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扇第五代传人:龚倩
非遗传人,扇面美女掌舵“天宫堂 ”
摄影记者谢洪
2011年5月29日至6月11日,在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自贡为社会各界展示了包括自贡灯会、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自贡剪纸等21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一幅长2.1米用10万根竹丝编成的质薄如绢的竹编作品《前出师表》引来了众多围观者的赞叹不已。“这幅作品是用薄0.01mm-0.02mm的竹丝对照名家书法编制,形神兼备地将文字图案跃然于扇面之上,4个人历时2个月才完成,迄今为止是我所编制最长的龚扇作品,”龚扇第五代传人龚倩向围观者如是说到。
龚扇,何物?龚倩,何许人也?
龚扇出世 名震朝野传四方
100多年前,自贡出了位擅长竹编的民间艺人龚爵五。他天资聪颖,勤于专研,常用划得细如发丝的竹丝编出各式各样的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的竹扇来。编制成的扇面花香扑面、惟妙惟肖,精美绝伦。在当时,乡绅官宦都以手握一把这样的竹扇而引以为荣。因竹扇创始人系龚爵五,后为龚氏家族祖传绝技,世称“龚扇”。
清末光绪年间,“龚扇”被选送进入皇宫,光绪皇帝赐名“宫扇”。自龚扇选进皇宫后,后宫嫔妃的纤纤细手上人人握着一把玲珑剔透的龚扇,成为了御花园新添的一道亮丽美景。1886年,在四川劝业道周孝怀创办的宝川局“赛宝会”上一举夺魁,博得光绪皇帝御赐金牌,龚扇从此名声大震。后逐被清庭显贵、军政要员、富商巨贾、慈禧太后、蒋介石夫妇、英国女王等竞相收藏。如今龚扇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事活动中馈赠贵宾的礼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国家博物馆将其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品收藏,身价倍增。
“龚扇”又名“丝竹扇”,被称之为“中国一绝”,其编制工艺复杂,选料考究,做工之巧。是用细如发丝、薄如蝉翼、亮如绫绸的竹丝编制而成,艺术品质极高,堪称举世无双。其独特卓绝的工艺被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赞誉为“巧夺天工”,被世人誉为艺术珍品,。也因此与自贡的扎染、剪纸并称“盐都小三绝”。
追寻嫡系源远流长耀家谱
龚扇的出现大约在十九世纪末。创始人龚爵五系(清末)自流井盐场一名挑煤工人,他每天都要把煤从煤厂挑到盐场,所得收入仅能糊口。有一年夏天,满头大汗的龚爵五在盐场看见一个从乐山来的商人手里拿着一把非常漂亮的竹扇,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扇子,心里羡慕不已。没有钱买扇的龚爵五于是开始琢磨着自己编扇。后又从成都竹制烘笼上得到启示,经过潜心研究,编制出一种有、万、富、喜、寿等字样和荷花,山水人物等图案的扇面,形成第一代龚扇。
第二代传人龚玉璋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家。龚玉璋从小就跟父亲龚爵五学习编扇,并在父亲编扇工艺的基础上予以创新,他把不透明的粗蔑团扇改进为透明簿亮的蔑丝团扇,图案更加复杂多样,人物更加传神逼真。1944年,大盐商余述怀重金请龚玉璋编织了一把玉柄山水画竹丝扇,龚玉璋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才编织完毕。余述怀将这把扇子送给蒋介石,蒋介石十分喜欢,终日把玩不已,这把扇子至今还收藏在庐山博物馆。1953年,龚玉璋应邀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送展作品被选送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国家轻工业部将他的作品《仙山古松》列为民间工艺美术珍品予以永久保存,并受到朱德委员长亲切接见。
第三代传人龚长荣、龚玉文(原名龚长生)子承父业,也颇有建树。1998年,龚长荣被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同年的“全国第三届艺代会”上龚玉文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大师”。
第四代传人龚道勇于2008年被颁定为全国工艺美术大师。龚道勇在掌握了全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打破龚扇只有一面图案的“老面孔”,创作出双面扇。他还把竹丝的直径从0.025毫米缩小到0.01~0.015毫米,编织的扇面更轻薄,更透明,与绢扇相比,几可乱真。1998年,龚道勇用了整整50天时间编织《空鹤图》参加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为了完成11根直弦的编织,他硬是整整一天没有离开桌面。2000年10月,龚道勇的竹编工艺扇《梅花仙子》在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竹编类最高奖。
