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寺庙大全(图文介绍) 泉州的86所寺庙 图文

东城:黄瓦财神庙

此庙为财神庙,俗称黄瓦财神庙,位于北京的北锣鼓巷南口东侧。该庙始建于明末,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中绘有此庙,据文献记载,原有山门、正殿及配殿,凸出大街,内供财神、土地、药王及鲁班泥塑像。现仅存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财神庙为道教庙宇,财神有文武之分,文为比干,武为赵公明。 据民间传说,此庙原为民间供奉财神的小庙,庙顶原是灰筒瓦。雍正为亲王时路过此庙,曾祈求保佑登上帝位,即位后命换上只有皇宫才可以使用的明黄琉璃瓦以示尊崇。 2005年8月,在鼓楼东大街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中,拆除了财神庙周围的非文物建筑,亮出了大殿,进行了修缮,成为该大街的一处亮点。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安定门外鼓楼东大街117号



东城:黄寺

黄寺位于安定门外黄寺大街。有东黄寺和西黄寺,故称双黄寺。

东黄寺又名普净禅林,建于清顺 东黄寺又名普净禅林,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为治佛脑木汗所建,西黄寺建于顺治九年(1652),达赖喇嘛五世在当年12月来京时住此。顺治十年(1653),达赖刺嘛辞归。乾隆四十五年(1780),班禅额尔德尼六世来京,清高宗指定把五世达赖曾经住过的西黄寺作为他的安禅之所。

西黄寺寺门南向,进门有殿3间,院内有钟、鼓楼各一座。第二进有正殿5间,殿前有东西碑亭2座。雍正元年(1723),蒙古王公铸佛像宝塔送寺供奉。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四十七年(1782)在西黄寺殿后中轴线上,建清净化城,内有白塔一座,塔身刻班禅始末记,西黄寺又称达赖庙,清净化城为班禅塔。班禅塔周围环绕石栏,前、后各有白石牌坊一座。塔制上下八角形,饰以金顶。塔的4角配以小塔4座,每座塔上通刻佛像。

西黄寺坐北朝南,由二进院落组成,占地近一万二千平方米。过去是西藏达赖、班禅进京驻锡的场所。现在是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所在地。

清初,清廷为了融洽与西藏地方势力之间的关系,顺治八年(1651)派恰噶和喜饶喇嘛去西藏邀请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进京与顺治皇帝会晤,遂命建造西黄寺供达赖喇嘛驻锡。顺治九年(1652)西黄寺建成。是年,五世达赖喇嘛率领西藏僧俗官员侍从三千多人,历时九个月到达北京,驻锡在西黄寺。 因格鲁派僧人着黄色僧袍、戴黄帽,所以该派又称黄教,黄寺因之得名。此寺以东,原有一座建于公元1651年的藏传佛教寺院,为了便于区分,人们便依两寺方位称为东、西黄地。东黄寺早已无存。

乾隆四十四年(1779)六月,六世班禅巴丹益西(1738-1780)率领三大寺堪布及僧职人员百余人,由驻藏大臣、僧俗官员两千余人护送,从后藏扎什伦布寺起程,前来北京觐见乾隆皇帝,并为乾隆七十大寿祝贺。这是清代前期民族关系史中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次年七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

班禅参加了万寿节的朝贺,亲自诵《无量寿经》,施无量寿佛大灌顶仪式,然后在皇太子等人的陪同下于九月到达北京,驻锡在西黄寺。

从五世达赖、六世班禅开始,历世达赖与班禅,每隔一年都派官员和喇嘛来北京朝贡,他们照例都在西黄寺居住。从蒙古各部来京朝贺的佛教徒也都在西黄寺居住礼佛。

在西黄寺后殿中轴线上,有一座最突出的建筑就是六世班禅衣冠塔,本名“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这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为缅怀六世班禅,诏命建造的。这座班禅塔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整个塔型虽为印度佛陀伽耶式,即大塔四角建小塔,五塔共建在同一塔基之上,但中央主塔的结构却是藏式佛塔。其建筑、佛传人物、绘画、雕刻以及花纹装饰又是汉族的传统手法。这是清代佛塔建筑艺术的杰作。

设在西黄寺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是在十世班禅大师和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倡导下,得到人民政府的支持,于1987年创建的。这是一所培养中国藏传佛教的研究、教学、寺庙管理高级弘法人才的最高学府,也是藏传佛教培养活佛、格西的教育由经院式教学改变为课堂集体教学的历史创举。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安定门外



东城:普渡寺

普渡寺大殿位于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内普渡寺前巷。原为清初所建的喇嘛庙。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庆宫一部分。清代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王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旧睿亲王府改建成玛哈噶喇庙。1776年,乾隆将该寺赐名“普渡寺”。大典建筑宏伟,台基高大,须弥座式,面阔9间。黄瓦绿剪边殿顶,前厦为绿瓦黄剪边。檐出飞檐共3层,为建筑式中少见。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乘2、60路车到华门站下车,路东沿普渡寺后巷向南



东城:嵩祝寺及智珠寺

嵩祝寺及智珠寺在东城区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原为并排的3座大寺庙:东为法渊寺,中为嵩祝寺,西为智珠宝寺。是明代的汉经厂和番经厂遗址。

法渊寺,前后共五层殿:山门殿、天王殿、无量殿、大雄宝殿和后殿。智珠寺共有六层殿宇。第一层为山门殿和终鼓楼,第二层为天王殿3间,第三层为重檐四方殿,第四层为后殿(又名净身殿)5间,第五层殿5间,殿后有二层楼。嵩祝寺建筑规模较大,共分3路,主要殿宇在中路。东路有佛堂、经堂等。西路主要为喇嘛住宅。中路:从山门到后楼共五层殿宇。山门间,钟鼓楼为重楼建筑;天王殿3间,殿两侧有红围墙;正殿5间;宝座殿5间和二层的后楼7间。

嵩祝寺、智珠寺的大部分主要建筑保存未拆。已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门票价格:免票

交通指南:乘58、60、112路到亮果厂站下车,路西到嵩祝院北巷



东城:五顶庙

五顶庙是北京最著名的五座泰山神庙,亦称碧霞元君庙,分别为东顶、西顶、南顶、北顶、中顶。

东顶在东直门外,俗呼东顶。因庙侧有一株数百年的老榆树,顺义、通县一带人又称为孤榆树庙,现已无存。

南顶位于丰台区大红门外南顶村,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八年重修,民国年间倾记,现已无存。

西顶亦称广仁宫碧霞元君庙,俗称娘娘庙,位于海淀区蓝靛厂。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称护国洪蕊宫,清康熙五十一年改称广仁宫碧霞元君庙,有大殿五进,旁有七十二司,以及清圣祖御制碑、乾隆御书联额并御制诗碑。民国时曾为舍粥厂,1949年后曾为疗养院,70年代辟为北京橡胶五金厂。现存山门、大殿、配殿及古柏。

北顶位于朝阳区大屯北顶村。清乾隆年间整修,1976年后殿因地震坍塌,后被翻盖为北顶小学校。现仅存山门、前殿。

中顶在右安门外十里草桥,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民国时又重修。现存山门、大殿以及石狮、张玉书篆额、史夔撰文石碑等。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东顶在东直门外南顶位于丰台区大红门外南顶村西顶亦称广仁宫碧霞元君庙,俗称娘娘庙,位于海淀区蓝靛厂北顶位于朝阳区大屯北顶村中顶在右安门外十里草桥



东城:太庙

太庙在明清两代为皇家祖庙,在天安门东侧,面积13.96万平方米,四周有围墙三重。太庙以古柏最为著名,园内有多株已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嘉靖、万历和清顺治年间曾多次重修,主要建筑为三进大殿及配殿,前面有琉璃砖门及戟门各一座,两门之间有七座石桥。殿宇均为黄琉璃瓦顶,建筑雄伟壮丽,大殿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式台基,周围有石护栏。太庙的规划和木石部分大体保持原状,是北京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如今在这里常有书展之类的活动。

门票价格:开放时间:08:00-20:00 门票:2元

交通指南:乘1、4、10、20等发往天安门的车可达。



东城:孔庙

孔庙在东城区国子监街。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庙内的大成殿内的礼、乐器具仍按原状摆放。再现当年祭孔乐舞场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曾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并将殿顶换成青色琉璃瓦。清顺治、雍正、乾隆年间重修,除将崇圣调换成绿琉璃瓦外,各殿全部换成黄琉璃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孔子为大祀,将正殿(大成殿)扩建。

在孔庙内还有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进士提名碑,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珍贵文物,如果您细心,就可以找出清朝“罗锅”宰相刘庸的提名。庙内还有气势宏大的十三经碑林,是中国古文化的钟秀集锦。

门票价格: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10元

交通指南:1、电车116路或13、18、44、62路公车在国子监或雍和宫下车。

2.地下铁环状线在雍和宫站下。



东城:凝和庙

凝和庙在东城区北池子大街46号。俗称云神庙。清雍正八年(1730)敕建,以祀云神。

庙门坐东朝西,正门前为琉璃砖影壁。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及四层大殿。该庙现为学校,影壁、钟鼓楼已拆除,大殿及后殿还在。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东城区北池子大街46号



东城:宣仁庙

宣仁庙在东城区北池子大街2号、4号。俗称风神庙,清雍正六年(1728)效建,以祀风神。

庙门坐东朝西,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祀风伯,风殿祀八风神。该庙琉璃影壁、山门、钟鼓楼及几层殿宇均保存。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门票价格:免票

交通指南:东城区北池子大街2号、4号



东城:柏林寺

柏林寺在东城区雍和宫之东,为京师八大寺庙之一。元至正七年(1347)始建,明正统十二年(1447)重建。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庆祝康熙60寿辰,由胤祯主持重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一次拨巨款进行重修。

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全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和维摩阁共五进院落。中轴的东西两侧为配殿,整座寺院布局整齐严谨,全部建筑都建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

寺内曾保存中国唯一存留的龙藏经版。佛教经典从唐代起称为“藏”,龙藏就是指清朝御制镌刻的佛学大丛书,其内容收集了元、明、清三朝著名高僧以及佛学研究的著作,很多为支书所不载的史料,多可从这里探源溯流找到答案。这部龙藏刊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成于乾隆三年(1738),经版有78230块,经书7240卷。经版系选用上好的梨木雕造,刀法洗炼,字体浑厚端秀,由于印刷量极少,因此经版至今字口锋棱俱在,完整如新,经版于1982年移至智化寺保存。

门票价格:免票

交通指南:城区雍和宫之东



东城:智化寺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成立于1992年,位于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智化寺内,是一座以促进发展、传播和研究文物、博物馆、民间收藏、文化交流为中心任务的综合性博物馆。 明代寺庙,其中万佛阁内有近万个木制佛龛。王勇的《安魂曲》中的梵音便出自智化寺之和尚

智化寺是一座明代古刹,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具有独特的明代特色。其庄重典雅、用料独特的黑硫璃瓦顶,素雅清新的装饰彩绘,精美古朴的佛教艺术,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虽历经500多年,智化寺的基本格调受到了较好的保护,特别是智化寺藏殿内的转轮藏,更是目前北京唯一的一具明代原木结构转轮藏,年代早、雕刻精美、线条粗犷而有力。京音乐是在智化寺建寺之初传入的,它采用的是中国民乐的工尺谱。其谱稿是由明代宦官私自带出宫廷的,既包涵有唐、宋佛教法乐的精髓,又吸收了宋、元、明民间俗乐的调式,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500多年来,京音乐一直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交通指南:

门票价格:



东城:雍和宫

雍和宫位於北京市东城区内城的东北角即雍和宫大街路东,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创建於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

建筑特点:

雍和宫南北长近400米,占地约6.6万平方米,由牌坊和天王殿、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另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 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的特色。

景区看点:

法轮殿内五百罗汉山里的五百罗汉由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布满了山间的每一个地方,整个雕塑犹如仙境一般,是雍和宫的“三绝”之一。万佛阁供奉的木雕巨佛“迈达拉佛”高18米,加上埋在地下的8米,共有26米高,也是雍和宫“三绝”之一。

雍和宫拥有众多极具特色的佛教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文物有:

一、木雕“三绝”,指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和楠木佛龛。

二、铜铸须弥山,雍和宫大殿前的庭院里,椭圆形汉白玉石座上的石池中,有座高达1.5米的青铜“须弥山”。

三、“坚三世佛”。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後,银安殿成为正殿,便供奉三尊高2米的铜佛,两座汉白玉石座上排列蒙麻披金的十八罗汉。这三尊铜佛都结跏趺坐。佛像背後是蛟龙背光。背光象微像的身光,成叶形屏风状,上雕刻蛟龙象徵释迦牟尼涎生时九龙灌浴。这三尊铜像的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他是现在世的佛。东边上首是燃灯佛,他是代表过去世的佛。西边弥勒是代表未来的佛。大殿供这三尊佛,表明从无限久远的过去,到无限遥远的未来,都是佛的世界;这是从时间上说佛教历史悠久、生命久长。由於时间从上古到今世到未来呈坚向,所以称“竖三世佛”。

四、六道轮回图。雍和宫万福阁东厢的照佛楼,原是乾隆生母供佛之处。那里陈列着两幅画像:旃檀佛画像和“六道轮回”。此图形象地儆戒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达到劝恶从善的目的。

