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故事:四郎探母
大家都知道“杨家将”的故事。说的是北宋时期,杨家为抵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南侵,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演义出了一个个感人的英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这里单说杨家第四子杨延辉的故事。
杨家共生了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后来又收了一个义子,分别排行为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八姐、九妹。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每个人都能带兵打仗,独当一面。而且这种英雄豪情传了几代人,对北宋王朝的抗番除奸势力,形成了极其良好的影响。
四郎杨延辉长得一表人材,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在几个兄弟中间,最得父母的喜欢。他们寄希望于四郎,日后统率杨家将的非他莫属,然而谁能想到,金沙滩一场恶战,却改写了他的人生命运。
雁门关北面的金沙滩,北国的契丹王在那儿设下重兵。杨家将全部出征,拼死厮杀。但杨家将在这场大战中损失惨重,伤失元气。首先是大郎和二郎身亡,一个被乱箭射死,一个被大刀劈死;而三郎死得更加悲壮,他在追杀敌军时竟陷入淤泥之中,被对方的战马踩死;过后清点人数时,又发现四郎失踪,有的说是被北国俘虏了,有的说失散了。由于杨家大将死伤过半,朝廷虽给予封赏,但毕竟元气难以恢复;而且有人说三道四,伤透了杨家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五郎为了超世脱俗,便出家当了和尚。
杨四郎的确是和杨家将失散了。他是在向敌人冲杀时,被对方裹挟走的。人多,混乱,在情急中迷失了方向。可当他发现走错方向时为时已晚,因为对方的将领早已看到他勇猛厮杀,非普通军士,就让人把他给绑了,押送回营。
再说契丹王的损失也十分惨重,老王在大战中身亡。众将觉得不可一日无王,经过合计,就推拥肖王后执掌朝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肖太后”。别看这个肖太后是女流之辈,但她会用人,事事和大伙商量,把个小王朝治理得倒是很富强。
人们押着杨四郎来到肖太后跟前,备说详情,断言他肯定是杨家大将。既已被俘,杨四郎已经作好了必死的准备。不过他不甘心.他要时刻准备返回宋朝,和各位兄弟一起为国尽忠。于是,当肖太后问他叫什么时,他说了一个假名:穆义。呵,不是杨家人,肖太后放心了。肖太后所生一女,名为铁镜公主,虽已年过十八,尚未许配人家。当然会有一些大臣来为公主说媒拉纤,均因肖太后看不上那些想做她女婿的人,直到如今也没有把婚事定下来。肖太后见这个穆义长得相貌堂堂,又让他试了试武功,甚为满意。便让大臣作媒,把铁镜公主嫁给了他。
四郎家有娇妻孟氏,两人十分恩爱。他当然不愿娶北番公主,因为他并不打算在北方呆一辈子,一有机会他会跑回宋朝的。但经不住别人的威胁,他也只好屈从了。就这样,杨家人对他生死不知;而他也是时刻挂念着母亲和众兄弟姐妹。虽说肖太后和公主待他很好,但一片思乡之情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他。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杨延辉由一个青年变成了已届而立的中年人。他摸摸下巴的胡须,再看看自己的一身北国装束,一阵悲痛油然而生。
这天,听说统兵肖天佐在雁门关摆下一个大阵,让人上书宋朝,说是若破得了大阵,北番甘愿伏首称臣;若破不了大阵,宋朝江山就得让给北番。位于中原的宋王朝绝对不会认输,认为自己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为什么要把江山拱手让给你?于是皇帝御驾亲征.率领杨家将及多路军兵向北方开来,驻扎在雁门关内。杨四郎十分重视这个消息,认为这是他回宋朝的大好时机,于是他让人过细打听详情来报。
不几天,消息更加振奋人心。说是宋军中执掌帅印的是自己的六弟杨延昭,而带领杨家将的是自己的老母亲佘太君。杨延辉心里十分激动,老娘和他一关之隔,他决心要去和母亲见一面,不管后果如何。但怎么才能出关呢?把守雁门关的是肖家的大将,混是混不过去的。在万般无奈之际,他首先想到了铁镜公主,没有公主帮忙,是绝对过不了关,见不到老母的。四郎跪在公主面前,把自己是杨家四郎的秘密告诉了铁镜公主。公主感到十分意外,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心爱的驸马竟是敌军杨家将。他们婚后十五载,恩恩爱爱,举案齐眉,从来没有闹过别扭。而这会儿猛不丁听到驸马说出实情,心里一阵慌乱,不知如何是好。只要她把这话告诉太后,驸马必死无疑。究竟怎么办?她没有了主意,只有伤心地哭着,任凭驸马怎样劝慰,都难以听进去。这时,怀里的大阿哥哭了起来,孩儿的啼哭唤醒了她的理智。她不能没有驸马,孩儿不能没有父亲。她理解四郎,也敬慕杨家人的英武。
她问:驸马这个时候告诉身世,究竟是什么意思?
