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鲍森牧师新约纵览9保罗及保罗书信 字幕文档 大卫鲍森旧约纵览文字

各位!接下来的几次,我们要谈保罗的多卷书信,所以我想在谈他的书信之前先来看看保罗这个人,看他为什么写这些书信,我们应该如何了解这些书信,保罗到底是谁?我们对他的了解远多过其他使徒。其实新约圣经有一半的篇幅不是保罗写的就是跟保罗有关,如果把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加起来,新约圣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是以保罗为主角,保罗对过去两千年来的教会历史,影响之大仅次于耶稣,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最大。

保罗到底是谁?先来看看保罗的生平,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他的书信,我要谈保罗信主之前、信主经过以及信主以后,这是保罗人生的三大阶段,我可以告诉各位,其中以第三阶段最长也最精采。保罗出生在一个叫大数的地方,那是在今天土耳其的东南方,就在地中海的东北角,那是一个大学城,是当时名气排第三的大学,最有名的是雅典大学,好比今天的剑桥大学,我这样讲是因为我是剑桥人,亚历山大大学排名第二,它的排名就好比是今天的牛津大学,大数大学就好比今天的德罕大学,排名第三,我听说排名顺序是这样的,所以大数大学是地中海沿岸名气排第三的大学。

保罗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主要是受到三大影响,第一、他的父母是犹太人,他是一个犹太人,他以身为犹太人为荣,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他不以身为犹太人为耻,但他后来愿意放弃这个身份,他从小就相信以色列的神「雅威」,上帝在他的生命中一直居首位,不过他却误以为逼迫基督徒就是事奉上帝。他生于便雅悯支派,士师记记载这个支派差一点遭到灭族,幸存下来后人数锐减,但是从便雅悯支派却出了以色列第一个王扫罗,扫罗这个字的原文发音比较象是「撒乌」,所以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取自以色列第一个王,都属于同一支派就取名为扫罗,后来他给自己取了个拉丁名字Paulus,意思是「小」,所以有资料都显示他是一个个头矮小的人,但那只是他一部份的成长背景,他可能小时候就搬到加利利去,我们知道他们全家搬到加利利,后来送保罗去耶路撒冷求学,受教于一个名叫迦玛列的知名自由派教授,新约圣经只提到迦玛列一次而已,有人问他该怎么对付基督徒,他回答说:「我们应该等着瞧,若是出于上帝就会继续下去,若不是就会无疾而终。」是一个很典型的骑墙派,圣经后来没有再提到迦玛列,这个人抱持自由派思想包容各样的想法,他说:等着瞧嘛!不用急着对付什么?但是他门下的学生扫罗想法却完全相反,扫罗说基督徒是危险分子,对我们犹太教带来空前的威胁,我要全力制止。有意思的是,上帝在有敌意的人身上,反而比在漠不关心的人身上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多年前,我到一个青年俱乐部讲道,在场有30个年轻人,我回家后,师母跟往常一样问我聚会的情形,我说其中两个有可能信主,他们两个听了我的讲道以后,气得差点掉眼泪,所以这两个人有可能信主,其他人只是坐在那里大眼瞪小眼,结果六个月内我们替那两个人施洗,有敌意的人比漠不关心的人有盼望,这个叫做扫罗的学生比他的教授迦玛列还有盼望,因为迦玛列只是观望,叫大家等着瞧,但是扫罗说他要全力反击,于是采取了行动,他投票表决要杀死第一个殉道的基督徒,当大伙表决要不要杀死司提反的时候,扫罗投下赞成票,他甚至还替仍石头的人拿外套,杀了第一个为耶稣殉道的人,从那个时候起,他的内心开始痛苦起来,良心感到不安,因为他亲眼看到司提反殉道的时候,脸上充满荣光,他说:「我可以看见耶稣在天上,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司提反殉道的样子,在扫罗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他一直良心不安,但他就此展开了反对基督徒的行动,他愿意做一个反对基督徒的宣教士,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处去迫害基督徒,所以他在信主之前就已经是宣教士,但目的是反对基督徒,不过他愿意离开家乡和家人到各地去迫害基督徒,这是其中的一个背景,另外,还有两股影响力,除了犹太背景的影响,还有希腊文的影响,他住在大数,讲希腊话那是古时候通用的语言,就像斯瓦希里语,那是非洲东岸的通用语言,到处都可以通,在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懂希腊文,因此保罗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可以传讲福音,另外一股影响力就是罗马法律,保罗的父亲他对罗马帝国有贡献,因此获得了罗马公民的身份,也许是因为他为罗马士兵做了许多帐棚,我不知道,但是帐棚业是他们的家族事业,扫罗在12岁的时候,进入这个行业,后来从事这行谋生多年,因为他的父亲是罗马公民,所以年少的扫罗也继承了罗马公民的身份,这个身份赋予他一些特权,他便加以利用。

