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16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呼伦贝尔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李华

(2004年3月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发展计划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总结2003年全市发展计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安排2004年发展计划和招商引资工作,衔接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会上,赵金才副书记、赵凤林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一、2003年发展计划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市委一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克服“非典”疫情、森林草原大火、特大春旱、虫灾、冻灾、雹灾及洪涝灾害的影响,团结一心,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将各种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推进全市在大灾之年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13.26亿元,增长10.8%。二是效益水平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71.9,比上年提高16.4点;产品销售率达到96.26,增长0.35%。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2.32亿元,增长13.4%。三是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工业和服务业拉动作用增强。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因灾损失较重,粮食减产27.7亿斤,仅收获13亿斤。畜牧业生产获得大丰收,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855万头(只),增长20.4%。优质、专用农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奶类产量达到47万吨,增长39.9%;肉类产量达到16.5万吨,增长26%,对控制第一产业大幅下降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按新国民经济核算口径计算,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83亿元,下降8.4%。工业在投资和重点项目的带动下迅猛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乳制品、造纸、电力、煤炭、制药等5个行业共拉动工业增速12.5个百分点。石油、液体乳、中成药等行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0%、81%和159%。服务业在“非典”疫情过后强势反弹,商贸流通、邮政仓储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增长,通信、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04.32亿元,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97亿元,增长12.1%。旅游业总收入16.8亿元,增长5%。四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不断增强。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亿元,增长33.4%。其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23亿元,增长42%。资金重点投向工业、生态、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五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农牧民收入因灾下降较大。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46元,增长10.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下降26.3%。

从总体看,在“非典”及诸多自然灾害并发的严峻情况下,全市经济仍继续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活力较强的发展态势,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要好。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也有发展计划系统全体干部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的各项部署,认真覆行职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一年来,发展计划部门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充分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积极主动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一是密切跟踪经济运行态势,分别于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和十二月份,组织完成了全市经济运情况报告。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通过发布《计划通报》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和建议,全年发布计划通报27期。特别是面对今年上半年全市“非典”疫情、农牧业多灾并发的严峻形势,加大了对各旗市区经济运行情况的调度,对全年经济预计完成情况进行了科学的测算,向市委、政府提出了“农业损失牧业、副业补,一产损失二产、三产补,非典损失靠加快进度补”的工作思路及促进全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对策建议。二是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在对我市当前经济发展现实差距和未来发展趋势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按照加快发展、争名进位的原则,对2004年、2005年及“十一五”全市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进行了测算,制定了全市“保六争五”、“保五争四”的分“两步走”战略目标,在市委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以决议的形式确定下来,颁布全市实施。

(二)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积极调整“十五”计划,编制重点行业发展规划。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当前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对全市“十五”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并对2001年颁布的原“十五”计划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了调整,向市政府上报了《关于调整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建议》。按照市委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了做好规划、加快发展,积极推进二十个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宏观把关工作。其中,由我委负责编制的《呼伦贝尔市煤炭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已上报市政府批准,其余《呼伦贝尔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呼伦贝尔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呼伦贝尔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四个规划已上报市政府待批。由我委负责把关的另外十五个规划,有的已报市政府批准,有的报市政府待批,有的正在修订之中。

(三)积极争取上级投资,拓宽融资渠道,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一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全年累计争取国债、预算内和各类专项资金12.5亿元,其中已下达投资计划7.8亿元,待下达投资计划4.7亿元。进一步密切与银行的合作,全年累计争取银行贷款116亿元,比上年增加37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加快启动民间投资,非国有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40.2%,增长41.5%。

