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5 中国文化传播 问题

——寒冰收集

“足下”在古代是下对上或同辈之间的尊称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古人尤为重视礼节,称呼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是称呼对方的敬辞。

足下最早用于下称上。史书中有很多臣子敬称君主的例子,《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代对燕昭王说:“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意思是说:“您以为够了,那么我就不必在此侍奉您了。”再如《史记?高祖本纪》:“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意思是说:郦食其见刘邦不予跪拜,拱手行礼,说:“您一定要讨伐无道的秦朝,就不适合傲慢而见长者。”这都是臣子尊称君主的用法。

随着词语发展,“足下”不仅仅用于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也可以用于同辈之间。如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开篇即用“少卿足下”作为对朋友任安的称呼。后来这种用法逐渐增多,频繁用于同辈之间。

无论是下对上,还是同辈相称,“足下”都带有敬意。《称谓录》说:“古称人君,亦以‘足下’称之,则‘足下’之为尊称。”那么,为什么尊称对方用“足下”这个词呢?据说这是源自晋文公。据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十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晋文公重耳)拊木哀嗟,伐而制屐(以木作底的鞋)。每怀割股之功(介子推在重耳出逃中,曾割自己大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亦称“剐肉奉君”),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盖起于此。”《异苑》对“足下”的解释虽十分有趣,但也有人并不认同这个看法。裴骃在《史记集解》中引东汉末年蔡邕的话解释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也就是说,“足下”只是谦虚地尊称对方的称呼。

膝下、手下等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除了足下之外,我们还会接触到膝下、手下等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既然足下之称可能与晋文公足下之屐的故事有关,那么膝下、手下这些词语又与什么有关?表达什么意思呢?

膝下:子女年幼时常依于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郑玄注:“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来也用膝下借指父母,有亲切之意,表示对父母的敬爱;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宇文护《报母书》:“违离膝下,三十五年。”这是说自己离别母亲已三十五年了。古人重视孝道,提倡对父母承欢膝下,所以会有老莱子娱亲膝下的传说。

手下:指率领的部下。《三国志》中已有这种用法,后在明清小说中屡屡提及。

胯下:指韩信的胯下之辱。胯下的典故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是说韩信年少之时,曾有一个市井无赖嘲笑韩信,说他虽然身材雄伟、好带兵刃却性格怯懦,竟侮辱性地让韩信从其胯下穿过。韩信平静地忍受了胯下之辱,最终天下成名。所以后人袭用胯下典故,借此比喻坚忍的品性。如《拍案惊奇?乌将军一饭必酬》中有“胯下曾酬一饭金”的诗句。胯下有时还指所胯坐骑。

“打千”就是请安的意思,什么样的礼节?

打千是清代男子下对上请安时所通行的礼节,施礼者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这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

这种礼节原本是清代满族特有的礼节,被称作“打千儿”,是旧时的敬礼。满族注重礼节,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即每隔三天要给长辈请安,隔五天见了长辈要“打千”,这“打千”的礼节非常奇特。男人打千时要哈腰,右手同时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的样子;女人打千时要双手扶膝下蹲。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抱腰接面的大礼。

随着清军入关以及统治中原,这种礼节便开始渗入汉族礼仪之中,尤盛行于北方。相见时,男女皆一足跪,一足着地,垂手近踝关节。后来演变为男子屈膝口称给某人请安;女子则蹲身以为礼。

打千源自满族礼节,那么还有哪些请安的礼节?

请安是旧时的一种问候礼节,也就是问安,是卑幼对尊长起居的问候、问好。古人讲究礼仪,对父母尊长要早、晚请安,远别和回归时的请安更为隆重。

古人请安问好往往是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礼,即“长揖”,这是不分尊卑皆可使用的礼节。除了“长揖”之外,较为重要的请安礼节还有“拜”、“叩首”等。长跪、弯腰,垂手直至地为“拜”,拜时,头低垂至地,并略停留,叫“稽首”或“叩首”,俗称“磕头”。

官场上的请安较为正式和繁琐。宋代下级参见上级,就在堂上列拜,又有“趋庭”之仪,就是碎步疾行通过庭院,以表示敬意。当然顶头上司是用不着回拜的。但同级官员相见,是要对拜行礼的。明代官员相见,仅揖拜行礼。大小衙门官员每日见长官行揖礼,见副长官行肃揖礼(直身推手)。