第五代传人龚倩,被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自贡市龚扇竹编工艺厂(天宫堂)掌舵人。龚倩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龚扇世家,五岁随父亲龚道义(龚扇第四代传人)进山选竹子,在八岁左右时就随爷爷龚玉文(龚扇第三代传人)初学龚扇编织技艺。17岁独立制作完成了两把上等龚扇《花鸟图》、《飞天》。
传承技艺艰难曲折写人生
当记者走进贡井区艾叶古镇的天宫堂,一位聪颖、秀美,更有一种同龄人罕见的沉静,淡定和从容的知性美女耀然眼前,她便是龚扇第五代传人龚倩。“龚扇编竹工艺复杂,工期又长,一把扇子从砍竹子、划蔑条、刮竹丝、编扇子到装框,五个步骤必须要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缺乏耐心和定力的人,是不可能掌握这门绝艺的!”龚倩娓娓道来的叙述,让记者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了解到这位女青年工艺大师艰难曲折的人生历程。
龚倩自幼耳濡目染长辈的精巧手艺,对这一神奇工艺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小年纪的她总爱观看父亲制作龚扇的过程。遇上周末,她还利用父亲做工剩余的材料,学习简单的制作方法,尝试着编织简单的图案。“不管是数九寒天还是三伏烈日,龚倩总是埋着头编扇子,很少像同龄女孩那样逛街购物,从编第一把练习扇开始,龚倩就得到长辈的手把手教导,每一丝竹,每一处图案,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小龚倩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将所有的心思都倾注到了学习龚扇的编制技艺中。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龚倩在学艺的道路上艰辛的前行着,并力争精益求精,正是这种天资聪颖加上异于常人的刻苦劲头和长辈的点拨,让龚倩最终掌握了绝妙的龚扇制作技术。17岁那年,龚倩编出了成名之作《芭蕉侍女》。端详着女儿的作品,久病在床的父亲露出了欣慰的神色:“苍天有眼,龚扇后继有人了!”
1997年龚倩毕业于自贡市二轻技术学校,分配到自贡市工艺美术公司上班。18岁那年,龚倩父亲不幸去世。“倩儿,祖先创造这门手艺不容易,你一定要把咱们龚家的祖传手艺传承下去,千万不能毁在你的手上啊!”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始终萦绕在龚倩的耳边。
龚扇虽然名扬四海,却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2001年,年仅19岁的龚倩辞去了自贡市工艺美术公司国有职工的身份,在市、区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创办了龚扇竹编工艺厂(又称天宫堂),承担起传承龚扇民间工艺绝技的重任。龚倩即是传授技艺的老师,又是龚扇竹编工艺厂的法人代表。
创业伊始,龚倩就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招收的学员参差不齐,由于编制一把精美的龚扇往往要花上好几十天工夫,掌握这门技艺,需要有长时间的耐心,还要有研习技艺的专心,这与现代年青人求新求变的心态反差太大,多数学员受不了严格的要求和艰苦而单调的工序很快辍学流失。
使得培养学员极为不易,就算少数留下来的也觉得前途黯淡而情绪低落。政府投入的启动资金很快即将用完,学员编制的手工艺品又达不到标准而无法出售,经济上的压力陡然增大。在将近一年半时间里,就靠龚倩一个人加班加点编制的产品来维持员工工资和厂里日常开支,龚倩常常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侯偷偷的掉泪。
面对空前的压力,正值豆蔻年华的龚倩很是苦恼,甚至也萌生过放弃的念头,龚倩也想跟同龄人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个月编一把龚扇卖四五千元不在话下,足够让她和母亲过上小康生活了。然而,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和市上领导的关心支持,让龚倩不忍心抛下这些员工和辛辛苦苦创办的工厂。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龚倩咬着牙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峰回路转创辉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很快,龚倩的困境引起了自贡市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2003年底,自贡市政府一次性拨款3万元给手工艺厂用于解决困难。恰在这时,龚倩的作品《洛神》在全国手工艺大赛中获奖,被一位台湾同胞出价1万元人民币收藏,峰回路转,龚倩转危为安。“现在看来这4万元算不了什么,但当时确确实实解了燃眉之急,鼓起了我和学员的信心啊!”龚倩至今想起来仍很激动。
