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菊花”意象来自网络 古诗词意象

古诗中菊花的象征意义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唐诗中有许多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品读这些浓情四溢、思想飞扬的诗篇,可以使我们对唐代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怀有一个真切的了解。下面挑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诗篇分类赏析,以飨读者。

(一)、幽人高士之花。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前六句写故旧之交,有约必至,招之即来,平平淡淡,至真至诚;写村居环境,绿树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静而别有天地;写主客欢饮,桑麻入话,场圃生情,貌似琐碎而性情活现。六句诗告诉我们,宾主志在高山,情在流水,天然绝俗,一派纯真。最后两句写主客相约:重阳佳日,饮酒赏菊,再申心志,重温旧情。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还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淡泊宁静,幽独雅致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活现友人流连山水,高蹈尘外的潇洒风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前四句写环境。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篱笆绕园,秋菊遍地,虽然时至秋日,不见花艳,却可从这篱边丛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洁,志趣淡雅。后四句侧面描写友人的活动,远离尘嚣而流连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不以尘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潇洒不羁,疏放不俗,活脱脱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怀风度。全诗写菊喻人,凸现隐士风采。

(二)、感时伤怀之花。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抒发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一、二句说自己身逢战乱登高无酒的凄情落寞,暗含对时局动荡,佳节不幸的不平不满。三四句写诗人怜花思乡,忧国忧民。长安故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血雨腥风之下,于断垣残壁之间,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凋零破败。触目惊心的秋菊特写,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思乡之情,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乱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全诗怜悯菊花,感伤时世,离乱苦恨,揪人心痛。杜甫的《九日》也是对花发慨,思亲念乡,忧国忧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前四句说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也无心赏菊,故而发号施令,“菊花从此不须开”,天真任性的话语折射出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五六句对比思乡。漂泊异地是残阳如血,黑猿哀啼,自己不免泪下沾裳;回想故园是霜天秋晚,白雁南来,令人倍感亲切。对比之中流露出强烈的思亲怀乡之感。最后两句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哀愁叹老,寄托漂零寥落之感。“干戈”点明诗人身逢战乱,流落天涯的悲苦处境。全诗悲病叹老,伤时忧国,抒离乱之苦,发愤慨之思。菊花,被染上了一层浓郁厚重的忧苦愁思,不赏心悦目,却可以惊心动魄!

(三)、坚贞高洁之花。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是,它傲霜抗寒,坚强不屈,它高洁幽雅,芳香四溢,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二句写爱菊,爱有多深?情有多浓?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遍绕”“日斜”两个细节活现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三、四句点明爱菊的原因: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把菊等同于野生杂草而不屑一顾,一般人们则在九月初九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在鬓发之间,可见人们爱菊成风,对菊是尊敬有加。三、四两句也是运用对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现出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先描绘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再歌咏菊的品质,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不羡”加重语气,更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四)、战天斗地之花。唐代诗人林宽有诗“莫信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能解诗”,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位解诗懂菊的人,他的两首咏菊诗作一扫菊花孤高绝俗之态,凸显菊花战天斗地、扭转乾坤的英雄伟力,读来壮浪雄奇,振奋人心。《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一、二两句极言菊花迎风盛放,顶霜抗寒,足见其颈健挺拔,不屈不挠之风骨。“蕊寒香冷”凸现菊花芳香四溢、幽冷袭人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鸣抱不平。三、四两句揭示菊花生长环境的寒冷和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神),就要改天换地,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浪漫的想象体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黄巢的另一首《菊花》则塑造了许多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英雄形象。“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首句直抒胸臆,表达热切、激越的期待之情。第二句以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对比,显示菊花盛开、独占风光的精神风貌,实则暗喻人民的力量强大无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杀”字给人以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力量感。百花消逝自然喻指封建势力土崩瓦解,嚣张不再。三、四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图景。丛丛菊花,遍布长安,阵阵香气,直冲云天,朵朵英姿,飒爽威武。这哪里是满城开放、灿烂辉煌的菊花,这分明是披坚执锐、精神抖擞的英雄战士!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昂扬奋发、志在必得的豪迈信心,而这,正是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的精神力量的写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同为菊花,却因时不同,因人而异,因势而别,诗人敷彩绘菊,传情言志,表现出情彩飞扬的生命个性和锋芒毕露的思想力量,仔细品读、揣摩这些咏菊诗篇,实际上,我们不仅走近了一个时代,更走进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菊花意象