扫罗晚年的时候利用这些特权,向该撒提出上诉,当他遭到处决的时候,不必像彼得,还有像耶稣一样,被钉十字架,他是被砍头,那是罗马公民的特权,速战速决,而钉十字架却是一个漫长的死亡过程,没有一个罗马公民遭到钉十字架的处决,钉十字架对罗马人来说是极大的侮辱,所以保罗最后遭到砍头。他的罗马公民身份派上用场,他有权利向上议院提出上诉,他可以直接向该撒上诉,而他后来就是这么做的,这三种影响加起来很特别,犹太人、希腊文和罗马法律,使他特别适合为耶稣向外邦人来传福音,这种成长背景再理想不过了。

可见上帝在你信主之前就在预备你接下人生的使命,在你还不知道之前就在预备你,当扫罗还在母腹中,上帝就对他有一个计划,不断预备他,后来扫罗从反对基督徒变成一个基督徒宣教士,想要让犹太人变成基督徒只要做一件事,其实不应该称犹太人为基督徒,毕竟「基督徒」一词是一个外邦名词,源自外邦的安提阿教会,应该说犹太人变成完全的或真正的犹太人等等,不要称犹太人为基督徒,犹太人要信耶稣只需要做一件事,他们只需要知道耶稣仍活着。

有一次,我在剑桥讲道,会后有一个25岁的犹太女子来见我,她问我说:「你是说拿撒勒人耶稣现在还活着吗?」我说:「是啊!祂活着。」,「耶稣如果还活着,那祂应该是我们的弥赛亚啊!」我说:「对啊!」她又问:「我要怎样才能知道祂还活着呢?」我说:「你直接去问耶稣就行了。」她照着去做,然后就知道了。十分钟以后,她就开始教我圣经,这些都在她的背景里,都在她的血液里,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差知道拿撒勒人耶稣是弥赛亚,当她抓到关键,就可以了解整本圣经,才信主十分钟,就可以教我圣经了,将来以色列全国信主就像这样。

扫罗当初怎么样在往大马色的路上信主,将来以全色列也像这样信主,当他们看见十架的耶稣就会明白自己错得多么离谱,当初扫罗在往大马色的路上就是如此。第一个场景发生在戈兰高地,靠近一个叫库奈特拉的小镇,当扫罗这个犹太人、法利赛人,这个犹太人中的犹太人,希伯来人中的希伯来人,当他的脚一踏上外邦土地,拿撒勒人耶稣就向他显现,对他说:「我要差你去外邦人那里。」所以保罗是在外邦人的境内信主的,这一点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扫罗上戈兰高地去,离大马色还有几个钟头,耶稣就向他显现,当年耶稣就在这座山下当着彼得、雅各和约翰的面变像,但耶稣这次显现的时候,出现更大的荣光,因为扫罗这次见到的耶稣早已升天,祂重拾了原有的荣耀。

耶稣当初放弃了祂的荣耀来到世上,但是当祂升天后,就重拾原有的荣耀,人亲眼看见那种荣光铁定要瞎眼,假如我们现在可以看见耶稣的荣光,眼睛一定会瞎眼,视网膜一定会受伤,这些录像的灯光已经很刺眼了,但是耶稣的荣光更大。彼得、雅各和约翰目睹仍为肉身耶稣的荣光,而非升天后耶稣的荣光,升天后的耶稣重拾天父的荣耀,那种荣光比正午的阳光还烈,扫罗的眼睛就瞎了,他立刻悔改,相信耶稣,他整个重生过程历时三天,直到亚拿尼亚来为他祷告,扫罗才彻底重生。

上帝吩咐亚拿尼亚去为一个叫做扫罗的人祷告。扫罗?他是来杀我们的啊?亚拿尼亚不得不咽下自尊心去了,他对扫罗说:「我是来医治你,让你能够再看见,并且在水中受洗,然后被圣灵充满。」这个时候重生的过程才大功告成。

我有一本书叫【正常的重生】就谈到这个,扫罗花了三天的时间,从悔改相信到受洗,然后被圣灵充满,但从此以后,保罗视整个过程为重生,他每次领人信主,一定要完成全部的步骤,这可以看使徒行传第十九章,保罗认为这才是正常的重生。现在他准备好要事奉,但是他竟然没有立刻成为宣教士,他立刻开始讲道,因为不可能忍住不说,但是他很快就招来敌意,不管到那里他都会招来敌意,可是主要是犹太人的反对,罗马人从来不敌挡他,有一次他还被放在篮中,从城墙上缒下来逃生。

