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克莱德曼究竟什么钢琴水平?
作者:老憨
N年前,我带一个美眉去南宁玩耍,临时借来的轿车镭射机正在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每播放一首,我就准确说出曲名,其中我还解释:这一首叫《古莉斯朗布斯》,其实就是英国民歌《绿袖子》,我念大学时曾经用吉它独奏,一般玩吉它者都会弹的,难度不大。美眉听了大为吃惊,我颇为得意,这叫做老鼠掀门帘——露一小手。
克莱德曼,太熟悉了,法国钢琴王子,浪漫钢琴曲响遍中国,经久不衰。老百姓喜欢,不等于行家、专家、名家喜欢,老百姓凭的是直觉,看的是热闹;行家靠的是扎实的知识,看的是门道。果然,对克莱德曼不利的评论也开始了,普遍认为他弹奏技术不算一流,曲子难度不大,适合大众消费。其中,我国老一辈钢琴大师刘诗昆的评价最有权威——
“他严格地来说,应该称为钢琴琴星,很多人还叫他钢琴刘德华,我并不是贬他,钢琴曲也分古典和流行,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都是自己编的,是一种流行化的、通俗化的、简单化的,基本上考过三级的学生就完全能胜任弹奏他的这些曲目,但是不可否认他的钢琴曲的曲调很优美,很舒适,很轻松,人们茶余饭后听一听,会给人一种很温暖很亲切的氛围,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很高级的演奏,也不是一个很高深的作品。”
毕竟是大师,一针见血,这个评价太准确了!克莱德曼就是流行歌星刘德华,风靡的是中国大陆,香港都不吃香,离开了中国大陆,他的知名度锐减,水平比他高的钢琴家比比皆是。中国的刘诗昆、石叔诚、孔祥东、朗朗、李云迪、沈文裕等等具有国际影响的钢琴大师,都比他厉害,比他有实力,比他有名。
克莱德曼通过改编,加入现代爵士钢琴因素,配之小乐队,把古典钢琴通俗化,使之接近大众,有利也有弊。以我学琴的亲身体会,我前段时间自学的是克版,以为跟原版差不多,事实远非如此。等我基本上可以流畅弹奏下来,再对比两个版本曲谱,参看名家演奏视频,发现差别很大:
一、把第二插段“拉(6)”的前倚音“西(7)”去掉了,没有原版好听。
二、第三插段速度很快的,紧接着重复一遍,克氏版中间还有一个缓慢过渡,没有原版紧凑。
三、第四插段、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段,需要左手轮指、大量变化和弦、右手长琶音的部分,给删去了。可以想象,给经典如此删减,难度是减少了,可是还完整吗?
四、增加大量左手伴奏和声,显得嘈杂,没有原版的单纯。我想这是不是爵士钢琴和古典钢琴的区别之一?也许是克氏为了方便跟小乐队配合,增强钢琴的和声效果。
给我的感觉,克莱德曼版好像是给大型演出量身定做的,原版适合一台钢琴独奏给小范围人听,非常纯美,娓娓动听。实际上,《致爱丽丝》就是贝多芬写给他的学生特蕾泽(后世误写为爱丽丝)的,克莱德曼改编的版本的的确确破坏了原曲的韵味,怪不得被很多人诟病。
怎么办?是追求原汁原味还是投机取巧?我的设想是,一边弹奏克莱德曼版自娱自乐,一边自觉提高难度系数,慢慢纠正过来。
2011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