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目录

1.边上闻笳·其二(海陆无尘边草新)

2.齐安郡晚秋(柳岸风来影渐疏)

3.秋浦途中(萧萧山路穷秋雨)

4.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

5.闻庆州 赵纵使君与党项①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将军独乘铁骢马)

6.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日暖泥融雪半消)

7.雨(连云接塞添迢递)

8.旅宿(旅馆无良伴)

9.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

10.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六朝文物草连空)

11.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

12.寄远(南陵水面慢悠悠)

13.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满池)

14.紫薇花(晓迎秋露一枝新)

15.初冬夜饮(淮阳多病偶求欢)
杜牧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16.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

17.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芳草复芳草)

18.送隐者一绝(无媒径路草萧萧)

19.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

20.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

21.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

22.送隐者一绝(无媒径路草萧萧)

23.怀吴中冯秀才(唐·杜牧)(长洲苑外草萧萧) 客意(金·元好问)(雪屋灯青客枕孤)

24.润州二首(其一)(向吴亭东千里秋)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边上闻笳①(其二)

杜牧

海②陆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游牧民族。②海:瀚海,即戈壁沙漠。

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

2.诗中“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前两句写了塞外的沙漠、边关的小草和杨树(1分)。茫茫无边的戈壁沙漠上已经没有风尘漫天,边关的草儿也绽出了新绿(2分)。可是塞外依然没有多少春意,因为不管春夏秋冬,塞外的杨树始终不见洋溢春天气息的绿色(2分)。

2.从“海”“边草”“白沙”“荣枯不见绿杨春”可见客居边关,环境萧索之愁(2分);从“独”可见离乡孤独之愁(2分);从“离乡万里”可见思乡之愁(2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6分)

参考答案

1.颔联写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闲来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得闲适自得。颈联写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中。(分析2分)诗人看似游赏山水,闲适自得;但实际上,酒醒人散见雁来,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政治上受排挤的失落。(感情两个方面3分,只写一个方面得1分)

2.艺术手法:对比、用典、虚实结合(2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可)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的典故,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垂钓进行对比(艺术手法分析2分)诗人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用意2分)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萧萧”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萧萧”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凄风苦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婉转深致地表现了出来。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这首诗用字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3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珠联璧合”,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3分)“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1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1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1分)(应突出“满”描写对象的特点和环境的特点。)

2.(3分)同意。这首诗的开头以动写静,以“蝉躁”反衬寺静;(1分)结尾用静中有动收篇,用扬州的繁华喧闹和禅智寺的静寂作了对比(或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1分)首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1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①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杜牧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②。

死绥③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④。

【注】①党项:西北少数民族。②金仆姑:箭名。③死绥:古军法规定军队败退,将军当死。④殳(shū):兵器。

1.在诗人心目中,赵纵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颈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1)一位威武、勇敢、尽忠的将军形象。(3分。“威武”“勇敢”“尽忠”各1分。意思对即可。)

2.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史家和达官贵人对赵纵将军的态度作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对赵纵将军的热烈赞扬,对达官贵人的强烈愤慨。(4分。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2分。手法如答“借代”也可。)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①路云遮寺,清弋江②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③,我心悬旆④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九华山:为宣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②清弋江:在宣州城西。③的的:鲜明的样子。④旆:旗子。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

1.这首诗的颔联展示了两幅形象而鲜明的画面,请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表达技巧。(5分)

2.这首诗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与前两联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这两句诗一幅是想象中的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是虚写;一幅是眼前绿水环抱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是实写。虚实相生。前一幅是远景、静景,后一幅是近景、动景,动静结合,画面形象鲜明。

2.这首诗的后四句抒发了诗人的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满腹愁情。诗歌的前四句写江南的早春,清新的空气,明亮的阳光,鲜美的芳草,倜傥自信的友人,借景物的衬托抒发惜别之情;后四句直抒胸臆,五六句用对比的手法写与友人的不同心境,怅然若失之感油然而生。七八句写“同来不得同归”的感慨,表现诗人的寂寞惆怅。前四句写景是反衬后面的抒情。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杜牧

