲,十三年又升任詹事府右少詹事。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就发生了南闱科场案。顺治十六年(1659年)闰三月初三日,方拱乾父子率家眷数十人出塞,走向宁古塔。

  吴兆骞是江苏吴江人,吴家是吴江望族,祖上曾出过两位尚书及许多官员,吴家居住的巷子被称为尚书巷。顺治十四年,吴兆骞参加了江南乡试,顺利中举,却意外地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南闱科场案”,在京城复试时,有清兵持刀监考,据说只有他不肯蒙受此辱而交了白卷。结果可想而知,他先被判处死刑,后被从轻发落,最终踏上了去往宁古塔的流放之路。

  距山海关三里有一道岭,出关的人称之为凄惶岭,入关的人却又称它为欢喜岭。一岭之隔,却是天地两重。三月的江南已是花红柳绿,而关外却还大雪纷飞。对于这些久居江南,看惯了草长莺飞的江南学子们来说,他们内心该有怎样的不舍和动荡,我们已经很难想象。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这是清初著名诗人吴梅村所作的《悲歌行赠吴季子》,也就是送给将要远行的吴兆骞。

  “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

  这首《出关》是吴兆骞踏上流放之路后写下的第一首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人称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的吴兆骞从流放开始,也走上了他作为清代第一个和我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位边塞诗人之路,一路上,他从山海关写起,一直到流放地宁古塔。二十几年的塞北风霜赋予了吴兆骞别样人生。他去世后,留下了著名的诗集《秋笳集》、书信集《归来草堂尺牍》、以及与人合编的《名家绝句钞》,在东北文化史上留下了他凝重的一笔。

  流放,却也意外地成就了吴兆骞的诗名。

  三百多年前的宁古塔是尚未开化的地方,气候严寒,人烟稀少。在前人的记述中,它是令闻者畏途,行者却步的。

  对于这些流人来说,流放已经注定了他们的背井离乡与生死离别,到达并不是苦难的结束,而是更大苦难的开始。  

顺治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因“南闱科场案”被流放的吴兆骞、方拱乾等八名举子及家人,历经一百二十多天,到达了这里,开始了生死未卜的流放生涯。

  走在今天的宁古塔旧城,历史留下的痕迹已经不多了,一株百年老榆树,一块坚硬的石碑,它们会告诉我们些什么?三百多年前,这里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这是清代流人著述中对宁古塔的一些描述,“城方二里”由于是“垒石成垣”,因此也称“石城”。当时“城内居民,寥寥数家,总管公署,均在其中”。“耕农之地,在城外十里”,离城稍远之处,却是“耕者绝少,弥望无庐舍,长行数日,不见一人”。

  吴兆骞在书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流人的磨难和他们的存在成就了宁古塔,几百年的光阴流转,流人们的身影仍在,他们的故事就是一部浓缩的宁古塔开发史。

  流人们必须服一定的劳役。根据所犯罪行的不同,劳役大致分成两种:为奴和当差。

  为奴实际上是清代入关前奴仆制度的延续,入关之后,将其法律化、制度化。被流放为奴的人也都是犯了朝廷认为十分严重的罪行,比如谋反、叛乱、杀人放火等。他们到达流放地后,都被朝廷赏赐给了当地的官员和驻防的兵丁。

  当差是对流人惩罚的另一种形式。身份不同,所当的差也不一样。

  流犯大致分为两种,官犯和常犯。有官员背景的犯人到达戍地后,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大多会受到一些照顾。清初,发往黑龙江、吉林当差的官犯大多在驿站、官府、官庄等地从事一些杂役,而平民则从事一些艰苦的差使。

  清初反沙俄侵略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吉林水师营与黑龙江水师营中的水手、帮丁、匠役,以及黑龙江炎器营中的营丁,均是由流人充役的,他们是两次雅克萨战役中的主力军。因“浙东通海案”流放宁古塔的杨越、祁班孙等人,都曾在康熙三年二月去吉林乌喇充当过水兵。吴兆骞也曾作为宁古塔将军巴海的随军书记参加了抗击沙俄入侵的战争,并随大军转战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

  “还怜豪气在,长啸学从军”

  这是吴兆骞在军营中留下的诗句。很难想象,像他这样一位身处困境的流放之人,竟可以如此地意气风发。

  由于实行禁封,清初东北本就荒凉落后,变得更加荒无人烟,百万流人的到来改变了东北的萧条。尤其在土地开发上最为显而易见,据不完全统计,至雍正初,宁古塔将军所辖可耕种的土地也达到了原来的十倍。

  土地有效的开发,得益于先进的耕种技术,流人们弃东北原始的“火田法”,改内地的“休闲、轮作二法”,使粮食产量得以极大的提高,粮食品种由原来的四、五种增加至十余种,流人同时教会土著人种植瓜果蔬菜,普及至每家每户。

  明末最后一位兵部尚书张缙彦流放宁古塔后,将中原蔬菜、花卉种子及农业耕种方法也带到这里,被当地人尊为“域外群尊五谷神”

  正因为流人对宁古塔农业的显著贡献,乾隆年间,有人赋诗:投荒万里天涯外,宁古方知尽务农。

  流人还教会当地人养蜂采蜜,酿酒制蜡,用玫瑰做别具风味的玫瑰糖,至今宁古塔仍保留着用玫瑰糖作馅蒸豆包的习俗。

  流人杨越带人入山伐木,树皮盖顶,这种建屋方式被当地人效仿,广泛普及,一改当时掘地为屋的习俗。

  宁古塔地区原来店铺很少,几乎没有贸易活动,杨越建议宁古塔将军建立皮毛人参互市贸易场所。仅一年时间,宁古塔就开设了30多家贸易货栈,人参、蘑菇、毛皮等都得到了交换、出卖,并很快吸引了盛京、吉林乌拉等地的客商。

  吴兆骞的儿子吴桭臣二十多年后在《宁古塔纪略》中有这样的描述,“货物客商络绎不绝,居然有华夏风景”。

  宁古塔的土著族人,大都信奉原始的萨满教,人们患病就请萨满跳神来驱除病魔,致使许多病人因耽误治疗而丧生。在医药卫生方面,流放宁古塔的吕氏家族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雍正年间震惊全国的文字狱案,是因吕留良的反清思想而起。雍正十年,吕留良在死后49年惨遭开棺戮尸,其孙辈发往宁古塔。全族12户111口人背井离乡,雍正十一年冬到达宁古塔。

  吕留良的孙子吕懿兼擅长医术,开始在本地行医。据史料记载,他曾被任命为宁古塔戍所的医官,在宁古塔推广我国的中医,后来清廷下令不许流放人员任官,才被免职。

  而那些才气超群的文人,更是以他们的文化精神与情怀,使中原文化在寒苦的宁古塔生根、发芽、结果。

  据记载,吴兆骞离开北京时用牛车带了上万卷书,他和流人杨越一起利用这些书籍,开设了“读书草堂”,对当地人进行文化教育。

  在历史的经纬里,宁古塔与流人的相遇是偶然的,又似乎是冥冥中的必然。当宁古塔被皇家插柳掘壕禁封起来时,流人们却以自己的苦难为开端,将中原文明全方位地灌注在宁古塔乃至整个东北大地上。仅在清初的顺治年间,就有数千人被流放到东北地区,而这些人大多来自江南。

  康熙二年也就是1663年二月的一天,到宁古塔已经两年多的吴兆骞,迎来了妻子葛采真。这样的相聚自是悲喜交集,对吴兆骞来说,这无疑是心灵的一种安慰。第二年,他的次子吴桭臣出生。

  这时没有多少民族偏见的宁古塔将军巴海聘吴兆骞为家庭教师,教他的两个儿子读书,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吴兆骞的衣食之忧。和吴兆骞一样,其他几个流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后也多少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照顾。

  命运并没有改变这些文人的气质和追求,在宁古塔的日子里,吴兆骞、方氏父子等流放文人经常在一起饮酒唱和,谈经论史。

  “椒盘无剩味,浊酒集同人。不作他乡语,依然故里春.”

  这是方拱乾在一次与吴兆骞等人饮酒后留下的一首诗。流放中的人自始至终内心都是错综复杂的,怀乡望归,却是他始终不渝的夙愿。

  方拱乾一家到宁古塔后,很快赢得了流人和宁古塔的尊敬。方拱乾以“何陋居”命名自己的草屋,并将自己在宁古塔写的九百多首诗编为《何陋居集》,这是黑龙江现存的第一部诗集。在这部诗集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记载。

  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在宁古塔地区的荒野中,吴兆骞、方拱乾等人意外地发现了这座规模庞大的古城废墟。倾倒的宫阙殿台、遍地的砖瓦和高耸的浮图石灯使他们感到震惊,这座古城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期建造的呢?

  在他们留下的诗文中记录的这座古城“宫殿犹存”、“墉垣宛然”,并称这座古城为“火茸城”、“古大城”、“东京”、“东京城”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东京”和“东京城”。

  他们曾经推测这座古城是金朝的上京会宁府遗址,但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后人的认同。直到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清朝政府才将这座古城认定为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然而他们却为这座古城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载,直到今天,上京龙泉府遗址所在的地方仍然被当地人习惯地叫作东京城。

  三、流人们的归宿

  方拱乾毕竟出于名门,家境富足,他的族人出巨资报请认修北京前门城楼。于是,方拱乾一家在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九月初四告别了张缙彦、吴兆骞等人,离开了这片荒僻的绝域之地,回到了南方。

  据记载,方拱乾晚年居住在扬州,他“既老且贫”,以卖字为生。为纪念自己劫后余生,方拱乾又自号为“甦老人”。章太炎先生曾高度评价方氏一家对黑龙江地区开发所做的贡献。他们“半肩行李半肩书”,在戍所“种花兼种菜”,在文化与生产方式上对当地都有启蒙之功。而方拱乾的《绝域纪略》,又叫《宁古塔志》、方式济的《龙沙纪略》则开创了宁古塔和齐齐哈尔第一部历史地理专著,成为后人研究东北历史的珍贵资料。

  五年后,方拱乾病逝于扬州,享年71岁。可是,他并不知道方家流放的命运并没有结束。

  方拱乾的长子方孝标随父亲被赦免后,曾游历云南、贵州,写成《滇黔纪闻》,书中记录了他在云贵两地的一些见闻。他死后,同乡戴名世写有《南山集》一书,其中引用了方孝标《滇黔纪闻》中的一些记载。不料,被人参奏为“私刻文集”、“语多狂悖”,这就是著名的戴名世《南山集》案。

  最后,康熙钦定的结果是:处决戴名世,方孝标开棺戮尸,方孝标的子孙与家眷一起被流放卜魁(奎),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五十年前罹祸日,征车行后我生时。岂知今日投荒眼,又读先生出塞诗。”

