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的“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例子

试谈《南方周末》的“春秋笔法”

摘要:本文借用史学中“春秋笔法”这一提法,试图探讨《南方周末》中那些用曲折的文笔与事实表达观点的新闻报道手法。文章首先从“春秋笔法”的起源谈起,引出“春秋笔法”与新闻的联系,再引用《南方周末》中的实际案例表现“春秋笔法”在《南方周末》的运用手法,最后分析“春秋笔法”使用的目的、原因以及它的软肋。

关键词:《南方周末》、“春秋笔法”、历史、直笔与曲笔。

史家述史历来有所谓“直笔”、“曲笔”之说。“直笔”,即秉笔直书,指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董狐直笔“赵盾弑其君”和伯、仲、叔、季记录“崔抒弑其君”两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直笔”。而“曲笔”,指史官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 。春秋有微词,史家多曲笔,“曲笔”在中国的史学历史上也不鲜见。本文即将要讨论的“春秋笔法”就很好地体现了何谓“曲笔”。

时光流逝,而今,当现代新闻事业诞生并逐渐使人们离不开它时,我们又发现,现代新闻报道中也存在着来源于古代史学的“直笔”与“曲笔”。细想,并不奇怪。新闻诞生之日起就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人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历史则是经过提炼的新闻” 。我们可以想象,古代史官记录下的他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件,在当时也能算一种没有及时报道出去的“新闻”,而我们今天写的各类新闻,也为未来的史家们编纂历史篇章提供了蓝本。

探讨新闻中是在“秉笔直书”还是在“春秋笔法”其实就是在探讨新闻对当前的意义,和对历史的意义。

本文要谈的是《南方周末》的“春秋笔法”。

之所以谈“春秋笔法”而不谈“秉笔直书”,首先是因为笔者认为“春秋笔法”较“秉笔直书”而言要复杂得多。“秉笔直书”直接自然,事实是怎样,就怎样记载下来,好就好,坏就坏,一目了然。“春秋笔法”却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多加掩盖,不直接在文中作值判断。如果说“秉笔直书”好比将那层窗户纸点破的话,“春秋笔法”就好比在空窗棱上再糊上一层或薄或厚的窗户纸,能否看清外面的世界就要看读者的眼力如何了。那为什么要舍易求繁呢?这就有大学问了。

其次,“春秋笔法”虽然只是一词,却有着丰富的内涵,用博大精深来概括毫不为过。包涵着多种要求与技巧,本文的一个任务就是要结合各种新闻报道归纳总结,将“春秋笔法”的各种原因、目的、方式整理成一个系统。

第三,谈“春秋笔法”其实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谈“秉笔直书”,本文会通过比较来分析“春秋笔法”的效用。另外,也可以这样理解,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秉笔直书”其实也是“春秋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之所以要挑《南方周末》来谈“春秋笔法”,是因为:首先,《南方周末》在社会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无论有多少争议以及它现在的走势怎样,《南方周末》始终是一份能引起关注与话题的大报纸。

第二,《南方周末》的新闻报道方式大多是采用长篇通讯的形式,这就使得各种写作手法有了广阔的使用空间。自然的,“春秋笔法”就比较有它的用武之地了。

第三,《南方周末》的办报理念是“记录时代进程”,这又和“新闻是历史的草稿”所契合,使得笔者更加相信《南方周末》这份现代周报是能和“春秋笔法”这个来源于古代史学的提法相结合并起到“化学作用”的。

第四,既然特意挑出《南方周末》来谈,在使用“春秋笔法上”自然有它和其他报纸不一样的地方,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南方周末》是怎么与众不同地运用“春秋笔法”的,这是后文要重点加以叙述的地方。

本文将首先简述究竟何谓“春秋笔法”,接着用许多《南方周末》上的案例来列举“春秋笔法”的各种方法与技巧,然后分析 “春秋笔法”在《南方周末》中出现的原因,进而归纳《南方周末》新闻报道中使用“春秋笔法”所想达到的目的,最后谈谈使用“春秋笔法”的效果。

一, 何谓“春秋笔法”

成语词典上对“春秋笔法”的解释是:“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春秋》:春秋时鲁国的编年体的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作,常以一字为褒贬。“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史记.孔子世家》说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即为此。