随着企业逐渐走上正轨,龚倩花在员工身上的心血有了成效,员工编制的产品能上市了。但是,市场又在哪里,又一个难题摆在了龚倩面前。既要负责生产,又要负责企业管理,还要充当业务员,联系客户,销售产品,一向腼腆文静的龚倩再也顾不上羞涩,经常早出晚归去联系客户,不厌其烦给客户送样品,直到客户满意,买上一件产品为止。
在跑市场的过程中,龚倩意识到产品多元性的重要,只有人们接受才有市场,必须另辟蹊径,积极寻求突破口。为了开拓市场,龚倩请省内甚至全国知名画家为每一把扇子绘制图案,保持高端品种。同时,为了发展龚扇新品种,努力适应高中低不同的消费需求,龚倩将传统龚扇由单一的团扇几个品种增加到镜框、软体、平面等现在30多种竹编工艺品种,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契而不舍,天道酬勤。在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龚倩的技术水品也日益提高,其创作的竹编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受到中外客商和专家学者的好评。2003年,作品《洛神》荣获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竹产业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银奖”;2005年、2007年作品《弥勒佛》、《洛神》荣获第39届、42届中国“金凤凰”原创大赛“铜奖”。2007年,作品《飞天》在四川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上中被评为四川省旅游纪念品“金奖”。2008年11月,龚倩亲手编织的《红线盗盒》在世界手工艺大会暨第16届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大会中荣获亚太地区青年手工编织技艺大赛二等奖。
龚倩于2005年荣获第五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龚扇”的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荣获首届自贡市优秀技能人才荣誉称号。2007年受聘于自贡市曙光中学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顾问;2008年11月被评为自贡市十一届青联委员会委员。2010年9月13日至2010年9月19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参加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联合举办的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研修班。
百年品牌艺术奇葩暗香涌
经过100多年五代传人的精心传承、不断创新。自贡市龚扇竹编工艺厂于2003年以“龚倩”牌注册商标得到国家商标局的获准注册;2007年“龚扇”技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龚倩”牌百年龚扇》被评为“四川旅游纪念品”金奖;荣获首届“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品牌称号。2008年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同年荣获“四川老字号”;2010年“龚倩”牌商标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同年“龚倩”商标被评为“自贡市知名商标”;自贡市《十一五期间旅游工作先进单位》等等。
如今,龚扇竹编工艺厂已摆脱了绝艺一度濒临失传的厄运,拥有了一批熟练的技术骨干,“龚扇”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后,百年龚扇有了形象标志,显示这一民间绝艺在第五代传人龚倩手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龚倩说:“民间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参加比赛越多越感到和顶尖高手的差距,越觉得自己应该尽更大的努力,弘扬传统技艺并不断挖掘创新,用纤纤竹丝编织出更加辉煌的事业。”
自龚爵五起,龚扇编织工艺代代相传,迄今已有140余年历史,传经五代。一把竹扇在龚氏家族五代人手中越编越精,终于编成为“中华第一扇”。
龚扇第五代传人:龚倩
天宫堂
映像龚扇
“中华第一扇”
龚扇作品《红线盗盒》
龚扇作品《洛神》
传承人龚倩展示龚扇
龚扇半成品
各界人士参观天宫堂
制作龚扇必须一丝不苟
龚扇技师正全神贯注制作龚扇
龚扇传承人:龚倩
天宫堂
龚扇作品
外国友人参观龚扇制作
2.1米长的竹编作品《前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