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审美赏析 前出塞 杜甫视频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审美赏析 前出塞 杜甫视频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审美赏析  

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诗。就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据《中国文学大观·唐代卷》上的记载,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天宝六年(747)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八年(749)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十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诗歌不但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而且也表现了杜甫对战争的不同思想。《前出塞·挽弓当挽强》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全诗如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的前四句写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挽弓”即拉弓。“强”指坚硬的弓。这样的弓箭,虽然要用很大力气,但射的远,力量强。这里形容作战武器要好,也是作战取胜的关键。“擒”捉拿。这四句的意思是说,用弓就要用坚硬的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住敌人,先得抓敌人的首领,就如有一个成语叫群龙无首(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所说的。诗人一开始就突出了作战的兵器要好,要强,接着说明了如何战胜敌人有效方法。可以说,诗人所说的,正是作战极为关键的问题。其中,前两句中的“当”和后两句中的“先”的反复,意在强调在作战中,兵器要好,对敌有方略。当然,诗人杜甫所说的作战,应该是正义的战争,其中“贼”字就体现出来。对于唐代那些扩边战争,杜甫是极力反对的。

所以,诗人接着写道:“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亦有限”即也应该有个限度。“列国”即各国。“自有疆”本来应该有个疆界。“苟”即如果。“制侵陵”制止侵犯,侵略。“岂”即难道。意思是说,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固有的疆域。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这里,诗人认为,拥有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穷兵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我们从杜甫的言语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反对侵略战争,包括侵略他国和他国侵略我国。对于国内的战争,只要威胁到国家政权的,危害到人民的利益的,杜甫也是支持的,比如,“安史之乱”中,杜甫被捕,但希望官军收复失地,战胜叛军,因为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支持肃宗。我们都知道,不管什么战争,总是给人民带来灾难。杜甫写的《三吏》和《三别》,就是诗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人间悲剧。诗人是反对战争,这从本质上说,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对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这些,在杜甫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在艺术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一方面:

首先,先扬后抑,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诗人通过先说如何作战,怎样取胜,这是扬,最后又反对战争,有效地突出了自己反战思想。

其次,反复手法,强调诗人作战思想。

诗歌前两句中反复出现两个“当”字,后两句中反复出现两个“先”字,很好地强调了在作战中,兵器要好,对敌有方略的作战思想。

再次,反问语气,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诗歌的后两句“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中,诗人用了表示反问的“岂“字,不但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3479.html

更多阅读

酒精在多肉植物养殖中的作用 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

在很多花友在寻找养殖技巧,其实技巧都是一点点积累的,本文就来说说“酒精”在多肉养殖过程中的用途,对于多肉防虫、防菌有非常不多的效果。一、长虫、长菌原因:1、外来植株未处理干净。由于每个人的养殖方法和养殖环境不同,自己的植株

楚虽三户 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相貌堂堂

[译文] 楚国虽剩下三户能灭亡秦国,岂有堂堂中华而没有一个英雄人物呢![出典] 南宋 陆游 《金错刀行》注:1、 《金错刀行》 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

声明:《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审美赏析 前出塞 杜甫视频》为网友廡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