历史上,左丘明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意思是:《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他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逐条加以了解说(以下省去了对所举实例的解释)。

“一曰微而显。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称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梁亡。城缘陵是也。”写法细密而意思明显,不直说含意,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意思自明。

“二曰志而晦。约言示志,推以知例。参会不地,与谋日及之类是也。” 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文字简约,但表达的意思却很含蓄隐晦。

“三曰婉而成章。曲从义训,以示大顺。诸所讳避,璧借许田之类是也。”处理题材上运用起承转合来写使文章通顺畅达。

“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丹楹刻桷,天王求车,齐侯献捷之类是也。” 穷尽而无所歪曲,照事实录,不加掩饰。作者给读者提供足够多的客观事实,引导读者作出作者预期的结论。

“五曰惩恶而劝善。求名而仁,欲盖而彰,书齐豹盗,三叛人名之类是也。” 弘扬真、善、美;惩罚假、恶、丑。

“春秋笔法”原是一种史学上的笔法,尔后被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运用在各种文字体裁上,如诗歌、小说、议论。随着时间流逝,它的运用越来越广。到如今,我们又能在现代新闻报道中,见到它的踪迹。如将以上所说的“春秋笔法”的特点嫁接到新闻报道上,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中的“春秋笔法”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只给出事实,不做判断;二,曲折的文笔;三,含蓄隐晦地表达褒贬。

接下去将就《南方周末》上的案例来具体呈现“春秋笔法”的实际运用。

二,“春秋笔法”在《南方周末》中的实际运用

新闻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需要从其他学科(例如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文学等等)中吸取养料而充实 。为了能更清楚地解释“春秋笔法”,这里不妨借文学中的名词来谈新闻。

“春秋笔法”在《南方周末》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分四部分来谈:(一),细节;(二),作法;(三),修辞;(四),选材。所举例子皆选自近期《南方周末》(第1191期-第1203期)的新闻报道中。

(一),细节

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在文学作品中,它是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 在新闻作品中,细节是新闻中最微小、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同时,细节描写要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南方周末》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体现了“春秋笔法”中的“微而显”,用一个个微小的事实来表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使得文章并不需赤裸裸地指出,读者也能看到记者的褒贬。细节的最基本任务就是为记者想表达的主题服务

让我们来看看《南方周末》是怎么运用细节描写的。

1, 2006年12月7日C17版《双面郁知非——上海体育大亨的光荣与悲哀》叙述了中国名气最大的体育商人郁知非靠着上海政商两界的人脉从申花到F1闯出一片天,也因为人脉的倒塌而折戟沉沙的全过程。文章开头就提到了10月10日晚在前国足张玉宁的婚礼上,郁知非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一身黑色西装的他,周游于老友新朋间,习惯性地右手插袋,左手比划。”而后又提到了10天前F1上海站时的郁知非,“他(一位与郁知非相熟的记者)还发现,郁变得沉默寡言,热情的寒暄后会突然语塞,然后匆匆作别。”这两个细节一方面交代了郁知非已经知道自己要卷入反腐旋涡的事实,另一方面也将一个热衷于光鲜外表的人不得不在已经知道自己大祸临头的情况下还要强颜欢笑的苦涩写了出来。另一个细节“ 郁知非在1998年的时候曾拿着一个假路易威登皮包,还以为别人看不出,但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那是假的,被熟人指出后,马上就不再用那包了。”更是将郁知非的这种好门面功夫和光鲜外表下不为人知的辛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三个细节很到位的切中了文章标题里这位上海体育大亨的“悲哀”两字,我们能读出记者的意思是对郁知非的同情,而矛头直指郁身后的那复杂的“人脉”关系和要“靠关系才能做出名堂”的潜规则。