保罗预备出来事奉的过程很有意思,他不是马上开始服事,我们常想立刻开始服事,一蒙召就想放下一切,马上开始服事,但是保罗至少等了13年,才开始按上帝的蒙召服事。问题是,有的时候上帝很急,我们却不急,或者是有的时候我们很急,上帝却不急,我们千万要搞清楚,这是美国传道人布鲁克斯说的,所以保罗到亚拉伯待了三年,好好地想清楚,重新思考他对上帝的认识,他没有去读圣经学校,他没有去进修圣经的知识,也没有去请教别人,而是单单与主独处,因为他很特别,他是最后一个目睹复活耶稣的人,他自称是最后一位使徒,很特别的一位使徒,第13个。有很多人说他应该是第12个,取代加略人犹大,这是错的,保罗一向承认十二使徒的身份,他从未自认是十二使徒之一,但是他是第13个,他一向以特别的使徒身份自居。我没有见过祂吗?祂没有召我吗?保罗是那种可以书写圣经的使徒,因为他和复活的耶稣有很特别的关系,他在亚拉伯沈思了三年,他心里一定这样想,当初耶稣在保罗往大马色的路上与他相遇,问他:你为什么逼迫我?保罗大可回答说:「我没有逼迫你,我是逼迫基督徒。」但是他没有这样回答,因为他突然领悟,你怎么样对待基督徒就是怎么样对待基督,这层领悟让他渐渐地体会到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各位了解吗?

保罗他知道做在最小一个弟兄的身上,就是做在基督的身上,基督徒确实就是基督在世上的身体,你怎么样对待基督徒就是怎么样对待基督,保罗对于上帝的认识是来自于他往大马色路上和复活升天以后的耶稣相遇,以及他在亚拉伯旷野独处沈思三年的心得,后来他到耶路撒冷在那里四处碰壁,基督徒不相信他真的信主,换作是你,你会相信吗?如果有人逮捕你的家人入狱,下个主日却来到教会说他已经信主,我想你也会怀疑的,但是人称劝慰子的巴拿巴他真的是个好人,是他将扫罗介绍给耶路撒冷教会,但是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很不高兴,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他们觉得保罗是一个叛徒,他原是受拉比训练的优秀门生,却成了他们所痛恨的基督徒,所以保罗就被送回大数去待了十年之久。我想说的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件事,以为保罗一信主之后,就立刻出来宣教,到处去传道。不是,他先到亚拉伯沈思三年,再回到家乡待了十年,他在那里等候上帝印证他的呼召。

十年以后,巴拿巴又出现了。各位请看(图1),这条是通往大马色的路,这一条则是大马色的「直街」,保罗就在那里水洗,被圣灵充满,这条路今天还在,是穿越大马色城的一条直街,你们也许有兴趣知道,这张照片照得不好,但是这个地点很重要,你也许不认识得这个地方,平常很少看见这个地方的照片,这是今天叙利亚的一个大城市叫安提阿,这座城在新约圣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保罗的一生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呢,浪子比喻中的浪子就是在这里把钱挥霍一空,在福音书时代,只有一个「远方的国家」,那个地方就是安提阿,人称古代的巴黎,又像古代的阿姆斯特丹或是曼谷,你一听就明白了。

如果你有钱可以挥霍,而且你是住在以色列,那么就可以带着大把的银子去安提阿,因为安提阿有许多寻欢作乐的地方,浪子就是在那里落得与猪争食的下场。如果你想找一个地方寻欢作乐,去这里绝对错不了,这个地方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地方,是一个充满了罪恶的地方。

但是第一间外邦人的教会却是在安提阿建立起来的,巴拿巴也是其中一分子,耶稣的门徒就在此地第一次被称为「基督徒」。过了十年以后,巴拿巴将扫罗带到安提阿这个外邦教会,扫罗这个犹太人中的犹太人,如今必须过外邦人的生活,他说,他愿意这么做,多年以后,他说我向犹太人就做犹太人,向外邦人就做外邦人,我愿意这么做,好叫我可以救些人。我想很多人并没有这种弹性,我们必须要学习。

反正扫罗来到这个外邦教会,有一次五个人在祷告,其中有两位教师,另外还有两三位先知,他们在主里服事的时候,有预言对他们说:「时候到了,你们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做我召他们做的工。」所以扫罗透过两个方式蒙召,先是信主的时候,耶稣给他呼召,但是后来在教会领受预言呼召得到印证。

我想特别来谈一下这个,很多基督徒以为只要从上帝那里领受到呼召就够了,我认为应该要等到教会印证这个呼召,这样你就有了从头和身体来的双重呼召,将来遇到难关的时候,这双重呼召会帮助你坚持下去,所以巴拿巴和扫罗即将第一次同工,其实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同工,他们两个都先当过执事,负责管钱,两个人在安提阿教会第一次同工,就是保管耶路撒冷的饿荒救助基金,耶路撒冷南方发生饥荒,安提阿教会就发动募款,他们觉得巴拿巴和扫罗可以胜任管钱的这个工作,这实在很有意思。扫罗蒙召到外邦人那里去,但是却在教会里管钱,不过他们照做了,这是他们两个第一次同工,我们常常会急着想去做大事,但是扫罗和巴拿巴却愿意先做管钱的工作,现在他们要被差派出去了,安提阿教会并没有在金钱上支持他们,只是差派他们出去而已,我们后面会看到他们自己赚钱谋生,所以他们出发了。

