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六祖云:“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注:六祖破斥卧轮禅师的‘灭念头’来见性的邪说。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听了痛加破斥:‘此偈未明心地!若依此修行,是加系缚!’然后六祖说了上述偈子。】
六祖坛经多处开示‘无念’的真实含义是‘念念见性,心境一如,有念头但不染着’,反复破斥二乘人‘灭念头’来见性、‘守空寂’来成佛的邪说。见:般若品第二(开示无念最多)、定慧品第四(开示无念最详细)、机缘品第七(也有两处)、付嘱品第十。
《六祖坛经》关键要点注解(1),包括前六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zs7a.html
《六祖坛经》关键要点注解(2),包括后四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zs7b.html
临济祖师云:
“有一般瞎秃子,饱吃饭了,便坐禅、观行,把捉念漏。【注:看看,祖师极力破斥‘灭念头’来见性的邪说】。
你若著心看静,举心外照,彻心内澄,凝心入定,如是之流,皆是造作。”【注:乃至于所有向内修、向外修、观空观静观净、入定,都与见性没交涉!都是二乘有为修行,都是造作!】
“自古先辈,到处人不信,被递出始知是贵。若到处人尽肯,堪作什么?所以狮子一吼,野犴脑裂。”
《六祖坛经 定慧品第四》: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
‘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 ‘念’者‘念真如本性’。
【注:六祖说,所谓‘无念’是什么意思?‘无’是让你无心境之分别(不二),无迷惑不知真理的迷惑心(无妄)。‘念’是让你念念之间,不忘自见一切皆是你能觉之心——自性。】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注:能起念头,是自性(能觉之心)的本来功能,良知良能,你要压灭念头做什么?如此做功夫,最多到二乘寂灭定,三劫不了,不能见性不能成佛。】
注:在这里六祖指出了:不须压灭六根知见,不须‘灭念头’,只是不染着、不分别取相(心心不异)而已。
知见是自性,故非知见。能见、见、所见同是自性故,不应视为三个不同异物而自外自性,(自外自性、将一自性分别为三,即是‘分别、取相、染着’)。
《楞严经》卷四
佛言: “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注:本是妙觉明体、菩提自性,你心迷惑,把它当做‘妄相、外尘’了,这‘妄’的产生有什么原因呢?如果‘妄相’是因缘生成的,怎么会叫做‘妄’?】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注:这些‘妄’迷惑的根源,只是因迷惑而自有,有什么因缘?(譬如演若达多发狂找头,不过是迷惑了而已)】。
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注:迷惑没有原因,只是因为迷惑,一切‘妄尘’不是依因缘而起。(妄相其实都是菩提自性),‘妄相’本来无生过,怎样去灭他呢?】
【注:佛陀这一段话极为重要。
所以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本来都是你自心,你要灭掉什么去求真?妄相本来就不曾生起,你们为何要徒劳地想要去灭掉它?此是般若真见,是真灭尘。
而非神秀的二乘见解:“时时勤拂拭,不教染尘埃”。
——那样是二乘‘舍妄求真’,不解真理,其实只是尘上加妄,最多只能得个小果,万万不能成佛。】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
【财富禅注:所以我说,‘世间、业果、众生’三种分别断掉(都是你‘能觉之性’),就是菩提自性真心了。菩提心发明,生灭心即灭。这种真心生、妄心灭,其实根本就没有‘生灭’过(只是觉了真理,不再迷惑)。没有你用工夫处!】
-----------------------
六祖不断思想偈颂
慧能没伎俩,
【颂曰:六祖没伎俩,无修真伎俩。言下见本性,一悟至佛地。迷时人逐法,悟后法逐人。】
不断百思想。
【颂曰:迷人断思想,以沤禾截流。精进没道心,用功成巧伪。纵入四空天,钝根不堪教。】
对境心数起,
【颂曰:菩萨认得性,时时不断念,亦不挂碍念。意念妙观察,眼耳鼻舍身,还成所作智。】
菩提作么长?
【颂曰:菩提性圆满,岂有所消长?能见者是谁,所见又是谁?智者知自性,凡愚弄精魂。】
========================
祖师禅正法眼藏:《六祖法宝坛经》(六祖坛经)【全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zqvz.html
《六祖坛经》关键要点注解(1),包括前六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zs7a.html
《六祖坛经》关键要点注解(2),包括后四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zs7b.html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zjnv.html
摩拏罗尊者(西天二十二祖):“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y6jq.html
《楞严经》前半部开示了无修真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zkda.html
《宗镜录》引<大涅盘经>解说《楞严经》的‘知见无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uxyq.html
六祖谆谆告诫:慎勿坐禅观静、观净、观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vsku.html
六祖出山第一句——《六祖坛经》般若真义只在出山第一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1b1fx.html
临济祖师破斥“内外齐修”,开示“无修真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z1un.html
终日吃饭没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没挂着一丝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vh02.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19qny.html祖师禅教外别传:不由三昧,不经证果,见性成佛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v4tn.html沩山仰山开示“入此三昧,不神而神”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ul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