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说《过秦论》之二 过秦论ppt

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乱说《过秦论》之二 过秦论ppt

整理者:重庆豪儿妈、浙江-羽≌皓、浙江雨妈、江苏通妈

---------------------------------------------------------

一讲本着“考世系,知终始”的原则,简要回顾了秦朝的兴起、发展,到最后的统一。

从秦襄公护送周平王迁都、封侯算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体上是550年。周平王迁都也是西周与东周的分水岭。从秦穆公称霸,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体上是400年。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体上是120年。秦孝公开始用商鞅变法,大致上讲这个时期也是战国的开始——战国与春秋划分的标志之一,是三家分晋。要对这些时间坐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陈胜、吴广起义,再到被刘邦夺取天下,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这是昨天讲的内容。

着,来讲新的一段,也就是《过秦论》的正文: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jǐ]之兵,锄櫌[bì]白梃[tǐng],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hé],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还是本着只取大意、不咬文嚼字的原则,简单翻译一下原文。

一段大体是讲:秦朝到始皇这一代兼并了六国,吞并了崤山以东的三十多个郡。秦朝为了保证江山稳固、天下太平,修筑边防关口,占据要塞险地,整顿军队,派驻精兵强将严把死守。但是陈胜张楚起义,率领百十来个散兵游勇,振臂一呼,揭竿而起。虽然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只有干农活用的锄头与木棒;没有固定的粮草供应,而是“望屋而食”----打到哪里,吃到哪里。结果竟然一路平趟,所向披靡。而秦国,这时却有险不能守,有关不能堵,有长枪不能用,有弓箭不能射。陈胜的起义军到了咸阳以东,如履平地,居然连篱笆栅栏的阻挡都没有。陈胜一呼,就有了百应,整个崤山以东——过去属于六国领地的地方,各地的英雄豪杰也纷纷响应。

了镇压起义,秦国派章邯率军东征。但大将军章邯却倚兵自重,结果二世与他互不相信。再后来,秦二世被赵高所杀,赵高拥立了二世叔叔的儿子——子婴为王,但子婴仍然没有醒悟。如果,子婴稍微有点见识,稍微有点才能----也不必有太高的见识与才能;如果再有一些帮手----这些帮手并不需要太高的谋略与才干。君臣努力,上下同心,东部地区虽有叛乱,但是维持住秦的江山(不是统一后的江山,而是原来的秦领地)让自己的宗族社稷稳定延续,还是有可能的。不至于被彻底消灭,被汉家夺得天下。

种意义上来讲,这一段文字,既是高度凝炼的文学作品,又是高度浓缩的历史。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这一段文字,需要消化一些别的内容。

首先,来了解一下秦与六国的地理分布。

在原文中是这样讲的:缮津关,据险塞。《过秦论》的第二段第一句话: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看地图,来理解什么叫“四塞之国”。秦国的大本营、根据地就是黄河以内的,“几”字里的地区。那么,看看就明白,秦朝的根据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首先是三面环河——黄河。在“几”字形开着口的地方,是秦岭。这是一层意思。

还有一层意思,熟悉地理的话,可以知道黄河“几”字形的东、西、北方,都有大的山脉。有河必有山,有山必有河。在黄河以西是贺兰山,在黄河以北是阴山,在黄河以东是太行山。如此,秦的根据地环山带水,是天然的战略防线。原文中“缮津关,据险塞”的“津”,是船坞码头的意思。成语“指点迷津”,简单的意思就是不知道码头在哪儿,需要指点一下。这里的“津”就是指黄河的渡口。也就是说,如果要进入秦地,从东、西、北进入是必须要经过渡口的。

地理上理解了,那么对于文字上的咬文嚼字就没有意义了。文字全消化在地图上了。看地图上秦的正南面是秦岭。李白当年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据说指的就是从秦岭到四川的艰难。

而进入秦地有一条路可以直达,就是崤山的函谷关。成语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指的就是函谷关。

来看六国的地理分布。在战国时期,秦与六国的战争,主要采用了两大策略:一个是采用了张仪的连横战略,以应对苏秦的合纵战略;另一个是采用了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来看地图,理解一下六国的地理分布。大体上来讲,是两纵:一纵即是离秦国边界近的,即赵、魏、韩、楚;还有一纵是稍远一些的燕与齐,是呈纵坐标分布的。

刚才讲到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之一,就是三家分晋。也就是赵、魏、韩把原来统一的晋国分成了三家。现在看到的地图上的赵、魏、韩,就是原来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国与秦国相挨较近。过去秦国还没强大的时候,为了搞好与邻国的关系,不止一代互相婚嫁,于是就有了成语“秦晋之好”。

理解了两纵,就知道秦兼并六国的第一个战略就是连横对合纵。当时苏秦的战略,就是这个“纵队”团结起来一致对秦。而秦国采用的是张仪的连横战略对抗合纵。连横的主要对象是谁呢?主要是魏国、齐国,外加燕国。我们从地图上看:从函谷关水平向东,分别是韩、魏、齐。


因为韩国离秦国近,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韩国就是老虎嘴里的肉。所以,秦要联系的只是远地的魏与齐——这是横。理解了这个合纵与连横,理解了远交近攻,就好理解秦灭六国的顺序,即:韩、赵、魏、楚、燕、齐。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叫:喊赵薇去演戏。这个顺序,其实就是与秦国距离远近的关系,就是合纵与连横的关系。