二是实行投资目标责任管理。2003年4月份,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我市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对各旗市、各部门投资项目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分析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年初25%调整到30%,市政府与各旗市区和大企业签订了投资目标管理责任状,签状总目标90亿元。各旗市区及大企业自加压力,努力奋斗,超额完成了签状目标。这次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责任目标,对全市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加强投资调度统计,强化责任制落实。要求各旗市区和签订责任状的部门要按月向市计委报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进度、资金到位和投资完成情况。同时要求计划部门加强与旗市区、各部门及项目单位的联系,做好协调服务和管理,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四是加强了前期项目库建设。对全市基本建设前期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重点、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带动全局的107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纳入电子化管理,并到自治区发改委进行现场演示汇报,得到了自治区发改委领导的好评,为积极争取上级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招商引资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全年累计实施招商项目938个,引进国内(市外)46.4亿元,完成市下达责任目标的142.2%。其中:实际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7.3亿元,完成自治区下达责任目标的187.9%,增长67.2%。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40项。福建长富集团、鄂尔多斯蒙西集团、内蒙古奈伦集团、浙江鸿祥、香港联发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入驻我市,大庆石油公司、伊利集团、哈慈制药集团等大企业继续扩大投资规模。这些引资项目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建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全年共争取农口重点工程建设资金1.49亿元,主要用于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人畜饮水、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奶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抗灾基地建设、牧区节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堤防建设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项目。全年实施生态移民3556人,完成退耕还林28万亩,完成退牧还草290万亩。

二是大力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140个,续建24个。依托煤电资源优势,开工建设了宝日希勒2×20千瓦、东海拉尔2×5千瓦等4个总计55万千瓦的煤电联营、热电联产项目,规划了宝日希勒、东海拉尔、牙克石、扎赉诺尔4个4×60万千瓦煤电联产项目。伊敏二期2×60万千瓦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上报国务院待批,今年可望开工建设,为我市打造东北乃至华北重型能源基地奠定了基础。扎赉诺尔和大雁煤矿沉陷区治理项目国家发改委已批复,今年将全面实施。海拉尔盆地石油接续开发、长富液态奶、联发进口木材加工、蒙西水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三是努力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把培育和扶持服务业重点项目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的投向,围绕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筛选了一批服务业发展示范项目,目前全市有五大类、40多个服务业项目进入自治区项目库,为下一步争取投资奠定了基础。

四是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尼尔基、扬旗山等大型水利枢纽进展顺利,全年完成防洪、界河护岸等水利工程14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9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6.16万亩。开工建设了17个乡镇的供水工程,解决了6万多人和15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公路完成投资12.7亿元,完成建设里程1555公里。国道301线牙克石至海拉尔一级公路、111线新林北至扎兰屯至那吉屯一级公路,以及总里程621公里的4条县际公路开工建设;五条旗市通油路续建工程、1066公里的通乡通村公路全部完成。满洲里站场改造全部完工,两伊铁路预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并初步落实了四家业主。满洲里机场大部分工程已完工。城镇基础设施全年共有161个项目实施建设,完成投资7.4亿元,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市科技三项费投入达到2198万元,增长54.98%。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明显加快,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共组织推广各类先进适用技术37项,实现经济效益1.4亿元。

各类教育取得新进展。“两基”达标、义教二期、高中扩招工程继续推进。全市普通初中入学率达到98.03%、普通高中入学率达到46.39%,分别比上年增加3.28和7个百分点。全市13个旗市通过了自治区“普初”验收,“普初”覆盖率达100%;9个旗市先后通过了自治区“两基”达标验收,“普九”覆盖率以旗市为单位累计达70%。高等教育发展加快,呼伦贝尔学院实现专升本,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

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呼伦贝尔市民族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全年实施了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债项目,市旗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2.5%和80.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5‰。

(七)积极推进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稳步推进各项改革。通过开展优化投资环境年活动,建立健全了行政服务大厅,进一步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煤炭、农垦、林业三大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剥离大企业办社会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海铁分局的教育、卫生行业移交地方管理已开始运作。积极协调企地关系,建成了牙克石—扎兰屯220KV输变电工程,实现了岭东、岭西电网联网,形成了呼伦贝尔统一电网,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粮食流通领域取消了粮食收购保护价和粮食准运制度,对玉米直接给予农民保护性生产补贴。积极推行重大价格决策听证制度,废止了涉农涉牧涉企的52个收费批复文件,取消了127个收费项目。

