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才?狂徒?逆子? 许靖华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不惊人死不休186



许靖华惊人成就   1968年参加南大西洋深海钻探研究,证实了“大洋海底扩展理论”。

1970年担任地中海深海钻探研究第十三支远征队首席科学家,提出地中海原是荒漠,1975年证实这一理论。

1988年受任为联合国海底核废料处理专门研究小组专家,同年首次进行新疆地质考察,发现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原是海洋。

1996年完成中国地质大构造项目研究工作。
全才?狂徒?逆子? 许靖华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不惊人死不休186

许靖华头衔无数,获奖亦多。他是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常任教授,曾任欧洲地球物理协会第一届会议会长(1973)、国际沉积学协会会长(1978—1982);198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荣誉教授;1986年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7年当选为地中海科学院院士……地质学界两个最高荣誉都属于他:1984年获伦敦地质学会授予的乌拉斯坦勋章,2001年获美国地质学会授予的彭罗斯地质奖。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非白人。

许靖华翻译成中文的著作除自传《孤独与追寻》外,还有科普著作《古海荒漠》和《大灭绝》。

许靖华惊人之语

-“日本不重视地质学,一向以为学不了数理化的人才学地质。结果呢?他们没有资源,占领了中国东北,想找油,怎么都找不到。中国人怎么一挖就把大庆挖出来了呢?要是日本人钻出了大庆,就没有珍珠港了。历史可能就要变个样了。”

-“现在的科学界犹如伽利略时代,非常保守、顽固、腐化。科学大革命一定要来临,因为科学必须改变。科学家不能胡说八道,科学要让老百姓懂,真正好的科学一定要对社会有用。”

-“诺贝尔奖也有该得的人。比如爱因斯坦,但不是因为相对论,是因为他的光电效应定律。相对论以后的基础物理,我认为从根本上错了。”

-“贫富差距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发达国家已经到了《红楼梦》里大观园的时候了,当然就像刘姥姥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这个社会不改变已经做不下去了。”

据说搞地质的人因为常年跑野外,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74岁的许靖华先生这次为何梁何利基金会的工作回国,头天下午四点在伦敦上飞机,北京时间第二天上午十点到达,下了飞机住进酒店就和同行们吃午饭,饭后连着接受包括记者在内的两拨儿媒体采访……经过长途飞行的许靖华丝毫不露疲惫之色,他身材瘦小结实,肤色黝黑,满头白发胡乱飘在耳朵两边,说起话来更是中气十足,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里,时时冒出扬州话顽固的腔调。

这样一个精力充沛的“小老头”超出了我对著名科学家风度儒雅、目光深邃的预想。我对他说:“您是我见到的第一位科学家。”许先生沉默了几秒钟,忽然答道:“你今天来见我,不是因为我是科学家,而是因为我是文学家。”

的确。于是和许先生的交谈,就从他刚刚由三联书店出版的自传《孤独与追寻》开始。

-祖先:天下所有姓许的人都是姜太公次子的后代

《孤独与追寻》是许靖华计划中的自传三部曲的头一部,用英文写成。他1948年赴美留学,此后长期生活在美国和欧洲,说中文依然流利,可是已经不能用中文写作。他的记忆力惊人,不但详细记录了自己生活的点滴细节,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氛围也有精确而传神的描绘。传记以1964年他35岁时第一任妻子遇车祸去世做结。可是它的起点极其遥远,一直上溯到传说中的炎帝,按照许先生的说法,天下所有姓许的人都是姜太公次子的后代。从姜子牙写到公元1929传主出生年无疑要花不少篇幅,这是这本传记有趣而别致的一个例证。

对此许靖华解释说:“这本传记是写给‘国际上的人’看的,这个开头是介绍中国给外国人,把中国人和外国人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讲出来。”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我的祖先许远,他是唐朝的一名将军,安史之乱的时候被叛军包围断了粮,他‘烹爱妾、杀童仆,以饷军人’,死后追封‘忠毅公’,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这个人明明是战犯嘛!”