  这是方拱乾的孙子方登峄的诗句,充满了凄楚与无奈。更为可叹的是,方登峄和他的儿子方式济都死在了流放地,朝廷又严禁流放犯人的骨骸还乡,方登峄的孙子方观承竟然盗墓携带尸骨徒步回到故里。

  在中国流人史上,像方家一样几代人被流放东北黑龙江,也是极为罕见的。

  康熙二十年九月二十日,吴兆骞与家人也有幸得到赦免重返京师。这一年,吴兆骞51岁,在宁古塔已经了生活整整二十三年。

  吴兆骞能够生还故土,得益于他的朋友们为他多方奔走,其中最积极的就是顾贞观。吴兆骞流放后,作为朋友的顾贞观为营救他想尽了办法,他在当朝太傅明珠家做家庭教师,与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相交很好,为了救吴兆骞他多次求助于纳兰性德。后来在他鼎力相助下,吴兆骞得以回到故里。

  顾贞观,字远平,又名华峰,号梁汾,无锡人。和吴兆骞于顺治十一年相识,一见如故,曾一起游历江阴。他怀才不遇,早年只做过短期的秘书院典籍,却遭人排挤而落职回家。四十岁再度进京,做了权臣明珠家的家庭教师。当时,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只有二十二岁,才华横溢,以词见长,已经很有文名,是康熙三等侍卫,他与顾贞观结识后即成忘年之交。

  康熙十五年冬,寄居在京师千佛寺的顾贞观,一早便推开寺门。迎着朔风,仰望漫天飞雪,想起了吴兆骞,生于江南的挚友在极边的苦寒之地该怎样艰难度日啊。记起自己曾许下救还故友的诺言,不禁悲从中来,落笔而成两阕《金缕曲》: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潺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写罢,顾贞观伏案而泣。这一日,恰巧纳兰容若来访,顾贞观素知他性侠义,好接济名士,乘机求助于他。纳兰容若也久慕吴兆骞的才名,知道他是蒙冤流戍的。但纳兰容若又深知此事重大,并没有轻易应允。然而,毕竟是性情中人,纳兰容若读过案几上的《金缕曲》后,声泪俱下,慨然允诺:“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而顾贞观救友心切:“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纳兰容若稍事沉吟,也便应下了,而且即刻赋《金缕曲》词以赠,内中有“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余事。知我者,梁汾耳!”。

  关于顾贞观救友细节,清人笔记中,多有记述。《蕙风词话》中记载:

  梁汾营救汉槎事,词家记载甚详,惟梁溪诗抄小传注:“兆骞既入关,过纳兰成德所,见斋壁大书: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不禁大恸。”

  为救友人,顾贞观竟至“屈膝”,人世间几人能做到?这在古往今来的友谊史上,也应该说是不多见的。然而,无论怎样,救还吴兆骞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廷于康熙六年就已经停止了流人“认工赎罪”例,而顺治十四年的江南科场案更是一场党同伐异的政治纷争,由此来看,营救吴兆骞生还京师的希望竟是如此渺茫。

  而纳兰容若毕竟不谐于俗,他注定要在这场救赎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当他的父亲、当朝重臣明珠答应营救吴兆骞,吴兆骞生还的希望便终于有了亮色。

  康熙十七年,清廷以长白山为龙兴之地,派遣内大臣武默纳与一等侍卫对奏封祀长白山。消息传至宁古塔,吴兆骞挥笔写下洋洋数千言的《长白山赋》,请对奏进呈皇帝,其用意显然是想以此赢得康熙的好感而赦还自己。

  是的,他太想回去了。“心随侯雁乡关远,泪入征笳道路难。”他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时光荏苒,他已早生华发,儿女尚幼,妻子多病,思归心切自是不言而喻。如今,宁古塔对他来说,已变成一场真实的梦游,他要尽快结束这场梦,他要回去,他要终老故土。

  《长白山赋》气势恢宏,文采飞扬,极尽赞美之能事,将长白山比为东方之乔岳。吴兆骞以其非凡的学识完成了这篇奉迎之作。康熙果然大为激赏,问何人所作。当得知为流放犯人所作,即有赦归之意,但因有人对此阻挠,召还不果。

  而京中友人们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救赎。康熙十九年,新的认工赎罪例颁布,又给了吴兆骞生还的希望。当时身居要职的徐乾学、徐元文兄弟、吏部侍郎宋德宜以及纳兰性德等人,在京城倡议大家集资赎归吴兆骞,因为他们的地位与声望,又有明珠作后盾,因此响应者云集,都以不参与此事为憾。康熙二十年,吴兆骞以认修内务府之工,纳二千金得以赎归,时间正以纳兰允诺的五年相契合。

  要知道,有多少人对故乡望穿秋水,却只能终老边荒。而吴兆骞幸运如此,友情使他终于得以生还关内。

  康熙二十年九月二十日,吴兆骞与家人启程南归。吴兆骞绝塞生还,成为京中一桩盛事。徐乾学大设宴席,为吴兆骞接风洗尘,京中达官名士、挚友亲朋皆参加了盛会,纷纷作诗相贺,无不表示对吴兆骞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其终被放归的无限欣喜。

  康熙二十二年春,吴兆骞回到了苏州。在友人的资助下,他在故乡筑屋三间,命名“归来草堂”。长期的东北严寒生活,他已经不能再适应江南的气候与水土,一病不起。纳兰容若听说后,多次来书催他返京医治。

  康熙二十三年二月,病势稍缓,吴兆骞携妻北上。不想,这一走,竟是他与故乡的永别。

  回京后,虽有纳兰容若细心关照,吴兆骞仍病无好转。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就是归后三年的十月十八日(阳历11月24日),吴兆骞病逝于北京,年仅54岁。

  据《清稗类钞》记载,弥留之际的吴兆骞对守候在身边的儿子吴桭臣说:“吾欲与汝射雉白山之麓,钓尺鲤松花江,手采庭下篱边新蘑菇,付汝母作羮,以佐晚餐,岂可得耶?”

  毕竟,宁古塔留在他生命中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不知道,他最后贪恋的是宁古塔的山水,还是遗落在宁古塔23年的梦寐?

  与其它流人相比,能够终老回乡已经是方拱乾、吴兆骞最好的归宿,而和他们一起流放宁古塔的其他人最终都留在了宁古塔。

  康熙十年,在经历了十二年的流放生涯后,已经72岁的张缙彦也许看到了自己已经回归无望,在戍地宁古塔建了一个住所,命名为“外方庵”,并在这里写成《外方庵记》,然后“焚笔砚”,将所写诗文全部焚毁。这似乎就是一个告别仪式,次年,张缙彦死在了宁古塔新城牡丹江边的外方庵。但在宁古塔,他以老迈之躯完成了《宁古塔山水记》这部黑龙江第一部山水记与地名学专著和散文集《域外集》,这对研究古代东北、黑龙江的自然生态、物产、气候以及社会生活都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我们知道的宁安“泼雪泉”也是他命名的。

  康熙三十年,流放三十二年后,70岁的杨越病逝于宁古塔。因为当时不允许罪犯死后归乡,为此,他的儿子杨宾在刑部衙门前跪哭恳求,两年后终于得到朝廷准许。随后,杨宾长途跋涉来到宁古塔,与母亲一起护送着杨越的棺木回到了故里浙江绍兴。

  而无数不知姓名的流人却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再也没有回去,他们默默无声地为宁古塔付出了自己乃至于整个家族。据统计,清代的东北流人总数在150万以上。

  在今天海林市和宁安市,也就是以前的宁古塔旧城和新城,汉族居民姓氏比东北任何地方都多,其中郑、吕、朱、陈四大姓都是清代不同时期流人的后裔。

  四、宁古塔流人文化资源ABC

  依托宁古塔丰富的流人文化进行历史文化遗产、文艺创作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力打造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和价值。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1、历史文化遗产

  流人们的行踪、题咏、著述、轶闻都是传之久远的史文化遗产,为后人研究古代黑龙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如:黑龙江少数民族史纲)。与流人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更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如海林市龙头山村西有宁古台(又名点将台),方拱乾曾于西侧悬崖处放飞野雉,故得名“放雉崖”;泼雪泉(宁安城西)、石城(宁古塔将军旧城)、明代永宁寺碑等都是与流人息息相关的历史遗迹。“山水固以人传”,深入挖掘这些历史遗产将进一步丰富流人文化的历史内涵,同时它的地域特色将更为厚重。

  2、丰富的文艺创作资源

  宁古塔流人之所以最具代表性,除人数之多、作用之大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颇为知名的江南才子,这些流人名士的故事都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难得素材。著名诗人吴兆骞不仅是我国反侵略爱国文学的开创者,且是写作东北咏史诗的第一人,并开东北边塞诗之先河,对清代文学有突出贡献。加之他超绝的才华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与当时诸名士、友人的交往,是艺术创作的极好题材。方拱乾全家不同寻常的遭遇、张缙彦复杂的人生及心路历程、儒商杨越父子及很有传奇色彩的祁班孙等,深入挖掘和利用,都是丰富的文艺创作资源。

  3、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

  流人们创造了黑龙江历史文化中几部开拓之作和第一个诗社,且留下了大量文物遗迹,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将为旅游业提供极具潜力的发展空间。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建设与旅游文化相关的纪念设施非常必要。李兴盛先生主张建设以流人文化为主,辅以少数民族文化,在宁古塔地区设立“宁古塔八景”,我们应予以借鉴:

  (1)宁古碑林:选择清人咏宁古塔之诗一、二百首,勒石立碑(这些诗因系咏本地风光、历史事件或流人生活与心态,有明显地方特点),建立大型碑林。这种碑林与专门著录唐诗宋词、缺乏地方特色之碑林迥然有别。

  (2)东京故事:此景点早已开设,但应加入流人文化内涵,如在石佛旁再立一碑,刻上康熙九年佛首坠地,张缙彦等“同感异梦”前去修复事,并将诸流人咏东京之诗文勒石立碑。

  (3)镜泊飞瀑:此景点已设,应在瀑布旁立碑数块,补入清人咏镜泊湖之诗。

  (4)西山胜迹:宁安城西三里许之西山,清初流人建有西寺,寺前有观音阁,阁东有莲花池。附近之泼雪泉为张缙彦命名并勒石。卒后另一流人改名吼瀑泉(但未传世),并赋诗咏之。恢复这些景点并与附近大石桥相配合,可称是一片佳境。

  (5)德林异石:宁安德林之石,一望无际,孔洞甚多,千奇百怪,洞底可见游鱼与水草,车行其上,发出空洞之声,清人多以诗咏之。民国初年教育家林传甲誉为“中华第一大石”。