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全年进出境货运量达1050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5亿美元,增长11.2%。其中,出口1.2亿美元,增长300%;进口10.3亿美元,增长2.8%。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家,实际利用外资1860万美元,增长66.3%。与俄蒙的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深化,森工集团等企业与俄蒙的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取得新进展。

(八)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一是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组织全委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深化对市情的再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结合发展计划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的各项决策。二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开展“优化开放环境年”活动,成立了 “优化投资环境年”活动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绩效考评制等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招商引资推进组的职责,与市城调队紧密配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重点对外来投资者、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调查,广泛征求对我市投资环境的意见。对集中反映的50个问题和9个方面的建议及时上报市委、政府和市“优化投资环境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整改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三是方便快捷地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对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保留的两项审批事项和五项审核事项,在公开办事程序的同时,明确办事时限。要求在所需资料齐全后,确定项目建议书审核审批时限为5个工作日、年度计划为10个工作日、可研报告为15个工作日,简化了投资审批手续。各项审批审核事项均无任何收费。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应当说是富有成效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条件下,如何为经济建设做好协调服务,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发挥宏观调控参谋作用方面措施还不够得力;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库建设薄弱,在运筹策划立市立旗的大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方面还需加大力度;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不断提高发展计划和招商引资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2004年发展计划工作的主要任务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16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从当前的形势看,今年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趋好。一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技术进步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二是国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仍保持连续和稳定,自治区经济进入了较快增长时期,今年预期GDP增长13%。在全区各盟市中,预期今年GDP增长率高于20%的有10个,只有通辽与我市相当,增长率也达到了18%。三是我市经济也与全区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继2002年GDP增长13.4%之后,去年在大灾之年增长10.8%。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将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各旗市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已充分调动起来。根据自治区确定的GDP增长13%的宏观调控目标,按照市委一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经市委、政府多次研究,并经市人大一届四次会议批准,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5%,达到251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5%,达到25.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7%,达到16.9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达到8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9%,达到7050元,力争达到71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4%,达到2250元,力争达到2400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7‰以内。

刚刚结束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全市发展计划系统的同志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这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和前提。首先要统一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增强机遇感和紧迫感。其次要统一对经济工作重点的认识,突出优势抓亮点,注重协调抓难点。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强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城乡居民增收等薄弱环节的工作。第三要统一对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发展的观念、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做好2004年发展计划和招商引资工作。

(一)统筹城乡发展,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1号文件,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三个层次提出了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政策措施。我们要抓住机遇,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用城镇化的思维谋划农村牧区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按新国民经济核算口径达到57亿元,增长13.5%。这是在2003年农牧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情况下的恢复性增长。

继续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程。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服务体系三个环节。加快长富、三元、光明、伊利、洛娃、元盛、御香苑、奈伦等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生产加工能力。加强奶业、肉业、高油大豆、优质小麦、马铃薯、双低油菜、芦苇、饲草、无公害蔬菜等九大基地建设,搞好农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和认证体系建设。2004年,计划新建北方“双低”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和高油大豆标准化基地,续建1万头奶牛奶源基地,扩建三河牛良种繁育基地。加大对农牧区生产生活服务体系、科技信息体系、经纪人队伍的扶持和农畜产品专业市场的建设力度,提升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动农畜产品市场化营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建立共同利益机制。

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和区域布局。要以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为重点,加大推进由农转牧力度,实行半农半牧,以牧为主,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在农牧业经济中的比重。2004年,全市牲畜总头数达到1030万头(只),增长20.5%。奶产量达到65万吨,增长38.3%;肉类产量达到19万吨,增长15.2%。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40%以上。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业,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鉴于我市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严峻现实,要大力抓好农牧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牧区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农田草牧场水利和生态项目建设,涵养水源,治理沙化、退化草场,防止水土流失,营造风调雨顺的小气候。搞好尼尔基、扬旗山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及灌区节水改造、农村牧区小型水利建设,强化人工增雨网络建设,推进农牧业生产方式向依靠科学、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全年新增节水灌面积30万亩,水保治理面积30万亩。

