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幅图是“康熙传位诏书”的仿制件,来自于网上。原图后面原有两行朱笔杠,估计系对雍正合法继位持肯定态度的学者所圈,他们深信“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等语系康熙原诏原笔原意,从外观看确是不存在改笔痕迹,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康熙这份遗诏长1.55米,宽0.8米,为卷轴式。遗诏写在一张明黄色(清代皇家御用色)的宣纸上;诏书的文字自右向左,自上往下,以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汉文共约1700余字。原件一直收藏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直到2005年5月,遗诏仿制品首次在大陆广东等地公开展出,让世人目睹了这幅距今290年、并倍受争议的“康熙传位遗诏”。据了解,遗诏的真迹现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
民间一直流传胤禛将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改写成“传位于四子”的说法,但诏内写的却是“传四太子胤禛”,世人深信雍正就是康熙钦定的继承人,“传说不攻自破,百年疑团真相大白”。遗诏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个诏书的核心内容,主要讲述康熙在位60年的功绩,据介绍,这部分内容早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就已写好;第二部分宣告帝位的继承人,仅有短短的87个字。然而,笔者恰恰从这段短语中看出了问题,认为这份诏书系雍正伙同曹寅父子精心伪造,给后世留下了不可否认的实物铁证。
本图最后一段话乃笔者圈杠。其原文是: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饶余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世人根本没有想到,这段话具有与《红楼梦》同样的隐语特征,须作谐音倒读,方能破解其中玄奥。首先,我们不妨将全文作倒序排列,然后将句首的“太”字仍然放在句首,并附注谐音字,再重新断句,便是下面一段文:(红色字为原文对应的谐音语)
太知闻使咸,外中告布。服释日七十。二服持制舆遵即,位帝皇,即基登朕,继着统大承。
太子问事先,外中讣告。服侍日弃世。而父赐字顒遵记,伪帝慌,急急登政,即着大统成。
克能必躬。朕肖深重贵品人,禛胤子。四皇王,雍逝(折之)安然。欣亦朕全,保心惕能,若
可能闭宫。禛晓圣重贵品人,禛隐旨。俟皇亡,清雍折子安然。新衣禛穿,包信禵能,若
等尔后身朕。全安各俱今现孙。子之王,王亲礼子之帝皇祖。
等尔后审禛。劝庵哥拘禁现圣。祉子往,王亲礼知子帝谎做。
这段隐语的文意是:雍正在篡位之前,就将康熙死亡的消息向外公布了。他一直陪侍父皇到死的那一天。而康熙驾崩前,已托曹顒写了一份遗诏,胤禛知道后很着急,于是急忙以皇帝身份处理政事,就这样继承了大统。当时他可能曾在京城实行宵禁。胤禛知道父皇看重接班人的人品,于是将自己伪造的诏书藏了起来。等到康熙死后,内务府有人清理雍正奏折,发现了他伪造的诏书还在那里。他现在穿上了龙袍,但曹寅还是相信胤禵的能力,如果胤禵有耐心等待,有朝一日,雍正会受到胤禵的审判。并劝鄂尔泰将雍正拘禁起来。那天三皇子胤祉也在场,康熙第十七子胤礼知道胤禛是假皇帝。
这段隐语揭示的史实真相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一,康熙驾崩前,就已托人写了一份遗诏,这个人就是曹顒。康熙遗诏的前部分文字,出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谕旨,当时的《上谕》凡2211字,最后康熙帝说:“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披肝露胆,罄尽五内,朕言不再。”(《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这一年曹寅父子俱在圈禁中,他们不仅有可能接触到这份诏书的内容,并且可能受康熙之托整理过这份上谕。至康熙临终时,又有可能受雍正利诱摹写传位诏书,曹顒乘机以隐语行文,记载实情,局外人不知也。