  (6)抱江楼诗:在宁安城外西南,为吴大澄所建并题诗之处。

  (7)忆槎亭影:此亭系宁安知府李绮青为纪念诗人吴兆骞于宣统年间所立之亭。

  (8)囚室遗恨:勘测郑成功之家人囚禁之地,立碑勒石,能引起台湾与日本学者之兴趣与关注。

  此外,在海林、宁安还应考察“七子诗社”遗址、张缙彦居外方庵、方拱乾居所何陋居遗址。应在诗社遗址为方拱乾、张缙彦、吴兆骞筹建“宁古塔三贤纪念馆”。

  五、 宁古塔流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及成效

  牡丹江市2004年开始启动了宁古塔流人文化的研究工作,现已进入实质阶段。2005年5月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宁古塔流人研究宣传的实施方案》。重点从研究、创作和宣传推介上入手,通过几年的努力,收到了一定成效。

  1、加强对宁古塔流人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工作

  一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组建一支由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队伍,具体负责流人文化研究有关工作的落实,通过长期深入的挖掘、研究流人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取得学术研究的新突破和新成果,为宣传推介流人文化提供丰富的文史资料。适时编辑出版学术文集。

  二是建立流人文化学术研究网络。与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联系,广泛开展国内外流人文化文史资料、学术研究成果的整理搜集工作,建立和完善内容丰富的流人文化资料系统。

  三是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适时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为宣传推介牡丹江流域历史文化搭建学术平台,力争在学术研究上有所突破。

  四是推进学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县(市)和旅游、建设等有关单位开展旅游景点、旅游纪念品的建设生产以及对外宣传,提供实施建议、意见和相关的文史资料。

  2、加强对宁古塔流人文化的宣传与推介工作

  一是完成基础性文稿撰写。组织开展散文长卷《大清流放》的编撰工作,在国内有关媒体刊发,并作为开展流人文化对外宣传与推介的蓝本。

  二是开展流人历史文化知识普及宣传。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和宣传方法,在全市开展以流人历史文化为重点的乡土历史知识宣传教育。在报纸、杂志开设专栏,广播电视开设专题,刊发有关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学术发现等内容,展示我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是拍摄制作大型电视纪录片及电视连续剧《流放宁古塔》。运用电视手法,完整、系统地纪录和再现流人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成果、社会贡献和后世影响,在国内电视媒体交流播出,使之成为对外宣传我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协调文化、建设、教育、旅游等部门,共同开展流人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六集电视纪录片《流放宁古塔》已录制完成,并获省新闻和电视文艺一等奖;十八万字的长篇纪实散文《大清流放》已在地方周刊上连载并将由白山出版社出版,同时,作为沈阳军普及读物发至连以上单位;30集电视连续剧已创作完成,并与融资方、合作方达成意向性协议。

  我们研究的目的,重点是宣传、发掘、整理和利用宁古塔流人文化资源,为市领导科学决策当参谋,起到存史资政、服务社会的作用。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精心谋划、加大宣传、抓好落实,最大限度地将流人文化资源的潜质展现出来,最终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转化。

来源:海林林业局http://www.hllyj.com/article-8.html

搜搜百科词条:

“旧街”时期。
公元1666年宁古塔将军衙门由老城(今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迁至新城(今宁安市),遂将老城称为“旧街”。宁古塔之名最早见于《清大事志》,由此载入正史,标明了“宁古塔”一词启用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即公元1608年。明朝时期,海林海浪河流域属奴尔干都司治所,明万历年间称东海窝集部之宁古塔路。据《海林县志》记载,明末女真人东海窝集部宁古塔路居住在海浪河流域。据清杨宾撰《柳边纪略》记载:“宁古塔之名不知始于何时。据考,‘宁古’为满语,汉译‘六’或‘六个’,‘塔’是满语‘特’的讹音,汉译为‘居址’,是指当时宁古塔地面上的六大部落而言。”又据民国十三年编纂《宁安县志》记载:“宁古塔实无塔。其名称来源清初流人方拱乾撰《绝域纪略》记:‘相传当年曾有六人坐于阜,满呼六为宁公坐为特,故曰宁公特,一讹为宁公台,再讹为宁古塔矣。’以此可以推断,是女真族依据宁古塔的语义,就六个大的部落而定的地名。当时,宁古塔路的地理位置是在今牡丹江中游一带”;牡丹江发源于长白山牡丹峰,自南向北流经宁古塔地域,在依兰汇入松花江;牡丹江有一条最大的支流叫海浪河,又称海

历史
宁古塔有新旧2城,相距25千米。旧城位于牡丹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县旧街镇。康熙五年(1666)迁建新城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城地。其地原为渤海故壤、上京龙泉府故址,距今县城35千米(今宁安东京城)。顺治十年(1653)设昂邦章京(意为总管)镇守,长期为清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每年六月,派出官员至黑龙江下游普禄乡,收受库页岛(今萨哈林岛)居民贡貂。17世纪中叶,俄国哥萨克侵扰黑龙江流域,清朝多次由此地派兵征讨。康熙元年,更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五年,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城,以副都统镇守此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绥芬厅于宁古塔,与副都统同城治理军政事务。三十三年裁副都统。宣统元年(1909),绥芬厅升为府,迁驻三岔口,1910年此地改置宁安府。1913年改为县。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市治所在地。

地位
宁古塔辖界在顺治年间十分广大,盛京以北、以东皆归其统。随着设厅,疆土逐渐减少。作为国防重镇的宁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边部队输送物资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礼品的转收点,因此宁古塔与盛京齐名。
  宁古塔古城原在今海林县旧街古城村附近,清太宗皇太极建国号大清后,任命吴巴海为镇守宁古塔副都统,前后共有73任。由于宁古塔处于边塞要冲,光绪九年(1883)另设钦差大臣一员,此员为吴大澄,是清末洋务派著名人物。

文化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等。他们的到来,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两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沟通。流民的涌入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
  时存300年多年的国防重镇,遗留下许多历史文物,其中古城城东4公里的觉罗古城最为著名,传为清始祖发迹之处,城外有古坟多处,包括萨布素将军墓;城内庙祠有二三十座,可惜大部已损坏;还有天聪年间修建的大石桥和桥下的泼雪泉等。
  宁古塔无塔,吴江学子吴兆骞(字汉槎)曾因科场案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末期好友顾贞观以《金缕曲》二首言于纳兰性德,通过大学士明珠(纳兰之父),吴才得回故园,三年后病逝,有《秋笳集》传世。
  当时清朝朝廷的在案以它作为句点,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静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间与这里产生终身性的联结,而到了这里,财产、功名、荣誉、学识,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漆黑的深渊,几乎不大可能再泅得出来。金銮殿离这里很远又很近,因此这三个字常常悄悄地潜入高枕锦衾间的恶梦,把许多的人吓出一身身冷汗。
  据《研堂见闻杂记》写道,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
内涵丰富的宁古塔文化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之中,表现出不同特色。一是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每个民族都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及特点创造出自己的饮食文化,满族也是如此。追根溯源,当今人们喜欢吃的火锅,就是起源于女真人和满族人打猎时,把打来的猎物和各种山野菜、采取一锅煮的办法而发展起来的。猪肉酸菜炖粉条是一道宁古塔人喜欢的名菜,酸菜是从南方引进来的泡菜,猪肉是满族人的主要食物。满族养猪的历史很长,有吃猪肉的习惯,而把这几样食品炖在一起,就是满族和其它民族饮食的结合,特别是这个“炖”字,其发明权应属满族。满族饮食的烹饪方法如烧、烤、炖、烀等发展到今天,已被人们所认可,用这些方法所制作出来的菜肴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
二是服饰文化。现在北方民众的服装大多是在满族服饰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服饰文化演变而来的。比较突出的是女式旗袍,原来满族人穿的袍子十分肥大、是筒式的,没腰没裉,上下一般粗,吸收融进了中原文化后,便改进成了现在的款式,有腰有裉,有短袖的、长袖的,有高领的、短领的,已成了代表中国女性的国服。马甲也是从满族坎肩演变过来的,成了西服套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还有各色皮草服装,都是在原来满族服饰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三是居住文化。居住在宁古塔的土著满族,当时普遍是穴地而居,有住地窝棚的、地窨子的,还有地窖式的。地下挖洞中间搭梯子上下。自从大批流人到来之后,对居住条件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巴海于1664年修建宁古塔新城时,邀请流人参与房屋、街道的设计规划。因而引进了中原的四合院、三合院式建筑,在内部结构上又融进了满族的特点如东西上屋、暖阁、堂屋地、万字炕、火炕、地炕、排岔等,这种住宅建筑风格很有宁古塔的特点。
四是农耕文化。在三百四十多年前,宁古塔的农耕技术是很落后的,基本上是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一岁锄之犹荒也,再岁则熟,三四则腴,六七岁则弃之而别锄矣“,产量很低,收获很少,大批流人进入宁古塔后,大部分到官庄、驿站从事着农耕生产。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方法,而且带来了优良品种。特别是蔬菜,品种大量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宁古塔的农耕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如大蒜、大葱以及各种豆类产品,基本上都是从关里带过来的。过去种田用于撒种的“点葫芦”方式也是流人从山东带过来的。
五是语言文化。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当时满族语言使用的面很狭窄,有些土著语又不懂,这就使吸收先进事物受到了很大限止。后来流人和移民进入宁古塔后,在吸收中原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一些土著语言上又进行了改造,这就形成了宁古塔的方言。
六是渔猎文化。渔猎活动在宁古塔满人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满人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渠道;通过渔猎活动获得食物和铺盖,“食其肉,衣其皮”。宁古塔满人的渔猎活动融合中原汉文化后,不再是只为了获取简单的生活资料,而是有了实质意义的提升,猎物成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和“以货易货”、“互市贸易”的重要商品;随着皮毛加工工艺的提高,名贵的皮毛制品成为高贵生活的象征。皇家、贵族、富豪皆以拥有宁古塔出产的貂皮、东珠和鹿茸、人参等高档物品来显示豪华富有。
七是戍边文化。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俄罗斯国家还没有出现之前,就属于中国版图。1644年(顺治元年),沙俄趁清军入关与明朝军队作战,无暇顾及东北边务之机,悄悄入侵中国黑龙江。为了加强东北边疆的防务,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率领军民于1655年至1658年间,多次重创沙俄侵略军,并击毙沙俄侵略军首领斯捷潘诺夫。1660年(顺治十七年),沙俄侵略军再次入侵黑龙江流域。宁古塔等处将军的巴海,亲率宁古塔军民痛击沙俄侵略军,战绩卓著,流人张贲写诗颂扬:“五月飞寒雪,三更拂剑霜。军威歼勍敌,贺捷报长扬。”1685年至1686年,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两次率宁古塔官兵征讨入侵雅克萨城沙俄侵略军,击毙头目托尔布津等数百沙俄侵略军,收复雅克萨城。方拱乾、吴兆骞、祈班孙等流人参加伟大的抗俄戍边斗争,并创作了多篇爱国诗作,赞颂宁古塔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宁古塔文化是中华之瑰宝,它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传承、弘扬宁古塔文化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作此文以促使研究、传播宁古塔文化蔚成风气,进一步提升新时期人文精神,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同名诗
宁古塔
  是一首流人诗
  宁古塔曾是
  最不吉利的符咒
  瞬间会化作
  高枕锦衾中的恶梦
  和江南士子的眼泪
  科场中举
  仍需复试
  无辜有幸
  迷案哪说得清
  兵卫旁逻
  诗心难免战栗
  恼怒圣上抑或
  输他覆雨翻云
  都将成为文字狱里的故事
  须知逃过打杀
  流放是极为仁厚的刑罚
  纵是江左凤凰贾生再世
  今后种种不幸
  亦该由心灵慢慢消受
  便让灾难淘尽虚浮
  去寻求生命之底蕴
  行路悠悠
  萧萧古寺空渺
  辽金宫阙寒芜
  山非山
  水非水
  生死从此两样
  吟诗
  吟一路才情
  以无心有思
宁古塔 宁古塔余秋雨阅读答案
  点缀白山黑水
  日落官庄
  官庄人皆骨瘦如柴
  授徒谋生吧
  间或七子之会
  诗酒唱和
  莫道母老家贫子幼
  冰与雪
  周旋久
  凄苦改变不了诗人本性
  茫茫塞外不能否定
  浩浩寒风不能嘲笑
  岁月年轮剪辑往事
  黑松黄土搅动乡心
  一首晚眺又一首晚眺
  眺满眼大漠疮痍
  眺满心相思相累
  晚眺莫登台
  晚眺莫凭栏
  却怎奈得缠绵秋夜,梦里
  叶落吴江
  吴江水流不尽浓愁
  更何况巴将军家塾
  觉听松花江那般
  俄清战事正忙
  然而天地荡荡
  冥默于秋笳半卷
  填不满采花老妇粗米一碗
  遥想负役经年的朋友
  仿佛从冰天雪地里走来
  当年森罗闭垒间
  握不住笔的手
  却如今小拭龙泉
  血浸书囊
  诗人豪气
  写意了古法坛的黄昏
  胆赋惊叹的
  岂止是塾师
  阅遍沧桑
  阅遍流放的离骚和入狱的史记
  词赋穷边匹马不还
  作诗也做个边人
  河梁告别之诗
  山阳死友之传
  人间古道
  冰雪中写就的金缕曲
  又寄与冰雪
  正好让汉槎暖手哇
  容若的泪浸湿了纳兰词
  要不怕辜负了真情
  该从文化的路途回家呵
  征马寒旌
  金柝声声
  送人从军
  白发关夫犹在
  霍去病马援的故事都入汉墓
  萨布素死国有怀
  文士的惦念
  切莫太多
  告别关东
  告别宁古塔
  吴兆骞
  归期载不动行箧里的诗
  黄河水千年一清
  流人诗却能使
  河清人寿
  云也依旧
  天也依旧
  数百年忧患都随金銮殿去了
  站在关东
  历史的风景线
  遥看宁古塔
  只看到一首流人诗