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努力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海、满、牙、扎等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旗市所在地城镇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重点,抓好城镇的扩容提质,加快转移农村牧区人口,扩大人口规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提升总体水平。大力发展非农非牧产业,拓展农牧民就业和增收空间,鼓励农牧区剩余劳力外出打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兑现进城务工人员工资。进一步巩固农牧区税费改革成果,加强对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管,落实好减轻农牧民负担的各项措施。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做好防灾救灾工作,解决12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加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各类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新启动的81个重点项目建设,保持我市工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按新国民经济核算口径达到46.5亿元,增长30%以上。

积极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在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发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农畜产品加工体系,乳品行业重点扶持伊利、光明、三元、洛娃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支持福建长富加快工程建设,促其早日建成投产,千方百计促成雀巢集团早日入驻我市。肉类加工业重点抓好御香苑公司加工10万头牛、40万只羊扩建项目启动工作和元盛公司的达产达效工作;油脂加工业重点抓好海、大农垦30万吨油菜籽和30万吨大豆产业化项目的招商启动,加快大雁鹤声薯业和奈伦集团4万吨淀粉项目的续建及达产达效工作。围绕资源转换工业体系,重点抓好宝日希勒2×20万千瓦坑口电站、东海拉尔2×5万千瓦热电联产续建工程,开工建设伊敏二期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宝日希勒4×60万千瓦坑口电站工程,加快扎赉诺尔、海拉尔、牙克石3个4×60万千瓦坑口电站的前期工作以及伊敏高载能园区黑化、丹峰集团入驻建设工作;全力抓好海拉尔盆地石油开发项目,力争2004年石油开采量达到30万吨以上;加快得耳布尔铅锌矿、谢尔塔拉铁矿等项目的扩建及招商开发工作;搞好蒙西水泥海拉尔、乌奴耳2个扩建工程及阿荣旗引进冀东水泥集团新建120万吨水泥项目的招商启动工作。围绕进出口产品加工体系,重点抓好联发、蓝氏进口木材落地加工项目,年内形成150万立方米以上的加工规模。

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以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为重点,依托“一盆两带”资源集中区,做好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规划,加快对额仁陶勒盖锰银矿、乌奴克吐山及八大关铜钼矿等进行勘查评价,尽快确定一批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为把我市建成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基地奠定基础。

抓好国企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煤炭、农垦、林业等大企业的重组、嫁接、改造步伐,加快剥离大企业办社会负担,形成主业精干化、辅业专业化、后勤社会化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形成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搞好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目标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大力发展混合制经济,积极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国企的改制和重组。

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企业管理,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生产和营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市工业持续快速发展。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检查和管理,保障生产安全运行。

(三)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服务业发展

坚持以城镇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服务业上档次、上水平,成为扩大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及增加就业的重要力量。2004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7亿元,增长11.5%。

加快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在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社区建设、农牧业服务体系等行业筹划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积极培育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在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等地建设几个上档次、上规模、特色鲜明、拉动力强的进出口产品和农畜产品专业市场,提升我市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社区等现代服务业,加强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

以加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为契机,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的支柱产业。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及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重点开发好“一条黄金曲线”、“三条精品环线”和“五条特色单线”,加快已列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呼伦湖旅游景区、莫尔达嘎国家森林公园、莫旗纳文湖环湖游览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做强夏季旅游的同时,搞好冬季旅游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均衡发展。2004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要达到22亿元,增长31%。

(四)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计划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130亿元,增长34%,力争完成160亿元,增长65%。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紧紧抓住国家今年发行1100亿元、去年结转3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的机遇,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保持国债项目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强劲拉动。密切与金融部门合作,支持银行扩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企业的贷款规模。积极促进有条件的大企业争取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放宽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条件,大力发展民间投资服务中介组织,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领域,不断扩大非国有经济的投资规模。