杨四郎只好说实话,说是老母亲就在雁门关内,他想去见一面,了却做人子的心愿。公主说,雁门关把守极严,没有母后的令箭是万万过不了关的。四郎说,求公主向太后讨一支令箭,我连夜去和老母见面回来,再归还太后。铁镜十分贤德善良,她丝毫没有怀疑驸马会不会回来,为了成全丈夫,她毅然到银安殿去见母后。
肖太后见了公主说,我儿不在后宫休息,到这儿来有什么事?铁镜公主说,特意来向母后请安。太后很高兴。母女俩说了会儿闲话,眼见没法提起令箭的事,公主便转身离开。但她不甘心,突然想起了怀中的孩子,她在儿子屁股上捏了一把,儿子顿时大哭起来。太后忙问,阿哥为何大哭?公主说,这孩子该打。太后问,为什么该打?公主说,他看见令箭,要玩,平日就喜欢玩令箭。太后说,他喜欢玩就让他玩吧,不过明日天亮得给我还回来。公主把令箭塞到怀里,谢过母后,欢天喜地的走了。
她回到后宫,见四郎早已换了行装,备好马匹,正在那儿焦急等候,公主想和他开个玩笑,问驸马这是到哪儿去?四郎说,不是你答应去给讨一支令箭,成全我去和老母亲见一面吗?公主说,哟,我和母后说话,把这件事给忘了。四郎说,你可别误了我。公主这才拿出令箭,说你看这是什么!四郎大喜,匆匆和公主道别。公主这时珠泪滚滚,真舍不得和他分开。她说,驸马,你可别忘了我,别忘了大阿哥,我盼你天明前早点回来。四郎说,公主放心,外面风大,请公主和阿哥回去吧。
说着,杨四郎翻身上马,和一名贴身卫兵向雁门关方向驰去......