2, 2006年12月7日B9版《惊心15月——少年周宜清最后生命中的重重医疗历险》通过对13岁少年周宜清在医院治疗直到离开人世的15个月的记述,对上海东方医院的治心术涉嫌人体实验提出了质疑,其中两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其一,周宜清装上人工心脏后,走路十分不方便,要极其小心地保护人工心脏。“(周妈妈说)“儿子总是小心的用手护着泵,不让我碰他,他总说,妈妈你别乱动,那是我的生命。”,“有时候不得不离开电源下楼做检查,周宜清最怕的是半途断电,辅助机靠蓄电池保证工作,当电量不足时,就会发出报警的鸣叫,“他有一次紧张得脸色发白,盯着辅助机上显示的数据叫起来:妈妈,如果停电两分钟,我的命就没了。””其二,在前两次手术均失败后,医院着手第三次手术。“心脏移植手术前,周宜清处于极度恐惧中,此时他已被转入普通病房,当天他在父亲为他录制的DV中说,“我后天要去开刀,如果有什么不好,我的所有财产,储蓄罐里两张100元,一张给我爸,一张给我妈。””以上两个细节都转述了周宜清所说的话,将一个少年对即将失去生命的极度恐惧真实地反映了出来,同时也写出了孩子的善良天真与无助。这个善良天真的孩子原本应该有更长的生命,更美好的人生,却因为在医院的诱导下做了人工心脏手术而面临死亡的恐惧,这两个细节无疑加深了读者对孩子的同情与要求了解医院真相的决心。

3, 2006年12月21日A1版《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回忆了12年前新疆克拉玛依中、小学生为教育评估团进行文艺汇报演出时发生的一场夺走323人生命,其中绝大多数为孩子的大火。整篇报道除了叙述了事情发生的前后过程之外,还有好几个细节描写。“这场演出的报幕员、当时9岁的女孩周雅静事后回忆道,“在通道里,一个爷爷用力推开我们往前跑,我认识他,他就是演出前我给他献鲜花的那个爷爷。”” 在卷帘门落下的时候,李萍正在救她的学生,她被冲击波冲到了卷帘门的门槛上,“我的身下腋下压着六七个孩子,我的头上身上有很多脚踩过去,我只能拼命用双肘撑着减轻孩子们的压力。” 断电后的卷帘门像铡刀一样把他们卡在门下,幸好门外有很多手把他们一个个拉出来。她数了数她的学生,12个,“太好了,都在”。 但等她把学生带到安全地带时,人们发现她又以百米冲刺速度冲了回来。“疼疼,我的疼疼。我的孩子还没出来!” 事后有人记录下一个从窗口逃生的孩子的经历:我看到一个两米多高的窗口没有铁条,我就拼命往上爬却怎么也爬不上去,就在这时,一双大手卡在我的腋下,把我举起来,我吸进了第一口新鲜空气,我见过他,他是为我们拍照片的叔叔。他把我送出来之后也开始往上爬,但快到窗口时他爬不动了,我眼睁睁地看他僵持了好长时间,然而还是没有撑住。这几个细节描绘了了大火之下的众生相,有人身为领导而逃命,有老师为了救学生而没救到自己的孩子,有人甚至为了救孩子牺牲了自己。虽然新闻的编者按里说写这篇文章是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但在这里,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不再重要,灾难来临时每个人能反映出的最真实的人性,才是记者记录的重点。

(二),作法

作法,作文的方法。 在文学作品中,作法指作家创作时反映现实和表现现实所运用的各种方法。 在新闻报道中,作法指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记录事实和表现事实的方法。

《南方周末》中许多新闻的作法体现了“春秋笔法”中的“婉而成章。曲从义训,以示大顺”。 处理题材上运用起承转合来写使文章通顺畅达,也能曲折地表达作者想表达的意义。

《南方周末》在新闻稿的写作中运用了多种“作法”,现举几例:

1, 隐现

2006年12月7日C17版《双面郁知非——上海体育大亨的光荣与悲哀》中,郁知非最终落马。全文并没有具体描述他是怎么一步步被被卷入旋涡中心的,但却有几处细节隐约告诉大家他崛起与倒下的原因。一处是“1993年下半年,上海确立了发展足球产业的方针,分管领导是市委副书记陈良宇。”另一处是“申花在足球上的成功离不开另一个人,他就是陈维力,其父亲是上海市主要领导之一。”还有一处是“据了解,郁离开申花之后,曾在英国考察数月,其间他应上海市一位领导要求,从英国返回上海,旋即投身F1。”这三处特意强调了“领导”两字,读者隐约感到郁知非的崛起是和“领导”有着莫大关系的,到最后发现他的落马也是因为请领导家属出国旅游等“沟通”活动也就不显得突然,郁知非成功与失败的深层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2, 大落墨