加强重点领域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路计划完成投资12.6亿元。重点抓好续建国道301线牙克石—海拉尔、111国道新林北—扎兰屯—那吉屯和省道海拉尔—伊敏、牙克石—伊图里河等四条621公里公路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国道301线海拉尔—满洲里、国道111线大杨树—白桦排、县际公路阿木古郎—阿拉坦额莫勒和尼尔基—拉哈、省道红花尔基—罕达盖、蘑菇气—柴河公路以及县乡通公路工程。铁路以提高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为重点,争取开工建设滨洲铁路海拉尔—满洲里段复线,加快两伊铁路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民航要加快海拉尔机场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候机楼改建工程顺利开工,力争2005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今年内完成满洲里机场建设。能源建设方面,年内开工建设县城电网改造工程、海拉尔—满洲里220KV输变电工程、宝日希勒东明煤矿工程,加快伊敏五牧场300万吨长焰煤矿精查进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6.5亿元,其中地方投资1.4亿元。重点抓好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和扬旗山水利枢纽工程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大江大河治理、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四大工程,2004年计划修建防洪堤7处、63公里,人畜饮水工程打机电井60眼、修管道15处,建设六旗市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2万亩,国际界河护岸工程修建护岸18处、15.5公里,水土保持工程治理小流域面积4处、水保面积30万亩。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7亿元。重点建设海拉尔污水处理厂区附属工程及收水管网、扎兰屯市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新开工建设牙克石市污水处理工程、海拉尔供水老管网改造工程;争取开工建设海拉尔区、扎兰屯市、根河市垃圾处理工程和呼伦贝尔市医疗垃圾处理工程;加快鄂伦春旗供水工程建设,完成陈旗、莫旗、鄂温克旗、阿荣旗四个县级供水工程;争取启动实施新右旗、新左旗县级供水工程。继续加强各旗市区城镇道路改造、排水、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封沙育林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工业要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

(五)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继续深入开展“优化投资环境年”活动。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政性收费项目,公开办事程序,强化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功能。健全信用制度,建立健全投资环境评价监督体系。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积极做好争取纳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实施范围的工作。

进一步提高对外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巩固对俄罗斯蔬菜等农副产品出口绿色通道。落实好国家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给予基地建设担保资金的扶持。抓好对俄蒙经贸合作项目的落实,不断扩大对俄蒙木材采伐、矿产资源开发、农业、养殖业领域的合作规模。加强利用外资工作,紧紧围绕我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潜力兴办三资企业,努力扩大地产品出口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实际效益。200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6.9亿美元,增长47%,其中出口达到5.1亿美元,增长336%;实际利用外资1850万美元。

(六)积极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招商引资持续快速增长

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努力拓展招商领域,强化和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提高招商引资的档次和水平,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要保持招商引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建立招商引资长效机制。着眼于增强持久竞争力,努力实现由数量型招商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型招商转变;由基本依靠对外争取向吸引外资自主、自发、自动地向呼伦贝尔聚集转变;由单个企业零星松散进入向产业链整体跟进转变。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花大力气构建好投资获利机制,千方百计为投资者创造获得比较利润的机会。二要花大力气做好招商引资主体转换工作。企业是投资的需求者,政府是企业的服务者。一方面政府在一段时期内还要继续发挥龙头作用,搭建好招商引资平台;另一方面要突出企业家的作用,突出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使他们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三要花大力气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四要花大力气做好招商队伍建设。加强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特别是企业招商引资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一支通“四情”(上情、下情、内情、外情)、懂礼仪、善言辞、会交往,有盯劲、韧劲、钻劲,不放过任何一条招商信息、任何一个交流机会、任何一次争项目努力的高素质招商引资队伍。五要花大力气做好项目调控。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吸引投资者最具有持久性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招商引资,搞好项目调控。重点要把好项目准备、项目审批、项目引导三关,使引进的项目能够在高起点上稳健起步,在高效益中持续发展。总之,我们要通过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加快建立长效机制,使各类外来投资盆聚呼伦贝尔。2004年安排引进市外(国内)资金60亿元,增长29.4%,其中引进区外(国内)资金32亿元,增长17.4%。