吴巴海

吴巴海(?——1639)瓜尔佳氏,自乌喇归太祖。太祖讨尼堪外兰,吴巴海实从。隶满洲镶蓝旗,授牛录额真。天聪元年四月,从贝勒阿敏伐朝鲜,攻义州,与梅勒额真阿山、穆克谭等先登,克之。五月,从太宗伐明,攻锦州,敌来犯,我师少却,吴巴海为殿,督战败敌。五年,与梅勒额真蒙阿图伐瓦尔喀,略额黑库伦、额勒约索二部,收降人数千,上郊劳,赐宴,赐号“巴图鲁”。六年,从伐察哈尔,林丹汗西遁,上命吴巴海逐逋逃,斩察哈尔兵五,获其马及牲畜。旋率师伐乌扎喇,部署所将兵四道并进,会敌方渔于握黑河,吴巴海挥骑直前,斩三百馀人,得其辎重。七年,与牛录额真郎格如朝鲜互市,得瓦尔喀部长族属十五人以归。八年,与吉思哈伐东海虎尔哈部。语详吉思哈传。十二月,复与牛录额真景固尔岱将四百人伐瓦尔喀,降屯长分得里,收阿库里尼满部众千馀。师还,上命大臣迎劳,以所获赉之。
  九年,从贝勒岳讬率师镇归化城。土默特人讦部长博硕克图,谓其子阴遣使与明通,岳讬遣吴巴海及甲喇额真阿尔津等四人要诸途,毛罕私以告,喀尔喀人潜遁,吴巴海追获之,并得明使。毛罕者,博硕克图子乳母之夫也,初从土默特来降,既而有叛志,号博硕克图子为汗,自号贝勒。吴巴海既执喀尔喀使人,遂杀毛罕。十年,授梅勒额真,世职一等甲喇章京。
  崇德元年六月,进三等梅勒章京,移镇宁古塔。十二月,喀木尼汉部叶雷等叛,将其孥俱亡,吴巴海部兵逐之。行数十日无所见,见宿雁三,射之,一雁负矢飞且堕,往取之,见遗火,知逃者自此过。蹑其迹,及之于温多,获其孥。叶雷入山,追及围之,谕使降,不可,射之。叶雷将注矢,有狐起于前,触叶雷弓,弓坠,遂射杀叶雷及其从者。师还,太宗命诸固山额真迎劳。二年,叙功,进三等昂邦章京,赐衣服、仆、马、庄田。三年,与梅勒额真吴善帅师戍归化城。旋坐匿罪人、徇厮养卒盗米,罢梅勒额真,论罚,四年卒,分世职为一等甲喇章京者一,为牛录章京者二,授其子弟。

来源:搜搜百科http://baike.soso.com/v439941.htm?ch=ch.bk.innerlink

维基百科词条

宁古塔”[1]为清朝时期古地名,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靠日本海,旧属吉林管辖。满语数之六为宁古,个为塔,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2]。相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努尔哈赤的六个伯叔公)曾居此地,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清人称其:“南瞻长白,北绕龙江,允边城之雄区,壮金汤之帝里。”[3]

地理及历史。宁古塔常年冰封。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4]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方拱干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5]

宁古塔有新旧二城,新城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即宁安县城),旧城在今海林市西南、海浪河南岸的旧街乡古城村。《盛京通志》第三十一卷载:“宁古塔旧城,在海兰河(今海浪河)南岸有石城(内城),高丈余,周一里,东西各一门。”经实测内城(即石城)为正方形,边长171米,周长684米,外城边墙周围2.5公里,四面各一门。康熙五年(1666年)迁建新城,即今宁安市区,称宁古塔新城。清初宁古塔为设置在盛京(今沈阳)以北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有树林,名为觉罗,被视为努尔哈赤祖龙兴之地;此去至城东、北、西近城皆平原,遍植玫瑰,每至每年五月初盛开,一片花海,景致极为美丽怡人。吴桭臣称“宁古山川土地,俱极肥饶,故物产之美,鲜食之外,虽山蔬野蓛,无不佳者。皆无所属,任人自取。”[6]方拱干称宁古风俗“臻无为之治”“道不拾遗物,物遗则拾之置于公,俟失者往认焉”[7]。吴桭臣《宁古塔纪略》亦称:“大率信义为重,路不拾遗,颇有古风”。杨宾在《宁古塔杂诗》上说:“石矶围平野,河流抱浅沙。土城惟半壁,茅屋有千家。泣月天边雁,悲风塞上笳。老亲忠信在,不减住中华。”[8]当地满族人采集花瓣,制作“玫瑰糖”及香水成为特产。

顺治三年(1646年),设奉天昂邦章京管辖东北地区。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命梅勒章京沙尔虎达、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礼统官兵驻防宁古塔。”到了康熙元年(1662年)改为宁古塔将军,康熙五年(1666年)迁建新城(今宁安市)。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治吉林乌拉,以原吉林副都统移驻宁古塔,战略地位逐渐消失。

清朝初期宁古塔是吉林的一部分,属吉林将军所管辖,主要作为牧场及流放囚犯的地方,例如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就被流放到此地,一说被处死于此。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爆发丁酉科场案,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康熙二十年(1681年)经明珠、徐干学、徐元文等朝廷重臣相救,纳资赎归,前后历经23年。张缙彦称,“流徙来者,多吴、越、闽、广、齐、楚、梁、秦、燕、赵之人。”[9]

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须将此地大部份割予沙俄,今归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所管。俄罗斯远东的重要太平洋港口海参崴及纳霍德卡均处古代宁古塔。

注释
1、满语写法参见在线满汉词典
2、《宁古塔纪略》中记载:宁古在大漠之东,乃金阿骨打起兵之处,虽以塔名实无塔。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骨塔”犹华言“六个”也。
3、萨英额撰,《吉林外记》卷2,页12,见《丛书集成新编·史地类》,第95册,页532
4、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见《清代笔记小说》,第48册,页351。
5、顺治十八年(1661)吴兆骞<上父母书>
6、《宁古塔纪略》,见《续修四库全书》本,页613;《丛书集成续编》本,页98。
7、《绝域纪略》〈风俗〉,同注38,页1178。
8、张玉兴选注,《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页531。
9、张缙彦,《域外集》〈六博围棋说〉,页72。

来源: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宁古塔

吴兆骞

吴兆骞(1631年-1684年),明末清初诗人。字汉槎,号季子。江苏吴江人。以“丁酉科场案”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康熙二十年(1681年)纳资放归。

生平性情狂放,曾窃取同学巾冠,尿在帽里,强辩说︰“(帽)居俗人头,何如盛溺?”与弟吴兆宜并有才名,随诸兄加入“慎交社”,纵酒放歌,吟诗作赋,曾对同郡好友汪钝说:“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有人规劝他不必如此傲慢,他说︰“安有名士而不简贵者?”。其师计青辚曾说︰“此子异时必有盛名,然当不免于祸。”

兆骞博涉文籍,《今世说》说他︰“每鼻端有墨,则是日读书必数寸矣。”为徐乾学、王士禛所赏识。吴伟业与宾客言:“江左三凤凰,阳羡有陈生,云间有彭郎,松林吴兆骞,才若云锦翔”。顺治十四年(1657年)举人,以丁酉科场案流放宁古塔(约今黑龙江省宁安),穷愁饥寒[1],敲凿冰块,粗粮为食。幸得难友方拱乾的关照,顺治十八年(1661年)方拱乾赎归。吴伟业为此写下一段诗句:“生男聪明慎莫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康熙二年(1663年)吴兆骞之妻葛采真和妹吴文柔从苏州来到关外,教书为业,第一个教的是宁古塔第一个流人陈嘉猷的长子陈光召,生活渐有改善,生二女一子。康熙四年夏(1665年),与张缙彦等七人组织了“七子之会”。朝鲜王朝‎节度使李云龙以兵事路过宁古塔,吴兆骞作《高丽王京赋》,名震异邦。康熙十三年(1674年)秋,黑龙江将军巴海聘吴兆骞为幕府书记兼家庭教师,教其两子额生、尹生读书,礼遇甚重[2]。吴兆骞、张缙彦在新城西门外的鸡陵山下发现泉水,称之为北国名泉。

