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0日 20:36:47分享人:大爷范来源:互联网23
| | 2010-5-17 18:06:37 心情:幸福 天气:晴 温度:℃ | | 立夏一到,就变成了芍药和蔷薇的天下。 早有秦观如是说:“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今天上午,我便是逛完了芍药园又逗留在蔷薇架下,那艳丽的色彩、摇曳的身姿、醉人的清香啊,让我深深迷醉。 蔷薇,如小家碧玉般,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拥挤着,街角、路边、公园、小区,稍稍注意,随处可见她们的身影,让人看着也开心,我喜欢。我曾写过一篇文字叫《蔷薇花语》,详细说了蔷薇、月季和玫瑰的区别。今天就不再去说它,只贴照片。 且谈谈芍药。 芍药,相比于蔷薇要少见些,它多藏身在公园的牡丹花圃内,或是爱花人家的小庭院里。 我喜欢芍药,胜过牡丹。尽管它们团花锦簇的模样如此相似,在我心里,还是觉得芍药更美些,美得更婉约,更让人怜爱。 再有,芍药因开放在晚春立夏,故别名叫“殿春花”;又因古代男女交往常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它的花语也就取此意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唉,这样的花儿,怎让人不心生怜爱呢!
因为牡丹和芍药长得太像,很多人都分不清芍药和牡丹。事实上,以前,牡丹和芍药确实也是不分的。我以前也是从《镜花缘》还是《续镜花缘》里的故事中知道它们的花期不同,说牡丹开尽后芍药才开始绽放,故有俗称“气死牡丹”,除此以外具体怎么分辨也不太清楚。 因为小时候我家只有菊花、萱草、蔷薇、月季、玫瑰、鸡冠花、凤仙花、太阳花、栀子花之类,再不就是桃树、李树,从来没有种过牡丹和芍药,别人家也几乎没有。 长大后,去过洛阳,但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去过扬州,却没有见识过扬州的芍药。直到住在上海,我才真正亲近到牡丹和芍药,也慢慢能分清它们的样子了。 百度来的,说的比较周全: 牡丹与芍药同属毛茛科芍药属。 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后来有了木芍药和草芍药的说法;再后来,木芍药就成了牡丹,草芍药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芍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牡丹“唐人谓之木芍药,以其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也。群花品中,以牡丹为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牡丹和芍药的最大区别在于: 1.牡丹是落叶灌木,是木本植物;芍药是宿根块茎草本植物。 2.牡丹叶片宽,正面绿色绿色略呈黄色;芍药叶片狭窄,正反面均为黑绿色。 http://bbs.hongxiu.com/pic/2010/5/15/161117105545.jpg 3.牡丹的花朵着于花枝顶端,多单生,花径一般在20厘米左右;芍药的花多于枝顶族生,花径在15厘米左右。 4.花期不同,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二者花期相差15天左右,也有地方差一个月的。故有“谷雨之朝看牡丹,立夏之朝看芍药”之说。 就像木绣球和琼花常常比邻而植互映光芒一样,牡丹和芍药也是经常栽种在一起的。取其因花期相续而显得好花常开,富贵不断之意。 其实分不分得清牡丹和芍药一点也不重要,即便所有的花,你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也没有关系。花儿不会介意,对你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只是,无论你忙碌还是悠闲的时候,无论你正春风得意还是意志消沉,你都要尽量给自己一个安静的时间,好好看一次花儿绽放的脸。 http://bbs.hongxiu.com/pic/2010/5/15/16234163332.jpg 一朵花,无论生在哪里,无论面对什么风雨,它都会尽力在属于它的时间里努力绽放,尽力绽放出属于它自己的风采。真的,一朵花,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短暂而又永恒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你活着的意义、生命的意义。 花尚且如此,人难道不该更努力? 无力蔷薇卧晓枝
(呵呵,我是有点傻,就是昨天,我站在一树蔷薇花下居然忍不住眼泪直流,因为前两天去拍它们的时候,它们开得简直是能让人听到吵吵闹闹的欢笑声,可是昨天,一阵风过就是一阵花瓣雨,看得好心疼。)
| 燕随云飞 | |
|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6014.html
更多阅读
有一些人活在记忆里,永远走不开;有一些人活在身边,却很遥远。如果,清风有情,那么明月可鉴,抹不去的,是幽幽飘洒的孤单,解不开的,是袅袅缠绕的前缘,斩不断的,是缠缠交织的思念,转不出的,是泻泻而逝的流年。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四月的横店永远都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一年不足8周岁的郑伟于4月5日刚刚杀青了《新三国演义》,就于4月9日进入了同在横店的《新一剪梅》剧组,开始了长达两个半月的
王美春专著《笔落惊风雨》出版后产生较大社会反响 [本博电 特约记者萧丁]中国作协会员王美春的诗歌理论与评论专著《笔落惊风雨——写诗成功的秘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11年10月出版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中国文化报》、
这两句出处为宋·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相见争如不见”,与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心境大约一致
文/网络。亦舒《天若有情》这本小说,有很多宿命的味道。一个少女爱上一个年长自己四十岁的男子。令人叹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二人家境相当,一个是白色骑士,一个是美丽佳人,不过年龄悬殊。拉开四十岁这样大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