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雁来红、苹果枣、冰糖枣、鲁北冬枣、沾化冬枣、黄骅冬枣分类:鲜果类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食材简介相关菜谱
冬枣知识介绍:
冬枣(亦称雁来红、苹果枣、冰糖枣、鲁北冬枣、沾化冬枣、黄骅冬枣)是鲁北地区的一个优质晚熟鲜食品种。冬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
冬枣营养分析:
1.冬枣果实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2.冬枣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维生素C以及环磷酸腺甘等。
冬枣存储方法:
洗后晒干,放在冰箱即可。
冬枣食疗作用:
1.解毒保肝
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能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在临床上,大枣可用于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2.防治心血管病
![冬枣知识介绍 沾化冬枣介绍](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93941t01312b0172ed509cf3.jpg)
冬枣对于健全毛细血管,维持血管壁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冬枣中还含有芦丁成分,芦丁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药物。故冬枣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等的防治有很大帮助。
3.调节免疫系统
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冠状动脉,降低胆固醇,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4.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
枣所含的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从而使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大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冬枣选购技巧:
选购冬枣的时候不要一味挑个儿大的,要选那种形状规则,闻起来有种清香气味的。还有一个挑甜冬枣的秘诀是:枣身主要是绿色,上面有1/3左右红色面积的,这样的枣糖分相对来说比较高。 冬枣
冬枣(亦称雁来红、苹果枣、冰糖枣、鲁北冬枣、沾化冬枣、黄骅冬枣)是鲁北地区的一个优质晚熟鲜食品种。冬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 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目前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成熟后落在地上能开裂;汁多无渣,甘甜清香;可溶性固形物35-38%,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冬枣果实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
禁忌人群湿热体质少食。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冬枣的热量表(每100克)热量(大卡)264.00
碳水化合物(克)67.80
脂肪(克)0.50
蛋白质(克)3.20
纤维素(克)6.20
维生素A(微克)2.00
维生素C(毫克)14.00
维生素E(毫克)3.04
胡罗卜素(微克)10.00
硫胺素(毫克)0.04
核黄素(毫克)0.16
烟酸(毫克)0.90
胆固醇(毫克)一
镁(毫克)36.00
钙(毫克)64.00
铁(毫克)2.30
锌(毫克)0.65
铜(毫克)0.27
锰(毫克)0.39
钾(毫克)524.00
磷(毫克)51.00
钠(毫克)6.20
硒(微克)1.02
冬枣的功效与作用
1.解毒保肝 枣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维生素C以及环-磷酸腺苷等,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能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增加血清红蛋白与白蛋白含量,调整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在临床上,枣可用于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2.防治心血管病 冬枣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于健全毛细血管、维持血管壁的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冬枣中还含有芦丁成分,芦丁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药物,故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的防治有很大帮助。 3.调节免疫系统 近代科学家还发现冬枣中含有较高的环磷酸腺苷(CAMP)等物质。CAMP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冠状动脉,降低胆固醇,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冬枣的营养价值1.冬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于健全毛细血管,维持血管壁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 2.冬枣中含有芦丁成分,芦丁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药物。 3.冬枣中富含的环磷酸腺苷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冠状动脉,降低胆固醇,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4.冬枣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维生素C以及环磷酸腺苷等,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能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增加血清白蛋白含量,调整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等作用。
冬枣的食用方法佛手柑多为药用,平时可以沏茶、制作成佛手柑精油等。 冬枣和红枣 两者在营养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的。都是枣类水果。
指导意见:
食用枣子时,注意不过过多,否则容易引起胃肠道胀气而出现胃痛或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