兆骞友人顾贞观求援于纳兰性德,性德读《金缕曲》“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竟泣下数行,允诺营救。经纳兰性德父明珠活动,兆骞献千余字《长白山赋》,“籍使臣归献天子,天子亦动容咨询”[3],康熙二十年(1681)经纳兰明珠、徐乾学、徐元文等朝廷重臣相救,纳资赎归,前后历经二十三年。回程中,将军巴海派兵护送,并拨给驿车驿马和饮食。

纳兰性德延聘兆骞教其弟揆叙读书。吴兆骞后因细故与顾贞观有嫌隙,明珠将他延入书房,上书“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几字,不由大恸,声泪俱下。后游燕京,住在徐乾学家,因不适南方气候,以疾死于京师旅舍,临终时,最怀念宁古塔的松蘑。纳兰性德为他料理后事,出资送灵柩回吴江,时年五十四岁。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评论说:“诗歌悲壮,令读者如相遇于丁零绝塞之间。……倘以老杜之沉郁顿挫出之,必更有高一格者。”《四库全书总目》则说︰“兆骞诗天赋特高,风骨遒上。”著有《秋笳集》。

注释
1、顺治十八年(1661)吴兆骞在〈上父母书〉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2、《宁古塔纪略》:“镇守巴将军聘吾父为书记,兼课其二子,长名额生,次名尹生,余及固山乌打哈随学。”
3、徐釚:《吴兆骞墓志铭》

参考
吴桭臣:《宁古塔纪略》
徐轨:《孝廉吴兆骞墓志铭》
李延年:《鹤征录》
来源: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吳兆騫

关治平:找寻毕尔罕站

金秋十月,已是深秋,但太阳依然温暖,秋日的阳光下,树叶是黄的,小溪的流水十分清澈见底,秋天的种子落地之下,又发出嫩嫩的新芽,这个幼小的生命尚不知会有严冬的来临,依然泛着一片新绿,我们行走在大森林中,空气格外的新鲜,令人神情气爽,这为我们寻找古驿站又添了动力。

清初的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设立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衙门于此,位于今天的海林市旧街,由于所处城池太小,于四年之后的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迁到今天宁安市所在地,史称宁古塔将军。当时的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衙门,统御的地区很广,据民国初年所编的《宁安县志》记载“东控沿海以瞰日本,西据老岭以资保障,南拊朝鲜之背,北扼混同之险。”这就是说目前的黑龙江省以及与俄罗斯分界的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的广褒地域,均属于宁古塔等处将军镇守。可见清政府设立宁古塔将军其位置和职能是非常重要的。

清政府为加强中央朝廷与各地的联系,设立了很多的驿道和驿站,有了宁古塔将军之后,就从吉林乌拉到宁古塔设了八个驿站来管理这里的驿道。驿道就是官道,而驿站则是由朝廷或地方政府专门派驻官员及站丁或军队的士兵来驻守,建有房子,可做驿馆,还定量拨给牛马等牲畜。驻守驿站的站丁,地位十分低下,当时东北许多驿站的站丁大多是“三藩之乱”中的获罪之人来此驻守,这些人的差事怕是一生都要守在这驿站中,甚至其后人也要从事此差事。

驿站的功能可以视为官方的接待与维护驿道的机构,他们要接待往来的官员,在此歇脚、住宿、修整,还要充当信使,将重要公文骑马向下一个驿站传递,一般公文日行300里,而紧要公文则可达400、500、600里不等,如“六百里加急”都是由驿站的信使来传送,确保信息的快捷、准确。同时站丁还要自食其力,他们用朝廷拨给的耕牛,在驿站的周围开荒种地,甚至要在此娶妻生子,一辈子也走不出设在大山中的驿站。

清朝末年由于公路、铁路的修通,行政格局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采用了电报等现代化的传输工具,驿站和驿道逐浙被废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历史被人淡忘,而驿道、驿站大都成了城镇或淹没于荒草丛中无人知晓,而那些站丁早已做古,他们的后人亦生活在各处都有。当年宁安塔通往吉林的驿站和驿道经营了二百多年,数不清的达官贵人或流放文人都在此路上走过,商贾的车队,由吉林调往黑龙江的戍边军队也曾行走于这条驿道之上,许多重要人物与重要事件的发生都与这条驿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宁古塔通往吉林乌拉的驿道,目前在宁安市辖区内有三个驿站。东站,今天宁安镇东部,当年百姓称这里为东站;沙兰,距宁安城40多公里,当年称之为沙兰站,一天的路程八十华里左右;毕尔罕站又称尔站,今沙兰镇二闾村西三公里处。宁安东站已经成了居民区,沙兰站的驿站和驿道都已经消失,驿站原址在沙兰镇内的沙兰河边上,因为这里曾在明代永乐四年(公元1604年)设卫,这里的称呼为满语“撒刺儿”、“沙喇儿”,汉译为股子皮,晒皮张的架子,后来又称沙林、沙岭、沙阑等。在流放文人描写宁古塔的文章中,多处可以看到对沙兰站及周围景色的描写。清代流人在流放宁古塔后,被赦免返回关内故乡,他们也要走这条路,从宁古塔到沙兰,许多亲友要送到沙兰的驿站。清初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被称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的青年诗人吴兆骞,因丁酉科场案蒙冤,被遣戍宁古塔二十多年,在其赦免还乡时,亲友就送至沙兰站,“亲友及门,俱送至沙岭,聚谈彻夜。至晓分手,我父哭不止,策马复追二十里,再聚片时而回。”(清吴振臣《宁古塔纪略》)可见当时的沙兰站是生离死别之处,多少人在此留下热泪、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情义和瞬间。

沙兰站沿古驿道南行,要经过石头甸子(时称德林石),过半截河,经陆家店、瓦盆沟、再翻过几道岭则应到达尔站,时称毕尔罕站,亦称毕尔罕毕拉,后简称尔站。毕尔罕是满语音译,汉义为浅水细流;而“必拉”则是河的意思。所以许多文章中称这里为必尔罕站,是以其旁边的小河而命名的。2005年10月我曾到沙兰南部西石岗子上的陆家店,这里有半截河,由此向南不远可去瓦岔沟,走的路正是当年古驿道,在玄武岩台地上赫然印着两条车辙,每个辙印宽有十多公分,压到玄武岩中深达10公分左右,这对车辙时断时结续,延伸向瓦岔沟里的方向。看到车辙时,同行之人都感到十分的惊奇,因为玄武岩石是比较坚硬的,在这上面如果压出很深的车辙来,说明驿道上的车流量很大,那种木制的铁皮轱辘车,要在石头上往返多少次才能压出这么深的车辙来?足见当年驿道的重要,往来车辆之多,宛如今天的高速公路。

这次寻找毕尔罕和毕尔罕毕喇就是今天的尔站和尔站河,我们先从镜泊湖西的林间公路沿湖而行,深秋的森林里别有一番清静,空气怡人,路两旁不同的树种在秋霜的点缀之下,红色的叶子分别鲜艳、黄色的叶子衬托着白桦、杨树那白色的树杆,多了几分动人的妩媚和骄艳,仿佛是森林中的舞者,偶尔可见到几只不同颜色的雀儿在车旁掠过,也能看到受惊的山鸡拼命的窜出,飞向另一块安全之地,我们的惊扰打搅了它们安静的生活,真有几分歉意。车随着山路一边沿湖,一边是山,就这样拐来拐去突然前边进入一块很大的湿地,中间有一条河,远处可见依山而建的栋栋房舍,向路边的老乡一打听,这里的河是苇芦河,远处的村到就是二闾村。这里距我们要找的尔站已是咫尺之遥了。

二闾村(又称尔站村)位于山边,公路从村中穿过,这里是沙兰镇最南端的行政村。“闾”是对居住点的一种称呼,中国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村中路旁的老人告诉我们,如果找尔站出村西拐过山头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伪满洲国时,将尔站定为一闾,这里为二闾,所以二闾这个名字沿用至今。我们出村向西拐过山头行约三公里左右,又是一片山坳里的开阔地,周围群山环抱,公路两侧零散的住着几户人家,南边有一条很清的小河流过,虽然小河宽不过十多米左右,深秋时节依然水量充足,水深可达一米,流水中可见块块河卵石。我们在村西头一户陈姓老人家里寻问起了尔站,老人叫陈济民,来这里已有40多年,正领着家人在做木耳菌袋。老人说,“这里是古驿站,当地人都知道,东侧这片地高出的部份就是驿站,原来有房子因年久失修这里就成了高出地面的土堆了,从我们这再往西走就进入大森林,可去往吉林。”再仔细看这周围的环境,果然是像流人们在文章中记录的那样:有山、有水、有驿站。

“这里再往东北走大约六、七十里就是沙兰,是当年的沙兰站了。”老人这样说。

我仔细地审视毕尔罕站的周围,没有什么更特殊之处,背风向阳,又有河水,可能建驿站时选择在这里是因为有毕尔罕毕喇这条河,这个站是因河而得名。

“我们这原来住了很多户,从东到西路两侧都是人家,林业局也有单位在这里,由于这里没有电,许多户都搬到二闾去住,留在这的不过六、七户了。我的子女也都住在二闾。”这里只有老人居于此,今天是孩子们来干活,所以人多。

在说到毕尔罕站(尔站)留下的痕迹时,老人告诉我们,“这里东西各有一座庙。东边的庙叫娘娘庙,现在还有一个西山墙在;西边的庙是山神庙,尚有一棵古树和许多断砖碎瓦。。

在最东边住户的后院,果然有堵土坯砌的墙,地下有许多当年砌墙的基石,其中还有一块经过雕琢的柱础石,根据这个地基粗略估计,这个庙不太大,有两间房左右。而最西边靠山的这个庙规模不小,古榆树的主杆很粗,估计树龄有三百年左右,这里有许多残存的青砖青瓦,甚至发现虎头瓦当,在路的南侧,还有两块当年寺庙的旗杆石,这个庙的规模和范围应大于东侧,应该是这古驿站上的寺庙,属于清代的建筑。