门票价格:30元

交通指南:地铁到雍和宫站下。直达公交车:13、62、116、807等



北京寺庙大全(图文介绍) 泉州的86所寺庙 图文
~~~~~~~~~~~~~~~~~~~~~~~~~~~~~~~~~~~~~~~~~~~~~~~~~~~~~~~~~~~~~~~~~~~~~~~~~~~~~~~~

西城:火德真君庙

火德真君庙在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77号。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都有重修。 俗称火神庙。

火德真君庙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为象征天地精灵的龟蛇抱像。传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开始营造大都城的时候,有龟蛇出现在今西直门外的高梁河上,群臣解释说,这是真武神光临,其德惟水,水能胜火,宋朝亡定了!忽必烈大喜,下令在高梁河出现龟蛇的地方建了座“大昭应宫”,祭祀真武大帝。后来又在城中心海子边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真武庙。元统一中国后,元成宗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为北方最高的神!

明成祖朱棣也特别崇奉真武大帝。他在夺取皇权的“靖难之役”中,鼓吹有北方真神相助,是替天行道。他当了皇帝后,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赐名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修“金殿”、造金像,大兴土木,费资百万,把个武当山修得如天宫落地。

火神庙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火神庙的山门东向,开在庙的东南角上,面对地安门外大街。山门内外原各有一座牌楼,现已毁。山门为歇山顶,面阔一间,黄琉璃瓦绿剪 边。山门内原有钟楼、鼓楼。进山门,向西穿过配殿(已毁),进入南北向的院落。南面的倒座房是隆恩殿,面阔三间,歇山顶,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 北面正殿是火祖殿, 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前出抱厦,供奉火神(南方火德荧惑星君);西面为一配殿。

永乐14年(1416),他下令在地安门海子桥边原庙址营造皇家道观真武庙,并定为京城九庙之一,由官方祀祭。朱棣还在紫禁城内御花园修建钦安殿专祀真武,就连他上朝的奉天殿两壁斗拱中间也绘有真武像。他还亲自谱曲,名“御制大明玄教乐章”,专为祭祀真武大帝仪式上演奏。从此,假亦真来真亦假,宫中处处流传真武显圣的传说,直到清末,祭奉不辍。

海子桥的真武庙是皇家道观,自然气度非凡。当时供奉的是北极佑圣君。就是帮朱棣打胜仗的那位真武尊神,那规模一定大得可以。明正德二年(1507)改名灵明显佑宫。清代又重建。兴兴废废延续至今。现在庙里依稀可以看到正殿、配殿的样子,似乎还有乾隆年间铸的香炉和光绪年间铸的一口钟。时过境迁,当年的皇家道观也只是留下个残破的外壳,与埋没的古桥作伴。

幸运的是,后门桥出土引水了,那庙也在修饰,向西望去,海波不兴,猛然想起许有壬那句词:“恰信东君神妙手,一宵绿遍官桥柳”。

庙坐北朝南,有门东向。东向山门内外各有一座牌楼。山门外有旗杆,山门内有钟鼓楼,山门3间,前殿为灵官之殿,面阔3间,二层殿面阔3间。东西配楼二层,殿后有亭,可望什刹海。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原占火神庙的单位已经腾出,火神庙正在修缮中。2006年5月,修缮后将成为北京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地安门外火德真君庙

火德真君庙俗称火神庙。火神庙祭祀火德之神。秦汉以来求仙炼丹、自信长生不死的方士,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附会王朝命运,称五德。帝王受命正值五行的火运,即为火德。相传远古生于陕西岐山姜水之滨的姜氏,就因火德为王而称炎帝。他做耒耜教人耕种,又号为神农氏。从炎帝开始,火德作为神灵受到民间敬奉。因此俗称火神的火德真君就在神州各地建庙供奉起来。

北京地安门外大街什刹海东岸的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是否受命于五行的火德,无从考据。他统治时期比较注意百姓休养生息,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选拔人才,发展科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使国家变得繁荣富强,史称“贞观之治”,是唐王朝最为强盛时期。因此火德真君庙建在那时,香火相当旺盛。

历尽唐宋两朝,忽必烈建元定都,浚水利抓漕运,积水潭浩浩荡荡,江浙客货溯运河而上,直抵大都城闹市积水潭。火德真君庙恰好紧傍万宁桥漕运水道,香火供奉与楫橹咿呀之声让庙里供奉的火德之神尽享大元盛世繁荣。就连当年庙后有个临水亭台也沾了莫大灵气——科举殿试登第的进士们由皇帝宣布名次,吃完翰林院宴请,就汇聚这里,赏马似游龙、车如流水的繁华,话红裙翠袖、长歌短曲的温韵,观宫树红墙、鸥鹭渔舟的景致。于月榭管弦、水亭帘巾莫中感受轻燕落絮、游鱼动荷一般雅趣,引发诗兴,彼此唱和,直到灯火荧荧、星河澹澹,仿佛天下宫阙也离自己近了……至正六年(1346年),火神庙重修。这年京畿、山东、河南、云南多处农民起义,已隐隐敲响了元帝国的丧钟……

明朝火神庙重又辉煌。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修北京外城,火神庙也随之改建,增加了碧瓦重阁的殿堂。同是编修、国子博士袁宗道、袁中道兄弟来火神庙,或看道士炼丹,或品清茶望水,那漫地柳荫、倒映红楼总会唤起犹如身在长安的古意诗情,就信笔写下,题赠道人。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朱由校刚即位就获悉明军在辽沈战场被后金打败,立刻命令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事宜的太常寺官员每年农历六月廿二日祭祀火德之神,以挽救明朝危局。然而据迷信说法,五年后的五月初六上午,北安门内侍听到奇怪声音,循声找到庙里,竟有火球腾入空中,声震天宇。随之就是屋以千数人以百数的倒塌与死亡——这无疑是明朝江山危亡的先兆。

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两位皇帝颁旨重修火神庙,门及后阁改加黄琉璃瓦,神秘的火德之神又获得更加尊贵的香火敬奉……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西城区地安门大街77号。乘5、107、111、810路车到地安门站下车路西。



西城:天寿庵

天寿庵在西城区龙头井42号。建于清代。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后殿。前殿和后殿两侧均有耳房。为西城区保护文物。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西城区龙头井42



西城:护国寺

北京护国寺位于西城西四牌楼之北,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北,农历每月逢七、八有庙会。

护国寺为北京名刹,始建于元代。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云:“大隆善护国寺,都人呼崇国寺者,寺初名也。都人好语讹语,名初名。寺始至元,皇庆修之,延佑修之,至正又修之。元故有南北二崇国寺,此其北也。我宣德已酉,赐名隆善。成化壬辰,加护国名。正德壬申,敕西番大庆法王领占班丹、大觉法王着肖藏卜等居此,寺则大作。中殿三、旁殿八,最后景命殿。殿旁塔二,曰佛舍利塔。”寺前后五进。院中碑刻甚多,其中著名者为赵孟頫书《皇庆元年崇教大师演公碑》和危素撰并书《至正二十四年隆安选公传戒碑》等。寺内除供奉佛教诸佛祖外,还有元丞相脱脱夫妇塑像和辅佐明成祖朱棣建有殊勋的姚广孝影堂。另有葡萄园数亩,可见其规模之大。

清末唐晏著《天咫偶闻》云:“隆善护国寺,俗称护国寺,即元之崇国寺。赵松雪书演公碑,危太仆书选公传戒碑皆在殿东阶下。月七、八有庙市,与隆福寺埒,而宏敞过之。”

护国寺庙会与隆福寺庙会齐名,即所谓“东西二庙”之西庙。《京都竹枝词》云:“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间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

解放初期,随着社会的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护国寺庙会又兴旺一些时间,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摊贩们大都集中到隆福寺长期营业了。一九五七年时,每届庙会时还有少数小摊贩在庙中摆摊售货,逛庙者寥寥无几。以后庙中建筑逐渐为一些单位占用,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改建为楼房,庙中原建筑仅存三间金刚殿和后殿的几间西配殿。如果硬要寻觅护国寺庙会的痕迹,只有人民剧场对面的小吃店和花厂子,尽管解放以后都改建为楼房,但这两家还是由护国寺庙会延续下来的。

后来又对遗存的金刚殿进行过修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护国寺

护国寺大街是以寺庙而得名的,庙的全称是“敕建大护国隆善寺”。老北京人习惯叫护国寺,而隆善寺反而不叫了。东城有条隆福寺街,它的庙名是“敕建大护国隆福寺”,老北京们把隆福寺叫出来了,“护国”两字不提了。当年护国寺庙宇早已损毁,整个庙的规模框架还存在,逐渐变成城内的集市——庙会。我的记忆,庙会在上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是鼎盛时期,消失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60多年前的护国寺庙会甚是热闹,现在还能回想起当年的景象。

护国寺庙会山门(南门)不开,游人出入走东西角门,进入后就可见一座叫金刚殿的佛殿。当年的山门及角门,于上世纪50年代初拆除,盖起了楼房,为北京市钟表眼镜公司。后边的金刚殿当做库房用,此楼如今还在。山门内是前院,最南边有一茶汤摊儿,字号“年糕李”。这个摊儿不小,前边一溜儿是售货案子,后面有几张方桌,供顾客吃食休息。往北走,有扒糕、凉粉、油炸灌肠、卤煮丸子等卖各种北京风味的摊儿。

在西边靠墙的地方,有个卖粘瓷药和擦铜药的地摊儿,此人五十多岁上下年纪,嘴里不停地吆喝着“粘瓷的,擦铜的”。粘瓷药是比火柴棍粗点儿的红黄色小棍,每根五六厘米长。如果瓷碗或瓷盘子摔坏了,将破处用火烤热,然后抹上棍药,两处粘合,冷却后即可粘牢,可继续使用。那年代,百姓们打破的碗盘儿舍不得扔掉,粘上凑合再用。擦铜药是黄药面,专擦铜质器皿,如家具的铜什件,用此药面蘸点食醋,擦出的铜活锃光瓦亮。粘瓷药和擦铜药当时都相当便宜,经济实用。

前院靠东边墙是卖山货摊位,锅碗瓢盆、叉把扫帚、大笤帚、筐箩簸箕,各种炊具,日用杂品,一应俱全。

由金刚殿东西山墙往北分成东西两路,各摊位都支起蓝白布棚,卖什么的都有。东路南头儿有一卖香面的,支着蓝布棚子,香面是用各种香味木料,如檀香木,制成粉末状,装入布袋,带在身上或放置家中,散发香味儿,传统的香面就是当时中国式的“香水”。售货人员一边用锉状工具加工香面,嘴里一边在唱,这是吆喝的一种形式,每一段六句,合辙押韵,很是好听。往北有卖木梳的,各种木质的、牛角的大小各式梳子、篦子,应有尽有。

还有一布鞋摊儿,按季节售货,春秋夹鞋,夏天布凉鞋,冬季棉鞋,北京人喜穿的骆驼鞍毛窝、老头儿乐,各色布料具备,都是按百姓需要供应。

还有一个点痦子摊儿。一张方桌,后桌腿绑两根竹竿,上挂一块方形白布,画着两个男女大头像,两个大白脸,画有五官眉眼,在各个不同部位点着黑点儿,表示痦子。过去年间,人们很迷信,痦子长在什么部位不好,如不除掉就不吉利、要倒霉。点痦子摊儿的主人招呼大伙儿用他的药来点上,声称药到必除,必有好运到来。当年还真有不少人上当。还有些零碎小吃食,如卖棉花糖的,他们都不定地方。

在西路,有一卖鞋面儿的,五颜六色,各种面料,花色品种齐全。那年月,百姓家大部分自己做鞋穿,自己纳鞋底,买块面料,配制成鞋。

有一布摊儿,周姓兄弟俩经营。各色棉布、花布有数十种,那时百姓是自做成衣,所用面料都是粗布、蓝布、细白布,有月白、灰、浅毛蓝等颜色。这种摊儿不备绫罗绸缎高档货,都是平民百姓所需。

挨着有个卖花儿的摊儿,是绒花、绢花、纸花。业主姓崔,制作各种头戴花、瓶插花,品种繁多。百姓们当时虽穷,逢年过节,有个喜庆日子,妇女们还是喜欢头上戴朵花儿,价钱不贵,透着喜兴。

金刚殿后是中院,卖艺表演的多。靠西南边是用绳子和白布圈起的一个场子,演出评剧。北京人叫小戏棚子。零打钱,每唱一段或一折,伙计拿着小笸箩到观众中要钱,你给三分二分,一两毛钱都行,便宜,但戏的质量不高。

戏棚对过是宝三跤场,当年宝三正在中年,跤摔得漂亮而帅气,看角力能看出掼跤的艺术性。他还耍中幡,一丈多高的大竹竿,挂上幡旗,很有重量,耍起来的花样很吃功夫。在很远就能看见中幡飘摆,铜铃铛响,煞是威风。有时摔跤的人很多,那都是帮场的业余爱好者,自己不取报酬。

东南角儿有练武术把式场子,卖艺人名叫蓝剑舒,四十来岁,专练方便大铲,就是戏曲舞台上鲁智深用的那个一头是月牙儿,一头是方形铲的兵器。据他本人说在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拍的无声电影《火烧红莲寺》中的大和尚,就是他扮演的,影片中使用的兵器就是庙会上表演的那个大铲。

这个场地有一阶段由爷儿三个练把式,并带耍狗熊,人称“狗熊程”。父亲带着姐弟二人卖艺,姐弟能打拳、顶碗,黑熊站立行走,翻跟头,头

项转钢叉。解放后,这一家都参加了中国杂技团,驯熊节目也保留下来。

东头靠北边有小酒摊儿,卖零散白酒,旁边有个卖炸鸡蛋角(荷包蛋)的。再旁边是炸灌肠的,北京炸灌肠就是淀粉加红曲做成坨状上锅蒸熟,晾凉后切成碎块再用煮猪肉的汤油煎炸,外焦里嫩,加上咸蒜汁食用,很好吃。现在还有卖这种小吃的,但远不如当年庙会上的味道。

中院大殿早已坍塌倒坏,在殿台基上放着不少大木料,都是大殿当年所用,经过多年风吹雨淋,已经老旧,但质地不朽,还在那儿直挺地躺着。说明这是些上好木材。当年这里是摆小人书摊儿的地方,琳琅满目,中国古典文学绘画出的《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大五义》、《小五义》、《水浒》、《聊斋》、《西游记》等。当时放映的电影片儿,后印成小人书,看小人书和看电影一样,只是不会动没声音罢了。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地,一分钱看一本,看半天也用不了一毛钱。

东路最北头儿,到东后山门,门里靠东边是相声场子。庙会上只此一家,领头人叫孙宝才,艺名“大狗熊”,其他演员有赵玉贵、罗荣寿、赵春田、黄鹤来等。他们相声、双簧都表演,孙宝才以演双簧前脸为主,现在北京能演双簧的人不多了,就是有演出,大多还是孙宝才的路数。说相声时,孙宝才以捧哏为主。当年他们这个场子很受观众欢迎,每说一段之后零打钱,给多少都行,不给也行。

西路北头儿,到西后山门,靠西有北殿,上挂横匾“瑞芝堂”,是当年管理庙会的喇嘛住房。护国寺原为喇嘛庙,但当时喇嘛不多。我所知道王喇嘛是主管,另一姓薛的喇嘛,其他还有几位记不得了。瑞芝堂门前有一块空地,能摆十几张方桌,作为茶馆,是由喇嘛经营的,供逛庙会游人喝茶歇脚。这个茶馆在庙会期间很红火。

东西后山门中间有大殿一座,高大巍峨,还未坍倒,阁扇门窗齐整,虽经多年风雨老旧,气势依然,内无佛像,堆放杂物,凌乱不堪。这个大殿的后面就是塔院了。

塔院有小山门,门前有小石狮一对,东西各有角门,这个山门长期关闭,游人均走角门。山门前东西各有庙墙的豁口,也成为后门儿,东后门可到棉花胡同,西后门可通百花深处胡同。

东后门内靠北边有卖弹弓弩弓的摊位,靠南有一卖胡盐的。胡盐就是食用大盐用锅炒后再加工成细面儿,供人们刷牙用。那年月百姓们刷牙就用盐,能用牙粉的就很不错了,用牙膏那是以后若干年的事了。这个摊案上摆放铜牌儿,上有黑字“洪商”,摊主是位白胡髯老者,个儿不高,吆喝“买胡盐来!”声音脆亮,至今我还记忆清楚。

西后门内路北有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北屋,门楣挂着“明音斋”的小匾,是卖京胡琴的。老夫妻二人,老头儿自制胡琴售卖。那间小房既售货又是车间,既是卧室又是厨房。

塔院东角门内,有一唱京剧的场子,艺人名叫“大妖怪”。当年此人四十多岁,留着背头,穿长袍,头戴“苏州撅”,就是戏曲舞台彩旦丑婆子戴的那个头面。脸上涂成白色,龇牙咧嘴,逗人发笑。“大妖怪”拉得一手好京胡琴,相当熟练,他拉各种京剧曲牌,水平不低。每开场时,他必拉曲牌《夜深沉》,以便招徕观众。

“大妖怪”姓刘,当年他太太也在场唱戏,青衣旦角、老生都能唱。还有票友帮场,不要报酬,只为过戏瘾。记得有位姓杨的票友,高个儿,长脸膛,唱老生,日久观众称他为大杨,帮场时间很长,经常见到他。“大妖怪”在庙会最后萧条的时候,就不知去向了。

塔院西角门内,有个变中国古典戏法儿的。四面观众,能变出各样戏法,常演节目有仙人摘豆、平地抠碗、罗圈当当、长绳摘环等。观众在一米的近距离,看不出什么破绽来,堪称绝技。

塔院正中大殿和东西偏殿还完好,在大殿前有位说唱竹板书《刘公案》的,艺名“小蜜蜂”,以说为主,唱的不多。四十多岁,沙哑的嗓音,很受些老太太们的欢迎。

说竹板书的南边,也就是院中间,是卖茶汤的摊子,大铜壶一把,是个招牌,以茶汤、油炒面儿、藕粉为主,也卖年糕之类的小吃。据我所知,护国寺庙会上只有两家卖茶汤年糕的摊儿,前院是“年糕李”,后院就是这一家儿。

塔院大殿东西各有一小门,通往殿后院儿。这里比较荒凉,较之前院游人也少,虽也有大殿,但东西没有配殿。靠南边一溜几家卖羊霜肠的,煮熟后卖,热气腾腾,在冷天儿来碗热羊霜肠,连汤带水又暖和又解饿,好吃不贵,经济实惠。靠西边有一拉硬弓的场子,练武者三十多岁,身强体壮,能同时开5张弓,有时候也表演打弹弓。练拉弓不要钱,主要是卖“大力丸”。

塔院后院西墙有一随墙大门,出去往西走太平胡同就到新街口南大街了。

护国寺庙会不是每天都有,每月按农历计,逢七、八是护国寺。到上世纪40年代末,土地庙、花市庙会撤消,两天庙会就挪到护国寺。护国寺庙会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逐渐萧条。公私合营之后,有的庙会摊主被吸收到商业或企业中,卖扒糕的、卖炸灌肠的并入护国寺小吃店。

庙会看着不外乎是有买有卖,艺人卖艺,平头百姓购物娱乐之处,实际上有许多文化内涵,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底蕴积厚。吃穿用玩儿,都是文化,质朴无华,和百姓紧密相连,故而使庙会撂地的玩艺儿,多少年流传下来。在现今的浮躁社会中,北京城的老人们盼想着那些纯朴文化的回归。

护国寺庙会

护国寺与隆福寺、白塔寺、土地庙、花市等五大庙会由来已久。清康熙年间是五大庙会鼎盛时期,甚至原有的报国寺等大型庙会竟被其取代。

护国寺原为旧历逢七、逢八开放;自民国十一年(1922年)改为阳历逢七、逢八开放。每届庙会期“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燕京岁时记》)因此,城乡游人摩肩接踵,甚至在定阜大街一带清王府邸居住的贵族妇女也来此光顾。

护国寺庙会从兴起至解放前,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历经沧桑,情况逐渐变迁,因时而异。现仅介绍晚清时护国寺庙会的几个片断。

前清时,弥勒殿相当于厂甸庙会的火神庙。所售之物主要有三项:一是零星古董,诸如:朝珠、手串、小铜佛、铜镜、鼻烟壶之类;二是花梨、紫檀、镶有大理石心的罗甸的硬木家俱;三是练武、狩猎用的腰刀、剑、弩、铜吹筒等物。当时翎子张的腰刀摊,颇引人注目。

天王殿未塌前,殿内有辛记等的玉器摊、首饰摊(多是两把头上的装饰品)十多个。经常有“衣香犹带御炉烟”的贵族妇女到此猎奇。“值当意之物,一诺千金,不吝其价。” 殿外附近的摊子则卖些仿古文玩。(工艺品)烧料的烟壶儿、烟袋嘴儿、帽正儿、仿大明宣德的青花盖碗等,摆的满目琳□,美不胜收。尤其是云林斋的字画与这些文玩一配,显得格外风雅。另外,德丰斋、冰玉斋的京装绢扇,作工精细,一直受到妇女们的青睬。那时,旗族妇女梳着大两把头走在街上,手执这种团形绢扇遮着太阳,别有一番风度。

殿廊下,有古今中外的书籍、字帖、拓本,有时市面上买不到的“孤本”、“珍本”,这里有时倒能碰上,而且价钱不太高。因此,也吸引了一些文人墨客。 东西碑亭历来是书亭、画亭。这里不但有慈善家施舍治病偏方;还有善信弟子散发《玉历至宝钞》、《灶王经》、《太阳经》一类的善书,春节期间,这里挂满了《富贵有余》、《耗子成家》的年画,任人选购。

碑亭前,有百本张,同乐堂等卖唱本。他们把一些木刻、石印版的唱本夹在粗小线上,然后将小线拉在亭柱上,以招来主顾。后来,又出现了一些外乡人背着蓝布包袱到此卖唱本的。他们多是席地而坐,边唱边卖。有的拿一副竹板,有的只捡两块瓦片,敲打起来,唱什么《继母娘打孩子》:“光绪坐龙楼,福如水长流,四海民安乐,禾谷根苗收。有一件新闻事,出在了景阳州。”唱几句吆唤两声“一个大一本,两大一本!”如果没人买就又接着唱下去:“离城四十里,地名叫刘家沟,此人姓周,名叫周振楼。年少好行善,补路把桥修,修下了二儿,一个女娇流。”如一旦有人买,马上停下来,招待主顾。这种生意获利极微,故自称为“要饭的买卖。”

庙会上的戏曲、杂耍生活气息很浓,通俗易懂,形式多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但有个别节目未免有些低级、庸俗。晚清,西庙曾出现过驯兽表演,所谓“看海豹”。出现过大型马戏、杂技。但主要还是以撂地玩艺儿场子为多。当时有仓儿、王麻子的两个相声场子,以即兴表演,临时抓哏为特长招徕听众,由于内容不太文明,所以听众多系男人,妇女自觉地不去观赏,偶有妇女站脚,他们便说:“老太太,我们这儿不说人话,请您上那边看耍狗熊的去吧!”鸭蛋刘的戏法是叫座的买卖,那时讲究演什么吞长虫、吞宝剑、吞针、吞火、掏肠子埋起来,然后树个大旗杆等惊险、离奇的节目。

当时,还有许多用白土子或大白在地上画个圈当场子的,谓之“画锅”。最吸引人的是大个王的太平歌词。他不是光唱《庄公劝善》、《韩信算卦》之类的传统段子,还自编与时事有关的新段子,如:《义和团火攻西什库》、《抢当铺》等 最招小孩喜欢的是拉大画儿,也叫西湖景。有的搭起布棚,挂一张大画儿,不能拉,里头有个男扮女装的人,边唱边扭。镜子是鱼鳞玻璃,往里一瞧,仿佛有十好几个人。也有的在竹架上设大木箱,内设“八大篇”,外设活动走线,拴着锣鼓,卖艺的一拉,“此不□咚仓”,叫作“元年儿领空”,不论什么画面,都是那一套死词儿,除了《小寡妇上坟》就是《刘大人私访》,通常在开始时,先拉个序幕:“往里瞧,这第一片,来到了苏州大街你观上一观,一条大街长十里,招牌幌儿挂在两边,钱庄、当铺两对过儿,茶楼酒馆紧相连。路南有座美人书寓,画栋雕□好门面,楼上坐着听书的客,跑堂的过来又把茶端,有几个倌人会弹唱,怀抱着琵琶定准弦,开口唱得是马头调儿,然后改了太平年。有张生来游寺,小小的红娘把信传。这么张玩艺瞧了个到,哎……(七不□咚仓),拉起一张您再慢慢观哪!哎……(七不□咚仓)

在这里做买卖、耍手艺的采用各种新奇的办法,招徕顾客。卖料烟袋嘴的手持小铁锤“用力”往货样子上砸,边砸边向过往游人喊道:“咱这货就是结实,不怕砸、不怕打……”偶一失手打碎了,他便找撤说:“我为的是叫大家看看这茬儿……” 卖剪刀的为证实货的钢口好,竟用一把样品刀往燧石上打,打的啪啪冒火星儿,大喊:“您瞧瞧咱这刀的钢口!” 卖布头的以天津口调大声吆唤道:“买来吧买来吧! 天津卫,刚下火车的!关了门儿的货底子……”卖首饰的拿着一只镯子喊道:“买过的知道,戴过的认得!露出铜来给我拿回来……”更有甚者,粘盘子、粘碗的李九儿,用学驴叫、狗叫、群狗打架的办法招引游人。

晚清,在这里卖野药的极多,经营方式也很特殊。有个老头,头戴毡帽盔儿,帽下掖一块纸,当帽沿儿,拉着一头脖子上带有铜铃的小黑驴儿,驮着一些药匣子,下边挂着大字布围:“天元堂黑驴眼药”。人少时采取游动贩卖的方式边走边卖,如果人多拥挤,就在配殿廊底下停下来,而且把患者表示鸣谢,给他挂的布匾亮出来。从远处望去,好像土地庙。仁义堂孟家则拉个练武的场子,卖“百补增力丸”先耍一场飞叉,等把人招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时候,他才开始卖药,喊道:“千方容易得;一效最难求!”金回回是在塔院出摊卖膏药,他与那些拉场子卖艺,自称:“小弟是从镇江来”的卖药者迥然不同。他是在现场升起火来,坐上油锅熬药,往一块块红布上摊,公开“修合”。招人围观。自称是:“修合众人见,存心有天知!” 还有一种卖虫子药的,搭个兰布棚,内设大长案子,摆出百八十瓶用酒精泡着的人体寄生虫,大半是人们所说的“混屎虫”(蛔虫)。据卖药的说,这都是吃了他的药打下来的。除了卖成药的还有卖草药的,什么旱三七、苦果、龙爪□等,屡见不鲜。 小孩转糖抓彩也是这里常见的买卖,尤其是春节,特别兴旺。

在二院西配殿廊下,挂着一副绢裱大画,上端书三个大字“道德心”。下边画出十五个大格,每格各画《西游记》一景,如:《高老庄》、《流沙河》、《五庄观》、《盘丝洞》、《宝象国》等,每景标志着得糖若干块,多的百块,少的数块。缝一布袋,内装小竹牌,标有西游各景,让人们抓了后对号领奖。做买卖的还要以唱代替吆唤。例如:“三道儿钱,三月三;唐僧取经上西天,路过九妖十八洞,好难过的火焰山。”以吸引一些小孩来抓彩。这种转彩的相对说来,比较公道。有的仅仅摆一小筐,筐上插两根竹竿,架一铁丝,穿着许多小纸片,上面已用白矾水写好“得糖××块”,多者百块,少者数块。抓彩的可任意撕一纸片,往水盆里一放,就可以看到得奖数目。

还有的小贩摆出各种奖品,诸如玩具、茶壶、茶碗之类的用具或食品。在木桩子上挂一圆盘,一拨可转,上边设指针,盘上画成格子,每格标出奖品名称。一个大钱拨一回,转盘,停后,指针指在哪个格的线上,即可得到所标奖品。如轮盘停后,指针正指线外,则什么奖也不得,只象征性的给两块冰糖子儿。谓之“没白没票”。最缺德的莫过于搞投球人格的,一些耍手彩儿的小贩们专蒙骗小孩。他们用木板钉一小橱,后背双层,成一斜坡,内有拦钉,从上口可将玻璃球投入,任其滑下,下边设若干格子,每格设不同奖品,如:皮球、转花筒、口杯、不等。另空三格,谓之“白票”。凡参加此项转彩的,几乎百分之百地落入空格。这时,便有与之同伙的假充游人,到此转彩投球,每投五个球,就有三个球落入大彩,以引诱顾客再次上当受骗。

至于套圈,大约是民国以后的玩艺儿。其大致可为两类。一种是远距离的摊子,摆的东西十分阔气,近处有各种泥娃娃,中间的是纸烟,磁火柴盒、镜子,后边是玩具大鞍车,最后是几个至十几个一落的饭碗(只套上最上边的就算数),让顾客在一米以外的地方去套。再一类则是小摊子光套纸烟,所有的纸烟一合一合地就摆在人们的脚下,旁边立一牌,上书“不准哈腰”,叫人们站直去套。这样,藤圈有弹力,往往套上了还要折回来,人们往往可望而不可及。

清代,庙会上常见的儿童玩具都是民间手工制品,但别有一种艺术风格。例如:哗楞棒儿、货郎鼓儿、婆婆车、击木、长虫变八卦、小孩钻罐子、七巧图、□官图、万花筒、吹筒箭、泥骰子,骨牌、小弩弓、宝盒、苍蝇笼、鸽子窝、琉璃泡儿、西湖景、瓦锅子、屁帘风筝、大鞍车、排子车、小沙燕、布老虎、胖小子、泥人、泥马、模子、假胡须、鬼脸儿、大头和尚度柳翠、木刀、木枪等。春天、有专门卖屎□螂拉车(纸糊小轿车)、屎□螂人的。春节期间是玩具行业的旺季。例如:三尺至五尺的大糖葫芦,用小糖子一刷,上边插上小彩旗。从两个风轮(也叫轱辘),到五十个风轮以上的风车;大小不等的扑扑登儿、琉璃喇叭、空竹、地轴儿……

清末民初,庙会上常见的“又吃又玩又哄孩”的儿童零食,花样极多。用小“蒲包”装的小炸食。每包有像手指肚大小的桃、石榴、苹果形的炸食十数枚。 用玻璃管装大米花,两头包裹彩纸,谓之“霸王鞭”。

此外,用杏干泥压成的酸“皮带”、以山里红泥压成的带画的果丹皮、玉米花、大米花合成的米花球、米花糕。糖块更是多样化。螺丝糖、桂花(三角、菱形)糖、冰糖子、薄荷凉糖、沙板糖、梨膏、变色球、泡泡糖等。春深时节,小青水杏上市,用一根小细秫□棍裹些小糖子,谓之“蜜”,与青杏一起卖给小孩们,谓之“杏儿醮蜜”。夏天,用杏干汤、酸枣汤泡了“淀儿粉”,谓之“玻璃粉”、“桃脯”。冬天,用次山里红不去核煮成“胡子糕”;比较高级些的是,煮玫瑰枣儿和用大红干、柿饼、藕片泡成的果子干。这后两者,也受成人们喜爱,成为北京特有的食品。

护国寺西廊下北口太平胡同为狗市。专卖哈巴狗,也叫“狮子狗”、“巴儿狗”,它比一般养的“笨狗”个头小,身长约一尺左右,短腿长毛、大眼、嘴盔子很短,两耳下垂。颜色有黄、黑、黑白花、黑黄白三色的。脖上系一小铜铃,驯顺可爱。饲养人还教会它许多玩艺儿,如就地打滚、跳跃起来用嘴接食物、用前腿作揖欢迎客人等等。前清时有值几两至数十两银子一只的。民国以后,有值银元几元至数百元一只的。买主多系富人。

另外,护国寺庙里庙外(护国寺前街)有奇卉、悦容等十多个花厂。专售鲜花,春日以果木为胜;夏日以茉莉为胜;秋日以桂、菊为胜。冬日以水仙为胜。庙门前及西门内陈列鲜花甚多,香气袭人。确是“生香不断四时花”。

护国寺小吃店

以清真京味小吃以庙会经典品种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品种也有变化。日常经营的品种有各种黏货。有各种细馅元宵,清真汤圆,艾窝窝,豆面糕,芝麻年糕,果料年糕,豌豆黄等,炸货有蜜麻花,开口笑,薄脆,焦圈,流食有豆汁,面茶,小豆粥,杂碎汤,鲜豆浆,杏仁豆腐,莲子粥等。该店制作的豌豆黄,艾窝窝,豆面糕,果料糕,蜜麻花,蜜三刀,焦圈,糖火烧,豆馅烧饼,糖油酥,咸麻酱烧饼等,干稀、甜咸,蒸炸煮饺烙等近百个品种。

面茶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特色品种之一。过去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吃法呢?这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

馓子麻花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精品。工艺流程繁杂。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馓子麻花的质量特点是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北京人喝豆汁儿,始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前后。有种说法:“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不无道理。豆汁儿最初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个别,但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四季喝它,益于开胃健脾、去毒除燥。喝豆汁儿有讲究,得配上焦圈、咸菜丝儿。人们说,豆汁儿是“味在食外”的特色小吃。为了保持特色,自五十年代至今护国寺小吃店坚持经营不断档。一些国外侨胞,港澳同胞来特地到护国寺小吃店一品豆汁,感受浓郁的北京地方风情。1997年8月份在原国内贸易部、中国烹饪协会等组织的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护国寺小吃的豆汁儿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位于西城西四牌楼之北,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北



西城:妙应白塔寺

景点简介:妙应寺白塔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故俗称“白塔寺”,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

建筑特点: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入仕元朝的著名尼伯尔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因塔身通体皆白,俗称白塔。塔体为砖石结构,通高50.9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基底面积810平方米,塔身为覆钵体,有7条宽大的铁箍紧紧环绕在塔身上。塔刹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在“十三天”之上置巨大的华盖,刹顶为铜质鎏金空心的小型喇嘛塔。

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也是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交通指南:乘7、13、38、42、101、102、103路可到达。

门票价格: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10元



西城:广济寺

广济寺又称“弘慈广济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西市路口,是佛教著名古刹之一,中国佛教协会设於此。1983年,广济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广济寺初名“西刘村寺”,创建於宋朝末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清朝初年,恒明法师将广济寺改为律宗道场,在此设立戒坛,开坛传戒。1934年1月8曰,大殿突然起火,延烧殿宇数十间,古玩字画,瓷铜玉器等物,损失无数,所藏《法华经》一百多部,均付之一炬,铁树亦被祸及。

1935年,住持现明法师在吴佩孚等人资助下,按明朝格局进行重修,建筑规模*以前更加壮观。1949年後,1952年由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了全面维修。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会址设在广济寺。

1972年和1976年,广济寺进行了两次维修。今天的广济寺,在佛像的安奉和经典文物的收藏,法器的陈设和寺院的布置与管理等方面,都远胜前代。广济寺占地35亩,坐北朝南,在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弼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和多宝殿。东西两则除钟楼和鼓楼外,还有整齐的配殿。寺庙的西北隅是戒坛殿和汉白玉砌成的戒坛,至今保存完好,这是广济寺保存的最古建筑物,今称“三学堂”。整个寺院布局严谨,整齐对称,寺中有院,错落有序,曲径通幽,庄严寂静.

广济寺珍藏的佛教经典十分浩繁,仅图书室就有23种文字、17万多部佛教经典,仅收藏的《大藏经》就有12种版本。寺内还有l721年-1753年甘肃临潭县卓尼寺雕版印刷的一部藏文《大藏经》,共231包是佛教典藏中的珍贵文本。尤其是宋、明血写佛经更为珍贯。

景点简介:

大雄宝殿有一尊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铸造的铜宝鼎,高约两米,鼎身铸有佛教八供(轮、螺、伞、盖、花、瓶、鱼、结)等花纹,造型古朴大方,工艺精湛是珍贵的艺术珍品。殿後壁悬挂一幅《胜果妙因图》,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著名画师传雯用手指所画,高五米,宽十米。画面上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座上,慈容可掬地向信徒讲经说法,周围一百多位弟子洗耳恭听。

多宝殿是佛教文物、艺术的宝库。殿正中供奉三尊明代铸造的铜佛像,两旁高大明亮的玻璃柜中陈列着尼泊尔、印度、孟加拉、*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尼、越南、美国、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佛教界来访人士赠送的珍贵礼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交通指南:

西四路口以西,阜成门内大街25号;乘13、101、102、103、105、823、812、814路车到西四站下车。



西城:广化寺

广化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区後海鸦儿胡同,是北京著名的佛教石方丛林,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後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厌龄敌居。全寺占地面积二十余亩,13858平方米,拥有殿宇329间,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

中院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正中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殿堂,两侧对称排列着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首座寮与维那寮。这些殿堂组成了广化寺的正院。东院由戒坛、斋堂、学戒堂、引礼寮等殿堂组成四合院。西院的主体建筑有大悲坛、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寮等.三个院落之间迥廊环绕,僧房毗连,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众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筑特色。整座寺庙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明清时期,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为京都有影响的佛刹。

清末民初,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中华民国成立後,教育总长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次年开馆接待读者。不久迁馆它处,广化寺又恢复为佛教寺庙。1927年玉山法师任广化寺住持。玉山法师注重修持,率领僧众遵守佛制寺规,实行禅净双重。寺内有“三不”制度,一不攀龙附凤;二不外出应酬佛事;三不私自募捐化缘。使广化寺闻名四海,有常住僧人五十多人。

l939年,广化寺创创了“广化佛学院”,招收学僧数十人,聘请著名佛学家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佛教学者任教,培养僧伽人才。后又创办了广化小学,免费招生,为贫苦困难的学生提供书籍和学习用具,直到1952年由北L京市教育局接办。

1983年,广化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也成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近年来,北京市佛教协会筹措资金对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四进殿堂以及东西配殿、配楼,进行全面维修,油漆彩绘一新,奉安佛像,逐步恢复了清静庄严的面貌。广化寺共收藏国家各级文物1716件,其中图书1087部,字画282件,碑拓298件,其它物品49件,不少是文物珍品,有很高的价值。有明永乐年间翰林院刻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清雍正皇帝抄写的《金刚经》,还有不少明清名人字画,《大藏经》共4部2761函,也十分珍贵。

1989年10月12-18,广化寺举行建国以来最为隆重的法会——“启建礼忏讲经会”。山门外,“佛高悬光明世界,大转普利人天”的对联十分醒目,大殿前的横幅书写者:“观音道扬,和平法会”。北京佛教界人士聚集一堂,祈祷人民安乐,世界和平。法会结束时,还施放瑜瑚焰囗,演奏了佛教音乐。

旅游指南

最佳旅游季节 :广化寺一年四季都风景优美,其中以秋季最为好看,那时菊花盛开,古刹里檀香菊香相互融合,非常好闻。

交通 :市内21路公交车可直接到达广化寺口。也可搭乘的士,起步价10块钱。

美食 :广化寺附近有好吃的春卷和芜糕。芜糕是把一些薄荷草(俗名溪芜草)放在铺糯米粉的蒸笼底部,蒸煮后,蒲荷味渗进米糕,香气袭人,是独特之糕点。