-父亲:他是好人,也是个非常自私的中国文人

许靖华的父亲许心武先生是留美学生,许靖华对父亲的感情似乎包含着某种矛盾,他尊敬父亲,“他是个好人,给了我成长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无论在书中还是言谈间他都不肯“为尊者讳”——“他是非常自私的中国文人,中国文人都是非常自私的。”然后许靖华立刻补了一句,“我不是中国文人,我是外国文人。”

许靖华对父亲的“自私”念念不忘。“外国人有情妇都瞒着老婆,父亲有情妇不但让母亲知道,母亲还得做好了饭送到小公馆去供父亲和情妇、女儿享用。”“和日本人打仗时,没饭吃,我姐姐的衣服破得不像样子,当时许多人都兼职做两三件事贴补家用,我父亲就会说大话,他觉得自己是个重要的人,不能‘贱卖劳力’!”“父亲留过学,知道外国的东西,可是外国规矩对他有利他就用外国的,比如自由恋爱。中国规矩对他有利他就选中国的,比如休妻。要不是我出生,母亲就会因为没生男孩被休回娘家。我一出生就坏了父亲的好事,他得离开情妇了。”

许靖华说起陈年旧事语气依然愤愤:“以前社会重男轻女这一套是非常糟糕的。我一生同情母亲,同情女性。我看不惯中国传统文人的自私和羞辱女性,我为她们打抱不平,把这些写在书里。”

-成长: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那么,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的许靖华经历了什么呢?他是家中惟一的男孩,童年时与母亲、姊妹和成群的女仆住在扬州老宅,自然成了“小王爷”。但是小王爷的日子过得极其孤独,“我直到8岁没有一个朋友。上午上学,下午回家,没有人跟我讲话。母亲经常打麻将。8岁时终于有个小朋友到我家来玩,我竟然觉得害怕,也不欢迎人家。”

8岁时的一件事令许靖华终身难忘。为躲避战乱,许家走上逃亡之路。在汉口,许靖华被几个同行的孩子欺负,打架打不过,他抓起对方的手咬了一口。于是被骂为“疯狗”,备遭白眼。

“疯狗”两个字彻底改变了许靖华。

“之前我功课并不好,也没有任何野心。这是最大的刺激,我完全不同了,发誓要成为‘人上人’。”许靖华看着我说,“否则,我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跟你谈这些东西。”

许靖华在抗战时的重庆度过了艰苦的中学时代,不满15岁高分考上中央大学,至于上地质系,是遵从了父亲的愿望。这个选择让他在后来许多年里都埋怨父亲,同时自怜自艾。因为他当时对数学、物理、化学更感兴趣,还因为他发现诺贝尔奖不颁给搞地质的人,他认为诺贝尔奖才是扬名天下的途径。老年的许靖华对少年时的自己不留任何情面:“我变得极其自私,只想着怎么拿诺贝尔奖金。不管其他人,也没有爱国心,那时中国的老百姓苦得不得了。”

诺贝尔奖是一个孤独少年埋在心里的一颗气恼的种子,它日渐膨胀,挤压着许靖华的内心。他一心想着成功,不肯“浪费”任何时间,不看报纸,不看电影,更不结交朋友。初到美国,他获知从地质转念物理没有奖学金,眼看着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沮丧得试图自杀。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在街头徘徊,心里揣着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等待一辆大卡车出现就迎头撞上去。幸运的是,一个陌生人把车停在了他身边,默默无言地请他喝了一杯咖啡,又把他送回家,父亲的家信正在桌上等着他。

点点滴滴温暖的情谊化解着许靖华心中的坚冰。直到他一位同学一语道破:“你什么都有,有家世,有才华,但你没有朋友。”许靖华一生中的第二次重大转变就此开始,他终于把心放在了地质上,诺贝尔奖不再像火一样煎熬着他了。

许靖华不再认为学地质是个错误。他告诉我:“学地质的人其实更高兴一些。搞理化的教授可能摆架子,但地质教授不会——我们经常在野外,夜晚来临围着火堆,一起喝廉价葡萄酒讲黄色笑话,不分级别学历,大家都是朋友。”

更重要的是,他摆脱了过去的恐惧和猜忌,结下了一些可以维持终生的友谊,内心寒冷的黑暗逐渐被温暖的色彩代替。采访中和自传中,许靖华都提到了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哈代是他最心爱的作家,或许就是因为裘德为所爱放弃名利的故事令他感同身受,许靖华终于意识到:“更有大志,也是小人。”那年,他22岁。

-诺贝尔奖:虚荣心对科学是有危害的

许靖华在地质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出了名,得了奖,挣了钱。这时再回头来看他青少年时代的理想———诺贝尔奖,他的言谈中竟有着深深的不屑,他不无偏激地认为追求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人生都没什么乐趣,都是一心想往上爬的家伙。

许靖华第一本科普图书《古海荒漠》是他1970年参加地中海深海钻探科考项目时在船舱内写的,那次考察他提出了地中海原是一片荒漠的惊人发现。可是写这本书的起因竟是他在船上读了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华生的《双螺旋链》,书中流露出的科学家糟糕的人格激怒了许靖华——“我写《古海荒漠》,记述我们的考察经历和发现,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搞科学的还是有好人的。”

