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一个人的行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有两个著名的行为形成的理论,即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和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condition)理论。经典的条件反射行为形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形成是外在的条件刺激的反复出现与个体出现反应两个现象之间的联系反复强化的结果,比如婴儿在第一次见到护士时,因为打针遭受疼痛而哭泣,反复几次以后,只要婴儿一见到护士就会哭泣。哭这个行为的形成与受到的外在的条件刺激(护士的出现)有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形成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行为的形成决定于行为的后果或对行为后果的期待。比如,一个男孩抽烟,女朋友赞美说:吸烟很有男人味,真帅,那么这种表扬和鼓励就会使吸烟这种行为持续下去;相反,如果他的女朋友对他进行批评,认为吸烟很不文明,那么吸烟的行为可能就会终止。儿童如果因为不小心打破了一支杯子而被批评的话,他就会在下一次见到杯子时很小心,摔杯子的行为可能就不会再次出现。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人的行为并非先天形成,而是在试错的过程中被鼓励或强化的行为后果所影响。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调定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基础,即人的行为是习得的,并受到环境条件刺激和行为后果的影响,也是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刺激和行为后果而改变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础性理论,构成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行为改变理论。
条件反射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对恐怖症的系统脱敏疗法,精神病的代币疗法,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认知疗法,对高血压等身心疾病的生物反馈疗法等。
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是人类自身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遗传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同卵双生子可能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反,当环境因素基本一致的的情况下,人们也可能因为遗传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对于预防医学和健康教育工作来说,重要的是要研究影响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及保持的环境影响因素,通过改变环境影响因素反过来促使人们的某些行为发生改变。
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又可以被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两种。人类行为无不受到诸如气候、地理特征、居住状况等物质环境的影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居住在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居民也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居住在北极高寒地区的人们与居住在赤道热带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会截然不同;居住在楼房里的居民的行为习惯也和居住在平房区的居民有所不同。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居民因为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会采取遮阳措施而避免被阳光灼伤或引发皮肤癌,而居住在北欧地区的居民会蜂拥到野外晒太阳。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居民因为冬季漫长缺少蔬菜而形成了吃腌菜的习惯,居住在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的居民认为洗手是最大的浪费。
人的行为同样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社会环境因素又可被分为小环境和大环境两种。小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行为的形成和改变主要受到人际环境的影响。在一个家庭,如果父亲有吸烟的习惯,很可能使其儿子耳濡目染,也养成吸烟的习惯;如果其母亲有跑步健身的运动习惯,其子女也可能会养成运动的行为;如果父母都不爱洗手,其子女也很难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在学校,如果老师都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学生也会产生好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的大环境包括文化、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就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教育、社会动荡、社会风气等。当众亲吻在西方文化背景的美国被认为是表示亲昵的行为,而在中国会被认为是一种不雅的行为;经济状况较好的中国南方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经济状况较差的西部省份的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会迥然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出台,规范了人们传染病的防控和报告行为;在主张性开放的国家最早产生艾滋病的传播流行。
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和精神心理性疾病四大类健康问题中,行为因素是共同的危险因素之一。如过咸饮食习惯与高血压、高热量饮食与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与心脏病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营养不良是结核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因素之一,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是消化道传染病的危险因素,随地吐痰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危险因素;不遵守交通规则是道路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等等。总而言之,行为在人们健康问题的发生、出现和流行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关键的环节,预防控制健康问题,要先解决人们的行为问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是要找出人们行为形成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消除不利于人们健康的行为习惯,促使人们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