不一会儿就到了雁门关。把关的军士果然看守得极严,他们远远地就让来人下马接受检查。杨四郎出示令箭,说是受太后委派去宋营公干。守关军士认箭不认人,只要你有令箭就放你出去。令箭,犹如时下的通行证。不管你是谁,没有盖大印的通行证和一应手续,你就出不了海关。不过,杨四郎出关后,那带兵将士对下面人嘀咕了一句:这出关的壮士好像是驸马。杨四郎快鞭策马,直闯宋营,被巡逻的军兵用绊马索绊住,捆绑起来送到中军帐。带兵的一员小将长得魁梧英俊,他对主帅说:父帅,我们捉住一个北番的探子。主帅杨六郎延昭说:那就赶快押上来审问。因为自从肖天佐摆下大阵,杨延昭等将领赶到雁门,可谁也识不破这是个什么阵。识不了阵,自然破不了阵。后来还是被宗保的媳妇穆桂英识破,说这是天门阵。杨延昭自觉责任重大,此刻听说北番有细作被捉,他自然要亲自过问。
杨四郎被押到中军帐下,六郎刚问了几句,四郎就认出这位主帅就是自己的六弟延昭。他说,六弟,我是你四哥延辉啁!六郎大惊,掌灯细看,果然是自己的四哥,只是十多年不曾见面,四哥难免说不尽的离别之情。四郎急着问:听说老娘来了,是不是真的?六郎说,就在后帐休息。四郎说,那就烦六弟带我去见老娘。
六郎先进后帐,禀告老母说:贺喜老娘,四哥回来了。佘太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你说的是哪个四哥?六郎说,就是我的延辉四哥。老太太忙问:我儿现在哪里?四郎在帐外急步进来,跪在母亲面前叫一声娘,说你的儿子四郎回来了。母亲抱着四郎的头看一眼,说果然是我的四郎回来了,说着母子俩抱头大哭。佘太君说,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我的四儿子了,没想到在这雁门关能重逢。母亲问当初儿子是怎么失落的,四郎告诉母亲自己如何被裹挟,如何被招为驸马,肖太后对他恩重如山,铁镜公主对他情深义重。
佘太君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儿子失落北番后能有今天,的确难得肖太后一片美意,难得铁镜公主的贤德。母子俩各自哭诉这些年的思念,母亲又说了杨家将这十多年来的景况。这时,六郎把宗保叫来说,见一见你的四伯父。四郎发现他的侄儿,原来就是刚才带兵巡逻的那位英俊小将,心里很高兴,连连夸奖宗保。六郎对宗保说,让下面人保密,不要说是你四伯父回来了,免得他回北国后受指责。宗保忙下去布置去了。
八姐、九妹听说四哥回来了,都到母亲帐上相见。一家人团聚,喜不自禁,每个人都有一腔感怀。老太太让六郎置办酒宴,为四郎归来接风洗尘。这时她对四郎说,你这一走十多年,可苦坏了你的妻子孟氏。四郎一听娇妻还在人世,顿时惭愧万分,忙问,娘,我那苦命的人在哪里?老太太说,这些年我怕冷落她,我走到哪里,就把她带到哪里。她吩咐八姐、九妹:快带你四哥去瞧瞧你四嫂。
孟氏此刻正觉寂寞,想起独守空房十五年,日子难熬,往后的日子怎么打发。想到这里,不由得潸然泪下。这时,八姐、九妹进帐说:恭喜四嫂贺喜四嫂。孟氏说,两个妹妹别开玩笑,我能有什么喜事?八姐和九妹说,我四哥回来了。孟氏急切地问,你们说什么?八姐、九妹又说一遍:我四哥回来了!孟氏问:他呢,四郎在哪里?
四郎一步上前。不等站稳,孟氏一声大哭,一把抱住了四郎,一迭声地说:你,你,我的四郎,这些年我好想你呀!思夫之情三言两语难以表达,独守空房的苦痛说也说不清。陡地见到朝思暮想的郎君,孟氏一下子昏了过去。杨四郎不停地呼唤着,八姐、九妹给她喂水、揉背,孟氏才长出一口气,哭出声来。说不完的思念,道不尽的衷情,十五年的时间不是一宿半夜能够讲得清说得完的。两个人心里都苦,但孟氏的苦别人难以体会。
正在这时,忽听得打更人敲了三更鼓。四郎吃了一惊,连声说,不好了不好了,我该走了。孟氏问,你刚回来,走到哪儿去?四郎把在北国有家小的那一句话,在口里转了半天,到底没有勇气说出口。他只是说,先到母亲帐上再说。
孟氏跟他到婆母帐上说,娘,他又要走。四郎说,娘,铁镜公主骗得她母后的令箭时,定的是五更时交还,若回去晚了,怕是公主会受到责难。佘太君听说四儿马上又要别离,心里自然十分难过。她擦把泪长叹一声说;总得舍一头。他在北国十多年,也多亏了铁镜公主。那边又有孩子,他要是不回去,那边也成了一个残缺的家;再说,他是公主骗得令箭才能回来一见,若是不回去,公主没法向她的母后交代。孟氏说,我让他带我走。老太太对孟氏说,儿啊,我知道你苦,你就让他走吧,你以后就当是我的女儿。
孟氏苦不堪言,泪水滂沱而下。十五年的思念只是瞬间相见,这瞬间怎能填补日后情思绵绵!她自知留不住,不觉松开了四郎的衣袖,再一次哭得晕了过去……
四郎拜别母亲,告别弟弟妹妹,告别他终生愧对的人,走了。朝着北方,迎着塞外的寒风,策马向雁门关那边驰去,他总算了却了心愿,在失落北国十五载后,能回去见老母一面,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音讯。此刻,他自然想到了给过他无限温暖和爱抚的铁镜公主。公主,你这会儿在干什么呢?