诺贝尔奖里,最有争议的一向是文学奖,因为能发言的人最多。可是一轮到科学类的奖项,我们多半只有“仰之弥高”的份儿。许靖华不这么看,他索性基本否定了这个奖:“诺贝尔奖对科学界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得奖的人会引起公众的注意,虚荣心对科学是有一定危害的。”

他进一步说:“诺贝尔是化学家,发明了炸药,后来物理学家得奖,造出了原子弹,军事应用成为现在科学研究的重点——这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诺贝尔奖的科学评价是最糟糕的评价。”

许靖华1984年获得了乌拉斯坦勋章,这是全世界地质学界的最高荣誉。有趣的是,几乎所有我看到的有关材料里,提到他得的这个勋章都要附加一个注解——“相当于地质学界的诺贝尔奖”。不知他看到这样的注解究竟作何感想?

-科学:科学研究好比买彩票

瞧不上诺贝尔奖也就罢了,更让人惊奇的是,许靖华似乎对科学本身意见也很大。以致他为计划中的后两部自传起的书名原本叫《成功与虚无》、《解放与涅槃》,这个“虚无”不是功成名就高处不胜寒的寂寞,而是他因为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我问你,”许靖华看着我说,“知道地中海被蒸干过,曾经是一片荒漠,这事对你有什么好处?”

我顿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回答:“知道了一个科学知识吧……”

“我们这个研究项目花了1000万美元。”许靖华继续说,“丁肇中教授你知道?我们是朋友,他在南京大学做讲座,说粒子物理的研究,花了20年,用了200亿美元,结论可以用一句话说出来……我就问他:‘丁先生啊,划不划得来?’我们两个都认为划不来……出钱的人让我们做,我们做了就完了。”

“我发现学科学的人多半是骗子,骗老百姓的钱。”许靖华谈起这个话题很有兴致,“像我骗老百姓的钱就很成功,很会骗。几十年来,我一年能骗个100万美元,间接骗的可能还要多。骗了以后谁有好处?我有好处。我做了地中海蒸干的项目,成了全世界有名的科学家,成了大教授,加薪,选院士,得奖———但是这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许靖华说到“老百姓”三个字的时候,乡音变得特别明显。

我迷惑不解:“您真的认为,基础科学的研究,或者是古地质之类不能立刻应用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基础研究还是有意义的事业。科学研究好比买彩票,你不知道哪个是有意义的。一万张里有一张中奖,就划得来了。”

许靖华对科学界的评价,是他看法偏颇,还是故作惊人之语,我无从判断。因为对于普通人,那是一个笼罩着神秘光环,充满着伟大贡献和献身精神的世界,许靖华偏要粗暴地撕开一个口子,让人看到钱,还有钱背后的一套学术机制。

-发明:把“骗”来的钱用另一种方式还给老百姓

不过现在许靖华已经从“虚无感”中解脱出来,1994年自瑞士联邦理工大学退休后,他有了新的目标,人生重又变得积极,预想中的自传也改了书名———《家庭与事业》、《成绩与奖励》。

许靖华的出发点是“科学家是有用的”,他不再致力于艰深的专业研究,而是运用数十年教学和实践的成果,搞了不少发明专利,主要涉及矿业工程和水利工程,可以用于开采石油、城市绿化、旱地灌溉、防洪减灾、治理污染等等。许靖华期望这些发明能够服务于中国,目前多数项目与相关部门有过一些接触,有的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

许靖华不止一次地用“了不起”、“格外了不起”来形容自己的发明。比如他特别得意的“水转换制”———就是把地表水与地下水人工地相互转换。他认为这个发明可以支援北京绿化用水,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可以让因泥沙沉积不能发电的三门峡水电站重新运转。他还提出把二氧化碳注入滇池,将水酸化,杀死蓝藻,从而治理污染。许靖华的梦做得很美:“可以建水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注入湖水,蓝藻杀死后滤出来做肥料,水变清了可以做矿泉水,周边环境变美了可以开发房地产……”

就这么简单?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好似天上掉了馅饼。不过我还是忍不住称赞许先生挺有生意头脑,许靖华一笑:“我是盐商的后代嘛,盐商的生意头脑都是非常好的。”

我恍然,自传里提到过,许靖华的高祖父许一清是清末扬州著名的盐商,全国数得着的富豪。

如今,许靖华创办了“丰水北京公司”。水,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总是美好的,而且是钱的象征。

许靖华说,他不反对钱,只是反对挣了钱不管别人的人,不喜欢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有了这些发明,他觉得自己从前“骗”的钱用另一种方式还给老百姓了,“还了几万倍”。