2007年1月4日A1版《最高法院统掌生杀大权 中国司法开启少杀时代》中,用了近300个字介绍了假设邱案二审死刑宣判日越过2007年元旦所将要经过的死刑复核的过程,“如果邱案二审死刑宣判日越过2007年元旦大限,所有案卷或将上报最高法院。先由立案庭接收,再由该庭发至刑四庭。在去年扩充而成的5个刑庭中,刑四庭负责复核西北地区的死刑案件。刑四庭将由3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如作出核准裁定,法官须提讯邱兴华,让他作最后的申辩。按最高法院以往核准惯例,若合议庭成员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庭长将召集副庭长、审判长召开庭务会议,进一步会议;如此还无法决断,将上递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形成最后的复核意见。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由院长、副院长、部分庭长和专职委员组成,该委员会形成的意见为最终意见。即使非重大争议性案件,死刑案件进入最高法复核程序,也必经三道关:合议庭、庭长、主管院长。”这么多字即使读者看了也未必记得住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间接地向读者表达了一个意思,即邱兴华错过了这么一个更科学严谨的审判,错过了一个很可能挽回自己生命的机会,这是十分遗憾的。

3, 两相对应

2007年11月8日B11版《王昭耀:荣耀与耻辱》中前半部分写王昭耀怎么从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干部,并对“三农”问题作出贡献的光荣事迹,重点突出了他的“稳重、低调、平易近人”。后半部分记录了他又是怎么利用亲和力卖官敛财,贪污腐败,堕落为一大贪官的耻辱历程。荣耀与耻辱两相对应,表现了一个人在道德正直的表象下却可以是那样的利欲熏心,道德成了私利的挡箭牌。同样的,2006年12月7日C17版《双面郁知非——上海体育大亨的光荣与悲哀》也是着重刻画了郁知非的“双面”,一面是在“关系”的帮助下光鲜热闹的表象,一面是不得不依附着“关系”夹着尾巴做人的内心酸楚,两相对应,点出了“人脉”这个东西的“萧何”本质。

4, 以宾衬主

2007年1月4日A1版《邱兴华案:枪声响过之后》中,全文没有传统地叙述案情发展的过程,也无邱兴华在案件判决前的表现,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标题段落对邱的二审律师、丘妻、精神科专家、受害人的妻子、当地百姓等各个人物在死刑判决前后的反应与行动进行记录,这样起到了侧面刻画案件的效果,全文看似无一个字正面讲邱案,却又无一字不在侧面刻画邱案。同样,在2007年2月8日A2版《小平逝世新闻如何传遍世界》中,全文着力叙述了路透社是如何打败其他世界级通讯社第一个发布邓小平逝世消息的,看似在描绘媒体新闻间的斗争,但它实际想说明的问题是“邓小平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政治家”。

(三)修辞

修辞,修辞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南方周末》新闻中使用的某些修辞体现了“春秋笔法”中用词细密而意义明显的特点,一些意思不直接表达,却在修辞手法作用下以一种更文学性的方式表达。同时,也使新闻稿有了更多的可读性。在《南方周末》,这是一种“硬新闻”用“软新闻”手法写作的方式。

1, 散文式笔法

2006年12月21日A1版《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的结尾用了散文式笔法:““祖国的城市像天上的星河,明亮的星星一颗连着一颗,星河里闪烁着克拉玛依,我爱克拉玛依,克拉玛依爱我……”这首12年前在友谊馆没有机会献唱的歌,12年里杨柳经常唱起。唱歌的时候,那张布满疤痕的脸仍然能漾出微笑。”这是一首多么美好的歌,这本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场面,这和那场可怕的火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样的结尾一方面抒情,一方面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了火灾的恐怖,而联系全文就会发现更恐怖的是一些人灾难下所反映的最真实的人性。 2006年12月21日B9版《俄罗斯人感受巨大变迁》中开头就用了散文式笔法:“15年前的12月25日,苏联解体。对俄罗斯来说,这是风雨凄迷、起伏跌宕、艰难跋涉的15年,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15年。对俄罗斯百姓来说,既是生活经历种种磨难,也是充满期待与希望的15年。”这样的开头也起到了一边概括苏联解体15周年俄罗斯所经历的变化一边抒情的作用。