学生时代的我,必须要把保罗的宣教之旅画得滚瓜烂熟才行,我在学校成绩最差的一科就是圣经知识,所以你们都很有盼望。但是我跟萧伯纳一样离开学校以后才开始学到东西,我以前常常得画这些图,教授教的东西我只记得这一样,我连在做梦的时候,都可以画得出来,扫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这里是耶路撒冷,涟漪从耶路撒冷扩散到安提阿,现在换成安提阿是中心点,涟漪从这里扩散直到罗马,保罗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把福音传遍地中海东北岸,一直到罗马帝国的首都,这正是他和巴拿巴要去做的,他们先到居比路,然后回到大陆,在安提阿、路司得和特庇这些地方植堂,这是另一个安提阿城。然后回来向母会安提阿教会报告经过,然后他们再出去宣教。

保罗的书信大多是写给爱琴海沿岸的教会,我们等一下再看另一张地图,接着第三次、第四次宣教之旅,后来又离开克里特在马耳他发生船难,以囚犯的身份抵达罗马,保罗的策略是在每一个主要的城市植堂,然后再尽快离开,再继续植堂,有的时候只待三个礼拜,他在哥林多待了18个月,有的时候是不得不离开,有时候是自己想要离开,但是他留下一间教会,让他们把福音传遍当地,他没有在各个城镇建立教会,他会找出那个省份的主要城市,在那里建立教会,然后由他们接手去传福音,这个策略非常地成功,他不是全部都自己来,他先建立一间有生命力的教会,吩咐他们将福音传遍全省,然后他离开继续植堂,他是一个真正的使徒,不断地在动,他不断地探索新的地方,把福音传到未得之地。

保罗在罗马书中说,我不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我要找福音未得之地,他不断向前走,直到跨越那片海洋,福音首次传到了欧洲,欧洲从此就不再一样。

保罗经历过很大的危险,他遇过三次船难,但是圣经中只描述其中一次,他遇过多次洪水,差一点被淹死,被人用石头打,躺在地上等死,他曾经又飢又渴,不得睡觉。除此之外,他还得为众教会挂心,这似乎是他最大的重担。船难、鞭打都不算什么,但是看顾众教会的工作,各位知道吗?那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如果晓得看顾众教会有多难,就会知道他的意思,有的时候进狮子坑还比跟执事开会要容易多了。但是教会建立了以后,当然就需要再跟进,他很关心所有教会的情形,不像有一些布道家来办一场大型的布道会,结束以后就走了,从此不再过问。保罗不是这样,他建立教会以后,会持续关心教会,在品质和数量上的成长,他用两种方式跟进,一种是回去探访,这是他常常用的做法,教会在建立一年以后,他通常会回去探访,然后在各教会设立长老,使徒一旦设立了当地的长老,工作就完成了。

保罗曾经写信给提多说:我把你留在克里特,完成在各城设立长老的工作,所以教会一旦有了当地的长老,使徒的任务就完成,就可以离开了,但是把教会建立到这个阶段并不容易,所以保罗有的时候会回去探访他们,但是如果一直回去探访,就没有办法继续植堂,他的目标是把福音传到西班牙,他想将福音传遍地中海的北海岸,保罗的野心很大,但是他如果得一直回去探访教会,那么就不能去西班牙。所以他跟进教会的第二个方法是写信,因此,新约圣经中才会有保罗书信,他用这个方式来跟进福音工作。

保罗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先说他最后以囚犯的身份抵达罗马,等候审判,他的朋友路加医生为他写抗辩书呈给法官,也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保罗那一次无罪开释,后来他就远赴西班牙,传统深信保罗去了西班牙,并且再度探访几个地方,象是克里特、尼哥波立,还有几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后来他跟耶稣一样被出卖了,他被一个叫亚历山大的铜匠出卖,结果第二次被捕,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尼禄,他匆匆被带走,甚至来不及带走他的笔记本,还有他的外套,在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我们会再谈到,他在信上写说,请把我的外套带来,这里很冷,还有我的笔记本、日记,请把这些东西带来。

以上就是保罗的生平简介,但是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先说他的外表,他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他个子矮小,Paulus这个名字意思就是指「小」,他有O型腿、鹰钩鼻、秃头,眉毛长到眉心,眼睛长得很奇怪,双手粗糙,外表实在不怎么吸引人。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教会在考虑要不要聘保罗为传道人,却听说这个人的相貌长得奇怪,他很少在一个地方久留,他常常冒犯人,曾经被警方逮捕,也入过狱,讲道的时候非常地执着,又未婚,靠帐棚业谋生,会众因他分裂,而且他还说方言。各位!如果教会收到这种履历表,你想他们会觉得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牧者吗?