连云接塞添迢递①,洒幕侵灯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注】①迢递:遥远。

1.赏析首句中“添”字的妙处。(4分)

2.诗歌是如何写“雨”的?请以末两句为例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分)雨水迷蒙,天地间似乎连成一体,给作者增添了距离遥远的感觉。(2分)“添”字看似不合乎实,但又实实在在地写出孤客的漂泊之感。(2分)

2.(4分)末两句通过听觉来写雨(或侧面描写)。(2分)之所以知道“窗外有芭蕉”,是因为一夜雨声不绝于耳而致孤客“一夜不眠”,这种声音加剧了孤客内心寂寥、凄清之感。(2分)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颔联用得很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试分析其妙处。(5分)

2.本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6分)

参考答案

1.“思”字和“警”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2.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过勤政楼①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②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③。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②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③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1.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感昔伤今(昔盛今衰的历史兴亡之感)。暗寓了对唐玄宗晚年荒淫享乐而荒废朝政的批评。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晚唐的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

2.对比(反衬)。一二句主要以勤政楼此刻的衰败冷清与当年之繁华热闹相对比。后两句主要是苔藓的繁盛与勤政楼的衰败荒凉相对比。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在宣城以东)一带。

1.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5分)

2.请鉴赏本诗尾联“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好在哪里?(6分)

参考答案

1.颈联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有声有色(2分),以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惆怅、悲凉之情(3分)。

2.尾联以景结情、运用典故,(2分)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落的惆怅(2分);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2分)。(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仕途失落而产生归隐之念,故对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产生了追慕之情;以“五湖烟树”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表现出作者的向往之情。)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金谷园

杜牧①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②。

[注]①诗人生活于晚唐时期。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唐时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

②坠楼人:石祟爱妾绿珠,美而艳,大将军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1.请结合本诗的前两句分析景情关系。(6分)

2.请从后两句中指出诗眼是哪一个字,并结合三、四句进行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前两句即景生情,情景交融。(1分)面对现已荒芜的金谷园,作者触景生情,想起此处曾经的繁华,随着芳香的尘屑消散无踪;(2分)尽管眼前的流水依旧,春草依旧,不管人世间的沧桑变化。(2分)作者感慨今昔之变化。(1分。注意学生可能在第一处指出情感,可以

2.“怨”是诗眼。(1分)春日鸟鸣,本是赏心乐事,但着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层凄凉感伤的色彩,显得哀怨悲切;(2分)此时一片片惹人感伤的落花又让人联想到绿珠坠楼而死的旧事,寄寓了诗人的怜惜之情。(2分。此处指出“感慨世事变迁”“”亦可。如果答“怨——拟人”和“似——比喻”“坠楼人——用典”可以,但不作为采分点))

“怨”是诗眼。(1分)虽是春日里,但此时却是日暮时分,晚风略带凉意,鸟儿的鸣叫也显得哀怨、悲切;(2分)而此时的金谷园又是落花满地,不由得让人想起绿珠坠楼的旧事,不由得更让人怜惜悲伤。(2分。此处指出“感慨世事变迁”“”亦可。如果答“怨——拟人”和“似——比喻”“坠楼人——用典”可以,但不作为采分点)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一方面形象地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烘托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叠词的运用,富有音韵美。

2.这两句写正当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情景时一下子联想起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回家,于是思家之情更浓重了。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齐安郡后池绝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496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山行》诗意画 山行 杜牧 注释诗意

原文地址:《山行》诗意画作者:婉约_水墨氤氲《山行》诗意画纸本设色婉约题记:前有傲雪。琳姐姐相邀婉约画《秋林之约》,后有一画好友希望婉约以杜牧《山行》诗意构思一幅图。连续几天的绵绵细雨,让京城仿佛提前进入了秋天,这幅画的创作也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 杜牧秋夕赏析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

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是杜牧的《遣怀》诗,就像这首诗后两句所说的,杜牧生活中的一些风流韵事,曾给当时及后世人留下了一种印象:这个恪守儒家价值观念与生活信条,自称“世业儒学,自高、曾(祖

声明:《杜牧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为网友青衣沽酒醉风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