~~~~~~~~~~~~~~~~~~~~~~~~~~~~~~~~~~~~~~~~~~~~~~~~~~~~~~~~~~~~~~~~~~~~~~~

崇文:法华寺

法华寺位于崇文区法华寺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及同治年间重修,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

法华寺其建筑有山门,三层大殿和东、西配殿。山门为三开间歇山顶建筑,山门两次间为棂窗,正间券门上有匾额“大兴法华寺”。其后三进大殿均面阔三开间,并有前廊。东、西两侧配殿亦为三开间。除主要建筑外,东、西还有跨院,房屋数十间,民国年间多已辟为临时停灵的灵房。现钟、鼓楼已无存,仅存山门、三进大殿和部分配房。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崇文区法华寺街



崇文:隆安寺

隆安寺位于崇文区东北部白桥南里1号。是北京外城著名佛寺。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隆安寺明景泰五年(1454)始建。万历三十七(1609),四川高僧翠林重修佛殿后堂3楹。现在保存下来的形制,虽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的,但仍然可以看到明朝寺庙的建筑风格。

清道光、咸丰年间,香火中断,庙宇沦为制造佛香的作坊和供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存放灵柩之地。寺的周围也变成了“丛葬之所”。

1952年,该寺辟为崇文区隆安寺小学,后又易名白桥南里小学和东花市少年之家。1983年政府对隆安寺又进行修缮,1984年辟为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