由此可见,上帝的选择和人的选择大大不同,以色列人当年学到了教训,他们选择外表英俊高大的扫罗,但是上帝选择大卫,如今上帝拣选这个矮小又其貌不扬的人,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宣教士,大大影响接下来的两千年历史。神的选择跟人不同,保罗这个人在信仰上有无比的热诚,圣经称之为「火热」,全然摆上的热诚,他专心一意,他全神贯注,他说:「我只有一件事」,他没有结婚,他没有家人,他也以自身的经验劝别人不要结婚,这样才能够专注在上帝给他的呼召,他有无比的勇气能够控制自己的怒气。

我们在研读他的书信的时候,会看到保罗有些信的措词十分强烈,真应该写在防火信纸上才行,看懂他意思的人会觉得真的起火了。各位知道吗?我每次在教会听到人唸那些经文,都会很生气,因为唸起来毫无感情。保罗有一些书信措词强烈,充满感情,甚至是怒气冲天,你如果读我的「加拉太书意译本」,就晓得保罗说话有多直接,有多么不客气,但是他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充满关心和怜悯,是一个会流泪的人,但是想了解真正的他,不能从人性的特质来看,从他的书信可以看出他活着的目的,我写下三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保罗真正的一面,这是我昨天才写好的,刚刚出炉的,我认为有三件事是保罗一生的原动力,对保罗的一生,这三件事就是基督、福音、和恩典。

1.基督:保罗这个人完全是为基督而活,他说:「我活着就是基督。」自从他在往大马色的路上遇见基督,心思意念就完全被基督占据,所以他能够说,我若死了是于我有益,他说:我渴望离世与基督同在,那是好得无比的事。他的态度并不是时候到了,我就离开,而是渴望离世,渴望一死,因为他是为基督而活,他若死了就会更接近基督,他自称是基督的奴仆,他说;祂买赎了我,我是祂的奴仆,他常在书信开头自称----使徒保罗,耶稣的奴仆。古代的奴仆是被人瞧不起的,是完全属于主人的,没有自己的时间、金钱,完全属于别人,保罗却自称是耶稣的奴仆,但是他也自称是基督的使者,基督的使者既处高位又处低位,这是很特别的组合,既是奴仆,又是使者,他以身为使者为荣,又以身为奴仆为荣。

在这里,我要提一件事,你会发现其实很有关连,保罗很少谈到基督在我里面,在他的书信中,大概只有一两次提到基督在我里面,但是有几十次,他提到「我在基督里」,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老是说基督在我里面,就是把耶稣变小,放在我小小的心中,应该是小的放在大的里面,了解吗?保罗每次谈到圣灵,几乎都是说:「圣灵在我里面」,但是当他谈到基督的时候,都是说「我在基督里」。

几年前,我跟一个德国牧师交谈,他说他在1930年代,参加了希特勒的青年团,加入的时候,他站在一个德国军官面前,军官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报上名字,军官又问他说:你住在哪里?他说:我住在汉堡市。军官说:答错了。你住在哪里?他说:我住在德国。军官说:答错了。你住在哪里?他说:我住在第三帝国。军官说:答错了。你住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你要我怎么回答呢?军官说:「你要回答:『我住在希勒特里面』」。那位德国牧师对我说:后来我就开始住在基督里。各位!你们可以看出那种绝对的奉献心志,我只是想提一下这点,我比较喜欢听到别人说:我在基督里,而不是基督在我里面,因为基督比较大,我们是在祂里面,我们是在基督里才能得到一切福份,我们是在基督里才能享有一切福份,我只是想提一下这一点,但是保罗是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保罗的心里想的是,不管他在罗马帝国的哪个地方,他都是住在基督里。

保罗生命中的第二大原动力就是福音,只要能够传福音,他什么都愿意去做,所以他连入狱,都可以觉得很喜乐,他说:我虽然受到捆锁…,他在腓立比书中说:我和罗马士兵铐在一起,他们每八小时换班一次,每一天有三个人被铐在旁边听我讲道,他说:现在该撒家中有人信主了,他说:我虽然受到捆锁,但是上帝的道并未受到捆锁,有些人趁他入狱的时候,抢了他的讲台,他们传讲福音是为了跟保罗竞争,保罗入狱他们很高兴,因为可以抢他的讲台了,保罗在腓立比书中说有人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但是他却赞美主,因为福音被传开了,只要是传福音,我不在乎他们的动机。保罗是一个为福音而活的人,他说:「我欠每个人福音的债。」他不是把传福音视为责任而是视为债务。如果你发现治疗癌症的方法,你和所有的癌症病人会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欠他们,你不能不告诉他们,对不对?你不会觉得有义务告诉他们吗?保罗说:「我欠了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债,我欠了世人的债,我欠他们。」保罗为了福音的缘故,什么样都愿意去做,所以保罗成了一个使者,到处向人传讲上帝在基督里的作为。