谷关的问题:进秦,要通过这一关;出秦,也要通过这一关。如果先灭赵、魏,就要渡黄河。

苏秦与张仪师从同一个老师——鬼谷子。鬼谷子有四个有名的学生,还有两个就是庞涓与孙膑。

在来了解一下秦二世。秦始皇是在出游的路上,也就是在沙丘突然死掉的。原来,秦应立长子扶苏为继承人,但此时扶苏与蒙恬正在秦北部守长城;而二世,那个时候还不能叫二世,应叫胡亥,正陪着始皇出巡。因为是死在路上,所以担心国家大乱,当时只有赵高、二世、丞相李斯及少数几个宦官知道。当时始皇的尸体都发臭了,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就买来一些死鱼以充其味,秘不发丧。另一方面又假立诏书,让蒙恬与扶苏自杀,这样就立了胡亥为秦二世。

二世当上皇帝以后,就产生了一个故事,叫“指鹿为马”。这是赵高篡权的一个故事。赵高为了搞清谁是敌人,谁是亲信,有一天就牵来一只鹿,告诉二世这是一匹马。二世就笑着说:搞错了吧,这分明是鹿。赵高就问群臣,有的说是马,有的沉默,有的说是鹿。结果,说马的得到了重用,沉默不作声的就受到了排挤,说是鹿的就受到了迫害。

故事最为熟悉不过,但为什么还要讲这个故事?历史一次一次地在重演,其实“指鹿为马”的时代比比皆是。要通过学习历史,记得历史,才能看清现在。指鹿为马,一片谎言,不是小事。

二件是关于赵高的事,看原文: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

这一段选自于《秦始皇本纪》。大体的意思是说,陈胜、吴广起义后,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东边的使者,来向二世汇报。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六国的所在地。汇报说东边出现了暴乱、反叛。二世怒,下吏。——二世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就把报信的人关了起来,重刑惩罚。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再后来,又有信使来报,二世问情况,汇报说:是一些小毛贼,地方官吏已经把他们抓起来法办了,不用担心,于是二世龙心大悦。可见,喜欢报喜不报忧、好大喜功是多么的危险!

二个故事: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鬬。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当赵高派人来杀二世的时候,历史跟二世开了一个玩笑。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于此!”——二世问身边的一个宦官,你跟我这么亲近,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我,不然何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宦官回答,我怎么敢说?因为我不敢说真话,所以才活到现在。假如我说了真话,可能早就被砍头了,怎么还能活到今天呢?

一个假话盛行、说假话才能活命的时代、假话才吃得开的时代,是悲剧。

《易经•系辞》里讲: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一个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三条:一是德薄位尊,二是智小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二世,可以说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

看二世死的情况: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当赵高派人去杀二世时,二世求情:可以见到丞相赵高吗?回答是,否。

二世降低标准问:愿意得一城邦过富足的生活,行吗?回答是:否。

二世三降标准,问:请求当万户侯,过衣食不愁的日子,行吗?回答依然是:否。

二世四降标准,问:我愿意成为一个平民百姓(黔首),就和其他公子一样的水准就够了了(比诸公子)。回答是: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我只是丞相命令的执行者,为天下人诛杀你(冠冕堂皇的理由),你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我不敢作主。麾其兵进。二世自杀。——于是指挥士兵上前,二世只好自杀。

一个当权者去杀另一个当权者的时候,总会有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的。

《千字文》里有一句叫“百郡秦并”,讲的就是秦并吞了六国,大约有一百个郡,这是一。第二,我们过去老觉得秦以后,包括汉、唐、宋、元、明、清是封建制,这其实是错的。先秦以前才是封建制,秦以后是集权专制。到了秦就不再分封,而是吸取了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弱,诸侯强”的教训,所以就设三十六郡,变成了集权专制。再以后到了汉代,刘邦有一句遗言,叫“非刘姓不能封王”。汉以后是以集权为主、分封为辅的制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1633.html

更多阅读

说《一颗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 经济学的破窗理论

说《一颗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破窗理论”大家都很熟悉,听起来很有道理,不少人都按其行事。黑兹利特对这个理论的反驳也很有力,同样很有道理,而且看起来更有“学术道德”。这次再读《一颗经济学》,我突然想到,为什么这个黑兹利特已经

《金牌冰人》之令狐喜 金牌冰人粤语

《金牌冰人》之令狐喜发现自己有的时候反应真的很慢,《金牌冰人》放了这么久,现在才看完,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看的停不下来初听到这部戏的时候,还以为不好看没什么看头,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了。喜欢看这部,当然最大的原因是盖鸣晖反串的令

温庭筠小说《干馔子》之神鬼怕恶人 温庭筠

温庭筠小说《干馔子》之神鬼怕恶人唐代贞元(85-805)年间,道政里十字街东边有一处宅院,奇异现象每天都可以看见,人住在那里必然遭到大的灾祸。大学生房次卿租借西院住,一个多月也没遭遇祸患。大家夸奖他说:“看来他的前程没有问题,可以顺利

引用 张元素·《医学启源》之用药备旨 医学启源 下载

慧敏 的 张元素·《医学启源》之用药备旨用 药 备 旨一、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图暂缺)注云∶味为阴,味浓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浓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又曰∶味浓则泄,味薄则通;气浓则发热,气薄则发泄。又曰∶辛甘发散为阳,

声明:《乱说《过秦论》之二 过秦论ppt》为网友我很骄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