交通指南:崇文青少年科技馆旁,附近交通方便,有3、12、23路汽车(斜街或广渠门站)。



~~~~~~~~~~~~~~~~~~~~~~~~~~~~~~~~~~~~~~~~~~~~~~~~~~~~~~~~~~~~~~~~~~~~~~~

宣武:五道庙

五道庙在宣武区韩家潭西口铁树斜街与樱桃斜街之间的路口处。

庙有玉帝殿,内有明代万历年间兵部尚书王象乾撰记立碑,谓此处为正阳。宣武龙脉交通之地,故于庙侧建玉帝行宫,率诸神以镇之。今玉帝殿已不存。另一说法是诸宦官为魏忠贤所建,以祈福安。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48、20、9、59路公交车前门大栅栏站下车往。



宣武:观音院过街楼

观音院过街楼位于宣武区官菜园上街。坐落在官菜园上街和自新路之间,西观音院在路西侧,坐南朝北,四层殿;东观音院在路东侧,只有房5l间。两院之间有过街楼相接,楼下形成一个门洞,是旧时北京唯一残存的过街楼实物。过街楼南面有“觉岸”2字,北面有“金绳”2字,系道光十年(1831)四月所刻。过街楼是北京寺庙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观音院过街楼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指南:59、854、724、40、819、613自新路



宣武:宝应寺

宝应寺在宣武区登莱胡同29号。相传是唐代建制的古刹。原有明万历中编修顾秉谦重修宝应寺碑及万历三十二年铜钟1口。寺旁有明司礼监王安墓。清末改为山东登莱义园。现四大殿及偏院仍在,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宣武区登莱胡同29号



宣武: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滨河路白云观街,是明代以来道教全真派的著名宫观。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金代大定七年(1167年)重建,正大四年(1227年)正式更名“白云观”。

此观坐北朝南,建筑主要分三路,中路有:山门、钟鼓楼、灵宫殿、玉皇殿、老律堂、三清四御殿等;西路为祠堂、元君殿、文昌殿、云集囿(后花园,称为“小蓬莱”);东路有南极殿、真武殿、火神殿等,有罗公塔一座。1984年列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同时对外开放。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均设在此。

门票价格:10元

交通指南:乘1、4、19、48、49、308、390路公交车可到。



宣武:三圣庵

三圣庵在黑窑厂14号。为清代尼姑庵。三进,前殿拱券上有石雕龙,后有罩楼,均为琉璃构件。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 三圣庵在黑窑厂14号



宣武:慈悲庵

慈悲庵不仅是一个幽雅的游览胜地、革命纪念地,也是一处珍贵的文物博物馆,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悲庵是创建于元代的古刹,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它山门向东,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瑰丽庄重。庙内西侧的三间敞轩就是人们常说的陶然亭。这座建筑最初是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修建的,庙的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准提殿、文昌阁、陶然亭等。自清代以来,由于这一带富有自然风光,多年来一直成为封建士大夫、文人墨客聚会游览的地方,至今留下很多诗文作品。

在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进行革命活动,而成为北京的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解放前,陶然亭、慈悲庵已破旧不堪,1952年全面整理辟为公园,1978年重修慈悲庵,庵内有李大钊、周恩来等进行革命活动的陈列室、公园园史陈列室、碑刻陈列室等,并保存有金代和辽代的石经幢,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它是考证北京历史的珍贵文物。

交通指南:乘40、59、102、343、603、819路车到太平街站



宣武:天宁寺

天宁寺塔,巍峨耸立于京城西南护城河畔的蓝天白云之间,十分壮美,且引人瞩目。该塔建于辽代,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辽代陪都时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北魏,寺后有辽代密檐式砖塔,八角十三层,据传塔内有佛舍利子。

全塔高5.78米,为八角形13层实心密檐式砖塔。塔基高出地面1米,塔下部为须弥座,中部塔身四面设券门、门旁浮雕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

上部为十三层出檐。檐角悬有铜铃,顶部为宝珠塔刹。塔形雄浑,秀丽,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是辽塔中具有代表性的佳作。这一带原是辽金时代的都城中心,都城已毁,但此塔尚存,更具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

交通指南:19、40、49、390路车到天宁寺站下车,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唱片厂内

门票价格:无



宣武:法源寺

法源寺位於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法源寺自其初创至今,已有一干三百多年历史。宋钦宗赵桓被金兵俘虏北上,曾囚居在这里。

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阁、大遍觉堂、东西廊庑等,共七进六院,布局严谨,宽阔庞大,是北京城内保存下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寺庙建筑群。

景点简介: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着明代制作的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铜像,高1.l2米,袒胸露怀,欢天喜地。弥勒佛背後是勇猛威严的护法神韦驮坐像,明代铜铸高170米。俩侧是明代铜铸四大天王像,十分珍贵,皆高1.20米。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华严三圣”,既毗卢遮那佛、文殊和普贤菩萨像。为明代制作,木胎贴金罩漆。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高2米,脑后背光,通高3.97米。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像高2.14米。这三尊塑像,妙像庄严,雕制精美,在明代塑像中可推上乘。

大悲坛是一座佛教文物官殿,这里陈列着历代佛像、石刻及艺术珍品:育中国最早的佛像——东汉时代的陶佛座像,有东吴时代的陶魂瓶,有北整石造像、唐石佛像、五代铁铸像、宋木雕罗汉、元铜铸观音、明木雕伏虎罗汉等,都是国家珍贵文物。

门票价格:5元

交通指南:乘109、105、743、57路到牛街南口或到教子胡同再向东都可以



~~~~~~~~~~~~~~~~~~~~~~~~~~~~~~~~~~~~~~~~~~~~~~~~~~~~~~~~~~~~~~~~~~~~~~~~~~~~~~~~

朝阳: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朝阳门外大街路北,占地近百亩。为东汉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第三十八代后裔张留孙筹资,其弟子吴全节兴建,是道教张道陵"正一派"(又称清微派)在华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观。

东岳庙庙宇辉宏壮美,占地96亩,各种建筑600余间。庙门外有一座建于明代的绿琉璃牌坊,正面刻有“秩祀岱宗”,背面为“永延帝祚”,据传为明代奸相严嵩所书。进入庙门,东西两侧是鼓楼、钟楼,其北侧有碑石两座,东边一座为乾隆御书,西侧是无字碑。

东岳庙有“京城小碑林”之称,可谓名不虚传,庙中原有碑石140余通,几经战火,现仅存二三十通。“岱宗宝殿”为东岳庙的主要建筑,朱墙碧瓦,富丽堂皇,殿内供奉着东岳大帝及帝后。全庙共有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态各异,生动逼真,故有“东岳庙神像甲天下”之说。

门票价格:开放时间:8:30-16:30 门票:10元

交通指南:市内乘109、112、846、750或康恩专线地铁朝阳门站下车东行600米



朝阳:西黄寺

西黄寺位于北京安定门外黄寺大街,与东黄寺并称黄寺或双黄寺。西黄寺均以黄琉璃瓦覆盖,红墙苍松,佛塔嵯峨,气势非凡。1983年,西黄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西黄寺初名达赖庙,是清王朝为西藏宗教领袖达赖五世修建的。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西藏政治和宗教领袖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应清世祖的邀请,亲率三千多人来北京朝觐。为了接待这位喇嘛教领袖人物,清政府修建了西黄寺。

1652年12月16日,清世祖在南苑隆重接见了达赖五世,接受达赖五世进贡的马匹和珍宝。第二天,达赖五世坐着清世祖特赐的金顶黄轿,奉旨移居西黄寺。从此,西黄寺成为达赖五世在北京的驻锡之地,达赖五世多次在此讲经布道,举行法会。1653年2月,达赖五世辞归西藏,顺治皇帝正式册封达赖喇嘛五世阿旺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从此,“达赖喇嘛”称号正式法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喇嘛传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黄寺又成为六世班掸的安禅说法之所。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喜(1783-1780年),1779年5月,自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起程,随行上千人,自青海、蒙医察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乾隆皇帝为迎接班禅,在避暑山庄修建了班禅行宫棗须弥福寿之庙。1780年7月22日,班禅六世到避暑山庄依清旷殿晋见乾隆皇帝,献上金佛像、法器等,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气氛友好热烈。次日,乾隆亲临须弥福寿之庙看望六世班禅,并在这里听班禅讲经。

至今寺内还珍藏“乾隆听班禅六世讲经固”。农历九月二日,班禅六世抵京,驻锡在西黄寺。班禅六世在此讲经弘法,王公大臣纷纷前来朝参,善男信女川流不息,前往西黄寺顶礼膜拜。12月2日,六世班禅因病在西黄寺圆寂,震惊朗野。乾隆皇帝辍朝一天,命北京所有佛寺诵经49天,为班禅超度。清政府用赤金铸六世班禅像一尊,供于西黄寺大殿,另用赤金七各两营造一座金塔,将六世班禅肉身移至塔内。1781年春,清政府派理藩院尚书博清额,护送六世班禅的骨身舍利金宝运回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为了纪念六世班禅,在西黄寺里建造了六世班禅衣冠塔,称清净化域之塔。

1983年,国务院将西黄寺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1987年9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亲手创建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西黄寺成立。9月1日,西黄寺佛乐齐奏,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隆重举行了首届学员开学典礼。

西黄寺,这一清朝时期达赖、班禅的驻锡之地,正在成为培养藏传佛教高级僧侣、佛学研究人才和对外学术交流人才的摇篮。

门票价格:免票

交通指南:位于北京安定门外黄寺大街 406、380路公共汽车到西黄寺北站下车,沿黄寺大街向西路北.



~~~~~~~~~~~~~~~~~~~~~~~~~~~~~~~~~~~~~~~~~~~~~~~~~~~~~~~~~~~~~~~~~~~~~~~~~~~~~~~~

丰台:万佛延寿寺

万佛延寿寺遗址中的明代千手千眼菩萨铜造像是北京现存最大、造型最优美的铜铸菩萨雕像。万佛延寿寺遗址位于丰台区大井村东。据残存的“宝塔碑记”载,万佛延寿寺建于明万历元年(1572)。

门票价格:免票

交通指南:丰台区大井村东



~~~~~~~~~~~~~~~~~~~~~~~~~~~~~~~~~~~~~~~~~~~~~~~~~~~~~~~~~~~~~~~~~~~~~~~~~~~~~~

海淀:静福寺

静福寺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碧云寺北1公里许木兰陀山麓。原名玉皇庙,俗称玉皇顶。明天启元年(1621)建玉皇阁,清道光三十年(1850)建吕祖殿,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改称静福寺。

该寺坐落于山腰约海拔200米处,由并排三座院落组成,有玉皇阁、吕祖殿、关帝殿等。存山门一座,无梁结构,歇山顶,石券门,门额书“静福寺”3字。中院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修殿后日岸记》摩崖刻碑。寺内还有明天启元年《新建玉皇阁碑记》碑、清雍正十三年(1735)《玉皇顶祭星圣会碑记》碑、道光三十年《建立吕祖殿碑记》碑,以及清代扩建关帝殿碑。

寺北有金泉洞,深4.25米,高2.9米,洞底一小汪泉水冬夏不枯。洞顶有一小洞,于洞内可以望天,为寺中一奇。与寺隔洞相望的东山梁上,曾建有洗心亭。

交通指南:乘333、360、904路车或地铁苹果园站乘318路到香山站下车,香山公园碧云寺北山



海淀: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海淀区东升乡五塔寺东约500米处,临高梁河。

一说为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所建,另说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建。寺坐北朝南,原分3路,中路有山门、前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正殿后为达本和尚塔,东跨院是花园,有寄心斋、池塘等景观,西跨院为僧房。寺内曾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创建极乐禅林记》碑,为大学士严嵩撰书。碑阳刻有明万历五年(1577)《极乐寺护持香火坟茔碑记》。今存正殿和正殿耳房。

交通指南:乘坐320/330等很多路公交车白石桥下车。然后向东行500米可到五塔寺,继续向东500米即到极乐寺



海淀:金仙庵

金仙庵遗址位于海淀区北安河村西。庵堂建在一座石砌高台上。原寺名金山寺。始建何年无考。相传清代慈禧的表妹金仙,削发为尼在此修行,改名。寺中前院尚遗存银杏树两株,树龄约有700—800年。金山是西山著名风景区之一,金章宗完颜璟在北京西山兴建的八水院之一的金水院即于此。金仙庵于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焚毁。仅存山上塔坟一座。系清末大风银库总管刘善宝之墓。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346路车北安河北口下车西行,或在苹果园早7:12乘郊游铁路5/6次车鹫峰下

海淀:大慧寺

大慧寺位于海淀区,因寺内有大佛,俗称大佛寺。大慧寺的大悲殿将明代的三大艺术─建筑、彩塑和绘画熔为一炉,至今仍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

明正德八年(1513)司礼监太监张雄建。嘉靖时提督东厂太监麦某又在寺左增建了一座佑圣观。明世宗时又在寺后建了一座真武祠,借这两座道庙以保存大慧寺。

当时大慧寺和佑圣观一共有殿宇183间,占地421亩。万历二十年(1592)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曾重修。光绪时,寺院和道庙渐记毁,1949年后尚存山门、门前照壁和东西配殿以及大慧寺的大悲宝殿。山墙前高大的二十八诸天泥塑和墙上的壁画,是明代雕塑和绘画艺术的杰作。

门票价格:5元

交通指南:乘933和16路支线大慧寺站下



海淀:黑寺

黑寺在海淀区东升乡马甸村西。原为前后两寺,中以一街相隔。两寺与附近的黄寺同为喇嘛庙,因覆以黑瓦,故俗称黑寺。

前黑寺原名慈度寺,建于清朝初年。坐北朝南,有殿5重,民国年间烧毁。后黑寺原名察罕喇嘛庙,为东蒙察罕呼图克图活佛于清顺治二年(1645)募化创建。

寺坐北朝南,原有殿3重,寺门额曰“大清古刹”。寺内依次为天王殿、正殿、后殿、活佛仓和后院。正殿内供奉三世佛,并供有关羽像,故又称关公殿;后殿供有清康熙皇帝赐予的无量寿佛;活佛仓后殿西北,为东西并排的两座四合院式建筑,有房屋20多间;后院有坐北朝南的大殿3间及耳房数间。

寺内还曾有明正德十年(1515)最胜寺大钟一口,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寺中举行打鬼活动。民国年间大殿焚毁,寺遂败落。附近有马甸清真寺等。

交通指南:公交车55、300车可以到。



海淀:定慧寺

定慧寺在海淀区四季青乡罗道庄村。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后多次重修。初名善法寺,后改云惠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赐名定慧寺。寺呈四合院式布局。

定慧寺坐北朝南,门额及天王殿额皆康熙帝御书。明清两代多次重大修缮。

另在寺北有清代太监李莲英墓及雍正年间的关帝庙。

寺呈四合院式布局,原寺后有小山。寺分山门殿、天王殿、钟鼓楼、前殿、东西配殿、大殿、东跨院前后殿,近40间殿房。大殿面阔3间,前出月台后出厦,保留了明代建筑形式。内悬匾额为康熙帝手书:“慈云广覆”。现存明代碑3座、清代碑2座。1984年5月在大殿后出土明代铜质布袋僧两尊,为明代佛像的珍品。1984年在四季青乡南辛庄村发现了一块“定慧寺开山第一代主持洪修和尚碑”。



海淀:龙王庙

黑龙潭及龙王庙在海淀区寿安山北山腰。传说山上产黑石,质细腻,金代曾采石为宫女画眉,称为黛石,山亦因此叫画眉山。

山腰有圆潭,径10余米,水从山峡石隙中流入潭内,溢时流泻山下田野中。传说有黑龙潜藏水底,故名黑龙潭。周围建有回廊33间,潭后有庙,名黑龙王庙,东向依山而筑,殿宇层层上升。庙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祭祀黑龙王,天旱时在此祈雨。庙内现存明清及民国重修碑、御制碑及祈雨灵应碑等多块。

交通指南:乘330路黑龙潭站下车,路北画眉山庄疗养院内



海淀:慈寿寺

慈寿寺塔位于海淀区玉渊潭乡八里庄,名永安万寿塔,俗称慈寿寺塔,亦称八里庄塔。慈寿寺及塔是明神宗圣母慈圣皇太后于万历四年(1576)所建,基址为明正德太监谷大用墓地。清光绪年间寺废,仅有孤塔子存。

门票价格:5元

交通指南:乘26、335、336路汽车至八里庄下车可前往。



海淀:莲花寺

莲花寺始建于明代。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阳台山下,大觉寺南部。该寺的建筑格局为四合院式布局,为三进院落。其中院有山门殿、正殿和配殿。寺南北建有跨院,各有正殿三间。清末为太监养老送终之所。寺坐落在小山脚下,坐北朝南。依山势分为3级。最下层为水池,第二级有院门及马圈等,最高处为四合布局的殿堂。由并列的3座院落组成。部分建筑已改建。寺内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告示碑、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莲花寺碑记》碑和光绪三十一年(1901)《重修莲花寺碑记》碑。

位于竹北凤山山脚之处,有近40年历史,楼高三层,内分前后殿,主祀观世音菩萨,每年皆吸引不少善男信女。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乘346路车周家巷站下车,西行约20分钟或在苹果园早7:12乘郊游铁路5/6次车



海淀: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北安河乡大觉寺北约500米处的小山脚下。明天顺五年(1461)建。

寺坐西朝东,四合布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门额曰“普照禅林”。院内正殿3间,面积90平方米,明间后檐墙处增建有神龛。院内有明代所植古银杏树一株。寺内原有明、清时建、修该寺之后碑多块。附近有贝家花园、周家坟、大觉寺和塔林等。

门票价格:10元

交通指南:小营城铁站换乘913或苹果园地铁站很多车,乘到羊陀站,换乘913大觉寺下,上山7,8分钟到大觉寺左侧约500米处.



海淀: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德胜门外大街。明万历年间建,1930年重修。

寺坐东朝西,有前殿、中殿、配殿、后殿和北跨院,有南向外垣山门,内有影壁。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位于德胜门外大街



海淀:龙泉寺

海淀区聂各庄乡老爷岭下,东距抬头村约2公里。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已有记载。寺坐北朝南,坐落在一条低缓的小山梁上。前临山涧,涧上架有一座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桥栏方形望柱,素面石栏板。寺四合布局,由西至东并列3座院落。西院为正院,有山门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殿内有壁画。殿前古柏数株。院门外有一株银杏树,树径在1米以上,为明代所植。寺西崖有山泉,泉旁石上刻有莲花图案。这里曾是石榆河的源头之一。龙泉寺北墙外约80米有石窟,是在一块天然花岗岩石上由人工雕凿而成。内壁略呈弧形。在正面石壁上,雕刻有3尊浮雕石像。开凿年代已不可考。龙泉寺东北约100米处有石塔,建于清代,为覆钵式和尚塔。塔坐北朝南,由花岗岩砌筑而成。塔高6.1米。

门票价格:15元

交通指南:自驾车从北京沿京深高速南行,在石太高速出口转石太高速公路,从鹿泉市出口下道,经上庄沿韩庄公路向西南行10公里,到韩庄向西沿旅游公路直达景区。 聂各庄乡老爷岭下



海淀:正觉寺

正觉寺位于万春园大宫门河池东侧,俗称喇嘛庙。

寺坐北朝南,有山门3间;山门内东西侧为钟楼和鼓楼;一层殿3间,为天王殿;再进为三圣殿。三圣殿后建有大式重循八角亭1座,亭内正中的汉白玉石莲花法座上供奉文殊菩萨神像,故称文殊亭。

亭后出月台建楼阁1座,称最上楼,经曲廊可达北楼;寺东别院建禅堂15间。清末划归雍和宫下院;民国时为清华大学教职员工宿舍;现存山门、东西配殿、文殊亭等房20余间。

门票价格:10元

交通指南:1. 628、834、331、737、732支、973、716、826、801圆明园站下



海淀:万寿寺

万寿寺在海淀区苏州街广源问西侧,北靠中国大剧院,东临紫竹院公园。万寿寺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明清两代皇家寺院,清乾隆年间(1736-1795)高宗将万寿寺定为皇太后祝寿的庆典场所,故先后两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葺。光绪年间(1875-1908)为庆贺慈禧六十大寿,又进行第三次重修。该寺经过三次修建后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古建筑群。

寺分三路,中路为主体,西为行宫,东为方丈院,共占地31800平方米。中路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寿阁、千佛阁及碑亭。两侧有配殿配房。天王殿东西侧有钟鼓楼,曾放永乐大钟(后移至大钟寺)。光绪时慈禧来往颐和园,都要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有小宁寿宫之称。1934年前后,万寿寺的前部曾辟为东北难民子弟学校。1984年中路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

门票价格:门票20元

交通指南:乘323、374、817、811路万寿寺站下车,路东。



海淀:秀峰寺

秀峰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鹫峰山下。明正德六年(1511)由太监高让所建。1925年改名为修真观。1929年复更名为秀峰寺,并予修整。寺有三进,殿房数十间。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乘346路车北安河北口下车西行,或在苹果园早7:12乘郊游铁路5/6次车鹫峰下



海淀:碧云寺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为不使总体布局景露无遗,故而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每进院落各具特色,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