张 波

当露结霜凝、百花摇落、色殒香消之际,惟有菊花含苞吐蕊,菲然独秀,芬芳着落寞黯淡的时光。自古及今,文人骚客乃至仁人志士,无不对菊寄情抒怀,咏唱不绝。因而,充满魅力的菊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礼记·月令》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菊花不仅有飘逸的清雅、华润多姿的外观,幽幽袭人的清香,而且具有凌寒傲霜的内质,其风姿神采,成为温文尔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从此历代的文人墨客们写尽了菊花的幽香、风姿、异质、奇态,潇潇洒洒地装点出一个风骨无限的菊花世界。菊花成了古诗词中一道极其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古典诗歌的菊花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自从陶渊明对菊花给予了特别的关爱之后,历代文人便对菊花的高风亮节、高尚情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赞誉。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劳动之余,他特别喜爱菊花,认为菊花品格高尚,不逢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陶渊明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这种自然、平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人们从中获得的文化快感涌动于心底千余年,这是中国文化人生存意义上的美学观。于是,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正如明俞大猷《秋日山行》所说:“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陶渊明与陶菊成为印在人们心里美的意象。此句一出,菊花俨然成了渊明先生之化身。菊中有他,他中有菊,几乎叫人分不出彼此来。他在《和郭主簿》一诗中写道: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爱菊一生,在《饮酒》诗中写道: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天生一副傲骨的菊花,是诗人隐居中最好的伴侣。与菊花在一起,他暂时淡忘了对世情的烦恼。唐朝诗人元稹在他的《菊花》诗中也赞颂了陶渊明的爱菊情愫: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中将自己爱菊和陶渊明爱菊并提,表明了自己情操的高洁。明代沈周的《菊》诗:
古诗词中的“菊花”意象(来自网络) 古诗词意象
  老我爱种菊,自然宜野心。秋风吹破屋,贫亦有黄金。
  这首诗中的菊花意象就秉承陶诗而来。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借菊咏志,写下了他敢于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的《菊花》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
  黄巢的这种政治抱负,在他的另一首《题菊花》诗中也表现了出来: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早年热衷于求取功名,考了几次进士均名落孙山。功名未就,胸中块垒郁结,便借诗歌将一肚子的牢骚发泄了出来。他的《题菊花》诗就直接显示了造反之心,弥满着金刚怒目之气。他用菊花暗喻广大受苦人民,表示自己要率领他们直捣长安,推翻腐朽的晚唐统治。这两首诗跟所有以前咏菊者不同的地方是,黄巢并没有把菊花比拟作节操清高、孤标傲世之人,而是把菊花比作不向恶势力屈服而斗志旺盛的人,比作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读了使人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昂扬的气概。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也有一种凛然傲骨。郑思肖在南宋亡后,隐居苏州,但时时不忘故国。他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他借菊花独自开放,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落地的高尚品格,表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山川草木并非总是给人以欢乐愉快的感受,它们还有相反的另一面,诗人主观上也常常需要抒发另一种情感,如惆怅、悲哀、痛苦等。这时,进入诗人视野的是那些破碎、零乱的自然形象,特别能勾起诗人强烈的悲情愁绪,写出极富悲剧美的诗篇,菊花同样如此。李清照的《醉花阴》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重九怀人词是李清照寄给她丈夫赵明诚的。此词歇拍三句极为脍炙人口,李清照这三句采取自我反观的笔法,用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她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她独守空闺,度日如年,“有暗香盈袖”,则既烘染了雅淡如菊的情怀,也隐含了“声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古诗·庭中有奇树》)的夫妇暌离之感。菊花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在佳节重阳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风摧残下的菊花还瘦,清丽高雅,文雅优美,透出脱俗的人格襟怀。
  南渡以后,晚年的易安,国破夫亡、流离颠沛使她在物质和感情生活两方面都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巨大的悲痛和忧愁使她在很多诗作中极力渲染悲情,在最有代表性的那首《声声慢》中,以菊花比拟自己的悲苦憔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早期作品中虽然也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描写,但贵族家庭的富裕,婚姻生活的美满,使她基本处于快乐的情绪中(至多有一些“富贵闲愁”)。但现在物是人非情变,不尽的牵挂、想象、期盼,使她每分每秒都在无奈中“寻寻觅觅”。虽然园中菊花盛开,但自己却无心欣赏,这种忧伤使她憔悴瘦损。时间箭头被悲情愁绪分割折叠,给予她的只能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感受。如果再碰上“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天气,就令女词人几近绝望了。原本短暂的傍晚就近乎成为没有尽头的“永夜”,不能不发出“独自怎生得黑!”的浩叹,陷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伤。
  