2, 弦外之音

2006年11月30日A4版《“《大国崛起》没有特殊政治背景”》这一新闻标题就有弦外之音,那就是有人并且有很多人认为《大国崛起》的制作并在中央台播出有特殊政治背景。而旁边的一篇辅助性的采访报道《“用民主概括西方崛起是片面的”》也是个弦外之音,它无疑在告诉读者,很多人认为《大国崛起》的制作与播出是为了传达一个“自由民主是大国崛起最主要因素”的论调,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自己所处环境的自由民主氛围。两篇文章看似否认《大国崛起》是有特殊政治背景的,实际上却在加深读者对这一论断的印象。

3, 提问式结尾

2006年11月30日A8版《邹承鲁:一个说真话的人走了》的结尾是“如今邹承鲁走了,他留下的精神空位谁又能填补?”这是间接的责问了。2007年2月1日A6版《崔英杰案判决在即 学界呼吁慎用死刑》的结尾一连用了三个问题:“我们的法律、我们的城市管理制度究竟是要使我们的公民更幸福还是要使他们更困苦?我们作为法律人的使命是要使这个社会更和谐还是要使它更惨烈?我们已经失去了李志强是否还要失去崔英杰?”这样的提问式结尾看似没有给出判断,实际上是更强烈地给出了判断,说是提问,其实更像感叹,只不过读完之后会留下深深的思考。

(四),选材

选材,选择适用的材料或素材。 新闻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采访过程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编辑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

新闻需要客观,但这个客观是指新闻报道中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而新闻选择这个人为过程决定了新闻报道里必然有主观成分。新闻价值决定新闻选择。选择什么事实,不选择什么事实,选择什么样的事实重点讲,选择什么样的事实一笔带过,这可以体现记者的价值取向,而记者也完全可以利用选择事实来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这里的选材还包含了搭配、排版等因素,仅靠这些来表达记者的新闻价值取向,这也是一种“春秋笔法”。

1,负面报道

正面报道一般是提倡与赞扬,负面报道一般是批评与曝光。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在所有报道中的各自比例反应了办报者的新闻价值取向。就南方周末而言,仅考虑新闻版内的新闻,去除掉纯信息性和较为中性的新闻及言论,计算正负新闻的数量:从2006年11月30日到2007年3月1日共12份报纸(去掉一期新年特刊和一期新春特刊),正面报道18篇,负面报道49篇,负面报道占据了绝对主流。这就体现了南周的新闻价值取向:批评报道比赞扬表达更重要。

然而,这似乎与中国的新闻政策有悖。“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政策和“只有批评报道才是好报道”的理念发生了冲突。于是,我们可以理解《南方周末》有越来越多报道既表扬又批评或是带有观望性质,不能简单归入正面报道或负面报道,如有关邱兴华案的一系列报道和谈中国股市的《“全民炒股”从头再来》(2007年1月25日A1版)报道,就是叙述或对话,不带一句判断。但细读之下,不难发现每篇这样的报道还是带有一些负面倾向的,邱兴华案的一系列连续报道突出了“刀下没有留人”的遗憾,对法制不够健全的遗憾;而《“全民炒股”从头再来》则反映了这轮牛市来得莫名其妙以及股民们的缺乏理性。

2,往事回忆

上文已经提过,《南方周末》的新闻报道并不太追求时效性,2007年2月8日A1版用《十年前,那个令人悲伤的夜晚》与《激情与宁静:邓小平的最后五年》等报道回忆了十年前邓小平逝世;2006年12月21日A1版《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回忆了12年前的一场大火;2007年1月11日A1版《1990-2007:中国反击"东突"十七年》回顾了17年间“东突”的出现与猖狂以及中国与其斗争的各个事件。这都是头版的新闻,当其他的报纸都抢着拿最新的报道用来当头条夺人眼球时,《南方周末》却用头版来回忆往事,它的用意何在?