整个寺院,由山门至寺後石塔,高度相差一百馀米。在中轴线上的前几重佛殿屋本为明代遗物,内有佛塑佛雕,其中立於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古人有诗云:“金风猎猎吹远松,青霞朵朵生残峰,西山一经三百寺,唯有碧云称纤侬”。这首诗道出了碧云寺的美丽景色和纤秀形象。

门票价格:10元

交通指南:318、331、360、714、733、904可达。



海淀:上方寺

上方寺遗址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东距抬头村约5公里。遗址座落于山颠凹地中,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辽金时期的古刹,曾以妙峰为名。

寺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原有殿3重,大殿后建有覆钵式花岗岩石塔一座。寺后崖下,有2口石井,水与井相齐,称为满井,是当地名泉之一。遗址中尚存明代石碑两座,字难以辨认,明刻圆觉经石褐一块,清代修寺碑一座。遗址前的山谷中有明代石塔一座,为覆钵式和尚灵塔,塔坐西朝东,背依高崖,前瞰深涧,全部由花岗岩砌筑而成。塔高6.1米,塔基平面呈亚字形。遗址北侧,有元代砖塔,俗称玲珑塔,为金末元初当地某禅师灵塔,约建于元中统年间(1260—1264)。塔坐西朝东,为五檐六角密榴式砖塔,塔高约9米。塔身各角上分别装饰有一座五檐六角密檐式砖雕小塔。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遗址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



海淀:十方普觉卧佛寺

卧佛寺是西山的一座古刹,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50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曾叫兜率寺、寿安寺、大昭孝寺、洪庆寺、寿安禅寺、永安寺、十方普觉寺,通常人们称它为卧佛寺。 俗称卧佛寺,唐代建筑,内有5米余长右胁而卧的铜铸大佛。是北京现存最大最古最精的铜卧佛像。

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据元史记载:当时铸铜像冶铜50万斤,用工七千。铜佛身长5米作睡卧式,头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卧佛后面围坐着12圆觉菩萨,他们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涅磐于婆罗树下,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象。

交通指南:在苹果园乘318路,动物园乘360路,颐和园乘333路公共汽车可达;也可在前门、崇文门乘游览车抵达。 驾车可从颐和园沿香颐路到卧佛寺即到。

门票价格:门票:卧佛寺5元植物园5元展览温室50元



海淀:大正觉五塔寺

在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是在一个高台上建起的造型别致、雕刻精美而连为一体的五座小型石塔,因此人们习惯上把真觉寺叫做五塔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永乐年间(1413年左右),印度僧人班迪达来到北京,献上金佛5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图样。永乐帝下旨建守造塔,明成化九年依所献图样建成金刚宝座塔。八国联军侵华,寺院荡然无存,唯塔幸存。这种类型的塔,现全国仅存6座:3座在北京,即五塔寺、碧云寺和黄寺各一座;另外3座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在云南昆明妙莲寺;一在河北正定广惠寺。其中推北京五塔寺最为精美。

寺于本世纪初毁,仅留下这座明成化九年(1473)所建的塔。这种特殊类型的佛塔,被称为金刚宝座塔,北京酉黄寺及碧云寺中尚有同类建筑。寺之修建缘起,是因为明代初年有一位印度高僧来到北京,向永乐皇帝进贡五尊金佛和金刚宝座塔的模型。皇帝在武英殿召见了他,封其为大国师,赐金印,并为他建了这座真觉寺,以后又按照他带来的模型,修建了金刚宝座塔。

它是印度佛陀迦耶精合形式的佛塔。塔座左右有蜗道可至塔顶,顶为平台,台上建高两丈的五座小培。台基周围及宝座座身与五座小塔的塔身,布满宗教色彩浓重的浮雕、纹饰、文字等,如:梵藏文、佛像、法器、大鹏金翅鸟、狮、象、孔雀、飞羊、佛足、莲花、八宝、菩提树等。在宝座正中稍南,五座小塔前面,建有一座罩亭,使金刚宝座塔成为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互相融合的创造性杰作,是一件巨大的石雕艺术品。

交通指南:运通102、105、106路,320、332、717、941、特4、特6路国家图书馆站下。601、612、27路,无轨102、103、105、111路白石桥站下。

门票价格: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休息)

门票:10元,学生票:5元。



海淀:大钟寺

大钟寺位于海淀区北二环路北侧,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至今山门高悬一块青石匾额,上刻9条穿云飞龙,正中为雍正帝御笔“敕建觉生寺”。由于寺内有一口名闻遐迩的明代永乐大钟,故俗称大钟寺。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第一道诏书就是从南京迁都北京。故宫、天坛和永乐大钟是营建京师的三大工程。明成祖称帝迁都,忙着铸造大钟,为的是宣扬“靖难之役”的“伟业”和定鼎北京的“壮举”。

大钟具有五绝:

一绝:铸造年代最久;

二绝:铸成经种最多;

三绝:钟声传播最远;

四绝:力学结构最佳;

五绝:铸造工艺最高。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面向社会,与中关村的声学、力学、铸造专家结合,积极开发新类型铜钟,力争成为当代钟文化的发祥地,成为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的基地。

门票价格:开放时间:8:30——16:30(周一休息) 门票:10元、学生4元

交通指南:乘302、300、367、718、运通101路车到大钟寺下车路北



海淀:阳台山大觉寺

大觉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区西郊阳台山麓。辽咸雍四年(1068年)建,距今己近千年,初名“清水院”。金时为西山八大院之一,称为“灵泉寺”,明宣德三年(l428年)重修,改今名。寺坐西朝东,依山势层叠而上,颇为壮观。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殿、无量寿佛殿、龙王堂等建筑,寺宇最高处藏经楼院内有玲珑舍利塔一座。布局谨严,深幽而宽阔。寺内泉水自石缝汨汨而下,汇成碧潭,又经石槽顺山势缓缓回流,使全寺呈现一派生机。

蜿蜓走起伏的山峦,恰似一头卧狮。莲花、善照二个配寺耸立在东西两个圆形山包上,当地人曾用“狮子滚绣球,一佛二菩萨”来形容该寺院的位置和地形之奇巧。辽代所立燕京天王寺沙门志廷撰《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碑,记述了该寺的历史沿革。

大觉寺最高点是寺内已故住持迦陵和尚舍利塔。据传清代乾隆皇帝当年曾在这里剃度,有一次他坐禅时入梦笑出了声音,当时负责寺内烧火的迦陵和尚*起戒尺便打乾隆,皇帝不得不承认“仙阙少缘份,凡尘属寡人”,尔後悄悄地回宫。寺内的僧人都为迦陵捏把汗。但是乾隆皇帝非但没有惩罚他,而且还特派贴身太监来拜见迦陵。以後迦陵和尚不但当了寺院住持,就连他种的玉兰也成了寺中绝物。

舍利塔往下是大悲坛。这里是寺院藏经之所,面阔五间,硬山项,兽头脊,上层吞廓,并设木制栏杆。上层檐下横一悬匾,上书“最上法门”,为醇亲王所书。从大悲坛顺石阶而下是寺院第三进院落。此处以无量寿殿为主体,大殿坐落在一高大台基之上,前面带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栏。大殿面阔五间,灰筒瓦,歇山顶,门窗菱花全部为古钱式,做工精美。檐下悬挂一块雕有龙纹的巨匾,上书“动静等观”,为乾隆御笔。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泥质漆金。身後带有背光,花纹细腻,雕刻精美。佛像背後有悬塑,上塑观世音像,形象生动,堪称悬塑精品,为清代遗物。

大雄宝殿是全寺中心,大殿面阔五间,歇山琉璃瓦项,檐下装饰有斗拱。明间正中檐下悬挂一巨匾,上书“无去来处”,字体刚劲有力。

殿内正中有一石砌须弥座,座上供奉木质漆金三世佛像,背後带有背光。殿内还悬挂有两块匾,一为“妙悟三乘”,一为“法镜长圆”,均为慈禧太后手笔。三世佛像後面又有三尊漆金菩萨像,其上悬有一匾,上书“妙莲世界”。殿前建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雕栏。在月台栏杆衬托下,大殿显得更加雄伟。

山门两侧建有八字墙,进山门为第一进院落,南北两侧对称分别有碑亭和钟鼓楼,正面是弥勒殿,面阔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檐下装饰有斗拱,门窗均采用壶门式样。明间檐下悬挂有大匾,额书“圆证妙果”。院中部为一长方形水池,名为“功德池”,池边绕以棋盘式花栏矮墙,池上正中建一石桥。池南北两端正中,各有一石刻水兽,龙口流水、注入池中。水兽造形古朴,是辽代遗物,距今已近千年,殊为珍贵。

池中莲花朵朵,红白相间,争奇斗艳。石桥东端有一株古老桧柏树,其树冠同时生长针叶和阔叶两种叶子,令人称奇。原来在这株桧柏树干中寄生着一棵老藤,学名叫“蛇葡萄”,形成老藤寄柏。无独有偶,在该寺四宜堂院中也有一棵巨大柏树,自根部向上一米处分作两叉,在连体部位中部,寄生一株李树,远望李柏难分。这两棵怪树,与碧云寺的三代树,并称京西两寺之奇。如今这两棵怪树仍郁郁葱葱,挺拔俊秀,为古寺平添不少佳趣。

辽代寺院,拥有号称北京之最的300余年玉兰树。寺内花木很多,最名贵的要算名噪京华的玉蔺。南北跨院内都有,不待近前,便觉兰香袭人。据说南院两株玉兰是清代乾隆年间僧迦陵自四川移来,树龄已达三百多年,可惜其中一秣已经死去。北院一株玉兰是清代光绪年间移植,树龄也逾百年。两院的玉兰高七米有馀。花繁瓣大,馨清浓郁,一干一花,刚劲俊逸,甚是可爱。其实大觉寺玉兰之妙,更在於山水、古寺衬托。寺院周围没有噪杂人声,没有飞扬尘土;祗有隐隐青山,寂寂流泉。这才使得玉兰幽香,可以尽情向人倾吐。山门内有几株树干粗大、老枝横斜的翠柏,坡道两旁,遍植着杏树、桃树和梨树。在无量寿佛殿外有棵无量寿树——千年银杏,树高近一百米,干粗直径近三米,人称“银杏王”。乾隆皇帝为它题诗吟咏:“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纪依稀。”

大觉寺里有八大景:山门口的藤李寄柏、功德池里的石刻水兽、四宜堂和北玉兰院里的明、清两代的玉兰、无量寿佛殿前的千年银杏、环绕全寺的两道泉水、龙潭东侧的辽代古碑、北玉兰院里的碧韵清石和位于寺院最高处的迦陵佛塔。 迦陵佛塔为清代主持僧迦陵的舍利塔,其状犹如北海公园里的白塔,塔旁松柏参天,风景秀丽。 古寺兰香,鼠李寄柏,碧韵清池,灵泉泉水 松柏抱塔,老藤寄柏,银杏树王,辽代古碑 号称大觉寺八绝。

大觉寺附近的名胜很多,如鹫峰山道、七王坟、普照寺、莲花寺、杨家花圆等,寺院附近都有山道可以到达。赫赫有名的龙潭泉水,像一条丝带,蜿蜓迥旋,穿流於寺院之中,经过竹林,流进一个石雕大水池。池西沿镌“碧韵清”三字,字体古朴,苍劲有力。水池是由一整块大理石凿成,长2米,宽1.3米,高1米。石上纹理非常细腻,选材、雕镂都十分讲究。石质主体呈灰白色,其间又夹有乳白、浅紫、墨黑等各种花纹,整个外形显得秀丽奇特。

门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门票价格为20元,淡季(11月1日——3月31日)门票价格为10元。

交通指南:

1.公交车:从颐和园半小时一趟903路公共汽车直达,346、933等在周家巷换乘903 路或摩的小面。

2.火车:在北京南站或丰台坐火车到大觉寺下。



~~~~~~~~~~~~~~~~~~~~~~~~~~~~~~~~~~~~~~~~~~~~~~~~~~~~~~~~~~~~~~~~~~~~~~~~~~~~~~

石景山:八大处

八大处位于北京西郊的翠微山、卢师山和平坡山之间,三峰之间的参天古树掩映古刹8座,人称“西山八大处”。有“三山八刹十二景”之称,是京西著名的旅游、疗养、避暑胜地。八大处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宜人的佛教寺庙园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南麓,方园三百三十二公顷,最高处海拔四百六十四米,是建国后北京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形同座椅,万木葱茏;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错落镶嵌于重峦幽谷之中,古木与奇石相依、御碑与宝塔相映。园中八座古刹最早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其中灵光、长安、大悲、香界、证果五寺均为皇帝敕建。尤其是佛牙舍利塔,因供奉一颗佛祖灵牙舍利而驰名中外。

春山杏林、水谷流泉,深秋红叶、层峦晴雪等十二胜景四时多致,催人遐思。以古松时花相谐而成的“百卉园”,以飞流瀑布、山涧小溪、平湖叠水造就的“映翠湖”;以黄栌、火炬为主的深秋红叶更是凭添了诸多新趣。公园四季景色迷人,山野风光秀丽。每年9、10月间举行的八大处游山会,登高赏秋观红叶的游客日达万人。

古人即赞曰“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又有云“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

八大处公园冬季山暖风和,夏季凉爽宜人。土质肥沃、植被丰富。其中乔木就有八十余种,四十余万株,名贵古树十八种,五百九十株,长安寺的白皮松;灵光寺的七叶树;大悲寺的银杏树;证果寺的黄连木等树龄都在六百年以上,仍树状丰满,树形奇美。黄栌、火炬、元宝枫等红叶树近十四万株,秋霜过后,层林尽染,满山流丹。

八十年代末公园水体景区“映翠湖”,九十年代初克来明架空缆车、富斯特高山滑道先后通车;之后,纯大木做法的古建牌楼和山门相继落成。十年改革发展,八大处已今非昔比,一越成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公园。新世纪到来之即,公园又新建冲天太空舱,会议中心等,引入吃住行、休娱健一体化服务的新观念。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各种需求,八大处公园已成为京城最近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

门票价格:

1)公园门票:10元/成人 5元/学生

全天候月票:20元   晨练月票:10元

娱乐项目:索道:20元,滑道:40元,索滑道套票55元,溜索:30元。

2)优惠票价:

(1)离休人员凭证、1.2米以下儿童免票。

(2)大、中?

交通指南:从动物园乘347路公交车可达;从北京游乐圆乘958直达;或乘地铁到玉泉路换389也可。   苹果园地铁乘972、965、311路   动物园乘347路   玉泉路地铁乘389路   西道口乘622路



石景山:承恩寺

承恩寺在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东部。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占地约30亩。

承恩寺共计四进院落。寺之东部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殿、后殿。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院墙四周有瞭望更楼,为明、清寺庙所罕见。寺内尚有明碑2座。一为皇上敕谕碑,明正德八年(1513)立;一为吏部尚书李东阳撰记,正德十年(1515)立。天王殿四铺壁画各绘一腾龙,反映明代壁画艺术的多种风格,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石景山区保护文物。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乘311路车到模式口站下车向西,或乘336路车到首钢小区站下车向东



石景山:双泉寺

双泉寺位于石景山区黑石头乡。明改称香盘寺。寺庙始建年代不详。至迟在金代中期便已建成。因寺右有双泉,故名。

双泉寺北并建有一座祈福宝塔。距寺数百米,尚有双泉桥一座。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并易名万善桥。遗迹有清碑二方,塔铭一块,石佛造像两尊,万善桥一座。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乘地铁到苹果园,换乘336路车到黑石头站下车,乘小巴沿黑陈路向东北



石景山:皇姑寺

皇姑寺位于石景山区西黄村。

皇姑寺始建于明天顺初年,初称顺天保明寺,寺有天顺六年(1462)铸造的铜钟。嘉靖十二年(1533)将天顺六年(1470)的铜钟重新翻铸,现存大钟寺。明万历元年(1573),慈圣皇太后又率众捐一口铜钟。清康熙十六年至五十年之间,皇姑寺毁于火。康熙五十年(1711)重建。康熙皇帝御制碑文,以纪其事,同时易名显应寺。

现存皇姑寺是康熙重修时的规模。寺庙坐北朝南,山门、天王殿已无存。第二进院落观音殿,第三进院落老祖殿。第四进院落药师阁无存,西配殿尚存。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石景山区西黄村



石景山:慈善寺

慈善寺位于石景山区天台山。慈善寺座落在天台之上,故又称天台寺。慈善寺始建年代不详,据考证该寺最迟在清初已成庙。

慈善寺分中、东、西三路,以西路的大悲殿为主,大悲殿三楹,正中供金漆木雕观音像,两旁有碧霞元君等八尊塑像,这种佛、道两家共进一堂的殿宇,在京郊不多见。

南山坡有座藏式塔,高约10米,传为魔王和尚衣钵塔。每年三月十五日,为魔王和尚成道之期,慈善寺开庙三日,堪称京西香火极盛之寺。慈善寺殿堂基本完好,但大部分塑像被毁。寺内外石刻众多,以冯玉祥将军留下的石刻最为引人注目。有“勤俭为宝”、“真吃苦”、“耕读”、“淡泊”等楷书大字,前7字3尺见方,后4字2尺见方,镌刻在山门外东山坡和寺后北山坡上。在“耕读”、“淡泊”附近,尚有从《周易》摘录的“八卦谦”200余字,每字半尺见方。

门票价格:成人8元,学生4元

交通指南:慈善寺位石景山区潭峪村东北天泰山,从阜城门(或苹果园地铁)乘336;北京西站乘747路到五里坨站下,往东约5里路,步行约40分钟,租小三轮也行。有路标。



石景山:法海寺

法海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囗东北约两公里的翠微山麓,其地山谷幽静,景色宜人,峰峦绵亘,松林葱郁。当走近法海寺时,有一座拱形小石桥,青石券洞上镌刻着“四柏一孔桥”五个字。传说此桥为明代所造。每当夏季来临,清洌泉水汇成小溪,潺潺流经桥底;周围苍松巨柏又给这座古老寺庙增添勃勃生机。尤其是模式囗桥头的古柏,法海寺门前的脱皮巨柏,寺内石墙上长出的奇柏,寺後古藤互生的柏林,寺西的山谷翠柏,寺东的天然长廊柏,无不铁骨铮铮,形成令人振奋的柏画林涛。

法海寺坐北朝南,由南往北顺山势而建,主要建筑分别设置在三级平台上。第一级平台有山门殿,第二级平台有四大天王殿,第三级平台是大雄宝殿,环宝殿东西南三面是迥廊式祖师堂。法海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今存山门殿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四壁立障曰板,拱形券门,斜格木棂窗,前後挑檐雄伟宏大,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山门殿後是一东西横向长方形院落。正中设数十级台阶,通向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该寺西北有“西庙”,庙内以龙泉闻名,曾为法海寺之水源。寺东不足一里的石质山坡上,有一百多万年前形成的大片冰川擦痕,对研究我国冰川学以及地质分期、古生物分布和猿人生活环境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法海寺主要闻名於寺内的壁画,经过五百多年漫长岁月,法海寺大雄宝殿的六面墙上,至今完整地保留着九幅极其精美的明代壁画。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北墙门的两侧、中佛像座龛背後和十八罗汉身後两面山墙上,壁面积达236.7平方米。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我国现存明代壁画中,从壁画艺术、规模、完整程度和壁画制作工艺、绘画技巧、人物造型及用金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论证,法海寺壁画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

最为珍贵的壁画要算北墙门两侧所绘《礼佛护法图》。该图由帝后、天龙八部和众鬼神组成浩浩荡荡的礼佛护法行列。两幅画共有人物35人,三五成组互相呼应,人物服饰华丽,仪表庄重温雅,色泽艳丽而浓厚。

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所绘人物、禽兽、神怪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清新明净、或庄严肃穆的佛国仙境画面。

门票价格:20元

交通指南:

1:乘地铁至苹果园站下车,换乘311路公共汽车在模式口站下车。

2:乘336路车到首钢小区站下车向东



石景山:贤良寺塔院

贤良寺塔院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虎头峰下、八大处长安寺以南半里许。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1734)建,寺庙所在地原是雍正的弟弟怡亲王府。怡亲王死后,改建为佛教庙宇。乾隆十二年(1747),迁建贤良寺于冰盏胡同。

贤良寺赐地在虎头峰下。塔院原有两处,当地俗称东、西塔院。现存东塔院。东塔院有2塔,民国元年秋落成。东边一塔高约7米,为吕和尚之塔;西边一塔高约8米,塔刹已失,为明公和尚之塔。二塔坐北朝南,东西排列,均为藏式塔。塔院以东,有座完整的四合院。名曰贤良堂。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地铁玉泉路站乘389路车,或动物园乘347路车到八大处站下车。



石景山:姚家寺塔

姚家寺塔位于石景山区卢师山八大处证果寺以东l公里。塔高约10米。为八棱七级,塔旁为汉萍禅师墓。姚家寺即圣水寺,或曰胜水禅林。因该寺水井水质纯正,而得名。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石景山区卢师山八大处证果寺以东l公里