我要用两个词来形容保罗的福音,他传讲的是「末世」的福音,「末世论」这个词很难唸,Eschatology这个词源自希腊文的eschaton意思指的是「未来」,我说保罗传的是末世的福音,我是指那是关于未来的福音,未来侵入现在,我们如果忽略福音的未来层面,就等于忽略福音本身,福音不只是讲人生在世的好消息,也是讲未来世界的好消息,将来我们会有新的身体,是讲耶稣再来的好消息。

这个月稍后将会举行一场会议,会有来自60国的传道人出席,这些传道人他们都很关心福音的未来层面,这一方面一直被英国的教会忽略,我们没有高兴地期待耶稣再来,也没有高兴地期待天国,我们的心思意念完全被今生的问题占据,但是福音是跟未来有关,将有一个国度来临,将有一个王来临,保罗从头到尾都将福音视为现在就可以享受的未来,我们是一群活在明天的人,另外一个形容词是保罗的福音是道德的福音,他对只拯救灵魂却不能改变生活方式的福音没兴趣,保罗的福音是关于未来的福音,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来的福音,这以后我们会再谈。

保罗的第三个原动力是恩典,保罗永远忘不了耶稣竟然在他前往迫害基督徒的路上拯救他,他永远忘不了耶稣的恩典,他根本就不配得这个恩典,如果耶稣照他应得的对待他,他早就下了地狱,他永远忘不了这份恩典,这就是恩典,将你不应得的恩惠白白地送给你。罗马书有句话最能够传达这个意思,保罗说:「在我们还作罪人时,基督就为我们死。」这样形容保罗再恰当不过了,他当初是个敌人,使出浑身解数来对付基督徒,基督却说:「我要用你,你要做我的使徒。」这个恩典带来感恩的态度。

你可以看出保罗一切的努力都是出自于感恩,他本来应该受罚,但是却得到了恩典的对待,主耶稣的恩典成了保罗他一生的原动力,其实除了这三个原动力,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是我觉得这是保罗生命中的三大原动力:基督是最大的原动力,他在基督里,福音是他最渴望人人都能够得到的,上帝的恩典则是激励他的力量。

现在来看看保罗的书信,保罗是史上最有名的书信作者,如果你喜欢阅读书信一定会喜欢新约圣经,因为新约圣经里有很多书信,犹太人其实是很少写信的,古代的犹太人他们很少写信,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土地小,不需要写信,而且写完信以后,寄信的花费很大,在罗马帝国的时候,有皇家邮递服务,但是仅限于服务罗马官员,一般人,一般的平民百姓不能使用这项服务,你可以写信,但是写完信以后,必须找一个信差,老远地帮你把信送去,所以不可能常常写信,如果亲戚住在附近可以直接去找他,或者是请经过他家的朋友捎个口信儿,因此古代的以色列人他们很少写信,罗马帝国倒是有很多人写信,但是通常是官员或者是请得起信差的有钱人,当时没有邮递服务,所以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才会写信,写信不会只说一些想念的话,不会去写一些无关痛痒的明信片,一定是有重要或者是严重的事情才会写信。当然保罗的每一封信都是为了解决棘手的问题。古代的书信通常很短,只用一张莎草纸,而且顶多只有20个字,但是有的时候会多黏一张纸,然后把它卷起来,这样信就可以写长一点。

保罗的书信在古代来说算是最长的书信,他的书信平均有1,300个字,这是很长的信。想象一下,在一长条的纸张上写信卷起来一定很可观,他的罗马书多达7,114个字,这可以说是古代最长的书信,我们相信保罗很用心在写信,他的书信都有既定的格式,想象一张纸像这样把它卷起来,想当然耳,首先应该要写上寄件者的名字,这不是比较有道理吗?我们为什么都把寄件者的名字放在最后?我有的时候会收到长达20页的信,他们一定以为我闲着没事做,寄件人把名字写在最后,所以读信前得先翻到后面看看是谁写来的,古时候的人先写寄件者的名字,这样做有道理多了,使徒保罗-耶稣的奴仆,接下来是写地址,所以信差只要稍微打开书卷就够了,如果他想拜读一番当然也可以,反正首先是姓名和地址,比如:保罗写给以弗所的圣徒,接下来是写问候语,一般书信都会有问候语,再接下来是祝福的话,但是保罗往往就为对方祷告没有讲一些祈福的话,他会说:「我为你们这样向上帝祷告。」再接下来保罗就是称赞收信的对象,称赞他们的优点,让他们能够开心地读信。