杨四郎刚过雁门关,就被北番军兵拿下。他问,你们为什么要绑我?军士说,太后有令,说等驸马回来一定拿下送到银安殿去。四郎一听,心里说,坏了,这事到底让太后知道了。其实,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只要他有这么个行动,他的意图和身份就会暴露无遗。
杨四郎被押送到银安宝殿上,就见肖太后一脸怒气,十分怕人。四郎跪下说,参见太后。太后厉声问:你干什么去啦?四郎吱唔,没法回答。太后说,你骗得令箭,偷偷出关,原来你是杨家的人。太后对军士说,把这个杨四郎杨延辉推出去斩了!殿上有肖家的人,他们说,我们不能落个日后受埋怨的事,还是悄悄去给公主报个信吧。
不多一会儿,铁镜公主来了。她见驸马五花大绑跪在殿前,而太后怒发冲冠,杀气腾腾,什么都明白了。她上前叫了一声母后。肖太后说,你是不是又要来骗我的令箭?公主也跪在殿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太后说,按军令行事,盗得军令理当斩。公主说,你把他斩了,我怎么办?太后说,我再给你招个驸马。公主说,你再给我招个驸马好不好且不说,可是阿哥没有了亲爹,他长大了会不会埋怨你?公主这句话,着实把肖太后噎得半天没有喘过气来。其他的文武大臣都出来说好话,可肖太后就是不松口。她一是气四郎隐瞒了真实身份,二是气女儿和驸马合伙来骗她的令箭。不杀杨四郎,怎能消这口气?
这时公主说:你倒不如当初就把他杀了。太后说,当初我不知道他是杨家的人。公主说,既然当初你不知道给我招了驸马,现在知道了又要杀他,这岂不是害了我!你怨我骗你的令箭,我怨谁?公主这句话,又把个肖太后噎得喘不过气来了。是呀,当初公主的婚事是娘做的主,认错人的是自己,斩人的还是自己。这岂不是让女儿寒心,日后这母女关系……
这时,公主的两个舅舅悄声对铁镜说:你当初是因为阿哥取得的令箭,这会儿你何不用一用阿哥呢?铁镜说:怎么用阿哥,请舅舅明示,舅舅在她耳边说了一句。铁镜公主计上心来,又在阿哥的屁股上拧了一把。她怀中的阿哥果然“哇哇”地大哭起来了。公主说,小畜牲,你也别闹,你爹活不了,你娘也不想活了。说着,她把阿哥往太后怀里一塞说:母后,阿哥就交给你了。
肖太后没想到女儿会来这么一手。阿哥在她怀里哭起来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大,她不知怎样才能止住阿哥的啼哭。婴儿哭,大人哭,银安殿乱成了一锅粥。这时她肖家的几个兄弟说,太后,为了阿哥,你就放驸马这一回吧;再说,驸马平日对你忠心耿耿,这次去瞧他的老娘和兄弟,也算尽了他的一分孝义。肖太后顺坡下驴,对众人说,既然大伙都替驸马说话,我也不做这个恶人了,恕驸马无罪!
铁镜公主接过阿哥,和四郎一起叩头谢恩。在众人的努力下,平息了这场探母风波。
从此杨四郎延辉安心留在北国,为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和睦相处,作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