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9 16:37:37)
大明宫,千宫之宫。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一月开始初建,经贞观二十年(646)和高宗龙朔年间两次大规模续建而成。大明宫在安史之乱前是皇家夏日避暑兼办公之地,安史之乱后成为皇帝固定的理政朝寝之所。先后有十七位皇帝在此理政和居住,其间不断有修缮、添建和改建。晚唐时期,国力渐衰,历经多次战乱后,至唐昭宗天佑元年(904)一月,朱温彻底毁城。大明宫这座恢弘的建筑,在存世269年后,最终毁圮,沦为废墟。
大唐盛世,素来为吾人乐道。作为首都的长安,更是一切的中心。长安城北龙首原上,有一座辉煌宫殿,即大明宫,本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李渊建造,仅用着夏天避暑之用。高宗李治龙朔二年,造大明宫内门阙殿宇,次年移居于此。从兹时,这里就成为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公元904年,唐末战乱,大明宫毁于战火,都城迁往洛阳。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故宫的4.5倍,卢浮宫的8倍,拥有50多座殿堂和阁楼。如今,吾人来到这里,体会“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遗址上的保护工程,只是时间流逝中的脆弱影像。
丹凤门,大明宫的正南门。
含元殿遗址,殿前龙首渠,渠上三座等距的桥梁,和北京紫禁城金水河相若。
龙首渠。
导游图。
国保碑。
大明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如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含元殿利用的突起的高地(龙首原)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陪衬和轴线上空间的变化,造成朝廷所需的威严气氛。
含元殿阁楼。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
含元殿建筑形制为五凤楼,后世多模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北京的紫禁城午门。
龙尾道。
唐代柱础。
大明宫遗址博物馆采用半地下结构设计,主要展示大明宫遗址出土的文物,相关资料。
大明宫从唐初创建到唐末毁废,是创造的奇迹。
斗栱模型。
兽面纹方砖。
兽面纹方砖。灰陶质地,正面浮雕兽面,凸眼环眸,呲牙咧嘴。
菱格草纹方砖、葡萄瑞兽纹方砖。
九格草叶花方砖、团花纹方砖。
大明宫含元殿营建场景。
主持设计和营造者:房玄龄、阎立德、阎立本等。李华在《含元殿赋》中写到:涉碛砾而登崔巍,择一干于千木。说明了营造大明宫的不计代价。
花沿条砖。
筒瓦瓦当。
鎏金铜鱼饰。
砖。
唐三彩。
石螭首。
瓦。
中为鬼脸瓦。
板瓦。
挂钩,铁钉之类。这说明古建还是用铁件的,而非完全的木构榫卯结合。
阎立本《步辇图》。
石栏板。
男装仕女俑。
《中华古今注》: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
紫宸殿。用钢结构支撑出正在建造的过程,别富创意。
重檐迭楼。
雄大的斗栱。
望仙台。大明宫南面宫门之一。
延英殿。是唐朝后期皇帝召见宰相和重要官员的地方。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陕西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95824t01ec98f30ce593ae7f.jpg)
唐大明宫遗址碑。
窗格、金凤、诗词、鼓乐。
大唐的浪漫片段。
无非是文人雅士,琴心剑胆。
盛世没落。
右侧为登闻鼓。唐高宗时设置,连接最高层和民间百姓,普通人可直接向中央伸冤,为伸张正义带来希望。
大明宫陶瓷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