有趣的是,保罗总是尽可能地先称赞对方,然后再谈他想要谈的问题,这是一个不错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你想要批评某一个人可以先称赞一下对方,启示录中给七个教会的信,是耶稣亲自写的,也是采用相同的模式,先称赞,再批评,这是基督应该有的做法,称赞完对方之后,就开始切入信的主题,讲完之后,再做个总结,用一句话为这封信做个总结,然后再给一些问候语,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当时的人大多不会亲笔写信,你应该在图片上看过印度人写信的情形,都是请人代笔。在希腊文化中,都是请书记代笔,保罗他并没有亲自执笔,而是口述,请书记写下来,这书记有的时候是西拉,有的时候是别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表示信是口述而非文字,了解吗?

新约圣经大多是先口述再书写,想象保罗走来走去,吩咐书记告诉对方这个那个,好像当面跟对方说话,内容确实十分地口语化,没有咬文嚼字,的确十分口语化。

我的岳母高龄98岁,她今年过世了,这次她没有撑过,但是她最后写的几封信,讲了很多消息,她对每一个人都了如指掌,记性超好,比我们两个都好,她写那些信的语气就好像当面告诉我们,她的曾孙子女怎么样、怎么样,她有很多曾孙子女。保罗写信就像这样,他是在跟对方说话,而不是在写文章,保罗写信是因为不能够亲自去拜访,但是这跟当面讲的效果一样,因为他是用口述,走来走去,好像是在跟会众讲话,差别只是写成了书信,写成了书信,变成了文字而已,他几乎每一次都会在最后签名。保罗患有眼疾,我们不太清楚实际状况如何?但是他写的字体很大,保罗他在加拉太书最后说,你们看我亲手写的字多大,我们下一次谈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时候,会发现保罗之所以开始签名,是因为有人仿冒他的签名写信,结果造成了许多伤害,帖撒罗尼迦教会就收过一封仿冒信,所以保罗很小心地说:「你们看我亲笔签的名,如果信上没有我的签名,千万别相信是我写的。」魔鬼骗人的把戏实在是很多。

在新约圣经里,保罗写过三种书信,第一种是写给个人的信,腓利门书、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第二种是专论书信,是写给教会的,我所谓专论是指针对教会的某一个特别情况,教会有某个情况,需要他写信解决,了解吗?所谓专论就是这个意思。第三种是一般书信,像圣诞节收到的那种信,一般书信是什么样的信?通常是印刷的,会详细报告家人的情况,谈到怎么过节等等,这种信是给大家传阅,跟读者没有关系,不是针对读者的情况而写的,内容是一般性的讯息,不管寄到哪里都适用,像教宗偶尔就会写这种信,我们称这种信为传阅书信,你寄过圣诞书信给亲友吗?内容都在报告家人的情况,影印很多份寄给大家,宣教士也会这么做,这是一般性的书信,其实这种书信保罗只写过一封,是哪一卷?对,是以弗所书,不是罗马书,罗马书是针对罗马教会的某个情况而写的,但是只有以弗所书没有谈到特定的问题,而是谈到基督徒该有的信念和行为,这是很值得研读的一卷书信,适用于每一个基督徒。但是专论书信就比较难以解释,也比较难以应用,因为这种书信只能看到单向的沟通而已。

我上次谈过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听过别人在讲电话,你永远只能够听见其中一方讲话,你猜得到他们双方在谈些什么吗?如果你听到这个人讲电话的时候说:「换作是我,会找律师来解决」,你能想象电话那一端的人,他到底在电话里讲了什么吗?什么样的情况呢?是破产吗?是被警察误抓了吗?还是被邻居骚扰?无从得知。如果你听到有人讲电话说:「我很高兴你完全好了。」你心想:什么好了?是受到惊吓吗?是生病吗?是丧亲之痛吗?你不会晓得真相,专论书信就像这样,是针对某一个情况而写的,我们唯一的信息就只有那封信而已,你必须要猜想那个教会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需要读这封信,了解吗?如果你听到别人在讲电话的时候,来猜猜他们在谈些什么?哈囉!你好!来啦!恭喜你啊!有多重?什么颜色?可别让你太太碰它!你会发现它很耗油!在履带式机械中这算是很快的了,不过你是开在黏土上吧?也许我们也应该买一台。再见!他们在讲些什么?牵引机,有多少人猜对了?有多人一开始以为我在讲婴儿?