这就是《南方周末》的“春秋笔法”,它想传达的含义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方周末》到底想说什么,就要观察它的回忆性报道中:所记录的主人公身上的特质,在现在人身上还找得到吗;过去改革道路上所犯的错误,现在的人还在继续犯吗;一些重大事故所暴露的问题,现在解决了吗;有人能扛起先人的旗帜,将他们未竟的事业继续下去吗。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为什么《南方周末》要写这些回忆性报道。

3,国外报道

《南方周末》有一个特点,新闻版上国外报道并不多。近十五期内仅有一篇。而唯一的那篇讲的是苏联解体15年后俄罗斯所经历的变迁(2006年12月21日B9版《俄罗斯人感受巨大变迁》)。文章中的俄罗斯处于动荡不安的转型中,出现了“从官员到平民,从平民到富翁,从首富到阶下囚,从孤儿到高官……”的种种故事。文末最后挑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从俄罗斯动荡不安的转型过程中能否提高对居安思危的认识,则是我们今天所讲述的目的所在。”

再回过头来看文章里的很多内容,就不免越看越可疑了。读者很自然地就会联想中国有没有上演这样的悲喜剧,而该文的作者无疑就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这种借外国的事说中国的写法,即使不能算影射,借鉴作用还是有的,也算是一种“春秋笔法”吧。

4,组合拳

这里的“组合拳”排除了原本就是组合报道的新闻,而是指能够组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单篇无法产生的力量的几篇新闻报道。

2007年1月18日A1版《最高检力推被害人补偿立法》的小标题是“凶杀案为何余悲难平,受害者急需国家抚慰,最高检力推被害人补偿立法”。在前几期中,有一连串的邱兴华案的报道。那些报道中《南方周末》呼吁对邱兴华作精神鉴定,以判断其是不是精神病,而这里一个最大的阻力就是:如若做鉴定证明他是精神病,而不被判处死刑,能不能平民愤。现在,没有经过精神鉴定,邱已被枪决。而这篇文章在小标题中就直接阐明“凶杀案为何余悲难平,受害者急需国家抚慰”,指出余悲仍在,并没有因为枪决了杀人犯就平息民愤,真正的民愤是:受害者的家属得不到一点赔偿与补助。再看2007年1月4日A1版《邱兴华案:枪声响过之后》中对受害人熊万成妻子尹行巧的描述:“尹行巧是在事后几天才知道邱兴华被枪决的事。不过跟其他被害人家属一样,她更为关心的是以后的日子。”,我们发现,最应该愤怒的受害人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却是能否得到补助,并非是否枪决邱兴华。于是,报道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法庭出于平民愤而枪决邱兴华的决定是不合理的。

另一套有“组合拳”味道的新闻在2007年1月18日C17版上《“特殊利益”正成为破坏环境的首恶——专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这位局长刚刚发了几个文件,被称为“环保风暴”。前半部分完全是分析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看上去很专业。但在这篇采访的后半部分,文章很匪夷所思地和这位局长谈起了他的为官之道、他做的诗、他的思想,这位局长也欣然把自己的一些做人处世的感想分享出来,最后甚至踌躇满志地发表出“我也有“士大夫”情结:在朝在野,都是“家、国、天下”四个字。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言壮语,使人感觉他挺有个人魅力的。没想到在下一期的《南方周末》上,就有一篇《远未结束的环保风暴》(2007年1月25日C18版),表明“环保风暴”还早着呢,其中的小标题是“我们下了多次文件,但没什么用”,表达了对这些所谓“文件”的效果的质疑。于是再回到上一期的那篇专访,我们发现,文章处处刻意地把这位局长塑造成一位充满浪漫主义理想的“唐吉珂德式”的人物,将他这么描绘只为了在下篇报道中将这种浪漫的理想打回原形。这套组合拳的意思很明显了,我们需要的更多是实际有效的措施,而不是一些乌托邦式的理想与“文件”。