二、康熙继位时没有向大臣宣读这份传位诏书是真。据隐语透露的细节,雍正知道康熙临终前没有出示传位于胤禛的诏书,心中慌乱,又知道康熙注重接班人人品,所以当时他没有打算,也没有勇气名正言顺招康熙诸子和顾命大臣前来当场宣读这份诏书。这与史料记载是吻合的。雍正二(1724)年八月,雍正帝曾自言:“朕向者不特无意于大位,心实苦之,前岁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别有道理,皇考宾天之后,隆科多方宣旨于朕”。这也证明康熙本人的确没有让胤禛继承大统的想法和安排。
三、“八人同受面谕”之说系凭空编造。据史料记载,康熙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晚9时许“殡天”的,凌晨1至3点间急召胤禛回到畅春园。据说在此之前,康熙已将三、八、十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急召入宫,宣读了这份诏书,一说康熙宾天7天后宣布,一说雍正当皇帝7年之后,才突然举出这份证据。从隐语真意看,雍正先是将假诏书隐藏了,后来或有人在整理雍正尺牍时发现了这份诏书,他为了打消世人的疑虑,维持自己合法继位的假象,才编造诏书迟迟没有宣读的情由始末。可那时的当事人多已死亡,根本没有指证胤禛继位不合法的人站出来作证。
四、康熙宾天之日,雍正戒严封锁消息属实。康熙崩逝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入大内,康熙的儿子们到皇宫里吊唁资格受到了限制。这符合隐语中“可能闭宫”的描述,因为胤禛是提前公布康熙死亡消息,在这六天的头几天,或者康熙根本没死,所以他必须这么做,以试探诸王态度后方可他们入内。
五、曹寅父子拥戴胤禵继位,企图借尔泰兵权推翻雍正。曹寅父子是伪造康熙传位诏书的参与者,也是此案的知情人。大抵他们知道康熙临终遗愿是让大将军胤禵继位,传言康熙病危时秘密急召胤禵快马回京,又被胤禛成功阻截,最终被胤禛控制软禁。曹寅对雍正极为不满,他在《红楼梦》一书中多次隐称雍正“伪帝”,又有向鄂尔泰借兵推翻雍正王朝等暗语,结合诏书中安慰胤禵“将来审判胤禛”,劝鄂尔泰“拘禁”的话,可证曹寅父子乃雍正采取先发制人,一举篡夺皇位的目击者和见证人。
六、胤祉、胤礼是胤禛伪造康熙传位诏书的见证者。胤祉胤礼二人是否为最先到达康熙死亡现场的人,笔者经过对《红楼梦》的解读,得知胤祉、胤佑二人均参与了《红楼梦》的改创,其中胤祉留下的实录残稿,最后转交到曹顒手里,作为写作素材加以运用,构成了《红楼梦》的“碍语”成分。雍正坐皇位后,以“与太子素亲睦”将胤祉陷害,其真正原因是残稿流入雍正手里留下了把柄。胤佑无心皇位,康熙死后唯独他府上没人去吊孝,最终平安无事;而十七子胤礼虽知胤禛篡位真相,却一直守口如瓶,烂在肚里,终得雍正特别恩宠,获得雍正“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之高度评价。雍正刚坐皇位即封胤礼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事。九月三十日,雍正赐胤礼白银一万两,也许,这是雍正给出的最大一笔封口费。
七、《红楼梦》文本证据可以支持“胤禛胁迫曹寅父子伪造康熙传位诏书”说。也许有人会问:仅凭“舆”【顒】一个谐音字,何见得诏书的后部分,就一定是曹顒所为呢?且慢,我这里还有一处文本文字,提到曹顒改诏案。《红楼梦》第一回:不想这日【隐指天子】三月十五【失误】,葫芦庙中炸供【宫中庙诈】,那些和尚【祸上,祸及皇上】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有戈祸矣】,便烧着窗纸【创旨,改诏之意】。读者不能看出,这些关键词,共同指向一个案情,那就是某皇帝因改诏之事遭了劫数,这个皇帝,除了康熙帝,不可能是别人。
紧接着的一句甲戌眉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又几乎将这起惊天大案诠释的一清二楚,且看此批的掉头谐音倒读句:
脂批倒序排列:【写病实之祸召直南出】
谐音语:【写宾事之祸,诏字男出】——上面这段写葫芦庙失火的话,其实隐记康熙皇帝病死案背后的隐情,康熙皇帝那份传位诏书,其实出自我(曹寅)儿子曹顒之手。
至此,一桩悬疑两个多世纪的康熙传位谜案就这样被揭开了。这是笔者首次将谐音读法应用于史料研究,当然,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将隐语写入康熙帝遗诏的人与《红楼梦》作者,应属同一人,事实证明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