毕尔罕驿站(尔站)设于何时,准确时间尚不可考,清朝的驿传制度大多沿用明代,而吉林至宁古塔这条驿道当是设立宁古塔将军之后才有的,在宁古塔将军衙门于1676年迁到吉林后,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命宁古塔梅勒章京萨布素开设吉林至宁古塔的驿站”(刘文鹏《清代驿传信其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99页)当时是7处驿站,萨布素还安排人员“以绳量道里”,“自宁古塔西关门始,至船厂(今吉林)东关门止,凡九万八千丈,”后来又改成8处驿站,有“六百三十余里”。到了清乾隆后期又在吉林到宁古塔之间增设两个驿站,其中之一就设在“鄂木合梭罗和毕尔罕毕喇站之间,”称搭(塔)拉站。这样吉林至宁古塔之间驿道上的驿站达10个。

驿道的设置是很严格的一件事,由朝廷决定,朝廷专门有管理机构并时有裁撤,驿道的功能和职责有四:一是设立道库,收支驿站钱粮;二是掌管邮付及核查各驿站邮付的使用情况;三是购买驿马,每年按规定来购买,保证传递公文、差人的马匹;四是稽查文报的传递情况,防止迟滞耽延。有的驿道还要运送粮食和食盐,以保证驻防军队及旗民所需。驿站的管理设有笔贴式和拨什库,笔贴式为满语,是文书或士人之意;而拨什库为满语领催之意。拨什库执掌驿站日常迎送、传递等事务的安排、并负有保护台站之意,而笔贴式负责台站印信、文报登记和财务等。吉林至宁古塔各驿站实行的是笔贴式和领催共管。康熙朝时期拨什库在驿站管理中握有实权,而到乾隆朝时“笔贴式的地位转而高于领催,成为各驿站管理钱粮、掌管关防的实权人物。据民国版的《宁安县志》载“毕尔罕毕喇站,额〔设〕领催委官一员,站丁二十五名、马二十五匹,牛二十五只。”后来壮丁和牛马略有增加,到光绪十四年壮丁牛马均增加七个。

清代对驿站管理严格,对来往的官员亦有要求,官员因公事差遣对所到达的时间、粮食、马草均有明文规定,由于宁古塔距京城较远,官兵骑马到盛京(沈阳)“冬季允许歇养一月,春季歇养二十日”(民国《宁安县志·附旧驿站制》)。而过往的官吏也出现了多索车马、甚至鞭挞驿站人役之事,朝廷对此要求及时报送,“如徇情不报,事发并驿站官治罪”(民国《宁安县志·附旧驿站制》)。

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二月二十一日,奉旨来此勘界的饮差吴大澂,曾来到毕尔罕站,晚上住在这里,油灯下曾写诗一首:

两山之麓多洼塘,草根结作蒲团黄。

二三十里一茅舍,蓬蒿遍野田半荒。

傍溪凿冰成孤井,绕庐列栅为短墙。

瘦犊或随犬同卧,饥乌乃与马争粮。

古驿之间津吏屋,七年六度朱墩冈。

野老相逢似相识,偶来松下谈农桑。

北方的二月天气虽然转暖,但冰雪尚未消融,正是“天公春到迟”的时节,吴公的灯下诗描写了毕尔站,路边的茅舍,瘦弱的牛犊与狗同卧一处,饥饿的乌鸦来抢食喂马的饲料等等。可见这时的毕尔罕站已经出现了衰落的景像,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天堑变通途”,驿道和驿站被现代化的交通所取代,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湮没于荒草之中,我眼前的毕尔罕站,现名尔站就是如此,完成了其存在的历史使命,被人们所遗忘。

回程时,汽车穿行于山中的公路,望着窗外萧萧而下的落叶,真有一种深秋的悲凉之感。记得有这样一句诗“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我们面对的正是三秋之树,树叶在秋风中飘落,留下来的是树的主干主枝,要迎接冬天的严寒。历史也是如此,匆匆而过的有许多是繁文缛节,留下来的都是十分宝贵的。我们寻找的毕尔罕站又称尔站,留下的并不多,但这是驿站文化的一种遗存,为寻找这里我两次来此,第一次到二闾,第二次才真正到达尔站。同行的伙伴建议说,这里应立个标识,“如果没有标识来说明这一切,后人怕是连这点土堆也找不到了。”的确如此,如果没有标记后人不会知道这里驿站存在过200多年

来源:关治平先生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e4a4101008owa.html

洪牧:清初宁古塔——鹦哥关——盛京驿路

【楔子】自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驻兵宁古塔,设梅勒章京以治其地,顺治十年(1653年)又晋升为昂邦章京(汉译即将军),这一阶段宁古塔与盛京、京师及中原的联系,即凭借宁古塔(包括旧城和新城)——鹦哥关——盛京驿路。这条驿路也是清代吉林、黑龙江最先开通的驿路。康熙十五年(1676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移驻吉林乌拉,黑龙江政治、军事中心也随之转移到这里。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廷又命宁古塔梅勒章京萨布素,辟建了宁古塔——吉林乌拉驿路。

——————————————————————

此线驿路为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统一东北诸部时期辟建,顺治朝沿用,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宁古塔——吉林乌拉——盛京新线驿路取代,还原为民间道路。征战、动荡的时代背景,和在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是它的两个明显特征。鹦哥关驿路正史失载,仅见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内府舆图》(即“乾隆十三排图”),和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战迹舆图》。

翻看宁古塔史页,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命满洲镶蓝旗人兴佳,以牛录额真衔(后改称牛录章京、佐领)率兵驻防宁古塔(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清顺治十年(1653年),则将盛京留都昂邦章京所辖东至太平洋西岸鄂霍次克海、库叶岛,南至图们江、鸭绿江,北至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流域、外兴安岭以东广阔地带,划为单独辖区,设治宁古塔昂邦章京(将军、都统),宁古塔遂成东北与盛京齐名的军府制重镇。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十多年间,鹦哥关驿路是宁古塔——盛京间的交通纽带。

宁古塔因八旗屯兵,和设治宁古塔将军衙门而迅速崛起,叱咤风云,威震东疆。满语“宁古塔”地名寓意,自宁古塔流人著书以来,迄今三、四百年,引人注意,却无人能解。杨宾《柳边纪略》,被誉为开边徼地理研究先河,也只是笼统说“宁古塔之名不知始于何时。宁古者,汉言六,塔者,汉言个。相传有老者生六子,遂以之名其地。有指为六祖发祥地者非。”可见“宁古塔”地名早成历史悬案,今相沿解释为“六个”,六个什么难有下文。却由于宁古塔彪炳于史,而形成一个完整、独特的地名概念,语焉未详,却气势非凡,乃致不可罔替。

鹦哥关驿路系清代宁古塔西线驿路最早的路线,上溯历史,其与唐代渤海国“营州道”、明代“纳丹府东北陆路”部分路段有沿袭、演化关系;鹦哥关驿路隐退后,又衍生出宁古塔——敦化(今吉林省敦化市)驿路,由此呈现不同历史时期交通道路的交汇、叠印,时空跨越千余载,是黑龙江古代交通史的聚焦之地。

“鹦哥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地名,取自长白山支脉英额岭,“鹦哥”、“英莪”、“英额”为同名异写,鹦哥关即英额门。英额门后金崇德三年(1638年)始修,为柳条边(老边)十六边门之一,位于凤凰城和威远堡两门之间,统于盛京兵部,同时也是盛京、宁古塔两将军辖地的边界。杨宾《柳边纪略》:“今辽东皆插柳条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呼柳条边。”因此,鹦哥关也成为宁古塔至盛京驿路的重要标志。

鹦哥关驿路见诸于史,惟独仅有的文字资料,是清初宁古塔流人方拱乾(1596—1667)《绝域纪略》。其说,“自鹦哥关,凡一千八百里而始至,中惟三屯,一曰灰扒,一曰多洪,一曰株龙。多洪屯各庐,屋不满十行,差卒换马之地。多山,多水,多虾荡。”此段文字,是鹦哥关驿路研究的基础和蓝本。方拱乾于顺治九年(1652年)遣戎宁古塔,十一年遇赦南归,可见他本人正是鹦哥关驿路的匆匆过客,虽著笔不多,其可信性毋庸置疑。书中所记一千八百里之遥的鹦哥关驿路,“差卒换马之地”只有三个村屯,是清初驿传草创时期的特征。

而鹦哥关至盛京路段,可接续《清史稿》“盛京驿站,属于兵部。东路三,曰葛布花林、沙儿浒、穆奇,以通兴京”的记载,加以续补。即驿路入鹦哥关,经萨尔浒(今抚顺市大伙房水库“萨尔浒古城遗址”)、噶布花林(今抚顺市顺城区戈布新村)而至盛京。后世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两度往兴京致祭,并围猎而至英额门,作《入英莪门》、《进英莪门》御诗两首,无疑也是走的“盛京东路”老道。

另一位宁古塔流人吴兆骞(1631—1684)所著驿旅诗,亦可印证鹦哥关驿路。顺治十六年(1659年)闰三月春日,吴兆骞流徙塞外,他从江苏吴江老家上路,牛车缓缓而行,到达盛京得友人陈子长之助,“复赠鞍马,以济崎岖”。再由盛京向东,即转行于鹦哥关驿路,有诗人即兴吟咏可证。《抚顺寺前远眺》写到刘铤、杜松两个历史人物,是援引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的,为吴兆骞途经萨尔浒旧地有感而作。而《过灰扒故城》和《多洪》更为真切,灰扒、多洪这两个“差卒换马之地”都被他写进诗中了。

康熙十五年(1676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移驻吉林乌拉,随即东北柳条边外政治、军事中心由宁古塔城转移到吉林乌拉城。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廷诏令宁古塔梅勒章京萨布素,辟建了宁古塔——吉林乌拉驿路。这条新辟驿路借用了鹦哥关驿路部分路段,迤北由威远堡入柳条边。宁古塔——吉林乌拉驿路开辟,标志吉林、黑龙江交通史的新阶段、新面貌,同时也代表鹦哥关驿路的淡出历史。

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宁古塔纪略》中,有一段二十三年后吴兆骞遇赦,举家返乡的纪行文字,其时吴家从威远堡入柳条边门,即行于宁古塔——吉林乌拉——盛京驿路,或可说明,此际鹦哥关驿路已淡出历史。康熙五年(1666年),宁古塔将军衙门由海浪河右岸石城移至新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其地“濒于牡丹江曲”,与鹦哥关驿路更为贴近。改用宁古塔——吉林乌拉——盛京新线驿路,或与清初对“龙兴之地”封禁、长白山祭祀、鹦哥关外皇家围场,而致鹦哥关驿路人气疏淡,以及得船厂之利的吉林乌拉的崛起,和将军衙门移驻乌拉城有关。单就路途而言,宁古塔至盛京,舍鹦哥关驿路而走吉林乌拉,已有绕越之虞。