三,《南方周末》使用“春秋笔法”的目的

看了这么多例子,可以对《南方周末》使用“春秋笔法”的目的进行一下归纳。目的大致可四点:(一),怀疑;(二),暗示;(三),倾向;(四),渲染。

(一),怀疑

在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前,用事实与细节将疑点展现出来,以引起受众的怀疑。在《南方周末》2006年12月7日对上海东方医院治心术的报道中,全文没有一句判断,只是对事情发展过程与一些细节进行描述,却直接让读者感到了疑点重重,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二),暗示

在一些事情不能明言之时,用曲折的文笔进行暗示。这里也许是对一些不可能披露的事实进行暗示,也可能是对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暗示,还有可能是暗示一些对未来的忧虑与担心。

(三),倾向

用“曲折的文笔”来表达倾向性,表现在报纸新闻业务中,就是用选材、写作的一系列手法以及排版等手段来表达报纸对时间的观点立场。新闻本不该有倾向,但上文在“选材”问题上已经说过,完全没有主观倾向的新闻又是不存在的。如何用客观的手法来表达主观倾向是一门学问。2006年12月7日对郁知非的报道可以看出记者对他的同情,2007年1月18日对环保局副局长潘岳的访谈可以看出记者对这位副局长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的不以为然。

(四),渲染

上文提到的2006年12月7日对上海东方医院治心术的报道中对周宜清的几个细节描写以及2006年12月21日对克拉玛依大火的散文式笔法都是很好的渲染。这样的渲染可以加大新闻张力,调动受众感情,在揭露报道中激起民愤,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中能增加读者对他们的同情。

四,分析“春秋笔法”出现的原因

以上结合实际例子大致列举了一些“春秋笔法”在《南方周末》中的运用。接下去谈谈《南方周末》为什么会采用这么些繁杂的“春秋笔法”,而不是直接“秉笔直书”。一繁一简,为何取繁去简呢?

1, 避讳

这点比较有中国特色。

历史上,避讳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小心翼翼遵守的法则。从《春秋》的“三讳”及更多的“讳”,以至于“世愈乱而文愈治”;到秦始皇开始一直沿用到明清的“文字狱”,以至于一言不慎就会掉了脑袋,中国的绝大多数的文人士大夫们都不敢“造次”。

然而有一些史官不愿意就这样将这段历史遗漏,他们要给后人留下当时最真实的记录,一些文人们也想发表一下意见,但又不能被抓住把柄,惹怒权贵,于是就用“曲笔”记录历史、发表意见。

现在中国的新闻事业当然还不能和上面说的那些相提并论,但由于政策体制问题,中国还有很多新闻禁区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绕开这些禁区却又能让一些事情留下一笔成了个大问题。这时,“春秋笔法”就成了报人们诉诸的途径。就《南方周末》而言,过去由于没掌握好分寸,遭受过几次重创。现在,新闻的热情还在,但手法上已经考究多了,很多时候打打“擦边球”,旁敲侧击一下,就如同上面那个苏联解体15年的报道,用外国的事儿来借鉴一下,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当然,如果仅为了避讳而存在,“春秋笔法”肯定达不到“秉笔直书”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效果。

2, 新闻性质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说到报道,就要和分析与判断区别开来。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它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向人们提供可以查证的事实。因为新闻传播的是信息,如果没有信息,却满眼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分析与宣传判断,那文章必然空空洞洞,没有说服力,让人感到完全是在受教育,这是读者所不能接受的。从这一角度讲,“春秋笔法”能起到一个“用事实讲话”的效果。如上文介绍的那些细节描写,将一件事更加有说服力地表达了出来却不让人感到空洞,这就给读者留下客观而深刻的印象。即使新闻有一定宣传意图或倾向性的话,也不能通篇指手画脚,而应该用事实来引导读者。就《南方周末》而言,在进行一些媒体监督时,如果妄加判断,很容易出问题,不是没有这样的教训。不如就客观地记录事实,将疑点用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让读者来作判断,这样的新闻自然、可信。新闻应该是尽可能多的事实,也不妨作些分析,但尽可能避免自己下判断, 让人觉得记者想表达的意思可以信服而乐于接受。一张报纸上新闻报道的新闻性是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公信力的。