老百姓请安,则相对简单得多。一般是幼者向长者行礼,子孙弟侄甥婿等晚辈见尊长、学生见老师、奴婢见家长,一般只是行揖礼,久别不见会四拜行礼。其余亲戚久别行二拜礼,近别行揖礼。9为什么古代大臣称皇帝为“陛下”呢?用陛下称呼君主的现象,在战国已经出现。那时也可称君主为“足下”,如《战国策?秦策三》载范睢写给秦昭王的信中,有“望见足下而入之”之句,南宋初年鲍彪注曰:“不斥王,故指其足下之人,犹陛下也。”后来,足下之称用于同辈,对君主只称陛下。

称君主为陛下的原因,东汉末年蔡邕在《独断》卷上解释得很清楚:汉代天子的正号是“皇帝”,自称为“朕”,臣民呼之为“陛下”。“陛”是登堂入室的台阶。天子坐朝,有近卫之臣持兵器列于台阶两侧。群臣与天子交谈,不敢直接对天子说,就呼唤站在台阶上的人请他转告,这叫“因卑达尊”。这样的词,还有“足下”、“左右”、“执事”、“从车”等。

“足下”、“左右”之类的称呼,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沿用到五四以后。鲁迅写信就常常称人“××足下”、“××左右”,如在1931年写给许寿裳的信中就称他为“季黻吾兄左右”。季黻是许寿裳的字,意思是:我不敢直接对老兄您说话,只能让您左右的侍从之人代为传达。至于许寿裳身边有没有侍从,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殿下、阁下、节下、麾下,各指称什么人?

殿下:殿下的本义是宫殿阶陛之下。汉代“殿”的地位比“宫”略低,故称王侯为殿下。如《三国志?魏书?杜袭传》中杜袭对魏王曹操说:“若殿下计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这是“殿下”一语的最早出处。唐代以后,殿下一般多用于称呼皇太子,也用以称呼皇太后和皇后。今天,在称呼君主国的王储、亲王、皇太后、皇后、公主时等仍称殿下。

阁下:阁下最初只用于对中央宰执之臣和地方郡守一类高官的敬称,后来就用滥了,各级官吏,甚至是普通人都可以用此称呼。“阁下”一称至今仍用于外交场合。

节下:节下主要用于魏晋时期。“节”是军中权力的象征,大将常有“持节”、“假节”之衔,故而对高级武将尊称为节下,如《晋书?殷仲堪传》中有“愿节下弘之以道德”语。后世对使节及地方疆吏也称“节下”。

麾下:麾下也是对将帅的尊称。麾下的本义是在将帅的指挥旗之下,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因此,麾下也成为对将帅的一种尊称,如《三国志?吴书?张纮传》:“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后世也用麾下指部下。

唐宋的皇帝却用庙号称,清朝则是用年号称

为什么唐代之前的皇帝我们用谥号称,唐宋的皇帝却用庙号称,而清朝则是用年号称呢?

历代皇帝虽然都有姓名,但是臣子百姓却不能随意称呼,否则便会因大不敬的罪名被处以刑罚。出于避讳,后人便用不同的称谓来指代皇帝。用庙号、谥号、年号、尊号等指称皇帝是最常见的方法。谥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后继者根据其生前品行所给予的一种特殊称号。庙号则是帝王死后在太庙中专立一室,以供后人祭祀所取的名号。年号是一种纪年的方式,新的皇帝继位,通常立一个新的年号,标志改朝换代,借以区分上一个皇帝。尊号是帝王在位时臣子尊崇的称呼。

古代皇帝不同的称呼与时代等多种因素有关。先秦君主多称谥号,如周文王、秦穆公、齐桓公;秦朝取消了谥号,汉代重新恢复,所以汉代皇帝也多称谥号,如文景之治中的“文”、“景”就是指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而“孝”习惯被省略掉,简称为汉文帝、汉景帝。这种称呼方式一直延用到隋代。

唐代之后,皇帝的谥号日渐繁复,文字加长,如李世民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称呼起来显得繁琐赘述,所以干脆采用庙号,称为唐太宗。其实庙号早在汉初已经出现,但是作为专有名称,“庙号”迟至晋代方见于典籍,唐代之后才频繁使用。从唐至宋元大都用庙号称呼帝王。

明清之后,皇帝的称号又发生了变化,往往采用年号来指代帝王。年号也产生于汉代。明清之前一个皇帝往往有好几个年号,如汉宣帝就有七个年号。而到了明清,无论皇帝在位的时间长短,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一人例外),清代皇帝的年号更是规范。例如康熙皇帝就是玄烨,宣统皇帝就是溥仪,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西方的君主有没有谥号、庙号、年号呢?后人又是如何称呼他们的?