(七)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强化服务措施,改善就业环境。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有就业需求人员开展创业活动。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努力开发公共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援助制度。加强职业介绍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2004年新增城镇就业和再就业3万人以上。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加大对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力度,妥善解决城市困难家庭在医疗、住房、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八)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实行河湖水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对海拉尔河、伊敏河、雅鲁河、额尔古纳河、呼伦湖等流域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城市(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活垃圾、污水及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城市集中供热,改善环境质量。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二期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远程教育网络工程和扶贫助学工程。加强义务教育、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巩固“两基”达标成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学,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继续实施高中扩招工程。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努力为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的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搞活科研机构,放活科研人员,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科研主体。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衔接,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人才。

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城镇和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快速反应处理能力,提高救治水平。2004年,争取利用国债资金实施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传染病医院改扩建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呼伦贝尔市精神病医院及旗市综合医院传染病区项目。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努力繁荣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积极推进建设文化大市进程,加快建设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二期工程,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

三、加强发展计划部门的自身建设

(一)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努力发挥好宏观调控参谋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发展计划工作的职能和重点在不断变化。这次机构改革后,各级发展计划部门改名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发展和改革局,并相应纳入一部分新的职能,将成为各级政府最大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这就意味着发展计划工作的重点从“制定计划”转移到“谋划发展”上来,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是第一位的职责。我认为,今后发展计划部门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一软一硬”的问题,也就是虚与实的问题。职能转变的方向是一手抓虚、一手抓实,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硬”事,比如争取项目资金、推进重点项目,要抓死、抓牢,抓出成效;“软”事,比如发挥宏观调控参谋作用、制定发展规划,要抓出高水平,抓出高层次。为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这里我强调三点:

一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要坚持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发展,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必须学会综合研究经济发展环境的本领,必须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单纯研究一个企业、一个方面的问题。各级发展计划部门要掌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经济形势要善于从多种情况中找出一个总体的判断,有利和不利条件都要分析,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的走势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是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交织在一起的,每一种变化都将对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改变经济发展走向。只有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发现经济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使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符合实际,具有决策参考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研究好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增强驾驭市场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动态的监测和预测,不仅要发现亮点,更要注意发现苗头性问题,提高对经济运行的预警性和前瞻性。从近两年看,这项工作有所增强,但仍显不足。下一步市计委要加强对各旗市区计划部门经济运行情况的调度。全市各级发展计划部门要相互配合,发挥整体优势,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三是进一步强化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工作。中长期规划是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没有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就会失去方向。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50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仅有3-5年的规划不行,必须有10年、20年乃至50年的长远打算。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主任多次强调,重大项目要先规划、后审批。因此,我们要尽快适应这种要求,切实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国家和自治区正在着手研究“十一五”规划,全市各级发展计划部门,要围绕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扎扎实实地做好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前期工作。