~~~~~~~~~~~~~~~~~~~~~~~~~~~~~~~~~~~~~~~~~~~~~~~~~~~~~~~~~~~~~~~~~~~~~~~~~~~~~~~~

通州: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通州区次渠乡次渠村。旧名法华寺,元大德元年(1297)建,明正统五年(1440)敕赐宝光禅寺,为通州区重点保护文物。

宝光寺南向二进,山门内钟楼1座,内悬铜钟1口。钟身铸有“大明景泰”。正殿后有砖塔1座,名定光佛舍利宝塔,高30余米,围24米。1976年唐山地震,定光塔塌,宝匣内出土精美铜镜5块(东南西北中各置1块),还有铜牌、铜马、铜塔各1件,另有经书1部。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通州区次渠乡次渠村。旧名法华寺



通州:燃灯塔

燃灯塔位于通州北城,大运河北端西畔。据县志载,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

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此塔距潞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

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通州,对塔进行破坏;1976年唐山地震受损。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按原色油饰。

交通指南:乘928、930、938、312路通州新华大街下车,驾车可走京通快速路直达。 郎家园乘322路车或红庙乘342路车到新华大街站下车,进商业街北行200米



~~~~~~~~~~~~~~~~~~~~~~~~~~~~~~~~~~~~~~~~~~~~~~~~~~~~~~~~~~~~~~~~~~~~~~~~~~~~~~~~

大兴 :无碍禅师塔

无碍禅师塔位于大兴县榆垡镇履磕(里河)村内。原有古刹灵言寺。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寺西南角处遗留元至元九年(1272)建造的砖塔一座,是名僧无碍禅师之墓塔。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大兴县榆垡镇履磕(里河)村内



~~~~~~~~~~~~~~~~~~~~~~~~~~~~~~~~~~~~~~~~~~~~~~~~~~~~~~~~~~~~~~~~~~~~~~~~~~~~~~~~

昌平:延寿寺

延寿寺风景区位于昌平区长陵镇黑山寨村北2公里处,传说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在此区域内为明帝王选陵寝,只选中十二陵,因只差一陵址,而改选在现在的十三陵。军师刘伯温不忍舍弃这块风水宝地,而在此修建了寺院,取名延寿寺,来保佐大明江山永固,大明君民益寿延年,国家强盛不衰。

延寿寺俗称下寺,原名报恩寺。康熙51年(公元1711年),僧人性喜之徒海沧接引其弟海明来山,并将中寺塔之南、天庆寺东侧一平坦地段划予海明,同年,海明便募化修建寺院,为报答师兄的引荐之情,便将寺院名之为报恩寺。

清乾隆年间该寺修缮,并改名延寿寺至今。玉佛殿,供奉一尊长达5.20米的玉佛,玉佛是由缅甸玉及缅甸工艺精雕面成,佛的右手置于头下,旦侧卧姿,为释迦牟尼涅相。该玉佛系五台山僧人觉然师傅于1998年8月2日所请, 同年9月20日由辽宁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照圆法师主持了开光大典。

每年活动安排:五月垂钓;6月登山赛;7月组织小学生夏令营活动;9、10月金秋板栗节、野果采摘、野外烧烤、野炊活动。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早春的奇花异草、山野菜遍布山野,尤其是二月兰花盛开时节,似精心编织而成兰色地毯。其中台湾王朝春居士每年必来延寿寺,并捐资1200美元,用于寺院修缮。

天下奇松--景区内生长着两株一级保护树木古油松。盘龙松、凤凰松对峙生长,形成龙凤呈祥之势,盘龙松树龄高达八百余年,不显其高大挺拔之势,而形成根细、胸粗、两主枝交错盘旋独特造形。似巨龙空中舞动,树冠占地一百多平方米,早年间在其旺盛时期覆盖整个寺院,凤凰松树龄五百余年,枝杈伸展,并沿主干向地面延伸,形似凤凰展翅,栩栩如生。

延寿圣水--延寿圣水是从寺院后山的麦饭石缝隙中流出,四季常流不息,冬暖夏凉,清澈透明,甘甜可口。据有关门化验,此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常饮此水能益寿延年,用此水洗浴有美容护肤之功效。传说世代僧人饮用此水,都寿活百余岁。

交通指南:延寿寺风景区位于昌平区长陵镇黑山寨村北2公里处 电话:60761224

市内乘345路到昌平北站换乘至九渡河长途车(每日两班车)。



昌平:敕赐和平寺

敕赐和平寺位于长城八达岭南麓昌平卫星城西北15公里的龙凤山脚下花塔村内,交通十分便利,有铁路、高速公路直通南口重镇,公路直通寺院。

敕赐和平寺由唐代名将尉迟恭临建,由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古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之说,寺院所在花塔村环境优美,背靠青山,面对京北平原,四季宜人,果香粮丰,寺院内一派幽静,春来鸟语花香,夏到绿树成荫。相传1000多年前三国末、晋初就修建了敕赐和平寺,传说有一个小姑子庵在白羊城的双山因交兵作战遭到破坏,僧人自养两只白鸽放出后落在龙凤山顶,后来就在此山下修建了和平寺。以后唐、宋、元、明、清各代都进行修建,从古到今人们都热爱和平寺。和平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寺院正处在龙凤尾山坳之下,山峰险峻景色秀丽,真是:大地金沙神仙府,层层殿堂隐山下。龙凤交接环山抱,松柏荆棘古楼亭。

寺院山门内有一棵一千三百多年树龄的古槐,枝繁叶茂,树围三米有余,是北京市一级保护名木。正殿前有两株高大茂盛的银杏树,一雄一雌。西为雄树,高约30米,下围三人合抱。东围雌树,高约20米,果实累累。正殿台阶下驿堂中间有一株三十多米高的白皮松,下围二人合抱。略为偏斜,恰似一条卧龙,树种和树形都极为珍贵。

该寺建筑规模宏伟,属于四合院结合,神堂、僧屋共99间多,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殿堂错落有致,遮掩于古树参天之中,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指南:德胜门乘345路到昌平终点换乘357路到南口镇下车乘小公共汽车直达或乘345路支线到昌平换乘11路即到。长城八达岭南麓昌平卫星城西北15公里的龙凤山脚下花塔村内



昌平:居庸关云台

居庸关位於昌平县境内,距北京市区五十馀公里,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两旁高山屹立,翠幛重叠,中有长达18.5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居庸关之名,跟“徙居庸徒”之意。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徵来的民夫士卒徙居於此。三国诗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辽、金、元、明、清各代均称“居庸关”。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帝所书“居庸叠翠”石碑,原立於关城东南方,现在碑已不存,仅馀座基。

居庸关云台在昌平县居庸关关城内。为一过街塔基座。云台用汉白玉石砌成,在云台上,有三座形制与妙应寺白塔相似的喇嘛式塔,石结构,体积较小。到元末明初,塔被毁坏。云台平面矩形,台基底东西长26.84米,南北宽l7.57米,台身斜收,高g.5米。台顶四周设石护栏及排水龙头。台座中间,南北向开五边折角式拱券门,门洞宽6.32米,高7.27米,可通车马。内雕有迦楼罗(金翅鸟)、大象、猛龙、大蟒神、卷叶花等;券洞内两壁刻四大天王,壁间有用梵、藏、八思巴、维吾尔、汉、西夏六种文字题刻《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上正面雕有曼陀罗 纹饰五攒,两侧斜面雕坐佛十尊,十佛之间遍雕小佛(千佛);券洞边上雕饰各种花草图案,是现存稀有而精孜的元代雕刻艺术杰作,又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台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指南:

可乘坐游1(一队)、游2(三、四、七队) 、游3(五、六队)、游4(二队)、游五、游支等旅游车到达。



昌平:银山塔林

银山塔林位於北京市昌平县海子村西南、银山南麓古延寿寺遗址上。这里峰峦叠翠、松柏成荫,高高突起的银山主峰,由黑色花岗岩组成的山崖陡峭苍黑,山顶冬有冰雪层积,色白如银,人称“铁壁银山”。山上开阔地中,密檐式宝塔巍然屹立。淡黄色的石塔由台基、塔身、斗拱和塔刹构成,外表用各种石雕、石刻或琉璃剪边,脊兽装饰,华丽挺拔。人称“银山宝塔”。这里有金、元两代砖塔七座,是昌平八景之一。其中五座是金代(1115-1234年)墓塔,两座是元代(l271-1368年)墓塔,均为砖结构,密檐式。

塔下有高大须弥座,须弥座和第一层塔身,均有精美雕饰,檐下有砖刻斗拱。第一层塔身以上均施迭涩,挑出短檐。塔的高度都在20-30米之间,*少林寺、灵岩寺塔林中的墓塔要高大得多,两座元代塔,也是砖结构,但体积较小。其中一座密檐式,檐下刻斗拱,塔的立面富有曲线美。另一座是密檐楼阁式和覆钵式相结合,很特殊。这一古塔林是今天研究当时佛教艺术和砖石建筑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山林美形胜,古代以寺多僧众闻名。唐代设有名僧阐扬佛法的道场,金代建“大廷圣寺”,聚僧尼500人,明代重修,名“法华寺”,现仅存遗址。遗址周围还有众多的密檐式砖塔、喇嘛塔、转腰塔等缀於青山之中,形成绿荫塔林。古已著名的“佛顶峰”、“雪堂”、“云亭”、“潆泉”、“三峰拥翠”、“东山晚照”、“寒泉漫目”、“大虎石”、“天清桥”等自然风景犹在,是北京远郊一处佛教文化胜地。

门票价格:15元

交通指南:

乘314、357、376、345、345支、912、919路至昌平下车,再打车。

在牡丹园有949路直达银山塔林风景区。

自驾车从马甸桥上八达岭高速公路至昌平西关环岛至长陵,过九渡河在怀柔与昌平交界处右转即到。



~~~~~~~~~~~~~~~~~~~~~~~~~~~~~~~~~~~~~~~~~~~~~~~~~~~~~~~~~~~~~~~~~~~~~~~~~~~~~~~~

房山:常乐寺

常乐寺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崇各庄乡常乐寺村,始建于明代,原有建筑为两进殿堂,为无粱殿和后殿,并设有配殿。现保存完好,已列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姚广孝墓也坐落在常乐寺村。

门票: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良乡,换乘去坨里方向的中巴到坨里,再乘小巴到常乐寺。



房山:环秀禅寺

环秀禅寺位于房山区崇各庄乡小幼营村西。始建于明成化年间。

寺坐南朝北,占地约3340平方米。正殿完好。正殿面阔12.3米,为3间无梁殿建筑。殿内为写隆顶,高7米。对面的墙壁上有券顶的佛龛3个,下设连通的须弥座。座和佛龛都是汉白玉石垒砌。座高1.1米,长6.3米。佛龛各高1.6米,直径1.3米、进深1.2米。殿前有月台,长8.5米,宽2.3米,高1米。其上矗立螭首龟趺碑记一座,为“敕建环秀禅寺碑记”。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房山区崇各庄乡小幼营村西



房山:岫云观

良乡离宫是明代京南唯一的一座行宫,气势宏伟。明朝衰落以后改作佛寺名恩惠寺,在各殿供奉佛像,并按寺院规制于二进院东侧建钟楼、西侧建鼓楼。后来又改为道观,名岫云观。清末民初,末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宫内的太监也被逐出,一部分流落到岫云观内,所以当地人便称这座历尽沧桑的明代离宫为“老公庙”。大约在1957年前后,良乡离宫开始遭到破坏,现在仅存皋殿和五进殿。岫云观修缮工程已完工。

门票价格:房山区琉璃河中学院内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指南:房山区刘李店



房山:弘恩寺

弘恩寺位于窦店镇望楚村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清乾隆七年(1742)毁于大火,后又重建。

寺坐北朝南,五层院落,碑刻林立,是明清一座规模宏大的重要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和五层殿宇。山门旧有汉白玉石匾,额曰:“敕建弘恩寺”,今山门无存,匾移置第二层殿前。钟鼓楼亦废。第一层殿三间,是哼哈殿,内供泥塑哼哈二将,面阔三间;第二、三层殿各五间,二层殿为天王殿,三层殿称弥陀殿,均前出一步廊。前面三殿保存完好。

第四、五层殿各五间,亦前出一步廊,但已顷圮,从殿基柱础判断,规模大于前三殿,四层殿为观音殿,以第五层殿最宏伟,为释迦殿,俗称白皋,为两层楼阁建筑。白皋往东有黑皋,为八角楼,毁于民国九年(1920)。寺内原有东西配殿、庑殿各27间,现仅存16间。寺前是塔院,分为南北两院。南塔院有50余座墓塔,北塔院有100余座。现塔已无存。整座寺院围以高大石墙,乾隆帝曾至此。现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天桥或六里桥乘917路车到望楚站下车



房山: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位于房山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上面,建于唐开元十八年(740)。

金仙公主塔坐北朝南,通体高3.5米,全部采用汉白玉石精制而成。基座由块石砌垒。中间用4块厚板石组成方形佛龛,正面设券门。门两侧各有浮雕金刚力士一尊。自门向里,对面石壁上又呈现出一组浮雕,释迎牟尼端坐中间,两侧各有一弟子。其上是七层叠涩檐,塔上有铭文。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乘917路车到房山站,换乘开往云居寺方向的中巴到石经山,或乘游10路直达。



房山:天开塔

天开塔位于房山区岳各庄乡天开村南里许。建于辽代。塔南向,坐落在山岗中腰,为八角形3层空心楼阁式,高约15米。须弥座装饰斗拱,束腰浮雕团龙、行龙等。塔身4个正方向每层均开发券的拱门,其它4面则辟为直棂假窗。每层檐均装饰斗拱。塔刹已毁。塔内设中心柱,柱与外墙之间是回廊。上下各层有爬梯贯通。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东周各庄站下车,换乘小巴到天开村



房山:下寺石塔

下寺石塔位于房山区张坊镇下寺村北3.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

石塔坐北朝南,方形,高3.7米。通体采用汉白玉石制成。基座用块石垒成。中间用四块厚板石组成方形佛龛。龛的南面设券门。门两侧各浮雕金刚力士,反映出唐代雕刻技艺。自门向里,正面石壁上又一组浮雕:释迦牟尼端坐中间,两侧各有他的弟子1个。这组雕像高0.4米,宽0.44米。佛塞西壁石料脱落,上部是仿楼檐7层,各层檐采用叠涩做法,每两檐间线刻缠枝花宝珠塔刹。塔的整个造型呈笋状。此地原有上寺和下寺。下寺村就是以寺命名的。上寺就在石塔旁。塔北侧发现了大量的唐代砖瓦、瓷片等,塔西悬崖问有羊肠小径,石壁上有打凿的文字“上天桥”、“仙仁水”、“如来愁”。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长沟站下车,换乘去张坊的中巴到张坊,再乘小巴前往



房山:房山古塔

房山区现存古塔107座,约占北京市现存古塔总数的一半,故赢得“房山宝塔冠京师”的美誉。游览房山,举目可见式样各异、年代不等的宝塔。虽久经风霜,但风貌犹存。

目前保存较好的有良乡昊天塔、云居寺北塔、万佛堂花塔,严行大德灵塔、龄公和尚塔、姚广孝墓塔、豆各庄塔、镇江营塔等。大部分是纪念埋葬僧人的灵塔。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昊天塔,又称“多宝佛塔”。位于良乡东关燎石岗上,辽代修建。塔身通高47.5米,呈八角形,是北京地区唯一的一座五层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内各层有回廊,廊内有瞭望孔,曾用于军事瞭望。

景区内最为有名得当数唐塔,唐塔数量众多,约占全国现存唐塔的三分之一。区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塔是云居寺唐塔,共七座,均为汉白玉石塔。其中,最早的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最有名的是位于石经山的唐玄宗八妹金仙公主塔。

云居寺北塔和万佛堂花塔,建筑风格也很突出。云居寺北塔又称“罗汉塔”,建于辽代。通高30米,顶部似钟,下部如钵,两层楼阁式的塔身,塔座紧腰处有一周伎乐天砖雕。全国现存两座,形式极为少见。万佛堂花塔,位于河北镇万佛堂村,辽咸雍六年(1070)年修建。通高24米,上部呈笋状,至顶小龛密布,龛内各供佛像,每龛下饰有伸头向外的砖雕兽首或象头。远望如花盛开,是中国现存准确年代最早的花塔。

现存明塔以崇各庄乡常乐寺村东的姚广孝的墓塔。通高33米,八角形九级密檐式。塔身往上是九层叠涩檐,各角均悬铜铃。塔刹铁制,状似葫芦。在明塔中,崇各庄乡的豆各庄塔和南尚乐乡的镇江营塔也各具特色。豆各庄塔由座上的三层砖雕莲瓣托起,每两层檐间饰上下对称的印覆半莲瓣,多达八层,并用莲花封顶。镇江营塔为一座覆钵式石塔,方型须弥座,束腰浮雕仰覆莲,上部是九重相轮宝珠刹。

房山境内现存的古塔,因始建朝代不同而格调不一,但造工精细雨坚固,外观端庄秀丽,砖雕石刻各具特色。它们不公展现了我国古代造塔艺术的成就,也给人们美的享受。

交通指南:



房山:豆各庄塔

豆各庄塔位于房山区崇各庄乡豆各庄村西约200米的台地上。始建于明代。

八角形,通高约15米。塔基的须弥座束腰间,八面砖雕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的八宝图像。座上端为上下3层砖雕莲瓣。塔身八角柱形。东面辟券门,其它各面,分别开设砖雕的假门、假窗。塔身之上是9层仿楼阁建筑。第l层檐下装饰斗拱。其它每两层榴之间做成仰、覆莲瓣。

檐子为叠涩式。塔刹由下大上小的两层砖雕莲花组成。这座塔的特点之一是采用莲花装饰的成分多:整个塔由座上的3层莲花托起,每两层檐中央又装饰上下对称的仰覆莲瓣,共有8层之多;再用莲花封顶。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闫村路口站下车,换乘小巴到豆各庄村



房山:周吉祥塔

周吉祥塔位于房山区上方山下孤山口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

塔面南向。砖石结构,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通高约18米。塔基由汉白玉石砌垒,高l米,须弥座塔基束腰间砖雕花卉、人物故事等。塔身八角形,每角有砖砌圆柱。塔身的其它各面,均雕以假门或者假窗。塔上部的各层檐,均采用正反叠涩做法。每层檐的角梁垂挂方形铜铃。塔前约10米的地方原有碑记两座,1966年一碑被毁。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东周各庄站下车,换乘小巴到孤山口。



房山:白水寺

白水寺位于房山区西北6公里歇山岗。又名兴隆寺,俗称大佛寺,始建年代不详。

白水寺由于年久失修,仅存无梁殿l座和3尊石雕佛像。大殿坐北朝南,重檐房殿顶,砖石结构。殿内有3尊花岗岩石雕站像,中为释迦牟尼,高5.8米,与卧佛寺大铜佛不相上下,螺发,无高肉髻,两耳垂肩,身着袈裟,脚踏椭圆形莲花座。两旁为阿难、伽叶二协侍。白水寺石佛是北京保存最大的石佛像。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房山站,换乘小巴到白水寺



房山:于庄塔

于庄塔位于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南的土坡上。又称和尚塔。塔建于金代。砖结构,为六角形三级密檐式,通高约8米,周长4.8米。

六里桥乘917支路车到七里店站下车,换乘小巴到于庄村



房山:照塔

照塔位于房山区南尚乐乡塔照村东的山巅。建于辽代。

塔坐北朝南,为八角形七级密檐砖塔,通高15米。此塔当地传说为风水塔。塔基为须弥座,高3米,每面宽2.2米。中部塔身高2.2米,每面宽1.75米。塔身正面有券门,其它各面设假门和假窗。塔身之上为仿木砖刻额枋檐椽和砖制的一斗三升斗拱。上边是七级叠涩檐,塔尖为攒尖刹。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长沟站下车,换乘去张坊方向的中巴车到塔照村。



房山:玉皇塔

玉皇塔位于房山区云居寺的东南、高庄村北。始建于辽代。

塔坐北朝南。砖结构。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高约15米。塔座为八角须弥座式,上面装饰砖雕的人物故事、动物图象等.塔的中心有八角柱,塔身正面开设券门可以入塔。门内曾经供奉汉白玉石的玉皇大帝雕像。东、西、北面设砖雕假门,其余4个斜面设砖雕假窗。再往上就是密檐七层塔檐,各角角梁均悬铜铃。塔顶八角攒尖式,八条脊由封顶的铁球朝八方延伸,尽头有垂兽套兽。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长沟站下车,换乘小巴到高庄村。



房山:铁瓦寺

铁瓦寺位于房山区河北镇政府院内,因殿顶满铺铁瓦而得名。 铁瓦殿座北朝南,北靠青山,面对大石河。寺院内古柏苍翠,寺后清泉汨汨流淌,景致优雅。泉水长年不断,顺暗沟流入大石河。山门的额楣上嵌匾:楷书“铁瓦禅林”;进山门,两旁各有配殿两间,均厚檐、清水脊;正殿是始建于大明正德年间的铁瓦殿,为清康熙32年重修。

铁瓦殿圆柱形建筑,高6米,直径5.8米,发券门窗,殿顶采用攒尖做法,6条脊身朝6个方向垂下,把顶分成6个扇面。顶上满铺铁瓦,共计有458块。每块长0.31米,直径0.13米。瓦表多有铸字,如“菩萨顶正德十年(1515)造”、“五台山菩萨顶铁瓦寺”等。殿尖由宝珠收拢,殿脊和刹也是铁刺,用铁约3000公斤。类似建筑,世界少见。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良乡站,换乘去河北镇方向的中巴车到河北镇下车



房山:大历禅寺万佛堂

万佛堂在房山区磁家务南面,建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创建于唐玄宗时期(713—756),原名龙泉寺,后改大历禅寺。万佛堂又称万佛龙泉宝殿。几经兴废,现存为一座明代无梁建筑。

万佛堂内三壁嵌满唐大历五年(770年)镌刻的“万佛法会图”汉白玉浮雕。正中雕释迦佛坐像,两侧雕分乘狮、象的文殊、鲁贤菩萨,前后还有天王、神人、侍佛者等,或双手合十,或献花荐宝,形态不一。其中西南壁伎乐天浮雕最为精美,天人持各种乐器作弹奏之状,肌肉丰满,形态自如,是唐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现存的万佛堂为3间无梁殿,歇山顶。门循上嵌有四周浮雕莲花瓣石匾。殿内正面和两山墙下端镶嵌的“万菩萨法会图”,长23.8米,高2.4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浮雕而成。是唐代浮雕艺术的代表。万佛堂花塔公元1070年修建,通高24米,上部呈笋状,至顶小龛密布,龛内各供佛像,每龛下饰有伸头向外的砖雕兽首或象头,远望如花盛开,是我国现存准确年代最早的花塔。也是北京仅存的两座花塔之一。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良乡站,乘去河北镇的中巴到万佛堂下车,磁家务矿务局内



房山:良乡多宝佛塔

良乡多宝佛塔俗称良乡塔,在房山区良乡镇东北的燎石岗上,建于辽代。

塔为平面八角形,高约36米,五级空心楼阁式。塔身第一层高大,正东南西北各辟券门,其余四面开直棂窗,檐下施隐作砖斗拱,有梯可登。四面原有佛龛,佛像已遭破坏。登塔可北望北京城,南眺涿州城。现为北京地区唯一的楼阁式塔,又称吴天塔,现已整修一新。

交通指南:天桥或六里桥乘917路车到陶瓷厂站,下车向东行即到



房山:瑞云寺

瑞云寺位于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房村。建于辽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

该寺历代为佛教胜地,民国初改为道观。山门是单间无梁殿,“瑞云观”3字由曹锟所书。寺中保存元代“故大行禅师通圆懿公功德碑并序”碑。碑记文字有2600字之多。为房山区重点保护文物。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房山站,换乘去史家营方向的中巴车到史家营。



房山:吕祖庙

吕祖庙位于房山区良乡西北25公里大南峪,坐西朝东。随山势而建,前低后高。中轴线四进院落。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河西村北万寿山上。与古北口镇只一水之隔。

修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原名慈云寺,是佛教寺庙,寺内供奉观世音菩萨。清末宣统年间,道人郝祥麟重修,改慈云寺为道观吕祖庙。庙山门紧对古北口关,山下是潮河之水。庙的西部是卧虎山,北有长城为屏障,南部山下古北口河西村,古称柳林营,中部山腰有古北口八景之一的镇山塔和七郎坟。庙为清代晚期典型的三合院形式,占地为438平方米,南北稍长,东西较短呈长方形。大殿内供奉着吕洞宾等泥塑彩绘神像。院内尚有3座残碑。

交通指南:房山区良乡西北25公里大南峪。



房山:灵鹫禅寺

位于房山区坉里乡北营村谷积山,建于元代。现寺院建筑为明代修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有山门、二进殿宇和4块石牌。山门与第一进殿之间有明正统五年(1440年)额篆书“敕赐灵鹫寺”。寺后台地上有圆通殿一座。在谷积山中还有古塔三座,分别立在三座山上。铃档塔建于明代,鞭塔建于辽代,东塔也称和尚塔,即成化十五年(1479年)所建。山上还有张公、华公太监墓。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到良乡,换乘去坨里方向的中巴即可。六里桥上京石高速公路在阎村路口下高速,沿河北镇方向到辛开口村后北行到北车营即可。



房山: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县西南山区山峦起伏的一块小盆地里,距北京约75公里,背后以朱山为依托,对面以石经山为屏障,坐落在逐鹿山中。云居寺以佛舍利和石经而闻名于世,是京郊具有金石、书法、美术、民族史、佛教史等重大文化意义的古迹,在北京以至全国诸多古寺名刹和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

云居寺创建於隋唐时代,历代屡有重修扩建,成为华北地区著名寺院之一。寺院部分抗*战争时期毁於*军炮火,现仅存遗址。寺东北1.5公里处石径山上有藏径洞九座,洞内保存了自隋至明代刻制的石经板,连同寺院南端藏经穴中辽、金经板共143l2块,镌字数千万。

除去重复刻造者外,计刻经112O馀部,刻工精湛,为中国佛教文化珍品之一。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全、保存最好的石刻大藏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值得大书特书。刻制云居石径的规模,远超过北齐的音堂山摩崖石经和泰山经石峪刻经。

云居寺周围现存唐辽石塔及辽代砖塔共六座,互相拱卫,从而形成云居寺特殊的佛教人文景观。其中唐代(618-907年)所建方形石塔,以著名的房山石窟汉白玉为原料,精雕而成。塔分单层和密檐式两种,平面呈方形,正面辟尖拱形门,内两侧刻披甲胄金刚武士,生动逼真。1949年後,人民政府对云居寺所藏石经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到现在还完好保存的石经就有14,278块,分别藏在对面石经山上的9个洞内和云居寺文物保管所里。1961年3月,国务院将云居寺遗址、两座辽塔、八座唐塔、藏经洞和石经,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并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先後对辽代北塔进行了加固维修,安装了避雷设施,为保护石经板盖了石经库,以使这些上千年的古代珍贵文物代代相传。北京市人民政府於1935年4月1曰决定修复云居寺。第一期工程,天王殿、毗卢殿已竣工开放。原云居寺千年遗物——汉白玉镌刻的圆形山门雄姿也已复原。为更好地保护石经,避免风化剥蚀,现已决定於1999年9月9曰9目9时9分9秒,将全部石经全部重新秘封於地下。石经藏而天下安,这项举措必成这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

游完古寺,还可在风景区爬山观景、赏花踏青,看桃花正艳、春色满山。

门票价格:40元

交通指南:

北京市内天桥、六里桥乘917(发往云居寺-十渡),或在良乡、房山乘12路小公共可直达云居寺;在北京南站乘坐火车也可到达云居寺;另外,每年的5月至10月,北京前门有游10路发往云居寺。



怀柔:红螺寺

红螺寺 一个名字惹出一段绚烂红尘。

“红螺寺”乃是明正统年间“护国资福禅寺”的俗称,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流传到现在,故事有几个版本,不过是说玉皇大帝的两个女儿来到这里,化成两个巨大的红螺栖身红螺湖。不同版本在于两个仙女下界原因的区别:贪恋人间风景、爱慕人间感情或者肩负拯救黎民于水火的重任。红螺寺的原名被人们遗忘了,反倒是这个带着风情故事的俗名被佛界与人界共同接受,或许这也暗示着红螺寺一度会成为一片绚烂红尘,陷进无尽的人间烟火中去。(红螺寺大雄宝殿旁供奉舍利的资料牌显示:“1950年,红螺寺改为学校,僧人遣散,上世纪70年代,设为地震观测点,红螺寺遭到彻底破坏。”)

我们现在看到的红螺寺均为当代新建的,除了1993年修复红螺寺时找到的13颗舍利,古寺留下的只有植物。红螺寺所处的地域周围还有红螺湖、雁栖湖、怀柔水库,年平均气温11.5℃,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原是个天然的保鲜室。所以除去人为破坏的,自然的东西都留下了,留下的有三处,被称为红螺三绝。

红螺三绝

遗迹之一为“御竹林”,进入山门就能看见,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此竹为元代云山禅师所植。康熙帝来寺降香时,看到南竹北种感到新奇,命寺僧善加管护,于是这片竹林由康熙来时的613竿发展为30余亩百万余株。寺院毁了,这竹林却坚挺依然;遗迹之二是“雌雄银杏”,在大雄宝殿的月台两侧,面向宝殿左手为雄、右手为雌。雄树开花不结果,雌树结果不开花。据说雄树每历朝代更替便会从根部长出新的子干,至今除去主干还有十根子干。雄银杏的样子已经垂垂老矣,根部的土也被踩实,应该不会再长出新子干来了;遗迹之三是“紫藤寄松”,在三圣殿前西侧,松高6米,枝分9叉,旁边两棵碗口粗的藤萝拧着花地扭在一起缠在了松树上,形成一把巨伞盖在整个院子之上。俗话说“藤缠松,松难生”,三圣殿前的这棵却生得很滋润,当地人认为是沐浴佛法所致。

仪式与四大皆空

红螺寺的修建很讲究,一看便知得到了内行指点。每个大殿奉着三尊佛,殿前是烟雾缭绕的香炉,殿内两侧全是壁画,画得威严雄武纤毫毕见。佛祖的后身端坐着观世音,导游说,这其中还有个典故:观世音对阿弥陀佛说世人一定能戒除杀生,不然就永远坐在阿弥陀佛的背后。结果自然是观世音永远坐在了佛祖的身后。在老百姓眼里,佛界的事有时也挺有意思的,在人们的想象里变得很有亲和力。

写到这里,有必要横生点枝节,红螺寺的观音像旁站着的是唐僧师徒。慧缘谷的妙真师父认为,民间将《西游记》与佛教混淆起来是错误的,《西游记》是文学作品,书里的佛祖只是个噱头,故事也多是无中生有。而一提到佛,老百姓就会联想到《西游记》甚至是《大话西游》,这也算是世人对宗教的娱乐化接受吧。

佛祖身披金色袈裟,高大庄严,只是失于千佛一面。红螺寺在上世纪70年代被摧毁后,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模样,以前的红螺寺是十方常住寺,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不授徒不挂单,是全国僧人进修之地。现在的红螺寺则是旅游意义上的著名景区,佛的精神世界只剩下了那几尊具体而微的塑像。

“护国资福禅寺”的门口有块石板,上面刻着进香的礼仪,比如供奉分为净水、涂香、鲜花、饮食、灯火、烧香、供物七种,香分为檀香、沉香、丁子香、郁金香、龙胆香五种,详尽仔细,让人增长见识。而来参拜的人叩头前也总爱问这个佛是管什么的,那个佛能保平安吗?于是就有很懂的人回答说这个是管升学的,那个是管健康的,拜一拜,捐点吧,可灵了。和慧缘谷的妙真师父谈起来,他对各种仪式津津乐道,谈起四大皆空的思想内涵却也挠头,表示说不清楚。这难免让人觉得,红尘万丈里的人们更多地是看重礼佛的各种仪式,而对佛法精髓的理解却看得不那么重。实用性总能更直截了当地被人接受。

食宿:红螺寺旅游景点已经建设为完备的旅游区,山门外的餐馆星罗棋布,各种档次具备。金鳟鱼值得一品。附近的乡亲们也准备了农家饭和果园采摘。距山门500米有三个停车场,近期情况是两个停车场爆满,第三个停车场还有空位。

周边之慧缘谷:位于红螺山西麓的甘润涧峪沟内,距红螺寺3公里。主要有三皇庙、朝阳寺、天溪庵等几处寺庙。这几处寺庙的香火远不如红螺寺旺盛,除了缺几棵有说头的老树,基本建筑都如出一辙。

周边之红螺湖:提到红螺寺不能不说红螺湖。红螺湖距红螺寺1.7公里,水质清澈,水温在9摄氏度到12摄氏度之间,水质呈弱酸性,据说,这个地方曾经发现了3.5亿年前的地球居民娃娃鱼。

红螺湖有鸟岛,湖水荡漾、百鸟争鸣,鸟岛里有众多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更有不远万里而来的黑天鹅、澳洲鸵鸟、欧洲火烈鸟,以及秃鹫、草原雕、鸳鸯、大雁、丹顶鹤、黄嘴鹳等近百种鸟类,现在门票12元。

红螺山区域还有北京为数很少的湿地环境。对于净化空气、保持水分、调节局部气候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贴士:

自驾车:上三元桥走机场高速,在北皋收费站下高速走京密路在怀柔立交桥下桥到怀柔城区,沿青春路环岛往北直行可到达。

门票:每人30元,学生、老人、军人半价。滑道往返每人50元,单程30元。山路漫长,上山需要大量体力,而且山路湿润、苔藓密布,慎防滑倒。下山的滑道的刺激程度和可玩性也不次于过山车,建议大家选择50元的往返滑道。

公交车:东直门长途汽车站,乘916或936路公交车至怀柔城区大地广场等站下车,再转乘出租车(约10元)到景区。

旅游专线车:节假日上午,可在宣武门、东大桥、东四十条、和平门北口乘游6路或游16路直达景区。



~~~~~~~~~~~~~~~~~~~~~~~~~~~~~~~~~~~~~~~~~~~~~~~~~~~~~~~~~~~~~~~~~~~~~~~

门头沟:大悲岩观音寺

大悲岩观音寺位于斋堂镇沿河城向阳口村北约4公里的深山之中,山路崎岖.艰险人迹罕至."其峰峻顶接之青云,蔓林美翠围绕之岭坡.津滴水以盈池,汪洋碧湛而清凉,悬空x岩之数丈,内隐殿堂之曾房,安置圣像号曰大悲."