说来有趣,西方君主在称呼的档次上恐怕远不及中国皇帝,他们并没有像中国皇帝那样繁琐的称号,称呼相对简单得多。西方君主也没有那么多的避讳,后人可以直呼其姓名,一般是在名字之后加上大帝等词语,如查理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大帝等。有时为了加以区别,干脆就在姓氏后加上数字,表示第几世,如普鲁士的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等,更有简单的干脆把“世”也省略了,直接叫路易十五、路易十六。

除了正式的称号,西方君主还有一些有趣的绰号。这些绰号往往根据国王的某种特点加以夸张。这些绰号有的根据君主生理形体上的特征,有的依据其性格为人,还有的还涉及道德方面,不一而足。西方君主的绰号风趣幽默,是君主形象的侧面反映。早期的西方君王都有绰号,如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开创者就叫“矮子丕平”,可能与他身材矮小有关。再如英国国王威廉一世绰号“征服者”,威廉二世绰号“红毛王”,亨利一世绰号“儒雅者”,理查一世绰号“狮心王”。爱德华一世的绰号有“长腿”“全世界的伟大长矛”、“威尔士的征服者”、“苏格兰铁锤”、“英国的查士丁尼”等等。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因为有一脸鲜红色的胡子,绰号为“红胡子”。另外如“青齿王”哈扎尔德,“羔羊王”埃里克,这些称呼皆特点鲜明,一闻其号如见其人。

为什么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被称为“探花”

为什么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被称为“探花”呢?

清:北京年画《文武状元》“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古人视为人生中的头等乐事。金榜题名就是指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取中的进士,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那么,第三名为什么被称作“探花”呢?

原来,“探花”一词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活动有关。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士子喜庆之余,会相约举行盛大的宴游活动,叫做杏园探花宴。此时是春季,正值杏花怒放之时,红杏遂被称为“及第花”。新科进士们要选出两名最年轻者当“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果这两位探花郎没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药等名花,就要受罚。“探花郎”的称呼原本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并没有关系,名额也不是一名,而是两名或者三名。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都是“天子门生”。到了南宋,“探花”正式成为第三名进士的专名。为什么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则叫榜眼?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头虽然也是指状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朝没有榜眼之说,此时的探花郎也只是个与宴游活动相关的戏称。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北宋时的陈若拙没有文才却中得第二名,被时人嘲笑为“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探花,于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专名。因此可以说,科举考试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最终成于南宋。

“大夫”本来是个官职名,怎么后来指医生?

医生这个说法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宋杂剧线刻画里的医生形象今天,给人看病的人被称为“大夫”,可是在古代,“大夫”并不指称医生,而是官职的名称。我们从《周礼》中可以找到“大夫”的较早记载:西周时期的官员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共同辅佐国君统治国家。“大夫”由此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俗称,后来经常用士大夫代称入仕之人。秦汉之后,名叫“大夫”的官员逐渐增多。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号称三公;除此之外,还有太中大夫、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光禄大夫)、谏大夫等职务,这些官员以议论政事为职,虽不专任行政事务,俸禄却较为丰厚。隋唐之后,“大夫”成为高级阶官的称号,而且名称更为繁多:有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等等。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5) 中国文化传播 问题

到了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发展迅速,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员不断增多,“大夫”和医生开始有了联系。当时翰林医官院的医官分为七级,每级皆有几种官职,共有二十二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等。这些大夫多为医官,所以人们也就开始称呼医生为“大夫”了。如《夷坚志》乙编卷七就有“张二大夫”的称呼。

而“医生”这个称谓则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了,《旧唐书》记载“太医署”中有医生四十人,指的是肄业习医之人。后来逐渐转为今义,专指掌握医药卫生知识和以治病救人为业的专业人士,宋代《太平广记》卷二一九所记“医生”就已接近今义了。

太医与御医有区别吗?

太医与御医这两个称呼的来源不同,所指的范围也不同。御医中的“御”字表示对帝王的所作所为及所用之物的敬称,汉语里这样的词汇很多,如御旨、御览、御用等。顾名思义,御医也就是宫廷医生,是专门为皇帝、妃嫔、皇子等皇室成员看病的医生。因为御医是指御用医生,所以无论是供职在太医院的医官还是地方上举荐来为皇帝看病的名医,都可以被称为“御医”。