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吗?读书信的时候就像这样,随时要猜想对方的情况。哥林多教会怎么了?加拉太教会怎么了?你需要拼凑出一幅画来,要像侦探一样,读出字里行间的意思,其实很好玩,你可以知道很多事,比如保罗写了两卷书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其中一卷书信的语气热情,另一卷书信的语气却冷淡。为什么一卷那么热情,另一卷却那么冷淡?为什么语气变化这么大?这些都是线索。所以我说读圣经的时候要完整地读完整卷书,你可以跳着读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但你必须整个读完才能了解含意。当然我们也有文化的差异问题,我们和这些书信的背景相隔两千哩和两千年,所以需要费点心思去了解,我们必须要找出其中的原则,然后应用在今天的生活上。比如说我们在谈哥林多书的时候,会谈到女人戴帽子的事,保罗这样讲是什么意思?如何应用在今天的生活上?我看在座没有人戴帽子,是男人要戴还是女人要戴?有没有说应该要怎么戴?我们必须把当中的原则应用在生活上。

有关保罗和他的的书信,我最后再提两点:第一、感谢主!新约时代的教会并不完美,这对我们不但是一个鼓励,而且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都没有问题,今天就没有保罗的书信。正因为哥林多教会充满恩赐又充满血气,才会有哥林多前书十三章这爱的诗章,如果不是他们常讲方言,我们不会知道这些真理。所以正因为他们有问题,保罗才不得不写信,而且还占了新约圣经三分之一的篇幅。所以,感谢主!新约时代的教会并不完美。

但,我要分享的最后一点是:世界上没有什么其他宗教,会把书信纳入神的启示。各位想想!为什么上帝要用书信作为祂所启示的经文?这是史无前例的一个做法,人们写给人们的书信竟然成了上帝的话,我们习惯把圣经的书信看作理所当然,但其实这是史无前例的,上帝为什么用书信来向我们传达祂的话?保罗当初写这些信的时候,根本没料到将来会纳入圣经。在新约圣经后面的彼得后书,彼得称保罗的书信为圣经,所以早在新约时代就把保罗书信视为圣经,但是保罗根本没有料到会这样。

大卫鲍森牧师新约纵览9(保罗及保罗书信)字幕文档 大卫鲍森旧约纵览文字
上帝为什么用书信来传达祂的话?我相信有两个理由:第一是,这让上帝的话有亲切感,书信给亲切感,是针对人说的话,上帝的话是向我们说的,用书信可以亲切地向人传达信息,书信有亲切感,同时也充满感情,有交心的感觉,上帝要用保罗的书信向我们传达祂的话,因为有亲切感。我们如果亲近保罗书信,就是在信仰上亲近上帝。第二点是,上帝的话非常实际,书信都是在讲实际的事,跟日常生活、需要、婚姻、奴隶、还有子女、工作…等等,都有关系,这些事都在书信中可以谈到,上帝要用实际而且又亲切的方式,来向我们传达祂的话,好让我们不致于在哲学和神学上钻牛角尖,有太多圣经学者把神学当作学问来研究,他们关在大学课堂的象牙塔里,讨论什么是基督教,所以德伦主教才会提出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那些都是课堂上的产物,上帝不用授课的方式而是用书信来传达祂的话,是不是很棒?也许你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也是昨天才想到的,我觉得实在很棒。读圣经最妙的一点就是可以不断有新的体会,年老时候的体会跟刚信主的体会一样,又新又美好。我忍不住说:「感谢主!你用书信向我们传达真理,书信中的真理又亲切又实际,这正是主你要的,你要一个亲切又实际的信仰,所以你没有给我们教材。」新约圣经里没有一篇是保罗讲课的教材,但是却有很多保罗的书信。下次我们要谈帖撒罗尼迦前后书。THE END

38个大卫鲍森牧师 新约纵览视频链接地址:http://www.fuyin.tv/index.php/content/window/urlid/9474/movid/100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2490.html

更多阅读

大卫鲍森《新约纵览--《犹大书》字幕》 大卫鲍森新约纵览下载

犹 大书现在我们要来看犹大书这卷短信,因为这卷书很短,又放在新约圣经最后,很多人从来不读,甚至从来没有注意到这卷书。但这卷书信很棒,我要用一个不一样的开场白。我曾经把这卷书信用白话文意译出来,好把原文的意思表达的更清楚。我要读

大卫鲍森讲道-旧约综览-雅歌 大卫鲍森旧约纵览

当初,我读到雅歌的第一反应就是:《圣经》上怎么会有这一卷书呢?儿童主日学都没有教我这卷书。而且这卷书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属灵的事,没有提到救赎,也没有提到祷告或是天国,甚至完全没有提到上帝。旧约圣经里面有两卷书完全没有提到上帝,这

声明:《大卫鲍森牧师新约纵览9保罗及保罗书信 字幕文档 大卫鲍森旧约纵览文字》为网友自由职业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