清柳条边图示

第一站宁古塔章京及将军衙门驻地包括宁古塔旧城和宁古塔新城。旧城,又名石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新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鹦哥关驿路主要在旧城时期使用。旧城“城方二里,垒石成垣”,因名“石城”。“其形势三面皆山,北面阻河”。清初,最早到达宁古塔的流人士子,就是在柳河(海浪河)落脚安家的,留下不少石城、柳河山水记和散文、诗词。张缙彦(1599—1670)著《宁古塔山水记·石城》“凡钱粮听断,皆出于其中,朝廷有诏旨及军令,皆于是宣读,府部公移调发工匠及遣发迁谪者,皆于是稽察,解进参貂,或远夷朝贡,并于是奏报。”“官道山”都是宁古塔旧城时期的驿传痕迹。

以旧城为鹦哥关驿路起点的路线,向被史图和文献所忽略。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官道山”篇,记述了从石城出发的官道。说“由石城西南五六里,有山,在官道之南,故曰官道山。自城中望之,圆如乳头,既视之,则蜿蜒如长蛇,抱官道而西向。”

有说旧城宁古台为驿站者非。吴兆骞(1631—1684)《自密将夜归登旧宁古台》诗可证。顺治十七年(1660年),有一天吴兆骞自密将(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密江村)访友夜归,途经龙头山下马,即兴作诗云:“清霜十里渡烟峦,月迥荒台立马看。紫塞清秋增旷莽,绎河遥夜动波澜。”诗中既言“荒台”,说明诗人345年前凭吊宁古台,已是满目萧瑟,而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石城,正处在清代勃兴时期,人气熙攘的将军衙门驿站,是不可能状如荒台的。

第二站株 龙即株龙多洪,又作意气松、伊奇松、珠尔多河,清代地图标作伊克苏,今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珠尔多河村意气松屯。“意气松”即落叶松,以山林中落叶松(细叶松)居多得名。《扈从东巡日录》:“多洪者渡口也。”由意气松向西,地势盘曲渐高,进入长白山威虎岭和张广才岭过渡地带的色齐窝集。出株龙屯六十里,过塞齐窝集大岭,岭下又三里至多洪屯。

[夹注]株龙屯确地,以史图对照,或为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杨木村附近。径直西行,有长白山威虎岭正面阻隔,牡丹江上源一带无法通过,只能转行威虎岭和张广才岭过渡地带。但以旧城为出发点,又不大可能绕镜泊湖而行。

第三站多 洪即昂邦多洪,今吉林省蛟河市前进乡。又作退搏、退屯、图依屯、退抟岭。

[夹注]按方拱乾《绝域纪略》所写,宁古塔、鹦哥关间道“凡一千八百里”,“中惟三屯”其中两屯深埋窝集林中,相距不足百里,分布偏颇有奇。

第四站灰 扒灰扒同辉发,史辑中并有回霸、回跋、晦发诸名,为同音异写。今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辉发城镇“辉发部落古城遗址”,为明代“扈伦四部”辉发部之都会。遗址实为明代“扈伦四部”辉发部之都会。古城其外以山水为屏,东倚扈尔奇山,三面环河;其内筑土石三重,自成险寨。以辉发河气韵,其山、其城、其部皆以辉发名之。辉发意为“野茶汁”,言辉发河为青灰色,《大明一统志》写作灰扒江。

史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辉发部为努尔哈赤所并,至此“灰扒”可成此线驿路的“差卒换马之地”。又,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记述,其寻访一位土人老者,“闻之老人云乃自灰泊而迁”。此灰泊亦即灰扒,至少说明宁古塔最早的居民,有来自辉发部的流徙者。

吴兆骞顺治十六年(1659年)闰三月出塞,遣戍宁古塔途中,作《经灰法故城》诗曰:“雪峰天际见荒城,犹是南庭属国名。空碛风去当天尽,战场杨柳至今生。祭天祠在悲高会,候月营空想度兵。异域君臣兴故里,登临几度客心惊。”

第五站 鹦哥关 鹦哥又记作英莪,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乡土名英额峪。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英莪,红草果也。”或言鹦哥关多此草遂名。鹦哥关即英额门,砖石建造。原英额门面阔三大间,中间大门列宽,以通车马、行人。两侧耳房,一囚人犯,一住巡差。门楼上悬“英莪边门”匾额。有防御衙门、八旗披甲守护,以防领票刨参者诸人“爬边越口”。今鹦哥关旧址无存,只有残存关墙础石可寻。

乾隆八年(1743年)弘历东巡途中,作《入英额门》,写到驿站“山程野驿日侵寻,涧水瀍桑入眺临。南去盛京知不远,凤凰楼阁五云深。”

第六站 萨尔浒又称沙儿浒,今抚顺市大伙房水库“萨尔浒古城遗址”。“萨尔浒之战”第二年,努尔哈赤于萨尔浒山建萨尔浒城,旧址在今大伙房水库东南隅,孤悬半岛之侧。萨尔浒山下古战场,已成大伙房水库水底世界。鹦哥关驿路自萨尔浒径直西行,经噶布花林而至盛京。皇家兴京御路由盛京而来,噶布花林、萨尔浒则为驻跸大站,后折向东南,沿苏子河经穆奇而至兴京(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第七站 噶布花林史辑有噶布花林、噶布拉村、噶布拉街诸名,今抚顺市顺城区戈布新村。《清史稿》“奉天府”条:“东噶布拉村,通兴京”。

第八站 盛京将军衙门驻地盛京城今沈阳市。沈阳为邑,可上溯自燕国(燕昭王十二年),谓之“侯城”,为肃慎氏所居。西汉为“中部都尉”治所,城郭进一步加大。唐代渤海国置“沈州”,辽、金因之。元以其地在沈水(浑河)之阳,改称沈阳,始有沈阳今名。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克沈阳,把后金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年)大清定鼎北京后,以沈阳为陪都,设治昂邦章京,为东北最大之都会。

乾隆原诗:入英额门

霓旌摇曳晓曦明,

故国人人喜气迎。

三月关山征辔远,

而今屈指到兴京。

区分只用柳条边,

堪作金汤巩万年。

不似秦皇关竟海,

空留遗迹障幽燕。

山程野驿日侵寻,

涧水瀍桑入眺临。

南去盛京知不远,

凤凰楼阁五云深。

注:此诗作于乾隆八年(1743)东巡途中
来源:洪牧先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d5bc60100ao7c.html

宁古塔最早居民“自灰泊而迁”

宁古塔肇始何年——最早的居民来自何地?在宁古塔流人著述中追溯,可以找到的线索是:宁古塔新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宁古塔旧城(即石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宁古塔将军驻地遗址”)——宁古台(今古城村东四里龙头山村;宁古台又名龙头山),如是,宁古塔最早居民,自应向宁古台求之,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

天聪十年(1636年),吴巴哈巴图鲁始筑石城(以土筑石垒因名),城平地、濒河而起,原住宁古台山下的居民随迁入城。对这一段历史,张缙彦(1599-1670)作过查访,有《宁古塔山水记·宁古台》存世,记有,“老人言,百年前居民不过数家,依山而处,后移此城,故至今仍之。”张缙彦并说,“宁古塔者,名其地也。其山则曰台,塔与台音相近也。或以山形如台,故名。”意指旧城名宁古塔,乃相沿于宁古台。

老人所言百年前,把历史拉回到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的风起云涌年代。宁古塔地名,最早出现于《清太祖实录》,即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一月,“上命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千人,往东海渥集(窝集)部之那木都鲁、绥分(绥芬)、宁古塔、尼马察四路”;至此,宁古塔所在的忽尔哈河(牡丹江)、海兰河(海浪河)流域,以及黑龙江中、下游、库页岛、乌苏里江流域,被努尔哈赤收复,并以宁古塔为统治这一广大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

早在修筑石城前十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即命戴珠瑚以昂邦章京(满语即将军)驻防宁古塔。宁古塔又是最早遣戍塞外的江南士子的住所,张缙彦即其中一著名人物。张缙彦以古代知识分子的眼光,拨史弄笔。他在石城寻访的老人,及原依山而处的居民,正是宁古塔变迁史的见证者。那么,“百年前不过数家”的宁古台居民,又是来自何地呢?

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石城》有记,“又闻之,老人云■自灰泊而迁。或言城在宁古塔(宁古台),后移此地,然图籍无可考矣。”尽管原文脱一字,但“自灰泊而迁”表达的意思,则是明白无误的。就是说,宁古塔最早的居民,是来自一个叫做“灰泊”的地方,此言出自距今三百多年前的一位土人老者,见之张缙彦著述,其可信性毋庸置疑。此处有一偏巧,即脱字的位置,倘使脱字是后五字的任何一个,本话题必是一个死结。

老者所言还告诉我们,宁古台时期的宁古塔,原是有城的,靠山、临河,自灰泊而迁的数家同居城内。多年来,我们为找不到“灰泊”今地而困惑,但是,如果把它作为满语地名的一个同音词搜寻、比对,灰泊——灰扒——辉发,显然存在谐音关系,作为音译名词,它们对应的满语原意都是“青灰色的河”。史辑中辉发地名同音字还可找到数种,它们同属于满语词汇的音译、音转变化。另有一则“兀喇(乌拉)与灰泊、■赖海,同为兄弟之国,互相雄长”记载,说明本文所引灰扒、辉发写作灰泊,并非孤证。

今松花江支流辉发河,《大明一统志》记作灰扒江。灰泊、灰扒即“辉发”,概指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辉发部。吴兆骞(1631-1683)流放宁古塔出关途中,曾写有《过灰扒故城》诗;方拱乾(1596-1666)《绝域纪略》中,有一段记述宁古塔——鹦哥关驿路的文字,其中一处“差卒换马之地”,同样记作“灰扒”,说明宁古塔、灰扒(灰泊)之间的地缘与交通联系。

辉发古城遗址,在今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朝阳镇东北扈尔奇山,古城轮廓犹存,依山面水,城垣三重,自成险寨。不过,努尔哈赤吞并辉发部战争,打得相当惨烈,辉发部的一支,如何展转东迁海兰必喇(即今海浪河),在这座临水的山下定居下来(这座山后来起名宁古台),细节往事,已湮没在浩繁的历史长河中,难以稽考。

宁古塔地名本义是“六窝铺”

笔者《宁古塔最早居民“自灰泊而迁”》博文,写到最早的宁古塔居民,来自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辉发部。此说,非是笔者所考,乃清顺治年间一位居住在宁古塔旧城的老者所言也,同城宁古塔流人张缙彦所记也。