3, 可读性

一般说来,细节描写、散文式笔法等等都有极强的可读性,较之一般的陈述更具体、更生动、更能打动人心。可读性是报纸十分重要的一环,其强弱直接影响到报纸发行量。《南方周末》作为一份力求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周报,相当规模的发行量是必须的。所以,除了在思想性、公信力之外,也需要在可读性上下工夫,于是“春秋笔法”这“曲折的文笔”便能做足花样,以期望留住读者的眼睛。

4, 气质暗投

在中国,讲究一个含蓄美。做人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一句话直截了当点明了反而使读者没了兴趣。宋朝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言有尽而意无穷”仿佛正符合了中国人欣赏诗文的审美标准,有话不肯直说,提意见力求委婉。

新闻自然与诗文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许多报人在写新闻时也遗传了那样的文风:新闻写作时,在恰当的地方留有余地,表达意见时委婉巧妙。这也就不奇怪我们可以见到《南方周末》上许许多多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了。

五,“春秋笔法”的软肋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春秋笔法”固然有它的优势,也必然有它的缺陷。

首先,如果所谓的“春秋笔法”只是为了避讳而存在的话,那就需要先审视一下这个社会环境的言论自由状况了。当“曲笔”横行天下,而“直笔”难觅踪迹之时,社会的灵魂就沉睡了,同时,这个有关“曲笔”与“直笔”的标准就变了。《南方周末》近年来被反映风格越来越软的原因就是为了避讳而不敢“直笔”。

其次,不同的人对一件事的认识也会不同。记者将一个细节写出来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而读者看着这个细节得出的体会可能就是另一个意思。这里存在着误读的可能性。甚至,很多时候读者根本就读不出任何意思,用“春秋笔法”的前提是你的受众必须要有能看懂你弦外之音的眼力。

第三,在许多问题上,就需要你开门见山地“秉笔直书”。梁启超所提倡的“新文体”的基本特征里就有“平易畅达” ,不需要你绕弯子。当在一个沉闷的“铁屋子”里,需要有人发挥振聋发聩的唤醒民众的言论时,就要求他直截了当地把他的观点说出来,很难想象一个满篇尽在打哑谜的文章能有多少的战斗力。而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里,一家之言里没有一个谁都能看得见的观点,这又如何能鸣得响呢!

第四,“新闻是历史的草稿”,从历史的高度来看,过多的“春秋笔法”恐怕只会给后人带来无穷的疑惑。《南方周末》的办报理念是“记录时代进程”,既然如此,使用笔法的时候就应多考虑这样写能达到“记录时代进程”的目的吗。

《南方周末》的“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例子
结语:本文无意探讨“春秋笔法”与“秉笔直书”在新闻中的作用孰大孰小,或是就这两种笔法而言谁优谁劣,这也无从比较。但无论是“春秋笔法”还是“秉笔直书”,我们都要知道:这些不过是一种为主题服务的新闻“笔法”。既然新闻是历史的草稿,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笔法,都应保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

古代史官运用各种写作方法来写历史自然有他们各自的原因与目的,而我们今人将这些写作手法继承在了新闻上,也应该有我们的理由与想法。我们可以大加研究过去史家们的“直笔”、“曲笔”,就像未来的史学家们也能将眼光放在我们现代新闻的“秉笔直书”和“春秋笔法”之上,这些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在抛开笔法的外衣探求历史本质、汲取历史的营养的同时,也应该用我们的良知与智慧给后人留下完整的和值得借鉴的历史。而笔法,只是让历史在当代有一件衣服穿罢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6997.html

更多阅读

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红楼梦艺术特色

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张月丕[内容提要]《红楼梦》是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第一,表现在其艺术形象的高度真实性上。这方面首先贯穿在作品的情节上、细节上及人物描写的各个方面。第二,小说具有浓厚的

记得写《海马歌舞厅》的马未都 海马歌舞厅主题曲

电影《海马歌舞厅》的编剧是马未都。那时,马未都是文学青年,年轻的小编辑,与写《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王朔是好朋友。那时,马未都爱收藏些便宜的普通青花罐,喜欢周末起早逛“鬼市”捡漏。那时,王世襄有些名气,马爷默默无闻。20多年

声明:《《南方周末》的“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例子》为网友待春暖花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