因寺庙建在石岩凹进处,而斜出的山崖又未将寺庙全部盖住而被当地人称为“盖不严小庙”。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明代,建筑多已圮倾,有山门殿、正殿、东西配殿各三间;右侧墙上书有“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寺内有明清时期碑刻两座,其中的“万古流芳”龟趺碑首有云纹雕刻装饰,另一通牌为“重建大悲观音寺碑记”,落款“祟祯岁次辛己孟夏建立”;正殿依山而建,墙体已部分倒塌墙上的壁画仍有部分留存,颜色艳丽功法自然,依稀看出画上观音的莲花宝坐与座下麒麟;寺后山崖处,有三眼泉水自石刻龙头流出,现已几近干涸。

正殿西侧一小跨院,南面有正房三间;寺西有洞额题“群仙塘”;寺东有三合院落玉皇庙,正殿下有石室额题“创修斗阁朝云洞”大字是民国十七年手迹,正殿下有石室,内有三层石台原来应该供奉神佛,石台上有龙形壁画;上两层石阶内套耳室,墙上有手洞,应是放油灯处,石室上残留有正殿,三窟石龛上的仕女画像线条流畅,体态安娴。

门票:

交通线路: 火车:北京南站-珠窝。

交车:地铁苹果园换乘336路到河滩,乘去斋堂方向的中巴到斋堂,换乘小公共到珍珠湖。

自驾车:109国道到付家台路口在行12公里即到。



门头沟:崇化寺

崇化寺遗址位于门头沟区城子西侧,九龙山下。该寺始建于元至正年间,原寺占地60多亩,已有600多年历史。该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四周林木茂盛。寺前有二株古银杏高耸入神怡。现在该寺殿宇残破不堪,仅存遗址,寺后有几块石碑留存,成为该寺兴衰的历史见证。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苹果园站乘336路车到城子站,下车向西行上山



门头沟:戒台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戒台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风景秀丽。戒台寺位于门头沟区的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离区政府11公里,西靠极乐峰,南倚六国岭,北对石龙山,东眺北京城。寺院坐西朝东,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积4.4公顷,建筑面积8392平方米。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庙巍峨宏大的气势,又有江南园林清幽秀雅的情趣,既有浓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又有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不仅是中国佛教一座著名的寺院,同时也是一处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戒台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

历史上的戒台寺在中国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寺内的戒坛可以授佛门的最高戒律菩萨戒,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最高学府之一。又因其曾持有辽代道宗皇帝亲笔抄写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而从辽代到元代中期,一直是北方佛教律宗的中心。戒台寺自辽代建立戒坛以后,一直受到历代朝廷的重视,很多代住持都是皇帝亲自选派,不少名僧还被委以各种官职,有多位皇帝到此进香礼佛,特别是自明代以后,戒台寺开坛授戒必须要有皇帝?quot;敕谕",将戒台寺直接置于朝廷的控制之下。

1957年,戒台寺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北京市政府拨款对戒台寺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大规模整修,1982年12月25日,正式对游客开放,1996年12月,戒台寺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7年初,经有关部门批准,僧团进驻,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在寺外,摩崖造像群、摩崖刻字、石牌坊、墓塔群,以及众多神秘幽深的古洞,似众星捧月般地散布在红墙绿瓦的古刹周围,使戒台寺形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既有巧夺天工,又有自然天成,景点众多,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早在明代,"耍戒坛秋坡"就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风俗。今天的戒台寺风景区拥有齐全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有公共汽车相通,是一处可以接待国内外各种旅游团体和中小型会议,理想的旅游休闲名胜景区。

门票价格: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35元

交通指南:前门乘游7路,或乘地铁到苹果园后换931路公交车。



门头沟:西峰寺

西峰寺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岢箩坨村西。建于唐,初名会聚寺,元称玉永泉寺。寺内有胜泉池。英宗朱祁镇赐额名“西峰寺”。寺现存山门殿、天王殿以及两厢回廊禅房30余间。寺内有银杏一株,为元代所植,颇具观赏价值。

交通指南:位于门头沟区永定乡岢■坨村西1千米山窝内。从门头沟河滩站乘开往潭柘寺的长途公共汽车于岢■坨站下车即达。



门头沟:双林寺

双林寺位于门头沟区清水乡上清水村西北山坡间。辽称清水院,创建于元至正年间,是百花山瑞云寺的下院。金、元、明、清历经重修。现存辽统和十年(992)经幢一座,元代建筑的小殿堂一座。

下为8方基座,有圆形仰莲承托幢身。幢身为两层,是上下有收分的八棱形。其上有方形小龛,周雕佛像,龛顶以定珠状石件为结束。下层幢身刻有《尊胜陀罗尼经》及题记。是考察辽玉河县地理辖界的重要文物遗存。

在此你可以充分了解到辽、元建筑的宏伟,身临名山古刹,您时时能感受到鬼斧神工的宗教建筑艺术与广袤深邃的大自然相和谐的无穷境界!

门票价格:门票12元,

交通指南:地铁苹果园乘336路到河滩,换乘去清水镇方向的中巴车



门头沟:灵岳寺

灵岳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公里的白铁山上。灵岳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时重建,此时称“白贴山院”,到了金代改称“灵岳寺”,即为现名。

灵岳寺的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其朝向为南,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寺的南部山门两侧为钟鼓楼遗址。其中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建筑设计极为巧妙。在殿内供奉着四天王、韦陀及接引佛塑像。释迦佛殿,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面积达100余平方米。檐下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为彩绘佛像。殿内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萨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毁。寺内现存至元三十年(1293)《重修灵岳寺记》碑以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灵岳禅林碑记》。

交通指南:苹果园站乘336、326路车到河滩,换乘去斋堂方向的中巴车到斋堂,向北



门头沟:灵严寺

灵严寺位于门头沟区齐家庄乡齐家庄村。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后又于元至正年间重建,而到了明永乐年间改为尼姑寺。

灵严寺北踞金柱山。寺院南向,原有山门殿、钟鼓楼、太子殿、伽蓝祖师堂、大雄宝殿以及两厢配殿十数间。抗战期间,灵严寺大部分被日军焚毁,只剩下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整体建筑体现出元代手法和工艺。该殿顶及山墙等在清代曾改建过。殿内现供奉释迦佛像,两侧铜菩萨像4尊,佛前小佛像4排,多达50尊。殿东侧塑刘备、关羽、张飞像,置于龛台内,西侧有如来佛龛,佛像背光上顶金翅鸟。灵严寺内现存的还有: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灵严寺记》碑和嘉靖六年(1527)《重修灵严寺碑记》。

交通指南:乘车路线:929支线 苹果园-灵严寺自驾车:走阜石路到门头沟区双峪环岛右转到龙泉宾馆走109国道按景区标识行走直达景区。



门头沟: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太行山余脉宝珠峰南麓,因庙后有龙潭,庙前有柘树,山名潭柘山,寺名也就名之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比北京城建城还早800年。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时期(265-316年),时称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故有“先有潭柘, 后有幽州”之说。唐代扩建后名龙泉寺、金代重修后名大万寿寺、清代大修时改称岫云寺,至十七世纪末形成现在的规模。俗名“潭柘寺”千古流传。

潭柘寺后有九峰环抱,寺前山峰则如巨大屏风,俗语有云:“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描述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寺庙依山取势,气度恢弘。殿堂逐级向上,参差错落层层排列,四周有高墙环绕。寺院内外古木参天,寺前流水淙淙,僧塔如林,修竹成荫。清康熙皇帝称赞这里是:“名山胜境不次于五台山。”1957年,潭柘寺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潭柘寺占地面积6.8公顷,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西路有愣严坛(已不存)、戒台和观音殿等,庄严肃穆。此外,还有位于山门外山坡上的安乐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御碑等。塔院中共有71座埋葬和尚的砖塔或石塔。

山门外是一座3楼4柱的木牌坊,牌楼前有古松二株,枝叶相互搭拢,犹如绿色天棚,牌楼前有一对石狮,雄壮威武。过牌坊是单孔石拱桥,名“怀远桥”,过桥就是山门。

天王殿殿中供弥勒像,背面供韦驮像,两侧塑高约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天王殿两旁为钟鼓楼,后面是大雄宝殿。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额题“清静庄严”,下檐额题“福海珠轮”。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上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佛祖塑像,神态庄严,后有背光,背光上雕饰有大鹏金翅鸟、龙女、狮、象、羊、火焰纹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难”、“伽叶”像,均为清代遗物。大雄宝殿后为斋堂院,是和尚们吃饭的地方,堂后有三圣殿,但此二殿均已折除。只剩两株娑罗树和两株银杏树,树体高大。中轴线终点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名毗卢阁,高二层,木结 构。站在毗卢阁上纵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

寺院东路由庭院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延清阁和清代皇帝的行宫院,主要建筑有万寿宫、太后宫等。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院内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轩亭。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内供观世音菩萨,敛目合什,隽秀端庄。

潭柘寺有二宝:宝锅、石鱼

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现在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

潭柘寺古木古树其多,最著名的千年银杏树、千年婆罗树、千年柏、二乔玉兰等。潭柘寺周围有许多附属于潭柘寺的建筑景观。如东观音洞、明王殿、西观音洞、上下塔院等与寺院共同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色多样,情趣各异的景区,千百年来无数游人被潭柘寺美景所陶醉。历史上名僧辈出的潭柘奇佛事活动也十分盛大,浴佛法会,莲池大会等在北京地区非常有名。1998年潭柘寺恢复了佛事活动,逢初一、十五、千年古寺香烟缭绕,钟磬齐鸣。游逛于古老的寺院,听古刹光荫讲一讲过去的故事,撞古钟让悦耳的钟声涤荡繁乱的心绪,欣赏悠悠佛乐品一品超凡脱俗的境界。

乘车路线:

一线地铁苹果园站,出站后在西侧公交站台换乘931路公交车,终点站即是。(推荐)

旅游旺季周六、日,在天安门西“北京旅游集散中心”有去往潭柘寺的旅游专线大巴。

自驾车:

西三环莲花桥沿莲石快速路向西,至门头沟区石门营环岛左转,沿108国道行驶15分钟即到(沿途经过西四环沙窝桥、五环衙门口桥、石门营环岛前有潭柘寺景区道路指示牌)

西三环航天桥沿阜石快速路向西,至门头沟区双峪环岛左转,至石门营环岛直行,沿108国道行驶15分钟即到(沿途经过西四环定慧桥、五环晋元桥、金安桥、双峪环岛、石门营环岛)

门票价格:

主景区门票:35元 半价票:17元(须持老年证或学生证)

东观音洞门票:3元

西观音洞门票:3元

塔林门票:3元

通票:40元 (含主景区、东观音洞、西观音洞、塔林) 半价通票:22元

离休干部、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免费。1.1米一下儿童免票

开放时间

夏季:8:00——17:00 冬季:8:00——16:30

全年对外开放,节假日不休



~~~~~~~~~~~~~~~~~~~~~~~~~~~~~~~~~~~~~~~~~~~~~~~~~~~~~~~~~~~~~~~~~~~~~~~~~

密云:超胜庵

超胜庵位于云峰山顶。距密云县城60公里。占地500多平方米,南北呈长方形。辽代始建,明清时重修。超胜庵有十景:“石桥双柏”、“艮岩”、“妙云亭”、“普门桥”、“朝阳洞”、“苍玉屏”、“无尽意台”、“法幢”、“积翠崖”、“南天门”。

该庵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有仪门3间,中间为山门过厅,门内两侧有泥塑彩绘的站马、马童和坐像。山门外东西各有一侧门,3门均为拱形券门。正门前有一座小石桥和18级条石雕刻的台阶。石桥旁原有两颗柏树,称为“石桥双柏”。仪门殿东西两角建有钟鼓二楼。前院正殿3间为天王殿,内有泥塑四大天王像。殿外两侧各有一座螭首龟跃石碑,后院正殿3间是大佛殿,内有泥塑如来和弟子像,殿前月台两侧各有3间配殿,均有塑像。

超胜庵的后面是一条南北向的峡谷,其东部的峭壁上,有摩崖石刻,石刻字迹分别为“灵境”、“苍玉屏”和“尘外赏”。前两组刻石较早,未查到落款。“尘外赏”的落款是清康熙年间的兵部尚书“沈阳范承勋”。石刻字大约1米。峡谷西面山下有一座小庙,称二仙庙,内有青白二蛇塑像。顺谷中小路往北,紧靠小路东边有一块2米高的大河卵石,石上竖刻3个大字“云峰山”,石后有一座石桥曰“普门石桥”,桥后是“妙云亭”,过亭为129级石阶。

由此登上石阶可到达西部悬崖上的菩萨洞。菩萨洞洞内面积约50多平方米,最高处有10米左右。洞口朝东,洞内西部高台上是手拿净瓶、坐骑蛟龙的观世音菩萨的仿铜塑像,两旁石台上站着“善财”和“玉女”的塑像。

交通指南:东直门乘东密专线到密云站,换乘去不老屯镇方向的中巴到燕落



密云:冶仙塔

冶仙塔位于密云县城东北4公里的冶山上,原有一座普济寺,寺塔称冶仙塔,又叫“冶塔仙灯”。这是密云外八景之一,仙灯之光,似乎要长明万代,引起人们有所期待。想当年冶塔一定在夜晚之中显得特别明亮,晚居之人,所被夺走目光的一定就是它了。

冶仙塔初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约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

交通指南:



密云:文庙

密云文庙位于密云县城内鼓楼东大街路北,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是密云县仅存的一座明清殿式古建筑。文庙占地4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

进入密云文庙,可见其正院前有牌楼式大门,大门又分3个门,中间为棂星门,东为金声门,西为玉振门。门内有人工凿砌的“泮池”,池上建有两座并列的单孔小石桥(即密云县八景之一的“三步两座桥”)。泮池东西各有厢房3间,东厢为名宦祠,西厢为乡贤祠。经过泮池就是戟门,戟门共3间,即“三门”,另有东西角门各1个。主建筑有,大成殿5间,东西两庑各7间。大成殿的后院还有明伦堂、尊经阁、学署、崇圣祠和启圣殿,东跨院有文昌殿,西跨院有节孝祠。除大成殿外,其余建筑均拆除。大成殿通高10米,总面积181.48平方米。

交通指南:东直门乘916路车到怀柔站,换乘去黄花城方向的中巴即到!



密云:龙泉寺

龙泉寺戚继光诗碑在密云县城东北2.5公里处。戚继光(1512-1587),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戍边时曾在密云石匣驻防。万历三年(1575年),他在游密云龙潭时,曾赋游龙潭七律一首,刻碑留龙泉寺中。

戚继光是抗倭名将,当年正是他,保卫了中华大地的几十年安宁,也使得沿海一带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戚继光的威名也从此远播,他的功勋也写入青史,永垂不朽。华夏一代名将,将永远激励我们勇抗外敌,誓死保卫祖国。

交通指南:在白龙谭景区内,东直门乘东密专线到密云站,换去太师屯的中巴到白龙谭;或乘游12路直达。



~~~~~~~~~~~~~~~~~~~~~~~~~~~~~~~~~~~~~~~~~~~~~~~~~~~~~~~~~~~~~~~~~~~~~~~

平谷: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平谷县东高村镇东高村东500米的山顶上。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塔为六棱实心,共分三层,通高8米,南北各有一块石刻镶于其中,是平谷县现存唯一的古塔。

交通指南:东直门乘918路车到平谷站,乘去东高村镇的中巴到东高村,再乘小巴前往



~~~~~~~~~~~~~~~~~~~~~~~~~~~~~~~~~~~~~~~~~~~~~~~~~~~~~~~~~~~~~~~~~~~~~~~

顺义: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顺义县城。又名龙兴寺,俗称东大寺。唐大历五年(770)以前建,寺内有唐代开元寺碑、金枢密副使王晦之碑。据《金史》列传记载:贞佑二年(1214),元兵围顺州城,王晦率兵团守,城破被杀。后人乃于其死节之处,刻石立碑。明清,寺庙内曾经是官府举行重要的礼仪之所。庙宇建置有山门、月台,大殿两进。后殿仍存。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顺义县城,名龙兴寺,俗称东大寺



顺义:元圣宫

元圣宫位于顺义县北牛栏山下。始建年代不详,今碑文记载曾重修于万历年间,为顺义重点保护文物。

庙宇坐北朝南,前立木制牌楼一座,其后有石狮一对,为明代遗物。后面是仪门、前殿、正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建筑,房屋共40余间,均为清代建筑。殿宇上分别绘有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空彩画。前殿月台上,又有古柏两株,高大粗壮,直插霄汉。后殿5间,黄琉璃绿剪边,金龙和玺彩画,月台高大。东西配殿各5间。院中松柏参天,甬道用各色石子拼成图案。

交通指南:位于顺义区牛山镇牛栏山一中处,东直门乘916路车到牛栏山道口站下车即到。



~~~~~~~~~~~~~~~~~~~~~~~~~~~~~~~~~~~~~~~~~~~~~~~~~~~~~~~~~~~~~~~~~~~~~~~~~~~~~~~~

延庆:灵照寺

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莲花湖北岸,初建于金代,原名观音寺,该寺原建有山门、前殿、大殿等建筑,现保存较好,元末兵焚,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在原址重建。正统五年秋(1440年)明英宗敕赐额日"灵照寺"。后经历代僧人不断扩建,使寺院规模宏大,自成格局,曾为延郡胜景之一。

灵照寺座北朝南,占地面积3678平方米,建筑面积1065平方米。二进院落,三层殿宇。山门殿,天王殿,大雄殿座北朝南建在半轴线上,两侧配殿是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镇寺宝幢屋、聊房。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庄严雄伟,气宇不凡。

1984年延庆县人民政府将灵照寺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对灵照寺进行了抢救修缮,1999年7月全部竣工。现寺院已修葺一新,完全恢复了历史风貌。寺内增加了碑林,经幢等石刻文物,增加了中古楼,金钱眼,佛像,斋堂等新建筑。在两侧配殿还设有民俗展览厅,展出600余件民俗实物和照片,介绍了历史悠久的妫川先辈们创建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向西100米处的妫水公园尽展欧式建筑的异国风格;眼前的莲花湖码头可圆您一个妫海远航的梦想;

门票:

交通指南:位于延庆县莲花湖北岸县城老城东南,人民商场南,东顺城街西侧。

行车路线: 德胜门乘919路车到延庆站,换乘小巴到人民商场南侧灵照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7835.html

更多阅读

最新qq图标点亮大全:9 dnf的图标如何点亮

最新qq图标点亮大全:[9]dnf的图标如何点亮——简介地下城与勇士的游戏很经典,让人感觉很不错,我们可以把它的图标点亮,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最新qq图标点亮大全:[9]dnf的图标如何点亮——方法/步骤最新qq图标点亮大全:[9]dnf的图标如何点

为你介绍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 碧螺春功效

八大保健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介绍,碧螺春是茉莉花茶代表产品之一,碧螺春茶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功效与作用。为你介绍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工具/原料碧螺春功效与作用为你介绍碧

北京还有一个更有内涵的名字:“北京湾”

北京还有一个更有内涵的名字:“北京湾”撰文/单之蔷北京市地形遥感图说起北京这块地方,我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这样一个名称“北京湾”。有趣的是,我脑海中的“北京

北京公园大全 北京公园有哪些

2014-05-07chin假期不知道带宝宝去哪里玩儿吗?看看北京公园大全吧,票价和乘车路线都很清楚的。【朝阳区】日坛公园门票1元43、403、120、28路芳草地站下车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免费开放地铁8号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站下车北京中华民族园门票

声明:《北京寺庙大全(图文介绍) 泉州的86所寺庙 图文》为网友此生再无相见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