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6日
点:潘家园北桥
坐一号线到国贸换10号线,劲松站下,西南口出,奔南走,到潘家园桥往右转,300米处(出地铁后腿力好的可步行,大概十分钟,打车不跳表就到了。)
温馨小提示:买东西的时候要试好看好才付款,因为跳蚤市场的摊主都不用经过登记的,所以可能有问题的时候就找不到人了。
有了老爷爷老奶奶们,跳蚤市场变得更加生动。
今天一大早起来,去潘家园赶集去了。
前几天看报纸,潘家园民间旧货交易市场每周四增开跳蚤市场。大家可以把用不着的东西大包小包地提着去,只要不要超过一平方米,都可以在那免费摆摊。我们也可以拿着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去和别人换,当然用钱也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形式让潘家园变得更加有趣。
本来此次活动主办方想推广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同时对摆摊的物品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希望跳蚤市场过于商业。人们仿佛不太能接受,不难想象为什么是这样。刚出地铁站,所有人似乎朝着同一方向走,通往潘家园方向的小道变得拥挤起来。摆摊的人们除了老人和中年人,还有漂亮的姑娘,俊俏的小伙子,有的是独自一人就来了,有的是结伴同行。我发现了很多孩提时候用的玩具,看的童话书,听的磁带,上一代人结婚时候的盘、碗,新的老的用不上的家电,DIY的创意用品……
记得小时候每逢3、6、9经常跟着妈妈或者奶奶或者外婆到镇上去赶集,以前也叫“趁墟”,所以凡是有3、6、9的日子就叫做“墟日”。现在这个传统至今还保留着,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老家趁墟了。印象中,趁墟最早是农民叔叔阿姨们挑着扁担,一些是自家种的水果或者其它农作物,一些是自家养的鸡鸭鹅鱼之类,还有一些小商贩,在外地进的一些糖果,生活用品,衣物等等。听说可以以物易物,但到了我的那个年代已经不再流行了,至少我没有见过。那时候一到趁墟的日子,我们就好像过节似的便一伙出动,就好像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去玩游戏。我们撑着小艇穿梭在绿油油的河里,两边是高大的树,看到岸边有小黄花,还兴奋地大声喊着停下来,非得要摘上几朵插在衣服或者头上。那时候我很兴奋,除了可以看到很好好玩的东西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在市集里买到更多不常见的糖果。以致趁墟在我的童年里成为头等大事。也因为经常吃糖果的原因,我的牙齿至今还有好几颗蛀牙。
就这样赶集成为了我的一个情结,总让我想起很多有趣的回忆。于是我依旧是个赶集迷,希望能寻找一些打动自己的事物。这一趟带回了一本70年代的动物图集之外,还带回来了一些回忆。
期待潘家园的跳蚤市场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变得更加有趣更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