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升)×1.8。如患者空腹血糖10毫摩尔/升时,首次应用胰岛素的日用量为18单位。②空腹血糖(毫
克/分升)÷10。如患者空腹血糖为200毫克/分升时,首次应用胰岛素的日用量为20单位。③体重(千克
)×0.5。如患者体重为75千克时,首次应用胰岛素的日用量为37.5单位。
2.要合理地分配胰岛素用量:①当患者一日注射3次胰岛素时,应按照“日量除以3,中减2加早”的原则分配
使用量。如日用胰岛素量为30单位,除以3等于10单位,中午减2单位,加在早晨,即早晨用12单位、中午
用8单位、晚上用10单位。②当患者一日注射两次胰岛素时,应在早餐前注射日用总量的2/3,晚餐前注射日
用总量的1/3。③当患者一日注射一次胰岛素时,应在白天口服降糖药,晚餐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用量可按
每公斤体重用胰岛素0.2单位来计算。
3.要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3—5天可分别检测一下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前者反映
夜间血糖的生成情况,后者则反映白天血糖的利用情况。待患者空腹血糖在7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在10毫摩尔
/升时,可改为每周测一次血糖。由于不同时间测定的血糖结果,可反映相应时间段的血糖控制水平,所以,要观
察一次用药后的血糖变化,可在早餐后2小时测量血糖。为了解白天用药后的血糖情况,应在晚餐前测量血糖。为
知晓用药后一夜的血糖水平,应在早晨空腹时测量血糖。为了解近两个月的血糖水平,则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4.要根据血糖的监测结果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①按空腹血糖的情况调整:当空腹血糖在5—8毫摩尔/升时
,胰岛素的用量可不增不减。当空腹血糖在3—5毫摩尔/升时,胰岛素的用量应减少2—3单位或改在餐后注射
![二型糖尿病胰岛素用法 胰岛素用法与用量](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94054t01b00ebb9cbbbde18f.jpg)
。当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升时,血糖每增高1.4毫摩尔/升应增加胰岛素用量1单位。②按餐后血糖的情况
调整:当餐后血糖高于10毫摩尔/升后,血糖每增高2毫摩尔/升应增加胰岛素用量1单位。③按尿糖的情况调
整:当患者的肾糖阈正常时,餐前尿糖每出现一个“+”号且酮体为阴性者应增加胰岛素用量2单位,若酮体为阳
性时,则应增加胰岛素3单位。以上三种方法,患者可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使用。每种方法的调整剂量均为一次量,
患者每次增加胰岛素用量不要超过6单位,增加剂量多时应分次递增。④按血糖波动幅度调整:若每日血糖高低波
动幅度超过10毫摩尔/升时,表明患者胰岛素用量过大,必须适当减少其用量。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高热症状时
,在使用胰岛素时应在原剂量的基础上增加20%。妇女2型糖尿病患者,在每次行经前及妊娠末期的3个月内,
其胰岛素的用量也应相应增加。⑥当患者由使用猪胰岛素改为使用人胰岛素时,其胰岛素的用量应减少20%。⑦
当患者睡前使用了中效胰岛素,而清晨血糖大于8毫摩尔/升时,可测一次凌晨3点的血糖,若此时的血糖大于或
等于4毫摩尔/升,则表示胰岛素用量不足。这种现象也叫“黎明现象”。若此时的血糖小于4毫摩尔/升,则表
示胰岛素用量过大,这种效应也叫苏木杰效应。⑧根据胰岛素的敏感指数调整:胰岛素敏感指数=1500÷能控
制血糖(毫克/分升)的日胰岛素量。如空腹血糖为400毫克/分升的患者,当日用胰岛素量为40单位时,其
空腹血糖可降至200毫克/分升,那么,此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为1500÷40=37。虽然此患者的血糖
已有所下降,但较正常人的血糖还高出100毫克/分升。所以,在治疗时应增加胰岛素的用量,应增加剂量的计
算方式为:(200-100)÷37=2.7单位,即此患者的日用胰岛素量应为42.7单位。⑨使用混合胰
岛素的患者,其胰岛素用量的调整原则为:早晚两次注射混合胰岛素者,若午餐前血糖高,表明其所使用的混合胰
岛素中的短效胰岛素用量不足。若晚餐前血糖高,则表明中效胰岛素的用量不足。若睡前血糖高则表明晚餐前的短
效胰岛素用量不足。若清晨血糖高则表明中效胰岛素的用量不足
.要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时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当空腹血糖在7—10毫摩尔/升
时,患者宜在餐前15分钟注射胰岛素,并可适当多进餐。②当空腹血糖在10—15毫摩尔/升时,患者宜在餐
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但应适当少进餐。③当空腹血糖大于15毫摩尔/升时,患者宜在餐前60分钟注射胰岛
素,且主食的摄入量应减半。④当患者使用速效胰岛素时,一般在进餐前注射即可。⑤当患者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
,对注射的时间一般没有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