这一话题,或可对我们诠释女真语地名——“宁古塔”有所帮助。因为有了最早的居民,也才有了这块土地的语言符号,即“宁古塔”地名。“宁古塔”释义,由于清初宁古塔地方古代知识分子云集,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开始了,方拱乾、张缙彦、吴桭臣、杨宾这些江南士子名流,都讨论过“宁古塔”地名,并以文字传世。彼宁古塔流人及他们的后代,对“宁古塔”地名的考证,止于“六个”,六个什么?成为永远的历史悬案。后世史家论说纷纭,各执一辞。而“宁古塔”不过产生于四百多年前,竟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缺憾。

2007年《中国地名》第九期刊载王岸英、黄锡惠所著《“宁古塔”地名新考》一文,不拘成说,独辟蹊径,读后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从满语语言学角度,诠释“宁古塔”是由“宁衮塔坦”引申而来,其义为“六窝铺”,可信性极强。但“六窝铺”说并未引起注意,言及“宁古塔”,人们依然对“相传”故事津津乐道,有鲜活看点的“六窝铺”,则被搁置在学术殿堂的一隅。

话题转回清顺治年间,那位居住在宁古塔旧城的老者所言,“百年前居民不过数家,依山而处,后移此城,故至今仍之。”这里的“不过数家”,与“六窝铺”,有相当程度的契合。“六个”什么?六窝铺,六家子。正是这样一个植根于生活,带浓郁民俗气息的词汇,在历史长河中,由努尔哈赤驻兵,和清初设治宁古塔昂邦章京(将军),而演变成威震东疆,叱诧风云,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蕴涵的地名——宁古塔。

柳成栋:宁古塔风土散记

清初的宁古塔地域十分辽阔,是满族、赫哲族以及汉族聚集的地方,而宁古塔城东北则主要是赫哲族的聚集地区,风俗异于内地。
自宁古塔东北行400余里居住在虎尓哈河、松花江两岸的赫哲族部落,曰孥耶勒,曰革依克勒,曰裕什克哩。这三姓当中各有头目。其少年精悍者,逐渐移家内地,编甲入户,有的成为侍卫,最初穿的还是鱼皮制成的衣服,以后则复服以国朝衣冠,成为异齐满洲(伊车满洲,即新满洲)。自宁古塔东行千余里,住在乌苏里江两岸的部落曰穆连连,其风俗类似窝稽部。又东二百余里,住伊瞒(满)河源的部落曰欺牙喀喇。“其人黥面……无五谷,夏食鱼,冬食兽,以其皮为衣。”自宁古塔东北行一千五百里,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两岸的部落,曰剃发黑金喀喇,共有六姓,其风俗亦类似窝稽部。这些地方均是盛产貂的地方,以上各部落每年均须入贡。由东北行四五百里,住在乌苏里、松花、黑龙江三江会流左右地区的部落,曰不剃发黑金喀喇,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鼻端上贯以金环,以鱼皮兽皮为衣。这便是使犬国(部)。使犬部的语言与窝稽有差异,没有文字笔墨,平常以皮条记事,大小随之。由东北行七八百里,曰飞牙喀,其风俗与不剃发黑金相同,而赤臀无袴,以皮遮掩胯前。自宁古塔东北行三千里,靠近大海的地方,曰欺勒尔,其风俗与欺牙喀喇相同。以上各地,亦产貂,皆为三年一贡。
除了向朝廷进贡以外,东边部落还有专门向盛京进贡的,这便是去宁古塔五百里的库牙喇人,其风俗与窝稽相同。这里盛产海豹江獭,每年进贡一次(《清稗类钞》第一册《东北边部落入贡》)。由于宁古塔地处东陲,山川阻隔,贸易不畅。这里虽然盛产貂,但貂皮却卖不上价钱,特别是在赫哲人居住的地区反倒出现了不贵貂皮贵羊皮的现象。康熙初年,宁古塔贸易主要是易货贸易,用貂换一口铁锅,必须按照锅的大小,将貂装入其中,装满为止。由于对貂的经济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貂日渐减少,以后,一只貂则可以换两口铁锅矣。以貂换马,最初换一匹马,必须要拿出数十只貂,以后,换一匹马,不过用十只貂而已。换良马,也不过用十四五只貂,而且不用上等貂进行交换。每年到宁古塔进行交易的上等貂有二万余只,而入贡的贡貂则不到这里交易。宁古塔人得到交易的貂之后,再于每年的七八月间卖给向京师卖貂的人。(《清稗类钞》第五册《宁安人易貂以锅马》)宁古塔貂皮虽多,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穿用的,只有梅勒章京以上职务的才有资格穿用,梅勒章京以下人员冬季皆着猞猁狲狼皮襖,惟独帽子才可以用貂来做。
宁古塔交通工具有桦皮船,以桦树皮为之,由于船不大,只能容纳一人,用两头桨来划船。如出海捕鱼,则将船负之海边,置于水中,遇到风,桦皮船则可以自己航行了(《清稗类钞》第十三册《宁古塔桦皮船》)。这种船满语叫作威呼或扎哈,风平浪静时轻便快捷,一遇到风浪时,便令人有几分害怕。有诗为证:“江上威呼独木舟,桦皮小艇更轻浮。行人怕见风波险,独坐船中闭双眸。”(沈兆褆:《吉林纪事诗》)
由于地域的特点,宁古塔人的饮食食品比较特殊。康熙以前,稗子为宁古塔贵人的主要食物,一般老百姓则以粟为主要食物,因为吃粟可以增加力气。宁古塔有打糕,其中用黄米做成的比较精致。有饼饵,没有固定的名字,入口即佳也。多洪屯产蜂蜜,贵人购之用以佐食,一般老百姓是难以得到的。食盐则由高丽购进。每年十月,高丽驿使来到宁古塔,由昂邦章京向牛录发布檄文,监督盐商并给其僕马和驿使一起,到三千里以外高丽的会同(宁)府购盐。高丽亦派遣官员与宁古塔的来使进行交付和接受。除进行盐的交易以外,还进行牛、马、布、铁等方面的交易,随后才返回宁古塔。
这样,每交易一次就需要五六十日,其劳苦可想而知。满族人得到盐之后,再转手以高价卖给汉人,而自己食用的却是炕头的酸虀水和降霜将菜放在甕中,用水浸火烘之后,慢慢形成的浆来代替盐。宁古塔人不饮茶,这里没有陶器,偶然有一个磁碗,则视之如珍宝,时间长了也不知道它的重要了。凡是器物都是用木头制成的。高丽人制作得比较精细,非常难得,一般的器物均出自土人之手。匕、箸、盆、盂等生活用具,都是这样,大的如桶、甕,尽管高数尺,亦由自己制作(《清稗类钞》第十三册《宁古塔之饮食》)。宁古塔有一种动物,名曰剌姑(蝲蛄),身形如蝦,两螯如蟹,大可盈寸。捣之成膏,犹如广东、宁波人食蝦酱一样(《清稗类钞》第十三册《宁古塔之食剌姑》)。
宁古塔人的居住条件比较简陋,类似上古人以巢和营窟的形式来居住。盖房子所需木头一般不用刀斧凿琢,常常是将砍来的木头直接拉回,“贯以绳,覆以茅,列木为墙,而墐以土”,便成了房舍。这种简陋的房舍必须朝南向阳,户枢向外而里面不用门键。室内必须是三舖炕,南为主人居住,西为宾客居住,北为奴仆居住。牛羊鸡犬与主人及家丁共寝在一个地方,以后才逐渐分开,或用障子隔成内外。逐渐有了庑庐。还有一种小的屋室,在其下面竖以高栅,名曰楼子,没有槛,用以贮存衣皮,而有槛的曰哈实,用以贮存豆黍。(《清稗类钞》第一册《宁古塔家屋》)
宁古塔人家有丧事,将要入殓这天晚上,亲友咸集,终夜不睡,谓之守夜。丧主需要盛馔进行招待,入殓之后方各自散去。七七之内必须出殡,火化而葬。棺盖是尖的,没有底,中简放置麻骨芦柴及被褥。父母之丧,一年可以除服,不必薙发(《清稗类钞》第八册《宁古塔之丧》)。
宁古塔居民婚礼比较简单,无鼓乐,也无男女傧相。订婚时,男方的父亲跟随媒人前往女方家,谒见女方父母。第二天,女方的父母也跟随媒人到男方家进行答谢。行聘曰下茶,除具备羊、酒之外,还要备以高桌,铺上红毡,用盘装上茶果、绸缎、布疋陈列其上,多的可以达数十桌。出嫁的时候,如镜台、箱箧、被褥等妆奁之类也都置放在高桌上,用两个人抬着。新妇乘车,必须将红绿绸悬于其上。新妇入门时,只拜翁姑,夫妻之间不必交拜(《清稗类钞》第五册《宁古塔婚嫁》)。
宁古塔是清代流人聚集的地方,当地满族人称呼有官爵的流人为哈番,而对监生生员也以哈番称之。这是因为宁古塔的习俗以文人为贵。比较富裕的文人则自己学习做商人,比较贫穷但懂得满语的文人,则代替别人经商,当掌柜。贫穷而又不通满语的文人则给人家当塾师。私塾老师一年报酬多者可得二三十金,少的只不过十数金而已,而掌柜一年的报酬要三四十金(《清稗类钞》第五册《宁古塔以文人为贵》)。这样大批流人来到宁古塔,无疑地促进了宁古塔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文人为贵的习俗,使得“江左三凤凰”之一的吴兆骞在宁古塔流放的24年时间里,历任将军都聘请他为上宾,“飞书草檄,纵情诗酒,无异于在内地。”因为当地的读书人少,吴兆骞一到,官吏子弟及当地土人志在科第者都纷纷向其“执经问业”,而他本人得到的报酬也比较丰厚,可以说是衣食无忧。等到他在朋友的帮助下赎归遇赦之后生活反倒有些窘迫了,他不但已经习惯了塞外的生活习俗、风土民情,而且江南的溽暑也使他感到艰苦难熬,竟然因此染上肺病而于54岁便离开了人世。
临终时吴兆骞还念念不忘射雉于长白山之麓、钓尺鲤于松花江来供膳,亲手采摘庭下篱笆边的新蘑菇熬汤来佐餐的生活情景(《清稗类钞》第八册《吴兆骞为师于塞外》)。可见宁古塔的生活对他影响之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4796.html

更多阅读

余秋雨专缉-朗诵素材-西克朗诵-中国朗诵门户网 西克朗诵网

余秋雨演讲专辑_在线观看38个视频作家简介浙江余姚人,当代学者、散文家,获过“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曾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的旗帜,其作品沉静而具有文化底蕴,因而受到读者喜爱。但近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余秋雨文化苦旅下载

这个暑假,我读了《文化苦旅》这一本书,这本书的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还记得新浪上这样评

声明:《宁古塔 宁古塔余秋雨阅读答案》为网友農村小夥不輕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