(二)扎扎实实搞好项目库建设和项目管理,发挥好市委、政府项目部的作用。做好项目前期和管理工作是发展计划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争取上级支持和招商引资的前提和基础。实践证明,要想发展快,全靠项目带。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大项目,就难有大发展。从我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上项目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今后几年,如果没有一大批项目的拉动,实现我市的争名进位就无从谈起。全市各级发展计划部门一定要树立“项目立市、立旗、立区”意识,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在计划好当年项目的同时,筛选、论证长远的后备项目,要常年抓、不断线,形成在建一批、上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良好格局。在重大项目筛选储备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要加强项目库建设。加快电子化管理步伐,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既要做好新项目的筛选补充工作,又要不断推进储备项目的实施,成熟一个,开工一个。二要认真谋划项目。要找准切入点,策划具有特色优势、推动全局的项目,真正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不能只顾眼前、急功近利。同时要把握好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广泛收集信息,谋划出代表长远发展趋势的大项目。三要创新前期工作。对部分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化项目,实行公开择优选择项目前期工作业主。四要不断增加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各旗市区一定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确保项目前期费用支出需要。同时,要选派善于谋划项目、争取项目的得力人员做前期工作,强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大的突破。五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要继续推行重点投资项目月报制度。进一步加强项目稽察,推行项目后评估制度,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运营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学习,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发展计划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当好参谋、出好思路、搞好协调、抓好项目、争取资金。这样的工作性质很能锻炼人、培养人。同样,只有高素质的干部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近几年来,市和旗市区发展计划部门有多名同志被提拔重用,进一步说明发展计划部门干部的整体素质是高的。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象搞项目一样,不断加强培养、锻炼,使干部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成长。如何提高素质?我认为第一位的就是加强学习。加强学习从个人角度说,是增强自身素质,提高领导水平、政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迫切需要;从工作角度说,是指导实践、科学决策、正确决策的需要;从大环境说,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在当前大开放的新形势下,新知识、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科技、社会事业发展突飞猛进,需要了解掌握的东西很多,根本之道就是加强学习。客观地讲,全市发展计划系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跑项目、争资金、做规划上,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经验上。这方面,从全国来看,上海、浙江发改委做得比较好。上海市发改委系统的干部对金融、证券、城市规划等问题研究得比较深,有很多已经成了专家型的干部。并且非常重视人才引进,2001年他们公开招聘了20名硕士以上的公务员,2002年又招收了20名,目前博士、博士后、博士后导师有20多个,硕士以上学历的占50%左右。浙江省发改委认为,原来管项目、批项目,接触的面比较窄,现在不行了,必须在知识结构上作大的调整,只有善于学习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此,全市发展计划部门要向发达省市学习,打造学习、创新型队伍,加强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技术和外语的学习,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今年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拟组织一次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参加一些高层次的业务培训,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队伍的素质。

(四)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作风建设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增强市场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真正做到深入基层、贴近基层、支持基层。在工作落实上,一是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每个同志都要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知难而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工作干劲,有一种扎实工作、不畏艰难、着眼长远、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二是要有明确的责任目标。对于党委、政府的各项部署和重大建设项目,要有分阶段的目标、分时限的进度,要指定专人盯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三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每一件事情都要有布置、有检查、有奖惩办法,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督检查和奖惩考评体系。

同志们,全国、全区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和我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对发展计划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一年,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珍惜来势,抓住机遇,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科学清晰、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后来居上、志在必得的工作力度,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为全面完成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而努力奋斗,做出我们发展计划部门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1785.html

更多阅读

东方绿舟门票攻略 上海东方绿舟游玩攻略

东方绿舟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南、风景宜人的淀山湖畔,占地380公顷(5600亩),其中水域面积达130公顷(2000亩)。园内有17万平方米四季常青的草坪,11万棵大树,400余种花卉树木,拥有智慧大道、仿真航空母舰、湖滨广场、渔人码头、月亮湾、地球村等1

店铺选址分析 店铺选址技巧

店铺选址分析——简介本文针对店铺选址中如何针对商业氛围、人流量、车流、通过的时间、目标消费群的数量、竞争品牌的进店率等数据,做了详细阐述,同时具体展示了大量常用工具表格进行一定时间段的收集、汇总分析,用科学的数据帮助你做

感恩节吃苹果派:制作苹果派的16大秘诀ApplePie_Min

过几天又是一年一度感恩节!Time flies!感恩节是美国特有的节日。节日当然离不开美食,而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苹果派ApplePie。苹果派说起来简单:切细的苹果放在两张面皮里烤熟而已。苹果派也不简单:很多厨师擅长厨艺,却惧怕做苹果派。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16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呼伦贝尔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李华(2004年3月3日)同志们:这次全市发展计划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总结2003年

声明:《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16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网友秋天味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