太医这个称呼则是古代医官名。早在周代,宫廷中就设有掌管医药的官员,当时称为医师。到秦汉时,医官被称为太医令丞,这个官名一直沿用到南北朝。隋文帝时期,在太常寺下设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太医署,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医学院——唐代太医署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唐代太医署是皇家直属的医学行政、教学机构,分为医学部和药学部,其中的医学部又分为医、针、按摩和咒禁四科。进入太医署的学生要先学习基础知识,然后再进行分科学习,各学科有相应的学习年限,如体疗科(相当于内科)的学制为七年、疮肿科(相当于外科)、少小科(相当于儿科)的学制为五年,耳目口齿科(相当于五官科)的学制为四年,角法科(相当于外治法)学制为三年等。除了入学考试以外,太医院的学生还要经历月考、季考和年度考核。考试成绩优良的,会得到奖励和晋升,有机会成为御医;如果考试成绩不合格,则会被淘汰退学。

唐代太医署的模式为后代所继承,宋代有医官院,金、明、清称太医院,所承担的职责基本与太医署相同。虽然太医院是最权威的医学机构,但太医们的品阶并不高,如清代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称御医,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与县令同级)。第二等称吏目,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级别是“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三十人,无品,严格来讲是不能独立看病的。不管品阶高低,太医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医术高明的医生,因此,宋元以后,太医这个称呼就常用来作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了。

“蒙古大夫”是民间对于医生的一种称谓,此种称呼的来历与清朝上驷院有关。

上驷院是内务府管辖的三院之一(即上驷院、武备院和奉宸苑),是专门管理御用马匹的机构。清初名叫御马监,顺治十八年(1616年)改为阿敦衙门(阿敦:满语牧群之意),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名为上驷院。由于蒙医正骨技术发达,清廷选拔了许多蒙医正骨医生进入上驷院,称为“蒙古医士”。民间称呼的蒙古大夫最早指的就是清朝上驷院的骨科大夫,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兽医。《清史稿》载:“选上三旗每旗士卒之明骨法者,每旗十人,隶上驷院,名蒙古医士,凡禁庭执事人员有跌损者,命医治,限日报痊,逾期则惩治之”。从中我们可以知晓:这些蒙古大夫不一定就是蒙古人,之所以要加上蒙古,是因为传统上蒙古人比较擅长此道,所以借用了“蒙古”这个名声。蒙古大夫不仅仅是兽医,由于他们手法高超,所以内廷执事人员意外受伤,也找他们医治。到了嘉庆六年(1802年)皇帝下旨把太医院的正骨科划归上驷院,由蒙古医生兼任,从此蒙古医生就既医马也医人,声名大振。

蒙古大夫的正骨技术相当卓越,其正骨技术很早就传入内地。1728年,在北京学习的俄国留学生就专门学习蒙医正骨。乾隆年间,有位叫做伊桑阿的正骨医生,做手术时使用了冰镇麻醉法,还培养了不少徒弟。18世纪,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整理了蒙医正骨、治伤外科的传统经验。如“治疗刀伤”、“治疗创伤”、“治疗脱臼”等,专章载入他的医学著作《四部甘露》。蒙古大夫技艺高超,手法纯熟,颇见奇效。据载,乾隆年间,侍郎齐召南不幸从马上坠落,头部受伤、脑浆溢出,生命垂危。一位蒙古大夫用牛脬(膀胱)遮盖他的头部,创口竟然很快痊愈。

更多精彩点击:http://hbs.360doc.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587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和菲律宾的南海问题会怎么解决 南海菲律宾仲裁问题

最近吵的热闹的南海问题,大多从外交、军事、政治等方面来去解读,如何解决中菲问题?其实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去看下,如何化解中菲问题,看一看菲律宾的国家概况以及菲律宾的传统文化是什么?菲律宾从人种到文化传统来看都是亚洲血统,也可

当今十大中国文化传播大师 当今道教十大高人

当今十大中国文化传播大师Top 10 Masters Of Broading Ciinese Culture№1:池田大作——创价学会名誉会长。高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并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和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倡导人之一,极力敦促安倍尽快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8 tvb8文化中国

——寒冰收集信中“此致”和“敬礼”是什么关系?人们在写信的时候,总是在最后结束的时候注上两个词:“此致”和“敬礼”,你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先得从两个词在信中的位置说起。比较规整的写法就是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8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寒冰收集我们常说“时光如梭”,为什么时间流逝可以用“如梭”来形容?我们形容时间过得迅速,常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说光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飞快还好理解,那么时光怎么又会如梭呢?其实,这和古人的生活有关。中国古代长期是农耕社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5 中国文化传播 问题

——寒冰收集“足下”在古代是下对上或同辈之间的尊称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古人尤为重视礼节,称呼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是称呼对方的敬辞。足下最早用于下称上。史书中有很

声明:《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5 中国文化传播 问题》为网友容我做个垃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