-兴趣:20世纪最糟糕的事就是人变成专家,专家多半是笨蛋

许靖华的兴趣太广,地质学是不可能完全拴住他的。他最著名的“跨行”行为是写了本叫《大灭绝》的书,探讨恐龙及其同时期的动植物因何大规模灭绝,否定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认为,大灭绝的原因是彗星撞地、天降酸雨等多种灾变导致环境变化造成的。为此,他还曾与一位台湾的生物学家公开辩论。

百余年前,经由严复的译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著名的进化论观点曾为中国人熟知。事实上,自进化论诞生以来,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许靖华对其也相当厌恶,不仅认为它在科学上没有根据,而且说它结合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为19世纪资本主义血腥扩张提供了所谓依据,并进一步演化成强大者压迫弱小者天经地义的理论。

许靖华的兴趣不仅局限于传统科学。他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物理学的共通性;他与做音乐家的二儿子安德鲁合写了几篇文章,用数学分析音乐;他嗜好集邮,是世界有名的收集中国航邮的首席专家。他还告诉我,他在用数学解释《易经》的阴阳学说,用物理解释老子的“无为”、朱熹的“气与理”,他给出了一个让人晕晕乎乎的公式———E·T=Action(能量与时间的结合)……许先生的兴趣甚至转到了历史,正在写一本关于“古代气候与历史突发事件”的书:“历史问题与经济有关,经济问题是个农业问题,农业总与气候相关。历史六七百年一个周期,冷暖交替,我们地理学有个名称叫小冰期。中国小冰期最严重的就是明末的大旱,社会变乱与此有关……从世界范围来讲,你会发现,中国的五胡乱华和日耳曼人乱欧洲是同一时期……”许靖华说,这本“了不起”的书将打通历史学、古气候学等学科界限。

一个地质学家能够解决这么多问题吗?一个人能成为科学通才,又横跨文理吗?

许靖华说:“20世纪最糟糕的事就是人变成专家,专家多半是笨蛋。我广泛的科学知识的基础来自地学,但我不是半瓶醋,每一行里都做到顶尖,都是最大的专家。人的智慧犹如体力,每人有所不同。我并不是自傲,我的头脑是老天给的。”

许靖华非常自信:“你这次见我,我是个文学家,下次见我,我可能是个数学家,再过十年是个物理学家……”

采访许靖华比预定时间长了许多,他不像一般搞理工的人那么有条理,反倒有点文科人士的“发散性思维”,他说话也不如想象中的科学家那么严谨,更不像自传中体现的那样文质彬彬,善于调侃,反而每每直截了当、“出言不逊”……他甚至告诉我,他想写本小说,写情感。第一任妻子车祸去世对他打击很大,留下三个幼小的孩子,那时他急于为孩子们找个母亲。他与第二任妻子生活了37年,刚刚分居,与女友住在伦敦。“妻子说我不负责任。我说我负了一辈子责任,现在七十几岁了,可以做点不负责任的事了。”

面对许靖华先生,你无从判断,这是一个沉浸在自己的创造里、心态率真的老顽童,还是一个经历了人生风雨,“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实干家。

至少,他不像我想象中的科学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8692.html

更多阅读

冰箱不制冷的原因是什么? 新飞冰箱不制冷的原因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遇到过家里的冰箱不制冷了,但其真正的原因都不是分了解,下面我就为大家综合的简单介绍几种原因,帮您更好的解析冰箱不制冷的原因是什么?——步骤/方法冰箱不制冷的原因是什么? 1、冰箱不制冷的原因 首先:电冰箱温控器是

法外狂徒天赋加点 符文推荐 s6法外狂徒符文天赋

法外狂徒天赋加点 符文推荐——简介LOL英雄法外狂徒格雷夫斯做为远程DPS,具有十分强悍的攻击技能及被动技能,相对而言,其操作难度还是比较低的。以下就上法外狂徒的天赋加点图。法外狂徒天赋加点 符文推荐——天赋加点法外狂徒天赋加

lol男枪出装 法外狂徒出装顺序 lol男枪出装顺序

lol男枪出装 法外狂徒出装顺序——简介lol男枪的出装思路主要还是考虑一波爆发流,毕竟男枪这个英雄算得上是打一波的ADC英雄之一,而且主要还要考虑平A的输出,说一下lol男枪出装 法外狂徒出装顺序。lol男枪出装 法外狂徒出装顺序——lo

声明:《全才?狂徒?逆子? 许靖华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不惊人死不休186》为网友心安勿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