  短篱残菊一村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写诗是最具激情的文艺创作活动之一。刘勰说,文艺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国维说,“物皆著我之色彩”。人的情感是世间最复杂的事物,无形无象,变化多端,难以捉摸。诗人只有借助形象来表达情感,借助形象来升华情感,借助形象与人交流情感,引起共鸣。要把情感外化、形象化,诗人就常常借助“菊花”这个形象。众所周知,离愁别绪是人类情感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古典诗词很大一部分是抒发离别的忧情悲绪的。请看宋代吕本中的《南歌子》: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村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作者把内心无形的离愁别绪外在化、形象化。那一枝寂寞开着的菊花,让作者想起今天是把酒赏菊的重阳节。短篱残菊,这个精心建构的意象使主人公倍尝羁旅的况味,思亲怀乡情更切,但家国沦亡又有家难归,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苦痛。夜不能寐就倍感秋夜的漫长。家乡远隔千山万水,心中的忧伤和思念无穷无尽。
  用菊花来表现伤离怀旧情感的有北宋柳永的《戚氏》: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乡关,飞云黯淡夕阳闲。
  秦观的《满庭芳》: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漫道愁须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西风寒菊点缀着荒寂的驿馆,孤旅天涯,内心频受煎熬,诗人写尽了伶仃孤处的滋味。
  当我们散淡地徜徉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海洋中的时候,直觉天地之气贯注心胸,神清意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便渐渐散逸开来。红尘俗世的喧嚣远去了,让心灵重拾淡泊与宁静。正如清代画家恽寿平的《画菊》诗:
  只爱柴桑处士家,霜丛载酒问寒花。秋窗闲却凌云笔,自写东篱五色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1130.html

更多阅读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 古诗词中的通感

古诗中的“通感”透出的美学价值“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

论苏轼词中的眼泪意象 苏轼词鉴赏

声明:此篇论文是我在长治学院,2009年毕业时候所做学士论文。文中一字一句,一标一点,均为我本人所做,无任何抄袭行为。因为此题,国内无人所做,我的导师贾喜鹏老师给我定题,说我为首创。为了做好这篇论文,我下了很多苦功,概不赘述。苏轼,是我喜欢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四月醉芳菲 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

唐诗中的菊花 古诗配画菊花

唐诗中有许多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品读这些浓情四溢、思想飞扬的诗篇,可以使我们对唐代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怀有一个真切的了解。下面挑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诗篇分类赏析,以飨读者。(一)幽人高士之花。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

《西游记》中的主要演员来自哪里? 西游记86版演员表

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自1982年开拍至今已30年,从第一集《除妖乌鸡国》(试集)播出至今日各家电视台年年重播,已累计多达近二千次的重播,是国内外的电视观众、网友们的支持与包容,使《西游记》开播二十多年来长盛不衰,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艺术

声明:《古诗词中的“菊花”意象来自网络 古诗词意象》为网友曲散人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